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59 KB
  • 2021-06-02 发布

人教版必修一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WORD教案4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特点,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特点.‎ ‎3、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 ‎4、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识别、分析图象和用物理语言表达相关过程的能力。‎ ‎2、引导学生研究图象,寻找规律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3、引导学生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并给出各符号的具体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物理规律的意识,激发探索与创新欲望.‎ ‎2、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不同方法表达同一规律的科学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公式及应用。‎ ‎★教学难点 ‎1、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的理解及计算。‎ ‎★教学方法 ‎1、复习设问,导入目标——寻找规律,得出概念——讨论交流,明确分类。‎ ‎2、创新思路,公式推导——理解公式,应用计算——明确符号,理解意义。‎ ‎★教学用具:多媒体,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通过复习v-t图象引导学生回忆图象的物理意义。‎ 利用多媒体展示匀速运动的v-t图象,引导学生思考:在v-t图象中能看出那些信息呢?启发引导学生讨论t图象的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老师的演示,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 点评:复习v-t图象为下一步讨论图象特点做好知识准备,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状态。‎ ‎(二)进行新课 ‎1、匀变速直线运动 教师活动:(1)导入上节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的运动图象,引导学生思考图象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利用多媒体展示小车v-t图象,组织学生讨论图象的特点:图象形状、速度、加速度等。‎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在教师指导下讨论图象特点。‎ 教师活动:(1)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2)组织学生总结图象特点,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加速度与直线的倾斜程度的关系。‎ 学生活动:学生总结汇报,思考问题.‎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小车运动的特点,明确运动的性质。‎ 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得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点评:利用图象的方法引入匀速和匀变速直线运动,学生在对规律的把握上感觉比较直观,有利于学生迅速抓住运动特点,理解概念,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变化了的图象(如图所示),组织学生讨论:匀变速直线运动可分为哪两种类型?“均匀变化”的含义是什么?启发学生思考后得到结论.‎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图象,讨论图象的区别及共同点,得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种类型。‎ 教师活动:出示课堂练习(如图所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速度、加速度如何变化?是匀加速运动吗?‎ 学生活动:完成课堂练习。‎ 点评:让学生知道图象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优点是直观形象,通过图象变化,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培养学生思考的周密性;在应用中加深对图象及概念的理解。‎ ‎2、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图象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达物理规律?启发引导学生用数学公式来表达。指导学生推导公式。‎ 学生活动:思考教师的问题,学习用物理语言表述过程,根据有关知识进行公式推导。‎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从物理角度理解公式,进一步思考:式中各符号是矢量还是标量?直线运动中正负各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理解直线运动中矢量性的表示。‎ 教师活动:通过例题1和例题2,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读题和审题,理解题意,画出运动草图,挖掘隐含条件,正确应用公式及公式变形解题。‎ 学生活动:学生读题,正确理解题意,画出运动草图,找出有关物理量,正确应用公式解题。‎ 点评:通过推导公式,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表达过程的能力和应用数学工具的能力;通过具体题目,培养学生读题、审题、画草图分析运动学问题的能力。直线运动中,物理量的矢量性通过正负号来表示,要指导学生在矢量运算中的符号如何确定。‎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重点学习了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和对公式的掌握。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强调以下几点:‎ ‎1、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同,这里包括大小方向,而不是速度相等。‎ ‎2、对这个运动中,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方向不变,但a不能说与成正比,与成反比,a决定于和的比值。‎ ‎3、而不是,即,要明确各状态的速度,不能混淆。‎ ‎4、公式中v、v0、a都是矢量,必须注意其方向。‎ ‎(四)实例探究 ‎☆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 ‎[例1] 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飞机离地而某一高度静止于空中时,运动员离 开飞机自由下落,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运动员以‎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则在运动员减速下降的任一秒内( )‎ A.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5m/s B.这一秒末的速度是前一秒末的速度的0.2倍 C.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小‎5m/s D. 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10m/s 解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变化了:,且这一秒末与前一秒初的时间间隔为2s,所以 m/s,故A、B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又因为这一秒末与前一秒末间的时间间隔为1s,因此选项C也正确。故本题答案为CD。‎ 答案CD ‎☆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问题 ‎[例2]一个物体以‎5m/s的速度垂直于墙壁方向和墙壁相撞后,又以‎5m/s的速度反弹回来。若物体在与墙壁相互作用的时间为0.2s ‎,且相互作用力大小不变,取碰撞前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那么物体与墙壁作用过程中,它的加速度为( )‎ A. ‎10m/s2 B. –‎10m/s‎2 C. ‎50 m/s2 D. –‎50m/s2‎ 思维入门指导: 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是高考要求的五种能力中的两种能力。近年高考对考生能力考查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本题的考查即为推理能力的考查,考查了基本知识的应用问题。‎ 解析:由于取碰撞前的初速度为正方向,则初速度v0=‎5m/s,末速度为v = ‎-5m/s,因此物体在与墙壁作用过程中,其加速度为:m/s2,D正确。加速度的负值不代表加速度的大小,只表示加速度的方向.说明加速度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加速度的负值也不能说明物体在做减速运动,如果此时物体的速度也为负值,则物体做的为加速运动。‎ ‎☆关于基本公式的应用 ‎[例3]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经5s后做匀速运动,最后2s的时间质点做匀减速运动直至静止,则质点匀速运动时的速度是多大?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大?‎ 分析:质点的运动过程包括加速一匀速一减速三个阶段,如图。‎ 在解决直线运动的题目时要善于把运动过程用图描绘出来,图示有助于我们思考,使整个运动一目了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学们要养成这个习惯。‎ 图示中AB为加速,BC为匀速,CD为减速,匀速运动的速度既为AB段的末速度,也为CD段的初速度,这样一来,就可以利用公式方便地求解了。‎ 解析:由题意画出图示,由运动学公式知:‎ ‎=‎5m/s,=‎5m/s 由应用于CD段()得:m/s2‎ 负号表示a与v0方向相反。‎ ‎★教学体会 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离开了思维方法和实践活动,物理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素质的培养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