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 MB
  • 2021-05-26 发布

山东省日照市2019-2020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附解析)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二期末校际联合考试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通常把萝卜腌成成菜需要几天,而把萝卜炒成熟菜,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只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 萝卜分子间有间隙,易扩散 B. 盐分子太小,很容易进入萝卜中 C. 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剧烈 D. 萝卜分子和盐分之子间在温度高时吸引力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萝卜分子间存在空隙,与分子的运动速度无关,不影响扩散的快慢, A错误;‎ B.盐分子是否容易进入萝卜中,与盐分子的大小无关,B错误;‎ C.分子热运动加快,炒菜时,温度升高,盐分子的动能增大,分子热运动就加快了,扩散加快,C正确;‎ D.盐分子与萝卜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分子的运动速度无关,不影响扩散的快慢,D错误。‎ 故选C。‎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同一地点,当摆长不变时,摆球质量越大,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周期越小 B. 在同一地点,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周期的平方与其摆长成正比 C. 声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运动速度等于声波的传播速度 D. 电磁波和机械波都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 分析知,在同一地点,当摆长不变时,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无关,A错误;‎ B.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 则 在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是定值,即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周期的平方与其摆长成正比,B正确;‎ C.声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的运动是简谐振动,速度是做周期性变化的,不可能总等于声波的传播速度,C错误;‎ D.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机械波不可以,机械波都只能在介质中传播,D错误。‎ 故选B。‎ ‎3. 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一共可以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其中巴耳末系是指氢原子由高能级向能级跃迁时释放的光子,则(  )‎ A. 6种光子中能量最小的是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产生的 B. 6种光子中有3种属于巴耳末系 C. 使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需要13.6eV的能量 D. 若从能级跃迁到能级释放的光子恰能使某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则在这6种光子中共有4种光子也一定能使该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氢光谱的特点可知,从激发态跃迁到激发态时产生光子的能量最小,A错误; ‎ B.巴耳末系是指氢原子由高能级向能级跃迁时释放的光子,6种光子中从 与的属于巴耳末系,即2种,B错误;‎ C.能级的氢原子具有的能量为,故要使其发生电离能量变为0,至少需要的能量,C错误;‎ D.从能级跃迁到能级释放的光子的能量为 恰能使某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而从能级跃迁到能级释放的光子的能量为 不能使该板发生光电效应,从能级跃迁到能级释放的光子的能量为 不能使该板发生光电效应,而其它四种的能量均大于,一定能使该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D正确。‎ 故选D。‎ ‎4. 发生放射性衰变成为,半衰期约5700年。已知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与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的比例持续减少。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四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17100年 B. 、具有相同的核子数 C. 衰变为的过程中放出射线 D. 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的衰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因古木样品中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四分之一,则可知经过的时间为两个半衰期,即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为11400年,A错误;‎ B.、具有相同的质量数,即具有相同的核子数,B正确;‎ C.根据核反应方程可知,衰变为的过程中放出电子,即发出β射线,C错误;‎ D.外界环境不影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D错误;‎ 故选B。‎ ‎5. 如图中,在光电效应实验中,两个实验小组分别在名自的实验室,约定用相同频率的单色光分别照射锌和银的表面,结果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对于达两组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饱和光电流一定不同 B. 