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2.50 KB
- 2021-06-0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2020年湖北省第五届高考测评活动高一元月期末联考
语文试题
2020.1
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繁荣发展文艺事业,人是基础、是关键。人的观念、情怀、底蕴、创意等,是决定其创作能力与水平的重要因素。打造文艺精品力作、支撑时代精神大厦,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在践行“真、情、实、意”四字上细思力行。
真,就是要有胸怀担当使命的真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这个高远之志就是守正创新,宣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时代热情放歌、为民族立心铸魂、为人民抒情抒怀。树立了“鸿鹄之志”,就有了磨砺“十年一剑”的韧劲。但凡伟大的艺术家,都有一个渐进、渐悟、渐成的过程。著名作曲家周大风,一生扑在音乐事业上,为普及中国传统民乐教学、推广高尚音乐而辛勤耕耘,受到音乐界的广泛推崇。这启迪我们,唯有大志向、大格局,下苦功、下真功,才有大作品、大成就,否则是难以撑起当代文艺天空的。
- 27 -
情,就是要充盈文艺追求的深情。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传世之情。如果对文艺事业没有深情厚谊,缺乏传世之心,仅仅当作谋生的手段、牟利的工具,这样的文艺工作就容易沾满铜臭味,这样的文艺工作者就容易成为市场的奴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直到80多岁才创作完成,曹禺创作《雷雨》构思便用了5年,陈忠实的《白鹿原》从酝酿、构思到创作完成历时近10年。这些都说明,坚定艺术追求,一往情深、不改初心、矢志不渝,是艺术创作的必然要求。也唯有如此,广大文艺工作者才能以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满足人民需求,赢得社会赞誉,无愧时代期许。
实,就是要增强扎根生活的笃实。正如著名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所说,“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战火还不够近”。生活是艺术之母,越是攀登文艺高峰,越要深入火热生活,扎根人民群众,积蓄创作力量。20世纪50年代末,只上过3个月学堂的小伙子张焕成在舟山海岛当兵,他把驻岛官兵在艰苦条件下坚守祖国东大门的生活,花了3年时间作了一首小诗,并写在了连队黑板报上。后来,赴基层连队体验生活的作曲家沈亚威看到小诗,被生动质朴的诗句和诗句表达的坚强信念、乐观精神所感动,很快谱出《战士第二故乡》这首名曲。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民生活中存在着文学艺术的丰富矿藏,只有走出书斋画室,走进人民群众,投身基层一线,用脚丈量大地,才能“打深井”“汲清水”“抓活鱼”,才能创作出思想性、时代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文艺佳作。
意,就是要树立锐意创新的意识。文艺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变则其久”,“异代接武,莫不参伍以相变,因革以为功”,强调的就是艺术创新。可以说,没有创新动力、创作活力的持续迸发,精品力作就难以迸发涌现,文艺高峰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倡导创新精神,并不是要标新立异,而是倡导将创新精神、创新教育融入艺术学习创作过程中,在博采众长、海纳百川、深入实践基础上,融会贯通、激发灵感、厚积薄发,提升艺术原创能力,推动文艺不断繁荣发展。
(摘编自郑乐秋《文艺工作要讲真情实意》,《光明日报》2019年9月21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人有了观念、情怀、底蕴、创意,便可创作出真、情、实、意的文艺作品。
B. 文艺工作者要支撑起当代文艺的天空,就要志存高远,有大志向、大格局。
C. 文艺工作者若无传世之情,把创作当成谋生的手段,就会成为市场的奴隶。
D. 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全面变革、深度创新,是推动文艺工作繁荣发展的关键。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先总论,后从真、情、实、意四个角度分别论述观点。
B. 文章论证观点时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
C. 文章引用刘勰《文心雕龙》中的文艺理论,强调了文艺创作中创新的重要性。
- 27 -
D. 沈亚威的创作经历,说明文艺工作者只要深入生活和群众,就能创作出佳作。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艺工作者有为时代热情放歌、为民族立心铸魂、为人民抒情抒怀的远大志向,就有了沉下心来创作的韧劲。
B. 文艺工作者只有像黄公望、曹禺和陈忠实等人那样,对艺术一往情深,矢志不渝,才能创作出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
C. 王国维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这句话说的“真”与文章第二段求“真”的观点一致。
D. 没有创新动力、创作活力的持续迸发,就难有文艺力作,文艺高峰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项,表述绝对,原文表述为“人的观念、情怀、底蕴、创意等,是决定其创作能力与水平的重要因素”;
C项,曲解文意,原文说文艺工作者不能仅仅把文艺工作当做谋生的手段;
D项,“全面变革”表述不当,结合原文“在博采众长、海纳百川、深入实践基础上,融会贯通、激发灵感、厚积薄发,提升艺术原创能力,推动文艺不断繁荣发展”的表述可知,创新应该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说法绝对。 “只要深入生活和群众,就能创作出佳作”错,过于绝对。
故选D。
- 27 -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C项,“这句话说的‘真’与文章第二段求‘真’的观点一致。”错,王国维说的“真”强调的是应该写真景、抒真情,而文章第二段的“真”强调的是使命担当。
故选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工业软件是指在工业领域应用的软件,包括系统、应用、中间件、嵌入式等。从物理形态上讲,可以将其分为嵌入式软件和非嵌入式软件。
工业软件是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产物,要求与应用的行业更加贴近,它的开发过程涉及两个方面:开发过程的特殊性与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要求开发者不仅精通软件开发,还要熟悉相关行业,需要依靠行业专家与软件开发人员的紧密配合,单靠软件开发人员是无法完成的。另外,与IT通用软件相比,工业软件有很强的继承性,需要行业经验的长期积累,专业性强且应用面窄,优秀的工业软件需要专业研发团队多年的工作积累,才能继承、深化、完善。而现在的情况是,政府与企业还将工业软件视同应用软件,没有认识到工业软件基础平台化的重要性,缺少对系统性软件的持续投入。
(摘编自王玉峰、张江《工业软件:智能制造的大脑》)
材料二:
- 27 -
正是微软操作系铳的问世使得个人电脑进入了日常办公和生活领域;与此类似,在制造业的信息化改造过程当中,正是工业软件支撑了企业数字化的发展,工业软件是传统制造向现代制造、智能制造转型的关键角色。然而,看似无所不能的“中国制造”,在工业软件方面却乏善可陈。制造业体量世界第一的中国,尽管制造业规模占据了世界制造业20%多的份额,应用的工业软件还是90%以上依靠进口,中国工业软件的市场份额仅占世界工业软件市场份额的1.7%,而且基本处于相对低端、简单的应用软件层次,即便是本土龙头企业,市场实力也相当薄弱。智能制造离不开工业软件,制造业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将越来越依赖工业技术软件化水平。中国工业软件“软”了一路,这种状况再也不该继续下去了!
