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6.00 KB
- 2021-06-0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届上学期12月阶段性测试
高一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 16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其中应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 )
A. 等效替代 B. 实验归纳
C. 理想实验 D. 控制变量
【答案】C
【解析】6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设想了一个斜面实验:将两个斜面对接起来,当小球一个斜面滚下,会滚上第二斜面,如果摩擦力越小,在第二斜面上滚上的高度越大,设想没有摩擦力,小球会达到相等的高度,将第二斜面放平,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这里伽利略应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理想实验,C正确.
2. 重型自卸车利用液压装置使车厢缓慢倾斜到一定角度,车厢上的石块就会自动滑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石块下滑前后自卸车与石块整体的重心位置不变
B. 自卸车车厢倾角越大,石块与车厢的动摩擦因数越小
C. 自卸车车厢倾角变大,车厢与石块间的正压力减小
D. 石块开始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
【答案】C
【解析】物体的重心的位置跟形状还有质量分布有关,石块下滑前后,质量分布变化,形状变化,所以重心改变,故A错误;石块处于平衡状态,则有:mgsinθ=f,FN=mgcosθ,自卸车车厢倾角越大,车厢与石块间的摩擦力增大,车厢与石块间的正压力FN逐渐减小。故B错误,C
正确;石块滑动后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也小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故D错误。故选C。
3. 如图所示的A、B、C、D中,滑轮本身的重力忽略不计,滑轮的轴O安装在一根轻木杆P上。一根轻绳ab绕过滑轮,a端固定在墙上,b端悬挂一个质量都是m的重物,当滑轮和重物都静止时,A、C、D图中杆P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θ,图B中杆P在竖直方向上,假设A、B、C、D四图中滑轮受到木杆弹力的大小依次为FA、FB、FC、FD,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 FA=FB= FC=FD
B. FD>FA=FB>FC
C. FA= FC=FD>FB
D. FC>FA=FB>FD
【答案】B
【解析】由于两个绳子的拉力大小等于重物的重力,大小不变,即四个选项中绳子的拉力是大小相等的,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两个力的夹角越小,则合力越大,即滑轮两边绳子的夹角越小,绳子拉力的合力越大,故D中绳子拉力合力最大,则杆的弹力最大,C中绳子夹角最大,绳子拉力合力最小,则杆的弹力最小,顺序为:FD>FA=FB>FC,故选B。
4. 汽车以10 m/s的速度在马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15 m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于是刹车礼让,汽车恰好停在斑马线前。假设驾驶员反应时间为0.5 s,汽车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20 m/s2 B. 6 m/s2
C. 5 m/s2 D. 4 m/s2
【答案】C
【解析】设匀减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时间为t,根据v-t图象的面积代表物体通过的位移可得:
15m=10m/s×0.5s+×10m/s×t,解得t=2s,所以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故选C.
5.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A、B两球用轻弹簧连接,A球用细线悬挂起来,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将悬挂A球的细线剪断,此时A和B两球的瞬时加速度aA、aB的大小分别是( )
A. aA=0,aB=0 B. aA=g,aB=g
C. aA=3g,aB=g D. aA=3g,aB=0
【答案】D
【解析】悬线剪断前,以B为研究对象可知:弹簧的弹力,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可知悬线的拉力为3mg;剪断悬线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A:,又,得,对B:,,得,D正确.
【点睛】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瞬时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哪些力不变,(弹簧的的形变量来不及变化,弹簧的弹力不变),哪些力变化(如绳子断了,则绳子的拉力变为零,或者撤去外力了,则外力变为零,)然后结合整体隔离法,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解题.
6. 如图所示为三个运动物体的v-t图象,其中A、B两物体是从不同地点出发,A、C是从同一地点出发,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4s内A、C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 t=2 s时,A、B两物体一定相遇
C. t=4 s时,A、B、C三物体相遇
D. t=2 s时,A、C两物体相距最远
【答案】D
【解析】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所以前4s内两物体的速度都为正,即运动方向相同,A错误;速度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所以t=2s时,A的位移小于B的位移,并且两者的出发点不同,所以AB不一定相遇,B错误;t=4s时,A、C两物体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相等,则位移相等,两物体相遇,但由于B和AC的出发点不同,所以B不一定和AC相遇,C错误;在0~2s内,C的速度大于A的速度,所以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2s末两者速度相等,之后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两者之间的距离将减小,所以2s时AC两物体相距最远,D正确.
【点睛】在速度时间图像中,需要掌握三点,一、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看运动方向是否发生变化,只要考虑速度的正负是否发生变化,二、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三、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坐标轴上方表示正方向位移,在坐标轴下方表示负方向位移.
7.
