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8 MB
- 2021-05-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 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一)
物理试卷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
他答案。
2.本卷共 8 题,每题 5 分,共 4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结合能越大,原子中的核子结合的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B. 238
92U 衰变为 222
86 Rn ,要经过 4 次α衰变及 6 次β衰变
C.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 14 4 17 1
7 2 8 1N He O H
D.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 m1、m2、m3,那么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所释放的核能为ΔE
=(m1+m2-m3)c2
2.中医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类似于后世的
火罐疗法。其方法是以罐为工具,将点燃的纸片放入一个小罐内,当纸片燃烧完时,迅速将火罐开口端紧
压在皮肤上,火罐就会紧紧地“吸”在皮肤上,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
散寒等作用的疗法。在刚开始的很短时间内,火罐“吸”在皮肤上的主要原因是( )
A.火罐内的气体温度不变,体积减小,压强增大
B.火罐内的气体体积不变,温度降低,压强减小
C.火罐内的气体压强不变,温度降低,体积减小
D.火罐内的气体体积不变,温度降低,压强增大
3.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讲述了人类想方设法让地球脱离太阳系的故事.地球流浪途中在接近木星时被
木星吸引,当地球快要撞击木星的危险时刻,点燃木星产生强大气流推开地球拯救了地球.若逃逸前,地
球、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且航天器在地球表面的重力为 G1,在木星表面的重力为 G2;地球
与木星均可视为球体,其半径分别为 R1、R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逃逸前,发射的航天器逃出太阳系的最小速度为11.2 /km s
B.木星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2 1
1 2
G R
G R
C.地球与木星绕太阳公转周期之比的立方等于它们的轨道半长轴之比的平方
D.地球与木星的质量之比为
2
1 1
2
2 2
G R
G R
4.心电图仪是将心肌收缩产生的脉动转化为电压脉冲的仪器,其输出部分可等效为一个不计内阻的交流电
源,其电压 U1 会随着心跳频率发生变化。如图所示,心电仪与一理想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相连接,扬声器(等
效为一个定值电阻)与一滑动变阻器连接在该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则( )
A.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 P 不动,当 U1 变小时,扬声器的功率变大
B.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 P 不动,当 U1 变小时,原线圈电流 I1 变小
C.若保持 U1 不变,将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向右滑,扬声器获得的功率增大
D.若保持 U1 不变,将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向右滑,副线圈的电流 I2 增大
5.—质量为 2kg 的物体受水平拉力 F 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加速直线运动时的 a - t 图象如图所示,t=0
时其速度大小为 2m/s,滑动摩擦力大小恒为 2N, 则( )
A.t=2s 时,水平拉力 F 的大小为 4N
B.在 0〜6s 内,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400J
C.在 0〜6s 内,合力对物体的冲量为 36N·s
D. t=6s 时,拉力 F 的功率为 180W
二、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
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
6.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 1 所示。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经半个周期后质点 A 的振动图象如图
2 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列波传播波速为 1m/s
B.这列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
C.在这一时刻以后的 0.25s 内,质点 A 通过的路程大于 0.25m
D.该波遇到宽为 0.8m 的障碍物时,不能发生衍射现象
7.如图所示,a、b 为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到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玻璃砖上下表面
做够大、对 a、b 两种光的折射率均大于 1.5),直线 OOˊ与玻璃砖上表面垂直且与其交于 N 点,入射点 A、
B 到 N 点的距离相等,经玻璃上表面折射后两束光相交于图中的 P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光光子的能量大于 b 光光子的能量
B.若 a 光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 b 光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C.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双缝干涉实验,a 光的条纹间距比 b 光小
D.只要入射角相同,a 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始终小于 b 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
8.质量为 m 的带电小球以初速度 v 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 后进入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再经过时间t 速
度方向重新变为水平,已知初末位置分别为 A 点和 C 点,经 B 点进入电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电场力大小为 2mg
B.从 A 到 C 的运动过程,小球机械能守恒
C.小球从 A 到 B 与从 B 到 C 的速度变化量相同
D.电场中 BC 两点间的电势差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请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 4 题,共 72 分.
