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50 KB
  • 2021-06-01 发布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月考物理试题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涟水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阶段检测 物理 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 ‎1.关于电荷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的带电荷量可以是任意值 ‎ B.物体的带电荷量只能是某些值 ‎ C.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19C ‎ D.一个物体带1.6×10﹣‎9C 的正电荷,这是它失去了1.0×1010个电子的缘故 ‎2.关于电动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动势等于电源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 B.用电压表直接测量电源两极得到的电压数值,实际上总略大于电源电动势的准确值 C.电源电动势总等于内、外电路上的电压之和,所以它的数值与外电路的组成有关 D.电动势的大小等于非静电力把1库仑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经过电源内部移到电源正极所作的功 ‎3.欧姆不仅发现了欧姆定律,还研究了电阻定律.有一个长方体金属电阻,材料分布均匀,边长分别为a、b、c,且a>b>c.电流沿以下方向流过该金属电阻,其中电阻阻值最小的是(   )‎ A. B. C. D.‎ ‎4. 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与定值电阻R1、R2及滑动变阻器R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由中点滑向a端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滑动变阻器的实际电阻增大 B.回路的总电阻减小 C.电压表的读数增大,电流表的读数减小 D.电压表的读数减小,电流表的读数增大 ‎5、如图所示为伏安法测电阻的一种常用电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此接法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B.此接法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C.此接法要求待测电阻值小于电流表内阻 D.开始实验时滑动变阻器滑动头P应处在最左端 ‎6.一金属球,原来不带电,现沿球的直径的延长线放置一均匀带电的细杆MN,如图所示,金属球上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在球内直径上a,b,c三点的场强的大小分别为Ea、Eb、Ec,三者相比 ( )‎ A.Ea最大 B.Eb最大 ‎ ‎ C.Ec最大 D.Ea=Eb=Ec ‎7.如图为某电场中的电场线和等势面,已知φa=10V,φc=6V,ab=bc,则(   )‎ A.φb=8V     ‎ B.φb>8V C.φb<8V    ‎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 ‎8.如图所示,正方体真空盒置于水平面上,它的ABCD面与EFGH面为金属板,其他面为绝缘材料.ABCD面带负电,EFGH面带正电.从小孔P沿水平方向以相同速率射入三个带负电的小球A、B、C,最后分别落在1、2、3三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个小球在真空盒中都做类平抛运动 B. C球在空中运动时间最长 C.C球落在平板上时速度最大 D.C球所带电荷量最少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0分)‎ ‎9.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中带电质点P原处于静止状态,电流表和电压表都看做理想电表,且R1大于电源的内阻r,当滑动变阻器R4‎ 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则(  ) ‎ A. 电压表读数减小 ‎ B. 电流表读数减小 C. 质点P将向上运动 ‎ D. 电源的输出功率逐渐增大 ‎10.如图中的虚线为某电场的等势面,今有两个带电粒子(重力不计),以不同的速率,沿不同的方向,从A点飞入电场后,沿不同的径迹1和2运动,由轨迹可以断定( )‎ A.两粒子带电多少一定不同 B.两粒子的电性一定不同 C.粒子1的动能和粒子2的电势能都是先减少后增大 D.经过B、C两点两粒子的速率可能相等 ‎ ‎11.如图所示的电路,将两个相同的电流表分别改装成A1(0~‎3A)和A2(0~‎0.6A)的电流表,把两个电流表并联接入电路中测量电流强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1的指针半偏时,A2的指针也半偏 B.A1的指针还没半偏时,A2的指针已经半偏 C.A1的读数为‎1A时,A2的读数为‎0.6A D.A1的读数为‎1A时,干路的电流I为‎1.2A ‎12.如图所示,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与滑动变阻器R1、定值电阻R2、R3、平行板电容器及理想电流表组成闭合电路,图中电压表为理想电压表,当滑动变阻器R1的触头向左移动一小段时,则(   )‎ A.电流表读数增大 B.电容器带电荷量增加 C.R2消耗的功率减小 D.电压表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变化量之比不变 三、实验题: (每空4分,共24分)‎ ‎13.