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4.50 KB
- 2021-05-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福建省福州市八校2020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
A.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 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获得反冲核,发现了质子
C. 查德威克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D. 普朗克提出的“光子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选项A错误;
B. 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获得反冲核,,发现了质子,选项B正确;
C. 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选项C错误;
D. 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选项D错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核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B. 光的波长越短,其波动性越明显;波长越长,其粒子性越显著
C. 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有四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就只剩下一个
D. 核力是一种强相互作用力,在其作用范围内,可能是引力也可能是斥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原子核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选项A错误;
B. 光的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明显;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选项B错误;
C. 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规律,对少量原子核的衰变不适应,选项C错误;
D. 核力是一种强相互作用力,在其作用范围内,可能是引力也可能是斥力,选项D正确.
3.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原子经过一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后,核内质子数不变
B. 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后就不具有放射性
C. β射线是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
D. 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弱,电离能力最强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某原子经过一次α衰变核内质子数减小2,发生一次β衰变后,核内质子数增加1,则原子经过一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后,核内质子数不变,选项A正确;
B. 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与元素所处的化合状态无关,选项B错误;
C. β射线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放出的负电子后形成的电子流,选项C错误;
D. 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最弱,选项D错误.
4.用中子轰击原子核产生裂变反应,可能的裂变方程为+→Y++3,方程中的单个原子核、Y、及单个中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m4,
的半衰期为T,核的比结合能比Y核的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原子核中含有56个中子
B. 若提高的温度,的半衰期将会小于T
C. 方程中的核反应释放的能量为(m1-m2-m3-2m4)c2
D. 原子核比Y原子核更稳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Y原子核的质量数A=235+1-89-3=144,核电荷数Z=92-36=56,故中子数N=144-56=88,故A错误;
B、半衰期的大小与温度、压强等因素无关,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故B错误;
C、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知,裂变时释放的能量,故C正确;
D、原子核的比结合能小于Y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故Y原子核比原子核更稳定,故D错误。
5.已知金属钙的逸出功为2.7 eV,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当大量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子的动能减少,氢原子系统的总能量减少
B. 氢原子可能辐射4种频率的光子
C. 有3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
D. 从n=4到n=1发出的光的波长最长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核外电子的半径减小,由可知,电子的动能变大,由于辐射光子,则氢原子系统的总能量减少,选项A错误;
B. 氢原子可能辐射种不同频率的光子,选项B错误;
C. n=4跃迁到n=3辐射的光子能量为0.66eV,n=3跃迁到n=2辐射的光子能量为1.89eV,n=4跃迁到n=2辐射的光子能量为2.55eV,均小于逸出功,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其余3种光子能量均大于2.7eV,所以这群氢原子辐射的光中有3种频率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故C正确;
D. 从n=4到n=1能级差最大,则发出的光的频率最大,波长最短,选项D错误.
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半圆轨道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水平直径AB长度为2R,现将质量也为m的小球从距A点正上方h高处由静止释放,然后由A点经过半圆轨道后从B冲出,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 小车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R
C. 小球离开小车后做斜上抛运动
D. 小球落回B点后一定能从A点冲出
【答案】BD
【解析】
【详解】A.小球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水平方向系统动量守恒,但由于小球有向心加速度,系统竖直方向的合外力不为零,所以系统动量不守恒,故A错误;
B.设小车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x。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在水平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mv′=0,即得,解得:x=R,故B正确;
C. 小球与小车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则知小球由B点离开小车时系统水平方向动量为零,小球与小车水平方向速度均为零,小球离开小车后做竖直上抛运动,故C错误;
D.小球第一次从静止开始上升到空中最高点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h-)-Wf=0,Wf为小球克服摩擦力做功大小,解得:Wf=mgh,即小球第一次在车中滚动损失的机械能为mgh,由于小球第二次在车中滚动时,对应位置处速度变小,因此小车给小球的弹力变小,摩擦力变小,摩擦力做功小于mgh,机械能损失小于mgh,因此小球从B点落回后一定能从A点冲出。故D正确。
7.如图甲所示,长木板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m=2 kg的物体B以v0=2 m/s的水平速度滑上A的表面,由于A、B间存在摩擦,之后A、B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木板获得的动能为1 J
B. 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2 J
C. 木板A的最小长度为1 m
D.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答案】ABC
【解析】
【详解】设木板的质量为M,由动量守恒得,木板获得的速度为,解得.木板获得的动能为.故A正确.由图得到:0-1s内B的位移为,A的位移为,木板A的最小长度为.故C正确.由斜率大小等于加速度大小,得到B的加速度大小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代入解得,.故D错误.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故B正确.
