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50 KB
- 2021-06-0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用力F把物体紧压在竖直的墙上不动.那么,当F增大时铁块对墙的压力FN及物体受墙的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FN增大,f不变 B.FN增大,f增大
C.FN减小,f不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
B.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C.加速度与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
D.加速度逐渐减小时,物体一定在做减速运动
3.水平杆上套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环,两细线等长上端系着环,下端系着质量为M的物体,环及物体组成的系统静止,现在增大两环间距而系统仍静止,则杆对环的支持力N和细线对环的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都不变 B.都增大 C.N增大,F不变 D.N不变,F增大
4.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现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N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FT的变化情况是( )
A.FN保持不变,FT不断增大
B.FN不断增大,FT不断减小
C.FN保持不变,FT先增大后减小
D.FN不断增大,FT先减小后增大
5.将一只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下列描绘皮球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6.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2m/s,方向向东;当t=2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m/s,方向仍向东.当t为多少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m/s( )
A.3s B.5s C.7s D.9s
7.如图所示,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v,则传送带启动后( )
A.M静止在传送带上 B.M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
C.M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M下滑的速度不变
8.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
A.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
B.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
C.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
D.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题~
第12题为必考题,第13-14题为选考题.(一)必考题(共47分)
9.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与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F′的图示;
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
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 和 ;
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 和 .
10.(9分)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如图为小车带动的纸带上记录的一些点,在每相邻的两点中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点,用米尺量出1、2、3、4、5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问:
(1)小车做 (填匀减速或匀加速)直线运动?
(2)当打第3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m/s.
(3)若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11.(12分)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2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试问: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若警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vm=12m/s,达到最大速度后以该速度匀速运动,则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12.(20分)长为L=5m、质量为M=2kg的薄木板,在F=10N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以v0=6m/s的速度匀速运动.某时刻将质量为m=1kg、大小不计的铁块轻放在木板的最右端,水平拉力F不变,木板与铁块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g=10m/s2.)
(1)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2;
(2)刚放上铁块后铁块的加速度a1、木板的加速度a2;
(3)通过计算判断铁块是否会从木板上掉下去;若掉下去,计算铁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时间;若不掉下去,计算在放上铁块后木板运动的总时间.
(二)选考题:共15分。说明:高考中本部分为2个小题,考查选修3-4的内容,本次月考为所复习的必修内容。
13.如图甲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当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压力)时,在计算机上得到弹簧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B.弹力增加量与对应的弹簧长度的形变量成正比
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00N/m
D.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受到反向压力时劲度系数不变
E.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随着弹簧长度的增大劲度系数增大
14.(10分)如图(a)所示,轻绳AD跨过固定在竖直墙上的水平横梁BC右端的定滑轮挂住一个质量为M1的物体,∠ACB=30°;图(b)中轻杆HG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G通过细绳EG拉住,EG与水平方向也成30°,轻杆的G点用细绳GF拉住一个质量为M2的物体,求:
(1)轻绳AC段的张力FAC与细绳EG的张力FEG之比;
(2)轻杆BC对C端的支持力;
(3)轻杆HG对G端的支持力.
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用力F把物体紧压在竖直的墙上不动.那么,当F增大时铁块对墙的压力FN及物体受墙的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FN增大,f不变 B.FN增大,f增大
C.FN减小,f不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考点】滑动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分析】当重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处于静止,摩擦力大小等于外力大小;当重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处于滑动,则摩擦力等于动摩擦力因数与正压力的乘积.
【解答】解:用水平力F压铁块于竖直墙壁上不动,设墙壁对铁块的压力为N,对铁块的摩擦力为f,当F增大时,它的反作用力即墙壁对铁块的压力为N也增大.而铁块的摩擦力是由铁块的重力引起的,所以摩擦力不变.由于铁块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所受的合力为零.
故选:A
【点评】学会区别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且大小的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引起它有运动趋势的外力,而滑动摩擦力等于μFN.同时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跟平衡力的关系.
2.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
B.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C.加速度与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
D.加速度逐渐减小时,物体一定在做减速运动
【考点】加速度.
【分析】加速度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反应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看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则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与速度反向,则做减速运动.
【解答】解:A、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故A错误.
B、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改变,例如平抛运动.故B错误.