(摘编自曾纯《工业软件“软”不得》)
材料三:
图1:2016-2018年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与增长
图2:2016-2018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与增长
图3:2018年全球工业软件市场区域结构与增长
图4:2018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区域结构
- 27 -
材料四:
6月1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2019中国(辽宁)国企合作与发展论坛演讲时表示,当前,我国正加快推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工业软件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和核心支撑,对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要看到,当前我国一些工业软件产品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明显短板。例如,在工业基础软件和工业设计仿真软件领域,市场几乎完全被国外产品垄断,自主版权的软件和,平台系统依然缺位。
工业软件的内涵丰富,面向不同领域的工业软件各不相同。这其中,我国差距最大的是面向集成电路设计的工业软件,即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这方面全世界都被美国三大公司垄断,我们更需要急起直追。再比如在离散制造业领域,全球工业设计仿真软件产业格局主要由美、德、法三国把控。相比之下,这方面国产软件还较弱,尤其是3DCAD软件,并缺乏与CAD配套的CAE软件,不能形成完整的工业软件体系。
倪光南表示,中国发展软件业有着有利的自身条件,包括强大的软件产业和丰富的软件人才资源。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才资源,这其中,软件人才的比重越来越大。我们要看到,工程师红利前景光明,特别是中国工程师(软件工程师占比较大)数量可能会走在世界前列,这是今后中国发展的巨大动力。
(摘编自《倪光南:发挥我国软件产业和人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工业软件》)
4. 下列不属于工业软件应用的一项是
A. 基于ARM9的嵌入式测量相机设计。
B. 运用EDA软件进行手机芯片设计。
C. 利用微软的OFFICE软件进行数字化办公。
D. 利用PDM软件实现生产和管理过程的智能化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7 -
A. 工业软件是智能制造的大脑,在制造业转型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对于我国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B. 相较于工业软件,IT通用软件的开发不需要考虑其他行业,而且其不存在继承性,不需要经验的积累,因此IT通用软件的开发比工业软件要容易得多。
C. 根据材料三,2016-2018年度,无论是全球还是国内,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市场区域分布都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且主要分布于发达区域。
D. 我国的制造业体量世界第一,但是工业软件特别是面向集成电路设计的工业软件却严重依赖于进口,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制造2025”远景规划的实现。
6. 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我国工业软件领域所面临的问题与机遇。
【答案】4. C 5. B
6. (1)问题:①基础薄弱,积累不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②政府与企业的认识不足,投入不够。③市场已被国外产品垄断,我国所占市场份额低,层次低端、简单。(2)机遇:①中国制造业体量巨大,有良好的市场基础。②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与增长态势良好,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前景。③我有拥有强大的软件产业和丰富的软件人才资源,红利前景光明。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C项,“利用微软的OFFICE软件进行数字化办公”不属于工业软件应用,因为根据材料一“工业软件是指在工业领域应用的软件,包括系统、应用、中间件、嵌入式等”,所以“数字化办公”不属于“工业领域”。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
B项,曲解文意。“相较于工业软件,IT通用软件的开发不需要考虑其他行业,而且其不存在继承性,不需要经验的积累,因此IT通用软件的开发比工业软件要容易得多”错,
- 27 -
根据材料一“与IT通用软件相比,工业软件有很强的继承性,需要行业经验的长期积累,专业性强且应用面窄,优秀的工业软件需要专业研发团队多年的工作积累,才能继承、深化、完善”并未说IT通用软件的开发不需要考虑其他行业等。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
首先分析存在的问题。根据材料一整体推断出:基础薄弱,积累不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根据材料一结尾部分“而现在的情况是,政府与企业还将工业软件视同应用软件,没有认识到工业软件基础平台化的重要性,缺少对系统性软件的持续投入”,得出:政府与企业的认识不足,投入不够;
根据材料二“然而,看似无所不能的‘中国制造’,在工业软件方面却乏善可陈”“中国工业软件的市场份额仅占世界工业软件市场份额的1.7%,而且基本处于相对低端、简单的应用软件层次,即便是本土龙头企业,市场实力也相当薄弱”并结合材料三图表得出:市场已被国外产品垄断,我国所占市场份额低,层次低端、简单;
其次分析存在的机遇。根据材料二“制造业体量世界第一的中国”得出:中国制造业体量巨大,有良好的市场基础;
根据材料三图表信息得出: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与增长态势良好,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前景。根据材料四第三段“中国发展软件业有着有利的自身条件,包括强大的软件产业和丰富的软件人才资源”得出:我有拥有强大的软件产业和丰富的软件人才资源,红利前景光明。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要把握文本基本事实,确定不同文本陈述的角度,分析主体对象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通读材料,关注细节。整体感知是略读(或粗读)就能完成的任务,而挖掘文本的细节需要精读(细读)。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由于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不是很紧密,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确定文本的主旨,分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征记(节选)
宗璞
- 27 -
昆明下着雪,雪花勇敢地直落到地上。红土地、灰校舍和那不落叶的树木,都蒙上了一层白色。天阴沉沉的,可是雪白得发亮,一切都似乎笼罩在淡淡的光里。这在昆明是很少见的。
前几天,明仑大学举行了征调大会。盟军为中国抗战提供了大批新式武器和作战人员,由于言语不通,急需译员。秦校长在会上宣布了教育部征调四年级男生入伍的决定,其他年级的学生也可以志愿参加。
玮走到窗前,默默地望着窗外。
去军队服役,玮并不是突然想到的。这些年不断有人离开学校,去战地服务,或去延安。他越来越觉得救亡的职责是在所有的中国人身上,他也要分担。把敌人赶出国境,这是离他最近的责任,他怎能不去!
