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00 KB
  • 2021-05-26 发布

2021高考物理(选择性考试)人教版一轮规范演练:21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规范演练21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抓基础]‎ ‎1.(2018·全国卷Ⅱ)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  )‎ A.小于拉力所做的功 B.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C.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D.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答案:A ‎2.(2018·江苏卷)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只小球,小球运动一段时间后落回地面.忽略空气阻力,该过程中小球的动能Ek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  )‎ A   B   C   D 答案:A ‎3.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Q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  )‎ A.P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球的速度 B.P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球的动能 C.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 D.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 答案:C ‎4.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先对物体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1,经时间t撤去F1,立即再对它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 F2,又经时间3t物体回到出发点,在这一过程中,F1、F2分别对物体做的功W1、W2之间的关系是(  )‎ A.W1∶W2=1∶1    B.W1∶W2=2∶3‎ C.W1∶W2=9∶5 D.W1∶W2=9∶7‎ 答案:D ‎5.(2019·河南郑州质检)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顶端固定一弹簧,一小球向右滑行,并冲上固定在地面上的斜面.设小球在斜面最低点A的速度为v,压缩弹簧至C点时弹簧最短,C点距地面高度为h,不计小球与弹簧碰撞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则弹簧被压缩至C点的过程,弹簧对小球做的功为(  )‎ A.mgh-mv2 B.mv2-mgh C.mgh+mv2 D.mgh 答案:A ‎6.(多选)(2019·辽宁五校联考)在某一粗糙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水平恒定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运动一段时间后,拉力逐渐减小,且当拉力减小到零时,物体刚好停止运动,图中给出了拉力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图象.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根据以上信息能精确得出或估算得出的物理量有(  )‎ A.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B.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C.物体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 D.物体运动的时间 答案:ABC ‎7.(2019·衡水中学模拟)有两条滑道平行建造,左侧相同而右侧有差异,一个滑道的右侧水平,另一个的右侧是斜坡.某滑雪者保持一定姿势坐在雪橇上不动,从h1高处的A点由静止开始沿倾角为θ的雪道下滑,最后停在与A点水平距离为s的水平雪道上.接着改用另一个滑道,还从与A点等高的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结果能冲上另一个倾角为α的雪道上h2高处的E点停下.若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且不考虑雪橇在路径转折处的能量损失,则(  )‎ A.动摩擦因数为tan θ B.动摩擦因数为 C.倾角α一定大于θ D.倾角α可以大于θ 答案:B ‎8.(2019·宁夏石嘴山模拟)质量为m的小球被系在轻绳一端,在竖直平面内作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设某一时刻小球通过轨道的最低点,此时绳子的张力为7mg ‎,此后小球继续做圆周运动,经过半个圆周恰能通过最高点,则在此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为(  )‎ A.0.25mgR B.0.3mgR C.0.5mgR D.mgR 解析:最低点时:7mg-mg=,则最低点速度v1=,‎ 最高点时:mg=,则最高点速度v2=,‎ 由动能定理有-2mgR+Wf=mv-mv,‎ 解得:Wf=-0.5mgR,故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为W克=|Wf|=0.5mgR,选项C正确.‎ 答案:C ‎[提素养]‎ ‎9.(多选)质量为1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粗糙的地面上,在一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运动,如图甲所示,外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物体克服摩擦力Ff做的功W与物体位移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B.物体运动的位移为13 m C.