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2.00 KB
  • 2021-05-31 发布

【物理】浙江省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段考试题(解析版)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诸暨中学2019学年高一阶段性考试物理试卷2019.1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1分。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就是没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 B. 只有体积很小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 C. 在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所需的时间时,子弹可以看作质点 D. 研究地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时,地球可以看作质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A. 质点是有质量而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点,故A错误;‎ B.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物体可以看成质点,并不是只有体积很小,而质量很小的物质才能看作质点,故B错误;‎ C. 在子弹通过纸时,子弹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故子弹不能看作质点,故C错误;‎ D. 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故可以看作质点,故D正确.‎ ‎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一组是 ( )‎ A. 位移、平均速度 B. 速度、速率 ‎ C. 加速度、路程 D. 速率、加速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位移、速度、平均速度和加速度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速率和路程只有大小无方向是标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 在某段公路上,分别有图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面数字的意思是( )‎ A. 甲是指路程,乙是瞬时速度 B. 甲是指路程,乙是平均速度 C. 甲是指位移,乙是瞬时速度 D. 甲是指位移,乙是平均速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甲指的是距离富锦的路程和同江的路程,乙指的是瞬时速度不能高于60km/h,所以A正确 ‎4.关于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B. 物体的速度改变时,加速度一定改变 C. 物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必增大 D. 物体的加速度变大时,速度也一定变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比如自由落体运动的初始阶段,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A错误;‎ B. 物体的速度变化,加速度不一定变化,比如匀变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 当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一定增大,故C正确; ‎ D. 当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的加速度变大,速度减小,故D错误.‎ ‎5.下列两个实验中体现出的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 A. 极限法 B. 控制变量法 C. 放大法 D.等效替代法 ‎【答案】C ‎【解析】‎ 由于这两个实验形变量都比较小,所以采用了放大法来观察,故C正确;‎ ‎6. 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会受到弹力的作用,产生这个弹力的直接原因是:( )‎ A. 书的形变 B. 书受到的吸引力 C. 书和桌面的形变 D. 桌面的形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书本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桌子发生微小的形变,要恢复原状对书本有弹力,故选D ‎7. 如图所示,球A在斜面上,被竖直挡板挡住而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球A所受的弹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球A仅受一个弹力作用,弹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B. 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左,一个垂直斜面向下 C. 球A受两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 D. 球A受三个弹力作用,一个水平向右,一个垂直斜面向上,一个竖直向下.‎ ‎【答案】C ‎【解析】‎ 用撤去法判断接触物件是否有弹力,当撤去挡板时小球会滚下,撤去斜面时,小球会落下,所以两个接触点都有弹力产生,根据弹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指向受力物体,所以C对.‎ ‎8.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绳和一根轻直杆组成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当A处挂上重物时,绳与杆对手指和手掌均有作用,对这两个作用力的方向判断完全正确的是图中的( )‎ A. B. C. D. ‎ ‎【答案】D ‎【解析】‎ 绳子只能产生拉力,拉力的方向沿着绳子收缩的方向,杆对手心的弹力方向与手心形变的方向相同,D对;‎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上抛出的物体离开手后,受到向上的冲力作用继续向上运动 B. “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 C. 任何形状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必在其几何中心 D. 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但是重心可能在物体之外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向上抛出的物体离开手后,向上的物体是由于惯性,保持了原来的速度而向上运动;其受到的是向下的重力,而向上做减速运动,故A错误;‎ B. 草受到的力是空气施加的,故B错误;‎ C. 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在几何中心上,故C错误;‎ D. 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但是重心可能在物体之外,如折尺等,故D正确.‎ ‎10.汽车刹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大小为4m/s2,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1s内的平均速度为 A. 8m/s B. 5m/s C. 2m/s D. 1m/s ‎【答案】C ‎【解析】‎ ‎【详解】采取逆向思维,在物体在停止运动前1s内的位移:‎ 则平均速度:‎ A. 8m/s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 B. 5m/s与分析不符,故B错误;‎ C. 2m/s与分析相符,故C正确;‎ D. 1m/s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 ‎11.