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96 KB
  • 2021-06-01 发布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考复习高中物理_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_计算天体质量_练习(1)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计算天体质量课后练习(1)‎ ‎1. 前些年有些科学家推测,太阳系的第十颗行星有可能就在地球的轨道上.从地球上看,它永远在太阳的背面,人类一直未能发现它,可以说是地球的“隐居”着的“孪生兄弟”.由以上信息我们可以推知 (  ) A.这颗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相等 B.这颗行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相等 C.这颗行星的体积等于地球的体积 D.这颗行星的密度等于地球的密度 ‎2. 利用下列哪组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 ) A. 已知地球的半径R和地面的重力加速度g ‎ B. 已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r和周期T ‎ C. 已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r和线速度v ‎ D. 已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v和周期T ‎3. 据媒体报道,“嫦娥一号”卫星环月工作轨道为圆轨道,轨道高度200 km,运行周期127 min.若还知道引力常量和月球平均半径,仅利用上述条件能求出的是(  )‎ ‎①.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②.月球对卫星的吸引力 ‎③.卫星绕月球运行的速度 ‎④.卫星绕月球运行的加速度 A. 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 随着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球上的人们登陆其它星球成为可能。假设未来的某一天,宇航员登上某一星球后,测得该星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2倍,而该星球的平均密度与地球差不多,则该星球质量大约是地球质量的 A.2倍 B.4倍 C.6倍 D.8倍 ‎5. 关于环绕地球卫星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 ‎ B.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 C.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 D.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 ‎6.我国于2010年3月5日成功发射了“遥感卫星九号”,在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该卫星受到地球引力的大小(  )‎ ‎ A.只与地球的质量有关 B.只与卫星的质量有关 ‎ C.与地球和卫星的质量均有关 D.与地球和卫星的质量均无关 ‎7. 下列几组数据中能算出地球质量的是(万有引力常量G是已知的)( ) A.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T和地球中心离太阳中心的距离r B.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和地球的半径r C.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角速度和月球的半径R D.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和轨道半径r ‎8. 有两颗行星A、B,在两个行星表面附近各有一颗卫星,如果这两颗卫星运动的周期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行星A、B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等于它们的半径之比 B.两卫星的线速度一定相等 C.行星A、B的质量和半径一定相等 D.行星A、B的密度一定相等 ‎9. 美国地球物理专家通过计算可知,因为日本的地震导致地球自转快了1.6 μs(1 s的百万分之一),通过理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赤道上物体的重力会略变小 B.地球赤道上物体的重力会略变大 C.地球同步卫星的高度略变小 D.地球同步卫星的高度略变大 ‎10.一卫星绕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万有引力常量G为已知,由以下物理量能求出行星质量的是(  ) A.卫星质量及卫星的动转周期   B.卫星的线速度和轨道半径 C.卫星的运转周期和轨道半径   D.卫星的密度和轨道半径 参考答案:‎ ‎1. 答案: A 解析: 太阳系的第十颗行星相对地球而言总在太阳的背面,说明地球、太阳和第十颗行星总在一条直线上,那么两者的公转周期相同,A项对.没有信息反映行星的自转周期、体积和密度是否和地球相同,由题中信息可知B、C、D选项都不能推出.‎ ‎2. 答案: ABCD 解析:  ‎ ‎3. 答案: C 解析: 由mg=G及G=m′(R+h),求得g=,故①正确;由于卫星的质量未知,月球对卫星的吸引力无法求出,故②错;v=,a=,故③、④正确.‎ ‎4. 答案: D 解析:  ‎ ‎5. 答案: B 解析:  ‎ ‎6. 答案: C ‎ 解析:  由F=GMm/r2可知,卫星受到地球引力的大小不仅与地球、卫星质量有关,还与两者之间的距离有关,故选C.‎ ‎7. 答案: D ‎8. 答案: AD ‎9. 答案: AC ‎10. 答案: 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