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1.00 KB
  • 2021-06-01 发布

2017-2018学年河北省廊坊市省级示范高中联合体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一、选择题 1.纵波不可能产生的现象是( ) A.偏振现象 B.折射现象 C.干涉现象 D.衍射现象 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大 B.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越来越小 C.速度不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D.加速度不断增加,而速度可能越来越小 3.如图所示是 A、B 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 x t- 图象,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的( ) A.A 质点以 2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 B.B 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 C.B 质点最初 4s 做加速运动,后 4s 做减速运动 D.A、B 两质点在 4s 末相遇 4.在水中同一深度并排放着红、蓝、紫三种颜色的球,若在水面正上方俯视这三个球,感 觉最浅的是( ) A.紫色球 B,蓝色球 C.红色球 D.三个球同样深 5.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它的振动图象如图,则( ) A.图中的曲线部分是质点的运动轨迹 B.有向线段 OA 是质点在 1t 时间内的位移 C.有向线段 OA 在 x 轴的投影是质点在 1t 时间内的位移 D.有向线段段 OA 的斜率是质点在 1t 时刻的瞬时速率 6.两种单色光由玻璃射向空气时发生了全反射,临界角分别为 1 、 2 且 1  2 , 1n 、 2n 分别表示玻璃对这两种单色光的折射率, 1v 、 2v 分别表示这两种单色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 度,则( ) A. 1 2n n , 1 2v v B. 1 2n n , 1 2v v C. 1 2n n , 1 2v v D. 1 2n n , 1 2v v 7.如图所示是一个单摆做受迫振动时的共振曲线,表示振幅 A 与驱动力的颜率 f 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单摆的固有周期的为 0.5s B.此单摆的摆长约为 1m C.若增大摆长,单摆的固有频率增大 D.若增大摆长,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右移动 8.两列简谐横波的振幅都是 20cm,传播速度大小相同。实线波的频率为 2Hz ,沿 x 轴正方 向传播;虚线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某时刻两列波在如图所示区域相遇,则( ) A.在相遇区域会发生干涉现象 B.平衡位置为 x=6m 处的质点此刻速度为零 C.平衡位置为 8 5x m= . 处的质点此刻位移 20y cm> D.从图示时刻起再经过 0 25s. ,平衡位置为 5x m= 处的质点的位移 0y> 9、以下是对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的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太阳光下的肥皂泡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颜色,是因为太阳光经肥皂液薄膜发生了干沙现象 B.“海市蜃楼”是因为大气密度不均匀,物体反射的太阳光发生了色散现象 C.用手把两片无色透明的玻璃片捏在一起,阳光下能看到彩色花纹,是因为光产生了干涉现 象 D.用两支铅笔夹成一条狭缝,将眼睛紧贴着狭缝观看远处的日光灯管或线状白炽灯丝(灯管 或灯丝都要平行于狭缝)可以看到彩色条纹,是因为发生了干涉现象 10.为了测出楼房的高度,让一石块从楼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测出下列哪些物理 量(重力加速度 g 已知),就可以算出楼房的高度( ) A.石块下落到地面的总时间 B.石块经过楼上一个18m. 高的窗户所用的时间 C.石块落地前最后 1s 的位移 D.石块通过最后 1m 的时间 11.如图所示,水下光源 S 向水面 A 点发射一束光线,折射光线分成 a、b 两束,则( ) A.在水中 a 光的速度比 b 光的速度小 B.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做实验,a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 b 光的间距 C.a、b 两束光相比较,b 光的波动性较弱,a 光的波动性较强 D.若保持入射点 A 位置不变,将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则从水面上方观察,a 光先消失 12.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P、Q 是传播方向上相距 10m 的两质点。波先传到 P, 当波传到 Q 开始计时,P、Q 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则( ) A.质点 Q 开始振动的方向沿 y 轴正方向 B.该波从 P 传到 Q 的时间可能为 7s C.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 2m/s D.