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7.50 KB
- 2021-06-0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题型2 四大技巧破解实验题
(对应学生用书第98页)
物理实验题分值一般为15分,多为一大带一小的形式,其中第22题多为常规型实验题,侧重考查基本实验仪器的读数或教材上要求的基本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的理解和实验数据的处理,第23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实验迁移能力,多为创新设计型实验题.
读数类实验——正确使用,准确读数
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打点计时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都是基本仪器,要熟练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操作规程和读数规则,在高考前要进行系统的实际测量和读数练习,特别是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电学实验仪器的读数.此类试题难度不大,要防止在读数的估读、结果的有效数字和单位上出错.为使读数正确必须做到以下三点:,(1)要注意量程.,(2)要弄清所选量程对应的每一大格和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量值.,(3)要掌握需要估读的基本仪器的读数原则.读数的基本原则:凡仪器最小刻度是“1”的,要求读到最小刻度后再往下估读一位;凡仪器最小刻度是“2”和“5”的,只要求读到最小刻度所在的这一位,不再往下估读.
[典例1] (1)请读出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的示数.甲:________cm;乙:________cm.
图1
(2)某照明电路出现故障,其电路如图2甲所示,该电路用标称值12 V的蓄电池作电源,导线及其接触完好.维修人员使用已调好的多用电表直流50 V挡检测故障.他将黑表笔接在c点,用红表笔分别探测电路的a、b点.
甲
乙
图2
①断开开关,红表笔接a点时多用电表指示如图2乙所示,读数为________V,说明________正常(选填“蓄电池”“保险丝”“开关”或“小灯”).
②红表笔接b点,断开开关时,表针不偏转,闭合开关后,多用电表指示仍然和图2乙相同,可判定发生故障的器件是________(选填“蓄电池”“保险丝”“开关”或“小灯”).
【解析】 (1)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0.5 mm,可动刻度读数为0.01×11.7 mm=0.117 mm,所以最终读数为0.617 mm=0.061 7 cm.游标卡尺的固定刻度读数为100 mm,游标尺读数为0.1×4 mm=0.4 mm,所以最终读数为100 mm+0.4 mm=100.4 mm=10.04 cm.
(2)①多用电表直流50 V挡,每一小格是1 V,要估读到0.1 V,读数是11.5 V,断开开关,多用电表直接测量电源两端电压,多用电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动势,说明电源正常.②红表笔接b点,闭合开关,多用电表示数与①中相同,说明电路仍然处于断路状态,而开关是闭合的,因此可以确定是小灯发生断路故障.
【答案】 (1)0.0617 10.04 (2)①11.5 蓄电池
②小灯
【名师点评】
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是主尺读数加上游标尺读数,不需要估读.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读可动刻度时需要估读.
[尝试应用] (1)图3甲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__ mm,图3乙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___ mm.
图3
(2)某同学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来测量一电压表的内阻,如图4甲所示.先将选择开关旋至倍率“×10”挡,红、黑表笔短接调零后进行测量,红表笔应接电压表的________(选填“+”或“-”)接线柱,结果发现欧姆表指针偏角太小,则应将选择开关旋至________(选填“×1”或“×100”)挡并________,最终测量结果如图4乙所示,则电压表的电阻为________Ω.
图4
【解析】 (1)由游标卡尺的读数规则[主尺上的整毫米数+精确度×对齐格数(不估读)],可知游标卡尺的读数为29 mm+0.1 mm×8=29.8 mm;由螺旋测微器的读数规则[固定刻度上的毫米数(要注意半毫米线)+0.01 mm×对齐刻度(一定要估读)],可知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0.5 mm+0.01 mm×38.0=0.880 mm.
(2)多用电表使用时要注意电流是“红进黑出”,电压表中电流是从正接线柱流入的,所以多用电表的红表笔应接电压表的“-”接线柱,欧姆表指针偏角太小,说明所测电阻阻值较大,应换用大倍率挡位进行测量,并且重新进行欧姆调零,读数结果为30×100 Ω=3 000 Ω.
