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00 KB
- 2021-06-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强化训练(二)
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3、4、5、8、10为多选,其余为单选,每题5分共50分)
1.(2016·上海)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为16 m的路程,第一段用时4 s,第二段用时2 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
A. m/s2 B. m/s2
C. m/s2 D. m/s2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时刻的瞬时速度,在第一段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1=1= m/s=4 m/s;在第二段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2=2= m/s=8 m/s;则物体加速度为:a== m/s2= m/s2,故B项正确.
2.高速公路的ETC电子收费系统如图所示,ETC通道的长度是识别区起点到自动栏杆的水平距离.某汽车以21.6 km/h的速度匀速进入识别区,ETC天线用了0.3 s的时间识别车载电子标签,识别完成后发出“滴”的一声,司机发现自动栏杆没有抬起,于是采取制动刹车,汽车刚好没有撞杆.已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7 s,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该ETC通道的长度约为( )
A.4.2 m B.6.0 m
C.7.8 m D.9.6 m
答案 D
解析 21.6 km/h=6 m/s
汽车在前0.3 s+0.7 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
x1=v0(t1+t2)=6×(0.3+0.7) m=6 m
随后汽车做减速运动,位移为:
x2== m=3.6 m
所以该ETC通道的长度为:
L=x1+x2=(6+3.6) m=9.6 m
11
故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
3.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t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
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0 m/s2
B.质点在1 s末速度为1.5 m/s
C.质点在第1 s内的平均速度为0.75 m/s
D.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5 m/s
答案 AB
解析 由图得:=0.5+0.5t.根据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x=v0t+at2,得:=v0+at,对比可得:a=0.5 m/s2,则质点的加速度为a=2×0.5 m/s2=1 m/s2.初速度为v0=0.5 m/s,则知质点的加速度不变,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项正确,D项错误;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 s末速度为v=v0+at=0.5 m/s+1 m/s=1.5 m/s.则质点在第1 s内的平均速度为==1 m/s,故B项正确,C项错误.故选A、B两项.
4.在人工智能机器人跑步比赛中,t=0时两机器人位于同一起跑线上,机器人甲、乙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乙起跑时,机器人甲正好跑了1 m
B.机器人甲、乙相遇之前的最大距离为4 m
C.机器人乙起跑4 s后刚好追上机器人甲
D.机器人乙超过机器人甲后,甲、乙不可能再次相遇
答案 AD
11
解析 机器人乙在t=2 s时起跑,此时机器人甲正好跑过的距离x= m=1 m,故A项正确;当两机器人的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两者间的最大距离等于0~3 s内位移之差,即xmax= m+ m=1.5 m,故B项错误;机器人乙起跑4 s后,甲通过的位移x甲=×1 m=5 m,乙通过的位移x乙=×2 m=6 m,知x乙>x甲,说明在机器人乙起跑4 s前乙追上甲,故C项错误;机器人乙超过机器人甲后,乙的速度总比甲的大,则甲、乙不可能再次相遇,故D项正确.故选A、D两项.
5.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木板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其加速度a,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F图.取g=10 m/s2,则( )
A.滑块的质量m=4 kg
B.木板的质量M=2 kg
C.当F=8 N时滑块加速度为2 m/s2
D.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答案 ABD
解析 当F等于6 N时,加速度为:a=1 m/s2,对整体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m)a,代入数据解得:M+m=6 kg,当F大于6 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F-,由图示图象可知,图线的斜率为:k====,解得:M=2 kg,滑块的质量为:m=4 kg,故A、B两项正确;根据F大于6 N的图线知,F=4时,a=0,即:0=×F-,代入数据解得:μ=0.1,由图示图象可知,当F=8 N时,滑块与木板相对滑动,滑块的加速度为:a=μg=1 m/s2,故C项错误,D项正确.
6.如图所示,一固定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将一质量为m1的滑块套在杆上,通过轻绳悬挂一个质量为m2的小球,杆与滑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滑块与小球保持相对静止以相同的加速度a一起运动,此时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β,且θ<β,则滑块的运动情况是( )
11
A.沿着杆加速下滑 B.沿着杆减速上滑
C.沿着杆减速下滑 D.沿着杆加速上滑
答案 B
解析 把滑块和球看作一个整体受力分析,沿斜面和垂直斜面建立直角坐标系,若速度方向向下,则沿斜面方向:(m1+m2)gsinθ-f=(m1+m2)a,
垂直斜面方向:
FN=(m1+m2)gcosθ
摩擦力:f=μFN
联立可解得:a=gsinθ-μgcosθ,
对小球有:若θ=β,a=gsinβ
现有:θ<β,则有:a>gsinβ
所以gsinθ-μgcosθ>gsinβ,gsinθ-gsinβ>μgcosθ
因为θ<β,所以gsinθ-gsinβ<0,但μgcosθ>0,所以假设不成立,即速度的方向一定向上,由于加速度方向向下,所以物体沿着杆减速上滑,故B项正确.
