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3.50 KB
- 2021-05-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如图1所示是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由此图像可得,该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公式是( )
图1
A.x=2sin(2.5πt+) B.x=2sin(2.5πt-)
C.x=sin(2.5πt-) D.x=2sin 2.5πt
解析:由图像可知:A=2 cm,ω===2.5π,φ=0。
所以x=2sin2.5πt,D正确。
答案:D
2.弹簧振子在水平方向上做简谐运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振子在平衡位置,动能最大,势能最小
B.振子在最大位移处,势能最大,动能最小
C.振子在向平衡位置振动时,由于振子振幅减小,故总机械能减小
D.在任意时刻,动能与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解析:振子在平衡位置两侧往复振动,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动能为零,此时弹簧的形变最大,势能最大,所以B正确;在任意时刻只有弹簧的弹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D正确;到平衡位置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势能最小,所以A正确;根据振幅的大小与振子的位置无关,所以选项C错误。
答案:C
3.做简谐振动的单摆摆长不变,若摆球质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速度减小为原来的1/2,则单摆振动的( )
A.频率、振幅都不变 B.频率、振幅都改变
C.频率不变,振幅改变 D.频率改变,振幅不变
解析:由单摆周期公式T=2π 知,周期只与l、g有关,与m和v无关,周期不变频率不变。质量改变前,设单摆最低点与最高点高度差为h,最低点速度为v,有mgh=mv2,改变后4mgh′=·4m·()2,可知h′≠h,振幅改变,故选C。
答案:C
4.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像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质点振动频率是4 Hz
B.在10 s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20 cm
C.第4 s末质点的速度为零
D.在t=1 s和t=3 s两时刻,质点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解析:由振动图像可知,质点振动的周期是4 s,频率为0.25 Hz,故A错误;振幅为2 cm。一个周期质点经过的路程为4A,10 s为2.5个周期,经过的路程为2.5×4A=10A=20 cm,B正确;4 s末质点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故C错误;在t=1 s和t=3 s两时刻,质点分别在正最大位移和负最大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错误。
答案:B
5.如图3为单摆的两次受迫振动中的共振曲线,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3
A.若两次受迫振动分别在月球上和地球上进行,且摆长相同,则图线Ⅰ表示月球上单摆的共振曲线
B.若两次受迫振动是在地球上同一地点进行,则两次摆长之比LⅠ∶LⅡ=25∶4
C.图线Ⅱ若是在地面上完成的,则该摆摆长约为1 m
D.若摆长均为1 m,则图线Ⅰ是在地面上完成的
解析:图线中振幅最大处对应的频率应与做受迫振动单摆的固有频率相等,从图线上可以看出,两摆固有频率fⅠ=0.2 Hz,fⅡ=0.5 Hz。当两摆在月球和地球上分别做受迫振动且摆长相等时,根据公式f= 可知,g越大,f越大,所以gⅡ>gⅠ,又因为g地>g月,可推知图线Ⅰ表示月球上单摆的共振曲线,所以A正确;若在地球上同一地点进行两次受迫振动,g相同,摆长长的f小,且有fⅠ/fⅡ=0.2/0.5,所以LⅠ/LⅡ=25/4,B正确;由地面上的受迫振动共振图线可知,fⅡ=0.5 Hz,根据g=9.8 m/s2,可计算出LⅡ=1 m
,所以C正确,D错误。
答案:D
6.如图4所示,一单摆悬于O点,摆长为L,若在O点的竖直线上的O′点钉一个钉子,使OO′=L/2,将单摆拉至A处释放,小球将在A、B、C间来回振动,若振动中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小于10°,则此摆的周期是
( )
A.2π B.2π
C.2π( +) D.π( +) 图4
解析:根据T=2π ,该单摆有周期摆长为L,周期摆长为L,故T=π +π ,故D正确。
答案:D
7.劲度系数为20 N/cm的弹簧振子,它的振动图像如图5所示,在图中A点对应的时刻( )
A.振子所受的弹力大小为0.5 N,方向指向x轴的负方向
B.振子的速度方向指向x轴的正方向
C.在0~4 s内振子做了1.75次全振动 图5
D.在0~4 s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0.35 cm,位移为0
