• 438.50 KB
  • 2021-05-26 发布

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位法国飞行员在‎2000 m高空飞行时,发现座舱边有一个与他几乎相对静止的小“昆虫”,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原来是一颗子弹.这个情景是因为(  )‎ A. 子弹静止在空中 B. 子弹飞行得很慢 C. 飞机飞行得很快 D. 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速度很接近 ‎【答案】D ‎【解析】‎ ‎【详解】子弹在飞行员旁,飞行员能够顺手抓住,说明子弹和飞行员之间几乎保持相对静止,即二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几乎不发生变化,满足这种情况的条件是子弹和飞机运动的方向相同,并且二者的速很接近,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睛】关键是理解当两个运动的物体相对静止时,这两个物体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应该相同。‎ ‎2.某人爬山,从山脚爬到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度为v1,下山的平均速度为v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A. , B. ,‎ C. 0, D. 0,‎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时,通过位移为零,因此平均速度为零;设从山脚爬上山顶路程为s,则有:上山时间:‎ 下山时间:‎ 因此往返平均速率为:‎ A. ,。故A不符合题意。 ‎ B. ,。故B不符合题意。‎ C. 0,。故C不符合题意。 ‎ D. 0,。故D符合题意。‎ ‎3.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速度就是速度增加 B.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大小的物理量 C.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D. 加速度一定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因为,由此可知加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而不是增加的速度。故A错误。 B.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故B错误。 C.在 中,速度的变化△v与加速度a是矢量,它们两个的方向是相同的,即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故C正确。 D.加速度的方向永远与速度的变化方向相同,可能与速度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故D错误。‎ ‎4.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1 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3 s内的平均速度大‎4.5 m/s,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质点的加速度为(  )‎ A. ‎4.5‎ m‎/s2 B. -‎4.5 m/s‎2 ‎C. ‎2.25 m/s2 D. -‎2.25 m/s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中点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由题意得,则。‎ 故选B 考点: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加速度的定义式,关键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点时刻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5.一物体以初速度v0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第1 s内通过的位移为x1=‎3 m,第2 s内通过的位移为x2=‎2 m,此后又经过位移x3物体的速度减小为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初速度v0的大小为‎2.5 m/s B. 加速度a的大小为‎0.5 m/s2‎ C. 位移x3的大小为‎1.125 m D. 位移x3的大小为‎2.5 m ‎【答案】C ‎【解析】‎ ‎【详解】AB.根据△x=at2得,加速度为:‎ 根据,解得:‎ 故AB错误。 CD.第2s末的速度:‎ 则位移为:‎ 故C正确,D错误。‎ ‎6.‎ ‎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的位移-时间(x-t)图象,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4s这段时间内( )‎ A. 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 4s时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最大 C. 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 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3m ‎【答案】BD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0~2s两物体同向运动,2~4s两物体反向运动,故A错误;4s秒末两物体的位置坐标相同,说明两物体相遇,故B错误;在相等的时间4s内两物体的位移相同(‎2m),所以平均速度相等.故C错误;从位移-时间图象来看,两个物体两秒末纵坐标读数之差最大,即两物体相距最远,可知2s末两物体相距最远,最大距离为△x=‎4m-1m=‎3m.故D正确。‎ 考点:位移—时间的图象 ‎7.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第1 s内就通过了全程的一半,物体还要下落多长时间才会落地(  )‎ A. 1s B. 1.5s C. D. ‎ ‎【答案】C ‎【解析】‎ 根据,物体落地的时间为.所以物体还需要下落的时间为,C正确.‎ ‎8.飞机起飞过程是从静止出发,在跑道上加速前进,当达到一定速度时离地升空.已知飞机加速前进路程为‎1600 m,所用时间为40 s,若这段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用a表示加速度,v表示离地时的速度,则(  )‎ A. a=‎2 m/s2,v=‎80 m/s B. a=‎2 m/s2,v=‎40 m/s C. a=‎1 m/s2,v=‎40 m/s D. a=‎1 m/s2,v=‎80 m/s ‎【答案】A ‎【解析】‎ 由x=t,得 ,而,故选项A正确.‎ ‎9.