若在某次运算中,得出了某物体位移s的大小同其质量m、速度v、作用力F和运动时间t的关系式分别如下,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s= B. s= C. s=Ft D. s=
【答案】D
【解析】如果物体的初速度为0,则由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关系有,得,A错误;Fx表示的是外力做的功,由动能定理可知,可得,B错误D正确;Ft表示的是冲量,由动量定理可得,不等于位移x,C错误.
8. 将一张A4纸(质量可忽略不计)夹在物理习题册内,A4纸上方书页总质量为0.3kg,A4纸下方书页总质量为0.5kg, A4纸与书页之间、书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要把A4纸从书中拉出,拉力至少应为(取g=10 m/s2)( )
A. 4 N B. 5.6 N
C. 2.4 N D. 3.2 N
【答案】C
【解析】A4纸与书上下两个接触面都有滑动摩擦力,则有,当拉力等于摩擦力时,拉力最小,所以有,C正确.
9. 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A上叠放着物体B,A和B之间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A、B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B. B对A的摩擦力向右
C. 地面对A没有摩擦力
D. 地面对A的摩擦力向右
【答案】C
【解析】A、压缩状态的弹簧对B有向左的弹力,B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受到向右的摩擦力.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由上可以知道:A对B的摩擦力向右,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以知道,B对A的摩擦力向左.故B错误.
CD、对整体研究,根据平衡条件分析可以知道,地面对A没有摩擦力.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点睛:压缩状态的弹簧对B有向左的弹力,B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受到向右的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以知道,B对A的摩擦力向左.对整体研究,地面对A没有摩擦力.
10. 三个完全相同的物块1、2、3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现在有大小相同的外力 F沿图示方向分别作用在1和2上,用的外力沿水平方向作用在3上,使三者都做加速运动。令 a 1、 a 2、 a 3分别代表物块1、2、3的加速度,则( )
A. a1=a 2=a 3 B. a1=a2,a2>a3
C. a1>a2,a2<a3 D. a1>a2,a2>a3
【答案】C
【解析】对1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对2有:,
对3有:,可知a1>a2.a3>a2,故选C.
11. 如图所示,起重机将重为G的均质正方形薄板匀速吊起,此时四条等长钢索中,相邻两条绳索间的夹角均为60°,则每根钢索中弹力的大小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因为相邻两条绳索间的夹角均为60°,则正方形边长和每条钢索的长度相等,设钢索长为a,根据几何知识可知正方形对角线长为,钢索结点到四边形的距离为,设钢索与竖直方向夹角为则根据三角函数可知,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知,起重机竖直钢绳的拉力大小为F=G.设每根钢索中弹力大小为T.则,解得,C正确.
12. 木箱内装一球,木箱的内宽恰与球的直径相等,如图所示,当木箱以初速v0竖直上抛时,( )
A. 空气阻力不计,则上升段球对下壁b有压力,下落段球对上壁a有压力
B. 空气阻力不计,无论上升还是下落,球对上壁和下壁均无作用力
C. 若有空气阻力,则上升段球对上壁a有压力,下落段球对下壁b有压力
D. 若有空气阻力,无论上升还是下落,球对上壁和下壁均无作用力
【答案】BC
【解析】若没有空气阻力,则木箱和
球这个整体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所以球与木箱间就没有压力,可以用假设法来判断,若有压力,则要么是与上壁的作用,要么是与下壁的作用,二者有其一,再加上球的重力,则其加速一定不等于重力加速度,A错误B正确;若有空气阻力,则上升阶段,木箱和球这个整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故对球来说,其合力应大于重力,即除了重力之外还受到一个向下的作用力,这个作用力只能是木箱的上壁提供。故球对木箱上壁有压力,在下降阶段,木箱和球整体的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故对球来说,合力小于重力,即除了重力之外还应受到一个向上的作用力,这个作用来了只能是下壁b有向上的支持力,C正确D错误.
13. 在静止的小车内,用细绳a和b系住一个小球,绳a处于斜向上的方向,拉力为Fa ,绳b处于水平方向,拉力为Fb,如图所示。现让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此时小球相对于车厢的位置仍保持不变,则两根细绳的拉力变化情况是( )
A. Fa 变大 B. Fa 不变
C. Fb变大 D. Fb变小
【答案】BD
【解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水平方向①,竖直方向②,由题,不变,由②分析得知不变,由①得知,,即变小,BD正确.
1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用OA和OB两根等长的绳子悬挂在半弧形的支架上,B点固定不动,A点则由顶点C沿圆弧向D移动(α为绳O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在此过程中( )
A. 绳子OB的张力一直增大
B. 绳子OA的张力将一直增大
C. 绳子OA的张力将先减小后增大
D. 绳子OB的张力将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AC
【解析】对O点受力分析,抓住两根绳的合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和方向都不变,OB绳拉力方向不变,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如图,知OA绳上拉力大小先减小后增大,OB上的拉力一直增大,AC正确.
