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3.50 KB
- 2021-06-0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学号: 线…
…
○……○……○……
订……
姓名: ○……○……○……
…
装…
班级: ………………○……○……○……○……○……○……
○……○……○……○……○……○……○……装……○……○……○……订……○……○……○……线……○……○……○……○……○…………
永安三中(高中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三物理 座位号
第 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
—10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1-12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
考点:
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在物理学的研究及应用过程中涉及诸多的思想方法,如理想化模型法、放大 法、极限法、控制变量法、假设法、类比法、比值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思想方 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不需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假设法
B.速度的定义式 v = Vx ,采用的是比值法;当Δt 非常非常小时, Vx 就可
准考证号:
Vt Vt
以表示物体在 t 时刻的瞬时速度,应用了极限法
C.在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 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 变量法
D.下图是三个实验装置,这三个实验中都体现了放大法
姓名:
2.汽车在平直路面以 10m/s 的速度匀速驶向十字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
班级:
20m 处时,绿灯还有 3s 熄灭,若从此刻开始计时,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 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 v-t 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
3.一汽车的额定功率为 P,设在水平公路行驶时阻力恒定,最大行驶速度为 vm。 则( )
第 1 页 共 6 页
A.无论汽车以哪种方式启动,加速度与牵引力成正比
B.若汽车匀加速启动,则在刚达到额定功率时的速度等于 vm
C.汽车以速度 vm 匀速行驶,若要减速,则要减少实际功率
D.若汽车以额定功率启动,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2
2
4.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固定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 点为其球心,碗的 内表面及碗口光滑。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 m1 和 m2 的 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 m1 的小球与 O 点的连线跟水平方向的夹 角为 a= 90°。质量为 m2 的小球位于水平地面上,设此时竖直的细线对 m2 的拉力 大小为 T,质量为 m2 的小球对地面压力大小为 N,则( )
A. T =
2 m1g
B. T = (m2 -
2 m1 )g
C. N = (m2 - m1 )g
D.N=m2g
5.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汽车 A,通过定滑轮用绳子拉同一水平面的物体 B, 当拉至图示位置时,两绳子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α、β,二者速度分别为 vA 和 vB,则( )
A. vA∶vB=1∶1 B.vA∶vB=cos β∶cos α
C. vA∶vB=sin α∶sin β D.vA∶vB=sin α∶cos β
6. 在 2016 上海的某活动中引入了全国首个户外竖直风洞飞行体验装置,体验者 在风力作用下漂浮在半空。若增大风力,体验者在加速上升过程中( )
A.失重且机械能增加 B.失重且机械能减少 C.超重且机械能增加 D.超重且机械能减少
7.如图所示,在动摩擦因数μ=0.2 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 m=lkg 的小球,小球 左侧连接一水平轻弹簧,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右侧连接一与竖直方向成θ= 45
°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轻绳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此时小球处于静止状态, 且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在剪断轻绳的瞬间(g 取 10m/s2),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受力个数不变
B.小球立即向左加速,且加速度的大小为 a=8m/s2
C.小球立即向左加速,且加速度的大小为 a=l0m/s2
D.若剪断的是弹簧,则剪断瞬间小球加速度的大小 a= l0 2 m/s2
8.质量为 2kg 的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为μ=0.1 的水平 面上,在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从 x=0m 处由静止开始运 动,拉力做的功 W 和物体发生的位移 x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 示,取 g =l0m/s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物体在 OA 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整个过程中拉力 的最大功率为 15W
B.此物体在 AB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整个过程中拉力的功为 15J
C.此物体在 AB 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整个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 15W D.此物体在 OA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整个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 15W
9.如图所示,倾角为 37°、长为 l=16 m 的传送带,转动速度为 v=10 m/s,
动
在传送带顶端 A 处无初速度地释放一个质量为 m=0.5 kg 的物体,已知物体与传 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 g=10 m/s2.则说法正确的是( )
A.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 A 无法滑到底端 B
B.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 A 滑到底端 B 先做匀加速后匀速运
C.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 A 滑到底端 B 的一直做匀加速运动
