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9 MB
  • 2021-06-01 发布

山东省新高考2020届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适应性考试全国1卷物理试题(三) Word版含解析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新高考)2020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试卷 物 理 (三)‎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核反应方程中,X表示(  )‎ A. B. C. D. ‎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核反应方程中质量数守恒和核电荷数守恒可得 所以X表示,选项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分成两束单色光a和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水中,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 B. 在水中,a光的光速大于b光的光速 C. 在水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 D. 若a光照射到某金属上能发生光电效应,则b光照射该金属上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 20 -‎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a光的偏折程度大,则a光的折射率大,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选项A正确;‎ B.a光的折射率大,由可知a光在水中的光速小,选项B错误;‎ C.a光在水中的光速小,频率大,由可知在水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选项C错误;‎ D.由于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若a光照射到某金属上能发生光电效应,则b光照射该金属上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选项D错误。‎ 故选A。‎ ‎3.摩天轮是游乐场里的大型娱乐项目,它的直径可以达到几百米。乘客乘坐时,转轮始终不停地匀速转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最高点,乘客处于超重状态 B. 任一时刻乘客受到的合力都不等于零 C. 乘客在乘坐过程中对座椅的压力始终不变 D. 乘客在乘坐过程中的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最高点,乘客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选项A错误;‎ B.乘客做圆周运动,任一时刻受到的合力都不等于零,选项B正确;‎ C.乘客在乘坐过程中匀速转动,向心力时刻指向圆心,大小不变,对座椅的压力不可能始终不变,选项C错误;‎ D.乘客在乘坐过程中匀速转动,动能不变,但重力势能在变化,所以机械能也在变化,选项D错误。‎ - 20 -‎ 故选B。‎ ‎4.某星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9倍,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一半,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  )‎ A. 1:36 B. 1:6 C. 36:1 D. 6:1‎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与万有引力近似相等,则有 解得 所以 选项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5.为检测某新能源动力车的刹车性能,现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如图所示是某动力车在刹车过程中位移和时间的比值与t之间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动力车的初速度为20 m/s B. 刹车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5 m/s2‎ C. 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12 s D. 从开始刹车时计时,经过8s,该车的位移大小为60 m ‎【答案】B ‎【解析】‎ ‎【详解】AB.由图可得 - 20 -‎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 x=v0t+at2,得 对比可得 v0=30m/s a=-5m/s2‎ 即刚刹车时动力车的速度大小为30m/s,刹车过程动力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故A错误,B正确; C.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 故C错误; D.整个刹车过程动力车经过6s,则8s内的位移为 故D错误。 故选B。‎ ‎6.如图所示,两根垂直纸面放置的直导线,通有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电流。O为两导线连线的中点,P、Q是两导线连线中垂线上的两点,且OP=OQ。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O点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B. P、Q两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相同 C. 若在P点放置一条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通电导线,其受力方向为P→O D. 若在Q点放置一条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通电导线,其受力方向为Q→O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安培定则可知,导线a在O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竖直向下,导线b在O - 20 -‎ 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也是竖直向下,故O点的磁感应强度不为零,选项A错误;‎ B.