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2.50 KB
- 2021-06-0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一3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离太阳越近的行星运动周期越短
B. 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
C. 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椭圆轨道的对称中心处
D. 所有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均相等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公式=k知,离太阳越近R越小,行星运动公转周期越T越短,故A正确.
B、由开普勒第一定律可得,所有行星都绕太阳做椭圆运动,且是在不同的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故B错误.
C、由开普勒第一定律可得,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处,故C错误;
D、同一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均相等,故D错误.
故选:A
2.一颗小行星环绕太阳运动,其轨道半径是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的4倍,则这颗行星的周期是
A. 5年 B. 6 年 C. 7年 D. 8年
【答案】D
【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解得:,由题意可知行星的公转半径是地球公转半径的4倍,则周期是地球周期的8倍,地球的周期为1年,则小行星的周期为8年,故C正确,ABD错误。
3.在离地面高度为h处斜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的物体,抛出时的速度为v0,当它落到地面时的速度为v,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则在此过程中空气阻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选取物体从刚抛出到正好落地,由动能定理可得:
mgh+w阻=-
w阻=
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注意题目中说的是在此过程中空气阻力对物体做的功,而非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
4.质量为m的汽车,其发动机额定功率为P.当它开上一个倾角为θ的斜坡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力的k倍,则车的最大速度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车在斜坡上速度最大时,受力平衡;对车受力分析,可得车的牵引力。则车在斜坡上的最大速度。故B项正确,ACD三项正确。
点睛:车速度最大时,加速度为零,据受力分析,求出对应的牵引力;再据可求出车的最大速度。
5.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空气阻力影响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为,在物体下落高度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动能增加了 B.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
C. 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 D. 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
【答案】A
【解析】
【详解】物体的合力做正功为mah=mgh,则物体的动能增量为mgh,故A正确;物体下落过程中,受到阻力为f=mg-ma=mg,物体克服阻力所做的功mgh,机械能减小量等于阻力所做的功;故机械能减小了mgh;故BC错误;物体下落h高度,重力做功为mgh,则重力势能减小为mgh,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应明确重力势能变化是由重力做功引起,而动能变化是由合力做功导致,除重力以外的力做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
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半圆形轨道槽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槽内壁光滑.质量为m的小物体从槽的左侧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轨道槽始终静止,则该过程中
A. 轨道槽对地面的最小压力为(M+m)g
B. 轨道槽对地面的最大压力为(M+2m)g
C. 轨道槽对地面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D. 轨道槽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答案】C
【解析】
【详解】A、当m在最高点时,物体只受重力对半圆轨道没有压力,故此时轨道槽对地面的压力最小为Mg,故A错误;
B、当物体运动到最低点时,由机械能守恒可知,mv2=mgR;由向心力公式可得mF﹣mg,解得:F=3mg;故轨道槽对地面的压力为3mg+Mg;此时压力最大,故B错误;
C、当m在最高点时,物体只受重力对半圆轨道没有压力,故此时轨道槽对地面的摩擦力为零,m在下降的过程中,m对轨道的压力有沿水平方向的分量时,轨道槽受到地面水平方向的摩擦力,而在最低点时,水平分量为零,故此时摩擦力为零,故轨道槽对地面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故C正确;
D、m在轨道左侧时,对槽的弹力有水平向左的分量,故此时地面对槽有向右的摩擦力;在最低点时,水平分量为零,此时摩擦力为零,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轨道槽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一直向左,故D错误。
7.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将滑块水平方向的往复运动转化为OB杆绕O点的转动,图中A、B、O三处都是转轴。当滑块在光滑的水平横杆上滑动时,带动连杆AB运动,AB杆带动OB杆以O点为轴转动,若某时刻滑块的水平速度v,连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AB杆与OB杆的夹角为,此时B点转动的线速度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A点的速度的方向沿水平方向,如图将A点的速度分解:
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可知,沿杆方向的分速度:vA分=vcosα,B点做圆周运动,实际速度是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可以分解为沿杆方向的分速度和垂直于杆方向的分速度,如图设B的线速度为v′则:vB分=v′•cosθ=v′cos(90°-β)=v′sinβ
又二者沿杆方向的分速度是相等的,即:vA分=vB分
联立可得: .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会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对速度进行分解,B点绕O转动的线速度为实际速度.
