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00 KB
  • 2021-06-02 发布

2017-2018学年河北省正定县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理)试题 Word版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2018 学年河北省正定县第三中学高二 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理科)试题 (考试时间 60 分钟) 一、选择(每题 5 分。1—10 单选,11—16 多选) 1、目前普遍认为,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 u 夸克和 d 夸克的两类夸 克组成的,u 夸克带电荷量为+ 2 3e,d 夸克带电荷量为- 1 3e,e 为元电荷。下列论 断中可能正确的是( ) A.质子由 1 个 u 夸克和 1 个 d 夸克组成,中子由 1 个 u 夸克和 2 个 d 夸克组 成 B.质子由 2 个 u 夸克和 1 个 d 夸克组成,中子由 1 个 u 夸克和 2 个 d 夸克组 成 C.质子由 1 个 u 夸克和 2 个 d 夸克组成,中子由 2 个 u 夸克和 1 个 d 夸克组 成 D.质子由 2 个 u 夸克和 1 个 d 夸克组成,中子由 1 个 u 夸克和 1 个 d 夸克组 成 2、不带电的金属球 A 与带正电的金属球 B 接触后也带正电,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A.B 有部分正电荷转移到 A 球上 B.A 有部分正电荷转移到 B 球上 C.A 有部分电子转移到 B 球上 D.B 有部分电子转移到 A 球上 3、如图所示,用两根同样的绝缘细线把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带电小球悬挂在同 一点上,甲、乙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两球带同种电荷,且甲球的电荷量大 于乙球的电荷量,F1、F2 分别表示甲、乙两球所受的库仑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F1 一定大于 F2 B.F1 一定小于 F2 C.F1 与 F2 大小一定相等 D.无法比较 F1 与 F2 的大小 4、在电场中某点,当放入正电荷时受到的电场力方向向右;当放入负电荷时受到 的电场力方向向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放入正电荷时,该点场强方向向右;当放入负电荷时,该点场强方向向 左 B.该点场强方向一定向右 C.该点场强方向一定向左 D.该点场强方向可能向右,也可能向左 5、如图所示,在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细杆 ab 附近 P 处,放置一个正点电荷,达到 静电平衡后( ) A、a 端电势比 b 端高 B、b 端电势比 d 点低 C、b 端电势不一定比 d 点低 D、杆内 c 处场强的方向由 c 指向 b 6、如图所示,一带电粒子在两个固定的等量正电荷的电场中运动,图中的实线为 等势面,虚线 ABC 为粒子的运动轨迹,其中 B 点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A、C 位于同一等势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粒子可能带正电 B.该粒子经过 B 点时的速度最大 C.该粒子经过 B 点时的加速度一定为 零 D.该粒子在 B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 A 点的电势能 7、在水深超过 200 m 的深海,光线极少,能见度极低,有一种电鳗具有特殊的适 应性,能通过自身发生的生物电获取食物、威胁敌害、保护自己。若该电鳗的头 尾相当于两个电极,它在海水中产生的电场强度达到 104 N/C,可击昏敌害。则身 长 50 cm 的电鳗,在放电时产生的瞬间电压可达( ) A.50 V B.500 V C.5 000 V D.50 000 V 8、如图所示是点电荷 Q 周围的电场线,图中 A 到 Q 的距离小于 B 到 Q 的距离。以 下判断正确的是( ) A.Q 是正电荷,A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 B 点的电场强度 B.Q 是正电荷,A 点的电场强度小于 B 点的电场强度 C.Q 是负电荷,A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 B 点的电场强度 D.Q 是负电荷,A 点的电场强度小于 B 点的电场强度 9、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静电力作用,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取该直线为 x 轴,起始 点 O 为坐标原点,其电势能 Ep 与位移 x 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图像中合理的是( ) 电场强度与位移关系 粒子动能与位移关系 A B 粒子速度与位移关系 粒子加速度与位移关系 C D 10、电场中等势面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电场描述正确的是( ) A.A 点的电场强度比 C 点的小 B.