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7.00 KB
- 2021-05-3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
3月线上高考模拟考试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10.5eV的光子后能跃迁至,n=2能级
B. 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C. 若用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某金属时恰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D. 用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 eV的金属铂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6.41eV
【答案】D
【详解】A.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10.2eV的光子后能跃迁至n=2能级,不能吸收10.2eV的能量.故A错误;
B.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最多可以辐射出,故B错误;
C.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的光的能量值大于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辐射出的光的能量值,用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某金属时恰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故C错误;
D.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的能量为:,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金属铂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故D正确;
2.已知无限长通电直导线周围某一点的磁感应强度B的表达式:,其中r0是该点到通电直导线的距离,I为电流强度,μ0为比例系数(单位为N/A2).试推断,一个半径为R的圆环,当通过的电流为I时,其轴线上距圆心O点为r0处的磁感应强度应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μ0单位为:T•m/A;
A、等式右边单位:,左边单位为T,不同,故A错误;B、等式右边单位:,左边单位为T,不同,故B错误;C、等式右边单位:,左边单位为T,相同,故C正确;D、等式右边单位,左边单位为T,相同,但当r0=0时B=0,显然不合实际,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要采用量纲和特殊值的方法进行判断,即先根据单位判断,再结合r0取最小值进行分析.结合量纲和特殊值进行判断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常见方法.
3.嫦娥三号的飞行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假设嫦娥三号在环月段圆轨道和椭圆轨道上运动时,只受到月球的万有引力.则( )
A. 嫦娥三号由环月段圆轨道变轨进入环月段桶圆轨道时,应让发动机点火使其加速
B. 嫦娥三号在环月段椭圆轨道上P点的速度大于Q点的速度
C. 嫦娥三号在环月段椭圆轨道上Q点的速度大于月段圆轨道的速度
D. 若已知嫦娥三号环月段圆轨道的半径、运动周期和引力常量,则可算出月球的密度
【答案】C
【详解】嫦娥三号在环月段圆轨道上P点减速,使万有引力大于向心力做近心运动,才能进入进入环月段椭圆轨道.故A错误;嫦娥三号在环月段椭圆轨道上P点向Q点运动中,距离月球越来越近,月球对其引力做正功,故速度增大,即嫦娥三号在环月段椭圆轨道上P点的速度小于Q点的速度.故B错误;根据,且月段椭圆轨道平均半径小于月段圆轨道的半径,可得嫦娥三号在环月段椭圆轨道的平均速度大于月段圆轨道的速度,又Q点是月段椭圆轨道最大速度,所以嫦娥三号在环月段椭圆轨道上Q点的速度大于月段圆轨道的速度.故C正确;要算出月球的密度需要知道嫦娥三号环月段圆轨道的半径、运动周期、月球半径和引力常量.故D错误;
4.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0︰1,原线圈两端连接正弦交流电源u=311sin314t(V),副线圈接电阻R,同时接有理想电压表和理想电流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读数约31.1V
B. 若仅将副线圈匝数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电流表的读数增大到原来的2倍
C. 若仅将R的阻值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输入功率也增加到原来的2倍
D. 若R的阻值和副线圈匝数同时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输出功率增加到原来的4倍
【答案】B
【详解】根据u=220sin314t(V)可知,原线圈的电压有效值为,电压表的读数为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的有效值,由得,电压表读数为,故A错误;若仅将副线圈匝数增加到原来的2倍,根据可知,U2增大到原来的2倍,由
可知,电流表的读数增大到原来的2倍,故B正确;输入电压和匝数比不变,则输出电压不变,仅将R的阻值增加到原来的2倍,由可知,电流变为原来的一半,输入功率变为原来的一半,故C错误;若副线圈匝数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U2增加到原来的2倍,同时R的阻值也增加到原来的2倍,故输出功率变为原来的2倍,故D错误.
5.如图所示,真空中,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只在两个同心圆所夹的环状区域存在(含边界),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3R,圆心为O.一重力不计的带正电粒子从大圆边缘的P点沿PO方向以速度v1射入磁场,其运动轨迹如图,轨迹所对的圆心角为120°.若将该带电粒子从P点射入的速度大小变为v2时,不论其入射方向如何,都不可能进入小圆内部区域,则v1:v2至少为
A. B. C. D. 2
【答案】B
【详解】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如图:
由几何知识得:,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当该带电粒子从P点射入的速度大小变为v2
时,若粒子竖直向上射入磁场粒子恰好不能进入磁场时,即粒子轨道半径,则不论其入射方向如何,都不可能进入小圆内部区域,此时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则:,故B正确,ACD错误.
