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9.08 KB
  • 2021-06-01 发布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PDF版)

  • 3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理科综合试题卷 第 1页,总 16 页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学校2020届高三 5月模拟 理科综合试题卷 本试卷共 16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Cl 35.5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协同进化的,下列不符合生物适应性演变观点的是( ) A.真核细胞相较于原核细胞有更复杂的生物膜系统,使反应更加有序 B.有氧呼吸是对有机物进行彻底的氧化分解,比无氧呼吸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C.绿藻与蓝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蓝藻没有叶绿体但有光合色素 D.RNA 和 DNA 都是遗传物质,但 DNA 往往是双螺旋结构,基因的表达更复杂 2.下列课本实验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利用淀粉酶、蔗糖和淀粉为材料证明“酶的专﹣性”时,可以用斐林试剂对反应产物进行检测 B.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既可以用于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又可以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 离和复原现象 C.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增大细胞膜对染色剂的通透性并使 DNA 与蛋白质 分开 D.向一个密闭玻璃容器中的绿色植物提供 C18 O2 和 H218 O,检测所产生的氧气中同位素的种类,用以探究氧 气中氧元素的来源 3.2019 年底武汉出现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肺炎疫情,该病患者肺功能受损引起血氧饱 和度下降,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乏力、浑身酸痛等症状。SARS﹣CoV﹣2 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RNA 组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导致呼吸急促,以补偿机体缺氧 B.患者治愈后,机体产生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有对 SARS﹣CoV﹣2 免疫的能力 C.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能使 SARS﹣CoV﹣2 的蛋白质外壳变性,从而失去感染力 D.患者发热时机体产热增多、散热减少引起内环境稳态失衡 4.某实验小组对某地处于不同放牧强度下伊犁绢蒿种群特征及其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理科综合试题卷 第 2页,总 16 页 注:LG:轻度放牧,MG:中度放牧,HG:重度放牧,CK:对照区 A.各年份伊犁绢蒿种群密度均在轻度放牧情况下达到最大,重度放牧下达到最小 B.各年份随放牧强度增加,丰富度指数都呈现增加趋势,且重度放牧高于对照 C.调查表明适度放牧利于增加该地群落的丰富度,以此维持草地群落的稳定性 D.2013 年物种丰富度高但种群密度却低可能是气候条件适宜、草食压力大导致 5.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 DNA 会随着复制次数增加而逐渐缩短。在生殖细胞和癌细胞中存在端粒酶(由 RNA 和蛋 白质形成的复合体),能够将变短的 DNA 末端重新加长。端粒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端粒酶中的 RNA 能够催化染色体 DNA 的合成 B.促进端粒酶的作用可抑制癌细胞增殖 C.细胞凋亡与染色体 DNA 随复制次数增加而缩短有关 D.人体生殖细胞以外的其他细胞也含端粒酶基因 6.已知等位基因 D、d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让种群中基因型为 Dd 的个体相互变配,所获得的子代出现 1:1 的性状分离比。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基因 D 对基因 d 为不完全显性 B.含显性基因的精子或卵细胞存在致死现象 C.种群中存在显性杂合致死现象 D.雌雄亲本均产生了 2 种生活力相同的配子 7.以下是应对新冠肺炎的一些认识和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如氯喹的合成与分离与化学知识息息相关 B.生产 N95 口罩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聚丙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酒精能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喷洒 75%的酒精溶液消毒时要注意防火 D.公共场所用“84 消毒液”和“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的混合溶液杀菌消毒效果会更好 8.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8g 氨基(﹣N2H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9NA B.32g Cu 在足量 O2 或硫蒸气中完全反应失去的电子数均为 NA C.用惰性电极电解 100mL0.1mol•L﹣1 的 CuSO4 溶液,当阴、阳两极产生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气体时,电路中 转移电子数为 0.04NA D.等物质的量的 FeBr2 和 Cl2 在溶液中的反应:2Fe2++2Br﹣+2Cl2═2Fe3++Br2+4C1﹣ 9.实验室石蜡催化裂化的装置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 A.试管Ⅰ连的玻璃导管加长是为使气态石蜡冷凝回流 B.装置Ⅱ中冷水的作用是冷凝收集裂化油 C.酸性 KMnO4 溶液若倒吸可加快褪色速率 D.试管Ⅲ中溶液颜色变浅甚至褪色可说明有乙烯生成 理科综合试题卷 第 3页,总 16 页 10.脱氢醋酸钠是 FAO 和 WHO 认可的一种安全型食品防霉、防腐保鲜剂,它是脱氢醋酸的钠盐。脱氢醋酸的一 种制备方法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 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B.a.b 均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C.a、b 均能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应 D.b 与 互为同分异构体 11.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X,Y 的 核电荷数之比为 3:4,W﹣的最外层为 8 电子结构,金属单质 Z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 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 与 Y 能形成多种化合物,一般条件下都能与 Z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 B.原子半径大小:X<Y,Z>W C.化合物 Z2Y 和 ZWY3 都只存在离子键 D.Y,W 的某些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作水的消毒剂 12.复旦大学王永刚的研究团队制得一种柔性水系锌电池,该可充电电池以锌盐溶液作为电解液,其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N 极发生还原反应 B.充电时,Zn2+向 M 极移动 C.放电时,每生成 1mol PTO﹣Zn2+,M 极溶解 Zn 的质量为 260g D.充电时,N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PTO+8e﹣+4Zn2+═PTO﹣Zn2+ 13.室温时,在 20ml0.1mol•L﹣1 一元弱酸 HA 溶液中滴加同浓度的 NaOH 溶液,溶液中 1g 堨 堨 与 pH 的关系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室温时,电高常数 Ka(HA)=1.0×10﹣53 B.B 点对应 NaOH 溶液的体积是 10mL 理科综合试题卷 第 4页,总 16 页 C.A 点溶液中:c(Na+)>c(A﹣)>c(H+)>c(OH﹣) D.从 A 点到 C 点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 题至第 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 题至第 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 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地光是在地震前夕出现在天边的一种奇特的发光现象,它是放射性元素氡因衰变释放大量的带电粒子,通过岩 石裂隙向大气中集中释放而形成的。已知氡 222 86 Rn 的半衰期为 3.82d ,经衰变后产生一系列子体,最后变成稳定的 206 82 Pb ,在这一过程中 A.要经过 4 次 衰变和 4 次  衰变 B.要经过 4 次 衰变和 6 次  衰变 C.氡核 222 86 Rn 的中子数为 86,质子数为 136 D.标号为 a 、b 、 c 、 d 的 4 个氡核 222 86 Rn 经 3.82d 后一定剩下 2 个核未衰变 15.某运动员练习射箭时,站在同一位置先后水平射出两只箭,射中箭靶上同一竖直线上两点, 如图所示, A 箭的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于 B 箭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忽略空气阻力。已知箭飞 行时,箭头的指向与箭的运动方向相同。则 ( ) A. A 、 B 两箭的射出点一定高度相同 B. A 箭的射出点一定比 B 箭的射出点高 C. A 箭射出的初速度一定比 B 箭射出的初速度大 D. A 箭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一定比 B 箭在空中飞行的时间长 16.如图所示,矩形的四个顶点 a 、 b 、 c 、 d 为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 2 2ab bc m  ,电场线与矩形所在的平面 平行。已知 a 点电势为18V , b 点电势为10V , c 点电势为 6V .一带电粒子从以点以速度 0 1000 /v m s 射入电场, 0v 与 ab 边的夹角为 45,一段时间后粒子经过 ab 边的中点 e 。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d 点电势为12V B.粒子从 a 点到 e 点电势能增大 C.电场强度大小为 4 2 /V m D.粒子从 a 点到 e 点所用时间为 32 10 s 17.如图所示,北京某中学生在自行车道上从东往西沿直线以速度 v 骑行,该处地磁场的水平分量大小为 1B ,方向 由南向北,竖直分量大小为 2B ,假设自行车的车把为长为 L 的金属平把,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图示位置中辐条上 A 点比 B 点电势低 B.