因为所用光的频率相同,所以遏止电压Uc相同 C. 因为光强不确定,所以单位时间逸出的光电子数-定不同 D. 若分别用不同频率的光照射之后绘制Uc-图像(为照射光频率,Uc为遏止电压,图乙为其中一小组绘制的图像),图像的斜率相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A.虽然光的频率相同,但光强不确定,所以单位时间逸出的光电子数可能相同,而饱和光电流不一定相同,故A错误;‎ B.根据光电效应方程 Ekm=hv-W0‎ 和 eUC=EKm 得出,相同频率,不同逸出功,则遏止电压也不同,故B错误;‎ C.因为光强不确定,所以单位时间逸出的光电子数可能相同,故C错误;‎ D.由于 知图线的斜率等于 从图象上可以得出斜率的大小,已知电子电量,可以得出斜率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6. 半圆形玻璃砖橫截面如图,AB为直径,O点为圆心。在该截面内有a、b 两束单色可见光从空气垂直于AB射入玻璃砖,两入射点到O点的距离相等。两束光在半圆边界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a、b两束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平行玻璃砖,透过平行表面后,a光侧移量大 B. 在玻璃砖中传播时,b光的传播速度较大 C. 若a、b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的遏止电压低 D. a光能发生偏振现象,b光不能发生偏振现象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b光发生了全反射,a光未发生全反射。说明b光全反射临界角小,根据 可知b光的折射率较大,a光的折射率较小。由 可知a光折射角大,b光折射角小。故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平行玻璃砖,透过平行表面后,a光侧移量较小。故A错误;‎ B.由 可知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较大,b光的传播速度较小。故B错误;‎ C.a光折射率小于b光的折射率,故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由 可知频率高的,遏止电压大,故a光的遏止电压低,b光的遏止电压大。故C正确。‎ D.光是横波,a、b两种单色光都能发生偏振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7. 如图所示,ad、bd、cd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b、c、d 四个点位于同一圆周上,a在圆周最高点,d在圆周最低点,每根杆上都套着质量相等的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三个滑环分别从a、b、c三个点同时由静止释放。关于它们下滑到d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对它们的冲量相同 B. 重力的平均功率相同 C. 合外力对它们做功相同 D. 它们动量的增量相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任一细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环运动的时间为t,圆周的直径为D.则环的加速度大小 a=gcosα 由位移时间公式得 解得 A.由于三个环的重力相等,运动时间相同,由公式 I=Ft 可知,各环重力的冲量相等,故A正确;‎ B.由图可知重力做的功不同,时间相等,所以重力的平均功率不相同,故B错误;‎ C.根据题意可知只有重力做功,所以合外力对它们做功不相同,故C错误;‎ D.各环都沿杆的方向运动,环受到的合力方向不同,则合力对各环的冲量一定不同,所以它们动量的增量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8. 钢瓶中装有一定量的气体,现在用两种方法抽钢瓶中的气体,第一种方法用小抽气机,每次抽‎1L气体,共抽取3次;第二种方法是用大抽气机,一次抽取‎3L 气体。以上过程中气体温度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种抽法抽取的气体质量一样多 B. 第二种抽法抽取的气体质量多 C. 第一种抽法中,每次抽取的气体质量逐渐减少 D. 第一种抽法中,每次抽取的气体质量逐渐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CD.第一种:温度不变,由玻意耳定律 p0V=p1(V+1)‎ 解得 同理 虽然每次抽取的气体体积相同,但是由于每次抽出气体后压强减小,则抽出的气体质量逐渐减小,选项C正确,D错误;‎ AB.第二种 p0V=p′(V+3)‎ 解得 压强小的抽取的气体多,质量较大,即第一种抽法抽取的气体质量多,选项AB错误。 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r0时只有引力,小于r0时只有斥力 B. 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r0时,分子势能最小 C. 设两个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则分子势能在任何距离上都为负值 D. 物体的内能由温度、体积以及物质的量决定 ‎【答案】BD ‎【解析】‎ ‎【详解】A.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r0时,分子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小于r0时分子斥力大于引力,分子力表现为斥力,选项A错误;‎ B.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r0时,分子力表现为零,此时分子势能最小,选项B正确;‎ C.设两个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则当两分子从相距无穷远开始逐渐靠近时,开始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则分子势能为负值;当分子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分子势能为负值且最小;当分子间距小于平衡距离时,随分子间距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到达一定值时,分子势能变为正值,则分子势能并不是在任何距离上都为负值,选项C错误;‎ D.物体的内能包括分子总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则由温度、体积以及物质的量决定,选项D正确。