7.在两个足够长的固定的相同斜面体上(其斜面光滑),分别有如图所示的两套装置,斜面体B的上表面水平且光滑,长方体D的上表面与斜面平行且光滑,p是固定在B、D上的小柱,完全相同的两只弹簧一端固定在p上,另一端分别连在A、C上,在A与B、C与D分别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沿斜面自由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弹簧都处于拉伸状态
B.两弹簧都处于压缩状态
C.弹簧L1处于压缩状态,弹簧L2处于原长
D.弹簧L1处于拉伸状态,弹簧L2处于压缩状态
答案 C
11
解析 由于斜面光滑,它们整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相同,为gsinα.对于题图甲,以A为研究对象,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沿竖直方向,而A沿水平方向的加速度:ax=acosα=g·sinαcosα,该加速度由水平方向弹簧的弹力提供,所以弹簧L1处于压缩状态;对于题图乙,以C为研究对象,重力与斜面支持力的合力大小:F合=mgsinα,即C不能受到弹簧的弹力,弹簧L2处于原长状态,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
8.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3m和m的1、2两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物块2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块1与物块2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μ.物块1和物块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用a1、a2表示,物块1与物块2间的摩擦力大小用f1表示,物块2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用f2表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水平力F作用在物块1上,下列反映a和f变化的图线正确的是( )
答案 AC
解析 物块1与2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12=2μ·3mg=6μmg,物块2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2=μ·4mg=4μmg,当拉力F<4μmg时,1、2两物块静止不动,摩擦力随F的增大而增大,当物块1、2开始滑动而未发生相对滑动时,物块2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故大小不变,对物块2分析可知,f1-4μmg=ma,解得f1=4μmg+ma逐渐增大,当物块1与2刚好发生相对滑动时,物块2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故大小不变,物体2产生的最大加速度a2==2μg,对物块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此时的拉力为F,则F-f12=3ma2,解得F=12μmg,拉力继续增大,此后2做匀加速运动,1
11
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度运动,故A、C两项正确,B、D两项错误.
9.如图所示,地面上某个空间区域存在这样的电场,水平虚线上方的场强为E1,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虚线下方为场强E2,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从上方电场的A点由静止释放,结果刚好到达下方电场中与A关于虚线对称的B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若A、B高度差为h,则UAB=
B.带电小球在A、B两点电势能相等
C.在虚线上下方的电场中,带电小球运动的加速度相同
D.若E1=,则两电场强度大小关系满足E2=2E1
答案 D
解析 对A到B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qUAB+mgh=0,解得:UAB=,可知A、B的电势不相等,则带电小球在A、B两点电势能也不相等,故A、B两项错误;A到虚线速度由零加速至v,虚线到B速度由v减为零,位移相同,根据v2=2ax,则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项错误;在上方电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1=,在下方电场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大小为:a2=,因为a1=a2,解得:E2-E1=,若E1=,则有:E2=2E1,故D项正确.故选D项.
10.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x=4 m,以v0=4 m/s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顺时针运转,今将一小煤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至A端,由于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会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已知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1
A.煤块到A运动到B的时间是2.25 s
B.煤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是1.5 s
C.划痕长度是2 m
D.划痕长度是0.5 m
答案 BC
解析 煤块在传送带上匀加速运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得a=μg=4 m/s2,当煤块速度和传送带速度相同时,位移为:x1==2 m<4 m
因此煤块先加速后匀速,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
t1==1 s
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2==0.5 s
煤块从A运动到B的总时间为:t=t1+t2=1.5 s,故A项错误,B项正确;在加速阶段产生相对位移即产生划痕,则划痕长度为:Δx=v0t1-x1=2 m,故C项正确,D项错误.故选B、C两项.
