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 MB
- 2021-05-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滕州一中物理高二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其中 1—8 为单选题,9-12 为多选
题。其中多选题选对但不全给 2 分,错选或不选给 0 分。) 1.运用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和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仅与温度有关
V
V
B.某气体的摩尔体积为 V,每个分子的体积为 V0,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NA=
0
C.生产半导体器件时需要在纯净的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这可以在高温条件下利 用分子的扩散来完成
D.水流流速越快,说明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但并非每个水分子运动都剧烈
2.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于坐标原点 O,乙分子从无穷远 a 点处由静止释放,在分子力的 作用下靠近甲,图中 b 点合外力表现为引力,且为数值最大处,d 点是分子靠得最近处,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分子在 a 点势能最小 B.乙分子在 b 点动能最大 C.乙分子在 c 点动能最大 D.乙分子在 d 点势能最小
3. 如图所示是某种晶体加热熔化时,它的温度 T 随时间 t 的变化图线,由图可知(
A.图线中间平坦的一段,说明这段时间晶体不吸收热量
B.这种晶体熔化过程所用时间是 6 min
C.A、B 点对应的物态分别为固液共存状态、液态 D. 在图线中的 AB 段,吸收的热量增大了分子势能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个绝热容器中盛有气体,假设把气体中速率很大的如大于 v 的分子全部取走,则气 体的温度会下降,此后气体中不再存在速率大于 v 的分子
B.温度高的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内能也一定大
C.气体压强的大小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分子的密集程度、气体的重力都有关
D. 熵值越大,代表系统分子运动越无序
5. 如图所示,容积为 100cm3 的球形容器与一粗细均匀的竖直长管相连,
管上均匀刻有从 0 到 100 刻度,两个相邻刻度之间的管道的容积等于 0.25cm3。有一滴水银(体积可忽略)将球内气体与外界隔开。当温度为
20 ° C 时,该滴水银位于刻度 40 处。若不计容器及管子的热膨胀,将 0
到 100 的刻度替换成相应的温度刻度,则相邻刻度线所表示的温度之差
( ),在此温度计刻度内可测量的温度范围是( )。 A.相等;266.4K~333K B.相等;233K~393.3K
C.不相等;233K~393.3K D.不相等;266.4K~333K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当两薄玻璃板间夹有一层水膜时,在垂直于玻璃板的方向很难将玻璃板拉开,这是由 于水膜具有表面张力的缘故
②.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水中炭粉的布朗运动,这说明组成炭粉的固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 动
③.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
④.干湿泡温度计的示数差越大,表示空气中水蒸气离饱和状态越远
⑤. 液晶的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④⑤ D.①②③④⑤ 7. 通过如图的实验装置,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 型。实验时,若将荧光屏和显微镜分别放在位置 1、2、3. 则能观察到粒子数量最多的是位置( )
A.1 B.2
C.3 D.一样多
8. 关于光谱和光谱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光谱是连续谱,分析太阳光谱可以知道太阳内部的化学组成 B.霓虹灯和炼钢炉中炽热铁水产生的光谱,都是线状谱
C.强白光通过酒精灯火焰上的钠盐,形成的是吸收光谱
D.进行光谱分析时,可以利用发射光谱,也可以用吸收光谱
9. 一个密闭容器由固定导热板分隔为体积相等的两部分,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种类 气体。当两部分气体稳定后,它们分子的( )
A.平均速率相同 B.平均动能相同
C.平均速率不同 D.平均动能不同 10. 关于系统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系统的内能只由系统的状态决定的
B.分子动理论中引入的系统内能和热力学中引入的系统内能是一致的
C.自发的热传递过程是向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的,系统内能也随之变大 D.理想气体膨胀时对外界做了功,所以系统的内能一定会减少
11. 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a 出发,经过等容过程 ab 到达状态 b,再经过等温 过程 bc 到达状态 c,最后经等压过程 ca 回到状态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过程 ab 中气体的内能增加
