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7.50 KB
- 2021-05-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常熟市高二(上)调研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
1.物理学发展史上,首先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结合起来的科学家是
A. 亚里土多德 B. 伽利略 C. 牛顿 D. 奥斯特
【答案】B
【解析】伽利略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A. 亚里土多德,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B. 伽利略 与分析相符,故B正确;
C. 牛顿 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D. 奥斯特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
2.两个通草球带电后相互推斥,如图所示.两悬线跟竖直方向各有一个夹角α、β,且两球在同一水平面上.两球质量用m和M表示,所带电量用q和Q表示.若已知α>β,则下列说法中一定有的关系是( )
A. 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B. m受到的电场力一定大于M所受电场力
C. m一定小于M D. q一定大于Q
【答案】C
【解析】两个球相互排斥,故一定带同种电荷,A错误;两球相互排斥,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相互排斥力相等,与带电量无关,BD错误;对左侧小球受力分析,受重力mg,拉力T和静电斥力F,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有:,,解得①,再对右侧小球受力分析,同理有②,因,由①②可得,C正确;选C.
【点睛】两球相互排斥,故带异种电荷,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相互排斥力相等,与带电量无关;再根据平衡条件得到排斥力的表达式进行分析.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同时用力F向左推动斜面,使斜面与物块保持相对静止,沿水平地面前进一段位移S.则在此过程中斜面对物块做的功为( )
A. FS B.
C. D.
【答案】D
【解析】m与楔形物体相对静止,二者必定都向左加速运动.即m的合外力方向水平向左,画出m的受力图:
根据几何关系得:N=
所以支持力做的功为:W=NS•sinθ=mgStanθ
ABC错误,D正确。
4.“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忽略漏电产生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静电计指针偏角大小直接反应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电量多少
B. 静电计球与球壳间的电势差等于两平行板间的电势差
C. 两平行板间距减小时,静电计指针偏角不变
D. 两平行板正对面积减小时,静电计指针偏角减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A.静电计测量的是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势差,不是电量;故A错误.
B.静电计球与球壳间的电势差等于两平行板间的电势差;故B正确.
CD.平板的正对面积减小时,由知电容C 减小,而电容器的电荷量不变,根据C=知极板间电势差增大,所以静电计指针偏角增大;故C项、D项错误.
5.在x轴上存在与x轴平行的电场,x轴上各点的电势随x点位置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图中-x1~x1之间为曲线,且关于纵轴对称,其余均为直线,也关于纵轴对称.下列关于该电场的论述正确的是( )
A. x轴上各点的场强大小相等
B. 从-x1到x1场强的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C. 一个带负电的粒子在-x1点的电势能大于在-x2的电势能
D. 一个带正电的粒子在x1点的电势能大于在-x1点的电势能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φ-x图象的斜率大小等于电场强度,分析场强的变化.根据分析电势能大小.
图象斜率大小等于电场强度,故x轴上的电场强度不同,故A错误;从到场强斜率先减小后增大,故场强先减小后增大,故B正确;点的电势低于点的电势,负电荷在低电势处电势能大,故一个带负电的粒子在点的电势能大于在的电势能,C正确;点的电势等于点的电势,故正电荷在这两点的电势能相等,D错误.
6.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小球,在光滑玻璃漏斗内壁做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甲在乙的上方.则它们运动的
A. 向心力F 甲>F 乙 B. 线速度υ甲>υ乙
C. 角速度ω甲>ω乙 D. 向心加速度a 甲>a 乙
【答案】B
【解析】
为了分析计算的方便,我们把甲、乙两小球定义为A、B球,对A、B两球进行受力分析,两球均只受重力和漏斗给的支持力FN.如图所示
A项:设漏斗顶角的一半为,则,由于两球质量相等,所以A、B两球的向心力相等,故A错误;
B项:由公式可得:,由于A球的半径比B球半径更大,所以,故B正确;
C项:由公式可得:,由于A球的半径比B球半径更大,所以,故C错误;
D项:由公式可得:,所以,故D错误.
7.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4kg的半球形物体A放在倾角为
的斜面B上静止不动.若用通过球心的水平推力F=10N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仍静止在斜面上,斜面仍相对地面静止.已知, ,取 ,则( )
A. 地面对斜面B的弹力不变 B. 物体A对斜面B的作用力增加10N
C. 物体A受到斜面B摩擦力增加8N D. 地面对斜面B的摩擦力增加8N
【答案】A
【解析】
【分析】对没有施加力F时的半球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求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求出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然后进行比较.
