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5.50 KB
  • 2021-05-26 发布

【物理】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解析版)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 高一物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注意:1-8题为单项选择题,9-12为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得0分)‎ ‎1.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 A. 亚里士多德 B. 爱因斯坦 C. 伽利略 D. 牛顿 ‎【答案】C ‎【解析】‎ ‎【详解】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ABD错误C正确。‎ ‎2.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下列四种情况中,可将高铁视为质点的是(  )‎ A. 测量高铁的长度 B. 分析高铁形状对所受阻力的影响 C. 研究高铁车轮的转动 D. 计算高铁在两城市间运行的平均速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测量高铁的长度时,当然不能把列出看成质点,否则高铁就没有长度了,故A错误;‎ B.分析高铁形状对所受阻力的影响时,高铁不能看成质点,此时看的就是高铁的形状如何,所以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 C.研究高铁车轮的转动情况时,高铁不能看成质点,此时研究的是高铁的一部分,看成质点的话就没有车轮的运动的情况了,故C错误;‎ D.计算高铁在两城市间运行的平均速度时,高铁的长度是可以忽略的,此时能看成质点,故D正确。‎ ‎3.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树木向西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 A.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 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 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向西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因为乙车内的人看到甲车没有动,则甲和乙的运动情况一致,而甲车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西运动,说明甲车相对路旁的树木向东运动,则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则甲向东运动,因为甲车和乙车运动状态一致,故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运动;故选C.‎ ‎4.桌面离地面的高度是0.9 m,坐标系的原点定在桌面上,向上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有A、B两点离地面的距离分别为1.9 m和0.4 m.那么A、B的坐标分别是(  )‎ A. 1 m 0.5 m B. 1.9 m 0.4 m C. 1 m -0.5 m D. 0.9 m -0.5 m ‎【答案】C ‎【解析】‎ ‎【详解】坐标系的原点定在桌面上,向上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桌面离地高度为0.9m,坐标为0,A、B两点离地面的距离分别为1.9m和0.4m.则A坐标为1m,B坐标为-0.5m.故C正确.故选C。‎ ‎【点睛】掌握坐标轴的应用,知道如何标注直线坐标。‎ ‎5.已知物体做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 物体有加速度,速度一定增加 C. 物体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D.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明确加速度的定义,知道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同时知道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决定了物体的运动性质;‎ ‎【详解】A、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不一定增大,如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减小,故A错误;‎ B、物体有加速度,如果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则速度将减小,故B错误;‎ C、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如自由落体开始下落的位置,故C错误;‎ D、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D正确;‎ ‎6.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A. 甲比乙先着地 B.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C. 甲、乙同时着地 D. 着地时甲的速度比乙的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C、两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相同,都为g.根据,高度相同,落地时间相同.故A错误、C正确;‎ BD、两者加速度都是得重力加速度相同,根据v=gt知,两物体着地的速度相同.故BD错误.‎ ‎【点睛】该题比较简单,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下落的时间、速度与质量无关,只与高度有关.‎ ‎7.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经时间速度达到,立即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又经停止,则汽车在加速阶段与减速阶段( )‎ A. 速度变化量相同 B. 平均速度的大小相等 C. 加速度的大小相等 D. 位移的大小相等 ‎【答案】B ‎【解析】‎ 由过程可画出图像.‎ 加速阶段速度变化量为,减速阶段速度变化量为,A错误;加速阶段平均速度,减速阶段平均速度,故,B正确;加速阶段加速度,减速阶段加速度,,C错误;加速阶段位移,减速阶段位移,,D错误.‎ ‎8.汽车在水平面上刹车,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24t-6t2,则它在前3‎ ‎ s内的位移大小为(  )‎ A. 18 m B. 24 m C. 36m D. 12 m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知,汽车的初速度,加速度,则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3s内的位移等于2s内的位移,故B正确,A、C、 D错误;‎ ‎9. 甲乙两球从同一高度相隔1s先后自由下落,在下落过程中( )‎ A. 两球速度差始终不变 B. 两球速度差越来越大 C. 两球距离始终不变 D. 两球距离越来越大 ‎【答案】BC ‎【解析】‎ 既然两球做的都是自由落体运动。因为甲球比乙球早出发1秒,从乙开始下落时计时,任一时刻有:;;有,g是一定值,所以C正确D错;位移上有:,‎ 思路分析:既然两球做的都是自由落体运动。任一时刻有:;;位移上有:,‎ ‎10.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由图可知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  )‎ A. 15 s内质点位移为16 m B. 18 s末质点的速度大小为3.2 m/s C. 前5 s内质点的速度为8 m/s D. 前20 s内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15s内质点的位移为x=16-8=8m,故A错误;‎ B.x-t图象斜率表示速度,所以18s末质点的速度大小为,故B正确;‎ C.前5s内质点保持静止,故C错误;‎ D.前5s内质点保持静止,5s到15s沿正方向匀速直线运动,15末反方向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11. 