C、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则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与速度反向,则做减速运动.故C正确.
D、当速度与加速度同向时,加速度减小,速度仍然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理解加速度的概念,以及知道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则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与速度反向,则做减速运动.
3.水平杆上套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环,两细线等长上端系着环,下端系着质量为M的物体,环及物体组成的系统静止,现在增大两环间距而系统仍静止,则杆对环的支持力N和细线对环的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都不变 B.都增大 C.N增大,F不变 D.N不变,F增大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分析】由题意可知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则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细线对环的两拉力的变化;对整体受力分便可知支持力的变化.
【解答】解:因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故两力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两细线的夹角增大,由力的合成规律可知两细线上的拉力增大,故细线对环的拉力增大;
对整体受力分析,可知整体受重力、两环的支持力及摩擦力而处于平衡,竖直方向上受两支持力及重力且平衡,故两支持力的合力应等于重力,故支持力保持不变.所以选项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整体法与隔离法为受力分析中常用方法,在解题中要注意灵活应用;在对整体受力分析时只分析系统之外的力,而不能分析内力.
4.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现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N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FT的变化情况是( )
A.FN保持不变,FT不断增大
B.FN不断增大,FT不断减小
C.FN保持不变,FT先增大后减小
D.FN不断增大,FT先减小后增大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分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重力、支持力、拉力组成一个矢量三角形,由于重力不变、支持力方向不变,又缓慢推动,故受力平衡,只需变动拉力即可,根据它角度的变化,你可以明显地看到各力的变化.
【解答】解:先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重力、支持力FN、拉力FT组成一个闭合的矢量三角形,由于重力不变、支持力FN方向不变,且从已知图形知β>θ,且β逐渐变小,趋向于0;故斜面向左移动的过程中,拉力FT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β减小,当β=θ时,FT⊥FN,细绳的拉力FT最小,由图可知,随β的减小,斜面的支持力FN不断增大,FT先减小后增大.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察物体的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动态平衡问题. 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达到平衡状态,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发生变化时:一个力的方向不变,另一个力方向改变,利用力的三角形法则; 另外两个力中,另外两个力方向均改变,利用力的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 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题干描述的动态过程可通过力的三角形边长的变化替代.
5.将一只皮球竖直向上抛出,皮球运动时受到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下列描绘皮球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a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竖直上抛运动.
【分析】受力分析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加速度的变化规律,同时结合特殊位置(最高点)进行判断.
【解答】解:B、D、皮球竖直向上抛出,受到重力和向下的空气阻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ma
根据题意,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有:f=kv
联立解得:a=g+
A、C、由于速度不断减小,故加速度不断减小,到最高点速度为零,阻力为零,加速度为g,不为零,故BD均错误;
根据BD的结论a=g+,有∝,由于加速度减小,故也减小,故也减小,故a﹣t图象的斜率不断减小,故A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是受力分析后得到加速度的表达式,然后结合速度的变化得到阻力变化,最后判断出加速度的变化规律.
6.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2m/s,方向向东;当t=2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m/s,方向仍向东.当t为多少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m/s( )
A.3s B.5s C.7s D.9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速度大小变为2m/s时的时间,注意2m/s的速度可能向东,可能向西.
【解答】解: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
当2m/s的速度方向向东,则;
当2m/s的速度方向向西,则;故B、C正确,A、D错误.
故选:B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并能灵活运用,注意公式的矢量性.
7.如图所示,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v,则传送带启动后( )
A.M静止在传送带上 B.M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
C.M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M下滑的速度不变
【考点】滑动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分析】对物体受力分析,由于传送带是向上运动的,对物体的受力没有影响,所以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
【解答】解:由于传送带是向上转动的,在传送带启动前后,物块都只受重力、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物块受力不变,所以其下滑的速度也不变.
故选CD
【点评】物体本来就是向下运动,受到的摩擦力是向上的,当传送带在向上转动时,对物体的受力没影响,可以思考一下,如果传送带向下转动,情况又会如何呢?
