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5.00 KB
  • 2021-06-02 发布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合肥市六校联考高二年级 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 25 -‎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吴均《青溪小姑歌》)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节选《说木叶》)‎ ‎1. 下列各项中,对古代诗歌中常用“叶”来替代“树叶”的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B. 用“树叶”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C. “树”与“叶”的形象十分一致,“树叶”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 D. 古典诗歌中习惯用单词,因此也就很少见“树叶”这个词。‎ ‎2. 下列各项中,对“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这句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所谓“暗示性”是特指词语的形象色彩。‎ B. “木”具有木质材料的影子。人们一看到“木”,就想起树干,很少想到树叶。“木”是秋风叶落情景中的鲜明的形象。所谓“暗示性”,应该是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 C. “影子”是指躲在概念背后的“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是就诗歌语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性特征而说的。‎ D. “影子”是指词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意味,它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只有“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才能捕捉到“影子”,也就是课文所说的“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正是因为“木”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等,《九歌》中的“木叶”才特别生动。‎ B.‎ - 25 -‎ ‎ 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和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都是在细雨中的叶子,与“木叶”形象不同。‎ C. “木叶”的“叶”有缠绵的一面,而“落木”就把“木叶”中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去除干净了。‎ D. “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但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答案】1. B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古代诗歌中常用‘叶’来替代‘树叶’的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B项,“用‘树叶’”错误,原文是“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到文中找到设题的句子,结合前后的语境理解句子的内涵,圈出相关的句子,再分析四个选项。本题要求选出“对‘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这句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A项,“‘暗示性’是特指词语的形象色彩”错误,原文“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以“暗示性”不仅仅指词语的形象色彩,还包括联想义。‎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B项,“都是在细雨中的叶子”错误,原文“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可知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是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而又原文“在那蒙蒙的雨中”,可知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才是在细雨中的叶子。‎ - 25 -‎ 故选B。‎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从筹备、建设到通车,历时15年,是中国第一例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经过伶仃洋海域中最繁忙的主航道,该航道目前达到10万吨级通航等级,远期30万吨油轮可以通行。如果在此建造桥梁,必然是跨径很大净空很高、桥塔耸立的悬索桥梁。但同时该处临近香港国际机场,对航空领域的建筑物高度有着严格的限定。所以,隧道成为唯一可行的方案。为了实现桥梁与隧道之间的转换,故在隧道两端修建人工岛。于是,形成了港珠澳大桥的桥岛隧相结合的建设方式。‎ ‎“超级工程”背后有“超级创新”。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极大,铺设了世界上最难、最长、最深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专利就达400项之多,填补了多个领域的空白。