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 B. 2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 C. 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 D. 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 ‎【答案】C ‎【解析】‎ ‎【分析】‎ 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面积差表示相对位移,两物体速度相同对应相对距离的极值,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据此可以分析出接下来的位置关系。‎ ‎【详解】A. a、b加速时,b的斜率更大,所以b的加速度更大,A错误;‎ B.第40秒时,两物体速度相等,此时位移差最大,所以相距最远,B错误;‎ C.由面积可得,60秒时a的位移是‎2100m,b的位移是‎1600m,所以a在b的前方,C正确;‎ D.40秒时,由图像面积差可得,两物体的相对位移是‎900m,故D错误。‎ ‎【点睛】对于速度时间图像要抓住两个数学方面的意义来理解其物理意义: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 ‎10.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以后甲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的速度又相同,则( )‎ A. 甲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B. 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C. 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D. 三车同时到达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于丙先减速后加速,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比甲小,所以在相等位移内它的时间比甲多。乙先加速后减速,所以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比甲大,经过相同的位移,它的时间肯定比匀速运动的甲少;由此可知,乙将最先到达下一个路标,丙最后一个到达下一个路标。‎ A.甲车先通过下一路标,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 B.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与分析相符,故B正确。‎ C.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三车同时到达,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 ‎11.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的速度分别是v和7v,经过AB的时间是t,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经过AB中点的速度是4v B. 经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4v C. 前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时间通过的位移少1.5vt D. 前一半位移所需时间是后一半位移所需时间的2倍 ‎【答案】BCD ‎【解析】‎ ‎【详解】A.根据得 联立解得:‎ 故A错误;‎ B.经过A、B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即为 故B正确;‎ C.前时间通过的位移 后时间通过位移 所以 故C正确;‎ D.前一半位移所需时间 后一半位移所需时间 所以 故D正确。‎ ‎12.一个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它的下落高度足够高,取,关于这个小球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在第3 s内的下落高度为‎25 m B. 小球在前3 s内的平均速度为‎30 m/s C. 小球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3∶5‎ D. 小球在前1 s内、前2 s内、前3 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 ‎【答案】AC ‎【解析】‎ 试题分析:球在第3s内的下落高度为,故A正确;小球在前3s内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开始通过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为1:3:5:7…,根据得: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3:5,故C正确;根据可知,在前1s内、前2s内、前3s内的位移之比是1:4:9,故D错误.‎ 考点: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 ‎13.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其中甲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 B. 其中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 C. 运用甲图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D. 运用丁图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答案】AC ‎【解析】‎ ‎【详解】AB.甲乙丙均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故A正确,B错误。‎ CD.伽利略的时代无法直接测定瞬时速度,就无法验证v与t成正比的思想,伽利略通过数学运算得到,若物体初速度为零,且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即v正比于t,那么它通过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只要测出物体通过不同位移所用的时间就可以验证这个物体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由于伽利略时代靠滴水计时,不能测量自由落体所用的时间,伽利略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由于沿斜面下滑时加速度减小,所用时间长得多,所以容易测量。这个方法叫“冲淡”重力。故C正确,D错误。