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50 KB
  • 2021-06-02 发布

2020届二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 作业(全国卷用) (7)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届二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 作业(全国卷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问候 赵新 电话铃声像支曲儿似的唱起来的时候,木头老汉已经睡了。正是麦收季节,庄稼人忙得披星戴月风风火火,睡得早起炕更早。木头老汉猛一激灵,光着身子跳下炕来,扑到跟前就去接电话,却不料一脚踏在尿盆里,把那个塑料玩意儿踩了个稀巴烂。‎ 原来还没有把灯拉着。摸了半天灯绳,这才把灯拉着。灯拉着了, 那支曲儿累了,也不响了。‎ 木头老汉很后悔,后悔自己动作慢了,下炕晚了:那电话铃儿轻易不响,今天精神抖擞地响了半天,好听得很,亲切得很,自己怎么就给耽误了呢?‎ 木头老汉这才穿好裤子,披上褂子,然后点燃了一袋旱烟,一边慢慢地吸着,一边很耐心地等着,等那铃声再次响起,再次唱歌。那只卧在屋地上的黄毛小狗摇着尾巴凑上来,一边哼哼唧唧地亲吻他的两只宽厚的脚板,搞得他很舒服很痒痒;一边在他眼前做这样那样的动作,乖巧地跟他打滚撒娇。‎ 看到了狗也就想到了儿子:一个月前儿子从那个遥远的城市里把这只狗送了过来。儿子笑嘻嘻地说:“爹,我送给您一个宝贝,您先和它亲亲,抱抱它。”‎ 木头老汉对这只“黄毛”不感兴趣。老汉说:“我不要我不要!我还没见过一条狗吗?你怎么把它带回来,你再怎么把它带回去,我哪有那个兴趣哪有那个工夫伺候它呀,我连我自己都照顾不好!”‎ 儿子说:“爹,求您了,您就高抬贵手,把它留下吧。”‎ 他依然很坚决:“你求老天爷也不行,一是我不喜欢,二是我没心情!”‎ 儿子淌着泪水央求他:“爹呀,我所在的那个城市不让养狗,您忍心叫那帮打狗队的汉子们一棍子一棍子地打死它,然后剥它的皮,然后吃它的肉吗?”儿子说:“爹呀爹,这条狗是我花了上万元的人民币托人买回来的,又名贵又稀有,又机灵又可爱,又懂事又漂亮。”儿子说:“爹,您先把这只小狗留下,等这阵打狗风刮过去了,我再把它接回去。”儿子说:“亲爹呀,我妈不在了,就让这只狗狗和您做伴,给您凑个热闹吧……”‎ 看着儿子的样子,他的心终于软了。他摆了摆手说:“儿子,你什么也别说了,你把它留下,我给你拉扯着吧。”‎ 儿子欢呼雀跃,擦干脸上的泪水,很兴奋地吻了爹一下、两下、三下。 ‎ 一个月过去了,每每看到“黄黄”时他就想起儿子来:儿子今年32岁了,长得一表人才,非常让人喜欢;而他已经年过花甲,到了65岁的年纪。‎ 桌子上的电话爆豆般地响了起来,把他吓了一跳。‎ 木头老汉赶紧抓起来听:“哎,你是谁呀?”‎ 原来是儿子。儿子有些抱怨地说:“爹,刚才您为什么不接电话?”‎ 老汉说:“刚才我没赶上接,我已经睡了。”‎ 儿子说:“这么早您就睡觉?现在还不到10点半呢。”‎ 老汉说:“儿子,你有事?有事快说吧。”‎ 儿子说:“我没事,我问候问候您。爹,黄黄还好吧?”‎ ‎“好,好。它吃得香,它睡得好,它玩得可欢实哪。”‎ ‎“爹,它晚上吃的什么饭?有肉吗?”‎ ‎“有有有。你不是给我留下两千块钱,叫我经常给它改善伙食吗?” ‎ ‎“中午呢?黄黄中午吃的什么饭?”‎ 木头老汉结巴了:“中午啊,中午……我忘了,一时想不起来了。”‎ 儿子说:“爹,您是咋了?中午的事情晚上就给忘掉啦?”‎ 木头老汉拼命想,越着急越是想不起来。