该波的波长可能为 6m 二、非选择题 13.如图所示,A、B 两物体相距 5S m= 时,A 正以 4 /A m sv = 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 而物体 B 此时速度 10B m sv = / ,随即向右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 22 /a m s= ,由图示 位置开始计时,则 A 追上 B 需要的时间是 s,在追上之前,两者之间的最大距离是 m 。 14.(1)电火花计时器是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出点迹的计时仪器,它的 工作电压是 V,当电源的工作频率是 50Hz 时,它的打点间隔是 s 。 (2)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取下一段纸带研究其运动情况,如图 所示,设 0 点为计数的起始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相邻两计数点之间 的时间间隔为 s,第一个计数点与起始点的距离 1s 为 cm ,打第一个计数点时物体 的瞬时速度为 m s/ ,物体的加速度为 2/m s 。 三、计算题 15.如图是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波速为 0 4 /m s. ,M 点的横坐标 0x m=1 ,图示时刻波传到 N 点,现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时,问: (1)经过多长时间,M 点第二次到达波谷? (2)这段时间里,N 点经过的路程为多少? 16.如图所示,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的柱形玻璃砖放在水平面 MN 上,O 点是圆心,半径为 R。一列与 OA 面等高的平行光束沿水平方向垂直射向玻璃砖的 OA 面,平行光束通过玻璃砖 后在水平面 MN 上留下照亮的区域。已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为 n,不考虑光在 OA、OB 面的 反射。 (1)若在玻璃砖左侧竖直放置一遮光板,使水平面 BN 不被照亮,则遮光板的最小高度是 多少? (2)撤去遮光板,从 OA 的中点射入的细光束在 MN 上距 O 点为 3R 的 P 点留下一个光点, 则玻璃砖的折射率 n 为多少? 17.如图所示,一辆汽车(视为质点)在一水平直路面 ABC 运动,AB 的长度为 1 25mx= , BC 的长度为 2 97mx = 。汽车从 A 点由静止启动,在 AB 段做加速度大小为 2 1 2 0 /m sa= . 的匀加 速直线运动。在 BC 段,先做加速度大小为 2 2 10 /m sa =.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运动到离 C 点 适当距离处,再以大小为 2 3 2 0 /m sa= .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汽车恰好停在 C 点。求: (1)汽车达到的最大速度 mv 和开始减速时离 C 点的距离 d; (2)汽车从 A 点运动到 C 点所用的时间 t。 物 理 答 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D C A C B B C AC ACD BC AD 13. 7.5 14 (每空 3 分) 14. (1)220, 0.02 (2)0.1, 4, 0.45, 1 (每空 2 分) 15.(10 分)(1)由图得波长为 1.6m,则周期 svT 4  (2 分) 经 t1=(xM-xN)/v=22s,M 点开始向上起振, (2 分) 再经 sTt 74 7 2  第二次到达波谷。 (2 分) 故总共经 t=t1+t2=29s 第二次到达波谷 (1 分) (2)29s 内 N 共振动 T4 17 ,共计经过的路程为 145cm。 (3 分) 16.(12 分)(1)当光射到 AB 面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C 时,发生全反射,将没有光线射向 BN 平面。设遮光板高度为 h,则由折射定律有 sinC=1 n ,由几何知识得 h=RsinC,解得遮光板 的最小高度 h=R n (5 分) (2)如图所示,经 OA 中点射入的光射到 AB 面时,入射角为θ1=30°. (1 分) 由 OD=Rcosθ1= 3 2 R (1 分) 则 DP=OP-OD= 3 2 R (1 分) 故 tanα=ED DP = 3 3 ,解得α=30° (1 分) 折射角θ2=θ1+α=60° (1 分) 由折射定律sinθ1 sinθ2 =1 n ,解得 n= 3 (2 分) 17.(12 分)解析:(1)由 x1=1 2a1t21 和 v2B=2a1x1 可得 汽车在 AB 段运动时间 t1= 2x1 a1 =5 s,到达 B 点时的速度 vB= 2a1x1=10 m/s (2 分) 设汽车在 BC 段之间由 B 到 D 时加速行驶,距离为 d′,有 v2m-v2B=2a2d′ (1 分) 由 D 到 C 时减速行驶,距离为 d,有 0-v2m=-2a3d, (1 分) 且 d′+d=x2, (1 分) 解得汽车的最大速度 vm=14 m/s (1 分) 开始减速时汽车离 C 点的距离 d= v2m 2a3 =49 m。 (1 分) (2)由 B 到 D,汽车加速行驶,由 vm=vB+a2t2 得行驶时间 t2=vm-vB a2 =4 s, (2 分) 由 D 到 C,汽车减速行驶直到静止,由 0=vm-a3t3 得行驶时间 t3=vm a3 =7 s,(2 分) 故汽车从 A 点运动到 C 点所用的时间 t=t1+t2+t3=16 s。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