B.在过程 ca 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C.在过程 ca 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D.在过程 bc 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12. 氦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到大量处于基态(量子数 n=1)的氦 原子上,发现激发后的氦原子能发出 6 种不同频率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照射到基态氦原子上的那束单色光,光子能量为 51eV B.照射到基态氦原子上的那束单色光,光子能量为 52.89eV C.波长最大的光子能量为 2.64eV D.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 40.8eV
二、填空题(本题有 2 道小题,每空 2 分,共 16 分)
13. (1)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反映“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的四个步骤,将它们
按操作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用符号表示)
(2)在该实验中,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 1000 mL 溶液中有 1 mL 油酸.用注射器测得 1 mL 上述溶液有 100 滴,把 2 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画出油膜的形状如图 4 所示, 坐标格的正方形大小为 20 mm×20 mm。可以估算出油膜的面积是 m2,2 滴油酸溶液 中纯油酸的体积为 m3,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 m(所有结果保留二位有 效数字)。
(3)某同学通过测量出的数据计算分子直径时,发现计算结果比实际值偏大,可能是由于
( )
A.油酸未完全散开 B.油酸溶液浓度低于实际值
C.计算油膜面积时,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计为一格 D.求每滴溶液体积时,1mL 的溶液的滴数多记了 10 滴
14.如图甲所示是一种研究气球的体积和压强的变化规律的装置。将气球、压强传感器和 大型注射器用 T 型管连通。初始时认为气球内无空气,注射器内气体体积V0 ,压强 p0 ,
T 型管与传感器内少量气体体积可忽略不计。缓慢推动注射器,保持温度不变,装置密封 良好。
(1)该装置可用于验证 定律。(填写气体实验定律名称 )
2
(2)将注射器内气体部分推入气球,读出此时注射器内剩余气体的体积为 V0 ,压强传感
3
器读数为 p1 ,则此时气球体积为 。 (3)继续推动活塞,多次记录注射器内剩余气体的体积及对应的压强,计算出对应的气球
体积,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气球体积和压强”关系图。根据该图象估算:若初始时注射器 内仅有体积为 0.5V0 、压强为 p0 的气体。当气体全部压入气球后,气球内气体的压强将变 为 p0 。(保留 3 位小数)
三、解答题(共 36 分)
15. (7 分)如图所示,为一气缸内封闭的一定质量的气体的 p-V 图线,当该系统从状态 a 沿过程 a→c→b 到达状态 b 时,有 335J 的热量传入系统,系统对外界做功 126J,求: (1)若沿 a→d→b 过程,系统对外做功 42J,则有多少热量传入系统?
(2)若系统由状态 b 沿曲线过程返回状态 a 时,外界对系统做功 84J,问系统是吸热还是放 热?热量传递是多少?
16. (8 分)如图 14 甲所示,水平放置的汽缸内壁光滑,活塞的厚度不计,在 A、B 两处设
有限制装置,使活塞只能在 A、B 之间运动,A 左侧汽缸的容积为 V0,A、B 之间容积为 0.1V0, 开始时活塞在 A 处,缸内气体压强为 0.9p0(p0 为大气压强),温度为 297 K,现通过对气体 缓慢加热使活塞恰好移动到 B.求:
(1)活塞移动到 B 时,缸内气体温度 TB; (2)在图乙中画出整个过程的 p-V 图线.
0
17. (10 分)如图 10 所示,内壁光滑且长为 L=50 cm 的绝热汽缸固定在水平面上,汽缸 内用横截面积为 S=100 cm2 的绝热活塞封闭有温度为 t =27 ℃的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开 始时处于静止状态的活塞位于距左侧缸底 l=30 cm 处.现用电热丝对封闭的理想气体加热,
0
使活塞缓慢向右移动.(已知大气压强为 p =1.0×105
Pa)
图 10
(1)试计算当温度升高到 t=377 ℃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 p; (2)若汽缸内电热丝的电阻 R=100 Ω,加热时电热丝中的电流为 I=0.2 A,在此变化过程 中共持续了 t′=300 s,不计电热丝由于温度升高而吸收的热量,试计算气体增加的内能 ΔU.
18. (11 分)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已知普朗克常量 h=6.63×10-34 J·s,静电力常量
1
k=9×109 N·m2/C2,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的轨道半径 r = 0.53´10-10 m ,求 (1)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的动能和电势能分别是多少 eV?
(2)若要使处于 n=2 的氢原子电离,要用多大频率的光子照射氢原子?
(3)若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 n=3 的激发态,则在跃迁过程中最多能释放出几种频率的光子? 其中光子频率最大是多少?
(4)若有一个氢原子处于 n=4 的激发态,则在跃迁过程中最多能释放出几种频率的光子? 在释放最多光子的情况下,光子频率最大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