儿子说:“爹,我不是告诉您要经常喂它一些水果吗?苹果呀,香蕉呀……”‎ 老汉恍然大悟:“对对对,我想起来啦,中午我就喂的它苹果呀香蕉呀。”‎ ‎“爹,黄黄爱干净,您今天给它洗过澡了吗?”‎ ‎“洗过了,洗过——你不是告诉我,两天给它洗一次澡吗?”‎ ‎“爹,您给它洗澡的时候要多打一些香皂,多打一些沐浴露,水要不凉不热。”‎ ‎“打啦打啦,你不是给我留下一大块香皂,一大瓶沐浴露吗?”‎ ‎“爹,洗澡以后还要把它的毛梳一梳,要从头梳到尾,从上梳到下。”‎ ‎“梳了,梳得可光亮可滑溜啦。儿子,没事少说两句吧,爹瞌睡啦。” ‎ 儿子放下了电话,老汉爬到了炕上。‎ 老汉刚刚躺下,电话又火烧火燎地响了起来。‎ 还是儿子打过来的。老汉问:“儿子,你还有事啊?”‎ 儿子说:“没事没事,我问候问候您。‎ 爹,刚才忘了问您啦,我拴在黄黄脖子里的那枚铜铃铛,还响不响?响起来还脆不脆……”‎ 木头老汉翻来覆去,整整一夜没有睡着,老汉长吁短叹地想:儿子, 你这是问候我吗?‎ ‎(选自《小说月刊》,有删改) ‎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小说开头除了对时间、地点、人物作必要的交代以外,着重于动作的描写,老汉接电话时的一系列动作,表现出他此刻迫切又紧张的心理。‎ B.黄毛小狗同木头老汉十分亲密,可见老汉将小狗照顾得细致周到,写小狗的乖巧还能反映出儿子喜爱它的原因,这些正是作者描写小狗的用意所在。‎ C.儿子用各种说辞来央求老汉,当城市禁狗的困境,小狗的名贵稀有,暂时的寄放这些理由都不能使老汉让步时,他搬出了亲情,终于打动了父亲。‎ D.与前半部分着重动作、心理描写不同,小说的后半部分主要写父子通话,借助二人的对话来推动情节发展,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很好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 ‎2.小说中的“儿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具体加以分析。(8分)‎ ‎3.文中开头和结尾两次写到了电话铃声,具体的描写有什么不同?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12分)‎ 答案:1.B ‎2.是表面上关心父亲,实际上对父亲疏于关心的自私儿子的形象。他几次三番地打电话吵醒劳累了一天的父亲,表面上说是问候父亲,实际上是为了解宠物狗的情况。他对宠物狗的关心远超过对父亲的关心,对宠物狗关怀备至,对父亲却疏于问候,连对父亲的起居都不了解。‎ ‎3.开头处写电话铃声“像支曲儿似的唱起来,那电话铃儿轻易不响,今天精神抖擞地响了半天”,平时很少有人联系自己,今天电话响了,因此老汉觉得电话铃声悦耳动听,暗示了老汉生活孤单,渴望精神上的关心。结尾处写“老汉刚刚躺下,电话又火烧火燎地响了起来火烧火燎”间接表现出儿子再次打电话时的焦急心态,含蓄地批评他关心狗胜于关心父亲的行为,也表现出老汉对儿子只“问候”狗,不问候老父的行为的失望与伤心。‎ 解析:1.作者描写小狗的用意固然有表现老汉对狗的格心照料,表现它的惹人怜爱,但最主要的作用是从情节方面引出后曲的故事,要注意小 说第四段对小狗进行描写后,第五段说“看到了狗也就想到了儿子”,由此引出了儿子,交代了狗的来历,为下文写儿子为狗而给老汉打电话的故事做铺垫。‎ ‎2.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儿子两次打电话时都是说要问候父亲,而实际却是询问狗的状况。老汉的电话乎时很少响起,说明儿子平时很少给父亲打电话。