左车把的电势比右车把的电势低 C.自行车左拐改为南北骑向,辐条 A 点比 B 点电势高 D.自行车左拐改为南北骑向,辐条 A 点比 B 点电势低 18.如图(a),水平匀强磁场中有一边长为 0.5m 的正方形线框,其电阻为1 .当线框绕过其两对边中心的竖直轴 OO 理科综合试题卷 第 5页,总 16 页 以某一角速度匀速旋转时,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ò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线框转动的角速度为 0.4 /rad s B.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约为 0.4T C.线框内感应电流的有效值约为 0.7A D. 0t  时,线框平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的夹角为 90 19.太阳系中的第二大行星是土星,它的卫星众多,目前已发现的卫星达数十颗。根据下表所列土卫五和土卫六两 颗卫星的相关参数,可以比较 ( ) 土星的卫星 距离土星距离 /km 半径 /km 发现者 发现年份 土卫五 527000 765 卡西尼 1672 土卫六 1 222 000 2575 惠更斯 1655 A.这两颗卫星公转的周期大小 B.这两颗卫星公转的速度大小 C.这两颗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 D.这两颗卫星公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 20.一长轻质薄硬纸片静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纸片上放有质量均为1kg 的 A 、 B 两物块, A 、 B 与薄硬纸片之间 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1 0.2  , 2 0.3  .现让水平恒力 F 作用在 A 物块上,如图所示,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 动摩擦力, 210 /g m s 则 ( ) A.若 2.1F N ,则物块 A 相对薄硬纸片滑动 B.若 3F N ,则 A 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1.5N C.若 4F N ,则 B 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22.0 /m s D.无论力 F 多大, B 的加速度最大为 23 /m s 21.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圆形管状轨道竖直放置,管道中央轨道半径为 R ,管道内 有一质量为 m 、带电荷量为 q 直径略小于管道内径的小球,空间内存在方向相互垂 直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方向水平向里,电场的电场 强度大小 (2 mgE gq  为重力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现小球从轨道的最低点沿轨道方 向以大小为 0v 的初速度水平射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无论初速度的方向向右还是向左,小球在运动中对轨道的作用力都不可能为 0 B.小球在最高点对轨道内侧的作用力大小可能为 2 mg ,方向竖直向下 C.小球在最高点对轨道的作用力为 0 时,受到的洛伦兹力大小可能为 2 0mv R ,方向竖直向下 D.若初速度方向向左,小球在最低点和轨道水平直径右端时,对轨道外侧有压力,且压力差大于 3 2 mg 理科综合试题卷 第 6页,总 16 页 第 II 卷(共 174 分) 三、非选择题:共 174 分。第 22 至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 至 38 题为选考 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29 分。 22.(6 分)如图所示,某小组同学利用 DIS 实验装置研究支架上力的分解。 A 、 B 为两个相同的双向力传感器, 该型号传感器在受到拉力时读数为正,受到压力时读数为负。 A 连接质量不计的细绳,并可沿固定的圆弧形轨道移 动。B 固定不动,通过光滑铰链连接一轻杆,将细绳连接在杆右端 O 点构成支架,调整使得 O 点位于圆弧形轨道的 圆心处, 保持杆沿水平方向。随后按如下步骤操作: ①测量绳子与水平杆的夹角 AOB   ; ②对两个传感器进行调零; ③用另一绳在 O 点悬挂住一个钩码,记录两个传感器读数; ④取下钩码,移动传感器 A ,改变 角,重复上述步骤①②③④,得到图示数据表格。 表格 a 1 /F N 1.001 0.580  1.002  2 /F N 0.868 0.291  0.865   30 60  150  表格 b 1 /F N 1.103  2 /F N     30 60  (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 A 传感器对应的是表中的力 (填“ 1F ”或“ 2F ” ) ,并求得钩码质量为 kg (保 留一位有效数字, g 取 210 / )m s ; (2)实验中,让 A 传感器沿圆心为 O 的圆弧形(而不是其它的形状)轨道移动的主要目的是 。 A .方便改变 A 传感器的读数 B .方便改变 B 传感器的读数 C .保持轻杆右端 O 的位置不变 D .方便改变细绳与杆的夹角 23.(9 分)温度传感器的核心部分是一个热敏电阻。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伏安法测电阻之后,利用所 学知识来测量由某种金属制成的热敏电阻的阻值。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如下: A .直流电源,电动势 6E V ,内阻不计; B .毫安表 1A ,量程为 600mA,内阻约为 0.5 ; C .毫安表 2A ,量程为10mA ,内阻 100AR   ; D .定值电阻 0 400R   ; 理科综合试题卷 第 7页,总 16 页 E .滑动变阻器 5R   ; F .被测热敏电阻 1R ,开关、导线若干。 (1)实验要求能够在 0 ~ 5V 范围内,比较准确地对热敏电阻的阻值 1R 进行测量,请在图甲的方框中设计实验电路。 (2)某次测量中,闭合开关 S ,记下毫安表 1A 的示数 1I 和毫安表 2A 的示数 2I ,则计算热敏电阻阻值的表达式为 1R  (用题给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该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甲电路,按照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作出的 2 1I I 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该热敏电 阻的阻值随毫安表 2A 的示数的增大而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 (4)该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将该热敏电阻接入如图丁 所示电路,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9V ,内阻不计,理想电流表示数为 0.7A ,定值电阻 1 30R   ,则由以上信息可求 出定值电阻 2R 的阻值为  ,此时该金属热敏电阻的温度为 C 。 24.(14 分)如图所示两小滑块分别静止在平台的两端,间距 6.25x m ,质量分别为 1 1m kg 、 2 2m kg 水平面 上依次排放两块完全相同的木板 A 、 B ,其长度均为 2.5L m ,质量均为 1M kg ,木板上表面与平台等高滑块与 平台间、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1 0.2  ,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2 ,现给滑块 1m 一水平向右 的初速度 0 13 /v m s ,一段时间后与 2m 发生弹性碰撞。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g 取 210 /m s .求: (1)碰前滑块 1m 的速度大小及碰后滑块 2m 的速度大小; (2)若滑块 2m 滑上木板 A 时,木板不动而滑上木板 B 时,木板 B 开始滑动,则 2 应满足什么条件; (3)若 2 0.8  求木板 B 的位移大小。 25.(18 分)某中学科技小组的学生在进行电磁发射装置的课题研究,模型简化如下。在水平地面上固定着相距 为 L 的足够长粗糙导轨 PQ 及 MN , PQNM 范围内存在可以调节的匀强磁场,方向竖直向上,如图所示,导轨左侧 末端接有电动势为 E 、内阻为 r 的电源,开关 K 控制电路通断。质量为 m 、电阻同为 r 的导体棒 ab 垂直导轨方向 静止置于上面,与导轨接触良好。电路中其余位置电阻均忽略不计。导轨右侧末端有一线度非常小的速度转向装置, 能将导体棒水平向速度转为与地面成 角且不改变速度大小。导体棒在导轨上运动时将受到恒定的阻力 f ,导轨棒 发射后,在空中会受到与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的阻力, 0f kv ,k 为比例常数。导体棒在运动过 理科综合试题卷 第 8页,总 16 页 程中只平动,不转动。重力加速度为 g 。调节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闭合开关 K ,使导体棒获得最大的速度。(需考 虑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的反电动势) (1)求导体棒获得最大的速度 mv ; (2)导体棒从静止开始达到某一速度 1v ,滑过的距离为 0x ,导体棒 ab 发热量Q ,求电源提供的电能及通过电源的 电量 q ; (3)调节导体棒初始放置的位置,使其在到达 NQ 时恰好达到最大的速度,最后发现导体棒以 v 的速度竖直向下落 到地面上。求导体棒自 NQ 运动到刚落地时这段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26.(14 分)硫酸四氨合铜晶体([Cu(NH3)4]SO4•H2O)常用作杀虫剂,媒染剂,在碱性镀铜中也常用作电镀 液的主要成分,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常温下该物质在空气中不稳定,受热时易发生分解。某化学兴趣小组以 Cu 粉,3mol/L 的硫酸,浓氨水,10% NaOH 溶液,95%的乙醇溶液,0.500mol/L 稀盐酸,0.500mol/L 的 NaOH 溶液 来合成硫酸四氨合铜晶体并测定其纯度。 Ⅰ.CuSO4 溶液的制备 ① 称取 4g 铜粉,在 A 仪器中灼烧 10 分钟并不断搅拌,放置冷却。 ② 在蒸发皿中加入 30mL 3mol/L 的硫酸,将 A 中固体慢慢放入其中,加热并不断搅拌。 ③ 趁热过滤得蓝色溶液。 (1)A 仪器的名称为 。 (2)某同学在实验中有 1.5g 的铜粉剩余,该同学将制得的 CuSO4 溶液倒入另一蒸发皿中加热浓缩至有晶膜出 现,冷却析出的晶体中含有白色粉末,试解释其原因 。 Ⅱ.晶体的制备 将上述制备的 CuSO4 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 (3)已知浅蓝色沉淀的成分为 Cu2(OH)2SO4 试写出生成此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4)析出晶体时采用加入乙醇的方法,而不是浓缩结晶的原因是 。 Ⅲ.氨含量的测定 精确称取 wg 晶体,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 10%NaOH 溶液,通入水蒸气, 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并用蒸馏水冲洗导管内壁,用 V1mL0.5mol/L 的盐酸标准溶液完全吸收。