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0.00 KB
- 2021-06-0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第二学期期末高二年级物理考试问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12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首先指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科学家是 ( )
A. 笛卡儿 B. 伽利略 C. 牛顿 D. 惠更斯
【答案】B
【解析】伽利略最早指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并用斜面实验证明了: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运动速度不变.ACD错误B正确.
2. 如图所示,一物块以某一初速度v0冲上一个足够长的固定粗糙斜面,从A到B所用的时间为t1,到达最高点后沿斜面下滑时,从B到A所用的时间为t2,则两段时间t1与t2的关系是( )
A. t1=t2 B. t1<t2
C. t1>t2 D. 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物块上滑时所受的合力大于下滑时的合力,位移大小相等,物体经过同一点时物体上滑的速度大于下滑速度,则上滑过程平均速度大于下滑过程平均速度,由公式x=vt分析时间长短。由于摩擦力做功,物体的机械能不断减小,物体经过同一点时物体上滑的速度大于下滑速度,则上滑过程平均速度大于下滑过程平均速度,由公式x=vt分析t上<t下。
3. 如图(俯视),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一个水平向东的力F1作用在物体上,但要使物体获得方向东偏北30º的加速度,那么必须同时对物体施加另一个作用力F2,F2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合力方向正好沿东北方向,由力合成规律可知当F2的方向垂直东北方向时F2最小,如图所示:
由矢量三角形定则,可得最小值为:
故选A.
4. 如图所示,四个质量、形状相同的斜面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将四个质量相同的物块放在斜面顶端,因物块与斜面的摩擦力不同,四个物块运动情况不同.A物块放上后匀加速下滑,B物块获一初速度后匀速下滑,C物块获一初速度后匀减速下滑,D物块放上后静止在斜面上.若在上述四种情况下斜面体均保持静止且对地面的压力依次为F1、F2、F3、F4,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 F1=F2=F3=F4 B. F1>F2>F3>F4
C. F1<F2=F4<F3 D. F1=F3<F2<F4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当物体系统中存在超重现象时,系统所受的支持力大于总重力,相反,存在失重现象时,系统所受的支持力小于总重力.若系统的合力为零时,系统所受的支持力等于总重力,
解:设物体和斜面的总重力为G.
第一个物体匀加速下滑,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具有竖直向下的分加速度,存在失重现象,则F1<G;
第二个物体匀速下滑,合力为零,斜面保持静止状态,合力也为零,则系统的合力也为零,故F2=G.
第三个物体匀减速下滑,加速度沿斜面向上,具有竖直向上的分加速度,存在超重现象,则F3>G;
第四个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合力为零,斜面保持静止状态,合力也为零,则系统的合力也为零,故F4=G.故有F1<F2=F4<F3.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5. 某同学探究小球沿光滑斜面顶端下滑至底端的运动规律,现将两质量 相同的小球同时从斜面的顶端释放,在甲、乙图的两种斜面中,通过一定的判断分析,你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 甲图中,小球在两个斜面上运动的时间相同
B. 甲图中,小球在两个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相同
C. 乙图中,小球在两个斜面上运动的时间相同
D. 乙图中,小球在两个斜面上运动加速度相同
【答案】C
【解析】AB. 在甲图中,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合力提供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运动的加速度为a=gsinθ,两个斜面倾角不等,所以加速度不相同;
设高度为h,则斜面的长度为h/sinθ。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可知
解得
甲图中两个斜面倾角不等,故小球在两个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不相同,故A错误,B错误;
C. 在乙图中,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合力提供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运动的加速度为a=gcosθ
两个斜面倾角不等,所以加速度不相同;
设底边长为s,则斜面的长度为s/sinθ
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可知:
解得
当θ分别为30∘和60∘时,sinθcosθ相等,故时间相等,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6.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时间图象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已知b车加速度恒定且a=-2m/s2,t=3s时,的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3s时b车的速度m/s B. t=0s时b车的速度v0=8m/s
C. t=0s时a车和b车的距离s0=9m D. t=2s时a车和b车的距离s1=2m
【答案】BC