二、多项选择题
8.2018年9月2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将微厘空间一号S1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整星质量97kg,运行在高度700km的太阳同步轨道,该轨道为通过两极上空的圆轨道.查阅资料知地球的半径和万有引力常量,则
A. 卫星可能为地球同步卫星 B. 卫星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 卫星可能通过海安的正上方 D. 利用上述条件可以计算卫星的动能
【答案】BCD
【解析】
【详解】AB、卫星绕地球700千米的太空轨道运动,则其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大于地球半径,则由Gm得v,卫星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A 错误,B正确;
C、此为极地卫星,卫星可能通过海安的正上方,则C正确;
D、根据v,r已知,可以求得速度,动能Ek,则D正确;
9.2018年12月8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四号探测器,它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着陆探测.12日16时39分,探测器在距月面129km处成功实施发动机点火,约5分钟后,探测器顺利进入距月面100km的圆形轨道,运行一段时间后择机着陆月球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 探测器发射速度大于7.9km/s
B. 探测器在距月面129km处发动机点火加速
C. 从点火到进入圆轨道,探测器位移是29km
D. 若已知引力常量、圆形轨道半径及探测器在其上运行周期,可估算月球质量
【答案】AD
【解析】
【分析】
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的发生速度;探测器要进入低轨道,必须要制动减速;根据判断选项D.
【详解】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的发生速度,即探测器发射速度必须要大于7.9km/s,选项A正确;探测器要进入低轨道,必须要制动减速,选项B错误;从点火到进入圆轨道,轨道的高度降低29m,而探测器位移要大于29km,选项C错误;根据可知,若已知引力常量G、圆形轨道半径r及探测器在其上运行周期T,可估算月球质量M,选项D正确;故选AD.
10.2018年6月14日.承担嫦娥四号中继通信任务的“鹊桥”中继星抵达绕地月第二拉格朗日点的轨道,第二拉格朗日点是地月连线延长线上的一点,处于该位置上的卫星与月球同步绕地球公转,则该卫星的
A. 向心力仅来自于地球引力
B. 线速度大于月球的线速度
C. 角速度大于月球的角速度
D. 向心加速度大于月球的向心加速度
【答案】BD
【解析】
【分析】
卫星与月球同步绕地球运动,角速度相等,根据v=rω,a=rω2比较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详解】A.卫星受地球和月球的共同作用的引力提供向心力,故A错误;
BC.卫星与月球同步绕地球运动,角速度相等,、“鹊桥”中继星的轨道半径比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半径大,根据v=ωr知“鹊桥”中继星绕地球转动的线速度比月球绕地球线速度大,故B正确,C错误;
D.鹊桥”中继星的轨道半径比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半径大,根据a=ω2r知“鹊桥”中继星绕地球转动的向心加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向心加速度大,故D正确。
故选:BD。
【点睛】本题考查万有引力的应用,题目较为新颖,在解题时要注意“鹊桥”中转星与月球绕地球有相同的角速度这个隐含条件。
11.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光滑斜面的底部,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以平行斜面的初速度v向弹簧运动.已知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范围内,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块从接触弹簧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先变小后变大
B. 物块碰到弹簧后立刻开始做减速运动
C. 物块从出发点到最低点过程中,物块减少的重力势能小于增加的弹性势能
D. 物块的动能最大时,物块的重力势能最小
【答案】AC
【解析】
【分析】
通过分析弹力和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量mgsinθ的大小关系来分析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根据能量守恒关系分析重力势能、动能和弹性势能的变化.