解析:由题图可知A在t轴上方,位移x=0.25 cm,所以弹力F=-kx=-5 N,即弹力大小为5 N,方向指向x轴负方向,选项A不正确;过A点作图像的切线,该切线与x轴的正方向的夹角小于90°,切线斜率为正值,即振子的速度方向指向x轴的正方向,故选项B正确;t=0、t=4 s时刻振子的位移都是最大,且都在t轴的上方,在0~4 s内完成两次全振动,选项C错误;由于t=0时刻和t=4 s时刻振子都在最大位移处,所以在0~4 s内振子的位移为零,又由于振幅为0.5 cm,在0~4 s内振子完成了2次全振动,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振子通过的路程为2×4×0.5 cm=4 cm,故选项D错误。综上,应选B。
答案:B
8.如图6所示,两个劲度系数相同的轻弹簧a、b和一根张紧的细线将甲、乙两物块束缚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a的原长小于b的原长。当细线突然断开时,两物块都开始做简谐运动,在运动过程中( )
图6
A.甲的振幅大于乙的振幅
B.甲的最大加速度大于乙的最大加速度
C.甲的最大速度小于乙的最大速度
D.甲的最大动能大于乙的最大的动能
解析:由于两个弹簧受到的拉力相同,所以开始时两个弹簧的伸长相同,甲、乙振动的振幅相同,A错误;细线突然断开时,甲、乙受到的回复力大小相同,由于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所以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B错误;细线突然断开时,两个振动系统的最大能量(等于弹簧的最大势能)相同,在平衡位置物体甲和物体乙的最大动能相同,由于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所以甲的最大速度小于乙的最大速度,D错误,C正确。
答案:C
9.一物体沿x轴做简谐运动,振幅为8 cm,频率为0.5 Hz,在t=0时,位移是4 cm,且向x轴负方向运动,试写出用正弦函数表示振动方程并画出相应的振动图像。
解析:简谐运动振动方程的一般表示式为x=Asin(ωt+φ0),
根据题给条件有:A=0.08 m,ω=2πf=π,
所以x=0.08 sin(πt+φ0)m,
将t=0时x0=0.04 m代入得0.04=0.08sinφ0,
解得初相φ0=或φ0=π,
因为t=0时,速度方向沿x轴负方向,即位移在减小,
所以取φ0=π,
所求的振动方程为
x=0.08sin(πt+π)m,
对应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
答案:x=0.08sin(πt+π)m 图像见解析
10.如图7所示,有一个摆长为l的单摆,现将摆球A拉离平衡位置一个很小的角度,然后由静止释放,A摆至平衡位置P时,恰与静止在P处的B球发生正碰,碰后A继续向右摆动,B球以速度v沿光滑水平面向右运动,与右侧的墙壁碰撞后以原速率返回,当B球重新回到位置P时恰与A再次相遇,求位置P与墙壁 图7
间的距离d。
解析:摆球A做简谐运动,当其与B球发生碰撞后速度改变,但是摆动的周期不变。而B球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再次相遇的条件为B
球来回所需要的时间为单摆半周期的整数倍,即=n·(其中n=1,2,3…)
由单摆周期公式T=2π 得
d= (其中n=1,2,3…)。
答案:d= (其中n=1,2,3…)
11.在心电图仪、地震仪等仪器工作过程中,要进行振动记录,如图8甲所示是一个常用的记录方法,在弹簧振子的小球上安装一支记录用笔P,在下面放一条白纸带。当小球振动时,匀速拉动纸带(纸带运动方向与振子振动方向垂直),笔就在纸带上画出一条曲线,如图乙所示。
图8
(1)若匀速拉动纸带的速度为1 m/s,则由图中数据算出振子的振动周期为多少?
(2)作出P的振动图像。
(3)若拉动纸带做匀加速运动,且振子振动周期与原来相同,由图丙中的数据求纸带的加速度。
解析:(1)由题图乙可知,当纸带匀速前进20 cm时,弹簧振子恰好完成一次全振动。
由v=,可得t== s,
所以T=0.2 s;
(2)由题图乙可以看出P的振幅为2 cm,振动图像如下图所示。
(3)当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振子振动周期仍为0.2 s,由丙图可知,两个相邻0.2 s时间内,纸带运动的距离分别为0.21 m、0.25 m,由Δx=aT2,
得a= m/s2=1.0 m/s2。
答案:(1)0.2 s (2)见解析 (3)1.0 m/s2
12.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B、C两点间做简谐运动,在t=0时刻,振子从O、B间的P点以速度v向B点运动;在t=0.2 s时,振子速度第一次变为-v;在t=0.5
s时,振子速度第二次变为-v。
(1)求弹簧振子振动周期T。
(2)若B、C之间的距离为25 cm,求振子在4.0 s内通过的路程。
(3)若B、C之间的距离为25 cm。从平衡位置计时,写出弹簧振子位移表达式,并画出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
解析:(1)弹簧振子简谐运动示意图如图所示
由对称性可得:T=0.5×2 s=1.0 s
(2)若B、C之间距离为25 cm,
则振幅A=×25 cm=12.5 cm
振子4.0 s内通过的路程
s=4×4×12.5 cm=200 cm
(3)根据x=Asinωt,A=12.5 cm,ω==2π。
得x=12.5 sin 2πt cm。
振动图像为
答案:(1)1.0 s (2)200 cm (3)x=12.5sin2πt cm
图像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