【解析】A.t=3s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位置坐标相同,两车相遇,斜率相等,此时两车的速度相等,由图可知,速度为
故A错误;
B.t=0s时b车的速度
得
故B正确;
C.t=3s时,a车的位移为
b车的位移为
t=3s时,a车和b车到达同一位置,所以t=0时两车相距
故C正确;
D.t=2s时b车的速度为
a车的位移为
b车位移为
t=2s时a车和b车距离
故D错误。故选BC。
7. 假设某汽车刹车后立即做匀减速运动,在其开始刹车直至停止过程中,第一秒和最后一秒内的位移分别为14m和1m,则
A. 汽车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
B. 汽车开始刹车的初速度大小为15m/s
C. 汽车匀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8m/s
D. 汽车从开始减速8s内运动的距离为56.25m
【答案】BD
【解析】汽车在最后1s内的位移为1m,采用逆向思维,根据x′=at′2得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选项A错误;第1s内的位移为14m,根据x1=v0t1−at12得14=v0×1-×2×12,解得汽车的初速度为:v0=15m/s,选项B正确;汽车匀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选项C错误;汽车减速停止的时间,则汽车从开始减速8s内运动的距离等于7.5s内的距离:,选项D正确;故选BD.
8. 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b至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固定于墙壁,开始时a、b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所受摩擦力,b所受摩擦力,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 ( )
A. 大小不变 B. 方向改变
C. 仍然为零 D. 方向向右
【答案】AD
【解析】初始状态,a在水平方向上受绳子拉力、弹簧的弹力还有摩擦力处于平衡,b受弹簧的弹力和绳子的拉力处于平衡,右侧细绳剪断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a仍然受三个力作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而b受到向左的弹力,将受到向右的摩擦力,故选AD。
9.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由图可知
A. 在0~3 s内,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甲在3 s后改做匀速运动,在7 s末乙追上甲
C. 5~7 s内两者相互逐渐靠近 D. 0~7 s内两者在前进方向上的最大距离大于5 m
【答案】CD
【解析】在0~3s内,甲的速度时间图象是曲线,所以甲做变加速运动,故A错误.甲在3s后改做匀速运动,在0~7s内甲图形所包围的面积大于乙图形所包围的面积,所以在7s末乙没有追上甲,故B错误.5s末,甲在前面,乙在后面,但5s末后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所以5~7s内两者相互逐渐靠近,故C正确.当两者速度相等时,前进方向上的距离最大,在0~5s内,图形所包围的面积等于它们的位移,根据面积之差知道最大距离大于5m,故D正确.故选CD.
10. 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运行,初速度大小为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图像(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则( )
A. 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
B. 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C. 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直向右
D. 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
【答案】BC
【解析】A.相对地面而言,小物块在小时间内,向左做匀减速运动,时间内,又反向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当其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时(即时刻),小物块向右做匀速运动,故小物块在时刻离A处距离最大,选项A错误。
BCD.相对传送带而言,在时间内,小物块一直向左运动,故小物块一直受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在时间内,小物块相对于传送带静止;小物块不受摩擦力作用,因此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值,BC正确,D错误。
故选BC。
11. 如图,物体A、B相对静止,共同沿斜面匀速下滑,正确的是 ( )
A. A与B间没有摩擦力 B. B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为mBgsinθ
C. 斜面受到B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 D. B与斜面的滑动摩擦因数μ= tanθ
【答案】CD
【解析】A.对A物体受力分析,如图
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可得fA=mAgsinθ
故A选项错误;
BCD.对AB整体受力分析,如图
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可得:
f=(mA+mB)gsinθ
N=(mA+mB)gcosθ
滑动摩擦力为:
f=μN
由以上三式可以解得:
μ=tanθ
整体受到的摩擦力就是斜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大小为(mA+mB)gsinθ,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B对斜面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故B错误,CD正确.
