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1.79 KB
  • 2021-06-01 发布

天津市津南区2021届新高考物理模拟试题(1)含解析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天津市津南区 2021 届新高考物理模拟试题( 1)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烟雾探测器,如图所示, S 为光源,当有烟雾进入探测器时, S 发出的光被烟雾散射 进入光电管 C。光射到光电管中的钠表面产生光电子,当光电流大于或等于 I 时,探测器触发报警系统报 警。已知真空中光速为 c,钠的极限频率为 υ0,电子的电荷量为 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使该探测器正常工作,光源 S 发出的光波长应大于 0 c v B.若用极限频率更高的材料取代钠,则该探测器一定不能正常工作 C.若射向光电管 C 的光子中能激发出光电子的光子数占比为 η,报警时, t 时间内射向光电管钠表面的 光子数至少是 It e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 c 可知,光源 S 发出的光波波长 0 c 即要使该探测器正常工作,光源 S 发出的光波波长小于 0 c ,故 A 错误; B.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用极限频率更高的材料取代钠,只要频率小于光源 S 发出的光的频率,则该 探测器也能正常工作,故 B 错误; C.光电流等于 I 时, t 秒产生的光电子的个数 Itn e = t 秒射向光电管钠表面的光子最少数目 n ItN e 故 C 正确; D.由以上分析, D 项错误。 故选 C。 2.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有一群处于 n=4 能级的氢原子,若氢原子从 n=4 能级向 n=2 能级跃迁时所 辐射出的光恰能使某种金属 A 发生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群氢原子辐射出的光中共有 3 种频率的光能使金属 A 发生光电效应 B.如果辐射进来能量为 0.32 eV 的光子,可以使氢原子从 n=4 能级向 n=5 能级跃迁 C.如果辐射进来能量为 1.32 eV 的光子,不可以使处于 n=4 能级的氢原子发生电离 D.用氢原子从 n=4 能级向 n=1 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照射金属 A,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10.2 eV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氢原子从 n=4 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以辐射出 6 种频率的光子, 其中只有从 n=4 能级向 n=3 能级跃迁 时所辐射出的光子以及从 n=3 能级向 n=2 能级跃迁时所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小于从 n=4 能级向 n=2 能级 跃迁时所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不能使金属 A 发生光电效应,故共有 4 种频率的光能使金属 A 发生光电 效应,故 A 错误; B.因为从 n=4 能级向 n=5 能级跃迁时所需要的能量为 5 4Δ 0.31eVE E E 不等于光子能量为 0.32eV ,故 B 错误; C.因为要使处于 n=4 能级的氢原子发生电离,所需要的能量只要大于 0.85eV 就可以,故 C 错误; D.由题意可知,金属 A 的逸出功为 2.55eV , 氢原子从 n=4 能级向 n=1 能级跃迁时所辐射出光子的能量 为 4 1 12.75eVhv E E 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得最大初动能 k 0 10.2eVE hv W 故 D 正确。 故选 D。 3.关于安培力和洛伦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电荷在磁场中一定受到洛伦兹力作用 B.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一定受到安培力作用 C.洛伦兹力一定对运动电荷不做功 D.安培力一定对通电导线不做功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运动电荷在磁场中运动,若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则不受洛伦兹力作用,选项 A 错误; B.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若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则不受安培力作用,选项 B 错误; C.由于洛伦兹力方向垂直于运动电荷的速度方向,根据功的定义可知,洛伦兹力对运动电荷不做功,选 项 C 正确; D.安培力方向与通电导线垂直,可以对通电导线做功,从而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选项 D 错误。 故选 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时吸收能量 B.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入射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若仅减弱该光的强度,则不可能发生光电效应 D.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原子的能量减少,电子的动能增加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的过程中有质量亏损,释放能量,故 A 错误; B.卢瑟福的 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 B 错误; C.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 0kmE h W 入射光的频率不变,若仅减弱该光的强度,则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故 C 错误; D.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时,放出光子,总能量减小;根据 2 2 kQq vm r r 可知半径越小,动能越大,故 D 正确。 