如图所示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这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是 ( )‎ A. 前5s做的是匀速运动 B. 5s-15s内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1 m/s C. 15s-20s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2 m/s D. 质点15s末离出发点最远,20 s末回到出发点 ‎【答案】C ‎【解析】‎ A、由图,前5s内质点的速度不变,做匀速运动.故A错误.‎ B、5s~15s内质点的速度均匀增大,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0.8m/s2.故B错误.‎ C、15s~20s内质点的速度均匀减小时,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3.2m/s2.故C正确.‎ D、由图看出,质点的速度均为正值,说明质点一直沿正方向做单向直线运动,20s末离出发点最远,20秒末不可能回到出发点.故D错误.‎ ‎12.平直的公路上有A、B、C、D四个点,一辆汽车自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B、BC、CD各段所用时间均为T。现让该汽车自B点由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该汽车(  )‎ A. 通过BC、CD段的位移之比为1:3‎ B. 通过BC、CD段的时间均大于T C. 通过C、D点的速度之比为3:8‎ D. 通过C点的速度大于通过BD段的平均速度 ‎【答案】BD ‎【解析】‎ ‎【详解】A.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经三段位移时间相等,则三段的距离大小之比为:‎ AB:BC:CD=1:3:5.故A错误;‎ B.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BD上任意一点的速度比从B点静止开始运动经过BD上任意一点的速度要大,所以相同位移时间变大,即通过BC、CD段的时间均大于T,故B正确;‎ B.设汽车的加速度为a,AB之间的距离为x,则:.从B点静止开始运动,通过BC的时间满足:,可得:B到D的时间满足:,可得:,所以通过C、D点速度之比为:,故C错误;‎ D.通过C瞬时速度:,通过BD的平均速度:,‎ 故D正确.‎ 二、实验题(共12分)‎ ‎13.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___________(请选择“低压直流”“低压交流” )电源,在实验过程中,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选择“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 )‎ ‎【答案】 (1). 低压交流 (2). 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 ‎【解析】‎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4-6V的低压交流电,实验过程中非常短暂,如果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则在反映时间内,纸带已经运动了很长一段了,打出的点非常少,所以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14.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F、G为相邻的计数点,间距依次为 AB=1.30cm,BC=1.80cm,CD=2.29cm,DE=2.79cm,EF=3.29cm,FG=3.80cm,在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 4 个点未画出,若电源频率为50Hz,求:‎ ‎(1)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_____s ‎(2)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C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v=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小车的加速度a的大小为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 若交流电的 频率变为49Hz而未被发觉,则测得小车的速度值与真实值比较将偏___.(选填“大”或 “小”)‎ ‎【答案】 (1). 0.10 (2). 0.20 (3). 0.50 (4). 大 ‎【解析】‎ ‎【详解】(1)打点的时间周期为0.02s,因为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则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2)计数点C对应的瞬时速度为:‎ ‎(3)根据△x=aT2,运用逐差法得:‎ ‎(4)如果在某次实验中,交流电的频率变为49Hz,即交流电的频率变小,那么实际打点周期变大,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 由于实际打点周期变大,速度真实值会偏小,即测得小车的速度值与真实值比较将偏大.‎ 三、计算题(本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一物体以v1=2 m/s的速度向东运动了5 s后到达A点,在A点停了3 s后又以v2=6 m/s的速度沿原路返回,运动了2 s后到达B点,求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答案】0.2m/s;2.2m/s ‎【解析】‎ ‎【详解】前5s的位移为:x1=v1t1=2×5m=10m,方向向东 最后2s的位移为:x2=v2t2=6×2m=12m,方向向西 所以总的位移:x=x2-x1=12m-10m=2m,方向向西 平均速度大小为:,方向向西 全程的路程为:s=x1+x2=10m+12m=22m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率:‎ ‎16.如图为测试飞机滑跑阶段动力性能监控屏幕截图。飞机前端装有d=6 mm的挡光片,跑道上隔一段距离有一个感光装置。图中上方的两个时间表示挡光片经过感光装置的挡光时间,图中秒表表示飞机到达感光装置的时刻。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求:‎ ‎(1)飞机经过左边挡光片的速度大小。‎ ‎(2)飞机经过右边挡光片的速度大小。‎ ‎(3)飞机的加速度大小。‎ ‎【答案】(1)60m/s(2)120m/s(3)6m/s2‎ ‎【解析】‎ ‎【详解】d=6mm=0.006m ‎(1)飞机经过左边挡光片的速度为:‎ ‎(2)飞机经过右边挡光片的速度为:‎ ‎(3)飞机经过两挡光片所用时间为10s,由加速度定义式可得:‎ ‎17.据媒体报道,从某大厦28楼窗口落下半块砖头,竟将停在楼下的一辆轿车车顶砸了个口,幸好车内无人,否则后果更加严重.假定此砖头可看做质点,它是从距车顶80m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且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m/s2.求:‎ ‎(1)砖头在空中的运动时间和砸到车上时的速度大小.‎ ‎(2)轿车附近有一监测探头能监测车顶上方35m的范围,则砖头在监测探头内留下的影像时间有多久?‎ ‎【答案】(1)4s,40m/s;(2)1s ‎【解析】‎ ‎ (1)根据得: ‎ 砖头砸到车上时的速度v=gt=40m/s;‎ ‎(2)石块下落的监控范围外的高度为h1=80−35m=45m 下落的时间 ‎ 在监测探头内留下的影像时间:‎ ‎18.一列火车从车站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m/s2,此时恰好有一辆自行车(可视为质点)从火车头旁边驶过,自行车速度v0=8m/s,火车长L=336m。‎ ‎(1)火车追上自行车以前车头落后于自行车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火车用多少时间可追上自行车?‎ ‎(3)再过多长时间可超过自行车 ‎【答案】(1)64m (2)32s (3)24s ‎【解析】‎ 试题分析:(1)当火车速度等于时,二车相距最远 得(2分)‎ 最大距离(4分)‎ ‎(2)设火车追上自行车用时间 追上时位移相等。则 得 ‎(3)追上时火车的速度(1分)‎ 设再过时间超过自行车,则 ‎(2分)‎ 代入数据解得(1分)‎ 考点:考查了追击相遇问题 点评:在分析追击相遇问题时,需要弄清楚题中隐含的条件,以及寻找临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