【答案】 (1)29.8 0.880 (2)- ×100 重新进行欧姆调零 3 000
常规型实验——紧扣教材,融会贯通
教材中的实验是高考创新实验的命题根源,这就要求我们在高考实验备考中要紧扣教材中的实验,弄清和掌握教材中每一个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对每一个实验都应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能融会贯通.
[典例2] 某小组利用如图5所示的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他们平衡了摩擦力,用天平测出小车的总质量,用细线所挂钩码的总重力代替小车所受的牵引力大小F.
图5
(1)他们还在实验时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线与木板平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A.避免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
B.使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清晰
C.保证小车最终能够做匀速直线运动
D.使细线拉力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力
(2)实验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6甲所示,O、A、B、C、D是在纸带上选取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AB、CD间的距离分别为x1、x2,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3)下表记录了小车质量一定时,牵引力大小F与对应的加速度a的几组数据,请在图乙的坐标系中描点作出aF图线.
图6
钩码个数
1
2
3
4
5
F/N
0.49
0.98
1.47
1.96
2.45
a/(m·s-2)
0.92
1.68
2.32
2.88
3.32
(4)结合实验中画出的aF图线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使牵引小车的细线与木板平行,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平衡摩擦力后使细线拉力等于小车受的合力.
(2)因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5T,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常数,即Δx=at2,则有a==.
(3)描点作出图象如图所示.
(4)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当钩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时,可以认为小车受到的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如果钩码的总质量太大,没有远小于小车质量,aF图象不再是直线,而是发生弯曲,变成曲线.
【答案】 (1)D (2) (3)见解析 (4)不满足小车质量远大于钩码的总质量
【名师点评】 (1)力学中的几个重要实验都可以通过打点计时器、纸带和长木板组成的装置来进行,深刻理解了这套装置的工作原理,就把握住了力学实验的核心.
(2)本实验的创新点:①实验器材——如用力传感器测细线的拉力,此时钩码的总质量不必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再如用光电门代替打点计时器等.
②研究对象——如果以钩码及小车整体为研究对象,则钩码的总质量不必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尝试应用] 用实验测一电池的内阻r和一待测电阻的阻值Rx.已知电池的电动势约为6 V,电池内阻和待测电阻阻值都为数十欧.可选用的实验器材:
图7
电流表A1(量程0~30 mA);
电流表A2(量程0~100 mA);
电压表V(量程0~6 V);
滑动变阻器R1(阻值0~5 Ω);
滑动变阻器R2(阻值0~300 Ω);
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条.
某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
Ⅰ.设计如图7甲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
Ⅱ.将R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逐次调小R的阻值,测出多组U和I的值,并记录.以U为纵轴,I为横轴,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线.
Ⅲ.断开开关,将Rx改接在B、C之间,A与B直接相连,其他部分保持不变.重复Ⅱ的步骤,得到另一条UI图线,图线与横轴I的交点坐标为(I0,0),与纵轴U的交点坐标为(0,U0).
回答下列问题:
(1)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
(2)由图乙的图线,得电源内阻r=________Ω;
(3)用I0、U0和r表示待测电阻的关系式Rx=________,代入数值可得Rx;
(4)若电表为理想电表,Rx接在B、C之间与接在A、B之间,滑动变阻器滑片都从最大阻值位置调到某同一位置,两种情况相比,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________,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________.(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解析】 (1)当滑动变阻器不接入电路时,估算电路中的电流I估=≈0.06 A=60 mA(取Rx+r≈100 Ω),故电流表应选A2;若连成限流式电路,滑动变阻器R1阻值太小,无法控制电路中的电流,故应选R2.
(2)在图线上任意取2点,求出斜率,即为电源内阻.
(3)若将Rx改接在B、C之间,则Rx+r==
则Rx=-r.
(4)电流表测干路电流,不管Rx接在什么位置,总电阻不变,故两种情况中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相同;当Rx接A、B
之间时,电压表测的是滑动变阻器和待测电阻的电压之和,当Rx接B、C之间时,电压表只测滑动变阻器的电压,故两种情况中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不同.
