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7.50 KB
  • 2021-05-26 发布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物理 (word版)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年下学期高一物理期中质量检测卷 ‎ ‎(时间90分,总分100分) ‎ 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本题共12小题,1~8题为单选;9~12题为多选,全部选对得4分,少选得2分,错选得0分)‎ ‎1、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内容及过程,有以下叙述:‎ ‎①伽利略后来借助数学知识发现,如果速度与位移成正比,将会推导出复杂的结论;‎ ‎②伽利略做了大胆的猜想即落体运动应该是一种简单的运动,落体的速度与时间或位移成正比;‎ ‎③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得出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错误的;‎ ‎④伽利略通过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这一严谨求实的实验测定,得出只要斜面的倾角一定,铜球的加速度不变,他进一步设想当倾角为90°时,运动变为自由落体运动,其性质不变,且所有物体下落的加速度都一样,至此人类终于认识到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了.‎ 根据伽利略研究的真实过程,请你做出科学合理的排序,你认为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答案 B 解析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是这样的: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得出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错误的;伽利略做了大胆的猜想即落体运动应该是一种简单的运动,落体的速度与时间或位移成正比;伽利略借助数学知识发现,如果速度与位移成正比,将会得到复杂的结论;伽利略通过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这一严谨求实的实验测定,得出只要斜面的倾角一定,铜球的加速度不变,他进一步设想当倾角为90°时,运动变为自由落体运动,其性质不变,且所有物体下落的加速度都一样,至此人类终于认识到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正确的顺序为③②①④,故B正确.‎ ‎2.一个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断减小,则( )‎ A.物体速度不断变小,位移不断变大 B.物体速度不断变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达到最大 C.物体位移不断变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达到最大 D.若加速度减到零之后反向,则速度也立刻反向 ‎【答案】B ‎【解析】‎ 斜率表加速度,‎ 面积表位移.‎ 故选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摩擦力存在的接触面上,一定同时有弹力存在 B.有弹力存在的接触面上,一定同时有摩擦力存在 C.两个有相对运动的物体,其接触面之间一定有摩擦力存在 D.在接触面上,若弹力已确定,则摩擦力将不可能变化 ‎【答案】A ‎4.如图所示,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在斜杆下端固定着质量为m的小球,小车静止,下列关于杆对球的弹力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大小为mg,方向沿杆向上 B.大小为mg,方向垂直杆向上 C.大小为mg,方向竖直向上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C 解析 小车静止时,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杆对球的弹力F=mg,方向竖直向上,C正确,A、B、D错误.‎ ‎5.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x-t图象如图所示.在20 s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 A.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v甲>v乙=v丙 B.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v甲>v丙>v乙 C.平均速度v甲>v丙=v乙,平均速率相等 D.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大小均相等 答案 A 解析 由题图可知,三物体最终位移相等,用时相等,故平均速度相等;但由于甲物体有反向运动过程,故甲物体的路程要大,故甲物体的平均速率最大;而乙、丙均只有单向运动,路程相等,故平均速率相等,故A正确.‎ ‎6.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 A.1∶3∶5 B.1∶4∶9‎ C.1∶2∶3 D.1∶∶ 答案 A 解析 由于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的位移之比x1∶x2∶x3=1∶3∶5,而平均速度=,三段时间都是1 s,故三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3∶5,故A正确.‎ ‎7.一轻质弹簧的长度和弹力大小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判断,结论正确的是( B )‎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N/m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 C.弹簧的原长为10cm D.弹簧伸长0.2m时,弹力的大小为4N ‎8.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只要是竖直向下,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都是自由落体运动 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4∶9‎ 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从开始运动起下落4.9 m、9.8 m、14.7 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1)∶(-)‎ ‎9.有一质点从开始由原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质点(CD )‎ A.前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时,物体速度改变方向 C.时,物体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D.时,物体回到原点 ‎【答案】CD ‎【解析】由图可得,沿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沿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沿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不断改交,故A错误;‎ 时,改交方向,方向不变,故B错误;‎ 时,物体做反方向改交,坐小时离原点最远,C正确;‎ 时,物体的正向位移大小等于负向位移大小,回到原点,故D正确.