取下接收瓶, 用 0.5mol/L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 HCl(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到终点时消耗 V2mLNaOH 溶液。 理科综合试题卷 第 9页,总 16 页 (5)A 装置中长玻璃管的作用 ,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 。 (6)下列实验操作可能使氨含量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是 。 A.滴定时未用 NaOH 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 B.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C.滴定过程中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D.取下接收瓶前,未用蒸馏水冲洗插入接收瓶中的导管外壁。 27.(14 分)碱性锌锰电池的工作原理:Zn+2MnO2+2H2O═2MnO(OH)+Zn(OH)2,其中的电解质溶液是 KOH 溶液。某课题组用废旧铁壳无汞碱性锌锰电池为原料,制备一种新型材料 MnXZn(1﹣x)Fe2O4,其工艺流程 如图所示: (1)滤液 A 中溶质的电子式为 。 (2)已知 MnxZn(1﹣x)Fe2O4 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与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制取氯气时还原产物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3)“溶渣”工序中稀硫酸与铁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可将+3 价锰的化合物全部还原成 Mn2+,写出该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 。 (4)“调铁”工序的目的是调整滤液中铁离子的总浓度,使其中金属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与产品的化学式 MnXZn (1﹣X)Fe2O4 相符合。 ① 写出“调铁“工序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② 若测得滤液的成分为 c(Mn2+)+c(Zn2+)=amol•L﹣1,c(Fe2+)+c(Fe3+)=bmol•L﹣1,滤液体积为 1m3, “调铁”工序中,需加入的铁粉质量为 kg(忽略溶液体积变化,用含 a、b 的代数式表示)。 (5)在“氧化“工序中,加入双氧水的目的是把 Fe2+氧化为 Fe3+;生产过程中发现实际消耗双氧水的量大于理 论值,其可能原因除温度外,主要是 。 理科综合试题卷 第 10页,总 16 页 (6)用氨水“调 pH“后,经“结晶”“过滤”可得到产品和滤液 C,从滤液 C 中还可分离出一种氮肥,该氮 肥的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28.(15 分)含氮化合物对环境、生产和人类生命活动等具有很大的影响。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某分子筛作催化剂,NH3 可脱除工厂废气中的 NO、NO2,反应机理如图 1 所示。A 包含的物质为 H2O 和 (填化学式)。 (2)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的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① 2NO2(g)+NaCl(g)═NaNO3(g)+ClNO(g)△H1<0 ② 2NO(g)+Cl2(g)═2ClNO(g)△H2<0 则 4NO2(g)+2NaCl(g)═2NaNO3(g)+2NO(g)+Cl2(g)的△H= (用△H1 和△H2 表示)。 若反应 ① 在绝热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测得 NO2(g)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如图 2 所示,NO2(g)的 转化率 α (NO2)在 t3﹣t4 时间降低的原因是 。 (3)工业上利用氨气生产氢氰酸(HCN)的反应为 CH4(g)+NH3(g) ⇌ HCN(g)+3H2(g)△H>0.在一 定温度下,向 2L 密闭容器中加入 n mol CH4 和 2mol NH3 平衡时 NH3 体积分数随 n 变化的关系如图 3 所示。 a 点时,CH4 的转化率为 %;平衡常数:K(a) K(b)(填“>”“=”或“<”)。 (4)肌肉中的肌红蛋白(Mb)与 O2 结合生成 MbO2,其反应原理可表示为 Mb(aq)+O2(g) ⇌ MbO2(aq),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 K 堨⺁ 堨⺁堨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测得肌红蛋白的结合度( α ) [ α 生成的 堨⺁ 初始的 堨⺁ 100%]与 p(O2)的关系如图所示。 研究表明正反应速率 V 正=k 正•c(Mb)•p(O2), 理科综合试题卷 第 11页,总 16 页 逆反应速率 V 逆=k 逆•c(MbO2)(其中 k 正和 k 逆分别表示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常数)。 ① 试写出平衡常数 K 与速率常数 k 正、k 逆的关系式:K= (用含有 k 正、k 逆的式子表示)。 ② 试求出图中 c(4.50,90)点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 K= kPa﹣1.已知 k 逆=60s﹣1,则速率常数 k 正 = s•kPa﹣1。 29.(8 分)某农业合作社开发的“水稻与泥鳅共生养殖技术”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目标。稻田中泥鳅 属于杂食性鱼类,捕食水体中浮游生物、昆虫、田螺、藻类和高等植物的碎屑等,被称为水体中的“清洁工”。据 此分析回答: (1)稻田中泥鳅和昆虫的种间关系是 。泥鳅的粪便可促进水稻生长,原因是粪便中的有机物被分解, 为水稻提供了 。 (2)调查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宜采用 ,此方法成功的关键是要做到 。 (3)水稻每年固定的太阳能,其中一部分流向分解者,这一部分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来自 。 (4)稻田中投放泥鳅的数量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30.(9 分)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根短、白化的水稻突变体 sral,利用该突变体可以深入研究植物叶绿体发育和光合 作用的调控机制。如表为长势一致且生长状况良好的野生型水稻 WT 和突变体水稻 sral 植株,在适宜条件下测 定的光合参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水稻品种 光合速率( μ mol•m﹣2•s﹣1)气孔导度(mol•m﹣2•s﹣1) 胞间 CO2 浓度( μ mol•m﹣2• s﹣1) WT 11.77 0.30 298.44 sral ﹣3.61 0.18 424.52 (1)CO2 的固定量直接反映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 反应速率光合速率为负值表明 。据如表分 析,sral 植株光合速率的显著降低 (填“是”或“不是)由摄入 CO2 的量变化引起的。 (2)利用分光光度计对 WT 和 sral 植株进行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推测 sral 植株中叶绿素 a、叶绿素 b 和类胡 萝卜素含量 。 (3)研究还发现过氧化氢酶(CAT)参与水稻细胞内有害 物质(超氧自由基)的分解,膜脂过氧化物(MDA)的增 多会加剧膜的损伤。如图为 WT 和 sral 植株中上述两种物 质相对含量的测定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sral 植株中的 CAT 含量比 WT 植株中的低, 推测 sral 植株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 导致超氧自 由基含量增加,加速 MDA 的积累,造成 膜结构的损伤。 31.(10 分)进食后,葡萄糖进入胰岛 B 细胞所引起的胰岛 B 细胞和组织细胞的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图所示。 理科综合试题卷 第 12页,总 16 页 (1)进食后,图中 ADP ATP 的比值上升原因是 。 (2)简述胰岛 B 细胞内 ADP ATP 的比值上升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过程 。 (3)结合图示信息,解释胰岛素所具有的“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 低”功能: 。 (4)为研究血浆维生素 D3(用 VD3 表示)与糖尿病的关系,科研人员根据血浆 VD3 的含量将受试者分为 3 组, 跟踪统计 4 年后的糖尿病发病率,结果如表。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血浆 VD3(ng/mL) VD3<18.6 18.6≤VD3<31 31≤VD3<50 糖尿病的发病率(%) 12.4 4.6 0.0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当胰岛 B 细胞内 Ca2+达到一定浓度后,胰岛素开始释放。请结合如图信息推测血浆 VD3 在 此过程中的相关功能可能是 。 32.(12 分)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育种一方面要利用基因组育种技术和基因 编辑技术,加快水 稻功能基因组研究成果向育种应用的转化,另一方面要重视发掘新的 重要基因,为设计育种提供“元件”。我 国水稻遗传育种经历的 3 次大飞跃,离不开矮秆 基因、核不育基因、抗虫基因等许多重要基因资源的发掘和利 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在自交系 A 水稻田中发现一株矮化的突变体,通过自交保种发现,后代均表现为矮秆,说明此矮 秆突变体为 。将此矮秆突变体分别在我国多个地区进 行种植,发现株高、产量表现稳定。根据矮秆突 变体的性状表现,科研人员认为矮秆突变 体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理由是 (至少写出两点)。 (2)为研究水稻核基因 B 的功能,科研人员将 T﹣DNA 插入 B 基因中,致使该基因失活,失活后的基因记为 b。以野生植株和突变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统计母本植株的 结实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编号 亲本组合 结实数/授粉的小花数 结实率 ① ♀BB×♂bb 10% ② ♀bb×♂BB 〮 50% ③ ♀BB×♂BB t 50% 表中数据表明,B 基因失活使 配子育性降低。若用杂交 ① 的 F1(作父本)给 杂交 ② 的 F1(作母本)授 粉,预期母本植株的结实率为 ,所获得的 F2 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 理科综合试题卷 第 13页,总 16 页 (3)科研人员将苏云金芽胞杆菌的 Bt 毒蛋白基因导入水稻细胞获得抗虫水稻,并筛选出 细胞核中含有两个抗 虫基因的个体。请用筛选出的转基因水稻设计一个杂交实验,进一步确定细胞核中两个抗虫基因的相对位置。 (简要写出实验方法,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 (二)选考题:共 45 分。