负电荷在 A 点的电势能比在 C 点的电势能大 C.电荷沿等势面 AB 移动的过程中,电场力始终不做功 D.正电荷由 A 移动到 C,电场力做负功 11、如图所示,AB 是电场中的一条直线,电子以某一初速度从 A 点出发,仅在电 场力作用下沿 AB 运动到 B 点,其 v t 图像如图乙所示。关于 A、B 两点的电场强 度 EA、EB 和电势φA、φB 的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EA>EB B.EA<EB C.φA>φB D.φA<φB 12、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c 点场强大于 b 点场强 B.a 点电势高于 b 点电势 C.将一试探电荷+q 由 a 点释放,它将沿电场线运动到 b 点 D.若在 d 点再固定一点电荷-Q,将一试探电荷+q 由 a 移 至 b 的过程中, 电势能减小 13、一个带电小球在从空中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 3 J,电场力做功 1 J,克服空气阻力做功 0.5 J,则小球( ) A.在 a 点的重力势能比在 b 点的重力势能大 3 J B.在 a 点的动能比在 b 点的动能小 3.5 J C.在 a 点的电势能比在 b 点的电势能小 1 J D.在 a 点的机械能比在 b 点的机械能小 0.5 J 14、如图所示,带电体 Q 靠近一个接地空腔导体,空腔里面无电荷。在静电平衡 后,下列物理量中等于零的是( ) A.导体腔内任意点的场强 B.导体腔内任意点的电势 C.导体外表面的电荷量 D.导体空腔内表面的电荷量 15、静电场在 轴上的场强 随 x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x 轴正向为场强正方向, 带正电的点电荷沿 x 轴运动,则点电荷( ) (A)在 x2 和 x4 处电势能相等 (B)由 x1 运动到 x3 的过程电势能增大 (C)由 x1 运动到 x4 的过程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 (D)由 x1 运动到 x4 的过程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 16、如图所示,在正点电荷 Q 的电场中有 M、N、P、F 四点,M、N、P 为直角三角 形的三个顶点,F 为 MN 的中点,∠M=30°.M、N、P、F 四点处的电势分别用φM、 φN、φP、φF 表示,已知φM=φN,φF=φP,点电荷 Q 在 M、N、P 三点所在平面内, 则( ) A.点电荷 Q 一定在 MP 的连线上 B.连接 PF 的线段一定在同一等势面上 C.将正试探电荷从 P 点搬运到 N 点,电场力做负功 D.φP 大于φM 二、计算(共 25 分) 17、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 A、B 接在 U=4 000 V 的直流电源上, 两极板间距离为 2 cm,A 极板接地,电场中 a 点距 B 极板 1 cm,b 点和 c 点均距 A 极板 0.5 cm,求: (1)a 点的电场强度; (2)a、c 之间的电势差; (3)电子在 b 点的电势能; (4)电子从 a 点运动到 c 点,电场力做的功。 18、如图 7 所示的匀强电场中,有 a、b、c 三点,ab=5 cm,bc=12 cm,其中 ab 沿电场方向,bc 与电场方向成 60°角,一电荷量为 q=4×10-8 C 的正电荷从 a 点 移到 b 点电场力做的功为 W1=1.2×10-7 J。求: (1)匀强电场的场强 E; (2)电荷从 b 点移到 c 点,电场力做的功 W2; (3)a、c 两点间的电势差 Uac。 图 7 答案:1、B 2、C 3、C 4、B 5、B 6、C 7、C 8、A 9、D 10、C 11、AC 12、 BD 13、ABD 14、ABD 15、BC 16、AD 计算: 1、解析:(1)由于是匀强电场,所以 a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Ea=UAB dAB =4 000 0.02 V/m=2×105 V/m。 (2)a、c 两点的电势差为: Uca=Ed=2×105×(0.01-0.005) V=1 000 V; 故 Uac=-1 000 V。 (3)电子在 b 点的电势能为: Ep=e·φb=(-1.6×10-19)×(- 1 000)J=1.6×10-16 J。 (4)电子从 a 运动到 c,电场力所做的功为: Wac=eUac=(-1.6×10-19)×(- 1 000)J=1.6×10-16 J。 答案:(1)2×105 V/m (2)-1 000 V (3)1.6×10-16 J (4)1.6×10-16 J 2、解析:(1)根据题设条件有 W1=qEdab 所以 E= W1 qdab = 1.2×10-7 4×10-8×5×10-2 N/C=60 N/C。 (2)b、c 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为 dbccos 60°,则 W2=qEdbccos 60°=4×10-8×60×0.12×1 2 J=1.44×10-7 J。 (3)电荷从 a 点移到 c 点电场力做的功 W=W1+W2 又 W=qUac 故 Uac=W1+W2 q =1.2×10-7+1.44×10-7 4×10-8 V=6.6 V。 答案:(1)60 N/C (2)1.44×10-7 J (3)6.6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