9.(12 分)
(1)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分别采用如图(甲)、(乙)、(丙)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当质量一定时,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已知他们使用的小车完全相同,小车的质量为 M,
重物的质量为 m,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乙、丙实验中,必须平衡小车和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的实验小组是__ __。
A.甲、乙、丙 B.甲、乙 C.甲、丙
②实验时,必须满足“M 远大于 m”的实验小组是_ ___。
③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的操作均完全正确,他们作出的 a-F 图线如图(丁)中 A,B,C 所示,则
甲、乙、丙三组实验对应的图线依次是____________。
(2)为了测量某待测电阻 Rx 的阻值(约为 30 Ω),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
A.电流表 A1(量程为 50 mA,内阻约 10 Ω)
B.电流表 A2(量程为 3 A,内阻约 0.12 Ω)
C.电压表 V1(量程为 3 V,内阻约 3kΩ)
D.电源 E(电动势约为 3 V,内阻约为 0.2 Ω)
E.滑动变阻器 R1(最大阻值为 10 Ω,允许最大电流 2.0A);
F.滑动变阻器 R2(最大阻值为 1k Ω,允许最大电流 0.5A);
G.定值电阻 R3(20 Ω,允许最大电流 1.0A);
H.定值电阻 R4(5 Ω,允许最大电流 1.0A);
L.定值电阻 R5(100 Ω,允许最大电流 1.0A);
单刀单掷开关 S 一个,导线若干。
①为了减小测量误差,电流表应选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定值电阻应选 _______(请填写对应仪器
的序号);
②请在下面的线框内画出测量电阻 Rx 的实验电路图;
③某次测量中,电压表示数为 U 时,电流表示数为 I,则计算待测电阻阻值的表达式为 Rx=_ _(用题
目中所给字母符号表示)。
10.(14 分)如图甲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的 MN、OP 间存在一匀强磁场,一单匝正方形闭合线框自
t=0 开始,在水平向右的外力 F 作用下紧贴 MN 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穿过磁场区域,外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线框质量 m=0.5Kg,边长 L=0.5m,电阻 R=1 ,线框穿过磁场的过程中,
外力 F 对线框做功 7
3 J ,求:
(1)线框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a 的大小和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
(2)线框穿过磁场过的程中,线框上产生的热量 Q。
11.(16 分)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水平坑道的左侧有一直角三角形光滑斜面 AC,坑道右侧接一
半径为 R 的半圆形光滑轨道 DE,且 C 与 D 等高。坑道内有一上表面粗糙、与 DC 水平线等高、质量为 2m
的平板车。平板车开始在坑道的左侧。已知斜面 AC 高为 10R、长为 25R,一质量为 m 可看成质点的滑块
由静止从 A 点滑下(重力加速度为 g),求:
(1)滑块滑到 C 时速度为多大;
(2)若滑块滑上车的瞬间(拐角处)无机械能损失,且小车到达 D 点的瞬间滑块恰滑到车的右端,继续滑
上半圆形轨道,如果它滑到最高点 E 时对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则滑块在平板车上滑行时产生了多少内能;
(3)若平板车的长度为 10R,则滑块与平板车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12.(18 分)太阳喷发大量高能带电粒子,这些粒子形成的“太阳风”接近地球时,假如没有地球磁场, “太
阳风”就不会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发生偏转而直射地球。在这种高能粒子的轰击下,地球的大气成分可能不
是现在的样子,生命将无法存在。地磁场的作用使得带电粒子不能径直到达地面,而是被“运到”地球的
南北两极,南极光和北极光就是带电粒子进入大气层的踪迹。假设“太阳风”主要成分为质子,速度约为
0.1C(C= )。近似认为地磁场在赤道上空为匀强环形磁场,平均强度为 ,示意图
如图所示。已知地球半径为 ,质子电荷量 ,质量 。如果“太
阳风”在赤道平面内射向地球,太阳喷发高能带电粒子,这些粒子形成的太阳风接近地球时,假如:
(1)太阳风中质子的速度的方向任意,则地磁场厚度 d 为多少时才能保证所有粒子都不能到达地表?并画
出与之对应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轨迹图。(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太阳风中质子垂直地表指向地心方向入射,地磁场的厚度至少为多少才能使粒子不能到达地表?并画
出与之对应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轨迹图。(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时, )
(3)太阳风中粒子的入射方向和入射点与地心连线的夹角为 如图,0< <90°,磁场厚度满足第(1)问中
的要求为定值 d。电子质量为 me,电荷量为-e,则电子不能到达地表的最大速度和角度 的关系,并画出与
之对应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轨迹图。(图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
2020 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一)
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
比结合能越大,原子中的核子结合的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选项 A 错误; 238
92U 衰变为 222
86 Rn ,发生α衰
变是放出 42He,发生β衰变是放出电子 0-1e,设发生了 x 次α衰变和 y 次β衰变,则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
有:4x+222=238,解得 x=4;2x-y+86=92,得 y=2,故衰变过程中共有 4 次α衰变和 2 次β衰变,故 B 错误;
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 14 4 17 1
7 2 8 1N He O H ,选项 C 正确;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
量分别为 m1、m2、m3,那么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核反应是 1 1 4
1 0 22 2H n He ,根据质能方程,
所释放的核能为ΔE=(2m1+2m2-m3)c2,选项 D 错误;故选 C.