故选 D。 5.甲、乙两个质点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对 0-t 0 时间内甲、乙两质点的运 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运动得比乙快 B.甲运动的位移比乙运动的位移小 C.乙先沿负方向运动后沿正方向运动 D.甲、乙两质点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B 【解析】 【详解】 C.由图可知,甲、乙做的是同向运动, C 错误; D.由图可知,甲、乙间的距离在逐渐减小, D 错误; A. 图线的斜率为速度,因此中运动得比乙慢, A 错误; B.乙运动的位移比甲的位移大, B 正确。 6.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 t=0 时刻物体的速度为 1m/s,加速度为 1m/s2,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 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物体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C. t=5s 时刻物体的速度为 6.25m/s D.t=8s 时刻物体的速度为 12.2m/s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物体的加速度在增大,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故 A 错误。 B.由图像知质点的加速度随时间增大,根据 v=v0+at 可知,物体的速度与时间一定不成正比,故 B 错误。 C.由图知 a=0.1t+1 (m/s2),当 t=5s 时, a=1.5 m/s 2,速度的变化量 1 1.5Δ 5m/s=6.25m/s 2 v 知 t=5s 时的速度为 v=v 0+△ v=1m/s+6.25m/s=7.25m/s 故 C 错误。 D.a-t 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则 0-8s 内, a=0.1t+1 (m/s2),当 t=8s 时, a=1.8 m/s 2, 速度的变化量 1 1.8Δ 8m/s=11.2m/s 2 v 知 t=8s 时的速度为 v=v 0+△ v=1m/s+11.2m/s=12.2m/s 故 D 正确。 故选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 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7.如图所示,两个平行的导轨水平放置,导轨的左侧接一个阻值为 R 的定值电阻,两导轨之间的距离为 L. 导轨处在匀强磁场中,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竖直向上 .一质量为 m、电阻为 r 的导体棒 ab 垂直于两导轨放置,导体棒与导轨的动摩擦因数为 μ。导体棒 ab 在水平外力 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 动了 x 后,速度达到最大,重力加速度为 g,不计导轨电阻。则( ) A.导体棒 ab 的电流方向由 a 到 b B.导体棒 ab 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2 2 ( )( )F mg R r B L C.当导体棒 ab 的速度为 v0(v0小于最大速度)时,导体棒 ab 的加速度为 2 2 0 ( ) B L vF g m R r m D.导体棒 ab 由静止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 ab 棒获得的动能为 Ek,则电阻 R 上产生的焦耳热是 kFx mgx E 【答案】 BC 【解析】 【详解】 A.根据楞次定律,导体棒 ab 的电流方向由 b 到 a,A 错误; B.导体棒 ab 垂直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动势大小 E=BLv 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 EI R r 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 FA =BIL 当导体棒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最大,由平衡条件得 2 2 mB L v mg F R r 解得最大速度 tn 2 2 ( )( )F mg R rv B L B 正确; C.当速度为 v0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 2 0B L vF mg ma R r 解得 2 2 0 ( ) B L vFa g m R r m C 正确; D.在整个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 Ek +μ mgx+Q=Fx 解得整个电路产生的焦耳热为 Q=Fx - μ mgx- Ek D 错误。 故选 BC 。 8.在倾角为 θ的光谱固定绝缘斜面上有两个用绝缘轻弹簧连接的物块 A 和 B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m 和 2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 , C 为一固定挡板,开始未加电场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B 不带电, A 带电量 为 q ,现加一沿斜面方问向上的匀强电场,物块 A 沿斜面向上运动,当 B 刚离开 C 时, A 的速度为 v , 之后两个物体运动中当 A 的加速度为 0 时, B 的加速度大小均为 a ,方向沿斜面向上,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从加电场后到 B 刚离开 C 的过程中, A 发生的位移大小为 3 sinmg k B.从加电场后到 B 刚离开 C 的过程中,挡板 C 对小物块 B 的冲量为 0 C. B 刚离开 C 时,电场力对 A 做功的瞬时功率为 3 sin 2mg ma v D.从加电场后到 B 刚离开 C 的过程中,物块 A 的机械能和电势能之和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ACD 【解析】 【详解】 A.开始未电场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对 A,根据平衡条件和胡克定律有 1mgsin kx 解得 1 mgsinx k 物块 B 刚要离开 C 时,弹簧的拉力等于物体 B 重力的下滑分力,根据胡克定律,有 22mgsin kx 解得 2 2mgsinx k 故从加电场后到 B 刚离开 C 的过程中, A 发生的位移大小为 1 2 3mgsinx x x k 选项 A 正确; B.