8.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某同学按如图a方式连接电路,利用该装置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A、K两极之间电压UAK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b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乙两光的光照强度相同
B. 甲、乙两光的频率相同
C. 丙光照射阴极时,极板的逸出功最小
D. 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
【答案】BD
【解析】
【详解】B.根据eUc=Ek=hv-W0,入射光的频率越高,对应的遏止电压Uc越大。甲光、乙光的遏止电压相等,所以甲光、乙光的频率相等,故B正确;
A. 甲光、乙光的频率相等,由图可知,甲光饱和光电流大于乙光,因此甲光的光强大于乙光的光强,故A错误;
C.极板的逸出功只与极板金属的材料有关,与入射光无关,选项C错误;
D. 丙光的遏止电压大于乙光的遏止电压,所以丙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则乙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故D正确;
二、选修3-3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三个正确答案.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花粉颗粒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 悬浮颗粒越大,同一时刻与它碰撞的液体分子越多,布朗运动越不明显
C.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
D. 一定质量的0℃冰变成同温度的水,内能一定增加
E. 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BCD
【解析】
【详解】A. 花粉颗粒的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选项A错误;
B. 悬浮颗粒越大,同一时刻与它碰撞的液体分子越多,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撞击的冲力趋于平衡,布朗运动越不明显,选项B正确;
C.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选项C正确;
D. 一定质量的0℃冰变成同温度的水,要吸收热量,则内能一定增加,选项D正确;
E. 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距离变大,则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即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选项E错误.
10.关于晶体及液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晶体的导热性能一定是各向异性
B. 组成晶体的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
C. 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D. 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E. 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答案】BCE
【解析】
【详解】A. 晶体有单晶体和多晶体,多晶体物理性质各向同性,单晶体才各向异性,故A错误。
B. 组成晶体的原子(或分子、离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的,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选项B正确;
C. 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选项C正确;
D. 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加,选项D错误;
E. 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选项E正确.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完全失重的宇宙飞船中,水的表面仍存在表面张力
B. 毛细管插入不浸润液体中管内液面会上升
C. 对于同一种液体,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 当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小
E. 干湿泡温度计的示数差别越大,空气相对湿度越大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 液体表面层内分子较为稀疏,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故在完全失重的宇宙飞船中,水的表面依然存在表面张力,故A正确。
B. 毛细管插入不浸润液体中管内液面会下降,选项B错误;
C. 对于同一种液体,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选项C正确;
D. 当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小,选项D正确;
E.干湿泡温度计的示数差别越大,空气越干燥,相对湿度越小,故E错误;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夏季天旱时,给庄稼松土是为了破坏土壤中的毛细管,防止水分蒸发
B. 给车轮胎打气,越打越吃力,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
C.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
D. 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等压膨胀,则气体一定吸热
E. 与热现象有关的自发的宏观过程,总是朝着分子热运动状态无序性增加的方向进行
【答案】ADE
【解析】
【详解】A. 夏季天旱时,给庄稼松土是为了破坏土壤中的毛细管,防止水分蒸发,选项A正确;
B. 给车轮胎打气,越打越吃力,是由于气体压强作用的缘故,与分子间的斥力无关,选项B错误;
C.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选项C错误;
D. 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等压膨胀,则气体对外做功,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一定吸热,选项D正确;
E. 根据熵原理,与热现象有关的自发的宏观过程,总是朝着分子热运动状态无序性增加的方向进行,选项E正确.
三、实验题(本题共10分,第1、2小题每题3分,第3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
13.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
①往边长约40cm的浅盘里倒入约2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②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
③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④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⑤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数字)
(2)将1 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300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l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是0.13 m2。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_m。(结果保留l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做完实验后,发现自己所测的分子直径明显偏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将滴入的油酸酒精溶液体积作为油酸体积进行计算
B.水面上痱子粉撒得太多,油膜没有充分展开
C.计算油膜面积时,将不完整的方格均视为完整方格处理
D.油酸酒精溶液长时间放置,酒精挥发使溶液的浓度发生了变化
【答案】 (1). ④①②⑤③ (2). 5×10-10 (3). AB
【解析】
【详解】第一空. “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步骤为:配制酒精油酸溶液(教师完成,记下配制比例)→测定一滴酒精油酸溶液的体积v=V/N(题中的④)→准备浅水盘(①)→形成油膜(②)→描绘油膜边缘(⑤)→测量油膜面积(③)→计算分子直径(③),则正确的顺序是④①②⑤③ ;
第二空.计算步骤:先计算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的体积=一滴酒精油酸溶液的体积×配制比例=,再计算油膜面积,最后计算分子直径==5×10−10m.