请考生从 2 道物理题、2 道化学题、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 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 3-3] (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 a 变化到状态 b ,再由状态 b 变化到状态 c ,其压强 p 与温度 t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体由 a 到b 为等容变化 B.气体在状态 a 的内能大于在状态 b 的内能 C.气体由 b 到 c 的过程必放热 D.气体在状态 a 的体积小于在状态 c 的体积 E. b 到 c 的过程是等压过程,温度升高,气体对外做功 (2)2019 年 12 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勤消毒是 一种关键的防疫措施,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喷雾消毒桶的原理图,消毒桶高为 h 。在室外从加水口加注高度为 2 h 的 消毒液,关闭喷雾口阀门 K ,密封加水口,上部封闭有压强为 0p 、温度为 0T 的空气。将喷雾消毒桶移到室内,一 段时间后打开喷雾口阀门 K ,恰好有消毒液从喷雾口溢出。已知消毒液的密度为  ,大气压强恒为 0p ,喷雾管的 喷雾口与喷雾消毒桶顶部等高。忽略喷雾管的体积,将空气看作理想气体,重力加速度为 g 。 (1)求室内温度。 (2)关闭 K ,在室内用打气筒向喷雾消毒桶内充入空气。然后,打开 K ,在室内喷雾消毒。消毒完成时,发现桶 内消毒液的液面刚好降到桶底。求充入空气与原有空气的质量比。假设整个过程中气体温度保持不变。 34.[物理——选修 3-4](1)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 0t  时刻刚好传到 E 点,且 A 点在波峰, B 、 C 、 D 也是波上质点,波形如图(a)所示;质点 C 的振动图象如图(b)所示。在 x 轴正方向 E 有一能接收简谐横波信 号的接收器(图中未画出)以5 /m s 的速度向 x 轴正方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速是10 /m s B. 0.05t s 时刻, B 点在波谷 C. C 、 D 两点振动的相位差是 D.简谐横波波源起振方向沿 y 轴负方向 理科综合试题卷 第 14页,总 16 页 E.接收器接收到的波的频率比波源振动频率小 (2)如图所示,长方体玻璃砖水平放置,长为 2L ,宽为 L ,入射光线与界面 AB 的法线成 60 ,入射点为 AB 中点, 入射光线经玻璃砖反射后射到平面镜 MN 上,平面镜 MN 与 AB 面平行且距 AB 面 2 L ,已知在 AB 面的反射光与折射 光恰好垂直,求: ①玻璃砖的折射率; ②经平面镜反射的光线与经玻璃砖 CD 面投射出来的光线之间的距离。 35.[化学——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35.Ni 元素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 Ni 原子价层电子的排布式为 。 (2)科学家在研究金属矿物质组分的过程中,发现了 Cu﹣Ni﹣Fe 等多种金属互化物。确定某种金属互化物是晶体 还是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对固体进行 。 (3)Ni 能与类卤素(SCN)2 反应生成 Ni(SCN)2.Ni(SCN)2 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 ;(SCN) 2 分子中,硫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σ键和 π 键数目之比为 。 (4)[Ni(NH3)6](NO3)2 中,不存在的化学键为 (填标号)。 a.离子键 b.金属键 c.配位键 d.氢键 (5)镍合金储氢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 ① 图甲是一种镍基合金储氢后的晶胞结构示意图。 该合金储氢后,含 1molLa 的合金可吸附 H2 的数目为 。 ② Mg2NiH4 是一种贮氢的金属氢化物。在 Mg2NiH4 晶胞中,Ni 原子占据如图乙的顶点和面心,Mg2+ 处于乙图八 个小立方体的体心。Mg2+位于 Ni 原子形成的 (填“八面体空隙”或“四面体空隙”)。 若晶体的密度为 dg/cm,Mg2NiH4 的摩尔质量为 Mg/mol,则 Mg2+和 Ni 原子的最短距离为 nm(用含 d、M、N 的代数式表 示)。 36.[化学——选修 5:有机化学基础]洛匹那韦(Lopinavir)是抗艾滋病毒常用药,在“众志成城战疫情”中,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合剂被用于抗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洛匹那韦的合成路线可设计如图: 理科综合试题卷 第 15页,总 16 页 回答下列问题: (l)A 的化学名称是 ;A 制备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反应条件)。 (2)D 生成 E 的反应类型为 :F 中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官能团名称为 。 (3)C 的分子式为 ;一定条件下,C 能发生缩聚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4)K2CO3 具有碱性,其在制备 D 的反应中可能的作用是 。 (5)X 是 C 的同分异构体,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 X 的结构简式 ① 含有苯环,且苯环上的取代基数目≤2 ② 含有硝基 ③ 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个数比为 6:2:2:1 (6)已知:CH3COOH ᗅCH3COCl (2,6﹣二甲基苯氧基)乙酰氯( )是由 G 合成洛匹那韦的原料之一,写出以 2,6﹣二甲 基苯酚、ClCH2COOCH2CH3、K2CO3 为原料制各该物质的合成路线 (其它无机试剂任选)。 37.[生物——选修 1:生物术实践]如图为果酒、果醋工厂化生产流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理科综合试题卷 第 16页,总 16 页 (1)家庭自制葡萄酒所用菌种来自 ,图中的候选菌 B 经筛选和纯化是为了获取优良的 菌种。 (2)图中所用的培养基都需要在接种前用 法进行灭菌,灭菌是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 外 。 (3)在纯化菌种 A 时接种了 5 个平板,其中乙平板的菌落分布如图所示,据图可知乙平板的接种方法是 , 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 。 (4)果酒发酵罐与果醋发酵罐需要控制的温度条件分别是 。 (5)为了提高产品品质,使优良的菌种可以重复多次利用,可以采用 技术。 38.[生物——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如图是制备抗埃博拉病毒 VP40 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请回答: (1)过程 ① 中选用 EcoRⅠ和 XhoⅠ两种限制酶切割的优点是 ,此外还要用到 酶. (2)过程 ② 中首先需要用 处理大肠杆菌,使其处于感受态,VP40 基因进入大肠杆菌后维持稳定并表达 的过程称为 . (3)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相比,过程 ④ 特有的方法是用 处理.通常在选择培养基中需加入抗生素,目 的是 .选择培养基上存活的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 (是、不是)单克隆抗体. (4)图示过程应用的生物技术有 (至少答出三种). 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15 页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学校2020届高三5月模拟 理科综合试题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生物部分 1.B【解答】解:A、原核细胞不具有生物膜系统,真核细胞相较于原核细胞有更复杂的生物膜系统,使反应更加 有序,A 正确;B、由于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都存在无氧呼吸,因此不符合生物适应性演变观点,B 错误;C、绿藻 与蓝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有光合色素和相关酶,C 正确;D、DNA 往往是双螺旋 结构,基因的表达比 RNA 更复杂,D 正确。故选:B。 2.A【解答】解:A、斐林试剂是鉴定还原糖的,蔗糖和淀粉都是非还原糖,而淀粉被淀粉酶分解后的葡萄糖是还 原糖,A 正确;B、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呈紫色,会干扰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B 错误;C、 在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解离使细胞分离,C 错误;D、向一个密闭玻璃容器中的绿色植物提供 C18O2 和 H218O,检测所产生的氧气中同位素的种类,因同位素标记相同,无法探究氧气中氧元素的来源,D 错误。故选:A。 3.D【解答】解:A、患者肺功能受损,血氧饱和度下降导致呼吸急促,以补偿机体缺氧,A 正确;B、患者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治愈后,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有对 SARS﹣CoV﹣2 免疫的能力,B 正确;C、 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能使 SARS﹣CoV﹣2 的蛋白质外壳变性,从而失去感染力,因此为预防感染常用 70%的酒 精消毒,C 正确;D、患者发热时,机体产热增多散热也增多,D 错误。故选:D。 4.B【解答】解:A、由图可知,各年份伊犁绢蒿种群密度均在轻度放牧情况下达到最大,重度放牧下达到最小, A 正确;B、随放牧强度增加,2012 年丰富度指数呈现增加趋势,2013 年丰富度指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 势,2014 年重度放牧等于对照,B 错误;C、调查表明适度放牧利于增加该地群落的丰富度,以此维持草地群落的 稳定性,C 正确;D、2013 年物种丰富度高但种群密度却低可能是气候条件适宜、草食压力大导致,D 正确。故选: B。 5.D【解答】解:A、端粒酶(由 RNA 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能够将变短的 DNA 末端重新加长,即能催化染 色体 DNA 的合成,A 错误;B、在生殖系细胞和癌细胞中存在端粒酶(由 RNA 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能够将 变短的 DNA 末端重新加长,使得癌细胞能无限增殖,则抑制端粒酶的作用可使得癌细胞衰老,进而抑制癌细胞增 殖,B 错误;C、端粒学说认为人体细胞衰老的原因是染色体 DNA 会随着复制次数增加而逐渐缩短,C 错误;D、 根据题干分析,人体生殖系细胞和其他细胞含端粒酶基因,但因为基因选择性表达,在生殖系细胞中表达,D 正确。 故选:D。 6.B【解答】解:A、若基因 D 对基因 d 为不完全显性,则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1:2:1,这与题干不符,A 错误; B、含显性基因的精子或卵细胞存在致死现象,则一种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D:d=1:1,另一种配子只有 d 一种 基因型,子代出现 1:1 的性状分离比,B 正确;C、若种群中存在显性杂合致死现象则不会出现 Dd 个体,C 错误; D、若雌雄亲本均产生了 2 种生活力相同的配子,则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 DD:Dd:dd=1:2:1,不会出现 1:1 的性状分离比,D 错误。