‎ 故选CD.‎ ‎10.下列给出的四组图象中,能够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  )‎ 答案 BC 解析 A、B选项中左图表明0~3 s内物体匀速运动,位移应正比于时间,加速度为零,3~5 s内物体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a==2 m/s2,A错,B对;C、D选项中左图0~3 s位移不变,表示物体静止(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3~5 s内位移与时间成正比,表示物体匀速运动,v==2 m/s,a=0,C对,D错. ‎ ‎11.如图所示,有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现用水平力F作用在B上,三个物体仍然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对A有摩擦力作用 B.B受到A、C的摩擦力作用 C.B受到C的摩擦力作用 D.地面对C有摩擦力作用,大小等于F 答案 CD 解析 假设B对A有摩擦力作用,则A受力不能平衡,与题给条件不符,所以B对A无摩擦力作用,A错误.根据力的相互性可知,A对B也无摩擦力作用,B错误.假设C对B无摩擦力作用,则B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力F作用,不可能保持静止,与题给条件不符,故B受到C的摩擦力作用.由于A、B、C是保持静止的,那么地面给C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向左,所以选项C、D正确.‎ ‎12. 一个物体以初速度1 m/s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速度增大为7 m/s,则(  )‎ A.该加速过程中物体平均速度为4 m/s B.物体在该运动过程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为4 m/s C.将该过程分为两段相等时间,则物体先后两段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是5∶11‎ D.将该过程分为两段相等位移,则物体先后两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是1∶(-1)‎ 答案 AC 解析 该加速过程的平均速度== m/s=4 m/s,故A正确;物体在该运动过程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 m/s=5 m/s,故B错误;将该过程分为两段相等时间,前一半时间的位移x1=·=·=·,后一半时间的位移x2=·=·=·,则物体先后两段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故C正确;前一半位移平均速度1== m/s=3 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2== m/s=6 m/s,根据t=,得时间与平均速度成反比,==,故D错误.‎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13.(9分)‎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等几个计数点,如图所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_______ s.用刻度尺量得OA=1.50cm,AB=1.90cm,BC=2.30cm,CD=2.70cm,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__ m/s.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a= ______ m/s2.(0.1 ,0.25,0.4) ‎ ‎14.(实验数据处理)某同学利用如图a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 ‎ ‎ (1)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0=________ cm,劲度系数k=________ N/m.‎ ‎(2)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x=________ cm.‎ 答案 (1)4 50 (2)10‎ 解析 (1)当F=0时,弹簧的长度即为原长,由胡克定律可知图象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大小.(2)弹簧秤的示数为3 N,则伸长量为 m=0.06 m,则长度为10 cm.‎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4分)‎ ‎15.(8分)汽车以18m/s的速度匀速行驶,紧急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其加速度大小为2m/s2.求:‎ ‎(1)汽车在刹车后2s末的速度 ‎(2)汽车在刹车后10s内通过的距离 ‎ ‎.答案(1)v=v0+at v=14m/s 2分 ‎ (2)汽车停止时间t==9s, 2分 ‎ X=v0t+=81m, 2分 ‎16. (8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先后经过抛出点的上方h=15 m处的时间间隔Δt=2 s,则(1)小球的初速度v0为多少?(2)小球从抛出到返回原处所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答案:(1) [解析]小球先后经过A点的时间间隔Δt=2 s,‎ 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小球从A点到最高点的时间t1==1 s,小球在A点处的速度vA=gt1=10 m/s;‎ 在OA段有v-v=-2gx,解得v0=20 m/s;‎ ‎(2)小球从O点上抛到最高点的时间 t2=2s 根据对称性,小球从抛出到返回原处所经历的总时间 t=2t2=4s.‎ ‎17.(8分)如图所示,A物体重力为20 N,B物体重力为10 N,力F竖直向下,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其余摩擦不计,A与定滑轮间的细线水平,‎ 求(1) F=10 N时,由静止释放B物体情况下,物体A受什么摩擦力?大小如何?‎ ‎(2)若要使A匀速运动,所加力F的大小是多少?(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解析  (1)当F=10 N时,A所受最大静摩擦力为F静max′=μ(F+mAg)=12 N,此时mBg<F静max′,故A静止,A所受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为F静=mBg=10 N.‎ ‎(2)若A匀速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B的重力大小,故此时有:μ(mAg+F)=mBg,代入数据得:F=5 N,故所加力F的大小是5 N.‎ ‎18.(10分)一汽车从静止开始以的加速度行驶,同时在汽车的前方处有一自行车正以的速度匀速行驶,求:‎ ‎(1)汽车与自行车之间的最远距离为多少?‎ ‎(2)汽车追上自行车时的速度是多大?‎ ‎【答案】(1);(2).‎ ‎【解析】(1)当二者共速时相距最远,‎ 共速时间,‎ ‎,,‎ ‎∴;‎ ‎(2)追上自行车,即,‎ ‎,‎ 或(舍),‎ ‎.‎ 故答案为:(1);(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