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9.00 KB
  • 2021-06-02 发布

湖北省仙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模拟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湖北省仙桃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调研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点电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 B. 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 C. 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及形状对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两个带电体可看成点电荷 D. 一切带电体都可以看成点电荷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带电体看作点电荷的条件,当带电体的形状对它们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这个带电体可看作点电荷,带电体能否看作点电荷是由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与自身大小形状无具体关系,故ABD错误;带电体的大小及形状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可看成点电荷,故C正确;故选C。‎ ‎2.三个相同的金属小球a、b和c,原来c不带电,而a和b带等量异号电荷,相隔一定距离放置,a、b之间的静电力为F.现将c球分别与a、b接触后拿开,则a、b之间的静电力将变为(  )‎ A. ‎ B. ‎ C. ‎ D. ‎ ‎【答案】A ‎【解析】‎ ‎【详解】假设A带电量为Q,B带电量为-Q,两球之间的相互吸引力的大小是:;第三个不带电的金属小球C与A接触后,A和C的电量都为Q/2,C与B接触时先中和再平分,则C、B分开后电量均为-Q/4,这时,A、B两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要清楚带电体相互接触后移开,同种电荷电量平分,异种电荷电量先中和再平分.根据库仑定律的内容,找出变化量和不变量求出问题.‎ ‎3.关于电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以点电荷为球心、r为半径的球面上,各点的场强都相同 B. 正电荷周围的电场强度一定比负电荷周围的电场强度大 C. 在电场中某点放入试探电荷q,该点的场强为E=,取走q后,该点场强不变 D. 电荷在某点所受电场力很大,该点的电场强度一定很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以点电荷为球心、r为半径的球面上,各点的场强大小都相同,方向不同,则场强不同,选项A错误;电场强度的大小要看电场线的疏密,则正电荷周围的电场强度不一定比负电荷周围的电场强度大,选项B错误;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试探电荷的有无无关,则在电场中某点放入试探电荷q,该点的场强为E=F/q,取走q后,该点场强不变,选项C正确;根据E=F/q可知电荷在某点所受电场力很大,该点的电场强度不一定很大,选项D错误;故选C.‎ ‎4.如图所示为电场中的一根电场线,在该电场线上有a、b两点,用Ea、Eb分别表示两处场强的大小,则( )‎ A. a、b两点的场强方向相反 B. 因为电场线由a指向b,所以Ea>Eb C. 因为电场线是直线,所以 Ea = Eb D. 因为不知道a、b附近的电场线分布情况,所以不能确定 Ea、Eb的大小关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电场线的切线方向表示场强的方向,故a、b两点的场强方向相同,选项A错误。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电场强度的大小,由于只有一根电场线,题目中也没有明确指出这根电场线是什么电场中的电场线,故无法判断a、b两点的场强大小,选项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掌握电场线的特点: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还要会判断电场线做功与电势能、动能的变化关系.‎ ‎5.如图所示,四个电场线图,一正电荷在电场中由P到Q 做加速运动且加速度越来越大,那么它所在的电场是(   )‎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 ‎【详解】加速度越来越大,故受到的电场力越来越大;由A图可知粒子由左向右运动,电场为匀强电场,故电场力不变,故A错误;B图中粒子由左向右运动时电场线越来越疏,故电荷受力越来越小,故B错误;C图中粒子受力向右,电场线越来越密,故场强越来越大,故粒子受到的电场力越来越大,故C正确;D图中粒子的运动同B,故D错误;故选C。‎ ‎【点睛】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的性质,我们引入了电场线,箭头的指向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场线的疏密能定性地描述电场的强弱.‎ ‎6.如图所示,电场中a、b、c三点,ab=bc,则把点电荷+q从a点经b点移到c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的大小关系有( )‎ A. Wab>Wbc B. W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