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7.50 KB
- 2021-06-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多选)如图所示,a为带正电的小物块,b是一不带电的绝缘物块(设a、b间无电荷转移),a、b叠放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地面上方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用水平恒力F拉b物块,使a、b一起无相对滑动地向左加速运动,在加速运动阶段( )
A.a对b的压力不变
B.a对b的压力变大
C.a、b物块间的摩擦力变小
D.a、b物块间的摩擦力不变
解析:选BC a向左加速时受到的竖直向下的洛伦兹力变大,故对b的压力变大,选项A错误,B正确;从a、b整体看,由于a受到的洛伦兹力变大,会引起b对地面的压力变大,滑动摩擦力变大,整体的加速度变小,再隔离a,b对a的静摩擦力Fba使a产生加速度,由Fba=maa知,a、b间的摩擦力变小,选项C正确,D错误.
2.如图,MN为铝质薄平板,铝板上方和下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一带电粒子从紧贴铝板上表面的P点垂直于铝板向上射出,从Q点穿越铝板后到达PQ的中点O,已知粒子穿越铝板时,其动能损失一半,速度方向和电荷量不变,不计重力.铝板上方和下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 )
A.2 B.
C.1 D.
解析:选D 由题图可知,带电粒子在铝板上方的轨迹半径为下方轨迹半径的2倍;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qvB=,得v=;其动能Ek=mv2=,故磁感应强度B=,=·=,选项D正确.
3.(2018届四川绵阳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如图所示,长方形abcd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带电粒子以速率v1沿ab射入磁场区域时,垂直于dc边离开磁场区域,运动时间为t1;若以速率v2沿ab射入磁场区域,从bc边离开磁场区域时与bc边夹角为150°,运动时间为t2.不计粒子重力.则t1∶t2为( )
A.2∶ B.∶2
C.3∶2 D.2∶3
解析:选C 由周期公式T=得,带电粒子在磁场中两次运动的周期相同.粒子从bc、dc边射出磁场时的速度偏转角分别为60°、90°,又粒子运动的时间与速度偏转角的大小成正比,所以C正确.
4.(多选)(2018届安徽合肥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如图所示,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带电粒子以某速度由圆周上A点沿与直径AB成30°角的方向垂直射入磁场,其后从C点射出磁场.已知CD为圆的直径,∠BOC=60°,E、F分别为劣弧AD和AC上的点,粒子重力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粒子可能带正电
B.粒子从C点射出时的速度方向一定垂直于直径AB
C.若仅将粒子的入射位置由A点改为E点,则粒子仍从C点射出
D.若仅将粒子的入射位置由A点改为F点,则粒子仍从C点射出
解析:选BCD 粒子由A点射入,C点射出,可确定洛伦兹力方向,由左手定则可知,粒子带负电,A项错误;轨迹圆弧关于磁场圆心与轨迹圆圆心连线对称,所以粒子从C点射出时速度方向与DC夹角也是30°,垂直于直径AB,B项正确;轨迹圆半径与磁场圆半径相同,由磁聚焦原理可知,C、D项正确.
5.(2019届湖北武汉部分学校高三调研)如图,空间分布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粒子源O在纸面内沿不同的方向先后发射速率均为v的质子1和2,两个质子同时到达P点.已知OP=a,质子2沿与OP成30°角的方向发射,不计质子的重力和质子间的相互作用,则质子1和2发射的时间间隔为( )
A. B.
C. D.
解析:选D 由题意知质子2运动的轨迹半径为r=a,周期T==;质子2沿与OP成30°角的方向发射,则从O点运动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t2==;由质子1也经过P点,可知质子1射入的速度方向与OP成150°角,则从O点运动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t1==,则质子1和2发射的时间间隔为Δt=t1-t2=,选项D正确.
6.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重力不计、电荷量一定的带正电粒子以速度v正对着圆心O射入磁场,若粒子射入、射出磁场点间的距离为R,则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为( )
A. B.
C. D.
解析:选A 根据题意可画出粒子运动轨迹示意图,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知α=60°,β=120°
粒子从A→B运动的时间t=·T
又T=,=tan
解得时间t=
所以A正确,B、C、D错误.
7.(多选)如图所示,两方向相反、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的匀强磁场被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ABC理想分开,三角形内磁场垂直纸面向里,三角形顶点A处有一质子源,能沿∠BAC的角平分线发射速度不同的质子(质子重力不计),所有质子均能通过C点,质子比荷=k,则质子的速度可能为( )
A.2BkL B.
