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50 KB
  • 2021-06-02 发布

语文卷·2019届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017-11)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株洲市第十八中学2018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暨模块五结业考试试题卷 高二 语文 命题人;周彩红 审题人:胡耀芳 时量:150分钟 总分:150分 第I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毎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写文章时,我们通常会运用以小见大,虚实相生,抑扬结合,主次相成等写作手法, 而这些章法,在建筑组合之中同样可以被灵活应用。大小、曲直、繁简、抑扬、奇偶、虚实等手法在传统建筑中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建筑中的“钩心斗角”结构便是很好的例证。心是指宫室的中心,角是指檐角,诸角向心,叫“钩心”;诸角彼此相向,像戈相斗,叫做“斗角”。在曲阜的孔庙,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的建筑结构。“勾心斗角”原是建筑师为了节省空间及建筑结构的美观,而创造出的 一门以巧补拙的建筑美学。其实就整个中国古代建筑,如故宫、雍和宫等的建筑结构,都是纵横交错、榫榫相咬,相互关联又互相制约,针锋相对。原本难以共存的拥挤的建筑,在建 筑师的设计下反而和谐共生。‎ 作为祭祀祖先神灵之用的天坛,其主要设计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以表现 “天”的至高无上。天坛是祈谷、圜丘两坛的总称,有两重坛墙环绕,将坛域分为内、外坛两部分,均为南方北圆。天坛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 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象征着“天圆地方”。而内坛位于外坛的南北中轴线以东, 圜丘坛和祈年坛又位于内坛中轴线的东面,这些都是为了增加西侧的空旷程度,使人们从西 边的正门进入天坛后,就能获得开阔的视野,以感受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而全部宫 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象征着“天圆地方”,则体现了古人的宇宙观。‎ 就单体建筑,祈年殿和皇穹宇都使用了圆形攒尖顶,镶着象征天空的蓝色的琉璃瓦,它 们外部的台基和屋檐层层收缩上举,也体现出一种与天接近的奇异感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丹陛桥,它连接圜丘坛、皇穹宇、祈谷坛三座主建筑,贯通南北,由南向北逐渐升至3米, 象征着此道与天宫相接,皇帝由南至北步步升天。因此,当跨出祈年殿的大门,在笔直的甬道不停回望,但见成贞门又与祈年殿相融为一,边走边回看,仿佛祈年殿越变越高,如升入云天。可见,无论是大到整体布局还是小到一砖一瓦,天坛在几乎处处传递着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它在建筑中融入中国这一传统的宇宙观,让孤立分散的建筑,通过巧妙的布局,仿佛也具有了灵魂。‎ 不同的民族之间总是有很多的文化隔膜,建筑尤其需要适应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中国古代建筑非但没有一味排外,反而博采众长。一方面传统建筑尊重本民族历史,但另一方面又力求创新,对于外来的建筑样式,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而是巧妙地将其改造、融合,赋予新意。因此,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中外文化的兼容并蓄,反而让传统建筑更多了几分异域的光彩,如圆明园中的西洋楼、“观水法”。在宗教建筑中,这个特点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北海公园湖面上傲然挺立的白塔,就是中外文化的完美结合的典型代表。塔是一种佛教建筑,相传白塔是尼泊尔人阿哥尼的杰作。北海白塔,在这幅传统中国山水画中,非但无突兀之感,反而与蓝天、白云、碧水、青山相映成趣,在阳光照耀下,仿佛浑然天成,让人心生无限开阔之感。‎ 从最初西汉传入佛教、唐代传入伊斯兰教、明清传入基督教,这些宗教在中国本土落地生根,不断开枝散叶,与中国传统建筑相融合,逐渐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宗教建筑形式。“和而不同”在其间大放异彩。‎ ‎1.下列关于建筑组合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建筑组合与写文章一样,也会灵活运用以小见大、虚实相声、抑扬结合、主次相成等技巧,而且一般都不会单独使用某一技巧。‎ B. 传统建筑中以巧补拙的“钩心斗角”结构,本只是建筑师为了节省空间而设计,客观上 却使建筑结构和谐美观,显出组合之妙。‎ C. 使檐角向心,将诸个檐角彼此相向如同兵戈相斗,这种传统建筑中的“钩心斗角”结构 很好地体现了建筑组合的章法特点。‎ D.故宫、雍和宫等的建筑结构,纵横交错、榫榫相咬,相互关联又互相制约,它们之所以显得和谐,与运用了组合的章法有关系。‎ ‎2.