6.真空中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由A点无初速自由下落t秒,在t秒末加上竖直向上、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再经过t秒小球又回到A点.小球电荷量不变且小球从未落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
A. 整个过程中小球电势能变化了
B. 整个过程中小球速度增量大小为
C. 从加电场开始到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小球动能变化了
D. 从A点到最低点小球重力势能变化了
【答案】AB
【详解】小球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两个过程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设电场强度大小为E,加电场后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取竖直向下方向为正方向,则由,又v=gt,解得 a=3g,则小球回到A点时的速度为v′=v-at=-2gt;整个过程中小球速度增量的大小为△v=v′=-2gt,速度增量的大小为2gt.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联立解得,qE=4mg,,故A正确;从加电场开始到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小球动能减少了,故C错误.设从A点到最低点的高度为h,根据动能定理得解得,,从A点到最低点小球重力势能减少了.D错误.
7.小球甲从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沿水平方向抛出,最终落在该斜面上.已知小球甲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t,落在斜面上时的位移为s,落在斜面上时的动能为Ek,离斜面最远时的动量为p.现将与小球甲质量相同的小球乙从斜面顶端以初速度(n>1)沿水平方向抛出,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乙落在斜面上时的位移为
B. 小球乙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
C. 小球乙落在斜面上时的动能为
D. 小球乙离斜面最远时的动量为
【答案】BC
【详解】设斜面倾角为θ,则 ,解得;,;则将与小球甲质量相同的小球乙从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n沿水平方向抛出时,小球乙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t/n;小球乙落在斜面上时的位移为s/n2;小球乙落在斜面上时的动能为Ek/n2,选项A错误,BC正确;小球离斜面最远时,速度方向平行斜面,大小为,动量为,则将与小球甲质量相同的小球乙从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n沿水平方向抛出时,小球乙离斜面最远时的动量为p/n,选项D错误;故选BC.
8.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叠放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体A、B(B物体与弹簧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A上,使物体A开始向上做加速度为a(a<g)的匀加速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施加外力F大小恒为M(g+a)
B. A、B分离时,弹簧弹力恰好为零
C. A、B分离时,A上升的距离为
D. 弹簧恢复到原长时,物体B的速度达到最大值
【答案】ABD
【解析】题中弹簧弹力根据胡克定律列式求解,先对物体AB整体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再对物体B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t1时刻是A与B分离的时刻,之间的弹力为零.
【详解】A项:施加F前,物体AB整体平衡,根据平衡条件,有:
2Mg=kx
解得:
加外力F后到物体A、B分离前,对AB整体有
又因
由于压缩量x减小,故F为变力,物体A、B分离时,此时A、B具有共同的v和a,且
对A有:
解得此时: ,故A错误;
B、D项:A、B分离后,B将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时,B达到最大速度,故B、D错误;
C项:对B有: ,解得:,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故弹簧的压缩量减小了,即A上升的距离,故C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应选:ABD.
【点睛】本题关键是明确A与B分离的时刻,它们间的弹力为零这一临界条件;然后分别对AB整体和B物体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分析.
二、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9.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ⅰ)将斜槽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调整末端切线水平;
(ⅱ)将白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白纸上面放上复写纸;
(ⅲ)用重锤线确定斜槽末端在水平地面上的投影点O;
(ⅳ)让小球A紧贴定位卡由静止释放,记录小球的落地点,重复多次,确定落点的中心位置Q;
(ⅴ)将小球B放在斜槽末端,让小球A紧贴定位卡由静止释放,记录两小球的落地点,重复多次,确定A、B两小球落点的中心位置P、R;
(ⅵ)用刻度尺测量P、Q、R距O点的距离x1、x2、x3;
(ⅶ)用天平测量小球A、B质量m1、m2;
(ⅷ)分析数据,验证等式m1x2=m1x1+m2x3是否成立,从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步骤(ⅴ)与步骤(ⅳ)中定位卡的位置应_____________;
(2) 步骤(ⅳ)与步骤(ⅴ)中重复多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 为了使小球A与B碰后运动方向不变,A、B质量大小关系为m1_____m2(选填“>”、“<”或“=”);
(4) 如图乙是步骤(ⅵ)的示意图,则步骤(ⅳ)中小球落点距O点的距离为__________m.
【答案】 (1). 保持不变 (2). 减少实验误差 (3). > (4). 0.3723(0.3721-0.3724)
【详解】(1)因为步骤(ⅴ)与步骤(ⅳ)要多次重复,以确定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所以定位卡的位置应保持不变.