‎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4日)‎ 材料二:‎ 日本《每日新闻》23日评论称,港珠澳大桥开通是大湾区发展的里程碑式事件,大湾区经济圈将超过纽约经济圈和东京经济圈,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美国《华尔街日报》23日的报道提到,大湾区进一步整合面临诸多复杂情况,例如相异的法律和税收制度,中国内地的资本账户仍相对封闭,而香港和澳门是自由港,各自拥有自己的货币且没有资本管控。报道还特意关注一个问题:在香港和澳门,机动车都靠左行驶,而在中国内地则是靠右通行,如何解决?‎ 英国广播公司23日载文道,中国开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但需要吗?此前,他们更是在网站刊长文列出一大串港珠澳大桥在香港的“争议”一一逾千亿港元的拨款、实质效益疑问、工伤事故、建筑质量、环保等。‎ 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23日报道,又一个将香港拉入中国内地怀抱的项目完成,该项目将曾作为欧洲前哨的香港和澳门与中国内地联结起来。这个项目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宏伟计划的一部分,它将粤港澳大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可与美国硅谷抗衡的高科技中心。‎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10月24日)‎ 材料三:‎ - 25 -‎ 港珠澳大桥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桥通车后,将大大缩短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的时空距离,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驱车仅需30分钟的车程。通车前,如果陆路往来三地,只能绕道东莞虎门大桥,车程在3小时左右;水路乘高速客轮也要1个小时。从社会经济发展层面而言,大桥的通车将提升珠海等.三地人员和生产资料的流动效率,加深香港与珠江西岸的联系,为香港与珠江西岸城市群的产业合作提供交通便利,为港澳经济发展提供更便利的腹地空间,并由此促进港珠澳产业的互动交流和升级。也就是说,港珠澳大桥对于港珠澳大湾区、泛珠三角区域乃至“一带一路”的建设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前夕,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接受香港媒体专访时表示,港珠澳大桥对大湾区经济增长有重大的支撑作用,会为区内产生几十万亿经济效益,经济价值远超大桥本身1000多亿元港币的投资,因此他对大桥收回成本很有信心。‎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10月24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港珠澳大桥经过伶仃洋海域的路段受海域、空域条件的限制,不能建设悬索桥梁,隧道成为必须的可行性方案。‎ B. 英国广播公司基于成本、效益、事故、环保、质量等一系列“争议”问题,对港珠澳大桥的修建持否定态度。‎ C. 美国彭博新闻社对建成的港珠澳大桥不仅关注到它在科技方面的影响,而且更多地关注到可能带来的政治效应。‎ D. 港珠澳大桥投资大,建设时间长,但孟凡超认为成本回收不是问题,并对其未来的经济效益持乐观态度。‎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为我国首例采用桥岛隧相结合方式建成的港珠澳大桥,解决了大量实际难题,体现出我国桥梁建设的进步。‎ B.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和通车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将对我国“一带一路”的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C. 由材料二可见,各国媒体都高度关注港珠澳大桥建成的深远意义,也客观地指出了大桥修建带来的问题。‎ D. 港珠澳大桥通车后,三地之间通行方式更加多样化,人员物资流动加快,产业合作更加便利。‎ ‎6. 《人民日报》《华尔街日报》《光明日报》报道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概括。‎ ‎【答案】4. B 5. C ‎ ‎6.‎ - 25 -‎ ‎ 《人民日报》报道侧重港珠澳大桥以隧道为主的技术创新,突出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难度之大。《华尔街日报》报道侧重大桥通车后大湾区整合面临的问题,突出大湾区整合的复杂性。《光明日报》报道侧重大桥建设通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突出其所带来的便利性。‎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项,“对港珠澳大桥的修建持否定态度”错误。逾千亿港元的拨款、实质效益疑问、工伤事故、建筑质量、环保等是港珠澳大桥在香港的“争议”。不能说明英国广播公司对港珠澳大桥的修建持否定态度。故选B。‎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C项,“也客观地指出了大桥修建带来的问题”不准确,根据材料二内容“美国《华尔街日报》23日的报道提到……在香港和澳门,机动车都靠左行驶,而在中国内地则是靠右通行,如何解决”分析,是大湾区整合带来的问题。故选C。‎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通读三则材料,根据每则材料中的关键句进行概括。材料一有两段内容,第一段第一句话是总述,“港珠澳大……是中国第一例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接下来分析修建的要求,指出“隧道成为唯一可行的方案”;第二段则重点说了铺设隧道过程中的“超级创新”。