下列对天坛设计理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 无论是整体布局还是外观形式,天坛的全部设计都是为了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表现“天”的至高无上,以供祭祀天地之用。‎ B. 天坛的设计注意体现古人的宇宙观,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 C.内坛、外坛、圜丘坛的布局设计,增加了天坛西侧的空旷程度,从而有利于人们感受到 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 D.天坛建筑几乎处处体现出了“天人合一”这一传统的思想,让一些孤立分散的建筑,通 过巧妙的布局,仿佛也具有了灵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带来的建筑样式,之所以能够和中国传统建筑相融合,与中国传统文化包容性有很大的关系。‎ B.一种外来的建筑样式,如果能与本民族本国家的建筑相融合,一定不是机械的照搬照抄,而是经过一定改造、融合,赋予了新意。 ‎ C.不同民族因为众多的文化隔膜,其传统建筑总是固执而鲜明地体现着各自的文化特征,努力保护自身不受异域文化的影响。‎ D.中国传统建筑不仅重视建筑组合,还注意空间布局,善于博采众长,从而既满足使用上的要求,又能取得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      明年还种棉花 王生文 连续几个响晴的日子,地里的棉花赶趟儿一般裂开了嘴,炸花天到了。‎ 桂枝有些急了,踮起脚,不时地往村口望,口里还冒出一句:“怎么还不来呢?”‎ 桂枝是在望连婶,一个异乡的老寡妇。这些年,一到炸花天,连婶就赶来给她家摘棉花,前后十来天,桂枝家像添了一口人。连婶除了下地摘棉花,还帮衬她照顾孩子做些家务。桂枝婆婆去世得早,感情上拿连婶当婆婆看。每到棉花摘得差不多了,连婶也就要走了,五角钱一斤,这是外乡客来旱区摘棉花的行市,桂枝会包零不去尾地跟连婶结算。连婶每次接过钱,都会久久地握着桂枝的手说,姑娘,要不是兰兰念书,我哪会要你这些钱。‎ 就因为知道了连婶的家境,桂枝每年就不雇别人了。好多人家抢着雇年轻妇女,而且还一雇几个,赶着太阳好晒棉花。可桂枝不,三十多亩地就交给连婶一人。连婶是指望她家来雇的,能帮她一把就帮一把。连婶心眼好做事实在,几千斤棉花里寻不出半片叶子。‎ 可是,连婶今年怎么还不来呢?有好几批做雇工的都求上门来了,要不是等连婶,她早答应别人了。桂枝一边在心里急,一边又对自己说还等等吧,就当是还帮连婶最后一年,明年说什么也不种棉花了。‎ 其实,自从去年村里有了第一台玉米收割机,桂枝就不想种棉花了。种玉米方便,机械收割,田边过秤,利利索索,不像种棉花那样时间拖得长。那天,跟连婶结过账,照例把连婶送到村口,桂枝想再不说就没有机会了,便鼓起勇气,说,连婶,种棉花可真麻烦,又累人,要不是遇上你,我早就改种玉米了。‎ 谁知连婶说,麻烦什么,不就是摘棉花吗?婶这双手只会摘棉花,就是手脚慢了点,只要姑娘不嫌弃……‎ 哪里的话,这些年多亏了婶。‎ 姑娘,亏不亏的,婶心里有数。明年一进炸花天,婶还来给你家摘棉花。‎ 话说到这个份上,桂枝也不好把话再往回拉,只得顺着说,那好,明年我就还种一年棉花……‎ 到底还是把连婶盼来了。一年不见,桂枝感觉连婶脸上的沟壑比去年细密了些,再有一个变化是连婶用上了手机。不等桂枝开口,连婶连连说来迟了,来迟了,是那种道歉的口气。接下来的几天里,露水还没干连婶就急着下地,而每次回来天都擦黑了,桂枝便劝她慢慢摘不要太累了自己,连婶口里应承,却还是那样早出晚归。每晚收拾完,连婶的手机准会按时响起,她掩上门去接电话,一接就是半天。桂枝看在眼里,笑了,心里说还保密呢。‎ 这天晚上,连婶的手机又响了,也许是疏忽忘了掩上门,让从门前经过的桂枝听了个真真切切——再赶紧也要四天……‎ 你不要再催了,说什么也要帮你桂枝姐把今年的棉花摘完……‎ 难怪连婶这么赶紧的,原来是兰兰在催她回家。桂枝等连婶接完电话,走进房间,对她说,婶,家里有事,你怎么不跟我说呢?‎ 连婶没想到桂枝听见了她的电话,见瞒不住了,只好如实说,婶是从城里偷着出来的……‎ 桂枝既惊又喜,婶,你进城了?‎ 可不是,跟兰兰他们住一起了。没曾想,兰兰怀上了,闹什么反应……‎ 婶,照顾兰兰这可是大事,你偷偷跑出来干什么?‎ 去年答应了你的,婶能不来吗?再说,又一年没见你们一家了……‎ 这回,桂枝是酸在眼睛里,泪水差点儿溢了出来。她侧过脸去,抹了一把,不由分说就动手给连婶收拾包裹,她决计明天一早就让连婶回城去。‎ 账,当晚就结算了,这次的零头有些大,连婶要除掉,桂枝却仍要往整里包。连婶认真了,说,兰兰和女婿都有出息,这次就依了你婶吧。‎ 第二天早晨,桂枝送连婶去搭车。快到村口时,连婶站住了,拉过桂枝的手,说,姑娘,明年你家种玉米吧。‎ 可是,婶……‎ 可是什么?‎ 种棉花的收入还是要高些……‎ 连婶呵呵一笑,姑娘,明年一添外孙,婶的手脚就被捆住了,恐怕偷都偷不出来了。‎ 往下桂枝不知再说什么了,但是,一个想法却是那样不可阻挡地冒了出来,那就是明年还种棉花。 ‎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描写了棉花成熟时裂开的景象,同时细致具体地描写了桂枝的动作和心理,表现了她因担忧没有足够晴朗天气晒棉花而焦急的心情。‎ B.“明年说什么也不种棉花了”,桂枝这样想的主要原因是种棉花很麻烦,拖的时间也长,而种玉米可用机械收割,方便得很。‎ C.小说中的补叙占了很大的篇幅,一方面交代了桂枝焦急盼望连婶和明年再也不种棉花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桂枝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D.小说结尾交代,桂枝决定“明年还种棉花”,主要是因为连婶家境不好,需要帮助;并且,桂枝曾顺着连婶的心意答应再种棉花,不能失信。‎ ‎5.