【点睛】此题为物体平衡条件的一个应用:动态分析,处理这个类型的题需要找出不变的物理量,然后作图或找变化的物理量与不变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再加以分析,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15. 三个质量均为1 kg的相同木块a、b、c和两个劲度系数均为500 N/m的相同轻弹簧p、q用轻绳连接,如图所示,其中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时p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力F缓慢地向左拉p弹簧的左端,直到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g取10 m/s2。该过程中( )
A. 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4 cm
B. q弹簧的上端向上移动的距离是6 cm
C. 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8 cm
D. q弹簧的上端向上移动的距离是4 cm
【答案】CD
【解析】对物块b分析受力可知,q弹簧初始时压缩量为;对物块c分析受力可知,q弹簧末状态时伸长量为,故q弹簧的上端向上移动的距离是4cm;末状态下,对bc整体分析受力可知,细线对B向上的拉力大小为2mg,由于物块a平衡,所以p弹簧的弹力大小也为2mg,则末状态下p弹簧伸长:,比较初末状态可得:p弹簧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为:,C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胡克定律和共点力平衡的基本运用,关键选择好研究对象,结合共点力平衡,以及抓住弹簧的初末状态分析求解.对b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出q弹簧 的压缩量,从而得出q弹簧的长度.当c恰好离开地面时,对c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出弹簧q的伸长量,对bc整体分析,求出绳子的拉力,从而得出弹簧p的弹力,结合胡克定律求出p的伸长量,通过两个弹簧形变量的变化得出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
二、填空题
16. 同学们经常使用一种弹性签字笔,笔内部有一根小弹簧,如图所示,当笔杆竖直放置时,小弹簧无弹力,当在笔尾部的按钮上放一个100g的砝码,当它静止时,弹簧压缩量为2mm。现用这支笔尾部按钮一端水平推一本放在桌面上质量为400g的书,当按钮压缩量为2.4mm(以上操作按钮均未被压到底)时,这本书恰好匀速运动。则笔内小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N/m;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
【答案】 (1). 1000; (2). 0.75;
17. 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
【答案】 (1). 8N; (2). 9N;
【解析】弹簧弹力为:;
A木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B木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木块A受到向左的弹力为8N,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故A不动,故静摩擦力为8N,向右;
用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木块B受弹簧向右的弹力为8N.拉力为1N,共9N,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故静摩擦力为9N,向左.
【点睛】本题关键是先判断出弹簧的弹力和最大静摩擦力,然后再分别对两个木块受力分析,运用平衡条件求解静摩擦力.
三、计算题
18. 游船从某码头沿直线行驶到湖对岸,该过程中观测记录数椐如下表:
(1)求游船匀加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1及位移大小x1;
(2)若游船和游客的总质量M=8000kg,求游船匀减速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合力大小F;
(3)求游船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答案】(1)0.105m/s2 ,84m;(2)400N;(3)3.86m/s;
【解析】(1)游船匀加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
位移大小
x=x1+v△t2+△t3=84+4.2×600+×80=2780m
游船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点睛:理清游船的运动情况,运用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也可以画出v-t图象来分析游船的运动情况.
19. 如图所示,原长分别为l1 和l2 ,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轻质弹簧竖直地悬挂在天花板上,两弹簧之间有一质量为m1的物体,最下端挂着质量为m2
的另一物体,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个质量为m的平板把下面的物体竖直地缓慢向上托起,直到两个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原长之和,求:
(1)m2上升的高度是多少?
(2)此时平板受到人对其的托力为多大?
【答案】(1);(2);
【解析】(1) 两个弹簧开始时刻的伸长量之和即为m2上升的高度;
根据胡克定律,上面弹簧初始时的伸长量为:
根据胡克定律,下面弹簧初始时的伸长量为:
故物体上升的高度为:
(2)当两个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原长之和时,下面弹簧的压缩量应等于上面弹簧的伸长量,设为x,对m1受力分析:
得:m1g=k1x+k2x ①
对平板m和m2整体受力分析得:F=(m2+m)g+k2x ②
联立①②,托起平板竖直向上的力:
【点睛】求出本题的关键知道当两个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原长之和时,上边弹簧的伸长量与下边弹簧的压缩量相等.以及理清未托m2时和托起m2
时两根弹簧的形变量,确定m2上升的高度.
20. 如图所示,ACD是一滑雪场示意图,其中AC为长L=8 m、倾角θ=37°的斜坡,CD段是与斜坡平滑连接的水平面。人从A点由静止下滑,经过C点时速度大小不变,又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人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5,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人从斜坡顶端A滑至底端C所用的时间;
(2)人在离C点多远处停下?
【答案】(1)1s ;(2)12.8m;
【解析】(1)人在斜坡上下滑时,设人沿斜坡下滑的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由匀变速运动规律得:
联立以上各式得:;
(2)人在水平面上滑行时,水平方向只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作用,设在水平面上人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设人到C处的速度为v,则下滑过程,
水平面面上运动时有,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x=12.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