《华尔街日报》的内容在材料二,主要写的是“大湾区进一步整合面临诸多复杂情况”。材料三的关键句就是第一句话“港珠澳大桥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考生把这些信息分点概括就可以得到本题答案。‎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 - 25 -‎ 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光①‎ 鲁迅 陈士成一见县考的榜,便先在十二张榜的圆图②里细细地搜寻陈字。陈字也不少,似乎也都争先恐后的跳进他眼睛里来,然而接着的却全不是“士成”这两个字。‎ 凉风吹动他斑白的短发,初冬的太阳还是很温和的来晒他。但他似乎被太阳晒得头晕了,脸色越加变成灰白。这时他其实早已看不到什么墙上的榜文了,只见有许多乌黑的圆圈,在眼前泛泛的游走:考了秀才,上省去乡试……绅士们千方百计的来攀亲,深悔先前的轻薄、发昏……屋宇全新了,门口是旗杆和扁额……他平日安排停当的前程,这时候又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了。他觉得涣散了身躯,惘惘的走向归家的路。‎ 他刚到自己的房门口,七个学童便一齐放开喉咙读书。“回去罢。”他迟疑了片时,这才悲惨的说。他们一溜烟跑走了。‎ ‎“这回又完了!”他大吃一惊,这分明就在耳边的话,回过头去却并没有什么人,仿佛听得嗡的敲了一声响,自己的嘴又说道:“这回又完了!”‎ 他屈指想,十一,十三回,连今年是十六回,竞没有一个考官懂得文章,有眼无珠,也是可怜的事,便不由嘻嘻的失了笑。然而他愤然了,蓦地从书包布底下抽出誊真的制艺和试帖③往外走,刚近院门,却看见满眼都明亮,连一群鸡也正在笑他,便禁不住心头突突的狂跳。‎ 别家的炊烟早消歇了,而陈士成还不去做饭。空中青碧到如一片海,月亮对着陈士成注下寒冷的光波来,当初也不过像是一面新磨的铁镜罢了,而这镜却诡秘的照透了陈士成的全身。‎ 他还在房外的院子里徘徊,耳边似乎听到急促的低声说:“左弯右弯……”‎ - 25 -‎ 他耸然了,记得了。那时他不过是十岁有零的孩子,躺在竹榻上,祖母便坐在榻旁边给他讲有趣的故事。伊说是曾经听伊的祖母说,陈氏的祖宗是巨富的,这屋子便是祖基,祖宗埋着无数的银子,有福气的子孙一定会得到的罢,然而至今还没有现。至于处所,那是藏在一个谜语的中间:“左弯右弯,前走后走,量金量银不论斗。”‎ 今天铁镜的光罩住了陈士成,白光如一柄白团扇,摇摇摆摆的闪起在他房里了。“也终于在这里!”他说着,狮子似的走进那房里去,但不见了白光的影踪。他慢慢的再定睛,白光却分明的又起来了,这回更广大,而且在靠东墙的一张书桌下。陈士成不知怎的有些怕了,就张皇的点了灯。他移开桌子,极小心的,一锄一锄往下掘,然而深夜究竞太寂静了,尖铁触土的声音,总是钝重的不肯瞒人的发响。‎ 陈士成心里仿佛觉得空虚了。这其间,触着一种古怪的小东西了。他谨慎的挖起那东西来就灯光下仔细看时,那东西斑斑剥剥的像是烂骨头。他已经悟到这许是下巴骨了,而那下巴骨也便在他手里索索的动弹起来,而且笑吟吟的显出笑影,终于听得他开口道:“这回又完了!”‎ 他栗然的发了大冷,同时也放了手,便再不敢向那边看。但忽而耳朵边又听得窃窃的低声说:“这里没有……到山里去……”‎ 陈士成似乎记得白天在街上也曾听得有人说这种话,他不待再听完,已经恍然大悟了。他突然仰面向天,月亮已向西高峰这方面隐去,远想离城三十五里的西高峰正在眼前,周围便放出浩大闪烁的白光来。他奔跑着,这白光又远远的在前面了。‎ ‎“是的,到山里去!”‎ 他惨然的奔出去了。灯火结了灯花毕毕剥剥的炸了几声之后,便渐渐的缩小以至于无,那是残油已经烧尽了。第二天,有人在万流湖里看见一具浮尸。那是一具男尸,五十多岁,浑身也没有什么衣裤。或者说这就是陈士成。但邻居懒得去看,也并无尸亲认领,于是便由地保埋了。‎ 一九二二年六月 ‎(有删改)‎ ‎【注】①民间传说,埋藏着珠宝金银的上方有时会有白光游移飘忽。这是封建迷信的说法。②圆图:科举时代县考初试公布的名榜,将每五十名考取者的姓名写成一个圆图。③制艺和试帖:科举考试规定的公式化的诗文。‎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刹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一句运用比喻修辞,真切地体现了陈士成科举落榜希望落空后的心理状态。‎ B.‎ - 25 -‎ ‎ 文中“这回又完了!”这个句子反复出现,增强了陈士成失望心理的效果,为下文他出现幻觉并发疯埋下伏笔。‎ C. 陈士成坚持科举考试十六次,但一直未考中,他认为考官有眼无珠,不懂他的文章,其实是他能力不够,达不到录取标准。‎ D. 小说在陈士成死之前对灯火进行了描写,此时残油烧尽,灯花炸裂,渐渐缩小以至消失,其实是暗示了他的命运。‎ ‎8. 小说以“白光”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9. 有人说,陈士成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同一类人,但又有不同。请结合全文和自己的知识积累进行探究。‎ ‎【答案】7. C 8. ①以“白光”为题点明了小说主要描写内容。小说就是围绕陈士成因落榜产生白光的幻觉并最终为追逐白光落水而亡来写的。②小说以“白光”隐喻封建科举制度的功名利禄,而陈士成连考16次未中,并最终因追求这种功名利禄而死,从而以其为题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吃人的罪恶本质,彰显了小说的主题。 ‎ ‎9. 陈士成与孔乙己都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和殉葬品。他们都热衷于封建科举,希望通过中举来进入仕途,获得功名利禄,受科举制度之害而不觉悟。但两人又有不同,陈士成出身于没落的豪绅阶级,从未放弃过功名,他总想着通过科考赢功名,光宗耀祖,渴慕名利。而孔乙己则迂腐不堪、穷困潦倒而又自命清高、自欺欺人。‎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 C项,“其实是他能力不够,达不到录取标准”分析错误,从文章主题来看,本文主要是揭露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残害,因此没考中的原因应是科举制度的黑暗,只不过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已。