12. 如图所示,在倾角300斜面上固定一与斜面垂直的光滑挡板,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圆柱体放在质量也为m、半径也为r的半圆柱体上,半圆柱底面与斜面各处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现用一平行斜面向上的拉力F使半圆柱体缓慢沿斜面向上移动直到光滑圆柱体恰好要与斜面接触,则
A. 该过程中半圆柱体受到的摩擦力保持不变
B. 该过程中挡板受到的压力保持不变
C. 该过程中半圆柱体与光滑圆柱体之间的弹力逐渐增大
D. 该过程中半圆柱体所受拉力F逐渐减小
【答案】ACD
【解析】对小球和半圆柱整体分析,知斜面对半圆柱体的支持力等于总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2mgcosθ,保持不变,由f=μN知半圆柱体受到的摩擦力保持不变,故A正确.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利用三角形定则作出力的合成图,1线为初位置,2线为末位置,则知挡板对小球的支持力N2增大,则小球对挡板的压力也增大,半圆柱体与光滑圆柱体之间的弹力N1逐渐增大,故B错误,C正确.对小球和半圆柱整体:,因f不变, N2增大,则F减小,选项D正确;故选ACD.
二、实验题(本题共4小问,每空3分,共12分.答案写在答卷上.)
13. 在探究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中,小明同学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改进,在调节桌面水平后,添加了用力传感器来测细线中的拉力.
(1)关于该实验的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必须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
B.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C.应当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D.需要改变砂和砂桶的总质量,打出多条纸带
(2)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由图中的数据可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由实验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与力传感器示数F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则小车与轨道的滑动摩擦力Ff=________N.
(4)小明同学不断增加砂子质量重复实验,发现小车的加速度最后会趋近于某一数值,从理论上分析可知,该数值应为________m/s2.
【答案】 (1). D (2). 2.40 (3). 1.0 (4). 5 m/s2或4.9 m/s2
【解析】(1)AB.本题拉力可以由力传感器来测出,不需要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也就不需要使小桶(包括砂)的质量远小于车的总质量,故A错误,B错误;
C. 打点计时器运用时,都是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故C错误;
D.该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需要改变沙和沙桶的总质量,打出多条纸带,故D正确 故选D
(2) 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T=0.1s,根据,;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2F-Ff=ma,a=0时,Ff=2F=1.0N;
(4)设绳子拉力为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T=2ma
2T=Ma
联立解得:,当m无穷大时,a=5m/s2.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夹角θ=37°,从A到B长度为L=41m,传送带v0=20 m/s的速率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无初速地放一个质量为m=0.5kg的黑色煤块,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煤块在传送带上经过会留下黑色痕迹。已知sin37°=0.6,g=10 m/s2,求:
(1)煤块从A到B的时间;
(2)煤块从A到B的过程中传送带上形成痕迹的长度。
【答案】(1)3s (2)20m
【解析】(1)开始阶段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θ+μmgcosθ=ma1
所以:
a1=gsinθ+μgcosθ=10m/s2
物体加速至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需要的时间:
发生的位移:
所以物体加速到20m/s 时仍未到达B点,此时摩擦力方向改变。
第二阶段有:
mgsinθ-μmgcosθ=ma2
所以:
a2=2m/s2
设第二阶段物体滑动到B的时间为t2 ,则:
解得:
t2=1s
在B点的速度为:
vB=v+a2t2=20+2×1=22m/s
总时间:
t=t1+t2=2s+1s=3s
(2)第一阶段炭块的速度小于皮带速度,炭块相对皮带向上移动,炭块的位移为:
传送带的位移为2×20=40m,故炭块相对传送带上移20m;
第二阶段炭块的速度大于皮带速度,炭块相对皮带向下移动,炭块的位移为:
x2=LAB-x1=21m
传送带的位移为vt2=20m,即炭块相对传送带下移1m
:
第二阶段碳块还是在追赶原来的痕迹,超出的1m覆盖在第一阶段上,所以痕迹还是20m;
故传送带表面留下黑色炭迹的长度为20m;
15. 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小物块用轻绳连接,m1=4m0,m2="5" m0.绳跨过位于倾角a=37°的光滑斜面顶端的轻滑轮,滑轮与转轴间的摩擦不计,斜面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m1悬空,m2放在斜面上,m2自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运动至斜面顶端,用时为t.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0.6,cos370=0.8.求:
(1)将m1和m2位置互换,使m2悬空,m1放在斜面上,m1自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运动至斜面顶端,两次绳中拉力之比;
(2)将m1悬空,m2放在斜面上,增加m2的质量,使m2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运动至斜面底端的时间也为t,m2增加的质量.
