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55 KB
  • 2021-06-02 发布

2017-2018学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学段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武威六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物理(理)第三次终结性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电磁感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 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感应电动势一定为零 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 D.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 ‎2.下列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B.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C.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D.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3.如图所示,L为自感系数较大的线圈,电路稳定后小灯泡正常发光,当断开开关S的瞬间会有( )[]‎ A.灯A立即熄灭 B.灯A慢慢熄灭 C.灯A突然闪亮一下再慢慢熄灭 D.灯A突然闪亮一下再突然熄灭 ‎4.天然放射元素变成铅的同位素经过α衰变和β衰变次数分别为( )‎ ‎ A.8    6 B.5    6 C.8    4 D.6    6‎ ‎5.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PQ在宽为L的平行金属导轨上以速度v向右匀速滑动,PQ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E1;若磁感应强度增为2B,其它条件不变,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变为E2,则E1与E2之比及通过电阻R的感应电流方向为( )‎ A.2:1,b→a B.1:2,b→a C.2:1,a→b D.1:2,a→b ‎6.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原线圈所接电源电压按图示规律变化,副线圈接一负载,并用交流电压表测其两端电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交流电压表的测量值为110 V B.原、副线圈中电流之比为2∶1‎ C.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2∶1‎ D.交流电压有效值为220 V,频率为50 Hz ‎7.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7.0×104J,气体内能减少1.3×105J,则此过程( )‎ A.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2.0×105J B.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2.0×105J 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2.0×104 J D.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6.0×104J ‎8.以下是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其中正确的有( )‎ A.Bi的半衰期是5天,12 gBi经过15天后还有1.5 g未衰变 B.光电效应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 C.放射性元素放射出的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电离能力最强的是γ射线 D.关于原子核内部的信息,最早来自天然放射现象 ‎9.关于热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而不能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B.热量只能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C.热量既可以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又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D.热量会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而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10.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两端加上瞬时值表达式为u=220sin 100πt(V)的交变电压,则(  )‎ A.电压表的示数为22V B.在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C.在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D.在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小 ‎11.在某些恒星内,3个α粒子结合成一个C,C原子的质量是12.000 0 u,He原子的质量是4.002 6 u,已知1 u=1.66×10-27 kg,则( )‎ A.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是Δm=0.007 8 u B.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是Δm=1.294 8×10-29 kg C.反应过程中放出的能量约为7.266 MeV D.反应过程中放出的能量约为1.16×10-19 J ‎1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等温或等压过程ab、bc、cd、da回到原状态,其p—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对角线ac的延长线过原点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气体在a、c两状态的体积相等 B.气体在状态a时的内能大于它在状态c时的内能 C.在过程cd中气体向外界放出的热量大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 D.在过程bc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等于在过程da中气体对外界做的功 二、实验题(共12分,每空3分)‎ ‎13.(1)利用单分子油膜法估测分子的直径,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 A.一滴油的体积和它的密度 B.一滴油的体积和它散成油膜的最大面积 C.一滴油的质量和它的密度 D.一滴油形成油膜的厚度和它的密度 ‎(2)某同学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计算结果明显偏大,可能是由于_______‎ A.油酸中含有大量酒精 B.将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直接作为油酸的体积进行计算 C.计算油膜面积时,把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都看成一格了 D.水面上痱子粉撒得多,油膜面展的太开 ‎(3)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p,用滴管向量筒内滴n滴上述溶液,量筒中的溶液体积增加1cm3。若把一滴这样的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中,由于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展开,稳定后形成单分子油膜的形状如图所示。‎ ‎①试计算一滴这样的溶液含有纯油酸体积为________ m3‎ ‎②若油酸薄膜的面积约为S;根据上述数据,估算油酸分子的的直径为________m。‎ 三、计算题(共计40分)‎ ‎14.(12分)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导轨间的距离L=0.40m,金属导轨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夹角θ=37º,在导轨所在平面内,分布着磁感应强度B=0.50T、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的匀强磁场。金属导轨的一端接有电动势E=4.5V、内阻r=0.50Ω的直流电源。现把一个质量m=0.04kg的导体棒ab放在金属导轨上,导体棒恰好静止。导体棒与金属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导体棒与金属导轨接触的两点间的电阻R0=2.5Ω,金属导轨的其它电阻不计,g取10m/s2。已知sin37º=0.60,cos37º=0.80,试求:‎ ‎(1)通过导体棒的电流;‎ ‎(2)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 ‎(3)导体棒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15.(14分)发电机输出功率为100kw,输出电压是250v,升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0,输电线电阻为10Ω,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0:1,‎ ‎(1)输电线上损失功率 ‎(2)用户得到电压 ‎16(14分)如图甲所示,内径均匀、两端开口的U形管竖直放置,管中装入水银。稳定后,两管中水银面与管口的距离均为L=10cm。现将右侧管口密封,然后从左侧管口处将一活塞缓慢向下推入管中,直到左右两侧水银面高度差h=6cm时为止,如图乙所示。已知大气压强P0=75.8cmHg。求活塞在左管内竖直向下移动的距离。设管中气体温度不变。‎ 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D 2.C 3.A 4.C 5.D 6.A 7.A 8.ABD 9.CD 10.BD 11.BD 12.ABD 二、实验题(共12分,每空3分)‎ ‎13.(1) B   (2) B    (3)①p/n    ②  p/nS 三、计算题(共计40分)‎ ‎14.⑴1.5A   ⑵0.30N    ⑶0.06N ‎(12分)解:⑴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通过导体棒的电流为:‎ ‎    ‎(2)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为:F=BIL=0.30N ‎(3)导体棒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 mgsin37°+f-F=0‎ 解得导体棒受到的摩擦力为:f=0.06N ‎15.(1) 4KW;(2)240V.‎ ‎(14分)【解析】本题考查远距离输电.‎ ‎(1)升压变压器副线圈两端电压为 U2=20U1=5000V 输电线上电流为A故输电线上损失功率为P损=I2R=4KW ‎(2)输电线上损失电压为U损=IR=20×10V=200V 降压变压器两端电压为U3=U2﹣U损=5000V﹣200V=4800V 用户得到电压为 U4==240V ‎16(14分)解:设活塞向下运动的距离为x,活塞运动前,左、右两管上方气体的压强均为大气压P0,体积相同,设为V0。活塞运动后,设左、右两管上方气体的压强分别为P1、 P2,体积分别为V1、V2。‎ 对左管气体,有:P0 V0= P1 V1 ① ‎ 对右管气体,有:P0 V0= P2 V2 ② ‎ 设管的横截面积为S,有:‎ V0=LS ③ (1分)‎ V1=(L-x+)S ④ ‎ V2=(L-)S ⑤ P1= P2+Ph ⑥ ‎ ‎ 以上联合求解得:‎ 解得:x=6.3675cm ≈0.064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