‎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主旨看,是否寄托情感,深化主题。其次要结合结构看,重点看首尾段,看它们与标题之间有什么联系。一般而言,‎ - 25 -‎ 题目具有统领全文、贯穿全文、担当线索的作用。然后结合情节看,标题是否有概括故事情节、铺开情节呼应细节的作用。还要结合人物看,明确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看标题与人物形象、性格或命运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以此来看题目是不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达有具体的作用。最后要结合标题本身的效果看,对读者而言,该标题是否新颖精妙,吸引读者。首先理解标题的内涵,然后从情节、形象、主旨的角度分析其妙处。从文章内容来看,小说标题“白光”有如下几层含义:月亮放射出的清冷的光;陈士成因发疯而眼前出现的虚幻的光;旧时迷信,地下有财宝的地方会有一种亮光。这几种光交织在一起,就是所谓的“白光”,这是陈士成利欲之心的象征。小说其实是以“白光”隐喻封建科举制度的功名利禄,陈士成在它的迷惑下,心理变态,心灵扭曲,由悲怨到狂乱,一步步走向死亡。文章以“白光”为题就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吃人的罪恶本质,彰显了小说的主题。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借鉴戏剧的结构艺术,通过高度概括和精心选材,把主人公几十年应考不中的遭遇,浓缩在一天内集中体现,以“白光”为题点明小说主要描写内容,围绕陈士成因落榜而产生白光的幻觉并最终为追逐白光落水而亡来写,并通过因白光而“挖银子”这一情节,把陈士成扭曲变形的心理,推向了高潮,深刻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精神的残害。‎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题必须先亮出观点,然后对观点进行分析,题干要求“结合全文和自己的知识积累探究”陈士成与孔乙己的异同,这是比较题,比较的点是人物形象。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和封建文化教育的牺牲品。统治阶级不但在政治经济上对他进行残酷的控制,推残了他的肉体,剥夺了他的生路,而且在精神上毒害了他,使他蒙受了极大的耻辱和痛苦。文章刻画了一个被封建思想所毒害所麻木而最终又被社会抛弃吞没的下层知识分子孔乙己形象和他的悲惨命运,对吃人的封建文化教育和害人无数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无情的揭露。陈士成是一个没有运气,考了十六次也没有中试的老童生。不同的是,他出身于没落的豪绅阶级.这陈府有过它光荣的过去,“陈氏的祖宗是巨富的,这屋子便是祖基”,在陈士成的心目里,他这书香门第的世家子弟,理应一步青云,功名富贵,唾手可得,但他竟然会屡试屡败,这岂不是考官不懂文章,有眼无珠!封建科举制度和没落世家的妄自尊大,在他的生活和精神上造成了一个种对功名富贵疯狂追求的欲望。‎ - 25 -‎ ‎【点睛】“文本中的某些问题”即疑点和难点,既包括主要存在于文本中能体现或实现作者写作意图、与文章主旨密切相关的、凸显文本核心价值的重点问题,也包括主要存在于文本中客观存在的读者不清楚或不容易弄清楚的难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有两层含意:一是不能止于对文本的认同,也不能因袭他人的成说,而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力求提出的见解具有独创性;二是提出的见解虽不要求得出最终的科学结论,但要求能自圆其说,因此要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庖丁解牛 ‎《庄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0. 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B. 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C. 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D. 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11. 下面的文化常识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泰水”喻岳母,以“伉俪”喻夫妇。‎ ‎②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 ‎③《礼记》曰:“幼名,冠字。”名是婴儿出生几个月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的,女子则在十五岁行笄礼而字。‎ ‎④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 25 -‎ ‎⑤《杜工部集》(杜甫)以官爵命名,《范文正公集》(范仲淹)以谥号命名,《贾长沙集》(贾谊)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 ‎⑥ 古代“辰时”相当于现在的早上6点前后,“午时”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2点前后。‎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⑤⑥‎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B.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以无厚入有间 C.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D. 进乎技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庖丁的解牛刀,“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因此刀刃十九年“若新发于硎”。