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9.50 KB
- 2021-06-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9一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一、选择题
1. 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凡是轻小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
B.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C. 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站台所用的时间时可以看作质点
D. 裁判员给跳水运动员打分时可以看作质点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当物体的几何尺寸对研究问题不造成影响,此刻物体可以看作有质量的点,即质点。因此在本题中具体的体育动作都不能看作质点,D错。火车经过某一站台的时间,所以不能看作指点,因此最终答案为B
2.关于时刻和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刻表示时间极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
B. 时刻对应物体的位移,时间对应物体的位置
C. 火车站大屏幕上显示的列车时刻表是时刻
D. 1分钟只能分成60个时刻
【答案】C
【解析】
【详解】A、时刻表示时间点,时间表示时间长度,所以A错误;
B、时刻对应物体的位置,时间对应物体的位移或路程,所以B错误;
C、火车站大屏幕上显示的是列车时刻表,所以C正确;
D、1分钟能分成无数个时刻,所以D错误;
3.关于物体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很大,其加速度可以为零
B. 加速度变大,其速度也一定增大
C. 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D. 加速度不变,则其速度一定不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A、速度很大,其加速度可以为零,例如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加速度变大,如果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故B错误;
C、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例如竖直上抛到最高点,故C错误;
D、加速度不变,其速度变化,例如平抛运动,故D错误;
4.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0 km/h,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60 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A 35 km/h B. 40 km/h C. 45 km/h D. 50 km/h
【答案】C
【解析】
【详解】设一半时间为t,前一半时间通过的路程:
后一半时间通过的路程:
全程的平均速度:
A.35km/h与分析不符,故A项错误;
B.40km/h与分析不符,故B项错误;
C.45km/h与分析相符,故C项正确;
D.50km/h与分析不符,故D项错误。
5.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0 s内的位移为19 m,则其加速度大小为( )
A. 1.9 m/s2 B. 2.0 m/s2 C. 9.5 m/s2 D. 3.0 m/s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质点是从静止开始运动的,设加速度为a,则发生的位移为,第10s内的位移等于前10s内的位移与前9s内的位移之差,故可得第10s内的位移为
,解得,故B正确;
6.在交警处理某次交通事故时,通过监控仪器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刹车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x=30t﹣3t2(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则该汽车在路面上留下的刹车痕迹长度为( )
A. 25m B. 50m C. 75m D. 150m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知,汽车的初速度:,加速度,故刹车的时间:,刹车距离:,选项C正确.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和它的几何中心是同一位置
B. 书本对课桌的压力就是书本的重力
C.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产生弹力作用
D. 书本对课桌的压力是书本形变产生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和它的几何中心是同一位置,选项A错误;书本对课桌的压力大小等于书本的重力,因压力和重力是不同性质的力,不能说书本对课桌的压力就是书本的重力,选项B错误;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只有发生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作用,选项C错误;书本对课桌的压力是书本形变产生的,选项D正确;故选D.
8.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关于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2s内,物体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0~1s的加速度为4m/s2,1~2s的加速度为-4m/s2
C. 第1s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2m
D. 第2s初,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0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v-t图像,倾斜程度代表速度大小,所围面积代表位移。前2s内,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错。0~1s的加速度为-4m/s2,1~2s的加速度为-4m/s2,BD错。第1s的面积大小为2m,所以C对。
9. 下列四个图中,所有的球都是相同的,且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甲球放在光滑斜面和光滑水平面之间,乙球与其右侧的球相互接触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丙球与其右侧的球放在另一个大的球壳内部并相互接触,丁球用两根轻质细线吊在天花板上,且其中右侧一根线是沿竖直方向.关于这四个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球受到一个弹力的作用
B. 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
C. 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
D. 丁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考察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反过来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主要考察接触有无支持力和绳子有无弹力.
解:A:甲球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地面给它的弹力两个力,斜面没有给其弹力,如果有的话球不会静止,故只有一个弹力;故A正确.
B:乙球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地面给它的弹力两个力,与乙接触的球不会给乙弹力,如果有的话乙球不会静止,故B错误.
C:丙球受重力,圆面给它的指向圆心的弹力和与它接触的小球给它的沿他们圆心连线向左的弹力,如果它接触的小球不给它沿他们圆心连线向左的弹力的话它不能保持静止状态.故丙球受两个弹力的作用,故C正确.
D:丁球受重力和绳子给它的竖直向上的拉力,倾斜的绳子不会给它拉力的作用,如果有的话小球不能保持平衡状态,故丁球只受一个向上的弹力,故D错误.