(2)步骤(ⅳ)与步骤(ⅴ)中重复多次,确定小球落点的中心位置,等效于求落点的平均位置,目的是减小误差;
(3)入射小球的质量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时,入射小球碰后速度方向不变;
(4)由图可知,不放被碰小球时,入射小球的落点位置为Q,距O点的位置为0.3723m.
10.某一小型电风扇额定电压为5.0V,额定功率为2.5W.某实验小组想通过实验描绘出小电风扇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除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器材可供选择:
A.电源E(电动势为6.0V)
B.电压表V(量程为0~6V,内阻约为8kΩ)
C.电流表A1(量程为0~0.6A,内阻约为0.2Ω)
D.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0.05Ω);
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k,额定电流100mA)
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5Ω,额定电流1A)
(1)为了便于调节,减小读数误差和系统误差,实验中所用电流表应选用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填所选仪器前的字母序号).
(2)请你为该小组设计实验电路,并把电路图画在甲图中的虚线框内(小电风扇的电路符号如图甲所示).
(3)操作过程中发现,小电风扇通电后受阻力作用,电压表读数小于0.5V时电风扇没启动.该小组测绘出的小电风扇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由此可以判定,小电风扇的电阻为_____Ω,正常工作时的发热功率为_____W,机械功率为_____W
【答案】 (1)C; E; (2)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3)2.5Ω 0.625, 1.875.
【详解】(1)电风扇的额定电流,从读数误差的角度考虑,电流表选择C.电风扇的电阻比较小,则滑动变阻器选择总电阻为10Ω的误差较小,即选择E.
(2)因为电压电流需从零开始测起,则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电风扇的电阻大约 ,远小于电压表内阻,属于小电阻,电流表采用外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
(3)电压表读数小于0.5V时电风扇没启动.根据欧姆定律得:
正常工作时电压为5V,根据图象知电流为0.5A,
则电风扇发热功率为:P=I2R=0.52×2.5W=0.625W,
则机械功率P′=UI﹣I2R=2.5﹣0.625=1.875W,
11.如图所示,在竖直面内有一个光滑弧形轨道,其末端水平,且与处于同一竖直面内光滑圆形轨道的最低端相切,并平滑连接.A,B两滑块(可视为质点)用轻细绳拴接在一起,在它们中间夹住一个被压缩的微小轻质弹簧.两滑块从弧形轨道上的某一高度P点处由静止滑下,当两滑块刚滑入圆形轨道最低点时拴接两滑块的绳突然断开,弹簧迅速将两滑块弹开,其中前面的滑块A沿圆形轨道运动恰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后面的滑块B恰能返回P点.己知圆形轨道的半径,滑块A的质量,滑块B的质量,重力加速度g取,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求:
(1)滑块A运动到圆形轨道最高点时速度的大小;
(2)两滑块开始下滑时距圆形轨道底端高度h;
(3)弹簧在将两滑块弹开的过程中释放的弹性势能.
【答案】(1)m/s;(2)0.8 m;(3)4 J
【详解】(1)设滑块A恰能通过圆形轨道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Ag=mA
解得:v2=m/s
(2)设滑块A在圆形轨道最低点被弹出时的速度大小为v1,对于滑块A从圆形轨道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Av12=mAg•2R+mAv22
可得:v1=6m/s
设滑块A和B运动到圆形轨道最低点速度大小为v0,对滑块A和B下滑到圆形轨道最低点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mA+mB)gh=(mA+mB)v02
同理滑块B在圆形轨道最低点被弹出时速度大小也为v0,弹簧将两滑块弹开的过程,对于A、B两滑块所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mA+mB)v0=mA v1-mBv0
解得:h=0.8 m
(3)设弹簧将两滑块弹开的过程中释放的弹性势能为Ep,对于弹开两滑块的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A+mB)v02 + Ep=mAv12+mBv02
解得:Ep=4J
12.如图,间距为L的光滑金属导轨,半径为r的圆弧部分竖直放置、直的部分固定于水平地面,MNQP范围内有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金属棒ab和cd垂直导轨放置且接触良好,cd静止在磁场中,ab从圆弧导轨的顶端由静止释放,进入磁场后与cd在运动中始终不接触.已知两根导体棒的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R.金属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求
(1)ab棒到达圆弧底端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
(2)当ab棒速度为时,cd棒加速度的大小(此时两棒均未离开磁场)
(3)若cd棒以离开磁场,已知从cd棒开始运动到其离开磁场一段时间后,通过cd棒的电荷量为q.求此过程系统产生的焦耳热是多少.(此过程ab棒始终在磁场中运动)
【答案】(1)3mg.(2).(3)BLq-mgr-.