‎ B. 庖丁解牛能做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主要原因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C. 文章先后用了三种反差鲜明的对比来进行说理:一为庖丁解牛之初与三年之后的对比,一为庖丁与普通厨工的对比,一是将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对比。‎ D. 本文以庖丁解牛喻人的养生之道,阐释了庄子的处世哲学,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1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2)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答案】10. D 11. C 12. B 13. C ‎ ‎14. (1)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 ‎(2)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解析】‎ ‎【10题详解】‎ - 25 -‎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中谓语动词“批”的主语是庖丁,而不是“理”,故“批”前要断开,排除B;“然”若是作连词译为“然而”,但句意前后并无转折之意,所以“然”在这里应是表状态,跟在副词“固”的后面,译为“……的样子”,两者组成词组,不可断开,故排除C;“技经肯綮之未尝”是一句宾语前置句,语序应为“未尝技经肯綮”,“之”在这里是助词,宾语前置句的标志,所以“之”后面不能断开,故排除A。‎ 故选D。‎ 句子翻译: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击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更何况大骨呢!‎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②“‘晦’指农历三十”错误,“晦”应是指农历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农历中并不是每个月都是三十天。 ⑥古代“辰时”相当于现代上午7 时正至上午 9 时正。古代午时也就是现在的十一点到1点。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明确要求,如本题针对一词多义设题,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A项,介词,替、给/介词,因为;B项,都是介词,凭、用;C项,表转折/表修饰;D项,语气助词/介词,相当于“于”,引出动作行为的对象。‎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 25 -‎ C项,只有两种对比,“将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对比”错误,无中生有。‎ 故选C。‎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中,“间”,“间隙”;“无厚”,“很薄的刀刃”;“恢恢乎”,“宽绰的样子”;“游刃”,“刀刃的运转”。(2)中,“顾”,“看,望”;“踌躇满志”,“悠然自得,心满意足”;“善刀”,“把刀擦干净”;“之”,“刀”。‎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厨师给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 25 -‎ 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事物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开始我宰牛的时候,眼里所看到的没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后,不再能见到整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击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硬)割断筋肉;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用刀)砍断骨头。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的锋利就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对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解开了,就象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志得意满,(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厨师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唐代诗歌,回答后面小题。‎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歌开头两句,写诗人傍晚江行见闻,听到山寺报时的钟声,望见渡口争渡的人们。山寺僻静与渡口喧闹的比较,让人感知到诗人洒脱的胸怀。‎ B. 诗歌三、四句,写世人回家,诗人却离家去鹿门,两种归途的比较,表露了诗人的隐逸自得之志趣和对世俗的厌恶。‎ C. 诗歌五、六句,写在攀登鹿门山的路上,月光照着树林,美妙无比,诗人陶醉在这景色中,表现出隐逸的情趣。‎ D. 诗歌的七、八句,写隐居处的境况:孤独一人,与尘世隔绝,与山林做伴。表现了隐逸生活的妙趣和真谛。‎ ‎16. 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答案】15. B 16. ①超脱,洒脱,当人们“渡头争渡喧”时,诗人却独自归鹿门。②隐士形象。塑造了一个在与世隔绝的山林中,诗人独自来去的隐士形象。