秋天到了,一片树叶从5m高的树上落下,其下落时间最可能是( )‎ A. 0.5s B. 1s C. 3s D. 1min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高为5m的枝头落下的树叶的运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时间大于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根据h=gt2,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 ‎,故树叶落地时间一定大于1s,则下落时间最可能的是C;故选C.‎ ‎12.某人从井口静止释放一颗小石子,不计空气阻力,为表示小石子落水前的运动,下列四幅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 ‎【答案】D ‎【解析】‎ ‎【详解】石子在下落过程中,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A.图表示位置不变,物体静止,故A错误。‎ B.位移时间图象斜率表示速度,速度不变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D.速度为,可知是一个过原点的直线,故C错误,D正确。‎ ‎13.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 A. 0至0.4s内,小球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2.5m/s B. 小球第一次反弹瞬间速度的大小为5m/s C. 小球第一次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9m D. 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相碰的过程中,速度变化量为-8m/s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由图可知物体0−0.5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即0−0.5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2.5m/s,则0至0.4s内,小球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小于2.5m/s,故A错误;‎ B. 当小球的速度为负数时表示物体反弹,故反弹的初速度大小为3m/s,故B错误;‎ C. 当小球的速度再次为0时,小球反弹到最高点,故小球反弹的最大高度为:‎ ‎,故C错误;‎ D. 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相碰的过程中,速度变化量:,‎ 故D正确.‎ ‎14.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开始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了10s,前进了15m,则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A. 1.5m/s B. 4m/s C. 3m/s D. 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设汽车的最大速度为vm.在匀加速阶段初速度为0,末速度为vm,则匀加速阶段的平均速度为:;位移为:x1=t1;在匀减速阶段初速度为vm,末速度为0,则匀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为:;位移为:x2=t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总位移为:x=x1+x2=(t1+t2)=t;所以汽车的最大速度为:,故选C.‎ ‎15.行驶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需要制动停下,刹车过程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它在3s内的行驶的位移大小等于 A. 9m B. 12m C. 15m D. 24m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得,汽车的初速度,加速度,则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 则3s内的位移:‎ A. 9m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 B. 12m与分析相符,故B正确;‎ C. 15m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 24m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 ‎16.某同学身高1.8m,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m高的横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g=10m/s2)( )‎ A. 2m/s B. 8m/s C. 6m/s D. 4m/s ‎【答案】D ‎【解析】‎ ‎【详解】上升阶段,注意运动员是站着起跳,横着过杆,所以竖直方向的位移应该是重心上升的高度,不是1.8m,而是0.9m左右,解得:v0=4.2m/s,故选D.‎ ‎17.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经过时间t落到地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下落全程一半时速度与落地速度之比是1∶2‎ B. 下落前半程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 C. 下落前半时间段与后半时间段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2‎ D. 下落和落地前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5‎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根据题意有:‎ 可得落地速度:‎ 下落全程一半时的速度:‎ 下落全程一半时速度与落地速度之比是:‎ 故A错误;‎ B.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等位移的时间之比为:‎ 半程和后半程的所用的时间之比为,根据平均速度,知下落前半程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之比为为:‎ 故B错误.‎ C. 下落前半程时间段与后半程时间段的位移之比为1:3,根据平均速度,知平均速度之比为1:3,故C错误;‎ D. 将整个过程的时间分成3段,则位移之比为1:3:5,所以下落和落地前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5,故D正确.‎ 二、填空题(本题共26分。每空2分)‎ ‎18.一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10N压力时,弹簧长7cm,受20N拉力时,弹簧长10 cm,则弹簧的原长是___m .劲度系数是________ N/ m.‎ ‎【答案】 0.08 1000‎ ‎【解析】‎ ‎【详解】[1][2]弹簧测力计是使用原理是:弹簧的伸长量和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设弹簧的原长物,则有:‎ 联立解得:‎ ‎19.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先调整好仪器,重物下落时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 ‎(1)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天平    B.秒表    C.刻度尺 ‎(2)实验所用的电源是( )‎ A.4-6V的交流电 B.4-6V的直流电 ‎ C.220V的交流电 D.220V的直流电 ‎(3)该实验装置中的一处不妥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改正装置后在实验中得到了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下列正确的是 _________‎ A.纸带的左端是与重物相连的 B.