2.【答案】B
【解析】
在刚开始的很短时间内,火罐内部气体体积不变,由于火罐导热性良好,所以火罐内气体温度迅速降低,
根据 pV CT
可知,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火罐“吸”在皮肤上,ACD 错误,B 正确。
故选 B。
3.【答案】D
【解析】
A.在地球的表面发射飞出太阳系的最小发射速度,叫做第三宇宙速度 v3=16.7km/s,故 A 错误;
B.根据重力提供向心力得
2
1
1
1
vG m R
,解得: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 1 1
1
G Rv m
,同理得:木星上的第一
宇宙速度为: 2 2
1 ' G Rv m
,故木星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 1 2 2
1 1 1
v G R
v G R
,故 B 错误;
C.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得:
3 3
1 2
2 2
1 2
a a
T T
,故
3 2
1 1
2 2
a T
a T
,即地球与木星绕太阳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
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三次方,故 C 错误;
D.根据重力与万有引力相等, 1 2
1
M mG G R
地 ,解得:
2
1 1G RM Gm
地 ,同理可得木星质量:
2
2 2G RM Gm
木 ,
故
2
1 1
2
2 2
M G R
M G R
地
木
,故 D 正确;
4.【答案】B
【解析】
AB.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 P 不动,当 U1 变小时,根据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与匝数关系可知,次级电压
U2 减小,则扬声器的功率变小;次级电流减小,则初级电流 I1 也减小,选项 A 错误,B 正确;
CD.若保持 U1 不变,则次级电压 U2 不变,将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向右滑,则 R 电阻变大,次级电流 I2 减小,
则扬声器获得的功率减小,选项 CD 错误。
故选 B。
5.【答案】C
【解析】
由图象可知,t=2s 时,加速度 a=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 F-f=ma,得 F= N,故 A 错误。
根据△v=a△t 可知,在 a-t 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增量,则在 0-6s 时间内速度增量为
△v= 2 4 2
×6=18m/s,所以 t=6s 时刻,物体的速度 v6=v0+△v=2+18=20m/s,在 0~6s 内,根据动能定理得:
2 2
6 0
1 1
2 2kW E mv mv 合 ,代入数据解得 W 合=396J,故 B 错误;
根据动量定理得:I 合=mv6-mv0,得合力对物体的冲量 I 合=36N•s,故 C 正确。
t=6s 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得 F=ma+f=2×4+2=10N,则在 t=6s 时刻,拉力 F 的功率
P=Fv6=10×20=200W,故 D 错误。
6.【答案】AC
【解析】
由图读得 , ,据 ,选项 A 正确。
由质点 A 的振动图象知,t=0 时刻的振动方向沿 y 轴负方向,则图 1 所示时刻质点 A 沿据 y 轴正方向振动,
由同侧原理知该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选项 B 错误。
t=0.25s 为 T/2+T/8,在 T/2 内质点 A 通过的路程为 0.2m,在 T/8 内通过的路程大于 0.05m,故质点 A 通过
的路程大于 0.25m。故 C 正确。
波遇到障碍物都会发生衍射现象,故 D 错误。
答案为:AC
7.【答案】BD
【解析】
由图可知,玻璃对 a 光的偏折能力小于 b 光,故 naλb,故 a 光的条纹间距比 b 光大,C 错误。
由于 navb,所以 a 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始终小于 b 光在玻璃砖中传播