③宁静,悠然自得。诗人以庞德公自比,诗人愿意像庞德公一样和大自然融在一起,心中是多么宁静、超脱和悠然自得。‎ ‎【解析】‎ ‎【15题详解】‎ - 25 -‎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 B项,“对世俗的厌恶”错误,诗句中并无表现,更多的是抒发了诗人的隐逸情怀。‎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诗中形象(意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本题要求分析诗人的形象,解答时首先理解全诗,然后找到描写诗人的句子,从中分析概括其形象。‎ 诗的前两句,天色已近黄昏,山寺里的钟声响起,渔梁渡口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衬托诗人沉静和洒脱超俗的胸怀;紧接着第三第四句写人们沿着沙岸向江村走去,而诗人依然乘着小舟返回鹿门山,可见诗人与世人不同的归途,归结起来表现诗人超脱、洒脱的形象。五六句写月光照耀,山树一片迷朦,仿佛不知不觉就到了庞公曾隐居的地方,也是诗人想要居住的地方,表现出与世隔绝的隐逸的情境,塑造了诗人的隐士形象。最后两句写庞公隐居之所,岩壁门外,松径寂寥,只有隐者独自来只有隐者独自来去,“寂寥”“幽人”将诗人宁静,悠然自得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名篇名句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的事迹常常成为诗人们抒发情感的载体,如杜甫《蜀相》中有“______________,长使英雄泪满襟”,陆游《书愤》中有“_______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诗句。‎ ‎(2)《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因自然形象的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3)《阿房宫赋》中表现秦朝统治者纷奢,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 -‎ ‎(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人与鸟的相互映衬自然美与生活美的和谐共处。‎ ‎【答案】 (1). 出师未捷身先死 (2). 出师一表真名世 (3). 云无心以出岫 (4). 鸟倦飞而知还 (5). 奈何取之尽锱铢 (6). 用之如泥沙 (7).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8). 使我不得开心颜 (9). 响穷彭蠡之滨 (10). 声断衡阳之浦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捷、岫、锱、铢、摧、事、蠡、衡、浦。‎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 )。卞和透过粗糙的石坯见到和氏璧,这就是火眼金睛的智慧。在人世间的纷繁复杂中抓住事物的本质,认清事理的真相,________,让快刀斩开虬结的乱麻,这便是“世事洞明皆学问”的智慧。智慧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蛰居,而是艺高人胆大的能力。在一个眼镜度数判断学历深浅的时代,智慧总被人误解为文凭的多寡,知识的乏与盈,其根源是长期的应试教育形成的。王煕凤身为刚出阁的少女,论学识必不如林黛玉渊博,却协理宁国府将事务治理得有条不紊。反观如今层出不穷的“专家”,知识有余,常识不足,实践能力低下。智慧的能力往往存在于社会交往与自我生活中,那些在生活中________、井井有条的高士,想必都是些身怀智慧的人。‎ - 25 -‎ 最高明的智慧,并不存在于史书中跌宕起伏的英雄人生,反而存在于藉藉无名的布衣百姓身上。青山绿水中的简陋居室,渔樵江渚的朴实生活,摒除了逐鹿中原的________,余下了清贫安逸的________。。当一个人的心灵可以遁于世俗、融入宇宙时,这种糅合了静与慢的心态与生活,就是智慧。智慧至此脱掉了华贵的外衣,露出了亲和质朴自然的真实面貌。人人都向往这种境界,但大多数人都还未来得及拨开心头的迷雾。‎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在一个为眼镜度数判断学历深浅的时代,智慧总被人误解为文凭的高低,知识的乏与盈。其根源是长期的应试教育形成的。‎ B. 在一个眼镜度数判断学历深浅的时代,智慧总被人误解为文凭的高低,知识的丰富,其根源是长期的应试教育。‎ C. 在一个从眼镜度数判断学历深浅的时代,智慧总被人误解为文凭的高低,知识的丰浅,这种观点是长期的应试教育形成的。‎ D. 在一个以眼镜度数判断学历有分量的时代,智慧总被人误解为文凭的高低,知识的独特与深刻,其根源是长期的应试教育。‎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智慧不只是因洞察世事而具有的眼力,甚至是投机取巧的小聪明 B. 不仅是因洞察世事而具有的眼力,反而是投机取巧的小聪明才可以称之为智慧 C. 尽管投机取巧的小聪明可以称之为智慧,但它还是因洞察世事而具有的眼力 D. 智慧可不是投机取巧的小聪明,它是因洞察世事而具有的眼力 ‎20.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抽丝剥茧 游刃有余 刀光剑影 闲云野鹤 B. 条分缕析 八面玲珑 刀光剑影 随波逐流 C. 抽丝剥茧 八面玲珑 兵不血刃 闲云野鹤 D. 条分缕析 游刃有余 兵不血刃 随波逐流 ‎【答案】18. C 19. D 20. A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A项,结构混乱,介词“为”使用错误,句式杂糅。‎ B项,成分残缺,“在一个”后面缺少介词;两面对一面,应是“知识的丰富与贫乏”。‎ D项,搭配不当,将“判断学历有分量的时代”改为“判断学历分量轻重的时代”;“知识的独特与深刻”应改为“见解的独特与深刻”。‎ - 25 -‎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 根据“因洞察世事而具有的眼力”“投机取巧的小聪明”之间的关系来判断。