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5.13 KB
- 2021-06-0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8
课 拿来主义
鲁迅
1.
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
,
学习运用比喻论证把抽象深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的方法
,
体会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对表现思想内容的好处。
2.
了解杂文的特点
,
体会鲁迅杂文犀利、辛辣、幽默的语言特点。
3.
学习本文
,
理解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
批判地吸收
,
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鲁迅
(1881—1936),
浙江绍兴人
,
原名周树人
,
字豫才。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
散文集《朝花夕拾》
,
散文诗集《野草》
,
杂文集《坟》《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其中《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小说。
连线作者
“
九
·
一八
”
事变之后
,
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向华北地区
,
国民党反动政府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
,
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利益
,
讨好帝国主义
,
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长期以来
,
由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落后
,
帝国主义不断输入鸦片、枪炮、香粉、电影及各种小东西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
,
因而
使
写作背景
清醒
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
“
发生了恐怖
”,
产生了一种盲目排外的思想
,
不能正确对待外国的东西。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
“
文学遗产
”
问题
,
在讨论中存在着
“
全盘肯定
”
和
“
全盘否定
”
两种错误倾向。针对这些情况
,
鲁迅写了《拿来主义》一文
,
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反动派的卖国罪行
,
阐明了无产阶级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基本观点。
1.
作者是如何表述
“
拿来主义
”
的
?
提示
:
我们要运用脑髓
,
放出眼光
,
自己来拿。
2.
课文的第五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
前面四段讲的是什么问题
?
后面五段讲了什么问题
?
提示
:
第五段是过渡段
,
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前面四段
,
揭示什么是
“
送去主义
”
及实行
“
送去主义
”
的危险性。后面五段
,
论证什么是
“
拿来主义
”
及为什么要实行
“
拿来主义
”
。
整体感知
3.
对文化遗产中的精华
(“
鱼翅
”)
、精华与糟粕互见的部分
(“
鸦片
”)
、旧形式
(“
烟枪和烟灯
”)
、糟粕
(“
姨太太
”)
应采取什么态度
?
试举文中的语句说明
。
提示
:
①
吸收
:“
只要有养料
,
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
②
批判地吸收
:“
只送到药房里去
,
以供治病之用
,
却不弄
‘
出售存膏
,
售完即止
’
的玄虚。
”
③
留一点作历史的反面教材
,
绝大多数应当清除
:“
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
,
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
④
坚决抛弃
:“
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
”
课文图解
1.
作者要论说的是
“
拿来主义
”,
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要写
“
闭关主义
”
和
“
送去主义
”?
问题导学
提示
:
作者要论说的是
“
拿来主义
”,
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
,
近代的
“
闭关主义
”
必然导致
“
现在
”
的
“
送去主义
”
。
“
送去主义
”
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
,
必然导致国势日弱
,
被动挨打
,
从长远看
,
将造成亡国灭种的结果。因此
,
采取与
“
送去主义
”
针锋相对的
“
拿来主义
”
就显得刻不容缓。
“
送去主义
”
和
“
拿来主义
”
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
破
”
正是为了
“
立
”,“
破
”
得彻底
,“
立
”
得才牢靠
。
2
.
文章最后一段共五句话
,
如果这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
,
那么应该是哪五个问题
?
提示
:
①
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
?
②
对文化遗产应该怎样区别对待
?
③
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意义
?
④
要处理好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
⑤
实行
“
拿来主义
”
的重要性、迫切性何在
?
面对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
,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势在必行
,
我们应该如何去
“
拿
”
呢
?
提示
:
首先
,“
拿来
”
必须爱国。没有爱国心
,
只能当亡国奴
,
只能实行
“
送去主义
”,
是没有胆量
“
拿来
”
的。比如
,
香港就是被腐败的清政府送去的
,
中国人民站起来后
,
社会主义国家强大了
,
才使被英国侵占一百多年的香港重新回到了祖国怀抱
。
自主探究
“
拿来
”
必须有用
,
要有选择地拿
,
不要抱着
“
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
的偏见
,
对外国的东西什么都要
,
把中国变成发达国家的垃圾场
,
我们要
“
拿来
”
的是高科技、先进经验
,
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
,
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更好的东西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
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学习
,
提高自身素质
,
担负起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
。
“
拿来
”
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只有改革
,
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
只有开放
,
才能扩大市场
,
国外的高新技术、先进经验
,
以及优秀的人才才会进来
,
为我所用
,
创造效益。
1.
运用贴切的比喻阐明抽象、深奥的道理。
文中运用
“
大宅子
”“
鱼翅
”“
鸦片
”“
烟枪和烟灯
”
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比方
,
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问题具体化
,
深奥道理浅显化
,
将怎样
“
挑选
”
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尤其是对
“
孱头
”“
昏蛋
”“
废物
”
等形象的勾勒
,
寓意丰富
,
耐人寻味
。
写法探究
2
.
语言犀利和幽默。
犀利是能够三言两语
,
甚至只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语就深刻揭示了事物或现象的本质。例如
“
这种奖赏
,
不要误解为
‘
抛来
’
的东西
,
这是
‘
抛给
’
的
”
。一个
“
给
”
字就击中了帝国主义的险恶居心。
“
其实
,
这正是因为那是
‘
送来
’
的
,
而不是
‘
拿来
’
的缘故
”
。一句话就把
“
送来
”
和
“
拿来
”
的区别点明了。幽默
,
是敏锐、机智和含蓄、委婉的结合物
,
在论辩的文章中还显示了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风度。最典型的例子应是第九段的那些精当而风趣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