玮走到学校的征调办公室。管事的是社会学系一位教授,姓翟。他见玮进来,温和地问:“哪一系?”
玮报了名和系。旁边一位办事员查看放在桌上的表格,对翟先生说:“名单里没有澹台玮这个名字。”玮解释说:“我是生物系三年级,但系里说我修满学分可以算是四年级了。”
“这么说你是好学生。”翟先生拿起另外一堆表格,“三年级学生可以志愿参加服役,国家是需要的。不过你要通过考试。”玮点头。办事员找出玮的名字递给他一张试卷。翟先生轻轻拍他的肩,说:“慢慢答,不着急。”试题很简单,想来是十分需要翻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在玮心头掠过,他很快交了卷。
翟先生要他坐等,很快看完试卷,说:“上午已试过一批学生。你很好,明天去报到吧。”一面递给他一张录取通知书。
通知书更简单,写着他的名字和报到日期、地点和一句话:“欢迎参加反法西斯战争。报到日期就是明天。”
翟先生说:“你赶上了这一批。”
玮疑惑地打量着周围,这么简单的手续就决定他到炮火中去了,简直不可思议。他向翟先生鞠躬,走到门外,这时雪已停了,而且化得没有一点儿痕迹。他跨过坑坑洼洼的泥水,向教室走去。他要去上一堂课,快到门口忽然想起四年级的课已经停了,便转身走向实验室。实验室前的小花圃里有些植物仍然一身绿衣,不显衰败,有几株还顶着花朵,花朵刚着雪水,湿漉漉的,不很精神。玮凝神望了片刻,忽见一人转过花丛,穿着半透明的乳白色雨衣,帽子掀在颈后,衬出一头黑发,原来是姐姐玹子。
玮说:“是找我吗?怎么知道我在这儿。”
“爸妈来电报了。”玹子说。
- 27 -
“他们不知怎么着急。”玮微叹。
“还好,很理智。”玹子说,递过一张电报纸。
电文已经译好:“玮儿,一心报国,岂可阻拦,唯望一切谨慎。”玮默默地看了几遍。父母明知阻拦也是没有用的。
他把录取通知递给玹子,玹子也默默看了好几遍,两人各拿着一张纸站在花圃前。
半晌,玹子说:“我帮你收拾东西吧。”两人走到玮宿舍。宿舍里纸壁依旧,已经有些空床。有人在收拾衣物。一个同学问玮是不是明天去报到,大家可以一起去。一个新生以羡慕和尊敬的眼光看着这些大哥哥们。
忽然“啪啪”几声,从房顶落下几团泥,一团正落在玮的床铺正中。泥点溅开来,玮笑道:“还好不是子弹。音乐没有了,来一幅图画。”新生问:“什么音乐?”便有人解释,以前雨点儿在洋铁皮屋顶上发出叮咚的声音,宛如音乐,现在换了茅草屋顶,便只有图画了。
像一切学生一样,玮的东西很简单,只是书多一些。书的种类多种多样,玮把几本生物学方面的书和几本诗集包在一起,对玹子说:“逃难时带着这几本就行了。”玹、玮二人提了那些书和要存放在玹子处的东西,同往玹子住的宝珠巷来。
房东看他们上了楼,没过一会儿在楼下喊:“澹台小姐,可要开饭?”当下玮说:“就早点儿吃饭吧。”
“我也这样想。”玹子说,便到廊子上吩咐开饭。
“我真感谢爸爸妈妈这样地支持。也是离得太远,我想妈妈要在身边,会哭着不让我去呢。”玮说。
玹子擦了桌子,摆上一瓶红葡萄酒,说:“做译员不一定上战场。”
玮说:“我可是要上战场。”
玹子望着玮,她那总是光彩照人的脸上,显得心事重重。“我们关心的是你的平安,我想还有很多人都是这样想……”
玮笑道:“你现在说话像个老姐姐。”
“我自己也觉得变得多了,你倒没有怎么变,还是那个玮玮。”玹子斟了两杯酒,递给玮一杯,一面说:“以壮行色。”一缕阳光照在酒杯上,亮晶晶的。两人举杯对碰一下,将酒一饮而尽。
(选自《西征记》第一章,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27 -
小说开篇的环境描写,不仅是外在环境的呈现,也是战争背景下人们内在情绪的渲染。天色虽然阴沉,但是雪光发亮,给人以希望。
B. 小说中昆明这个真实的地点以及“盟军”“反法西斯战争”等字眼让澹台玮从军的故事有了历史纵深感。
C. 小说中澹台玮从军前对实验室小花圃的凝视,流露出他复杂的心理活动,既有抗战救国的坚定信念,又有对学生生活的留恋。
D. 小说中澹台玮的亲人对他从军的选择自始至终都很支持和尊重,他原本担心家人会阻拦的,其实他的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8. 文中画横线部分关于“音乐”和“图画”的对话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原文分析?
9. 小说是怎样塑造澹台玮投笔从戎、勇赴国难形象的?