故选:B。 29、(1)捕食和竞争 无机盐和二氧化碳 (2)样方法 随机取样 (3)水稻的残枝落叶和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 (4)若泥鳅数量过少,不能充分利用稻田所提供的能量;若泥鳅数量过多,就会造成稻田被破坏,生产者固定 的太阳能减少,使泥鳅的产量下降 【解答】解:(1)稻田中泥鳅和昆虫都捕食水体中藻类,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为竞争,稻田中泥鳅捕食昆虫, 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因此稻田中泥鳅和昆虫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粪便中的有机物被分解,为水 稻提供了无机盐和二氧化碳,因此泥鳅的粪便可促进水稻生长。 (2)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因此采用样方法调查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 此方法成功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3)水稻每年固定的太阳能,其中一部分流向分解者,这一部分流入分解者的能量来自水稻的残枝落叶和初级 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 参考答案 第 2 页 共 15 页 (4)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若泥鳅数量过少,不能充分利用稻田所提供的能量;若泥鳅数量过多,就会造成 稻田被破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减少,使泥鳅的产量下降。因此稻田中投放泥鳅的数量既不能过多,也不能 过少。 30、(1)暗 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 不是 (2)都接近于零 (3)CAT 含量降低 叶绿体 【解答】解:(1)二氧化碳是暗反应的原料,CO2 的固定量直接反映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暗反应速率;光合 速率为负值,说明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由表格信息可知,与 WT 植株相比,stral 胞间二氧化碳大 于 WT,因此 stral 光合速率低不是二氧化碳不足引起的。 (2)由表格信息可知,在光照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stral 光合速率低,小于呼吸作用,因此限制光合速率的因 素不是环境因素,可能是光合色素的含量,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能都接近于零。 (3)由柱形图可知,sral 植株中的 CAT 含量比 WT 植株中的低,MDA 含量高,因此 stral 突变体可能是由于 CAT 含量降低导致超氧自由基含量增加,加速 MDA 的积累,造成叶绿体膜结构损伤;进而使光合速率低于 WT。 31、(1)胰岛 B 细胞内葡萄糖增加,有氧呼吸增强 (2)细胞膜上钾离子通道关闭,触发钙离子通道打开,使钙离子进入胰岛 B 细胞中;钙离子促进含有胰岛素的 囊泡的形成、运输和分泌 (3)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增加了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数量,促进了葡萄糖进入细胞, 促进细胞内的糖原、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 (4)促进胰岛 B 细胞吸收钙离子 【解答】解:(1)据图示可知,进食后,图中 ̠ᙏ ᙏ 的比值上升原因是胰岛 B 细胞内葡萄糖增加,有氧呼吸增强。 (2)由图示可以看出当细胞膜上钾离子通道关闭,触发钙离子通道打开,使钙离子进入胰岛 B 细胞中;钙离子 促进含有胰岛素的囊泡的形成、运输和分泌,导致胰岛 B 细胞内 ̠ᙏ ᙏ 的比值上升,进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3)据图分析可知,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增加了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数量,促进了葡 萄糖进入细胞,促进细胞内的糖原、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因此胰岛素具有的“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 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功能。 (4)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血浆 VD3(ng/mL)浓度越高,糖尿病发病率越低,因此推测血浆 VD3 在此过程中的 相关功能可能是促进胰岛 B 细胞吸收钙离子,从而促进胰岛素的释放。 32、(1)纯合体 矮杆突变体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和较高的光能利用率 (2)雄 30% 5:6:1 (3)让该细胞核中含有两个抗虫基因(设为 D)的个体自交,统计子代表现型和比例。若后代抗虫:不抗虫= 3:1,说明两个抗虫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若后代全为抗虫,说明两个抗虫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 条染色体上;若后代抗虫:不抗虫=15:1,说明两个抗虫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解答】解:(1)纯种个体能稳定遗传,矮秆突变体通过自交保种,后代均表现为矮秆,说明此矮秆突变体为 纯合体,矮秆个体能抗倒伏,且具有较高的光能利用率,故矮秆突变体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由实验可知 ① 和 ② 组是实验组, ③ 组是对照组。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② 和 ③ 的结实率相同,而亲本 ① 中 的雄性亲本是 bb,其结实数特别低,根据基因 B 失活后是 b 基因,可推测是雄配子育性严重降低导致结实率降 低。根据做出的假设和表格中的结实率,如果让杂交 ① 的 F1 即 Bb 给杂交 ② 的 F1 即 Bb 授粉,雄配子是 B 和 b, 雌配子是 B 和 b,当雄配子含 B 时母本结实率是 50%,当雄配子含 b 时母本结实率是 10%,子代中有 t BB、 t Bb、 t Bb、 t bb,所以预期结实率应是 t 50% t 50% t 10% t 10%=30%,子代中 BB:Bb:bb=( t 50%): ( t 50% t 10%):( t 10% )=5:6:1。 参考答案 第 3 页 共 15 页 (3)让该细胞核中含有两个抗虫基因(设为 D)的个体自交,统计子代表现型和比例。 如果两个抗虫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含有 2 个 D 配子和不含有 D 的配子之比是 1: 1,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抗虫植株与不抗虫植株之比为 3:1; 如果两个 D 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上,产生的配子都含有 D,自交后代都具有抗虫基因,因此 都能抗虫; 如果两个抗虫基因分别位于 2 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在遗传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自交后代不抗虫个体的比 例是 t t ,故抗虫个体:不抗虫个体=15:1。 37、(1)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醋酸菌 (2)高压蒸汽灭菌 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3)稀释涂布平板法 涂布不均匀 (4)前者 18~25℃,后者 30~35℃ (5)固定化细胞 【解答】解:(1)家庭自制葡萄酒所用菌种常来自于葡萄皮表面的酵母菌,图中候选菌 B 用于发酵酿醋,因此 经筛选和纯化是为了获取优良的醋酸菌菌种。(2)灭菌是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 括芽孢和孢子,图中所用的培养基都需要在接种前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3)据图分析可知,乙图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但是其菌落分布不均匀,说明涂布不均匀。 (4)果酒发酵罐与果醋发酵罐需要控制的温度条件有所不同,前者是 18~25℃,后者是 30~35℃。 (5)利用固定化细胞技术,可以提高产品品质,使优良的菌种可以重复多次利用。 38、(1)防止目的基因环化 DNA 连接酶 (2)Ca2+转化 (3)灭活的病毒 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污染 不是 (4)基因工程 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融合 【解答】解:(1)过程 ① 中选用 EcoRⅠ和 XhoⅠ两种限制酶切割可以使目的基因的两端获得不同的粘性末端, 所以这样处理的优点是防止目的基因环化,此外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还需 DNA 连接酶. (2)过程 ② 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此过程首先需要用 Ca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处于感受态,VP40 基因 进入大肠杆菌后维持稳定并表达的过程称为转化. (3)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相比远离基本相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常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动物细胞融合常用 的诱导因素有聚乙二醇和米阿娥活的病毒及电激,所以过程 ④ 特有的方法是用灭活的病毒处理.通常在选择培 养基中需加入抗生素,目的是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污染.选择培养基上存活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要进行克隆化培 养和抗体检测,经过多次筛选才可以获得.所以选择培养基上存活的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不是单克隆抗体. (4)图示过程应用的生物技术有: ① 是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② 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③ 过程表示 给老鼠注射特定的抗原蛋白:VP40 蛋白引起小鼠的特异性免疫,产生特定 B 淋巴细胞, ④ 过程是动物细胞融 合过程. 