【详解】(1)ab下滑过程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r=,
解得:v0=,
ab运动到底端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
解得:F=3mg,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ab对轨道压力大小:F′=F=3mg;
(2)两棒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定律:mv0=mvab+mv′,
解得:v′=,
ab棒产生的电动势:Eab=BLvab,
cd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cd=BLv′,
回路中电流:I=,
解得:I=,
此时cd棒所受安培力:F=BIL,
此时cd棒加速度:a=,
解得:a=;
(3)由题意可知,cd棒以离开磁场后向右匀速运动,
且从cd棒开始运动到通过其电荷量为q的时间内,通过ab棒电荷量也为q.
对ab棒,由动量定理可知:-BLt=mvab-mv0,
其中:q=t,
解得:vab=-,
此过程,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gr=+Q,
解得:Q=BLq-mgr-;
(二)选考题 [物理---选修3-3]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 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则在某一瞬间跟它相撞的液体分子数越少,布朗运动越不明显
B. 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势能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C. 人们感到特别闷热时,说明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大
D. 热量可以自发的从内能小的物体转移给内能大的物体
E. 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次数,与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和气体温度有关
【答案】BCE
【详解】A.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受到液体分子碰撞时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则布朗运动越明显,选项A错误;
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故分子势能一定先减小后增大,选项B正确;
C.人们感到特别闷热时,说明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大,选项C正确;
D.热量可以自发的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给温度低的物体,选项D错误;
E.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和气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单位体积的分子数越多,则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越多,选项E正确;
14.如图所示,两内壁光滑、长为2L的圆筒形气缸A、B放在水平面上,A气缸内接有一电阻丝,A气缸壁绝热,B气缸壁导热.两气缸正中间均有一个横截面积为S的轻活塞,分别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于气缸中,两活塞用一轻杆相连.B气缸质量为m,A气缸固定在地面上,B气缸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开始两气缸内气体与外界环境温度均为T0,两气缸内压强均等于大气压强P0,环境温度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活塞厚度.现给电阻丝通电对A气缸内气体加热,求:
(i)B气缸开始移动时,求A气缸内气体的长度;
(ii)A气缸内活塞缓慢移动到气缸最右端时,A气缸内气体的温度TA.
【答案】(i)LA=(2-)L(ii)TA=2(1+)T0
【详解】(i)B气缸将要移动时,对B气缸:PBS=P0S+μmg
对B气缸内气体由波意耳得:PBLS=PBLBS
A气缸内气体的长度LA=2L-LB
解得:LA=(2-)L
(ii)B气缸运动后,A 、B气缸内的压强不再变化PA=PB
对A气缸内气体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解得:TA=2(1+)T0
[物理选修3-4]
15.关于波的干涉和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对于同一列机械波,障碍物越小,越容易绕过去
B. 如果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尺寸比波长大得多的障碍物,该波就不能发生衍射
C. 猛击音叉,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的过程中,会听到声音忽强忽弱,这是干涉现象
D. 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屏上出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一种干涉现象
E. 机械波、电磁波、光波均能产生衍射现象
【答案】ACE
【详解】A.障碍物越小,机械波越容易绕过去,越容易发生衍射,A正确;
B.只有当障碍物的尺寸与波的波长差不多或比波长短时,才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当障碍物的尺寸比波的波长大得多时,也能发生衍射现象,只是不明显,B错误;
C.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是声波叠加产生加强与减弱的干涉的结果,C正确;
D.白光通过三棱镜在屏上出现彩色条纹是光的折射现象,D错误;
E.衍射是波的特性,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E正确。
故选ACE.
16.如图所示,用折射率n=的玻璃做成内径为R、外径为R'=R的半球形空心球壳,一束平行光射向此半球的外表面,且与中心对称轴OO′平行,不计多次反射.求球壳内部有光线射出的区域?(用与OO′所成夹角表示)
【答案】以OO'为中心线,上、下(左、右)各60°的圆锥球壳内均有光线射出.
【详解】设光线a′a射入外球面,沿ab方向射向内球面,刚好发生全反射,则有:
sinC=
可得C =45°
在△Oab中,Oa=R,Ob=R
由正弦定理得=
解得:r=30°
由=n,得 i=45°
又因为∠O′Oa=i,
∠θ=C-r=45°-30°=15°
所以∠O′Ob=i+θ=45°+15°=60°
当射向外球面的入射光线的入射角小于i=45°时,这些光线都会射出内球面.因此,以OO'为中心线,上、下(左、右)各60°的圆锥球壳内均有光线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