C. D.
解析:选BD 因质子带正电,且经过C点,其可能的轨迹如图所示,所有圆弧所对圆心角均为60°,所以质子运行半径r=(n=1,2,3,…),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得Bqv=m,即v==Bk·(n=1,2,3,…),选项B、D正确.
8.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Oy中,x轴上方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许多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以相同的速率v沿纸面内,由x轴负方向与y轴正方向之间各个方向从原点O射入磁场区域.不计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下列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可能经过的区域,其中R=,正确的图是( )
解析:选D 由左手定则可知带正电粒子的偏转方向,以R=为半径作圆a和圆b,如图所示,将圆a以O点为旋转中心顺时针转动,直到与b圆重合,两圆相交的部分是粒子不经过的地方可以判断出图D正确.
二、非选择题
9.(2018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一模)如图所示,在某电子设备中分布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AC、AD两块挡板垂直纸面放置,夹角为90°.一束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相同粒子,从AD板上距离A点为L的小孔P以不同速率沿纸面方向射入磁场,速度方向与AD板之间的夹角均为60°,不计粒子的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求:
(1)直接打在AD板上Q点的粒子从P到Q的运动时间;
(2)直接垂直打在AC板上的粒子运动的速率.
解析:(1)如图所示,根据已知条件画出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打在AD板上的Q点,圆心为O1.由几何关系可知:轨迹Ⅰ对应的圆心角∠PO1Q=120°,设粒子运动的轨迹Ⅰ的半径为R,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
qvB=m
圆周运动的周期公式:T=
可得周期:T=
运动时间为t=
代入数据解得t=.
(2)粒子垂直打到AC板上,运动轨迹Ⅱ如图所示,圆心为O2,∠APO2=30°,设粒子运动的轨迹Ⅱ的半径为r
rcos30°=L
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
qv′B=m
解得v′=.
答案:(1) (2)
10.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存在着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一带负电的粒子(不计重力)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正对圆心入射,通过磁场区域后速度方向偏转了60°.
(1)求粒子的比荷及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t;
(2)如果想使粒子通过磁场区域后速度方向的偏转角度最大,在保持原入射速度的基础上,需将粒子的入射点沿圆弧向上平移的距离d为多少?
解析:(1)粒子的轨迹半径:r=①
粒子做圆周运动:qvB=m②
由①②两式得粒子的比荷=③
运动周期T=④
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t=T⑤
由①④⑤式得t=.⑥
(2)当粒子的入射点和出射点的连线是磁场圆的直径时,粒子速度偏转的角度最大.
由图可知sinθ=⑦
平移距离d=Rsinθ⑧
由①⑦⑧式得d=R.
答案:(1) (2)R
11.(2018届湖北武汉一调)如图所示,xOy平面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1 T,在原点O有一粒子源,它可以在xOy平面内向各个方向发射出质量m=6.4×10-27 kg、电荷量q=3.2×10-19 C、速度v=1.0×106 m/s的带正电的粒子.一感光薄板平行于x轴放置,其中点O′的坐标为(0,a),且满足a>0.不考虑粒子的重力以及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若薄板足够长,且a=0.2 m,求感光板下表面被粒子击中的长度;
(2)若薄板长l=0.32 m,为使感光板下表面全部被粒子击中,求a的最大值;
(3)若薄板长l=0.32 m,a=0.12 m,要使感光板上表面全部被粒子击中,粒子的速度至少为多少?
解析:(1)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qvB=m
解得r=0.2 m
如图1,沿y轴正向发射的粒子击中薄板的D点(最左端),有
x1=r=0.2 m
而击中薄板的最右端的粒子恰好运动了半个圆周,由几何关系x2= m
所以,感光板下表面被粒子击中的长度
L=x1+x2=0.546 m.
(2)如图2,若粒子恰能击中薄板的最左端点,由几何关系
OF= =0.12 m
解得a1=OF+r=0.320 m
如图3,若粒子恰能击中薄板的最右端E点,由几何关系
a2= = m>0.320 m
综上可得,为使感光板下表面全部被粒子击中,a的最大值为amax=0.320 m.
(3)如图4,若粒子恰能沿水平方向击中薄板上表面最右端的E点,由几何关系有tanθ==
r′== m
如图5,若粒子恰能击中薄板上表面最左端的D点,由几何关系
r″=O2D=
解得r″= m
综上可得,要使感光板上表面均被粒子击中,必须满足
r≥ m
而r=,解得粒子的速度v≥8.33×105 m/s.
答案: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