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 MB
  • 2021-06-01 发布

2018届二轮复习功功率动能定理课件(41张)(全国通用)

  • 4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核心专题突破 第一部分 专题二 能量、动量和原子物理 考 纲 精 解 高 频 考 点 1. 功、功率与动能定理部分:考查与功、功率相关的分析和计算及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题型为选择题或与牛顿运动定律相结合的计算题. 2. 功能关系和能量守恒部分:以直线运动、平抛和圆周运动为情景,考查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分析、运动分析、能量转化及功能关系问题,以及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能量问题,以计算题形式命题为主. 3. 原子物理和动量考查的重点和热点: (1) 动量定理及应用; (2)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3) 原子的能级跃迁; (4) 原子核的衰变规律; (5) 核反应方程的书写; (6) 质量亏损和核能的计算; (7) 三种射线的特点及应用; (8) 光电效应的规律及应用等 . 备 考 策 略 1. 正确判断是否做功、是做正功还是负功,掌握各种力做功的特点及计算方法,区别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能熟练运用动能定理解决综合问题,注意和图象有关的题型. 2. 加强综合运用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解决多运动过程问题的训练,提高运用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的能力,关注以竞技体育或近现代科技为背景命制的题目. 3. 原子物理和动量涉及的知识点多,且与科技相关,题目新颖,但难度不大,因此,备考中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抓住动量守恒定律和原子核反应两条主线,注意综合题目的分析思路,强化典题的训练 . 第 1 讲 功 功率 动能定理 栏目导航 2 年考情回顾 热点题型突破 对点规范演练 热点题源预测 逐题对点特训 2 年考情回顾 设问 方式 ① 物块在圆轨道上的运动 [ 例 ] (2017 · 全国卷 Ⅱ , 14 题 )   (2017 · 全国卷 Ⅲ , 16 题 ) ② 物块在粗糙斜面上的运动 [ 例 ] (2016 · 浙江卷, 18 题 ) 审题 要点 ① 对象. ② 过程 ( 几个过程 ) . ③ 受力情况 ( 大小、方向 ) . ④ 做功情况 ( 正、负功,恒力功、变力功 ) . ⑤ 初末状态的动能 热点题型突破 题型一 功和功率的计算 命题规律 功和功率的计算是高考命题热点之一,命题特点是: (1) 根据定义计算功和功率; (2) 结合功能关系求功和功率; (3) 联系生活实际估算功和功率的大小. 方法点拨 1 . 功的计算方法 (1) 恒力做功的计算公式 W = Fl cos α ; (2) 当 F 为变力时,用动能定理 W = Δ E k 或功能关系求功,所求得的功是该过程中外力对物体 ( 或系统 ) 做的总功; ( 或者说是合力对物体做的功 ) (3) 利用 F - l 图象曲线下的面积求功; (4) 利用 W = Pt 计算. 1. ( 多选 ) 我国科学家正在研制航母舰载机使用的电磁弹射器.舰载机总质量为 3.0 × 10 4 kg ,设起飞过程中发动机的推力恒为 1.0 × 10 5 N ;弹射器有效作用长度为 100 m ,推力恒定.要求舰载机在水平弹射结束时速度大小达到 80 m/s . 弹射过程中舰载机所受总推力为弹射器和发动机推力之和,假设所受阻力为总推力的 20% ,则 (     ) A .弹射器的推力大小为 1.1 × 10 6 N B .弹射器对舰载机所做的功为 1.1 × 10 8 J C .弹射器对舰载机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8.8 × 10 7 W D .舰载机在弹射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32 m/s 2 ABD 【变式考法 】 在上述题 1 中,弹射器对舰载机做功的最大功率多大? 解析 最大功率为 P m = F 弹 · v = 1.1 × 10 6 × 80W = 8.8 × 10 7 W 答案 8.8 × 10 7 W 2 . (2017 · 全国卷 Ⅱ ) 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 (    ) A .一直不做功 B .一直做正功 C .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 D .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 解析 由于大圆环是光滑的,因此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小环的作用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因此作用力不做功, A 项正确, B 项错误;小环刚下滑时,大圆环对小环的作用力背离大圆环的圆心,滑到大圆环圆心以下的位置时,大圆环对小环的作用力指向大圆环的圆心, C 、 D 项错误. A A (1) 判断力是否做功及做正、负功的方法 ① 看力 F 的方向与位移 l 的方向间的夹角 α —— 常用于恒力做功的情形. ② 看力 F 的方向与速度 v 的方向间的夹角 α —— 常用于曲线运动的情形 ③ 根据动能的变化:动能定理描述了合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即 W 合 = E k 末 - E k 初 ,当动能增加时,合外力做正功;当动能减少时,合外力做负功. (2) 求功率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 首先要明确所求功率是平均功率还是瞬时功率,对应于某一过程的功率为平均功率,对应于某一时刻的功率为瞬时功率. ② 求功率大小时要注意 F 与 v 方向间的夹角 α 对结果的影响. 题型二 动能定理的应用 命题规律 高考对动能定理的命题主要考查: (1) 应用动能定理计算功或力的大小; (2) 应用动能定理分析圆周运动,抛体运动等等多种不同的运动过程中遵循的规律. 方法点拨 1 .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 (1) 选取研究对象,明确它的运动过程. (2) 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各力做功情况,然后求各个外力做功的代数和. (3) 明确物体在运动过程初、末状态的动能 E k1 和 E k2 . (4) 列出动能定理的方程 W 合 = E k2 - E k1 ,及其他必要的解题方程,进行求解. 2 . 动能定理的适用情况 适用于解决单个物体 ( 或可看作单个物体的物体系统 ) 受力与位移、速度关系的问题.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是分段作用. 