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4.00 KB
  • 2021-06-01 发布

2012高考物理总复习单元综合测试1: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单元综合测试一(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4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题 4 分,共 40 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 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一煤块由静止放到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白色传送带上,煤块在传送带上划出一段黑色的痕迹,若 以传送带为参考系,则煤块在传送带上划痕的过程可描述为( ) A.向右做匀加速运动 B.向右做匀减速运动 C.向左做匀减速运动 D.向左做匀加速运动 解析:以地面为参考系,煤块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匀加速,但相对传送带是向左运动且速度变小, 故选项 C 正确. 答案:C 图 1 2.如图 1 所示为一物体沿南北方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 1 可知 ( ) A.3 s 末物体回到 t=0 时的位置 B.3 s 末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C.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直向南 D.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直向北 解析:物体向南做匀减速运动,速度是负方向(向南),所以加速度 a 是正方向(向北),0~6 s 图象为一 条直线,斜率不变,所以 D 正确. 答案:D 图 2 3.(2011·兰州模拟)如图 2 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 v-t 图象,在 t1 和 t2 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 为 v1 和 v2,则时间由 t1 到 t2 的过程中( ) A.加速度增大 B.加速度不断减小 C.平均速度 v=v1+v2 2 D.平均速度 v>v1+v2 2 解析:根据图线的斜率可知加速度不断减小,假设从 t1 到 t2 的过程中做匀减速运动,则平均速度为 v1+v2 2 ,而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始终小于做匀减速运动时的速度,因而平均速度也将小于v1+v2 2 ,综 上选 B. 答案:B 图 3 4.平直马路上有同方向前后行驶的电车和汽车,t=0 时,两车相距为零,它们的 v-t 图象如图 3 所 示,t=5 s 时,电车忽然停下来,汽车也立即减速而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图可知( ) A.汽车会碰上电车 B.汽车不会碰上电车,汽车停止后两车还相距 2.5 m C.汽车不会碰上电车,汽车停止后两车还相距 15 m D.两车是否相碰,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解析:汽车与电车从同一地点出发,由面积代表位移大小:x 汽=(5×5+1 2 ×5×5) m=37.5 m.x 电=5×8 m=40 m. 且汽车初速度为 5 m/s,t=5 s 后做匀减速运动.而电车做速度为 8 m/s 的匀速直线运动.故汽车始终 在电车的后面.由Δx=x 电-x 汽=2.5 m.可知答案 B 正确. 答案:B 5.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 如果它在这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1.2 m,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位移是( ) A.1.2 m B.3.6 m C.6.0 m D.10.8 m 解析: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在相等时间内位移之比为 x1∶x2∶x3∶…∶xn =1∶3∶5∶…∶(2n-1),由此知选项 C 正确. 答案:C 6.汽车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随着车辆的增多,交通事故也相应增加,重视交通安全问题, 关系到千百万人的生命安全与家庭幸福,为了安全,在行驶途中,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 从驾驶员看见某一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时间里,汽车仍然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思考距离),而从采取制 动动作到车完全静止的时间里,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下表给出了驾驶员驾驶的汽车在 不同速度下的思考距离和制动距离等部分数据,某同学分析这些数据,算出了表格中未给出的数据 X、Y, 该同学计算正确的是( ) 速度/(m·s-1) 思考距离/m 制动距离/m 10 12 20 15 18 X 20 Y 80 25 30 125 A.X=40,Y=24 B.X=45,Y=24 C.X=60,Y=22 D.X=50,Y=22 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速度之比为 v1∶v2∶v3∶v4=2∶3∶4∶5 时,思考距离之比为 x1∶x2∶x3∶x4 =2∶3∶4∶5,制动距离之比为 x1′∶x2′∶x3′∶x4′=22∶32∶42∶52,故 22∶32=20∶X,X=45;3∶4 =18∶Y,Y=24. 