(8分)在“用传感器观察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 实验中,电路图如图甲.一位同学使用的电源电动势为8.0V,测得放电的I-t图象如图乙所示.(1)若按“四舍五入”法,根据“I-t 图线与两坐标轴包围面积”,试计算电容器全部放电过程的放电量为______;(2)根据以上数据估算电容器的电容值为______.‎ ‎14.(16分)影响物质材料电阻率的因素很多,一般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则与之相反,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某课题研究组需要研究某种导电材料的导电规律,他们用该种导电材料制作成电阻较小的线状元件Z做实验,测量元件Z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从零逐渐增大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1)他们应选用下图所示的哪个电路进行实验?答:( )‎ Z A V A Z A V B Z A V C Z A V D ‎(2)实验测得元件Z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元件Z是金属材料还是半导体材料?答: .‎ U(V)‎ ‎0‎ ‎0.40‎ ‎0.60‎ ‎0.80‎ ‎1.00‎ ‎1.20‎ ‎1.50‎ ‎1.60‎ I(A)‎ ‎0‎ ‎0.20‎ ‎0.45‎ ‎0.80‎ ‎1.25‎ ‎1.80‎ ‎2.81‎ ‎3.20‎ Z R E r S A ‎(3)把元件Z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阻R的阻值为R1=2Ω时, 电流表的读数为‎1.25A;当电阻R的阻值为R2=3.6Ω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80A .结合上表数据,求出电池的电动势为 V,内阻为 Ω.‎ ‎(不计电流表的内阻,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15题14分,16题15分, 17题15分,共44分。‎ ‎15.(14分)竖直放置的两块足够长的平行金属板间有匀强电场,其电场强度为E,在该匀强电场中,用丝线悬挂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丝线跟竖直方向成θ角时小球恰好平衡,小球与右侧金属板相距d,如图所示,求:‎ ‎(1)小球带何种电荷?‎ ‎(2)小球带电荷量q是多少?‎ ‎(3)若剪断丝线,小球碰到金属板需多长时间?‎ ‎16.(15分)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E=20V,内阻r=lΩ,当接入固定电阻R=4Ω时,电路中标有“3V, 6W”的灯泡L和内阻RD=0.5Ω的小型直流电动机D都恰能正常工作.求:‎ ‎(1)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2)电动机的额定电压;‎ ‎(3)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17.(15分)如图所示,一电荷量q=3×10‎-5C带正电的小球,用绝缘细线悬于竖直放置足够大的平行金属板中的O点。电键S合上后,当小球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37°。已知两板相距d=‎0.1m,电源电动势=15V,内阻r=0.5Ω,电阻R1=3Ω,R2=R3= R4 =8Ω。g取‎10m/s2,已知,。求:‎ S ‎ r ‎(1)电路中的电流;‎ ‎(2)电源的输出功率;‎ ‎(3)两板间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4)带电小球的质量。‎ 涟水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阶段检测 物理 答案 一、选择题(1-8共32分,9-12共20分,合计5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D A ‎ B A A C C AD BD AD ACD 二、实验题(每空4分,共24分)‎ ‎13.(1)3.36×10‎-3C到3.52×10‎-3C; (2)4.2×10‎-4F到4.4×10‎‎-4F ‎14.(1)A; (2)半导体 (3)4.0V、0.40Ω;‎ 三、计算题:(共3小题,44分) ‎ ‎ 15.(14分) ‎ 解:(1)小球所带电荷为正. ‎ ‎(2)小球受到水平向右的电场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丝线拉力三力平衡:Eq=mgtanθ 得:q=‎ ‎(3)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 a==gtanθ 由运动学公式得:d=‎ 则 t=‎ ‎16.(15分)‎ 解:⑴灯泡L正常发光,电路中的电流为 ‎ ‎⑵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求得,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 UD=E-I(r+R)-UL=20-2×(1+4)-3=7V ‎ ‎⑶电动机的总功率为P总=IUD=2×7=14W ‎ ‎ 电动机的热功率为P热=I2RD=22×0.5=2W 所以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出=P总-P热=14-2=12W ‎ ‎17.(15分)‎ 解:(1)R外=7.0Ω R总=7.5Ω I=15/7.5=‎2A ‎ ‎(2)P出=I2R外=22×7=28w ‎ ‎(3) U外=IR=2×7=14V ‎ ‎ E=U/d=14/0.1=140V/m ‎ ‎(4) Eq=mgtg37° ‎ ‎ m=Eq/gtg37°=(140×3×10-5)/(10×0.75)=5.6×10‎-4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