【答案】7. D 8. ①呼应前文昆明下雪以及雪停的情节,雪水消融,浸润屋顶的泥坠落下来形成“图画”。②“音乐”变成“图画”是因为校舍的洋铁皮屋顶换成茅草屋顶,暗示战争年代办学条件的艰苦。③明仑大学的学生把艰苦的生活化为幽默的调侃,凸显了青年学生的乐观。
9. ①心理描写:澹台玮报名参军前那一番内心独白,以及心头掠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都说明他坚定已投军报国的信念。②言行描写:澹台玮作为大三的学生本来不在征调之列,但他毅然决然报名参加并且表示一定要上战场。③侧面衬托:澹台玮的亲人对他从军表示担忧,但他并没有因此动摇上战场的想法。④环境烘托:小说中的勇敢直落的雪花以及花圃里不显衰败的植物象征澹台玮的坚定信念。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D项,“澹台玮的亲人对他从军的选择自始至终都很支持”错,原文第十六段“电文已经译好:‘玮儿,一心报国,岂可阻拦,唯望一切谨慎’,玮默默地看了几遍。父母明知阻拦也是没有用的”。表达出澹台玮的父母尊重他的选择,但并非支持,他们很担心儿子的安危;原文倒数第三段“玹子望着玮,她那总是光彩照人的脸上,显得心事重重”,显示出姐姐对他的担心但仍旧支持他的选择,并非支持他从军。
故选D。
【8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小说情节在文中的作用。作答时,往往从对小说的人物、结构、主题三方面的作用入手分析。
原文第一段“昆明下着雪”,第十一段“这时雪已停了”,故横线部分“图画”呼应前文昆明下雪以及雪停情节,雪水消融,浸润屋顶的泥坠落下来形成“图画”。
画线段表明“音乐”变成“图画”是因为校舍的洋铁皮屋顶换成茅草屋顶,引起读者深思:战争年代办学条件艰苦。
把落在床铺上的泥土称作图画、落在洋铁皮屋顶上的雨滴称作音乐,显示出明仑大学的学生把艰苦的生活化为幽默的调侃,凸显了青年学生的乐观。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塑造人物的方法。塑造人物,一般根据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来揣摩人物性格;其次,通过文中作者的议论句,或者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人物评价的语句,来评判人物性格;第三,通过事件综合起来总结人物的性格特点,或通过其他人物的对比或衬托塑造人物形象。解答此类题目,要准确细致的明白小说的具体内容,尤其要明白小说事物形象对于原文发展的具体作用有哪些,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特别是文章在分析的时候要侧重于这样一个内容,塑造澹台玮投笔从戎、勇赴国难这个形象时主要通过心理描写、言行描写、侧面衬托、环境烘托。仔细阅读原文即可得出答案。
【点睛】理解重要语句的方法:
1.瞻前顾后,审读语境
这既是理解句子较为普遍的方法,也是理解句子最基本的原则。对文章中具体句子含义的理解,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义。一般来说,所要解释的具体句子,答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或者就是原句,只需稍微变通一下即可。
2.抓关键词,揣摩句意
关键词就是在句子中起关键作用、核心作用的词语。句子中的关键词往往是些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或是定、状、补等修饰成分,它们常常是揭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重要信息。在熟读的基础上,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来确定文中关键词的含义和作用,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然后再借助关键词的含义分析整个句子的深层含义。“以点带面”,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辨析手法,思考意图
- 27 -
结合修辞手法或艺术表现手法来理解有言外之意的句子。常会运用反语、双关、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常表现为象征句、暗示句、影射句、委婉句等,要抓住修辞手法或艺术表现手法的特点,结合上下文来理解。理解这些句子时,必须注意结合它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句子所包含的深层意思。
4.句式不同,效果迥异
句式不同,其特点往往有别,表达效果也往往不同:
①疑问句,制造悬念,吸引读者;②反问句,加重语气;③感叹句,加强感情的抒发;④整句和散句结合,使句子有参差之美、音韵之美。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鄢郡,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
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①。”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岁余,虏荆王负刍,竟平荆地为郡县。因南征百越之君。而王翦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齐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尽并天下,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
(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注】①投石超距:指军事游戏。
- 27 -
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
B. 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
C. 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
D. 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晋,韩赵魏三家在春秋晚期瓜分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史书称韩赵魏三国为三晋。
B. 谢病,托病谢绝会客或自请辞职,文中指请求辞官,回乡养老。
C. 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古人的自我谦称,春秋战国时君王常常使用。
D. 百越,中原地区周边的众多部族的统称,包括蛮、夷、戎、狄等部落民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翦用兵谋划比年轻的秦将李信更老练,认为南征想要有胜算,必须要有足够的兵力。
B. 王翦不计前嫌,虽然一度受到君王“怯战”的嘲笑,后来仍然听从召唤,带兵出征。
C. 王翦用兵,善于把握出兵时机,等到敌军意志松懈准备撤兵时,下令出击,一鼓作气。
D. 王翦一度被弃用,最终却得到重用;李信先受到重用,因为带兵打厂败仗,最终被弃用。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o