小说中的连婶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6.小说最初发表时,采用的标题是“桂枝与连婶”,你认为是原来的标题好还是现在的标题好?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6分)‎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7-9题。‎ ‎  材料一:‎ 针对学生及其家长不太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有建议指出,要在中高考中增加传统文化的考试内容。这其实还是“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才学什么”的应试思路。表面上看,这可以提高学校、家长、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但“应对”考试的传统文化教育会偏离初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感知,是很难通过考试考出来的。‎ 我国中高考改革都提到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是综合素质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让学生重视传统文化,需要综合素质评价在大学、高中招生中切实发挥作用。而在推进中高考改革过程中,需要学校教育从传统的讲授、灌输,转变为更多的探究、交互,从过去重视结果评价,转变为关注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学校教育也不能囿于教材、课本,而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借助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等,引领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多感悟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帮助其做一个承继传统的人,成为有根的中国人。‎ ‎ (《中国教育报》2017年03月07日第2版)‎ 材料二:‎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提到“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这为传统文化的开发挖掘指明了道路:既保有传统的魅力,又带着时代的创意。‎ 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时,选修了一门梵文课,课堂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绝学”的凄凉景象大抵如此。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不能只有“阳春白雪”一种样态,也不妨亲近“下里巴人”。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11亿人次,在这些人里,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有多少普普通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味?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当然,强调传统文化的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要媚俗,自降格调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传统文化的阐释不是没有下限的,它不能走上市侩化、神秘化、功利化的套路。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信心,平上去入、唱念做打、银钩铁画,自有它的魅力。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如果从形变变成了神变,模糊了本来的面貌,反而是打着弘扬的旗号,却丢弃了内在的魂魄。 (摘自《光明日报》2017年5月10日)‎ 材料三:‎ ‎  “我从2014年开始参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去年明显感觉到关注这一节目的人越来越多——学生、老师和孩子们身后的家长,这成为了一个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活动。”张一清说,要想在某一领域取得一项突出的成绩,必得有广泛的参与群体作为支撑,现在,《听写大会》就具备这个条件。“报名参与节目的孩子越来越多,经过选拔后的水平也在逐年提升。各地的活动都在贯彻这样一种精神:参与不仅仅是为了最后获得一个名次,而是因为学生喜欢汉字,愿意了解汉字背后的中华文化,进而了解我们的历史。”‎ 读书对张一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静下心来体味阅读。“因为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变化,阅读越来越趋向于碎片化。人们只能从手机等移动终端上抽时间看一点儿。时间是碎片的,所以读的东西也往往是碎片的。但是,碎片的东西只能作为休闲和娱乐。如果要通过读书丰富和充实自己,还是应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不受打扰的时间段去读整本的书,真正享受阅读的过程。”