从加电场后到 B 刚离开 C 的过程中,挡板 C 对小物块 B 的作用力不为零,由 I=Ft 知挡板 C 对小物块 B 的冲量不为 0,选项 B 错误; C.设 A 所受的电场力大小为 F,当 A 的加速度为 0 时, B 的加速度大小均为 a,方向沿斜面向上,根据 牛顿第二定律, 对 A 有 0F mgsin F弹 对 B 有 2 2F mgsin ma弹 故有 3 2F mgsin ma B 刚离开 C 时,电场力对 A 做功的瞬时功率为 3 2P Fv mgsin ma v( ) 选项 C 正确; D.对 A、B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从加电场后到 B 刚离开 C 的过程中,物块 A 的机械能、电势能和弹簧的 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则物块 A 的机械能和电势能之和先增大后减小, 选项 D 正确。 故选 ACD 。 9.一列简谐波以 1m/s 的速度沿 x 轴正方向传播。 t=0 时,该波传到坐标原点 O, O 点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为 y=10sin10 πt(cm)。P、Q 是 x 轴上的两点,其坐标 xP=5cm 、xQ=10cm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该横波的波长为 0.2m B. P 处质点的振动周期为 0.1s C. t=0.1s 时, P 处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 D. Q 处质点开始振动时, P 处质点向 -y 方向振动且速度最大 E.当 O 处质点通过的路程为 1m 时, Q 处质点通过的路程为 0.8m 【答案】 ACE 【解析】 【分析】 【详解】 B. O 点处质点振动方程为 10sin10 (cm)y t 可知,波的振幅 10cmA ,起振方向为 y 轴正向,波动 周期 2 0.2sT P 点振动周期与 O 点振动周期相同,为 0.2s,故 B 错误; A.波长 1 0.2m 0.2mvT 故 A 正确; C.振动从 O 点传到 P 点所需时间为 25 10 m 0.05s 1m/s P OP xt v 故 P 处质点振动时间 0.1s 0.05s 0.05s 4P OP Tt t t 由于 P 处质点起振方向沿 y 轴向上,故经 4 T 达到波峰,故 C 正确; D.由题意知, P、Q 之间的距离为 5cm 4PQ Q Px x x 结合起振方向可知, Q 处质点开始振动时, P 处质点位移波峰,此时速度为零,故 D 错误; E.当 O 处质点通过的路程为 1m 时,有 1m 10 2 4 2A A A 故经历的时间为 2 2 Tt T 因为 10cm 2Qx 所以振动形式从 O 点传到 Q 点所需时间为 2 T ,所以 Q 处质点振动时间为 2T , Q 处质点通过的路程 2 4 2 4 10cm 80cm 0.8mQs A 故 E 正确。 故选 ACE 。 10.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 l 的正六边形 abedef 的区域内有匀强磁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在 a 点处的粒子源发出大量质量为 m 电荷量为 0q q 的同种粒子, 粒子的速度 大小不同,方向始终沿 ad 方向。不计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及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小于 3 3 qBl m 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一定相同 B.速度大于 qBl m 的粒子一定打在 cd 边上 C.经过 c 点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3 m qB D.垂直打在 cd 边上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6 m qB 【答案】 ACD 【解析】 【详解】 A.根据几何关系,粒子恰好经过 b 点时运动半径 1 3 3 r l 由 2vqvB m r 可知速度 1 1 3 3 qBr qBlv m m 则速度小于 3 3 qBl m 的粒子均从 ab 边离开磁场,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转过的圆心角均为 120 ,运动时间均为 1 120 1 360 3 t T T T 为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周期, A 正确; BC.粒子恰好经过 c点时运动半径 2 3r l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运动时间 2 6 1 6 1 2 3 m mt T qB qB 速度 2 2 3qBr qBlv m m 则速度大于 3qBl m 的粒子一定打在 cd 边上, B 错误, C 正确; D.粒子垂直打在 cd 边上时,如图: 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圆心角为 30 ,运动时间 2 1 12 6 mT qB t D 正确。 故选 ACD 。 11.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 θ的光滑斜面上分布着垂直于斜面的匀强磁场,以垂直于斜面向上为磁感应强 度正方向,其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 t 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一质量为 m、电阻为 R 的矩形金属框从 t= 0 时刻由静止释放, t3 时刻的速度为 v,移动的距离为 L,重力加速度为 g,线框面积为 S,t1=t0、t 2=2t0、 t 3= 3t0,在金属框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t 3 时间内金属框中的电流先沿逆时针后顺时针 B. 0~t3 时间内金属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0~t3 时间内金属框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直线运动 D. 0~t3 时间内金属框中产生的焦耳热为 2 0 0 2B S Rt 【答案】 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 B-t 图象可知, t1~t 3时间内 B-t 线的斜率不变,由公式 BSE n n t t 则金属框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方向不变,则电流方向不变,故 A 错误; BC.0~t1 时间内,线圈中磁通量不变,则无电流产生, t 1~t3 时间内电流不变,由左手定则可知,金属框 所受安培力的合力为零,则线圈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 B 正确, C 错误; D.