答案:B 7.(2011·镇江模拟)给滑块一初速度 v0 使它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 2 ,当滑块速 度大小减为v0 2 时,所用时间可能是( ) A.v0 2g B.v0 g C.3v0 g D.3v0 2g 解析:当滑块速度大小减为v0 2 ,其方向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同,也可能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因此要考 虑两种情况,即 v=v0 2 或 v=-v0 2 代入公式 t=v-v0 a 得,t=v0 g 或 t=3v0 g ,故选 B、C. 答案:BC 8.(2011·福建龙岩二中摸底)已知心电图记录仪的出纸速度(纸带移动的速度)是 2.5 cm/s,如图 4 所示 是仪器记录下来的某人的心电图,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 0.5 cm,由此可知( ) 图 4 A.此人的心率约为 75 次/分 B.此人的心率约为 125 次/分 C.此人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为 0.75 s D.此人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为 0.60 s 解析:由图可知,心脏每跳动一次,纸带向前移动大约是 4 个小方格的距离,约 2.0 cm,则心脏每跳 动一次所需时间约 T=x v =0.80 s;此人心脏一分钟跳动的次数为 n= 60 s 0.80 s/次=75 次,故本题只有选项 A 正确. 答案:A 图 5 9.如图 5 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 中 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 T,每块砖的 厚度为 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d T2 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7d 2T 解析:由题图可知,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邻的两段位移之差为一块砖的厚度,由Δs=d=aT2 可 得,a= d T2 ;位置“3”是位置“2”和位置“4”的中间时刻,由 vt 2 = v 得,v3=7d 2T ;故只有选项 A 判断 错误. 答案:A 10.甲、乙两物体相距 100 米,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乙在前,甲在后,请你判断哪种情况甲 可以追上乙( ) A.甲的初速度为 20 m/s,加速度为 1 m/s2,乙的初速度为 10 m/s,加速度为 2 m/s2 B.甲的初速度为 10 m/s,加速度为 2 m/s2,乙的初速度为 30 m/s,加速度为 1 m/s2 C.甲的初速度为 30 m/s,加速度为 1 m/s2,乙的初速度为 10 m/s,加速度为 2 m/s2 D.甲的初速度为 10 m/s,加速度为 2 m/s2,乙的初速度为 20 m/s,加速度为 1 m/s2 解析:只要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甲就一定能追上乙,故 B、D 正确;用速度相等时求出时间, 即 v 甲+a 甲 t=v 乙+a 乙 t 求出时间 t,再代入Δx=v 甲 t+a 甲 t2 2 -(v 乙 t+a 乙 t2 2 ),如果Δx<100 m 则能追上,如 果Δx>100 m 则追不上,故 A 错 C 对. 答案:BC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60 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 2 小题,每题 8 分,共 16 分) 11.张强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打出纸带如图 6 所示,舍去前面较密集的点,取 O 为起始位置,每隔五个间隔为一个计数点,则在 A、B、C 三个计数点处的瞬时速度分别为 vA=______, vB=______,vC=______(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 mm),整个运动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图 6 解析:读取数据时应注意计数点位置之差即为 0.1 s 内的位移,读数时要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若 Δx 为恒量,则研究对象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可由 a=xn+3-xn 3T2 和 vn=xn+1+xn 2T 求得加速度和瞬时速度. 从纸带读出数值如下表所示: 区间 OA AB BC CD 距离(cm) 1.20 2.40 3.60 4.80 Δx=1.20 cm(恒定) a=4.80-1.20×10-2 3×0.01 m/s2=1.20 (m/s2). vA=2.40+1.20×10-2 2×0.1 m/s=0.18(m/s), vB=3.60+2.40×10-2 2×0.1 m/s=0.30(m/s) vC=4.80+3.60×10-2 2×0.1 m/s=0.42(m/s) v =vA+vB+vC 3 =0.18+0.30+0.42 3 m/s=0.30 m/s 答案:见解析 图 7 12.