【答案】 (1)A2 R2 (2)25 (3)-r (4)相同 不同
设计型实验——设计方案,变通拓展
设计型实验题从仪器的使用、装置的改造、电路的设计、数据的灵活处理等方面进行变通和拓展.应对这类实验题的方法是深刻理解实验的原理、方法,进行合理迁移.
[典例3] 某电池的电动势约为3 V,某实验小组要测量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实验中要测量的电池内阻较小,实验器材除了被测电池以外,还有一电阻箱R,一开关S,若干导线,内阻Rg=30 Ω、量程为1 mA的电流表G,阻值为2 970 Ω的定值电阻R0,阻值为2.00 Ω的定值电阻R1.请设计并画出合理的测量该电池电动势及内阻的实验电路图,图中标明相关器材的字母符号.
(2)为了比较准确地得出实验结论,该小组的同学准备用线性图象来处理实验数据,图象的纵坐标表示电流表的示数I,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_.
(3)若作出的图象在纵轴上的截距为I0,图象斜率的绝对值为k,则可求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内阻r=________.(用测量量和所给量的符号表示)
【解析】 (1)题目中给出了电阻箱和电流表,由于电流表的量程太小,若要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需要并联的电阻很小,题中所给条件不能满足实验要求,若要改装成一个量程为3 V的电压表,需要串联一个电阻,U=Ig(Rg+R′),U为改装后电压表的量程,R′为串联电阻,代入数据得3 V=1×10-3A×(30 Ω+R′),解得R′=2 970 Ω.因此用R0与电流表串联可以改装成量程为3 V的电压表,这样就可以用“伏阻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由于电池内阻较小,电路中应串联一个保护电阻,增大等效电源的内阻.电路图如图.
(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I(Rg+R0)+(R1+r),得I=-(R1+r),因此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应是.
(3)由题意得I0=,R1+r=k,解得E=I0(Rg+R0),r=k-R1.
【答案】 (1)如解析图所示 (2) (3)I0(Rg+R0) k-R1
【名师点评】 (1)若给定的电表量程太大或太小,并且给出了定值电阻的阻值,往往要对电表进行改装.
(2)若题中给出了某一电流表或电压表的内阻,往往预示着可将电表“反串”使用.
[尝试应用] 某实验小组按图8所示组装器材:将长木板固定在水平实验台上,把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长木板上,木块的右侧拴有一细线,跨过固定在长木板边缘的滑轮与重物连接,木块的左侧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实验时,木块在重物牵引下向右运动,重物落地后,木块继续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图9给出了重物落地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小黑点代表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各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为厘米).打点计时器所用交变电流频率为50 Hz,g取10 m/s2,不计纸带与木块间的拉力.
图8
图9
(1)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计算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打点计时器在打下A点和B点时,木块的速度vA=________m/s,vB=________m/s(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要测量在AB段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所做的功WAB,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填入所选实验器材和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块的质量m1
B.长木板的质量m2
C.重物的质量m3
D.木板的长度L
E.AB段的距离LAB
F.重物落地后,木块运动的时间t
G.天平
H.停表
【解析】 (1)由于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Δ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x4-x1=3a1T2,x5-x2=3a2T2,x6-x3=3a3T2
为了更加准确地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a=(a1+a2+a3)
即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
a==
m/s2=0.64 m/s2
即水平面上的木块以0.64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对木块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f=μmg=ma
解得μ==0.06.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
vA= m/s=0.72 m/s
vB= m/s=0.97 m/s.
(3)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只有摩擦力做功,要测量在AB段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所做的功WAB,可以应用动能定理:WAB=mv-mv,由公式可知:
需要测量木块的质量,所以需要天平.故需仪器G,要测的物理量为A.
【答案】 (1)0.06 (2)0.72 0.97 (3)G A
创新型实验——活用原理,巧妙迁移
近几年全国卷实验题的第二题,往往注重考查实验原理的迁移、测量方法的迁移、数据处理方法的迁移,试题新颖、区分度高.但试题依然是以实验基础为依据,如计算形式的实验题、电学中实验电路的设计等都是根据考生学过的实验方法、原理等来命制的,做题时一定要审清题意,明确实验目的,联想和迁移应用相关实验原理.