二、计算题(共4个小题,11题11分,12题12分,13题12分,14题15分,共50分)
11.元旦期间,小聪和家人出去游玩,在途中的十字路口,他们乘坐的小汽车正在等绿灯,绿灯亮后,小汽车以大小a=0.8 m/s2的加速度启动,恰在此时,一辆匀速运动的大卡车以大小v=7.2 m/s的速度从旁边超过.假设小汽车启动后一直以加速度a加速行驶,直路足够长,且前方没有其他车辆和行人.求:
(1)从两车并行起到两车距离最大所经历的时间t1;
(2)两车相遇之前的最大距离L;
(3)从两车并行起到两车再次相遇所经历的时间t2.
答案 (1)9 s (2)32.4 m (3)18 s
解析 (1)经分析可知,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它们之间的距离最大,有:v=at1
解得:t1=9 s.
(2)两车速度相等时,小汽车和卡车行驶的距离分别为:x=at12,x′=vt1
又:L=x′-x
解得:L=32.4 m.
11
(3)由运动学规律有:at22=vt2
解得:t2=18 s.
12.如图所示,质量M=2.0 kg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木板上放有一质量m=1.0 kg的小铁块(可视为质点),小铁块离木板左端的距离为L=0.5 m,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在木板上,使木板和铁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设铁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 m/s2.则:
(1)若要使铁块不从木板上滑出,求恒力的最大值F1;
(2)若将木板从铁块下抽出历时1 s,求拉力F2的大小;
(3)若地面粗糙,且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改用棒打击木板左侧,使木板瞬间获得向右的速度v0,求v0至少多大时才能使小铁块脱离木板.
答案 (1)6 N (2)8 N (3) m/s
解析 (1)铁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1=μmg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铁块的最大加速度为:a1=
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M+m)a1
解得:F1=6 N.
(3)设木板抽出的加速度为a2,
由题意得:a2t2-a1t2=L
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2-f1=Ma2
解得:F2=8 N.
(3)设经时间t′铁块滑到木板的最左端且二者速度相等,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
a3==4 m/s2
由位移关系得:v0t′-a3t′2-a1t′2=L
a1t′=v0-a3t′
解得:v0= m/s.
13.如图所示,一水平长为L=2.25 m的传送带与平板紧靠在一起,且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皮带以v0=4 m/s匀速顺时针转动,现在传送带上左端静止放上一质量为m=1 kg的煤块(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及煤块与平板上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
11
=0.2.经过一段时间,煤块被传送到传送带的右端,此过程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随后煤块在平稳滑上右端平板上的同时,在平板右侧施加一个水平向右恒力F=17 N,F作用了t0=1 s时煤块与平板速度恰好相等,此时刻撤去F.最终煤块没有从平板上滑下,已知平板质量M=4 kg(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求:
(1)传送带上黑色痕迹的长度;
(2)平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的大小;
(3)平板上表面至少多长?(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3.75 m (2)0.3 (3)1.6 m
解析 (1)对煤块由牛顿第二定律:μ1mg=ma1
得a1=2 m/s2
若煤块一直加速到右端,设到右端速度为v1得
v12=2a1L
解得:v1=3 m/s
因为v1μ1,共速后煤块将以a1匀减速到停止,而平板以a3匀减速到停止.
对平板,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1mg-μ2(M+m)g=Ma3
得a3=- m/s2
t2==- s= s
全过程平板位移为:s板=(t0+t2)
11
解得:s板= m
全过程煤块位移为:s煤== m
所以板长l=s煤-s板≈1.6 m.
14.一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的底部,另一端和质量为m的小物块a相连,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b紧靠a静止在斜面上,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从t=0时开始,对b施加沿斜面向上的外力,使b始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物块a、b分离,再经过同样长的时间,b距其出发点的距离恰好也为x0.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弹簧的劲度系数;
(2)物块b加速度的大小;
(3)在物块a、b分离前,外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答案 (1) (2)
(3)F=mgsinθ+t2
解析 (1)对整体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沿斜面方向上重力的分力与弹簧弹力平衡,则有
kx0=(m+m)gsinθ
解得:k=.①
(2)由题意可知,b经两段相等的时间位移为x0.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关系的规律可知:=②
说明当形变量为x1=x0-=时二者分离;
对m分析,因分离时a、b间没有弹力,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kx1-mgsinθ=ma③
联立①②③式,解得:a=.
11
(3)设时间为t,则经时间t时,ab前进的位移为
x=at2=
则形变量变为:Δx=x0-x
对整体分析可知,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kΔx-gsinθ=a
解得:F=mgsinθ+t2
因分离时位移x=
由x==at2,解得:t=
故应保证t< ,F表达式才能成立.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