【详解】A.B.物块刚接触到弹簧时,弹力小于重力沿斜面的分量mgsinθ,则加速度向下,并且随弹力的增加加速度逐渐减小;当弹力等于mgsinθ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以后由于弹力大于mgsinθ,则加速度变为向上,且加速度逐渐变大,速度逐渐减小到零;故物块从接触弹簧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向下A正确,B错误;
C.物块从出发点到最低点过程中,物块减少的重力势能与动能之和等于增加的弹性势能,选项C正确;
D.当弹力等于mgsinθ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而后物块还将向下运动,可知此时重力势能不是最小的,选项D错误;
故选AC.
1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附近,小球B以初速度斜向上瞄准另一小球A射出,恰巧在B球射出的同时,A球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两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 ( )
A. 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B. 相同时间内B速度变化一定比A的速度变化大
C. A、B两球一定会相碰
D. 如果A、B不能相遇,只要足够增加B的速度即可使它们相遇
【答案】AD
【解析】
【分析】
A球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B球做的是斜抛运动;根据受力情况和牛顿第二定律知道它们的加速度都为重力加速度,根据运动特点解决问题。
【详解】A球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球做的是斜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故A正确;根据公式△v=a△t,由于A和B的加速度都是重力加速度,所以A相同时间内速度变化等于B的速度变化,故B错误;A球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B球做的是斜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在竖直方向匀减速运动,由于不清楚具体的距离关系,所以A、B两球可能在空中相碰;如果A、B不能相遇,只要增加B的速度,使B在水平位移增加,则可能相遇,故C错误,D正确。所以AD正确,BC错误。
【点睛】自由落体运动和斜抛运动都是匀变速运动.它们的加速度都为重力加速度。
13.如图所示,AB为斜面,BC为水平面,从A点以水平初速度v向右抛出一小球,其落点与A的水平距离为s1,从A点以水平初速度2v向右抛出一小球,其落点与A的水平距离为s2,不计空气阻力,则s1∶s2可能为( )
A. 1∶2 B. 1∶3
C. 1∶4 D. 1∶5
【答案】ABC
【解析】
【详解】本题可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①若两次小球都落在BC水平面上,则下落的高度相同,所以运动的时间相同,水平距离之比等于水平初速度之比为1:2,故A可能;②若两次小球都落在斜面AB
上,设斜面倾角为θ,则有在沿斜面垂直的方向上(注意这只是一个分运动),小球作自由落体运动,设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第一次:,第二次:,可得水平位移之比:,故C可能;③若第一次落在斜面AB上,第二次落在水平面BC上,根据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可知其水平位移比值在1:2到1:4之间,故B可能, D不可能。所以ABC正确,D错误。
三、简答题
14.(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横梁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B.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C.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D.实验中,记录小球位置的白纸不能移动
(2)如图为研究小球的平抛运动时拍摄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其背景是边长为5 cm的小方格,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由图可知:照相机的闪光频率为________Hz;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B点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BD; (2). 10; (3). 2.5; (4). 3.0
【解析】
【详解】(1)记录小球位置的横梁不必每次严格地等距离下降,故选项A错误;实验要求小球抛出后不能接触到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避免因摩擦而使运动轨迹改变,故选项B正确;将球经过不同高度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应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故选项C错误;实验中,记录小球位置的白纸是不能移动的,避免轨迹发生改变,选项D正确.
(2)小球竖直方向的位移变化量Δy=gT2,知,所以闪光的频率;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其初速度;其在B点竖直方向的速度.
15.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小伟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从仪器结构和电源使用情况来看,该打点计时器是________(填“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2)实验使用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在实验各项操作正确的情况下,得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
小伟选取纸带上某点为计时起点,并记为计数点0,后按纸带实际打出的点取计数点,依次记为1、2、3、4、5、6、7,并将测量所得的每个计数点离计数点0的距离记录于下表中.现已求得部分打下计数点时纸带瞬时速度大小,并记入表中.根据题目信息,完成下列各小题.