8.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
A.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
B.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
C.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
D.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
【分析】据题,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时物块的速度小于木板的速度,两者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力,根据摩擦力的方向分别分析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解答】解:由题知道: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时物块的速度小于木板的速度,两者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力,物块受到木板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右,与其速度方向相同,向右做加速运动,而木板受到物块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与其速度方向相反,向右做减速运动,当两者速度相等时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要分析得到撤掉拉力时两个物体之间仍存在摩擦力,考查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题~第12题为必考题,第13-14题为选考题.(一)必考题(共47分)
9.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与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F′ .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B .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E.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F′的图示;
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上述步骤中:
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 C 和 E ;
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 C中应加上“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 和 E中应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 .
【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分析】在实验中F和F′分别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实验得出,明确理论值和实验值的区别即可正确答题.
本实验中采用了两个力合力与一个力效果相同来验证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采用“等效法”,注意该实验方法的应用.
根据实验的原理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确定遗漏的步骤内容.
【解答】解:(1)F是通过作图的方法得到合力的理论值,而F′是通过一个弹簧称沿AO方向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O点,使得一个弹簧称的拉力与两个弹簧称的拉力效果相同,测量出的合力.故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由于误差的存在F和F′方向并不在重合;
(2)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所以本实验采用的等效替代法.
故选:B
(3)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C和E,C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E中未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
故答案为:(1)F′,(2)B,(3)①C E
②C中应加上“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
E中应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
【点评】本实验采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即一个合力与几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可以互相替代,明确“理论值”和“实验值”的区别.
10.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如图为小车带动的纸带上记录的一些点,在每相邻的两点中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点,用米尺量出1、2、3、4、5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问:
(1)小车做 匀减速直线运动 (填匀减速或匀加速)直线运动?
(2)当打第3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0.504 m/s.
(3)若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1.502 m/s2.
【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3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解答】解:(1)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纸带上打下的点记录了小车的运动情况,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02×5 s=0.1 s,
设0~1间的距离为S1,1~2间的距离为S2,2~3间的距离为S3,3~4间的距离为S4,4~5间的距离为S5,
则:相邻的位移差△S=S2﹣S1=S3﹣S2=S4﹣S3=S5﹣S4=﹣aT2.所以小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则小车在第3个计数点时的速度为:v3==0.504 m/s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a==﹣1.502 m/s2,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故答案为:(1)匀减速直线运动
(2)0.504
(3)1.502
【点评】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11.(12分)(2015•莲湖区校级二模)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2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试问: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若警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vm=12m/s,达到最大速度后以该速度匀速运动,则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1)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速度相等的时间,结合位移公式求出两车间的最大距离;
(2)结合位移关系,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追及的时间.
【解答】解:(1)当at1=v0 时距离最大,解得:
t1==s=5s
此时货车的位移:
x1=v0(t1+t0)=10×2m=70m
警车的位移:
x2=at12=×2×25m=25m
则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
△x=x1﹣x2=70﹣25=45m
(2)当警车速度达到最大时,经历的时间:
t2==s=6s
这段时间内货车的位移:
x1′=v0(t2+t0)=10×(6+2)m=80m
警车的位移:
x2′=at22=×2×36m=36m
可知警车还未追上货车,则还需追及时间:
t3==22s
则t=t2+t3=6+22=28s.
答: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45m;
(2)警车发动后要28s才能追上货车.
【点评】本题考查运动学中的追及问题,知道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的距离最大;注意警车有最大速度,要判断速度最大时是否追上.
12.(20分)(2015秋•成都校级月考)长为L=5m、质量为M=2kg的薄木板,在F=10N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以v0=6m/s的速度匀速运动.某时刻将质量为m=1kg、大小不计的铁块轻放在木板的最右端,水平拉力F不变,木板与铁块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g=10m/s2.)
(1)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2;
(2)刚放上铁块后铁块的加速度a1、木板的加速度a2;
(3)通过计算判断铁块是否会从木板上掉下去;若掉下去,计算铁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时间;若不掉下去,计算在放上铁块后木板运动的总时间.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1)木板匀速运动,由平衡条件可得:F=μ2Mg 即可求得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2;
(2)放上铁块后,铁块和木板相对滑动,分别对铁块和木板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即可解得加速度;
(3)若铁块不掉下去,当二者速度相同时,求出它们的相对位移,若相对位移小于木板长度,则不会掉下去,此后都做匀减速运动,求出匀减速运动的时间,总时间等于两段时间之和.