‎ 故选BD。‎ ‎10. 如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图乙为介质中x=‎2m处的质点P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列波的传播方向是沿x轴负方向,传播速度是‎20m/s B. 从此时刻开始经过0.05s,质点Q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C. 从此时刻开始经过0.15s,x=‎4m处的质点运动路程为‎0.6m D. 假设在x=‎10m处固定一个接收器,若波源向x轴负方向运动,接收器接收到的波源频率可能为6Hz ‎【答案】BC ‎【解析】‎ ‎【详解】A.由乙图看出,时刻质点P的速度向下,根据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由甲图知该波的波长,由乙图知,周期,波的传播速度为 A错误;‎ B.图示时刻Q点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因0.05s时是周期的四分之一,没有振动到最高点,则质点Q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B正确;‎ C.x=‎4m处的质点是从平衡位置开始振动的,振动的时间为四分之三周期,运动路程为三个振幅,即 C正确;‎ D.该波的频率为 波源向x轴负方向运动,波源与接收器间的距离增大,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接收器收到波的频率减小,将小于5Hz,D错误。‎ 故选BC ‎11. 用隔板将一绝热容器隔成A和B两部分,A中盛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B为真空(如图甲),现把隔板抽去,A中的气体自动充满整个容器(如图乙),这个过程称为气体的自由膨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由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 B. 自由膨胀前后,气体的压强减小 C. 自由膨胀前后,气体的温度不变 D. 容器中的气体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能全部自动回到A部分 ‎【答案】ABC ‎【解析】‎ ‎【详解】A.分子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即使在自由膨胀过程中,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也不会相同,即气体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故A正确;‎ B.自由膨胀后,温度不变,体积变大,由气态方程可知,压强变小,故B正确;‎ C.自由膨胀过程中由于不受阻力作用,因此气体不做功,由于容器绝热,因此 Q=0‎ 由 ‎△U=W+Q 可知,气体内能不变,因此温度也不变,故C正确;‎ D.气体充满整个容器后在运动是杂乱无章的,任意方向都有,AB两部分的气体会来回交流,B部分中的某些气体分子有可能再回到A部分,故D错误。‎ 故选ABC。‎ ‎12. 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核发生衰变,产生一个未知X粒子,它们在磁场中的运动径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粒子和X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时转动方向相同 B. 粒子、X粒子运动径迹半径之比为1:43‎ C. 轨迹1、2分别是粒子、X粒子的运动径迹 D. 粒子和X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时的周期之比为86:111‎ ‎【答案】AD ‎【解析】‎ ‎【详解】ABC.核反应前静止,动量为零,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反应后系统总动量为零,则α粒子和X核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为两粒子电性相同,则转动方向相同,则由 则 知轨道半径等于两粒子的电量之反比,因X粒子的质量数为222,电荷数为86,则粒子、X 粒子运动径迹半径之比为86:2=43:1,则2为α粒子的运动径迹,轨迹1是X粒子的运动径迹;故A正确,BC错误;‎ D.根据可知粒子和X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时的周期之比为 选项D正确。‎ 故选A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 ‎13. 某同学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该同学组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 B.可使周期测量得更加准确 C.需要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 D.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 ‎(2)该同学某次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从悬点量到摆球的最低端的长度L=‎0.9999m,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______mm,单摆摆长为______m。‎ ‎(3)该同学改变单摆摆长,测得单摆在不同摆长时的周期,计算出周期的二次方,下表是该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 摆长l/m ‎0.5‎ ‎0.6‎ ‎0.8‎ ‎1.1‎ 周期T2/s2‎ ‎2.0‎ ‎2.4‎ ‎3.2‎ ‎4.4‎ ‎①利用上述实验数据,在答题卡的坐标系中描绘出图像______。‎ ‎②利用图像,可求得重力加速度g=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AC (2). 12.0 (3). 0.9930 (4). (5). 9.86‎ ‎【解析】‎ ‎【详解】(1)[1] 组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需要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 故选AC。‎ ‎(2)[2] 该摆球的直径为 ‎。‎ ‎[3] 单摆摆长 ‎。‎ ‎(3)[4] 图像如图 ‎。