[典例4] 霍尔效应是电磁基本现象之一,近期我国科学家在该领域的实验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图10所示,在一矩形半导体薄片的P、Q间通入电流I,同时外加与薄片垂直的磁场B,在M、N间出现电压UH,这个现象称为霍尔效应,UH为霍尔电压,且满足UH=k,式中d为薄片的厚度,k为霍尔系数.某同学通过实验来测定该半导体薄片的霍尔系数.
图10
(1)若该半导体材料是空穴(可视为带正电粒子)导电,电流与磁场方向如图10所示,该同学用电压表测量UH时,应将电压表的“+”接线柱与________(选填“M”或“N”)端通过导线连接.
(2)已知薄片厚度d=0.40 mm,该同学保持磁感应强度B=0.10 T不变,改变电流I的大小,测量相应的UH值,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I/(×10-3 A)
3.0
6.0
9.0
12.0
15.0
18.0
UH/(×10-3 V)
1.1
1.9
3.4
4.5
6.2
6.8
根据表中数据画出UHI图线,利用图线求出该材料的霍尔系数为________×10-3 V·m·A-1·T-1(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查阅资料发现,使半导体薄片中的电流反向再次测量,取两个方向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霍尔系数的测量误差,为此该同学设计了如图11所示的测量电路.S1、S2均为单刀双掷开关,虚线框内为半导体薄片(未画出).为使电流自Q端流入,P端流出,应将S1掷向________(选填“a”或“b”),S2掷向________(选填“c”或“d”).
为了保证测量安全,该同学改进了测量电路,将一合适的定值电阻串接在电路中.在保持其他连接不变的情况下,该定值电阻应串接在相邻器件________和________(填器件代号)之间.
图11
【解析】 (1)根据左手定则可判断带正电粒子向M端偏转,故应将电压表的“+”接线柱与M端连接.
(2)作出UHI图线如图所示.由UH=k得k=,从直线上选取一点,读出其坐标值,再将题目中给出的B、d的值代入,可计算出k=1.5×10-3 V·m·A-1·T-1.
(3)S1掷向b,S2掷向c.加入定值电阻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两个开关同时掷向a、c或b、d而将电源短路,故应将定值电阻串接在相邻器件E和S1或E和S2之间.
【答案】 (1)M (2)1.5(1.4或1.6) (3)b,c;S1,E(或E,S2)
[尝试应用] 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测量滑块在木板上运动的最大速度.
图12
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橡皮泥和滑块的总重力,记作G;
②将装有橡皮泥的滑块放在水平木板上,通过水平细绳和固定弹簧测力计相连,如图12甲所示.在A端向右拉动木板,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将读数记作F;
③改变滑块上橡皮泥的质量,重复步骤①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G/N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F/N
0.59
0.83
0.99
1.22
1.37
1.61
④如图乙所示,将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滑块置于木板上左端C处,细绳跨过定滑轮分别与滑块和重物P连接,保持滑块静止,测量重物P离地面的高度h;
⑤滑块由静止释放后开始运动并最终停在木板上的D点(未与滑轮碰撞),测量C、D间的距离s.
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
(1)根据表中数据在给定坐标纸上作出FG图线.
(2)由图线求得滑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滑块最大速度的大小v=________(用h、s、μ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
【解析】 (1)由滑动摩擦力Ff=μFN=μG=F可知FG图线应为一条直线,因此应画一条直线尽可能通过较多的点,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尽量靠近该直线并均匀分布于直线两侧.
(2)由F=μG知,动摩擦因数μ等于图中直线的斜率,求得μ=0.40(0.38、0.39、0.41、0.42均正确).
(3)悬挂物P落地之前,滑块受到细绳拉力和摩擦力作用在木板上加速,该过程位移为h,P落地后滑块只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做减速运动,该过程位移为s-h.P落地瞬间,滑块速度最大.根据滑块减速阶段的运动得v2=2a(s-h),μmg=ma解得v=.
【答案】 (1)如图所示.
(2)0.40(0.38、0.39、0.41、0.42均正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