化学部分 7.D【解答】解:A、自然界中氯喹不存在,故其合成是化学过程,其合成和分离与化学知识有关,故 A 正确;B、 聚丙烯中无碳碳双键,故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 B 正确;C、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故能杀菌消毒,平时用 75%的酒精溶液消毒,由于酒精容易燃烧,故在消毒时要注意防火,故 C 正确;D、“84 消毒液”中含 NaClO,而 “洁厕灵”中含 HCl,两者会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ClO﹣+Cl﹣+2H+=Cl2↑+H2O,故两者不能混合使用, 故 D 错误。故选:D。 8.B【解答】解:A、18g 氨基(﹣ND2)的物质的量为 1mol,而氨基(﹣ND2)中含 9 个电子,故 1mol 此氨基中 含 9NA 个电子,故 A 正确;B、32g 铜的物质的量为 n h th耀晦 0.5mol,而铜和氧气反应后变为+2 价,而和硫 蒸气反应后变为+1 价,故 0.5mol 铜和氧气反应后转移电子为 NA 个,和硫反应后转移电子为 0.5NA 个,故 B 错误; C、用惰性电极电解 100mL0.1mol•﹣1L 的 CuSO4 溶液,阴极上 Cu2+先放电生成 0.01molCu,而后 H+放电生成 H2, 阳极上一直是 OH﹣放电生成 O2,设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xmol,根据两极上得失电子数守恒可知:0.01×2+2x 参考答案 第 4 页 共 15 页 =4x,解得 x=0.01mol,故阳极上转移电子为 0.04NA 个,故 C 正确;D、二者以 1:1 混合时,亚铁离子先被氯气 氧化,剩余的氯气再氧化溴离子,且有一半的溴离子被氧化,离子方程式为 2Fe2++2Br ﹣+2Cl2═2Fe3++Br2+4Cl﹣, 故 D 正确。故选:B。 9.D【解答】解:A.依据石油分馏工业的分馏塔原理,设置了长导管,其作用除导气外,兼起冷凝气体的作用, 故 A 正确;B.装置Ⅱ中冷水的作用是冷凝收集裂化油,故 B 正确; C.因为试管 II 中有不饱和烃生成,所以酸性 KMnO4 溶液若倒吸可加快褪色速率,故 C 正确;D.根据裂化的反 应原理,试管Ⅲ中溶液颜色变浅甚至褪色可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有常温下呈气态含碳数小于 5 的不饱和烃生 成,不一定是乙烯,故 D 错误;故选:D。 10.A【解答】解:A.a 含有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的结构特征,则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 A 错误;B.a.b 均含有碳碳双键,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故 B 正确;C.a.b 均含有酯基,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故 C 正确;D.二 者分子式均为 C8H8O4,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 D 正确。故选:A。 11.D【解答】解: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则 X 为 C 元素,X、Y 的核电荷数之比为 3:4,则 Y 为 O 元素,W﹣的最外层为 8 电子结构,W 为 F 或 Cl 元素,金属单质 Z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可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 Z 为 Na 元素,W 只能为 Cl 元素,A.X 与 Y 形成的化合物有 CO、CO2 等,Z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 NaOH,CO 和 NaOH 不反应,故 A 错误;B.一 般说来,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大小 X>Y,Z>W, 故 B 错误;C.化合物 Z2Y 和 ZWY3 分别为 Na2O、NaClO3,NaClO3 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故 C 错误;D.Y 的单 质臭氧,W 的单质氯气,对应的化合物 ClO2,可作为水的消毒剂,故 D 正确。故选:D。 12.D【解答】解:放电时,金属 Zn 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生成 Zn2+,即 M 电极为负极,则 N 电极为正极,电极 反应式为 2PTO+8e﹣+4Zn2+═PTO﹣Zn2+;充电时,外加电源的正极连接原电池的正极 N,外加电源的负极连接原 电池的负极,阴阳极的电极反应与原电池的负正极的反应式相反,A、该原电池中,M 电极为负极,N 电极为正极, 所以放电时,N 极发生还原反应,故 A 正确;B、充电时,原电池的负极 M 连接外加电源的负极、作阴极,电解质 中阳离子 Zn2+移向阴极 M,故 B 正确;C、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 2PTO+8e﹣+4Zn2+═PTO﹣Zn2+,负极反应式为 Zn﹣2e﹣=Zn2+,电子守恒有 4Zn~PTO﹣Zn2+,所以每生成 1molPTO﹣Zn2+,M 极溶解 Zn 的质量=65g/mol×4mol =260g,故 C 正确;D、充电时,原电池的正极 N 连接外加电源的正极、作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电极反 应式为 PTO﹣Zn2+﹣8e﹣=2PTO+4Zn2+,故 D 错误;故选:D。 13.A【解答】解:A.lg 堨 堨 0,即 c(A﹣)=c(HA),pH=5.3,HA 酸的电离常数 ka 堨 堨 堨 c (H+)=10﹣5.3,故 A 正确;B.依据 A 可知 Ka=10﹣5.3,A﹣水解常数 Kh t t t 〮h 10﹣8.7,即 Ka>Kh, 则等浓度的 HA 和 NaA 混合溶液,HA 电离大于 A﹣水解,所以使 c(A﹣)>c(HA),要使 c(A﹣)=c(HA), 加入的氢氧化钠体积应小于 10mL,故 B 错误;C.A 点对应溶液显酸性,即 c(H+)>c(OH﹣),溶液中电荷关 系为 c(Na+)+c(H+)=c(A﹣)+c(OH﹣),所以离子浓度关系为 c(A﹣)>c(Na+)>c(H+)>c(OH﹣), 故 C 错误;D.依据 lg 堨 堨 的值可知从 A 点到 C 点,A﹣离子浓度逐渐增大,HA 浓度逐渐减小,所以水的电离 程度依次增大,故 D 错误;故选:A。 26、(1)坩埚;(2)反应中硫酸过量,在浓缩过程中,稀硫酸变浓,浓硫酸的吸水性使 CuSO4•5H2O 失去结晶水 变为 CuSO4;(3)2Cu2++2NH3•H2O+SO42﹣=Cu2(OH)2SO4+2NH4+;(4)Cu(NH3)4]SO4•H2O 晶体容易受热 分解;(5)平衡气压,防止堵塞和倒吸; h〮 堨 t ;(6)BD 【解答】解:Ⅰ.(1)灼烧固体,应在坩埚中进行,故答案为:坩埚; (2)得到的为硫酸铜和硫酸溶液,浓缩时,硫酸变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使 CuSO4•5H2O 失去结晶水变为 CuSO4,可使固体变为白色, 故答案为:反应中硫酸过量,在浓缩过程中,稀硫酸变浓,浓硫酸的吸水性使CuSO4•5H2O失去结晶水变为CuSO4; Ⅱ.(3)浅蓝色沉淀的成分为 Cu2(O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Cu2++2NH3•H2O+SO42﹣=Cu2(OH) 2SO4+2NH4+, 参考答案 第 5 页 共 15 页 故答案为:2Cu2++2NH3•H2O+SO42﹣=Cu2(OH)2SO4+2NH4+; (4)析出晶体时采用加入乙醇的方法,而不是浓缩结晶的原因是 Cu(NH3)4]SO4•H2O 晶体容易受热分解,故 答案为:Cu(NH3)4]SO4•H2O 晶体容易受热分解; Ⅲ.(5)装置中长导管可起到平衡气压,防止堵塞和倒吸,与氨气反应的 n(HCl)=10﹣3V1L×0.5mol•L﹣1﹣ 0.5mol•L﹣1×10﹣3V2L=0.5×10﹣3(V1﹣V2)mol,根据氨气和 HCl 的关系式知,n(NH3)=n(HCl)=0.5× 10﹣3(V1﹣V2)mol,则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为 h〮 堨 t , 故答案为:平衡气压,防止堵塞和倒吸; h〮 堨 t ; (6)如使氨含量测定结果偏高,则 V2 偏小, A.滴定时未用 NaOH 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浓度偏低,则 V2 偏大,含量偏低,故 A 错误; B.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导致 V2 偏小,则含量偏高,故 B 正确; C.滴定过程中选用酚酞作指示剂,对实验没有影响,故 C 错误; D.取下接收瓶前,未用蒸馏水冲洗插入接收瓶中的导管外壁,导致盐酸偏少,需要的氢氧化钠偏少,则 V2 偏 小,含量偏高,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BD。 27、(1) ;(2)+3;(3)MnO(OH)+Fe2++3H+=Mn2++Fe3++2H2O;(4) ① Fe+2Fe3+= 3Fe2+、Fe+2H+=Fe2++H2↑, ② (112a﹣56b);(5)生成的 Fe3+催化了过氧化氢的分解;(6)c(OH﹣)<c (H+)<c(SO42﹣)<c(NH4+)。 【解答】解:(1)滤液 A 中溶质为 KOH,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 (2)由信息可知 Mn 为+2 价,锌+2 价、氧元素﹣2 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堨t堨 3 价, 故答案为:+3; (3)“溶渣”工序中稀硫酸与铁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可将+3 价锰的化合物全部还原成 Mn2+,该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 MnO(OH)+Fe2++3H+=Mn2++Fe3++2H2O, 故答案为:MnO(OH)+Fe2++3H+=Mn2++Fe3++2H2O; (4) ① 调铁工序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Fe+2H+=Fe2++H2↑, 故答案为:Fe+2Fe3+=3Fe2+;Fe+2H+=Fe2++H2↑; ② 由化学式 MnxZn(1﹣x)Fe2O4 可知,[n(Mn2+)+n(Zn2+)]:n(Fe3+)=1:2,设加入的铁粉为 zmol,测得 滤液的成分为 c(Mn2+)+c(Zn2+)=amol•L﹣1,c(Fe2+)+c(Fe3+)=bmol•L﹣1,滤液体积为 1m3,则(amol.L ﹣I×103L):(bmol.L﹣1×103L+zmol)=1:2,解得 z=(2a﹣6)×103,则加入的铁粉质量为(2a﹣b)× 103mol×56g/mol=(112a﹣56b)×103g=(112a﹣56b)kg, 故答案为:(112a﹣56b); (5)生产过程中发现实际消耗双氧水的量大于理论值,其可能的原因除温度外,主要是:生成的 Fe3+催化了过 氧化氢的分解, 故答案为:生成的 Fe3+催化了过氧化氢的分解; (6)用氨水“调 pH”后,经“结晶”“过滤”可得到产品和滤液 C,从滤液 C 中还可分离出一种氮肥为硫酸 铵,铵根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溶液中有 c(H+)>c(OH﹣),但是由于水解程度小,溶液中有 c(NH4+)>c (SO42﹣),则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c(OH﹣)<c(H+)<c(SO42﹣)<c(NH4+), 故答案为:c(OH﹣)<c(H+)<c(SO42﹣)<c(NH4+)。 29、(1)N2 (2)2△H1﹣△H2 ;因反应为放热反应且反应容器为绝热容器,随着反应正向进行,体系的温度升高,t3﹣t4 时间段温度升高使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降低 。 (3)25 ; = 参考答案 第 6 页 共 15 页 (4) 正 逆 ;2 kPa﹣1.;120 s•kPa﹣1。 【解答】解:(1)由图 1 可知方程式:[(NH4)2NO2]2++NO=[(NH4)(HNO2)]++A+H+,根据原子守恒可 知,A 为 N2 和 H2O, 故答案为:N2; (2) ① 2NO2(g)+NaCl(g)═NaNO3(g)+ClNO(g)△H1<0 ② 2NO(g)+Cl2(g)═2ClNO(g)△H2<0 根据盖斯定律 2× ① ﹣ ② 得 4NO2(g)+2NaCl(g)═2NaNO3(g)+2NO(g)+Cl2(g)△H=2△H1 ﹣△H2; 反应容器为绝热容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随着反应正向进行,体系的温度升高,t3﹣t4 时间段温度升高使平衡 逆向移动,转化率降低, 故答案为:2△H1 ﹣△H2;因反应为放热反应且反应容器为绝热容器,随着反应正向进行,体系的温度升高,t3 ﹣t4 时间段温度升高使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降低; (3) CH4(g)+NH3(g) ⇌ HCN(g)+3H2(g) 起始物质的量 2 2 0 0 转化物质的量 x x x 3x 平衡物质的量 2﹣x 2﹣x x 3x 平衡时 NH3 体积分数为 100%=30%,解得 x=0.5,CH4 的转化率为 h〮耀晦 耀晦 25%; 化学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a 和 b 点温度相同,则 K(a)=K(b), 故答案为:25;=; (4) ① K 堨⺁ 堨⺁堨 ,达到平衡时 V 正=V 逆,即 k 正•c(Mb)•p(O2)=k 逆•c(MbO2), 堨⺁ 堨⺁堨 正 逆 , 故答案为: 正 逆 ; ② c 点 p(O2)=4.5kPa, α =90%,则生成的 c(MbO2)=0.9c(Mb)初始,则平衡时 c(Mb)=0.1(Mb)初始 K 堨⺁ 堨⺁堨 h䂕堨⺁ 初始 h堨⺁ 初始 th〮ᙏt 2kPa﹣1; K 正 逆 2kPa﹣1,k 逆=60s﹣1,则 k 正=120s•kPa﹣1, 故答案为:2;120。 35.(1)3d84s2 。(2) X﹣射线衍射实验 。(3) N ; sp3 ;5:4 。(4)b (5) ① 3NA 。 ② 四面体空隙 ; t t 107 nm(用含 d、M、N 的代数式表示)。 【解答】解:(1)Ni 是 28 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28,Ni 的基态原子价电子电子排布式 3d84s2, 故答案为:3d84s2; (2)确定某种金属互化物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 X﹣射线衍射实验, 故答案为:X﹣射线衍射实验; (3)非金属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金属元素的,Ni 的第一电离能最小。同周期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第一电离 能呈增大趋势,但 IIA 族、VA 族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的,故第一电离能 N>O>C,同主族自上而 下第一电离能减小,则第一电离能 O>S,所以 Ni(SCN)2 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 N;(SCN)2 分子结 参考答案 第 7 页 共 15 页 构简式为 N≡C﹣S﹣S﹣C≡N,其中 S 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是 4 且含有 2 个孤电子对,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判断硫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sp3,共价单键为σ键,共价双键中含有一个σ键、一个 π 键,共价三键中含有 1 个σ 键、2 个 π 键,则σ键和 π 键数目之比为 5:4, 故答案为:N;sp3;5:4; (4)[Ni(NH3)6](NO3)2 中,配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镍离子与氨分子之间形成配位键,氨分 子和硝酸根离子中存在极性共价键,没有金属键,氢键不是化学键,所以不存在的化学键为 b, 故答案为:b; (5) ① 晶胞中,La 个数为 8 1、Ni 个数为 8 1=5,H2 个数为 2 8 t 3,化学式为 LaNi5(H2) 3,所以 1molLa 的合金可吸附 3molH2,H2 的数目为 3NA, 故答案为:3NA; ② Ni 原子占据晶胞的顶点和面心,将晶胞分成 8 个小正方体,Mg2+ 处于乙图八个小立方体的体心,即位于 Ni 原子形成的四面体空隙内,所以 Mg2+和 Ni 原子的最短距离 x 为晶胞体对角线的四分之一,设晶胞边长为 acm, 则 x t acm,晶胞能有 8 个 Mg2+,即晶胞中有 4 个“Mg2NiH4”,晶胞质量 m t g=da3g,a t cm, 所以 x t t cm t t 107nm, 故答案为:四面体空隙; t t 107。 36.(l) 甲苯 ; (2)取代反应 :羰基和碳碳双键 。 (3)C9H10O2N ; 。 (4) 吸收生成的氯化氢,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 (5) (6) 参考答案 第 8 页 共 15 页 【解答】解:(l)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A 为 ,A 的化学名称是甲苯;A 与氯气发生取代生成 B,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甲苯; ; (2)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D 发生取代生成 E,D 生成 E 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根据 F 的结构简式可知,F 中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官能团名称为羰基和碳碳双键,故答案为:取代反应;羰基和碳碳双键; (3)根据 C 的结构简式可知,C 的分子式为 C9H10O2N;一定条件下,C 能发生缩聚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C9H10O2N; ; (4)B 和 C 发生取代生成 D,同时有氯化氢生成,K2CO3 具有碱性,用碳酸钾可以吸收生成的氯化氢,提高反 应物的转化率, 故答案为:吸收生成的氯化氢,提高反应物的转化; (5)X 是 C 的同分异构体,根据条件 ① 含有苯环,且苯环上的取代基数目≤2,即含有一个或两取代基, ② 含 有硝基, ③ 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个数比为 6:2:2:1,结合 C 的结构简式可知符合条件的 X 的结构简式 为 , 故答案为: ; 参考答案 第 9 页 共 15 页 (6)用 2,6﹣二甲基苯酚与 ClCH2COOCH2CH3 在 K2CO3 的条件下生成 , 再 碱性水解、酸化得 , 再与 SOCl2 发生取代得 ,合成路线为 , 故答案为: 。 物理部分 14.【解答】解: AB 、设此衰变过程中经历了要经过 X 次 衰变和Y 次  衰变,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 得其衰变方程为: 222 206 4 0 86 82 2 1Rn Pb X He Y e   ,由 222 206 4X  ,86 82 2X Y   ,联立解得: 4X  , 4Y  , 故 A 正确, B 错误; C 、氡核 222 86 Rn 的质子数为 86,中子数为 222 86 136  ,故 C 错误; D 、半衰期适用于大量 的原子核,对于少量的原子核不适用,故 D 错误;故选: A 。 15、【解答】解:D 、设箭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运动时间为t ;则水平位移 0x v t ;根据速度的合成与分解可得: 0 0tan y v v v gt    ,解得: 0 tan tan v xt g tg    ,所以 2 tan xt g  ;由于 A 箭的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于 B 箭与竖直 方向的夹角,所以 A 箭的运动时间小于 B 箭的运动时间,故 D 错误; AB 、根据 21 2h gt 可得, A 箭下落的高度小 于 B 箭下落的高度,由于射中箭靶时, A 箭在 B 箭的上方,故无关比较两箭射出的高度关系,故 AB 错误;C 、根 据 0 xv t  可得, A 箭射出的初速度一定比 B 箭射出的初速度大,故 C 正确;故选: C 。 16、【解答】解: A 、根据匀强电场中平行的等间距的两点间的电势差相等,有 ad bcU U ,即 a d b c      ,已 知 18a V  , 10b V  , 6c V  ,可得 d 点电势 14d V  ,故 A 错误。B 、中点 e 的电势为 18 10 142 2 a b e V      , d 点和 e 点的电势相同, de 连线为等势线,电场方向垂直于 de 向下,根据粒子的运动轨迹可知粒子受到的电场力 垂直于 de 连线向下,则粒子从 a 点到 e 点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 B 错误。C 、 ad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 参考答案 第 10 页 共 15 页 点到直线 de 的距离为 2 2 2 2d ad m  , ae 间电势差 4ae a eU V    ,则电场强度大小为 4 2 /aeUE V md   。 故 C 正确。 D 、粒子抛出后做类平抛运动,落到 e 点时,垂直于电场线方向的位移为 2 2x m ,所需时间为 4 0 2 2 5 2 101000 xt v     s ,故 D 错误。故选: C 。 17、【解答】解: A 、自行车行驶时,辐条切割磁感线,从东往西沿直线以速度 v 骑行,根据右手定则判断可知, 题目中图示位置中辐条 A 点电势比 B 点电势低,故 A 正确;B 、在行驶过程中,车把与竖直分量的磁场切割,因此 产生感应电流,根据右手定则可知,左车把的电势比右车把的电势高,故 B 错误;CD 、自行车左拐改为南北骑向, 自行车辐条没有切割磁感线, AB 电势等高,故 CD 错误。故选: A 。 18、【解答】解: A 、分析图(b)可知,线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周期为 0.4s ,角速度: 2 5T    /rad s ,故 A 错 误; B 、根据交变电流的产生规律可知,感应电动势最大值: 1mE nBS V  ,解得磁感应强度: 0.8B T ,故 B 错误; C 、根据正弦式交变电流最大值和有效值的关系可知,有效值: 0.5 2 2 mEE V 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可知,感应电流的有效值: 0.5 2 0.7EI A AR    ,故 C 正确; D 、 0t  时,感应电动势最大,则线框平面与磁场 方向平行,即线框平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的夹角为 0,故 D 错误。故选: C 。 19、【解答】解:设土星的质量为 M , A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 3 2 R kT  ,半径越大,周期越大,所以土卫五的公转周 期小。故 A 正确。 B 、由卫星速度公式 GMv R  ,公转半径 R 越大,卫星的线速度越小,则土卫六的公转线速度 小。故 B 正确。 C 、不知道二者的质量关系,不能比较它们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关系。故 C 错误。 D 、这两 颗卫星公转的向心加速度都是万有引力提供,则: 2 GMa r  ,公转半径 R 越大,卫星的向心加速度越小,则土卫六 的公转向心加速度小。故 D 正确。故选: ABD 。 