一个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用每隔(1/10)s 曝光一次的频闪相机拍摄不同时刻小球位置的照片,如 图 7 所示. 即照片上出现的相邻两个小球的像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10)s,测得小球在几个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数 据见下表: x1/cm x2/cm x3/cm x4/cm 8.20 9.30 10.40 11.50 (1)小球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小球运动的性质属 ________直线运动. (2)甲、乙两同学计算小球加速度的方法如下: 甲同学:a1=(x2-x1)/T2, a2=(x3-x2)/T2, a3=(x4-x3)/T2, a =(a1+a2+a3)/3. 乙同学:a1=(x3-x1)/(2T2), a2=(x4-x2)/(2T2), a =(a1+a2)/2. 你认为甲、乙两位同学中计算方法更准确的是________,加速度值为________. 答案:(1)相等 匀加速 (2)乙 1.10 m/s2 三、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13、14 题各 10 分,15、16 题各 12 分,共 44 分,计算时必须有必要的文 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3.汽车从甲地由静止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丙地,乙在甲丙两地的中点.汽车从甲地匀加速运动到乙 地,经过乙地速度为 60 km/h;接着又从乙地匀加速运动到丙地,到丙地时速度为 120 km/h,求汽车从甲 地到达丙地的平均速度. 解析:设甲丙两地距离为 2l,汽车通过甲乙两地时间为 t1,通过乙丙两地的时间为 t2. 甲到乙是匀加速运动,由 l=v 甲+v 乙 2 ·t1 得 t1= l v 甲+v 乙/2 = l 0+60/2h= l 30h 从乙到丙也是匀加速运动,由 l=v 乙+v 丙 2 ·t2 得 t2= l v 乙+v 丙/2 = l 60+120/2 h= l 90h 所以 v 甲丙= 2l t1+t2 = 2l l 30 + l 90 km/h=45 km/h. 答案:45 km/h 图 8 14.如图 8 所示,一平直的传送带以 v=2 m/s 的速度匀速运行,传送带把 A 处的工件运送到 B 处.A, B 相距 l=10 m.从 A 处把工件无初速度地放到传送带上,经过时间 t=6 s 传送到 B 处,欲用最短的时间 把工件从 A 处传送到 B 处,求传送带的运行速度至少多大. 解析:工件从 A 处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上以后,将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因为l t>v 2 ,这表明 工件从 A 到 B 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设工件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a,加速的时间为 t1,相对地面通过的位移为 x,则有 v=at1,x=at12 2 , x+v(t-t1)=l. 数值代入得 a=1 m/s2. 要使工件从 A 到 B 的时间最短,须使它始终做匀加速运动,至 B 点时速度为运送时间最短所对应的皮 带运行的最小速度. 由 v2=2al 得 v= 2al=2 5 m/s. 答案:2 5 m/s 15.以 10 m/s 的速度行驶的汽车,驾驶员发现正前方 60 m 处有一辆以 4 m/s 的速度与汽车同方向匀 速行驶的自行车,驾驶员以-0.25 m/s2 的加速度开始刹车,经 40 s 停下,停下前是否发生车祸? 解析:常见的错解:在 40 s 内汽车前进 x1=v0t+at2 2 =200 m① 在 40 s 内自行车前进 x2=vt=160 m② 因发生车祸的条件是 x1>x2+60, 从①②得出 x1-x2=40 m<60 m, 从中得出车祸可以避免的错误结论. 正解:在认真分析汽车运动过程中不难发现:在汽车速度减小到 4 m/s 之前,它们的距离不断减小, 汽车速度减小到 4 m/s 之后,它们的距离不断增加,所以当汽车速度为 4 m/s 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小,此时 看两车是否相撞. 汽车速度减小到 4 m/s 所需的时间 t=10-4 0.25 =24 s 在这段时间里,汽车、自行车行驶的距离 汽车:x1=v0t+at2 2 =168 m, 自行车:x2=vt=96 m, 由此可知:x1-x2=72 m>60 m, 所以会发生车祸. 答案:见解析 16.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地面 125 m 时打开降落伞, 开伞后运动员以大小为 14.50 m/s2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 5 m/s,求: (1)运动员离开飞机瞬间距地面的高度; (2)离开飞机后,经多长时间到达地面.(g 取 10 m/s2) 解析:(1)由 v12-v02=2ah2 解出 v0=60.4 m/s. 又因为 v02=2gh1 解出 h1=182.5 m. 所以 h=h1+h2=307.5 m. (2)又因为 t1=v0 g =6.04 s, t2=vt-v0 a =3.82 s, 所以 t=t1+t2=9.86 s, 答案:(1)307.5 m (2)9.86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