1. (2017 · 山东重点中学联考 ) 如图所示,在某竖直平面内,光滑曲面 AB 与水平面 BC 平滑连接于 B 点, BC 右端连接一口深为 H ,宽度为 d 的深井 CDEF ,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放在曲面 AB 上,可从距 BC 面不同的高度处静止释放小球.已知 BC 段长 L ,小球与 BC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 ,取重力加速度 g = 10 m/s 2 . 则 (1) 若小球恰好落在井底 E 点处,求小球释放点距 BC 面的高度 h 1 ; (2) 若小球不能直接落在井底,求小球打在井壁 EF 上的最小动能 E kmin 和此时的释放点距 BC 面的高度 h 2 . 突破点拨 (1) 小球从 A 到 C 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求出 C 点速度,从 C 点飞出做平抛运动刚好到达 E 点. (2) 小球不能直接落在井底,而打在井壁上的动能,跟释放点距 BC 面的高度 h 2 有关,找出这个动能跟 h 2 的关系并依据数学知识求出最小动能. 【变式考法 】 (2017 · 湖南长沙一模 ) 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小球从 A 端由静止开始沿粗糙曲面轨道 AB 滑下,从 B 端水平飞出,撞击到一个与水平地面成 θ = 37° 的斜面上,撞击点为 C . 已知斜面顶端与曲面末端 B 相连, A 、 B 间的高度差为 2 H , B 、 C 间的高度差为 H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g ,求小球在曲面上运动时克服阻力做的功. ( 已知 sin 37° = 0.6)   2 . (2017 · 江苏卷 ) 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然后滑回到原处.物块初动能为 E k0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则该过程中,物块的动能 E k 与位移 x 关系的图线是 (    ) C 解析 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 ,物块的质量为 m ,则物块在上滑过程中根据功能关系有- ( mg sin θ + μmg cos θ ) x = E k - E k0 ,即 E k = E k0 - ( mg sin θ + μmg cos θ ) x ,物块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有 ( mg sin θ - μmg cos θ )( x 0 - x ) = E k ,由此可以判断 C 项正确. 3. 如图所示,一半径为 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 POQ 水平.一质量为 m 的质点自 P 点上方高度为 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 P 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 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 4 mg ,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 W 表示质点从 P 点运动到 N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    ) C (1)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步骤 ① 了解由哪些过程组成,选哪个过程进行研究; ② 分析每个过程物体的受力情况; ③ 各个力做功有何特点,对动能的变化有无贡献; ④ 总体把握全过程,表达出总功,找出初、末状态的动能; ⑤ 对所研究的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列方程. (2) 一过程,两状态 应用动能定理的着眼点,即明确研究对象的始、末状态的速度或动能情况,明确研究过程,关注这一过程的位置变化或位移信息. 热点题源预测 机车的启动问题 考向 预测 机车启动问题在高考中常有命题,可以综合功率、动能定理、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公式和 v - t 图等知识,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题型为选择题或计算题 解题 关键 解决机车启动问题要注意四点: (1) 分清是匀加速启动还是恒定功率启动. (2) 匀加速启动过程中,机车功率是不断增大的,但该过程中的最大功率是额定功率. (3) 以额定功率启动的过程中,牵引力是不断减小的,机车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牵引力的最小值等于阻力. (4) 无论哪种运行过程,机车的最大速度都等于其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即 v m == ( 式中 F min 为最小牵引力,其值等于阻力 F 阻 ) 失分 防范 (1) 机车匀加速启动时,牵引力是恒力,可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式,牵引力做功可用 W = Fl 求解. (2) 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时,牵引力是变力,牵引力做功用 W = Pt 求解,此过程不能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列式,一般可用动能定理列式 【预测 】 水平面上静止放置一质量为 m = 0.2 kg 的物块,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小型电动机通过水平细线牵引物块,使物块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 秒末达到额定功率,其 v - t 图线如图所示,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 = 0.1 , g = 10 m/s 2 ,电动机与物块间的距离足够远.求: (1) 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牵引力大小; (2) 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3) 物块在电动机牵引下,最终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思维导航 规范答题 设警车达到最大速度后又经过 t 2 的时间追上汽车,根据位移关系有 x 1 + v 2 t 2 = v 1 ( t 1 + t 2 ) , 代入数据,解得 t 2 = 57.5 s. 故警车达到最大速度到追上汽车的过程中运动的位移为 x 2 = v 2 t 2 = 2 300 m , 则警车追上汽车时离出发点的距离为 x = x 1 + x 2 = 2 400 m. 答案 能  2 400 m 对点规范演练 逐题对点特训 制作者:状元桥 适用对象:高中 学生 制作软件: Powerpoint2003、 Photoshop cs3 运行环境: WindowsXP以上操作系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