(1)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秦军走。
(2)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
【答案】10. A 11. D 12. D
13. (1)楚军趁机跟踪追击他们,连着三天三夜不停息,结果大败李信部队,秦军大败而逃。
(2)(秦始皇)亲自乘车奔往频阳,见到王翦道歉说:“由于我没采用您的计策,李信果然使秦军蒙受了耻辱。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 27 -
“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这是一个兼语句,“燕太子丹”既是“逐”的宾语,又是“至于”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卒破得丹”的主语是李信,承前省略。“卒”,最终,最后。修饰“破、得”。译文:秦国将领李信,年轻气盛,英勇威武,曾带着几千士兵把燕太子丹追击到衍水,最后打败燕军捉到太子丹,秦始皇认为李信贤能勇敢。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百越,包括蛮、夷、戎、狄等部落民族”错,“夷、戎、狄等部落民族不属于百越。古时候中原(河南一带)人泛称中原四方的南方部落为“蛮”、东方部落为“夷”、西方部落为“戎”、北方部落为“狄”,秦汉史籍泛称南方的部落为“越”,而戈壁沙漠以北的游牧部落为“胡”(匈奴),故而北“胡”与南“越”并称。百越泛指南方的民族部落。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D项,“王翦一度被弃用”错。从“而王翦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齐地”一句可以看出李信并没有被弃用。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重点字:“因”,于是,趁机。“顿舍”,停息,停止。“大破”,大败。“走”,逃跑。 “如”,到,往。“谢”,道歉,致歉(“谢罪”亦可)。“以”,由于,因为。“辱”,使……受辱。
- 27 -
【点睛】译文:
王翦,频阳东乡人。少时就喜欢兵法,长大后为秦始皇效力。秦始皇灭掉了韩、赵、魏三国,赶跑了燕王喜,同时多次战败楚军。秦国将领李信,年轻气盛,英勇威武,曾带着几千士兵把燕太子丹追击到衍水,最后打败燕军捉到太子丹,秦始皇认为李信贤能勇敢。一天,秦始皇问李信:“我打算攻取楚国,由将军估计调用多少人才够?”李信回答说:“最多不过二十万人。”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回答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说:“王将军老喽,多么胆怯呀!李将军真是果断勇敢,他的话是对的。”于是就派李信及蒙恬带兵二十万向南进军攻打楚国。王翦的话不被采用,就推托有病,回到频阳家乡养老。李信攻打鄢郢,大败楚军,于是带领部队向西前进,(打算)与蒙恬在城父会师。楚军趁机跟踪追击他们,连着三天三夜不停息,结果大败李信部队,秦军大败而逃。
秦始皇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怒,亲自乘车奔往频阳,见到王翦道歉说:“由于我没采用您的计策,李信果然使秦军蒙受了耻辱。现在听说楚军一天天向西进军,将军虽然染病,难道忍心抛弃了我吗!”王翦推辞说:“老臣病弱疲乏,昏聩无能,希望大王另择良将。”秦始皇再次表示歉意说:“好啦,将军不要再说什么了!”王翦说:“大王一定不得已而用我,非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满口答应说:“就只听将军的谋划了。”于是王翦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出发了,秦始皇亲自到灞上送行。
楚王得知王翦增兵而来,就竭尽全国军队来对抗秦兵。王翦抵达战场,构筑坚固的营垒采取守势,不肯出兵交战。楚军屡次挑战,始终坚守不出。王翦让士兵们天天休息洗浴,供给上等饭食抚慰他们,亲自与士兵同饮同食。过了一段时间,王翦派人询问士兵中玩什么游戏?回来报告说:“正在比赛投石看谁投得远。”于是王翦说:“士兵可以派用了。”楚军屡次挑战,秦军不肯应战,就领兵向东去了。王翦趁机发兵追击他们,派健壮力战的兵丁实施强击,大败楚军。追到蕲南,杀了他们的将军项燕,楚军终于败逃。秦军乘胜追击,占领并平定了楚国城邑。一天后,俘虏了楚王负刍,最后平定了楚国各地设为郡县。又乘势向南征伐百越国王。与此同时,王翦的儿子王贲,与李信攻陷平定了燕国和齐国各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兼并了所有的诸侯国,统一了天下,王将军和蒙将军的功劳最多,名声流传后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落梅(其一)
陆游①
- 27 -
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②更乞怜。
梅花
陈亮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③,东君正主张。
【注】①陆游,曾参加礼部考试,名列第一,因“喜论恢复”而遭权相秦桧打击,被除名。②东君:司春之神。③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古有笛曲吹落梅花的传说。
14.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陆诗首先用“愈凛然”三字,写出了梅花在风雪摧残之下,仍旧傲然挺立的姿态。
B. 陈诗一、二句采用借代,“玉”和“珠”分别代指绽放的梅花和含苞待放的梅花。
C. 陈诗颔联“忽”字精妙,表达诗人对冲寒开放、敢为人先的梅花的钦佩之意。
D. 陈诗五、六句“欲传”和“不怕”将梅花人格化,写出梅傲雪凌寒的高贵品格。
15. 两首诗末句都提到“东君”,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案】14. B 15. ①陆诗“耻向东君更乞怜”,表现出蔑视权贵、坚守气节的精神。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写“落梅”过时飘零而不向“东君”低头乞怜,赞美“落梅”孤高的气节。②陈诗借“东君”表达对梅花的爱护之意。诗人希望东君能做主,让传递春信息的梅能继续开放,不要让玉笛吹奏出吹落梅花的曲调。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多角度思考,可从时间角度梳理,要看作者在不同时段 的情感;可从描述对象角度梳理,不仅要看描述主体(诗人或抒情 主人公)的情感,也要看描述客体(人、事、物、景)蕴含的情感。答题时注意抓住颈联中的手法用典,结合注释分析典故的内容,然后分析典故中的人物和诗人的相似之处。
B项,“陈诗‘玉代指绽放的梅花’错,一二句意思为:稀疏的梅树枝条横斜着,洁白如玉,刚劲有力;花萼上点缀着颗颗雪珠,反射出晶莹的光彩。故“玉”代表“梅树的枝条”。
故选B。
【15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的能力。比较两首诗在思想情感上的异同,需要对两首诗的情感有比较准确的把握。我们解答这类题目时,需要从两首诗的题材、背景及诗本身抒情角度、抒情方式等方面去考虑。然后从情感角度逐一表述。如本题,是同一诗人的不同怀古诗的情感,就得从写作背景、所缅怀的对象等方面去考虑情感上的异同点。