【答案】(1)(2)
【解析】(1)第一次:m1:,m2:,
,
第二次:m2:,m1:,
,所以:;
(2)第一次:m1:,m2:,
增加m2的质量,m2:,m1:,
根据:,可得:,
.
16. 质量为m=1.0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放在质量为M=3.0kg的长木板的右端,木板上表面光滑,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木板长L=1.0m.开始时两者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对木板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12N,如图所示,经一段时间后撤去F.为使小滑块不掉下木板,试求:用水平恒力F作用的最长时间.(g取10m/s2)
【答案】1s
【解析】
撤力前后,木板先加速后减速,设加速过程的位移为x1,加速度为a1,加速运动的时为t1;减速过程的位移为x2,加速度为a2,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撤力前:
F-μ(m+M)g=Ma1 (2分)
解得a1= m/s2 (2分)
撤力后:μ(m+M)g=Ma2 (2分)
解得a2= m/s2 (2分)
⑵ x1=a1t, x2=a2t (2分)
使小滑块不从木板上掉下,应满足x1+x2≤L (2分)
又a1t1=a2t2 (2分)
由以上各式可解得t1≤1 s (2分)
即作用的最长时间为1 s.
17. 甲、乙两辆车在相邻的两条平行直轨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甲车的速度为v1=16m/s,乙车的速度为v2=l2m/s,乙车在甲车的前面.当两车相距L=6m时,两车同时开始刹车,从此时开始计时,甲车以a1=2m/s2的加速度刹车,7s后立即改做匀速运动:乙车刹车的加速度为a2=lm/s2,求:
(1)两车经过多长时间速度相等
(2)两车经过多长时间相遇
【答案】(1) 4s 或10s (2) 2s或6s或14.5s
【解析】(1)0-7s内:
两车速度相等时:
解得:
7s之后,
两车速度相等时:
解得:
所以两车速度相等的时间为:4s 或10s.
(2)0-7s内,甲的位移:
乙的位移:
位移关系:
解得:
t1=2s,t2=6s
第6s末:
6-7s内,甲的位移:
乙位移:
位移关系:
第7s末速度:
7s之后,由题意可知乙在经过减速到0,假设乙没有减速到0时,设经过时间t3,甲追上乙,此时有:
代入数据解得:
说明在这之前,乙已经停止运动,乙在7s后到停止运动所走的位移为
则两车第三次相遇的时间为:
所以,两车相遇的时间为:2s或6s或14.5s.
相关文档
- 江苏省丹阳中学、沭阳中学、靖江中2021-06-017页
- 2016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物2021-06-019页
- 沂源中学 2009-2010 学年第一学期2021-06-0123页
- 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2021-05-266页
- 安平中学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2021-05-2612页
-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2021-05-267页
- 2016—2017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2021-05-269页
- 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 2016-2017 2021-05-2614页
- 雨金中学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2021-05-229页
- 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吴堡中学2020-22021-05-2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