导线a在P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斜向右下方,导线b在P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斜向左下方,两者合成后,P点的合磁感应强度方向竖直向下,同理Q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也是竖直向下的,故两点磁感应强度方向相同,选项B正确;‎ C.P点的合磁感应强度方向竖直向下,若在P点放置一条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通电导线,根据左手定则可判断其受力方向水平向左,选项C错误;‎ D.Q点的合磁感应强度方向竖直向下,若在Q点放置一条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通电导线,根据左手定则可判断其受力方向水平向左,选项D错误。‎ 故选B。‎ ‎7.如图甲所示,O点为振源,OP=s,t=0时刻O点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产生向右沿直线传播的简谐横波,图乙为从t=0时刻开始描绘的质点P的振动图象。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这列波的频率为 B. t=0时刻,振源O振动的方向沿y轴负方向 C. t=t2时刻,P点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D. t=t2时刻,O点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乙图看出,周期T=t2-t1,所以 故A正确;‎ B.P点的起振方向与O点起振方向相同,由乙图读出t1时刻,P点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即P点的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则t=0时刻,振源O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故B错误;‎ C.由图乙振动图象看出,t2时刻,P点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故C错误;‎ D.因不知t1与周期T的倍数关系,故不能判断t2时刻O点的振动情况,故D错误。‎ 故选A。‎ ‎8.‎ - 20 -‎ 某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可拆变压器探究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之间的关系,在实验时组装的变压器如图乙所示。在铁芯上原、副线圈接入的匝数分别为n1=800匝和n2=200匝,原线圈两端与正弦式交流电源相连,用交流电压表测得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分别为10V和0.8V,这与其他小组的正确实验结论明显不一致。对于这个小组实验结论出现明显偏差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A. 副线圈的匝数太少 B. 副线圈的电阻太小 C. 原线圈的匝数太多,电阻过大 D. 没有将铁芯B安装在铁芯A上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 可知副线圈输出电压 即测出来结果偏低,这是由于该同学实验中没有将铁芯B安装在铁芯A上,有漏磁现象,存在电能损失,导致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变低。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将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沿竖直方向向上抛出。表示物体的动量,表示物体的动量变化率,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图中正确的是(  )‎ - 20 -‎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 ‎【详解】AB.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动量 ‎、是定值,故动量和时间的关系图应为截距为负、斜率为正的直线,故AB错误;‎ CD.动量的变化量 解得 是定值,故的值随时间的变化始终保持恒定,为,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0.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存在一个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带电小球从O点静止释放且沿直线OA方向运动,已知直线OA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一定大于g B. 满足运动条件的匀强电场的最小值为 - 20 -‎ C. 带电小球在运动时机械能一定增加 D. 带电小球的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一定减小 ‎【答案】BD ‎【解析】‎ ‎【详解】A.带电小球在重力和电场力的共同作用下沿O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带电小球所受的合力沿OA方向,由三角形定则作图知,合力可能等于重力,可能大于重力,也可能小于重力,所以带电小球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可能等于,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故A错误;‎ B.根据几何知识可知当电场力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垂直时,电场力最小,即有 可得场强的最小值为 故B正确;‎ C.由图知,电场力与速度的夹角可能小于,也可能等于,也可能大于,电场力对带电小球可能做正功,也可能不做功,也可能做负功,带电小球的机械能可能增加,也可能不变,也可能减少,故C错误;‎ D.由于合力对小球做正功,其小球的动能增加,根据能量守恒知带电小球的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一定减小,故D正确;‎ 故选BD。‎ ‎11.