陆诗中,大雪纷飞,狂风怒号,苍茫大地上只有梅花敢于直面惨淡人生,傲雪独放。风雪的摧残,只能使它更加坚强,“花中气节最高坚”是诗人发自内心的赞叹。更可贵的是,它无意苦争春,待到山花烂漫时,决不留恋枝头,更不会向东君低下高贵的头颅乞怜偷生。“耻向东君更乞怜”,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写“落梅”过时飘零而不向“东君”低头乞怜,表现出蔑视权贵、坚守气节的精神。陈诗“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意思是请玉笛不要再吹奏那令人伤感的古曲《梅花三弄》了,让主宰春天的神东君为梅花留住春天,不要让开在早春的梅花因一支悲伤曲调而过早地凋谢,借“东君”表达对梅花的爱护之意,诗人希望东君能做主。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感慨世事沧桑人事全非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卫风·氓》中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作者借对“美人”的思念来表达对国君的思念和感慨理想的渺茫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怀旧空吟闻笛赋 (2). 到乡翻似烂柯人 (3). 士也罔极 (4). 二三其德 (5). 渺渺兮予怀 (6). 望美人兮天一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赋”“ 柯”“罔”“德”“渺”“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景与情在写作中应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 27 -
,情因景生。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历,看到某种景物,自然而然生出或被触发某种情感。( )就是一篇好的写景抒情文字。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起初作者内心“颇不宁静”,淡淡的忧愁之感 在字里行间。但随着作者独行小路, 月下荷塘美景,忧愁虽然还在,但心头平添了一份淡淡的喜悦,感受到一丝得来不易的宁静。这宁静和喜悦都是荷塘之景自然发生出的感受,作者在描写荷塘时并没有直接写情,但情自在景中。
因情写景,借景抒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感到高兴或烦恼,轻松或沉重,热烈或悲凉,而随着情感的变化,似乎看到的景物也产生了不同,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正是此意。以情感为轴心选择与之 较高的景物进行描写,将自己的情感赋予景物,使“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同样也能写出一篇好的写景抒情文字。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触景生情 弥漫 领略 契合度
B. 情景交融 弥散 体味 契合度
C. 触景生情 弥散 领略 吻合度
D. 情景交融 弥漫 体味 吻合度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让景物与情感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并将这样的景描写出来,将这样的情抒发出来
B. 将这样的情抒发出来,将这样的景描写出来,并让景物与情感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
C. 将这样景描写出来,将这样的情抒发出来,并让景物与情感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
D. 让景物与情感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并将这样的情抒发出来,将这样的景描写出来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宁静和喜悦都是荷塘之景自然生发出的感受,作者在描写荷塘时并没有直接写情,但情自在景中。
B. 这喜悦和宁静都是荷塘之景自然生发出的感受,作者在描写荷塘时并没有直接写情,但情自在景中。
C. 这宁静和喜悦都是由荷塘之景自然生发出的感受,作者在描写荷塘时并没有直接写情,但情自在景中。
D. 这喜悦和宁静都是由荷塘之景自然生发出的感受,作者在描写荷塘时并没有直接写情,但情自在景中。
【答案】17. A 18. C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 27 -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成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
触景生情:受到当前情景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感情;情景交融:指文学作品把写景和抒情紧密的结合起来;第一空后面为“情因景生”,所以空处应填“触景生情”;
弥漫:充满,弥散:向四外扩散。第二空前“忧愁的感觉”应是弥漫。故此处用“弥漫”合适;
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辨别它的滋味,体味:仔细体会;第三空“美景”应是“领略”。
吻合:完全符合,契合:符合,合得来,意气相投,完全符合。第四空后“较高的”,所以此景物与文字并非完全符合。故应为:吻合度。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这是一道考查语句衔接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语句之间的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以及语句强调的重心。
依据上下文,上文说“看到某种景物,自然而然生出或被触发某种感情”,可见此处“将这样的景描写出来”在前,然后再说“将这样的情抒发出来”,最后说二者要建立联系。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这句话语病有两处三处,一是缺介词“由”,二是“发生出感受”搭配不当,应为“生发出感受”,三是依据前文,“宁静和喜悦”的语序应该调整为“喜悦和宁静”。
故选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①____?研究表明并不是。比如,老鼠在玩的时候被挠到痒处就发出独特的笑声。②____,那么老鼠就容易形成条件反射,只要轻轻一逗,它就会发出笑声。科学家表示如果能够
- 27 -
③____,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脑是如何控制笑的。