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 0 0 B SBSE t t 由于 0~t1 时间内,线圈中磁通量不变,则无电流产生,也无焦耳热产生,则 0~t3 时间内金属框中产生的 焦耳热为 2 22 0 0 0 22 B SEQ t R Rt 故 D 正确。 故选 BD 。 12.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激发,形成电磁波 C.电磁波谱中的无线电波与可见光相比,更容易产生显著的衍射现象 D.电磁振荡停止后,其发射到空间的电磁波随即消失 E.载有信号的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输也可以通过光缆传输 【答案】 BCE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真空中的速度,选项 A 错误; B.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互激发,形成电磁波,选项 B 正确; C.电磁波谱中的无线电波与可见光相比波长更长,更容易产生显著的衍射现象,选项 C 正确; D.电磁振荡停止后,其发射到空间的电磁波仍然会传播,选项 D 错误; E.载有信号的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输也可以通过光缆传输,选项 E 正确。 故选 BCE 。 三、实验题 :共 2 小题,每题 8 分,共 16 分 13.某兴趣小组欲测量滑块与水平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他们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该 小组同学首先将一端带滑轮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连接好其他装置,然后挂上重物,使滑块做匀加速 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 . ( 1)图 2 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 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 已知电源的频率为 50 Hz , 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 4 个计时点未标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 a=___________ 2 /m s .(结果保留两 位有效数字) ( 2)为测定动摩擦因数,该小组同学事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滑块与重物的重力分别如图 3、4 所示,则图 3 对应的示数为 _____________N, 图 4 对应的示数为 _______________N ; ( 3)重力加速度 g 取 210 /m s ,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 字) 。 【答案】 0.50 2.00 1.00 0.43 【解析】 【详解】 ( 1) [1] .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 4 个计时点未标出,则 T=0.1s;根据 2x aT 结合逐差法可知: 6 5 4 3 2 1 29 x x x x x xa T 2 2 2 2 (3.87 3.39 2.88 2.38 1.90 1.40) 10 m/s 0.50m/s 9 0.1 ( 2) [2][3] .则图 3 对应的示数为 2.00N;图 4 对应的示数为 1.00N; ( 3) [4] .对滑块以及重物的整体: mg- μ Mg=(M+m)a 其中 mg=1.00N ,Mg=2N , 解得 μ =0.43 14.某同学用图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A.将贴有白纸的木板竖直放置,弹簧测力计 A 挂于固定在木板上的 P 点,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 M 。 B.弹簧测力计 B 的一端用细线系于 O 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 O 静止在某位置,细线均与木板 平行。 C.记录 O 点的位置、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1F 和 2F 。 D.测量重物 M 的重力 G,记录 OM 绳的方向。 E.选择合适的标度,用刻度尺做出测力计拉力 1F 和 2F 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 F 。 F.按同一标度,做出重物 M 重力 G 的图示,并比较 F 与 G,得出结论。 (1)在上述步骤中,有重要遗漏的步骤是 ________(请填写步骤前的序号) ,遗漏的内容是 ________。 (2)某同学认为在实验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其中正确的是( ____) A. OA 、OB 两根绳必须等长 B. OA 、OB 两根绳的夹角应该等于 120 C. OA 、OB 两根绳要长一点,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个点要远一点 D.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方向,再次进行实验时,仍要使结点 O 静止在原位置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____) A.微元法 B.等效替代法 C.理想实验法 D.科学推理法 【答案】 C 没有记录 1F 和 2F 的方向 C B 【解析】 【详解】 (1)[1][2] 本实验为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采用的方法是作力的图示法, 作出合力和理论值和实际值, 然后进行比较,两个分力和一个合力应该具有相同的效果。