的时间,故 D 正确。
8.【答案】AD
【解析】
小球从 A 到 B 过程中,小球只受重力,所以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故 yv gt ,小球
从 B 到 C 过程中,小球受到重力,电场力,要使在竖直方向上到达 C 点时竖直速度为零,所以小球在竖直
方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 yv at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 mg ma ,联立解得 a g , 2F mg ,
故 A 正确。
小球从从 A 到 C 的运动过程,静电力做负功,小球机械能不守恒,故 B 错误。
方向都竖直向上,故从 A 到 C 的竖直高度为 2 2 21 1
2 2h gt gt gt ,A 错误 D 正确;球从 A 到 B 过程中
速度变化 1v gt ,方向竖直向下,从 B 到 C 过程中速度变化为 2v gt ,方向竖直向上,两者大小相
同,方向不同,C 错误;
从 B 到 C 点过程中,竖直高度 h= ,由动能定理 ,解得 ,故 D 正确.
9.(1)【答案】①A ②甲 ③C A B
【解析】
(1)(甲)、(乙)、(丙)三个图小车与长木板之间都有摩擦力,为保证小车受到的拉力就是所受的合力,所
以都需要平衡摩擦力,故 C 正确;
(2)(乙)、(丙)两图绳上的力由弹簧测力计和力传感器直接读出,不需要用重物的重力代替,所以不需满
足 M≫m;(甲)图用重物的重力代替绳的拉力,必须满足 M≫m;
(3)(甲)图用重物的重力代替绳子的拉力,需满足 M≫m,随着 m 的增大,不满足 M≫m 时,图象出现弯
曲,所以甲组对应的是 C;(乙)、(丙)图根据拉力相等时,加速度 a 乙>a 丙,从而判断乙组对应 A,丙组对
应 B。
9.(2)【答案】①A E G ② ③ 3x
UR RI
【解析】
①测量电阻时电流较小,可能达到的最大电流为 100mA
x
EI R
,则电流表应选 A1;
为使测量范围尽可能大,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故应选最大阻值小的变阻器 R1;
因为电压表的量程是 3V,电流表的量程是 50mA,最小电阻 R=60Ω。
待测电阻约为 30 Ω,若把定值电阻 R 与被测电阻串联后作为被测电阻,这样测量更准确,定值电阻应选 R3=20
Ω,这样电表的读数满足对电表读数不小于满偏 1/3,测量较准确;
②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故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故电路如下图所示:
③某次测量中,电压表示数为 U 时,电流表示数为 I,则待测电阻阻值的表达式为 3x
UR RI
10.【解析】
(1)物体做匀变速运动,如果线框的边长和磁场的宽度不相等,那么物体线框完全进入磁场的时候整个线
框的磁通量不变,没有感应电流因此没有安培力,外力 F 会和受到安培力的时候的情形不一样,由乙图可
知物体一直受安培力的作用,因此线框宽度和磁场的宽度一样,都为 L;
由图象可知:t=0 时刻 F=1N,此时安培力 FA=0
由牛顿第二定律 F=ma
得加速度 a=2m/s2 (或由 ,得 a=2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 F-F 安=ma
F 安=BIL
E=BLv
v=at
联立得
当 t=1.0s 时,F=3N
代入得 B=2T
(2)由动能定理:WF-W 克安= mv2-0
v=at=2m/s
由功能关系:Q=W 克安
代入得 Q= J
11.【解析】
(1)由 A 到 C:
解得
(2)在 E 点:
得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解得
滑块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解得
滑块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解得
(3)由功能关系
解得
12.【解析】
(1)
轨迹如图中曲线(1)所示
由几何关系,地磁场的厚度至少为 d=2R
故 d=13km
(2)轨迹如图中曲线(2)所示
显然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