‎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个力都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找不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力是不存在的 B. 网球运动员用力击球,网球受力后飞出,网球的施力物体是人 C. 两个力都是5 N,那么这两个力一定相同 D.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答案】AD ‎【解析】‎ ‎【详解】AD.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每个力都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找不到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故AD符合题意。 B.网球运动员用力击球,网球受力后飞出,网球受重力作用,施力物体是地球,故B不符合题意。 C.两个力都是5N,只是大小相同,方向不一定相同,故这两个力不一定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 ‎15.一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B.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使物体产生了形变 C. 桌面的形变使物体受到了支持力 D. 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使物体产生了形变 ‎【答案】CD ‎【解析】‎ ‎【详解】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不是重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二者性质不同。故A错误。 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使桌面产生了形变;而物体的形变是由于受到桌面的弹力而产生的。故B错误。 C.桌面的形变产生了对物体的弹力,即支持力。故C正确。‎ D.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使物体产生形变。故D正确。‎ 二、填空题 ‎16.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物体前两秒加速度为________m/s2 ,______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答案】 (1). 5 (2). 8‎ ‎【解析】‎ ‎【详解】[1]前两秒加速度由加速度的定义式:‎ ‎[2] 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所以4秒末物体的位移为正向的最大值,离出发点最远,8s末位移为零,回到出发点。‎ ‎17.汽车以‎90km/h的速度行驶,刹车后的减速行驶的加速度为‎2.5m/s2,则需经______s汽车才能停止,从刹车到停止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通过的位移是______m.‎ ‎【答案】 (1). 10 (2). 125 (3). 125‎ ‎【解析】‎ ‎【详解】[1] ‎90km/h=‎25m/s,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可得汽车速度减到零的时间为:‎ ‎[2]根据推论可得从刹车到停止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3] 通过的位移是:‎ ‎18.一观察者发现,每隔一定时间有一滴水自‎8m高的屋檐落下,而且看到第五滴水刚要离开屋檐时,第一滴水正好落到地面,那么这时第2滴水离地的高度是______ .‎ ‎【答案】‎‎3.5m ‎【解析】‎ ‎【详解】[1]根据:‎ 可知第一滴水落地时下落时间,因此每两滴水间的时间间隔,所以此时第二滴水下落高度为:‎ 所以距地面高度为:‎ ‎19.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如图为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若从纸带上测出x1=‎5.20 cm、x2=‎5.60 cm、x3=‎6.00 cm、x4=‎6.40 cm.则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v2=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依据本实验原理推断第4计数点和第5计数点之间的距离x5=________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0.580 (2). 0.400 (3). 0.0680‎ ‎【解析】‎ 此题涉及纸带处理。2点的瞬时速度等于1、3间平均速度,;小车的加速度为;,则。本题考查了匀变速运动纸带的处理,题目简单。‎ 三、计算题 ‎20.一辆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经过某路口时,其速度为‎36km/h。经过路口后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求:‎ ‎(1)加速3s后的速度和距路口的位移;‎ ‎(2)从开始加速到该路所限制的最高时速‎72km/h时,距路口的位移。‎ ‎【答案】(1)‎16m/s;‎39m(2)‎‎75m ‎【解析】‎ ‎【详解】(1)加速3s后的速度:‎ 距路口的位移:‎ ‎(2)公路最高限速v1=‎72km/h=‎20m/s 由v12 - v02 =2ax2得: ‎ ‎21.气球从地面由静止开始做竖直向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1.25m/s2,8s后从气球上脱落一物体。不计该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取g=‎10m/s2 。求:‎ ‎(1)物体从气球上脱落时高度、速度大小和方向;‎ ‎(2)物体从气球上脱落后到落地的时间。‎ ‎【答案】(1)‎40m;‎10m/s;竖直向上(2)4s ‎【解析】‎ ‎【详解】(1)根据位移时间公式:‎ 速度为:‎ 竖直向上。‎ ‎(2)由可得:‎ 解得:‎ t=4s ‎22.晚间,甲火车以‎4 m/s的速度匀速前进,当时乙火车误入同一轨道,且以‎20 m/s的速度追向甲车,当乙车司机发现甲车时两车相距仅‎125 m,乙车立即制动,已知以这种速度前进的火车制动后需经过‎200 m才能停止.试求:‎ ‎(1)是否会发生撞车事故? ‎ ‎(2)若要避免两车相撞,乙车刹车的加速度至少应为多大?(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答案】(1)会发生撞车(2)‎1.024 m/s2‎ ‎【解析】‎ ‎【详解】(1)乙车制动时的加速度:‎ 当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时有:v甲=v乙=v0+at 解得:‎ t=16 s 此过程甲车位移:‎ x甲=v甲t=‎‎64 m 乙车位移:‎ 由于 x甲+‎12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