【答案】 (1). ①笑是人类的专利吗(难道只有人才会笑吗) (2). ②如果经常挑逗老鼠(如果经常挠到老鼠的痒处) (3). ③破译动物的玩笑密码(找到老鼠发笑的生理机制)(大意相近即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语段的中心,然后根据横线前后的语境进行总结概括,注意字数的限定。
此类试题解题思路如下,先浏览语段,把握大概内容,本材料大意是老鼠会发出笑声;然后看横线前后的内容, 以此作为依据确定横线上的内容和句式。
①第一空后面是问号,后面答案为“研究表明并不是”“老鼠在玩的时候被挠到痒处就发出独特的笑声”,大意为:老鼠也会笑,根据常理分析:人是会笑的,那么只有人会笑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故此空填“笑是人类的专利吗(难道只有人才会笑吗)”;
②根据“那么老鼠就容易形成条件反射,只要轻轻一逗,它就会发出笑声”语意,可填“如果经常挑逗老鼠(如果经常挠到老鼠的痒处)”;
③根据语段,前面主要说老鼠会笑,后面“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脑是如何控制笑的”可知了解老鼠会笑是为人类服务的。分析后,所以填“破译动物的玩笑密码(找到老鼠发笑的生理机制)”。
故答案为:①笑是人类的专利吗(难道只有人才会笑吗)②如果经常挑逗老鼠(如果经常挠到老鼠的痒处)③破译动物的玩笑密码(找到老鼠发笑的生理机制)
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60个字。
11月28日7时5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高分十二号卫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安排的微波遥感卫星,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可达亚米级,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此外,在“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方面,高分十二号卫星还可为其提供重要的信息保障。
【答案】11月28日我国高分十二号卫星在太原成功发射。它分辨率高、应运领域广,可为“一带一路”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信息保障。
【解析】
- 27 -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这一考点,侧重对文段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应用”能力。解答本类题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抓住关键语句,特别是首尾句的叙述,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要审清题干要求和限制性信息。要结合文体选用筛选方法和技巧。要尽量用主谓句表达(有特殊要求除外)。最后注意精炼语言。
纵观全文后,可以看出本文段主要是我国高分十二号卫星,“高分十二号卫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安排的微波遥感卫星,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可达亚米级”突出它分辨率高、应运领域广,“在‘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方面,高分十二号卫星还可为其提供重要的信息保障。”故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可以概括为“11月28日我国高分十二号卫星在太原成功发射。它分辨率高、应运领域广,可为“一带一路”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信息保障”。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几年前,一本《斗妈大全》在微博和网络上迅速蹿红,作者竟是两位北京的四年级小女孩,稚嫩的笔触和配图让这本《斗妈大全》诙谐十足。妈妈骂你的时候,什么时候该硬,什么时候该软,连“装哭”都有几种姿势,可否经常使用,都备注得一清二楚,看罢令人笑喷。
材料二:“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我妈快乐,全家快乐。”前不久,一段拍摄于深圳南山区某中学校园的视频在朋友圈流传,孩子们拉着横幅高喊这段口号,引来观众大笑。
与妈妈相处的往事,历历在目,有温馨感人的画面,有闹心恼人的场景……
步入高中,我们又长大了许多,再次审视与妈妈相处的日子,重新思考母子(女)之间的关系,情感上又产生了新的变化,认识上又有了新的感悟。你一定有很多心里话,想对妈妈说。
请以“——妈妈,请听我说”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分享你和妈妈之间有温度的故事或有深度的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对不起
——妈妈,请听我说
- 27 -
妈妈,对不起,请原谅我用这种方式倾诉我的心声。我没勇气直接向您说出我的心里话,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这封信上,希望您有机会看到它。
妈妈,每当我考试成绩退步时,您总会狠狠地批评我,我知道您是一时冲动说出来的气话。但您说的那些气话,却伤了女儿的自尊心。妈妈,女儿长大了,也有了自己的主见、想法。听完您的那番话,我曾经想离家出走,但我没敢那样做,因为我怕伤了您的心。
妈妈,那天的事,您还记得吧。那天,我心里很烦,烦你的唠叨,像蚊子一样喋喋不休。于是我带着一肚子怨恨,随便找了个借口来到了大街上,看着街上的景色,我突然想起了曾经读过的《给月亮加个框》,作者受了委屈,又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于是在房间里生闷气,望着窗外的景色,触景生情,突然明白了父母的苦心,而我此时心里却抱怨着自己的父母。
已是傍晚,太阳早就没了踪影,月亮已不声不响地爬上了天空,低低地无力地悬在那儿。我漫无目的地走着,目光随着涌动的人流动着。一想到刚才你的唠叨,我就不想回家。
偶尔抬起头,不知不觉发现我站在了一棵大树下。树上只有卷曲的一两片叶子在寒风中挣扎。有一片到底还是没有抱紧大树妈妈,缓缓地飘落下来。那些高大的树,一棵接着一棵,一棵比一棵远,一棵比一棵渺小,略显凄凉和沧桑。我突然想到了你,为了我日渐苍老,整日奔波,就像这些树一样,忠于职守,守卫着这条马路,永远地保护着自己的子女。我的心境渐渐开阔起来,这普普通通的树,给这条街增添了一份美丽。树枝松松散散,随便搭在一起,抬头向上望去,这些树枝将完整的天空分割开来了,好像古瓷器上的裂痕,细碎、杂乱,又别有一番风味。在这一小块天空的边缘,有着几缕青云,其余是深深的蓝色,像一泓极美的清泉,里面浸了五颗闪亮的钻石一样的星星,那是我见过的最美的风景。
我突然明白了,只要我们给亲人加个框,就能时时刻刻感受到亲情的存在。对,你自己加个框,让自己融进关爱中!是啊,你的唠叨声中掺着多少伤心,和着多少关心,为什么我就听不出来呢?妈妈,此刻,我感到自己是多么的自私啊!
想到这,我立即向家的方向走去,还未进小区,就看到了你焦急的身影。我走到你的身边,看到你欲言又止。我虽然什么也没说,但内疚写在了心里。妈妈,我想对你说:“对不起!”这是我藏在心里的一个秘密,现在和你说,是因为——我长大了啊!