20、【解答】解:AC 、轻质薄硬纸片不计质量,所以 A 物块对纸片的作用力和 B 物块对纸片的作用力等大反向,A 、 B 两物体质量相同,因为 1 2  ,所以 B 物块不会相对纸片滑动;当 A 物块滑动时,外力大小为 0F ,对整体: 0 2F ma 对 A 物块: 0 1F mg ma  解得: 0 4 2.1F N N  当 0 4F F N  时, 22 /A Ba a m s  ,故 A 错误,C 正确; B 、若 03F N F  ,对整体 1 13 2F N ma  对 A 物块 1 1F f ma  解得 A 物块所受静摩擦力 1.5f N ,故 B 正确; D 、 B 物块所受最大合外力 1maxF mg 所以最大加速度 22 /max max Fa m sm   ,故 D 错误 故选: BC 。 21、【解答】解:A 、如果初速度方向向右,则在最低点电荷受到的洛伦兹力竖直向上,电场力竖直向上: 1 2F qE mg  , 重力竖直向下 mg ,如果 2 0 0 vF mg qv B m R    ,则此时对轨道的作用力为零,故 A 错误; B 、若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则洛伦兹力为零,合外力为零,小球受到重力,电场力和支持力,根据平衡 可知: 1 2mg qE N mg   ,即小球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 1 2 mg ,方向竖直向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在最高点对 参考答案 第 11 页 共 15 页 轨道内侧的作用力大小为 1 2 mg ,方向竖直向上,故 B 正确; C 、根据 A 的分析可知电场力大小为 1 2 mg ,方向竖直向上,整个过程有电场力和重力做功,初速度为 0v ,从最低 点到最高点时总功为 mgR ,根据动能定理可知最高点速度小于 0v ,则小球到达最高的的向心力不可能为 2 0vm R ,故 C 错误; D 、若初速度方向向左,最低时,根据左手定则可知洛伦兹力方向竖直向下,则: 2 0 0 vN qE mg qv B m R     , 从最低点到轨道水平直径右端的过程中,有重力和电场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 2 2 0 1 1( ) 2 2qE mg R mv mv   小球运动到轨道水平直径右端时速度竖直向下,根据左手定则可知洛伦兹力方向水平向右,则: 2vN qvB m R    联立解得: 0 3 ( )2N N mg q v v B    ,因为 0v v ,则压力之差大于 3 2 mg ,故 D 正确。 故选: BD 。 22、(1) 1F ,0.05;(2) C 。【解答】解:(1)由图可知 1F 的读数始终为正值,因此为绳子上拉力的数值,由图可 知,只有 A 传感器上始终为拉力,故 A 传感器对应的是表中力为 1F ;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有: 2 2 1 2mg F F  , 将数字一组 1F 、 2F 带入: 2 2 2 2 1 2 1.002 0.865 0.0510 F Fm kgg     kg 。 (2)根据题意, B 是固定不动的,故轻杆右端 O 的位置是不变, A 传感器只有沿圆心为 O 的圆弧形轨道移动,才 能够保证这个条件,故 C 正确, ABD 错误。 故选: C 。 23、(1)实验电路见解析;(2) 2 0 1 2 ( )AI R R I I   ;(3)增大;(4)5,55【解答】解:(1)毫安表 2A ,量程为10mA , 内阻 100AR   ,可以将它与定值电阻 0R 串联,改装成 0( ) 0.01 500 5g g AU I R R V V     的电压表, 要求能够在 0 ~ 5V 范围内进行调节,所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如图所示: (2)某次测量中,闭合开关 S ,记下毫安表 1A 的示数 1I 和毫安表 2A 的示数 2I , 则通过热敏电阻的电流为 1 2I I I  , 热敏电阻两端电压 2 0( )AU I R R  , 参考答案 第 12 页 共 15 页 则计算热敏电阻阻值的表达式为 2 0 1 2 ( )A t I R RUR I I I    ; (3)根据 2 0 1 2 ( )A t I R RR I I   可得 2 1 0 1 1A t I IR R R    , 根据图象可知,随着电流 2I 的增大,图象的斜率增大,电阻 tR 的阻值增大,所以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毫安表 2A 的 示数的增大而增大; (4)理想电流表示数为 0.7A ,相对于 1 0.7I A  , 则通过热敏电阻的电流为 1 0.7 0.3 0.4 400I A A A mA     , 根据图象可知,此时 2 4I mA ,此时 Rt 两端电压为 2V ,则 2R 两端电压为 7V , 则 2 7 17.50.4R     2 50.4tR     根据 Rt t 图象可知 1 4 15 3tR t  解得: 55 Ct  。 24、【解答】解:(1)对小滑块 1m ,由动能定理得: 2 2 1 1 1 1 0 1 1 2 2m gx m v m v   代入数据解得: 12 /v m s 两滑块发生弹性碰撞,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1 1 1 2 2m v m v m v 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 2 2 1 1 1 2 2 1 1 1 2 2 2m v m v m v  代入数据解得: 2 8 /v m s (2)对 AB 系统, A 不动应满足: 2 2 1 2( 2 )m g m M g   对 B , B 滑动应满足: 2 2 1 2( )m g m M g   解得: 20.3 0.4 (3)小滑块 2m 在 A 上滑动过程,对滑块 2m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 2 2 2m g m a  由运动学公式得: 2 2 2 1v v a t   2 2 2 1 2 1 1 2s v t a t   对 AB 系统,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 2 1 2 1( 2 ) 2m g m M g Ma    由运动学公式得: 参考答案 第 13 页 共 15 页 1 1 1v a t 2 1 1 1 1 2s a t 代入数据解得: 2 1 4 /a m s , 2 2 8 /a m s , 1 0.5t s , 1 2 /v m s , 2 4 /v m s  , 1 0.5s m , 2 3s m , 滑块 2m 冲上长木板 B 后,假设滑块 2m 冲上长木板 B 后二者能达到共同速度, 对小滑块 2 2 2 2:m v v a t  共 , 2 2 22 v vs t    共 , 对 2 2 1 2 3: ( )B m g m M g Ma    , 1 3 2v v a t 共 , 3 3 22 v vs t  共 , 2 3 1 9s s m L   ,所以假设成立, 又因为 2 1  ,所以滑块 2m 与长木板 B 达到共同速度后,二者将以共同加速度 1g 减速到零,则: 2 12 vs g 共 共 木板 B 的位移: 1 2Bx s s s   共 解得: 173 3.2054Bs m m  25、【解答】解:(1)当棒达到最大速度时,棒受力平衡,即: Af F , 根据安培力的计算公式可得: AF BIL , 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 2 E BLvI r  , 联立解得: 2 2 2 1 1( ) ( )fr Ev L B L B   ,其中 1 B 为变量, 根据数学知识可得最大速度为 2 8m Ev fr  ; (2)导体棒 ab 发热量 Q ,根据能量守恒得产生的总的电热为 2Q ,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电源提供的电能: 2 1 0 1 22E W mv fx Q   电 , 电源做的功 (W qE E 为电源电动势),解得通过电源的电量: 2 01 2 2 fxmv Qq E E E    ; (3)导体棒从 QN 到落地,水平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可得: mkv △ t m △ xv , 所以有: k △ x m △ mv , 解得△ 2 cos8 mEx kfr   导体棒从 QN 到落地,竖直方向根据动量定理: ( )ykv mg  △t m △ yv , 解得: k △ y mg △ t m △ yv , 参考答案 第 14 页 共 15 页 解得△ 2 sin8 E vfrt g    导体棒自 NQ 运动到刚落地时这段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2 2 cos ( sin 8 ) x mgEv t k E frv       。 33.(1) BDE 【解答】解:A 、由查理定律 p CT  (恒量), 273T  K t 可知等容过程的压强 p 随温度t 变化的图线 ( p t 图线) 不过坐标原点,所以气体由 a 到 b 不是等容变化,故 A 错误; B 、气体在状态 a 的温度高于在状态 b 的温度,根据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可知,气体在状态 a 的内能大于 在状态 b 的内能,故 B 正确; CE 、气体由 b 到 c 的过程为温度升高的等压过程,由盖  吕萨克定律可知,温度升高,其体积必然增大,对外做 功,又内能增大,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必须吸收热量,故 C 错误, E 正确; D 、由于气体在状态 a 与状态 c 的温度相同,由玻意耳定律可知,在状态 a 的压强更大,所以气体在状态 a 的体积 小于在状态 c 的体积,故 D 正确。 故选: BDE 。 (2)【解答】解:(1)设喷雾器的截面积为 S ,室内温度为 1T ,气体压强为 1p , 根据平衡可得: 1 0 2 hp p g   气体体积为: 0 2 hV S  ,保持不变, 故气体做等容变化,根据查理定律: 0 0 1 0 2 hp g p T T    解得: 1 0 0 (1 )2 ghT Tp   ; (2)以充气结束后喷雾器内空气为研究对象,排完液体后,压强为 2p ,体积为 2V 。 若此气体经等温度变化,压强为 1p 时,体积为 3V , 根据平衡可得: 2 0p p gh  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 1 3 2 2p V p V 同温度下同种气体的质量比等于体积比,设打进气体质量为△ 3 0 0 0 : V Vmm m V  解得: 0 0 0 2 3 2 p ghm m p gh      答:(1)室内温度为 0 0 (1 )2 gh Tp  ; (2)充入空气与原有空气的质量比为 0 0 2 3 2 p gh p gh     。 34.(1) ACE 【解答】解: A 、波速 4 / 10 /0.4v m s m sT    ,故选项 A 正确; 参考答案 第 15 页 共 15 页 B 、由振动图象知道,波是向右传播的,再从图 a 看出, B 点左边的波谷坐标为 2.995m ,所以该波谷传到坐标原 点的时间是 2.995 0.299510 x s sv   ,即 0.2995t s 时 B 点形成波谷,故选项 B 是错误的; C 、 C 、 D 两点相距半个波长,相位差是 ,故选项 C 正确; D 、由图 b 知道 C 点是向上振动的,则 E 点的起振方向是向上,故选项 D 错误; E 、接收简谐横波信号的接收器(图中未画出)以5 /m s 的速度向 x 轴正方向运动,与波源越来越远,所以接收到 的频率变小,故选项 E 正确。 (2)设入射光线的入射角为 i ,反射角为  ,折射角为 r ,光路图如下所示, 根据题意则有: 60i    , 90r    得出: 30r  , 则由折射定律可解得: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3 sin 2 31sin 2 in r    。 (2)由几何关系可知: 1 3sin30cos30 3 Ld L   , 2 32 sin 60sin30 2 L d L   , 因此,由图可知经平面镜反射的光线与经玻璃砖 CD 面投射出来的光线之间的距离为 5 3 6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