‎ ‎[5] 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 得 图像斜率 重力加速度为 ‎。‎ ‎14.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干涉条纹与双缝垂直 B.单色光干涉条纹的中间条纹间距较两侧更宽 C.双缝间距离越大条纹间距离也越大 D.遮住一条缝后屏上仍有明暗相间的条纹 ‎(2)测量某亮纹位置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该读数为______mm。‎ ‎(3)若实验中色光的波长为660nm,双缝与屏幕的距离为‎1.00m,测得第1条到第6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16.500mm。则双缝之间的距离为______m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如果测量头中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干涉条纹不在同一方向上,如图乙所示。则在这种情况下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Δx时,测量值______实际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 (1). D (2). ‎0.700mm (3). ‎0.200mm (4). 大于 ‎【解析】‎ ‎【详解】(1)[1]A.干涉条纹与双缝平行,故A错误;‎ B.单色光干涉条纹是间距相等的明暗相间的,故B错误;‎ C.根据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可知,双缝间距大,条纹间距变小,故C错误;‎ D.遮住一条缝后则能得到单缝衍射条纹,则屏上仍有明暗相间的条纹,故D正确。‎ 故选D ‎(2)[2]测量头是螺旋测微器,其精确度为‎0.01mm,由图甲可知,x1=‎0.5mm+20.0×‎0.01mm=‎‎0.700mm ‎(3)[3]相邻两条亮纹间的距离 由公式得 ‎(4)[4]作图如图 三角形中斜边最长,故如果测量头中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干涉条纹不在同一方向上,干涉条纹的间距的测量值偏大。‎ ‎15. 如图所示,绝热汽缸A与导热汽缸B均固定于水平地面上,由刚性杆连接的绝热活塞与两汽缸均无摩擦,两绝热活塞横截面积相等。两汽缸内装有处于平衡状态的理想气体,开始时体积均为V0、温度均为T0。缓慢加热汽缸A中气体,停止加热达到稳定后,汽缸A中气体压强为原来的2倍。设环境温度始终保持不变,求汽缸A中气体的体积VA和温度TA。‎ ‎【答案】;‎ ‎【解析】‎ ‎【详解】设初态压强为p0,膨胀后A、B压强相等,即pB=2p0,B中气体始末状态温度相等,由玻意耳定律得 又 所以 对A部分气体,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所以 ‎16. 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振动的振幅为‎5cm,P、Q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m,0)和(‎-9m,0),已知t=0.6s时,P点第一次出现波峰。‎ ‎(1)这列波的传播速度多大?‎ ‎(2)从t=0时刻起,经过多长时间Q点第二次出现波谷?‎ ‎(3)从t=0时刻起到Q点第二次出现波谷过程中,P点通过的路程为多少?‎ ‎【答案】(1)‎5m/s;(2)3.4s;(3)‎‎0.75m ‎【解析】‎ ‎【详解】(1)由题意可知该波的波长为=‎4m,P点与最近波峰的水平距离为‎3m,所以 ‎(2)Q点与最近波谷的水平距离为‎13m,距离第二波谷的水平距离为s1=‎17m,故Q点第二次出现波谷的时间为 ‎(3)该波中各质点振动的周期为 P点刚刚起振的时间为t2=0.4s,第二次出现波谷时质点P振动了 质点每振动经过的路程为‎5cm,当Q点第一次出现波谷时,P点通过的路程 ‎17. 如图所示,一小船停在平静的水面上,小船前端杆上有-标记P离水面的高度为h1=‎1.2m,船尾部下端Q略高于水面;小船正前方离小船前端水平距离为s1处有一浮标,一潜水员在浮标正前方s2=‎6.0m处下潜到深度为h2=‎8.0m的A处时,看到标记P刚好被浮标挡住,此处看不到船尾端Q;继续下潜了Δh深度到达B处时,恰好能看见Q。PQ的水平距离l=‎7.4m,已知水的折射率为。求:‎ ‎(1)浮标离小船前端的距离s1;‎ ‎(2)潜水员继续下潜的深度Δh。(可用根式表示)‎ ‎【答案】(1)‎1‎‎6m;(2)(5-8)m ‎【解析】‎ ‎【详解】(1)如图所示 得 s1=‎‎1.6m ‎(2)刚好看到Q点时的光路图如图所示 联立解得 Δh=(5-8)m ‎18. 如图所示为某自动控制系统的装置示意图,装置中有一个以=‎4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运动的水平传送带,侍送带左端点M与光滑水平面相切,在M点左侧P处竖直固定一个弹性挡板(物块与弹性挡板碰撞无机械能损失,PM距离极短,物块在PM段运动的时间忽略不计)。在M处安装有自动控制系统,当小物块c每次向右经过M点时都会被系统瞬时锁定从而保持静止。传送带N端与半径r=‎5m的光滑四分之一圆弧相切,N端有一静止的小物抉b,在小物块a从圆弧最高点由静止下滑后与小物块b发生碰撞并粘合在一起,碰后a、b整体滑过传送带,经过M点时控制系统会使静止在M点的小物抉c自动解锁,a、b整体与c发生第一次弹性碰撞。之后的毎次碰撞均为弹性碰撞。已知a、b的质量均为m,m=‎0.5kg,c的质量为M,M=‎3kg,三个物抉均可视为质点,物抉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MN间的距离L=‎6.25m,g=l‎0m/s2。求:‎ ‎(1)a、b在N端碰撞损失的机械能ΔE;‎ ‎(2)a、b整体与c第一次碰撞前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 ‎(3)a、b整体与c第一次碰撞后物块c的速度;‎ ‎(4)a、b整体与c第一次碰撞后到最后静止过程中运动的总时间。‎ ‎【答案】(1)12.5J;(2)1.5s;(4)‎-2m/s;(4)4s ‎【解析】‎ ‎【详解】(1)设小物块a从圆弧最高点由静止下滑到达最低点速度为,根据动能定理有 解得:=‎10m/s a、b碰撞动量守恒,碰后速度为,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解得:=‎5m/s 碰撞损失的机械能为 解得:△E=12.5J ‎(2)a、b整体以=‎5m/s滑上传送带,做匀减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a=‎2m/s2‎ 假设a、b整体经过t1减速到=‎4m/s 代入数据求得:t1=0.5s 在t1内a、b的位移 ‎=‎‎2.25m 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