【详解】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力F的是水平的,所以不影响竖直方向的受力,地面对斜面的弹力大小不变,故A正确;没有施加力F时根据平衡条件A受斜面作用力与重力等大反向,即大小为4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A对斜面的作用力为40N反向向下,施加力F后物体A对斜面的作用力如图:
由平行四边行定则有:,可以看出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不是增加10N,故B错误;没有施加力F时,对物体A受力分析:
根据平衡条件:;施加力F后,对物体A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平衡条件,在斜面方向:,代入数据解得:,故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减少:,故C错误;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增加了10N的力F,根据平衡条件得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增加10N.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的合成或者是正交分解法进行力的分解,然后在坐标轴上建立平衡方程进行解答.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
二、多选题
8.一质点从O点出发做直线运动,它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A、B、C、D、E五点分别对应其运动过程中经过的五个位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C点处,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 B. 整个过程中,D点处质点离出发点最远
C. 整个过程中,CE段质点的加速度最大 D. 在CE段,质点通过的位移是24m
【答案】BC
【解析】
【详解】A.C点前后的速度都为正值,运动方向没有发生变化;故A错误.
B.从静止到D点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位移为正,D点以后位移为负,说明此时已经反方向运动了,故D点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故B正确.
C.整个过程中,CE段的倾角最大,斜率最大,故其加速度数值最大;故C正确.
D.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则CE段位移为零;故D错误.
9.中国女排享誉世界排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某次比赛中,我国女排名将朱婷将排球从底线A点的正上方以初速度v水平发出,排球正好擦着高度为h的球网落在对方底线的B点上(简化图如图所示),且AB平行于边界CD.不计空气阻力且排球可看成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排球所做的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B. 排球从发出到擦网所用的时间要大于从擦网到落地的时间
C. 击球点的高度
D. 球场的长度
【答案】AC
【解析】
【详解】A.排球在运动的过程中只受到重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其加速度恒定不变,所以排球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A正确.
B.排球从发出到擦网的水平位移与擦网到落地的水平位移相等,而排球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时间相等;故B错误.
C.排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
,
解得,故C正确.
D.整个过程运动的时间为
=,
所以球场的长度为
s=vt=,
故D错误.
10.如图所示,地球赤道上的山丘e、近地资源卫星p和同步通信卫星q均在赤道平面上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e、p、q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分别为ω1、ω2、ω3,线速度分别为v1、v2、v3,则( )
A. B.
C. D.
【答案】BD
【解析】
【详解】AB.山丘e与同步通信卫星q转动周期相等,根据ω=,得ω1=ω3;根据卫星的线速度公式ω=,由于近地资源卫星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通信卫星q的轨道半径,故ω3<ω2;故ω1=ω3<ω2;故A错误,B正确.
CD.山丘e与同步通信卫星q转动周期相等,根据v=,由于山丘e轨道半径小于同步通信卫星q的轨道半径,故v1<v3;根据卫星的线速度公式v=,由于近地资源卫星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通信卫星q的轨道半径,故近地资源卫星的线速度大于同步通信卫星的线速度,即v3<v2;故v1<v3<v2;故C错误,D正确.
11.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初速度从底端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为,已知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整个过程中物体的( )
A. 机械能守恒 B. 动能减少了
C. 机械能减少了 D. 重力势能增加了
【答案】BC
【解析】
【详解】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30°+f=ma,
得:物体受到摩擦力大小f=mg,由于摩擦力对物体要做功,所以物体的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
B.斜面的长度:
L==2h,
动能减少量等于合外力做功的大小,即
△EK=F合•L=mg•2h=;
故B正确.
C.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E=fL=mg•2h=;
故C正确.
D.物体在斜面上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所以重力势能增加了mgh;故D错误.
12.如图所示,两质量均为m的小球,通过长为L的不可伸长轻绳水平相连,从某一位置处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绳处于水平伸直状态在下落高度h时,绳的中点碰到水平放置的钉子O.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不计,则( )
A. 从开始下落到运动至最低点的整个过程中,两小球机械能守恒
B. 从开始下落到运动至最低点的整个过程中,两小球所受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逐渐增大
C. 两小球相碰前瞬间,速度大小为
D. 两小球相碰前瞬间,绳子拉力大小为
【答案】AD
【解析】
【详解】A.小球从开始下落到刚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A正确.
B.以向下为正方向,竖直方向合力为F=mg-Tsinθ,开始时θ很小,mg>Tsinθ,F>0,竖直方向加速度向下,vy增大,到快要相碰时,Tsinθ>mg,F<0,竖直方向加速度向上,vy减小,根据PG=mgvy可知重力的瞬时功率先增大后减小;故B错误.
C.从最高点到小球刚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运用动能定理得:
,
解得:v=;故C错误.
D.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有:
a==;
故D正确.
三、实验题
13. 如图1为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装置.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L=48.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分别记录小车到达A、B时的速率.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
②平衡摩擦力,让小车做 运动;
③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
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
④接通电源后自C点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F的大小及小车分别到达A、B时的速率vA、vB;
⑤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④的操作.
(2)下表中记录了实验测得的几组数据,vB2﹣vA2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率的平方差,则加速度的表达式a= ,请将表中第3次的实验数据填写完整(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次数
F(N)
vB2﹣vA2(m2/s2)
a(m/s2)
1
0.60
0.77
0.80
2
1.04
1.61
1.68
3
1.42
2.34
4
2.62
4.65
4.84
5
3.00
5.49
5.72
(3)由表中数据,在图2坐标纸上作出a~F关系图线;
(4)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关系图线(图中已画出理论图线),造成上述偏差的原因是 .