第三空. 根据d=V/S,则有:
A.错误地将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直接作为油酸的体积进行计算,则计算时所用体积数值偏大,会导致计算结果偏大,故A正确;
B. 水面上痱子粉撒得较多,油膜没有充分展开,则测量的面积S偏小,导致结果计算偏大,故B正确;
C. 计算油膜面积时,将不完整的方格作为完整方格处理,则计算所用的面积S偏大,会导致计算结果偏小,故C错误;
D.油酸酒精溶液长时间放置,酒精挥发使溶液的浓度变大,则会导致计算结果偏小,故D错误.
四、选修3-3计算题,共16分,答案必须按照小题号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
1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变化到状态C,其状态变化过程的P—V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气体在状态A时的温度为27℃ 求:
(1)该气体在状态C时的温度是多少;
(2)该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传递的热量是多少.
【答案】(1)TC=300 K (或tC=27℃)(2)Q=20 J 吸热
【解析】
【详解】(1)从A到C由:.
得:TC=300 K (或tC=27℃) .
(2)由TA = TC知 △U = 0.
从A到C:W=-P△V=-(1×103×2×10-2)J=-20 J.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U = Q+W
得:Q=20 J,吸热.
15.如图所示,一汽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活塞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缸壁的摩擦可忽略不计,活塞的截面积S=50 cm2。活塞与水平平台上的物块A用水平轻杆连接,A的质量m=50 kg,物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活塞距缸底L=10 cm,缸内气体压强p1等于外界大气压强p0=1×105 Pa,温度t1=27℃ 。现对汽缸内的气体缓慢加热,当汽缸内的温度升为177 ℃时,物块A开始移动,继续加热,并保持A缓慢移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 m/s2),求:
(1)物块A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A向右运动距离为d=2 cm时汽缸内的温度。
【答案】(1)μ=0.5(2)T3=540 K
【解析】
【详解】(1)由查理定律:.
得P2=1.5×105 Pa.
由题意可知:p2S= p0S+μmg.
得μ=0.5.
(2)V2=LS,V3=(L+d)S.
由盖吕萨克定律:.
得T3=540 K
五、计算题(该部分为 3-5 计算题,共2小题,共1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一静止的氡核Rn发生α衰变转变成钋核Po,已知放出的α粒子的质量为m,速度为v0。假设氡核发生衰变时,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α粒子和钋核的动能。
(1)试写出氡核衰变的核反应方程。
(2)求出氡核发生衰变时的质量亏损。(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
【答案】(1)Rn→Po+He.;(2)
【解析】
【详解】(1)衰变的核反应方程:Rn→Po+He.
(2)由动量守恒定律:0=mv0-Mv
其中
由 .
得
17.如图所示,光滑曲面AB与粗糙水平轨道BC相切于B点,一质量m1=0.1 kg的小滑块1从离BC高H=0.8 m处静止开始滑下,与静止在B处的质量m2=0.3 kg的小滑块2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滑块2恰好运动到C处停止。已知BC间距离s=1 m,O在C的正下方,C离水平地面高h=0.45 m,(两滑块均可看作质点,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
(1)求两物块碰撞前瞬间物块1的速度大小v0;
(2)求物块2与水平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若增加物块1 的质量,碰撞后物块2从C点水平飞出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D点,求D与C的水平距离最大不会超过多少?
【答案】(1)4m/s;(2)0.2;(3)
【解析】
【详解】(1)物块1从A到B,由动能定理:
得v0=4 m/s.
(2)物块1、2发生弹性碰撞,则
m1v0=m1v1+m2v2
联立以上两式得:v2==2 m/s
从B到C由动能定理:
得μ=0.2
(3)由可知当m1远大于m2时,发生弹性碰撞后物块2速度最大vm=2v0=8 m/s.
从B到C由动能定理:
离开C后做平抛运动,由
则
联立上式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