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圆上A点沿半径方向射入粒子a,粒子a - 20 -‎ 经磁场偏转的偏转角为60°,轨迹如图所示,若仍从A点沿半径方向射入粒子b,粒子经磁场偏转,从磁场出射时,出射速度与a粒子的出射速度方向相反,已知a、b粒子的质量相等,电荷量相等,不计粒子的重力,则 ( )‎ A. a、b粒子均带正电 B. a、b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 C. a、b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速度大小之比为3:1‎ D. a、b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 ‎【答案】CD ‎【解析】‎ ‎【详解】A.两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根据左手定则可以判断,a粒子带正电,b粒子带负电,A项错误;‎ B.设圆形有界磁场圆的半径为R,根据几何关系可知 因此 B项错误;‎ 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 20 -‎ 得 得到 C项正确;‎ D.由可知,两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相同,由几何关系可知,a、b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轨迹所对的圆心角分别为60°、120°,由此可知,a、b两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选项D正确。‎ ‎ ‎ 故选CD。‎ ‎12.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框架OMN的OM、ON初始位置分别处于水平和竖直方向上,且,一个重为G的光滑小球位于框架内且恰好与OM、ON、MN三边相切,但接触点未必都有弹力。现以O点为轴缓慢将框架在同一竖直平面内顺时针转动一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转动θ为0到的过程中,MN边受到小球的压力一直为零。‎ - 20 -‎ B. 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当MN边第一次处于竖直位置时ON边受到的力最大且为 C. 转动一周的过程中OM边受到的力最大值为2G D. 转动一周的过程中有可能存在使OM、ON、MN三边都同时受力的位置 ‎【答案】ABC ‎【解析】‎ ‎【详解】A.转动为0到的过程中如图所示,边在小球的上方,边受到小球的压力一直为零,故A正确;‎ BCD.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当边在小球的上方时,边受到小球的压力一直为零,设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可得边受到的力 边受到的力 - 20 -‎ 当边在小球的上方时,边受到小球的压力一直为零,设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和正弦定理可得 可知,当时,即边第一次处于竖直位置时边受到的力最大,最大为 当边在小球的上方时,边受到小球的压力一直为零,设边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如图所示 - 20 -‎ 根据平衡条件和正弦定理可得 可知,当时,边受到的力最大,最大为 所以转动一周的过程中不可能存在使、、三边都同时受力的位置,故B、C正确,D错误;‎ 故选AB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 ‎13.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和速度变化的关系:将小钢球从轨道倾斜部分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经轨道末端水平飞出。落到铺着白纸和复写纸的水平地面上,在白纸上留下点迹。为了使问题简化,小钢球在离倾斜轨道底端的距离分别为L、2L、3L……处释放,这样在轨道倾斜部分合外力对小钢球做的功就可以分别记为W0、2W0、3W0……‎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在L、2L、3L…处的每个释放点都要让小钢球重复释放多次,在白纸上留下多个点迹。那么,确定在同一位置释放的小钢球在白纸上的平均落点位置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功和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必须测量的一项是(填选项前的字母标号)_______‎ A.小钢球释放位置离斜面底端的距离L的具体数值 B.小钢球的质量m C.小钢球离开轨道后的下落高度h D.小钢球离开轨道后的水平位移x ‎(3)该实验小组利用实验数据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则图象的横坐标是______(用实验中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答案】 (1). 用尽可能小的圆圈住尽量多的落点,圆心即为平均落点的位置 (2). D (3). x2‎ - 20 -‎ ‎【解析】‎ ‎【详解】(1)[1].从斜槽上同一位置静止滚下,由于存在误差落于地面纸上的点迹,形成不完全重合的记录痕迹,平均确定落点位置的方法为:用尽可能小的圆圈住所有落点,圆心即为平均落点的位置;‎ ‎(2)[2].根据动能定律可得:‎ 根据平抛规律可得:‎ x=vt ‎ ‎ 联立可得探究动能定理的关系式:‎ 因为每次下落时的h相同,故必须测量小钢球离开轨道后的水平位移x。故选D.‎ ‎(3)[3].根据图象形状可知,W与横轴表示的物理量成正比例,又因为表达式为,所以图象的横坐标表示x2;‎ ‎14.某小组的同学在做“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被测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为1.0Ω。他们利用图1的电路进行测量,已知实验室除待测电池、开关、导线外,还有下列器材可供选用:‎ 电流表A1:量程0~0.6A,内阻约0.125Ω 电流表A2:量程0~3A,内阻约0.025Ω 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约3kΩ 滑动变阻器R:0~20Ω,额定电流2A ‎(1)为了使测量结果尽量准确,电流表应选用___(填写仪器的字母代号)。‎ - 20 -‎ ‎(2)正确连接电路并测量后,该组同学根据所获得的6组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的反映路端电压随电流变化的U﹣I图线,请据此图线判断被测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r=________Ω。(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3)由于电表内阻的影响,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测量值可能与“电池两端电压”和“流过电池的电流”存在一定的偏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 A.