10.如图所示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A、B两质点的x-t图象,由图可知( )
A. t=0时,A在B的前面
B. B在时刻追上A,并在此后跑在A的前面
C. B开始运动的速度比A小,时刻后才大于A的速度
D. A运动的速度始终比B大
【答案】AB
【解析】
根据图像可知,A开始在位置沿正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在时刻保持静止状态,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因为A图线倾斜程度大,所以0—这段时间比B速度大,则t=0时,A在B的前面,A对,B在t2时刻追上A,并在此后跑在A的前面,B对,.B在t1时刻前运动的速度比A小,t2时刻后A静止所以大于A的速度,C错,D错
11.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它在落地前1s内共下落35m,g取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物体下落的时间为3.5s
B. 物体落地时速度为40m/s
C. 下落后第1s内、第2s内、第3s内,每段位移之比为1:2:3
D. 前一半高度和后一半高度的下落时间之比为1:()
【答案】BD
【解析】
【详解】A.设落地时间为t,落地最后一秒为t0=1s,位移为△h=35m,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代入数据解得:t=4s,故A错误;
B.物体落地时速度为v=gt=40m/s,故B正确;
C.下落后第1s内位移,第2 s内位移,第3s内的位移,所以故C错误;
D.设前一半高度和后一半高度都为h,前一半高度,得;对全程得,所以后一半高度的下落时间,
所以,故D正确。
12.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的速度分别是v和7v,经过AB的时间是t,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经过AB中点的速度是4v
B. 经过AB中间时刻的速度是4v
C. 前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时间通过的位移少1.5vt
D. 前一半位移所需时间是后一半位移所需时间的2倍
【答案】BCD
【解析】
【详解】A.根据得:、,联立解得:,故A错误;
B.经过A、B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即为,
故B正确;
C.前时间通过的位移,后时间通过的位移,所以,故C正确;
D.前一半位移所需时间,后一半位移所需时间,所以
,故D正确。
二、填空题
13.关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可以使用直流电源的仪器
B. 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
C. 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D. 长木板一定要水平摆放,不可以一端高,一端低
【答案】BC
【解析】
【详解】A.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仪器,故A错误;
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可以在纸带上打出更多的点,有利于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误差的减小,故B正确;
C.实验中为了在纸带上打出更多的点,为了打点的稳定,具体操作中要求先启动打点计时器,然后释放小车,故C正确;
D.长木板放在桌面上,带滑轮的一端要伸出桌边,细线一端连着小车,另一端跨过定滑轮,连着重物,至于长木板是否水平,不一定,只要小车的加速度恒定即可,故D错误。
1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得到的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了A、B、C、D、E等5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画出来,其相邻点间距离如图所示.
(1)打点计时器从打下A点到打下C点的时间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这条纸带的______ (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
(2)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着用T表示,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计算式a= ______ (逐差法,用s和T表示).其大小为______ m/s2(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0.40; 左; (2). 0.80
【解析】
(1)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画出来,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则打点计时器从打下A点到打下B点所用的时间是0.1s,打点计时器从打下A点到打下C点的时间内,小车的平均速度;由纸带数据,可知,这条纸带的左端与小车相连.
(2)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设A到B之间的距离为x1,以后各段分别为x2、x3、x4,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x3-x1=2a1T2 ,x4-x2=2a2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二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
三、计算题
15.一根轻弹簧的伸长量x跟所受的外力F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1)求弹簧的劲度系数k;
(2)若弹簧原长l0=60cm,当把弹簧压缩到40 cm长时,需要多大的压力?
【答案】(1)1500N/m(2)300N
【解析】
【详解】(1)由x-F图线知,弹簧弹力大小和弹簧伸长量大小成正比,根据胡克定律F=kx知图线的斜率的倒数等于弹簧的劲度系数,则
(2)若弹簧原长l0=60cm,当把弹簧压缩到40cm长时,弹簧的压缩量为
x=60cm-40cm=20cm=0.2m
需要的压力
16.气球以10m/s的速度竖直上升,到离地120m高处落下一物体,(g取10m/s2)求:
(1)物体距离地面最大高度?
(2)物体落地时间?
【答案】(1)125m (2)6s
【解析】
【详解】(1)开始时物体离地面距离x=120m,a=g=10m/s2,上升阶段,上升的最大高度
物体距离地面最大高度
(2)上升到最高点时间
下落阶段物体做自由落体,则有
代入数解得
物体落地时间
17.一列火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驶来,一人在轨道旁边观察火车运动,发现在相邻的两个10 s内,火车从他跟前分别驶过6节车厢和8节车厢,每节车厢长8 m(相邻车厢连接处长度不计),求:
(1)火车加速度的大小;
(2)人刚开始观察时火车速度的大小。
【答案】(1)0.16 m/s2 (2)4.0m/s
【解析】
【详解】(1)由题知,火车做匀加速运动,设火车加速度大小为a,L=8m,由公式△x=aT2有
解得
(2)设人开始观察时火车速度大小为v0,10s末的速度
由速度公式代入数据解得解得
18.AB两车在同一直线上向右匀速运动,B车在A车前,A车速度大小为v1=8 m/s, B车的速度大小为v2=20m/s,如图所示。当A、B两车相距x0 =36m时,B车因前方突发情况紧急刹车(己知刹车过程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 m/s2,从此时开始计时,求:
(1)A车追上B车之前,两者相距的最大距离;
(2)A车追上B车所用的时间;
(3)从安全行驶的角度考虑,为避免两车相撞,在题设条件下,A车在B车刹车的同时也应刹车的最小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72m(2)17s(3)m/s2
【解析】
【详解】(1)当A、B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根据速度关系得
代入数据解得
此时,根据位移公式得
两者相距的最大距离
代入数据解得:
(2)B车刹车停止运动所用时间
所发生位移
此时
则
可见此时A车并未追上B车,而是在B车停止后才追上,之后A车运动时间为
故所求时间为
(3)A车刹车减速至0时刚好追上B车时,加速度最小则
代入数据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