所以实验时,步骤 C:除记录弹簧秤的示数外, 还要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以便确定两个拉力的方向,这样才能作出拉力的图示,即遗漏的内容是没有记 录 F 1 和 F2 的方向。 (2)[3]A .细线的作用是能显示出力的方向,所以不必须等长。故 A 错误 ; B.两细线拉橡皮条时,只要确保拉到同一点即可,不需要两绳夹角要为 120°,故 B 错误 ; C.为了让效果相同, 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方向, 再次进行实验时, 仍要使结点 O 静止在原位置, 故 C 正确 ; 故选 C。 (3)[4] 本实验中两个拉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拉力的作用效果相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故 ACD 错误, B 正确。 故选 B。 四、解答题:本题共 3 题,每题 8 分,共 24 分 15.如图所示,倾角 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放着两个相距 L 0、质量均为 m 的滑块 A 和 B,滑块 A 的下表 面光滑,滑块 B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tan .由静止同时释放 A 和 B,此后若 A、B 发生碰撞,碰 撞时间极短且为弹性碰撞.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求: ( 1) A 与 B 开始释放时, A 、B 的加速度 Aa 和 Ba ; ( 2) A 与 B 第一次相碰后, B 的速率 Bv ; ( 3)从 A 开始运动到两滑块第二次碰撞所经历的时间 t. 【答案】 (1) sinAa g ; 0Ba (2) 02 singL (3) 023 sin L g 【解析】 【详解】 解: (1)对 B 分析: sin cos Bmg mg ma 0Ba , B 仍处于静止状态 对 A分析,底面光滑,则有: mg sin Ama 解得: sinAa g (2) 与 B 第一次碰撞前的速度,则有: 2 02A Av a L 解得: 02 sinAv gL 所用时间由: 1v A at ,解得: 0 1 2 sin L g t 对 AB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1A Bmv mv mv 由机械能守恒得: 2 2 2 1 1 1 1 2 2 2A Bmv mv mv 解得: 1 00, 2 sinBv v gL (3)碰后, A做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运动, B 做速度为 2v 的匀速直线运动,设再经时间 2t 发生第二次碰撞, 则有: 2 2 1 2A Ax a t 2 2Bx v t 第二次相碰: A Bx x 解得: 0 2 22 sin Lt g 从 A开始运动到两滑块第二次碰撞所经历的的时间: 1 2t t t 解得: 023 sin Lt g 16.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 M 、N 竖直放置,两板足够长且板间有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 P 点离 N 板的 距离为 d,离 M 板的距离为 5 4 d。一个质量为 m、带正电荷量为 q 的小球从 P 点以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 结果小球恰好不能打在 N 板上。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小球的大小不计,求 ( 1)两板间的电场强度的大 ( 2)小球打到 M 板时动能的大小。 【答案】 (1) 2 0 2 mv qd ;(2) 2 0 9 8 mv + 2 2 2 0 25 2 mg d v 【解析】 【详解】 ( 1)设板间电场强度为 E,根据动能定理有: -qEd=0- 2 0 1 2 mv , 得: 2 0 2 mvE qd ( 2)设小球从 P 点运动到 N 板所用的时间为 t1,则有: d= 0 1 1 2 v t 得: t 1= 0 2d v 设小球从 N 板运动到 M 板所用的时间为 t 2,则有: 2 2 9 1 4 2 d at qE=ma 得: t 2= 0 3d v 因此小球从 P 点开始运动到 M 板所用的时间: t=t 1+t 2= 0 5d v 这段时间内小球下落的高度: h= 2 2 2 0 1 25 2 2 gdgt v 根据动能定理: qE× 2 0 5 1 4 2kd mgh E mv 得: 2 0 9 8kE mv + 2 2 2 0 25 2 mg d v 17.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 AB 、BC 、CA 三个变化过程,若 B→C 过程中气体做功数值约 是 C→A 过程中气体做功数值的 1.6 倍,气体在状态 B 时压强为 4.5 ×105Pa,求: (i) 气体在状态 A 和 C 的压强。 (ii) 整个过程中气体与外界交换的热量。 【答案】 (i) 51.5 10 Pa; 51.5 10 Pa( ii)吸收热量; 180J 【解析】 【详解】 (i) 由图可知,气体从状态 A 到状态 B 为等容变化过程,由查理定律有 B A B A p p T T ,解得 51.5 10 PaAp 由图可知,气体从状态 B 到状态 C 为等温变化过程,由玻意耳定律有 B B C Cp V p V= ,解得 51.5 10 PaCp (ii) 由状态 B 经状态 C 回到状态 A,设外界对气体做的总功为 W ,从状态 C 到状态 A,为等压变化,外界 对气体做功为 300JCA C C AW p V V B→C 过程中气体做功的大小约是 C→A 过程中气体做功的大小的 1.6 倍, 则 B→C 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为 480JBCW 从状态 A 到状态 B,由图线知为等容过程,外界对气体不做功,所以整个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为 180JCA BCW W W 整个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量为 △U=0,设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为 Q,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U=Q+W ,解 得 Q=180J 即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是 180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