【解答】解析:(1)木板匀速运动,由平衡条件可得:
F=μ2Mg
解得:μ2=0.5
(2)放上铁块后,铁块的加速度为:,向右加速
木板的加速度为:,向右减速
(3)若铁块不掉下去,当二者速度相同时有:v=a1t=v0+a2t
解得:t=1.5s v=1.5m/s
相对滑动位移为:
速度相同时,对整体:
,铁块和木板继续相对滑动.
对木板:,向右减速
对铁块:,向右减速
从速度相同到两者都静止时,相对滑动位移:
,铁块不会掉下去.
从速度相同到木板静止:
放上铁块后木板运动的总时间:t总=t+t′=2.25s
答:(1)木板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2为0.5;
(2)刚放上铁块后铁块的加速度a1为1m/s2,木板的加速度a2为﹣3m/s2;
(3)不会掉下去,木板从放上铁块后到停止运动的总时间为2.25s.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基本公式的直接应用,注意速度相等时不掉下去,以后就不会掉下去了,难度适中.
(二)选考题:共15分。说明:高考中本部分为2个小题,考查选修3-4的内容,本次月考为所复习的必修内容。
13.如图甲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当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压力)时,在计算机上得到弹簧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B.弹力增加量与对应的弹簧长度的形变量成正比
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00N/m
D.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受到反向压力时劲度系数不变
E.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随着弹簧长度的增大劲度系数增大
【考点】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胡克定律.
【分析】利用传感器进行弹力与弹簧形变量之间关系的实验,使实验更加准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胡克定律正确分析乙图,得出弹力与形变量之间关系等信息.
【解答】解:A、根据胡克定律可知:F=k(l﹣l0)=kx,即弹簧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与弹簧长度不成正比,故A错误;B正确;
C、在弹力与弹簧形变量图象上,图象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由此可知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k==200N/m,故C正确;
D、由于图象斜率不变,因此由实验可知该弹簧受到反向压力时,劲度系数不变,故D正确.
E、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劲度系数不会发生改变;故E错误;
故选:BCD.
【点评】本题考查了胡克定律,要注意对F﹣x图象的认识,明确在图象中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横截距表示弹簧的原长.通过实验、图象考查了对胡克定律的理解,角度新颖,是一道好题.
14.(10分)(2016秋•凉州区校级月考)如图(a)所示,轻绳AD跨过固定在竖直墙上的水平横梁BC右端的定滑轮挂住一个质量为M1的物体,∠ACB=30°;图(b)中轻杆HG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G通过细绳EG拉住,EG与水平方向也成30°,轻杆的G点用细绳GF拉住一个质量为M2的物体,求:
(1)轻绳AC段的张力FAC与细绳EG的张力FEG之比;
(2)轻杆BC对C端的支持力;
(3)轻杆HG对G端的支持力.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分析】根据定滑轮的力学特性,可知a图中,细绳AC段的张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图甲中对滑轮受力分析,运用合成法求解细绳AC段的张力FAC与轻杆BC对C端的支持力;
乙图中,以C点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求解细绳EG段的张力F2以及轻杆HG对G端的支持力.
【解答】解:下图(a)和下图(b)中的两个物体M1、M2都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的条件,首先判断与物体相连的细绳,其拉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分别取C点和G点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右图(a)和右图(b)所示,根据平衡规律可求解.
(1)上图(a)中轻绳AD跨过定滑轮拉住质量为M1的物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轻绳AC段的拉力FAC=FCD=M1g;
上图(b)中由于FEGsin 30°=M2g得FEG=2M2g,所以FAC:FEG=M1:2M2.
(2)上图(a)中,根据FAC=FCD=M1g且夹角为120°
故FNC=FAC=M1g,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指向斜右上方.
(3)上图(b)中,根据平衡方程有FEGsin 30°=M2g、FEGcos 30°=FNG
所以FNG=M2gcot 30°=M2g,方向水平向右.
答:(1)轻绳AC段的张力FAC与细绳EG的张力FEG之比为;
(2)M1g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指向斜右上方;
(3)轻杆HG对G端的支持力大小为M2g 方向水平向右.
【点评】本题首先要抓住定滑轮不省力的特点,其次要根据平衡条件,以G点为研究对象,按力平衡问题的一般步骤求解细绳EG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