【答案】(1)匀速直线,(2)
,2.44,(3)如图,(4)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或拉力传感器读数偏大.
【解析】
解:(1)平衡摩擦力时,轻推小车,让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可.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a=,代入数据解得a==2.44m/s2.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作图,如图所示.
(4)对比图象可知,实际图象没有过原点而是和横坐标有交点,造成原因为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或拉力传感器读数偏大.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2.44,(3)如图,(4)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或拉力传感器读数偏大.
【点评】明确实验原理,正确进行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是对学生学习实验的基本要求,同时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的应用,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14.“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题图所示.
(1)甲同学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操作后,选出一条纸带如题图所示,其中O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从纸带上A点开始每隔一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取得两个计数点B和C.该同学用刻度尺,测得OA=9.62cm,OB=l5.89cm,OC=23.64cm.已知打点计时器每0.02s打一个点,重物的质量为1.00kg,取g=9.80m/s2.在OB段运动过程中,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_______J;重物的动能增加量ΔEk=______ J(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乙同学利用该实验装置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他打出了一条纸带后,利用纸带测量出了各计数点到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的距离h,算出了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v,以h为横轴,以为纵轴画出了如题图所示的图线.由于图线明显偏离原点,若测量和计算都没有问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乙同学测出该图线的斜率为k,如果阻力不可忽略,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_____ k(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 (1). (1)1.56 (2). 1.53-1.54 (3). (2)先释放重物,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4). 大于
【解析】
(1)在OB段运动过程中,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Ep=mghOB=1×9.8×0.1589J≈1.56J;B点的速度为:,则动能的增加量为:△Ek=mvB2=×1×1.742J≈1.53J.(2)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当物体下落的高度为0时,物体的速度不为0,说明了操作中先释放重物,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若无阻力,则根据机械能守恒知,mgh=mv2,则v2=gh,斜率k=g.若有阻力则测得的加速度k小于重力加速度g,即g大于k.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实验的原理,知道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略大于动能增加量的原因,掌握纸带的处理方法,会通过纸带求解重力势能的减小量,通过平均速度推论求出瞬时速度的大小,从而得出动能的增加量.
四、计算题
15.如图所示,倾角θ=37°斜面长L=1m的斜面体放在水平面上.将一质量m=2kg的小物块从斜面顶部由静止释放,经时间t=1s后到达底端,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小物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
(2)小物块沿斜面下滑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3)小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答案】(1)2m/s2 (2)12W (3)0.5
【解析】
详解】(1)由运动学公式得
L=at2
解得a=2m/s2
(2)重力做功
W=mgLsin37°
代入数据解得:W=12J
平均功率P=
代入数据解得:P=12W
(3)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37°-μmgcos37°=ma
解得μ=0.5
16.如图所示,竖直平行直线为匀强电场的电场线,电场方向未知,A,B是电场中的两点,AB两点的连线长为l且与电场线所夹的锐角为θ.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0,从A点垂直进入电场,该带电粒子恰好能经过B点不考虑带电粒子的重力大小.求:
(1)电场强度E;
(2)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
(3)带电粒子在B点时的速度大小vB.
【答案】(1) (2) (3)
【解析】
【详解】(1)因粒子带正电且向下片状,所以电场方向竖直向下,粒子做类平抛运动,
水平方向:
Lsinθ=v0t,
竖直方向:
,
且有qE =ma,
解得:;
(2)据电势差公式有:
;
(3)从A到B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17.光滑水平平台AB上有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于A,自然状态下另一端恰好在B.平台B端连接两个内壁光滑、半径均为R=0.2m的1/4细圆管轨道BC和CD.D端与水平光滑地面DE相接.E端通过光滑小圆弧与一粗糙斜面EF相接,斜面与水平面的倾角θ可在0°≤θ≤75°范围内变化(调节好后即保持不变).一质量为m=0.1kg的小物块(略小于细圆管道内径)将弹簧压缩后由静止开始释放,被弹开后以v0=2m/s进入管道.小物块与斜面的滑动摩擦系数为,取g=10m/s2,不计空气阻力;
(1)求物块过B点时对细管道的压力大小和方向;
(2)当θ取何值时,小物块在EF上向上运动的时间最短?求出最短时间.
(3)求θ取不同值时,在小物块运动的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热量Q与tanθ的关系式.
【答案】(1)1N,方向竖直向上(2)0.3s(3)
【解析】
(1)设轨道对物块的压力竖直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F=1N
由牛顿第三定律,物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上
(2)物块到达DE时的速度为v,根据动能定理得:
解得:
沿斜面上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上滑时间为:
联立可得:
由数学知识可得,当时,有
(3)物块恰好能在斜面上保持静止,根据平衡条件有:,,则当,滑块在EF上停下后即保持静止
在EF上滑行的距离为:,产生的摩擦热量为:
化简得:
当,滑块在EF上停下后返回,经多次往复运动后,最终静止于E点
产生的摩擦热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