“投机取巧的小聪明”是不能被称为智慧的,排除A项、B项、C项。此处应该用“不是……是……”。综合分析D项正确。故选D。‎ ‎【20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抽丝剥茧:丝得一根一根地抽,茧得一层一层地剥。形容分析事物极为细致,而且一步一步很有层次。条分缕析:形容分析得细密而有条理。结合“认清事理的真相”“让快刀斩开虬结的乱麻”分析,应该是讲有层次分析事理等,选用“抽丝剥茧”。‎ 游刃有余: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八面玲珑:形容人处事圆滑,不得罪任何一方。结合“身怀智慧的人”分析,修饰“高士”,选用“游刃有余”。‎ 刀光剑影:形容激烈的厮杀、搏斗或杀气腾腾的气势。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未经交锋而取得胜利。结合“逐鹿中原”分析,选用“刀光剑影”。‎ 闲云野鹤:比喻闲散安逸不受尘世羁绊的人。随波逐流: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结合“清贫安逸”分析,选用“闲云野鹤”。‎ 故选A。‎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 25 -‎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有没有一首歌,让你听了就热泪盈眶?近日,新华社联合知乎发起“你好中国·问答70年”活动,众多网友不约同选择了一首歌——《我的祖国》。‎ 时间会湮没许多记忆,但有些其实并未消失,只待一个密码,顷刻激活。对于中国人来说,《我的祖国》这首歌,就是一个激活集体记忆的“密码”。‎ ‎《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该电影还原了上甘岭战役之残酷与壮烈,上甘岭,是成立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高地,从此成为一种再大困难能奈我何、强敌当前敢于胜利的精神象征。‎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这是中国人的价值观:用美酒款待朋友,用猎枪对付豺狼。这句歌词,放在近代以来中国遭受的无穷无尽的屈辱背景下,才能明白其中况味。‎ 抗美援朝是立国之战,一场大战,既拒敌人于国门之外,保障了中国教十年安心发展的和平环境,又打出了中国人全新的集体精神面貌,“四万万人”,凝聚起来,天下谁能敌?‎ 抗美援朝,让西方再也不敢轻视中国。‎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重唱这首歌曲,怎不感慨万千?中国人背负着历史的烙印,从历史中走过来,正在创造新时代属于自己的历史。大道之行,谁能阻挡?正如《我的祖国》所歌唱的:‎ ‎“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请概括《我的祖国》成为最感人的歌曲的原因,试拟出两点。‎ ‎【答案】①这首歌曲激活了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想起了抗美援朝的那段光辉岁月。②这首歌曲展现了中国人在屈辱中崛起,强敌当前敢于胜利的大无畏英雄气概。③这首歌曲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抗美援朝,让西方再也不敢轻视中国。④这首歌曲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情绪,团结起来,才能天下无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文段主要信息,并将其按照要求概括表达出来。具体表现为三点:①对材料的理解;②对材料相关信息的筛选;③语言概括与表达。‎ 根据文本内容分析可知,《我的祖国》这首歌成为最感人歌曲的原因包括:‎ - 25 -‎ 对于中国人来说,《我的祖国》这首歌,就是一个激活集体记忆的“密码”。这首歌,让我们想起上甘岭、抗美援朝等战役中,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这首歌也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情绪,我们相信,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天下无敌。写出两条即可。‎ ‎【点睛】在压缩文段时要注意几条原则:‎ ‎1、整体性原则。读解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有整体意识。阅读时,应立足于全文(或全段),视幅应面对整体,改变平时一字一字移读的习惯,能够运用跳读、浏览的方法,迅速把握阅读材料的整体结构,找出整体的重点和要点。概括出来的内容要涵盖整体,避免过窄或过宽的错误。‎ ‎2、倾向性原则。不少阅读材料(尤其是记叙描写类材料)体现着作者褒贬的感情色彩,如果没有看准作者感情倾向,就难以把握概括的角度。‎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 ‎——习近平 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 ‎——孙中山 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表现在漂亮的话上,而应该表现在为祖国谋福利,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上。‎ ‎——杜勃罗留波夫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例文】‎ 祖国之歌 生活里充满了美吗?是的,它就在你双睥闪动的春光里,就在你手中擎起的秋叶里……‎ 歌是对美的感悟,是一种宣泄。‎ 咏叹调——东方之珠 清晨,蓝色的云霞里矗起一道细小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冲破云霞,这就是初升的旭日。耀眼的光辉顿时洒向东方明珠,使剔透的球体再次复苏,重现它们的本色,犹如水晶般散发异彩,夺人视线,将阳光反射向四周……东方明珠的确具有别具一格的“磁性”与独特的魅力。她让人心动,让人为之感叹!渐渐地,红与白完美地融为一体的巨型建筑物便占据了我的双眼。