某一次出差去厦门时,张一清遇到一个民间的读书会,大家定期约见,交流阅读所思所得,这个发现让他十分欣喜。在他看来,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公众对于阅读的热情不减。“现在出版的书太多,需要这样的组织和个人起到引领的作用。” (选自《张一清:探寻汉字文化基因》有删改)‎ ‎ ‎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述三则材料虽然角度不同,侧重不同,但均谈及了传统文化的话题。‎ B.材料一、三更多地关注学生,认为必须让学生重视阅读,重视传统文化。‎ C.虽然电视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11亿人次,但在这些人里,很少有少年观众因此爱上诗词。‎ D.《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原创文化电视节目的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反映了社会文化氛围的升温。‎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材料一认为我国中高考改革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很重要。‎ B.材料二以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来说明传统文化要找到新的落点,就能焕发生命力。‎ C.材料二指出,我们的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要亲近“下里巴人”,也就是要亲近群众。‎ D.张一清认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一节目的关注度、参与率越来越高,表明现在很多人愿意了解汉字,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 E.张一清厦门出差时体悟到现在出版的书太多,需要有读书会这样的民间组织引领公众阅读,才能受到更好的效果。‎ ‎9.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种方式。(5分)‎ ‎            ‎ ‎                        ‎ 一、 古诗文阅读(35分)‎ (一)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节选的课内文言文文段,完成10~13小题。‎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陈情表》‎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形影相吊(安慰) B、齐谐者,志怪者也(记载)‎ C.舅夺母志(夺取) D、野马也,尘埃也(山野中的雾气)‎ ‎11.下列虚词意义相同一项是(  )‎ A、以:①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②去以六月息者也 B、之:①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②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C、其: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D、于:①鹏之徙于南冥也 ②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12.以下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逍遥游》大量使用寓言故事,如鲲之变化、海运鹏徙、蜩鸠讥笑等等,使文章充满奇特的想象,富有传奇的色彩,体现庄子的浪漫主义风格。‎ B、“逍遥”,庄子指不受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本段所写的鲲鹏能够高飞九万里,能够从北海飞到南海,但必须借助“海运”“扶摇”,意在说明它也没有达到真正逍遥。‎ C、《陈情表》的背景是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 D、《陈情表》开篇就提出不愿应诏,接着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13、翻译(10分)‎ ‎①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3分)‎ ‎②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4分)‎ ‎③寻蒙国恩,除臣洗马.(3分)‎ (一)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4—15题。‎ ‎     感 愤 ‎(宋) 王令①‎ 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②横。‎ 未甘身世成虚老,待见天心却③太平。‎ ‎ 狂去④诗浑⑤夸俗句,醉余歌有过人声。‎ 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注】①王令:短暂的一生是在贫困交加中度过的。他在世期间,北宋常受到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的侵扰。②蜺:古同“霓”,虹的一种。玉蜺,指白虹。③却:此处指“返回”。