电压表测量值偏大 B.电压表量值测偏小 C.电流表测量值偏大 D.电流表测量值偏小 ‎(4)另一小组同学认为:利用题中给器材,改用图3所示的电路也可以测量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请你对他们的方案进行评价______。‎ ‎【答案】 (1). A1 (2). 1.48 (3). 0.83 (4). D (5). 方案不合理。由于一节干电池的内阻较小,电流表的内阻与其相比不可忽略,电流表的分压与电源内阻承担的电压比较接近,所以此实验方案不合理 ‎【解析】‎ ‎【详解】(1)[1]电源电动势约为1.5V,流过电路的最大电流约为零点几安培,电流表应选择A1。‎ ‎(2)[2]由图示电源U-I图象可知,电源电动势 - 20 -‎ E=1.48V ‎[3]电源内阻 ‎(3)[4]电流表采用内接法,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电流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实验误差来源与电压表的分流,电流表测量值偏小,选项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4)[5]该方案不合理。由于一节干电池的内阻较小,电流表的内阻与其相比不可忽略,电流表的分压与电源内阻承担的电压比较接近,所以此实验方案不合理。‎ ‎15.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A→B→C的状态变化过程,外界对气体做了90 J的功。已知状态A时气体的体积VA=600 cm3。求状态A时气体的压强pA。‎ ‎【答案】1.5×105 Pa ‎【解析】‎ ‎【详解】从状态A到状态B为等容变化过程,根据查理定律有 ‎ ‎ 从状态B到状态C为等圧変化过程,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有 从状态A到状态B,外界对气体不做功;从状态B到状态C,外界对气体做的功 又 联立解得 ‎16.如图甲所示,小车B紧靠平台的边缘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从光滑的平台水平滑到与平台等高的小车上,物体和小车的v-t - 20 -‎ 图象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物体A与小车B的质量之比;‎ ‎(2)小车的最小长度。‎ ‎【答案】(1)m:M=1:3;(2)2m ‎【解析】‎ ‎【详解】(1)根据v-t图象可知,A在小车上做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 a1=3m/s2‎ 若物体A的质量为m与小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 μmg=ma1‎ 设小车B的质量为M,小车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 a2=1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μmg=Ma2‎ 联立可得 μ=0.3‎ m∶M=1:3‎ ‎(2)设小车最小长度为L,整个过程系统损失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μmgL=mv02-(M+m)v2‎ 解得 L=2m ‎17.如图所示,两导轨竖直放置,度L=2m,导轨间MN以下部分粗糙,以上部分光滑粗糙部分处于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MN以上存在高度为H=10m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两个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1T,质量为m1=1kg的导体棒a位于磁场上方距磁场上边界h=5m的位置,质量为m2=0.5kg的导体棒b位于两个磁场的边界MN处,导体棒a的电阻值是b的3倍,现将两导体棒同时山静止释放,导体棒a进入磁场中时,两导体棒恰好同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整个过程中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导体棒均在导轨外侧,导轨电阻不计,g=10m/s2,求:‎ - 20 -‎ ‎(1)两导体棒的电阻分别为多少;‎ ‎(2)MN以下磁场的方向,导体棒b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 ‎(3)导体棒a通过MN以上部分磁场过程中导体棒b上产生的焦耳热。‎ ‎【答案】(1),;(2) 向上,;(3)‎ ‎【解析】‎ ‎【详解】(1) 导体棒a由静止下落到刚进入磁场中时,有 解得 感应电动势 两导体棒恰好同时做匀速直线运动,对导体棒a则有 解得 所以导体棒a的电阻为 所以导体棒b的电阻为 - 20 -‎ ‎(2) 导体棒b要做匀速运动,则摩擦力和重力平衡,因此安培力向里,由楞次定律可知导体棒b的电流方向为从右向左,由左手定责可知磁场方向向上;两导体棒恰好同时做匀速直线运动,对导体棒b则有 解得 ‎(3)导体棒a通过MN以上部分磁场过程中导体棒b上产生的焦耳热 则 ‎18.如图所示,光滑轨道OABC是由水平直轨道OB与一段半径R=62.5m的圆弧BC在B点相切而成。m=1kg的物块P在F=2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紧靠在固定于墙面的轻弹簧右侧A处保持静止,A点与B点相距=16m。己知物块可视为质点,弹簧的劲度系数。取重力加速度g=10m/s2,cos5°=0.996。现突然撤去力F,求:‎ ‎(1)物块P第一次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弹簧对物块的冲量大小;‎ ‎(2)从物块P离开弹簧到再次接触弹簧经过的时间。(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2N·s;(2)23.65s ‎【解析】‎ ‎【详解】(1)设弹簧在A处保持静止时压缩量为x,有 F=kx 若物块离开弹簧时速度v,根据动能定理 - 20 -‎ 物块P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弹簧对物块的冲量 I=mv 解得 I=2N·s ‎(2)物块离开弹簧到B之间做匀速直线运动,设时间为,则有 设物块沿着圆弧轨道上升到D点,B、D间的高度为h,则有 设过D点的半径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则 即 物块从B点到D点再返回B点的过程中,可以看做单摆,单摆周期 ‎,‎ 可得从物块P离开弹簧到再次接触弹簧经过时间 代入数据得 t=23.65s ‎ ‎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