【解析】
- 27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给材料的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说理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比如本次作文,材料一的中心是“与妈妈相处的感悟”,考生要根据材料找到最佳的立意方向。《斗妈大全》,是孩子和父母叫板的反映。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将来,都有很多这样的事件。材料二“我妈快乐,全家快乐”的横幅强调了妈妈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角色。材料中有提示性话语,要求“再次审视与妈妈相处的日子,重新思考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分享你和妈妈之间有温度的故事或有深度的思考。同学们可以从以下角度来入手思考,这么多年书,你记得哪些课文或诗歌描写的是关于妈妈的?《秋天的怀念》、《游子吟》。同学们会唱关于妈妈的歌吗?《世上只有妈妈好》、《洗手娟》、《只要妈妈露笑脸》,《烛光里的妈妈》同学们喜欢看电视吗?你看到过讲述妈妈的影片或广告吗?谈一谈。闭上眼睛想想,你的妈妈为你做过些什么?你又为妈妈做过些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只有这样写作才能把你最真实的感觉、你最想让妈妈听到的话写下来。假如你们的妈妈在这儿,当她看到自己的孩子这么关心她、尊敬她,能听到么多祝福她、赞美她、感激她的话,我想,每一个母亲的心中都会涌起无限的激动,觉得无比的幸福,因为你们正迎着和煦的阳光,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正是每个母亲最大的心愿与期盼。让我们把这大写的爱献给天下的母亲。泰戈尔说,理解是爱的别名。让我们与妈妈之间架起沟通、理解的桥梁,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谅妈妈的辛劳,关心妈妈、尊重妈妈、孝顺妈妈,让我们的妈妈成为全天下最幸福的妈妈,让这关于母爱的主旋律永远弹奏出最美妙、最动人的和谐乐章。
立意:1.母爱似海,宽容为怀
2感恩母亲
3.请原谅我,妈妈
素材:1.我亲爱的妈妈,你的句句话语,点点辛劳,女儿记在心中,敞开心扉,我想对您说,“妈妈,您辛苦了,儿子,谢谢您”!从我出生那天起,您就把整个世界,都作为礼物送给了我,不仅如此,您还给了我明亮的眼睛,让我去观察世界;给了我灵敏的耳朵,让我去倾听世界;给了我一双腿,让我去走遍世界;给了我一双手,让我去改变世界。最重要的是,您还给了我一颗丰富多彩的心。让我去热爱这个世界……这让我怎么谢您呢?
2.是您拉着我的手第一次去摘下那知识大树上的第一枚果子;是您把打开知识大门的第一把钥匙交给我;是您牵着我的手推开知识殿堂的第一扇大门;是您拉着我的手,一步一步迈上知识的台阶……
3.还记得,我们一起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起读周敦颐的《爱莲说》,一起读朱自清的《匆匆》,一起读三毛的《守望天使》,一起读了《疯娘》,一起读了《为他人开一朵小花》,一起读了《感谢左手》,一起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一起读了《童年》……从中,您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美,什么是善,什么是刚强,什么是宽容,什么是爱,我们曾一起感动,一起落泪。妈妈我知道了母爱如泉……
- 27 -
4.还记得,开学前一天晚上您说的那句话,“上学不仅仅是学知识,重要的是学做人,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妈妈我想说,我已经不是那个不懂事、自私的我,我学会了自己整理房间,我学会了自己梳头,我学会了关心。还记得,参加华夏之星英语口语大赛时那个两腿打颤,但仍然坚持完比赛的我吗?是您告诉我,“小花总要绽放!”是您在我悲伤时,给我安慰;是您在我沮丧时,给我希望;是您在我无力时,给我力量!
6.妈妈我想对您说,在我的眼里,您的爱是滋润心灵的清泉;您的爱像秋夜中的明月,在我孤独、无助时,会陪伴我、支持我,给我充满信心;您的爱像块糖,包在唠叨里,藏在责骂里,让我东找西找,直到我懂事,才找到。妈妈我想对您说,您是绿叶,我是红莲,没有您的扶持,我不会开得这样艳;妈妈我想对您说,您是弓,我是箭,没有您弯弯的弓,箭永远射不出去!“长江能容百代客,寸草难报三春晖。”让我再说一声:妈妈,谢谢您,永远,永远地说……
7.看着您曾经的满头秀丽青丝之中显露出缕缕白发;看着您曾经光洁脸庞上爬出条条细纹;看着您曾经炯炯双目中透着点点疲惫。岁月无情,夺去您的青春年华,您用您的温暖怀抱,拥护我的青春壮硕成长。
8.妈妈,我想对你说,我记得您温柔的鼓励。天空不是永远是晴朗的。我还记得曾经成长中蒙上一层深深的阴霾,还记得曾经哭得满脸泪花,委屈的奔跑回家。还记得您为我拨开乌云,还记得曾经您给我的温暖怀抱。
9.妈妈,我想对你说,您给了我一生难以忘怀的恩情。妈妈,我想对你说,我记得您严厉的教诲。成长不会一直一帆风顺。我还记得曾经走错了一条条分岔路,还记得做了不留心的错事,满脸不训的看着您。还记得您怒气充斥的面孔,还记得您谆谆的教诲,还记得年幼的我对您任性时你无声的宽容。
10.妈妈,我想对你说,您给了我受用一生的教诲。妈妈,我想对你说,我记得我成长中您的身影。我还记得曾经小小的我走在马路上,您的大手牵着我的小手。还记得曾经摔倒时哭的撕心裂肺,您拍拍灰尘安慰着我。还记得曾经为一道简单不过的数学题愁眉苦脸,您微笑着耐心讲解。
11.妈妈,我想对您说,成长的步伐追不着我感恩的心。妈妈,不知什么时候,面对宽宽的马路,我不会怯懦。一不留神跌倒,我只会拍拍灰尘站起。与朋友之间的小打小闹,不会哭着对您倾诉。满对您的指责,也只是悉心听着。我长大了,可是妈妈,我想对您说,我还是需要您。还记得白居易诗中的母子别离,“白日无光哭声苦”,失去了母亲的孩子,在美的阳光也只是刺眼罢了。妈妈,我想对您说,我只愿您是那亭亭的松柏,不求娇艳花蕾,鲜明色泽,只求四季流转,能看到您青翠尤驻。
- 27 -
结构层次:这是一篇不错的作文,文章的精彩之处在于:母子关系是无形的,为了更好的表达自己的对母亲的真情实感,文章精心选择了《给月亮加个框》的文章来叙述自己由“不理解母亲的唠叨”到最后“心怀内疚之情,说出妈妈对不起”的情感变化,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只要我们给亲人加个框,就能时时刻刻感受到亲情的存在,使人感觉到母子关系的温馨。借助环境描写,灵活运用,间接抒情。文章在叙事、写景的基础上抒情,“妈妈,我想对你说:“对不起!”
- 27 -
-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