计数点
0
1
2
3
4
5
6
7
位置(cm)
0
0.88
2.15
3.74
5.78
8.36
11.24
14.26
速度(m/s)
0.54
0.71
1.15
1.37
1.48
①打下计数点3时纸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答案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小伟选取计数点0至计数点6为研究过程,根据表中的数据,判定增加的动能与减小的势能近似相等,而老师在点评时却说小伟是错误的.你认为老师点评小伟错误的理由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电磁打点计时器 (2). 0.91 (3). 因为计数点O的速度大小不等于0
【解析】
【详解】(1)只有电磁打点计时器才需要接在学生电源上,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直接接在220 V的交流电源上.
(2)打下计数点3时纸带的瞬时速度为;
(3)该同学计算动能变化时,默认初速度等于零。小伟验证的是
,由于初速度不一定是零,应该验证 。
四、计算题
16.已知火星探测器在距火星表面高为h的轨道围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探测器围绕火星飞行n圈的时间为t,火星视为半径为R的均匀球体,引力常量为G,求:
(1)火星的质量;
(2)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v。
【答案】(1) (2)
【解析】
(1)设火星的质量为M,火星探测器质量为m
对火星探测器:
又:
联立解得:
(2) 设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火星近地卫星质量为,
有:
带入(1)问M得: 。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这一重要理论,并能灵活运用,知道第一宇宙速度等于贴近星球表面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即轨道半径等于星球的半径。
17.如图所示,一根直杆与水平面成θ=37°角,杆上套有一个小滑块,杆底端N处有一弹性挡板,板面与杆垂直. 现将物块拉到M点由静止释放,物块与挡板碰撞后以原速率弹回.已知M、N两点间的距离d=0.5m,滑块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g=10m/s2.取sin37°=0.6,cos37°=0.8.求:
(1) 滑块第一次下滑的时间t;
(2) 滑块与挡板第一次碰撞后上滑的最大距离x;
(3) 滑块在直杆上滑过的总路程s.
【答案】(1) 0.5s (2) 0.25m .(3) 1.5m
【解析】
【分析】
(1)滑块从A点出发第一次运动到挡板处的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加速度,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可求下滑时间;
(2)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可求出滑块第1次与挡板碰撞前的速度大小v1,对滑块从A点开始到返回AB中点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列式,可求出上滑的最大距离;
(3)滑块最终静止在挡板上,对整个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列式,可求得总路程.
【详解】(1) 下滑时加速度
mgsinθ-μmgcosθ=ma
解得a=4.0m/s2
由d=at2得下滑时间t=0.5s.
(2) 第一次与挡板相碰时的速率v=at=2m/s
上滑时-(mgsinθ+f)x=0-mv2
解得x=0.25m.
(3) 滑块最终停在挡板处,由动能定理得
mgdsinθ-fs=0
解得总路程s=1.5m.
18.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管BCD竖直放置,一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的小球以某一初速度从A点水平抛出,恰好从B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圆管,到达圆管最高点D后水平射出.已知小球在D点对管下壁压力大小为mg,且A、D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BC弧对应的圆心角θ=60°,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在A点初速度的大小;
(2)小球在D点角速度的大小;
(3)小球在圆管内运动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
【答案】(1);(2);(3)
【解析】
【分析】
(1)根据几何关系求出平抛运动下降的高度,从而求出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根据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求出初速度的大小.
(2)根据向心力公式求出小球在D点的速度,从而求解小球在D点角速度.
(3)对A到D全程运用动能定理,求出小球在圆管中运动时克服阻力做的功.
【详解】(1)小球从A到B,竖直方向: vy2=2gR(1+cos 60°)
解得vy=
在B点:v0==.
(2)在D点,由向心力公式得mg-mg=
解得vD=
ω==.
(3)从A到D全过程由动能定理:-W克=mvD2-mv02
解得W克=mgR.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关键搞清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以及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