纸带的右端是与重物相连的 C.实验时先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打点 D.实验时先接通电源打点,再松开纸带 ‎(5)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误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 (2). C (3). 重物没有靠近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放得过高) (4). BD (5). 打点计时器与纸带之间存在摩擦(其他合理答案同样正确)‎ ‎【解析】‎ ‎【详解】(1)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需要用刻度尺测出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故选C. (2)由图示可知,实验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它需要使用220V的交流电源,故选C. (3)实验时,应让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由图示可知:重物没有靠近打点计时器,这是错误的. (4)由图示可知,右端相邻点间的距离小,即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小,由此可知,重物与纸带的右端相连,故A错误,B正确;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然后再放开纸带,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 (5)由于打点计时器与纸带之间存在摩擦,使物体受到的合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所以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 ‎20.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间有4个点未标出,设A点为计时起点(电源频率为50Hz)‎ ‎(1)由图判断小车做_______运动 ‎(2)C点的瞬时速度vC= __________m/s;‎ ‎(3)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 ‎(4)为了计算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_______‎ A.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量出其倾角,由公式求出加速度 B. 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算出加速度 C. 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D. 根据数据画出v﹣t图,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算出加速度 ‎【答案】 (1). 匀加速 (2). 1.32 (3). 6.3 (4). D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可知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则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点的瞬时速度等于间的平均速度,则有:‎ ‎(3)根据可得,物体的加速度:‎ ‎(4)A.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图象,当纵坐标取不同的标度时,图象的倾角就会不同,所以量出其倾角,用公式算出的数值并不是加速度,故A错误;‎ BD. 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如果只使用其中两个数据,由于偶然误差的存在可能会造成最后误差较大;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图象,考虑到误差,不可能是所有点都整齐的排成一条直线,连线时,应该尽量使那些不能画在线上的点均匀地分布在线的两侧,这样图线上会舍弃误差较大的点,由图线上任意两点所对应的速度及时间,用公式算出加速度,所以误差小,故B错误,D正确;‎ C. 这种方法是不对的,因为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再算出平均值,实质还是仅用了两个计数点的速度,偶然误差较大,故D错误.‎ ‎21.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s.当汽车在晴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m,设雨天时汽车加速度大小为晴天时的,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120m,则汽车在晴天干燥沥青路面上刹车时的加速度是_____,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是________.‎ ‎【答案】 (1). 5m/s2 (2). 20m/s ‎【解析】‎ ‎【详解】设路面干燥时,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安全距离为,反应时间为, 刹车前的速度,由运动学公式得:‎ 代入数据解得:‎ 设在雨天行驶时,依题意有:‎ 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为,由运动学公式得:‎ 解得:‎ 三、计算题(共23分,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22.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 125 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14.3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 m/s,问:‎ ‎(1)运动员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多少?‎ ‎(2)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g=10 m/s2)‎ ‎【答案】(1)60m/s;(2)9.8s ‎【解析】‎ ‎【详解】(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速度设为,由位移速度关系式:‎ 解得:‎ ‎(2)运动员自由下落时间:‎ 打开降落伞后运动时间:‎ 运动员离开飞机后,到达地面总时间:‎ ‎23.如图所示,AB和BC为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面和斜面,一物体(可看作质点,不考虑物体通过B点前后的速度损失)从A点以某一速度出发做匀减速运动,并冲上斜面BC再作匀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零,以出发点为计时起点,各时间点的速度大小如表所述.则:‎ ‎(1)物体在水平面和斜面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大?‎ ‎(2)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距B的最远距离s是多少?.‎ ‎【答案】(1)-2m/s2;-4m/s2;(2)125m ‎【解析】‎ ‎【详解】(1)段的加速度为:‎ 段的加速度为:‎ ‎(2)设段运动的总时间为,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有:‎ 代入数据,有:‎ 解得:‎ 在时刻的速度为:‎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最远距离:‎ ‎24.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经过时间t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若又经过时间t恰能回到出发点,则a1 与a2的比值是多少?‎ ‎【答案】1:3‎ ‎【解析】‎ ‎【详解】在加速阶段有:‎ 减速阶段的位移为:‎ 其中:‎ 联立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