D.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 A 滑到底端 B 的时间为 2s
10.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河水的流速随离一侧河岸的距 离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经过一段时间该船以最短时间成功渡河,下面对该船 渡河的说法错误的是( )
13
A.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 5m/s
B.船渡河的时间是 150s
C.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必须始终与河岸垂直
D.船渡河的位移是
×102m
11.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用长为 L 的细线悬挂于 O 点,自由
静止在 A 位置.现用水平力 F 缓慢地将小球从 A 拉到 B 位置而静止,细线与竖直 方向夹角为θ=60°,此时细线的拉力为 T1,然后撤去水平力 F,小球从 B 返回
到 A 点时细线的拉力为 T2,则( ) A.T1=T2=2mg
B.从 A 到 B,拉力 F 做功为 mgL
C.从 B 到 A 的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不变
D.从 B 到 A 的过程中,小球重力的瞬时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12.内壁光滑的环形凹槽半径为 R,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根长度为 2 R 的轻杆, 一端固定有质量为 m 的小球甲,另一端固定有质量为 2m 的小球乙,将两小球放 入凹槽内,小球乙位于凹槽的最低点,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后( )
A.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机械能总等于乙球增加的机械能 B.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重力势能总等于乙球增加的重力势能 C.杆从左向右滑时,甲球无法下滑到凹槽的最低点
D.杆从右向左滑回时,乙球一定能回到凹槽的最低点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空 3 分,共 18 分)
13. 测量小物块 Q 与平板 P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 是半径 足够大的较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 P 板的上表面 BC 在 B 点 相切,C 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 C’。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称出物块 Q 的质量 m;
②测量出轨道 AB 的半径 R、BC 的长度 L 和 CC',的长度 h;
③将物块Q在A 点从静止释放,在物块 Q 落地处标记其落点 D;
④重复步骤③,共做 10 次;
⑤将 10 个落地点用一个半径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 C'的距离 s。 (1)用实验中的测量量(R、s、h、l)表示物块 Q 与平板 P 之间的动摩擦因
数μ=____ 。
(2)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减小实验中的______ 误差。
14.某同学为探究小车动能变化与合外力做功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装置。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在桌面上,用细绳绕过定滑轮及动滑轮将小
车与弹簧测力计连起来。实验时,改变悬挂的钩码个数进行多次测量,记录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 F,并利用纸袋计算出小车对应的速度。
(1)实验中为使细绳对小车的拉力为小车受到
的合外力,下列的做法正确的是
A.钩码的质量要远小于小车质量 B.动滑轮的质量要远小于钩码的质量
C.小车不连细绳时,反复调整木板倾角,直到纸带上打下的点分布均匀
(2)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某条纸带的一部分。己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 率为 50Hz,由纸带数据求出纸带上打下 A 点时小车的速度 vA= m/s,打 下 B 点时小车的速度 vB=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按正确操作,使细绳对小车的拉为小车的合外力,保证小车的质量不变, 在钩码的个数不同的情况下,测量并找到 A、B 间的距离(sAB)相等的多条点迹 清晰的纸带分别算出打下 A、B 两点时小车的速度 vA、vB,算出(△v)2,(△v2=vB2-vA2,根据实验数据绘出(△v)2 与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 W(W=FsAB)的
关系图象,下列图象中最符合本实验实际情况的是 .
三、计算题(第 15 题 10 分,第 16 题 12 分,第 17 题 12 分,共 34 分)
15.如图所示,倾角θ=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质量m=1.0 kg的小物块受到 沿斜面向上的F=9.0 N的拉力作用,小物块由静止沿斜面向上运动。小物块与斜面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斜面足够长,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 (1)求小物块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求在拉力的作用过程中,小物块加速度的大小。
(3)若在小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0.80 m时,将拉力F撤去,求此后小物块沿斜面向 上运动的距离。
16.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固定光滑斜面的倾角q=37°,大小可以忽略的两个小 物体 A、B 的质量分别为 mA=1kg、mB=4kg,两物体之间的轻绳长 L=0.5m,轻 绳可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T=12N.对 B 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力 F,使 A、B 由静止 开始一起向上运动,力 F 逐渐增大,g 取 10m/s2.(sin37°=0.6,cos37°=0.8)
(1)若某一时刻轻绳被拉断,求此时外力 F 的大小;
(2)若轻绳拉断瞬间 A、B 的速度为 3m/s,绳断后保持外力 F 不变,当 A
运动到最高点时,求 A、B 之间的距离.
17.在赛车场上,为了安全起见,车道外围都固定上废旧轮胎作为围栏,当车碰 撞围栏时起缓冲器作用。在一次模拟实验中用弹簧来代替废旧轮胎,实验情景如 图 6 所示,水平放置的轻弹簧左侧固定于墙上,处于自然状态,开始赛车在 A 处且处于静止状态,距弹簧自由端的距离为 L1=1 m。当赛车启动时,产生水平 向左的恒为 F=24 N 的牵引力使赛车向左匀加速前进,当赛车接触弹簧的瞬间立 即关闭发动机,赛车继续压缩弹簧,最后被弹回到 B 处停下。已知赛车的质量为 m=2 kg,A、B 之间的距离为 L2=3 m,赛车被弹回的过程中离开弹簧时的速度 大小为 v=4 m/s,水平向右。g 取 10 m/s2。求:
(1)赛车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弹簧被压缩的最大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