④去:作“来”讲。⑤浑:简直。‎ ‎14.以下对本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首联以奇肆的笔触勾勒了形容枯槁、面色似冰、俊伟慷慨的自我形象。显示出一种浩乎沛然的堂堂正气。‎ B.颔联作者感叹自己虽然不甘身世贫贱,但奈何老去,只好消极地等待明主出现,返回到太平盛世去。‎ C.诗人曾经谦虚地说“狂搜得无奇,猛吐复自吮。”颈联“狂”字和此处的“狂”字都是诗人兴酣落笔情状的自我写照。‎ D.颈联“过人声”不应理解为比常人美妙的声音,而是说诗人有过人才学、过人报负、过人识见。‎ E.“文似看山不喜平”,此诗抒情手法上委婉含蓄,用笔婉转,蕴蓄着极为深沉的精神力量。‎ ‎15.诗题为“感愤”,请结合全诗,分析诗歌抒发了哪些情感?(6分) ‎ ‎     ‎ ‎      ‎ (一) 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每空1分)‎ ‎(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2)《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自己若能终养祖母,将不惜牺牲生命为国出力,死了也要结草报恩的两句是:“               ,                   。”‎ ‎(3)《滕王阁序》中以色彩的浓淡对比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句子是:“潦水尽二寒潭清,                   。”‎ ‎            ‎ ‎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B、久居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的人们始终怀揣着一颗诗意栖居的心。烟花三月里,城里的人们相约奔向绿色的田野,兴致勃勃地体验起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大学演讲时说,中哈两国是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要坚持世代友好,做和谐和睦的好邻居。‎ D、在海南发展史,有不少“外来者”为海南教育处心积虑,如北宋时曾輕任琼州房学 教授的古革,就是琼北教育的先行者。‎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 日前,省公安局与海关联合破获了一起特大的香烟制假贩假案件,摧毁了涉及10余个省的香烟制假贩假犯罪网络和25名犯罪嫌疑人。‎ B. 《战狼Ⅱ》的热映启示我们,世界正在奖励认真的人,拍好主旋律电影不是打上“主旋律”的旗号就万事大吉,正确的方式仍然是用心制作。‎ C. 为了避免地方电视台相亲节目、娱乐节目的不再泛滥,国家广电总局多次发文干预,但收效甚微,毕竟,这些节目迎合了部分观众的媚俗需求。‎ D. “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 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19.李雷原本与同学约好一起去看球赛,却因感冒发烧无法前往,于是他给同学发了条短信。下列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 A.我今天不去看球赛了,你自己去吧! B.我偶染贵恙,无法观赛,深表歉意!‎ C.我感冒了,现在还在发烧,真糟糕! D. 我生病不能去看球赛了,实在抱歉!‎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说服不同于说理,说理注重的是过程,①________ ,只要能获得期待的结果,过程和手段在所不计。好的说理要求真实、逻辑合理、论据可靠。然而,②_______ ,也不一定能起到说服的效果。如果你跟对方说的理与他的利益不符(或者③________ ),再好的说理也对他无法产生实际影响。相比之下,说服指的是一种实际受影响的行为。非真实、逻辑谬误、论据不可靠的宣传或误导,也可以产生这样的说服效果——“依从”。‎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 马化腾大学毕业后创立腾讯,李彦宏大学毕业后创立百度……他们最终都在各自从事的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由此可见,大学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必能获得成功。现在的一些大学毕业生,不愿自己创业,找工作时一味求稳定,这势必会严重影响自己将来的前途。如果有更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中国的经济就一定会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① 大学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未必就一定获得成功。‎ ② ‎ ‎ ③ ‎ ‎ ‎ ‎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德国柏林一个公园里,有十几条长椅,椅下藏有4厘米长的锥形钢刺。只要人们坐下来看手机时间超过10分钟,椅子就会发出警告,钢刺就会冒出来。许多游客说这样的椅子中看不中坐,而当地的居民知道,这长椅是最人性化的设计。‎ 这段文字引发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株洲市第十八中学2018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暨模块五结业考试试题卷 高二 语文 ‎1.B(“本只是建筑师为了节省空间而设计”不准确,还为了“建筑结构的美观”。)