物体在前3 m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为3 m/s2‎ D.x=9 m时,物体的速度为3 m/s 解析:由Wf=Ffx对应题图乙可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Ff=2 N,由Ff=μmg可得μ=0.2,A正确;由WF=Fx 对应题图乙可知,前3 m内,拉力F1=5 N,物体在前3 m内的加速度a1==3 m/s2,C正确;由动能定理得:WF-Ffx=mv2,可得:x=9 m时,物体的速度为v=3 m/s,D正确;物体的最大位移xm==13.5 m,B错误.‎ 答案:ACD ‎10.(多选)(2019·江西吉安质检)如图所示,三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B、C从图中所示的位置以相同的速度v0水平向左抛出,最终都能到达坐标原点O,不计空气阻力,x轴沿水平地面,则可以判断A、B、C三个小球(  )‎ A.初始时刻纵坐标之比为1∶2∶3‎ 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3∶5‎ C.从抛出至到达O点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之比为1∶4∶9‎ D.到达O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1∶2∶3‎ 解析:根据平抛运动规律x=v0t,由于水平初速度相同,A、B、C水平位移之比为1∶2∶3,所以它们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3,B错误;初始时刻纵坐标之比为小球的下落高度之比,根据h=gt2,初始时刻纵坐标之比为1∶4∶9,A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可知WG=mgh=ΔEk,则动能的增加量之比为1∶4∶9,C正确;到达O点时,设落地时竖直分速度为vy,而vy=gt,则重力的瞬时功率P=mgvy=mg·gt ‎,三个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1∶2∶3,D正确.‎ 答案:CD ‎11.(2018·安徽二模)合肥开往上海的动车组D3028是由动车和拖车编组而成,只有动车提供动力.假定该列动车组由8节车厢组成,第1节和第5节车厢为动车,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均为P0,每节车厢的总质量为m,动车组运行过程中所受阻力为车重的k倍.假设动车组以额定功率从合肥南站启动,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经时间t0速度达到最大,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当动车组速度达到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加速度和此时第6节车厢对第7节车厢的拉力;‎ ‎(2)动车组从启动至速度刚达到最大的过程中所通过的路程.‎ 解析:(1)设动车组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m,动车组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动车的牵引力为F,有 ‎2P0=8kmgvm,‎ ‎2P0=2F.‎ 对动车组,由牛顿第二定律 ‎2F-8kmg=8ma,‎ a==kg,‎ 对第7、8节车厢的整体有:‎ F67-2kmg=2ma,‎ 解得F67=4kmg.‎ ‎(2)由动能定理得 ‎2P0t0-8kmgx=(8m)v-0,‎ 则x=-=.‎ 答案:(1)kg 4kmg (2) ‎12.(2017·上海卷)如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θ=37°的斜面和半径R=0.4 m的光滑圆轨道相切于B点,且固定于竖直平面内.滑块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经B点后沿圆轨道运动,通过最高点C时轨道对滑块的弹力为零.已知滑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5.(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滑块在C点的速度大小vC;‎ ‎(2)滑块在B点的速度大小vB;‎ ‎(3)A、B两点间的高度差h.‎ 解析:(1)对C点,滑块竖直方向所受合力提供向心力mg=,‎ vC==2 m/s.‎ ‎(2)对B→C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R(1+cos 37°)=mv-mv,‎ vB=≈4.29 m/s.‎ ‎(3)滑块在A→B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h-μmgcos 37°·=mv-0,‎ 代入数据解得h≈1.38 m.‎ 答案:(1)2 m/s (2)4.29 m/s (3)1.38 m ‎13.我国将于2022年举办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如图所示,质量m=60 kg的运动员从长直助滑道AB的A处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3.6 m/s2匀加速滑下,到达助滑道末端B时速度vB=24 m/s,A与B的竖直高度差H=48 m.为了改变运动员的运动方向,在助滑道与起跳台之间用一段弯曲滑道衔接,其中最低点C处附近是一段以O为圆心的圆弧.助滑道末端B与滑道最低点C的高度差h=5 m,运动员在B、C间运动时阻力做功W=-1 530 J,g取10 m/s2.‎ ‎(1)求运动员在AB段下滑时受到阻力Ff的大小;‎ ‎(2)若运动员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6倍,则C点所在圆弧的半径R至少应为多大.‎ 解析:(1)运动员在AB段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设AB的长度为x,则有 v=2ax,①‎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Ff=ma,②‎ 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解得 Ff=144 N.‎ ‎(2)设运动员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vC,在由B到达C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mgh+W=mv-mv.③‎ 设运动员在C点所受的支持力FN,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N-mg=m,④‎ ‎ 由运动员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6倍,联立③④式,代入数据解得 R=12.5 m.‎ 答案:(1)144 N (2)12.5 m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