在她与我之间,黄浦江上仿佛铺出了一条碎光闪烁的路,让人忍不住飞奔而去,以平静激烈跳动的心脏。‎ - 25 -‎ 我想唱:啊,这颗耀眼的明珠是中国的一个亮点,它将永远矗立于世界东方,咏叹美好的生活。‎ 小夜曲——卢浦大桥 飞虹横跨浦江,明月在水上泼洒出点点闪烁的银光,浦江之上又画出了一道神奇的风景线。抬头仰望,在灯光的映衬下,雄伟极了!如童话般的“彩虹”展现在世人眼前,流光溢彩。曲线比直线更富有变幻的魅力,引导着视线作无穷的追逐。卢浦大桥如同一座优美的雕塑:圆拱形的彩色大理石碑身,飞架碑身的三道银色钢结构弧线,隽永的金色魏碑体碑文,静静地诉着这个国度里发生的又一个奇迹。‎ 我想唱:啊,卢浦大桥是中国独特的一条曲线,她体现的,即“美是生活”。‎ 进行曲——三峡大坝 溯流而上,漫步在长江上游。走近大坝,见到的是两侧动与静的对比。坝身上游水波不兴,一平如镜,下游一侧导流底孔喷出的汹涌波涛,如无数条奔腾舞动的巨龙,在空中溅起数米高银白色的飞珠碎玉,撞击着直泻而下。问苍茫大地,哪一处江河曾经积淀了如此厚重的文化?哪一方水域曾经荟萃了如此众多的灵秀?承载着这沉甸甸文化与灵气的江水,汇聚到三峡大坝时怎么不迸发出强大的能量?由此我们触摸到了祖先的分量,历史的分量,江山的分量。‎ 我想唱:啊,三峡之水蕴藏着怎样的美丽,它将行进到底,因为那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祖国,我为你歌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由多则材料组合而成的,在审题立意时,要找出这多则材料的契合点。多则材料作文在提炼观点时,必须对所提供的各则材料,先逐则分析,再比较分析,最后综合分析,归纳提炼出恰当的观点。多则材料作文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准各个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全面、准确、周密的分析。‎ ‎【审题】本题的材料中,习近平的名言是从情感的角度,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孙中山的名言是从做人的角度,指出做人最大的事情。杜勃罗留波夫的名言是从行动上,指出爱国表现在为祖国谋福利,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上。因此融合三件材料,综合起来的观点是:爱国不仅要表现在情感上,人生原则上,更要表现在行动上。‎ 参考立意:‎ ‎1、祖国我心中;‎ - 25 -‎ ‎2、我为祖国骄傲;‎ ‎3、用实际行动来爱国;‎ ‎4、爱国不是空喊口号;‎ 参考素材:‎ ‎①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②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詹天佑)‎ ‎③我们的祖国并不是人间乐园,但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她建设成人间乐园。(巴金)‎ ‎④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冰心)‎ ‎⑤有了中国文化历史知识基础以后,爱国主义就有了根。章士钊有句话叫‘灭人之国先去其史’。中华民族的伟大在于文化传统。(任继愈)‎ 行文结构示例:‎ 这篇文章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我们拿议论文为例。根据材料确定一种立意,如歌唱祖国,拟题:“我为祖国歌唱”。然后,列举祖国的伟大成就,先举例,再分析,强调全国人民坚持奋斗,才能取得如此辉煌成就。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结构上材料并列式或层进式。论证过程中一定要联系自身实际和时代特点,要有家国情怀,要把个人的发展融入祖国的发展的洪流之中。最后,总结全文,强化论点。‎ ‎【点睛】多则材料作文在提炼观点时,必须对所提供的各则材料,先逐则分析,再比较分析,最后综合分析,归纳提炼出恰当的观点。多则材料作文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准各个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全面、准确、周密的分析。‎ ‎(1)相同型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多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之处。其方法是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 ‎(2)相反型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各则材料的内涵相反,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其方法也是先分析各则材料的内涵,再比较出相异点,这相异点就是这组材料的作文立意所在,正反皆切入可立意。‎ ‎(3)相对型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几则材料的内涵既不相同,也不相反或相对,而是各偏执于一点,带有片面性。其方法是将各材料的内涵加以分析综合,找出它们之间的对立矛盾点,进而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来。‎ - 25 -‎ ‎(4)递进型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几则材料的内涵构成递进关系。其方法是先确定每则材料的内涵,辨析材料内涵的层级关系,进而归纳出一个全面正确的观点来。‎ ‎(5)综合型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多则材料的内涵之间存在多种逻辑关系,且可能出现干扰学生思维的材料。审题立意时需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明辨材料之间的关系,排除干扰项,然后归纳出全面正确的观点。‎ ‎ ‎ - 25 -‎ ‎ ‎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