‎ ‎2.A(“全部设计 都是为了”不准确,原文为“主要设计思想就是要突出……”,意味着设计思想不仅仅是这个,下文还说到“体现古人的宇宙观”;“以供祭祀天地之用”也不准确,应是“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 ‎3.C(“固执”“努力保护自身不受异域文化的影响”错误。)‎ ‎4.D(3分)(桂枝知道连婶家情况已有改善,“帮助”不像以往那么迫切;当时对连婶的承诺也只是顺着连婶心意;况且,明年连婶会添外孙,定难再脱身来摘棉花。但她还是决定“明年还种棉花”,突出表现的是她在感情上是将连婶当婆婆、当亲人看,心中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深厚感情;同时,如果明年还种棉花,那她就能够以摘棉花的名义再请连婶来家相聚)‎ ‎5. (5分)①朴实善良,做事实在:连婶除了为雇主摘棉花,还主动帮助照顾孩子做些家务;摘几千斤棉花寻不出半片叶子。②能吃苦耐劳:连续多年一个人承包三十多亩地棉花的采摘任务,起早贪黑,一连十多天。③讲诚信,重情义:女儿怀孕有反应需要她照顾,但她为了兑现承诺偷偷跑出来为桂枝家摘棉花。把桂枝当闺女,关心体贴理解有加。(答对2点记4分,答对3点记5分。)‎ ‎6.(6分)观点一:以“明年还种棉花”为标题更好。①小说的主要内容围绕桂枝明年还种不种棉花而展开,当然以“明年还种棉花”为标题更加切题。②“种棉花”贯串全文,是小说的线索,以“明年还种棉花”为标题,能制造悬念,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观点二:以“桂枝与连婶”为标题更好。①小说的主要人物是桂枝和连婶,一个是雇主, 一个是雇工,故事围绕这两个身份不同的女性展开,因此以“桂枝与连婶”为标题更好。②桂枝和连婶之间不是冷冰冰的雇与被雇的关系,而是相互帮衬相互信任的关系,以“桂枝与连婶”为标题,可以引发读者对人与人应该如何和谐相处的反思。(共6分。观点2分,每条理由各2分。)‎ ‎7.C“但在这些人里,很少有少年观众因此爱上诗词”错 ‎8.BC,答对一个给2分 B “就能”太绝对;C“也就是要亲近群众”错,亲近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 ‎9.(1)中高考要重视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学校教育改变传统文化的讲授灌输方式 ‎(2)传承传统文化,要赋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 ‎(3)青少年要多读书,不能用碎片化阅读取代书籍的阅读。‎ ‎(4)社会要加强对民众的阅读引领。‎ ‎10、C 11、A 12、D ‎13、略 14.B E 答对一个给2分(B项抒发了作者不甘虚度此生,要自强不息的壮怀,不是消极等待,而是“正己以待天下”,先修身,以待明时,大干一场。E项错在“委婉含蓄”,本诗抒情手法为直抒胸臆,用语劲直。) ‎ ‎15.①生不逢时、处境艰难、怀才不遇的愤激;②不甘命运、不甘虚度此生,自强不息的壮怀;③对自己过人才学、过人抱负的自信;④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万古留名的人生追求。(每点2分,要点和结合诗句分析各1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 ‎16、略 17、C ‎ ‎ 18、B ‎ A项,“摧毁”和“犯罪嫌疑人”搭配不当;C项,不合逻辑,“避免”和“不再”相互冲突;D项,偷换主语 ‎ 19、D ‎20、答案:①(而)说服只着眼于结果 ②即便是好的说理 ③他根本不愿意说理(他不可理喻)‎ ‎21、②找工作时一味求稳定未必一定会严重影响自己将来的前途。‎ ‎③更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中国的经济未必就一定会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22、作文指导 这则材料具有多向性特点学生习作中可能出现的几个常见的立意:①手机的利弊;②不要忽略身边的美;③珍惜时光;④学会交流;⑤生命在于运动;⑥人性化的设计。‎ 显然,①②的立意比较大众,也较切题,③④⑤的立意显得一般。而第⑥点关于“人性化”的写作应是此次习作中最可挖掘的方面,但学生对此的了解不可能深入,习作中可能很少涉及,即便是涉及,也大多属于浅层次的。‎ 其实,人性化指的是一种理念,它要求设计者既能满足消费者的功能诉求,又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人性化包含三个自然属性:‎ ‎①人的生理层面的自然属性: “人类总是要求拥有快乐而不是痛苦”。‎ ‎②人的心理层面的自然属性: “人类总是要求得到尊重而不是贬抑”。‎ ‎③人的心灵层面的自然属性: “人类总是希望有长久的目标而不是虚度一生”。‎ 这三种属性,包含对行为后果、对自己长远目标和对人生价值的考虑。仔细分析“带刺的长椅”,从“人性化”角度可以拟题(立意)如下:‎ ‎①爱的真谛(钢刺看上去“邪恶”,让人“扫兴”,实则是在对人们善意的提醒)。‎ ‎②自律与他律(自律是人的最高境界,但有时需要从他律开始)。‎ ‎③换个角度看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游客与居民的不同观点只是因为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④带刺的长椅告诉(警告)我们什么(放下手机,拥抱真实;手机之外,风景更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