他不知道父亲晚上就寝的时间,吵醒父亲后打很长时间的电话只为详细了解狗的饮食卫生、给狗梳毛时的方向等情况,以及小说结尾处老汉的心理活动:“儿子,你这是问候我吗?”都点出了儿子表面上关心父亲,实际上是关心他寄养在父亲处的宠物狗。‎ ‎3.本题考査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注意作者形容电话铃声时移用了形容人的神态的词语,这些词语表面上写的是电话铃声,实际上写的是接电话人、打电话人的神态与心态。“那电话铃儿轻易不响”,说明平时很少有人与老汉联系,今天电话响了,老汉很高兴,所以铃声听起来像“曲儿”,声音响亮,给老汉带来“精神抖擞”的感觉。而在与儿子长时间通话之后,劳累了一天的老汉失望又疲惫,这时的铃声在他听来就像儿子于电话那端“火烧火燎”地催促他,表面是写电话铃声,实际是写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林琴南先生 苏雪林 当林琴南先生在世时,我不曾当面领过他的教,不曾写过一封问候他起居的信。不过,在文字上我和他的关系却很深。读他的作品我知道了他的性情、思想、癖好,甚至他整个的人格。他是我幼年时最佩服的一个文士,又是我最初的国文导师。‎ 我在私塾混了二年,家长们便不许我再上进了。只好把西游封神一类东西,当课本自己研读。民国初年大哥带来几本那时正在风行的林译小说,像什么《茶花女遗事》《迦茵小传》等,使我于中国旧小说之外,又发现了一个新天地。渐渐地我明白了之乎者也的用法,渐渐地能够用文言写一段写景或记事小文,并且模拟林译笔调,居然很像。由读他的译本又发生读他创作的热望。当时出版的什么《畏庐文集》还有笔记、小说如《畏庐琐记》《京华碧血录》,甚至他的山水画集之类,无一不勤加搜求。‎ 民国八年升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林先生的寓所就在学校附近的绒线胡同。一天,我正打从他门口走过,看见一位须发苍然的老者送客出来,面貌宛似《畏庐文集》所栽“畏庐六十小影”‎ ‎。我知道这就是我私淑多年的国文老师了。当他转身入内时,很想跟进去与他谈谈。但彼时究竟年轻胆小,又恐以无人介绍的缘故不能得他的款接,所以只得怏怏走开了。后来虽常从林寓门口往来,却再无碰见他的机会。在五四前, 我完全是一个林琴南的崇拜和模仿者,到北京后,才知道他所译小说多出自于西洋第二流作家之手。而且他又不懂原文,工作靠朋友帮忙,所以译错的地方很不少。不过我终觉得琴南先生对于中国文学里的阴柔之美下过一番研究功夫,古文的造诣也有独到处,很能传出原文的精神。五四前的十几年,他译品的势力极其伟大,当时人下笔为文几乎都要受他几分影响。林觉民的《与妻书》,岑春煊的《告蜀中父老子弟文》,笔调都逼肖林译。苏曼殊小说取林译笔调而变化之,自立一派。‎ 琴南先生天性淳厚,事太夫人极孝,笃于家人骨肉的情谊。他忠君,清朝亡后,居然做了遗老。他前后谒德宗崇陵十次。至陵前,必伏地哭失声,引得守陵的侍卫们眙愕相顾。他总勉励学生做一个爱国志士,说到恳切之际,每每声泪俱下。‎ 琴南先生在前清不过中过一名举人,并没有受过皇家什么深恩厚泽,居然这样忠于清室,我起初也很奇怪,阅世渐深,人情物理参详亦渐透,对于他这类行为的动机才有几分了解。我们读史常见当风俗最混乱、道德最衰敝的时候,反往往有特立独行之士出于其间。譬如,旷达成风的东晋而有槁俄牖下不仕刘宋的陶渊明,满朝愿为异族臣妾的南宋而有孤军奋斗的文天祥,只知内阅其墙不知外御其侮的明末而有力战淮扬的史可法,都可为例。我觉得他们这种人行事,如其用疾风知劲草、岁寒见松柏的话来解释,不如说这是一种有激而为的心理表现。他们眼见同辈卑污龌龊的情形,心里必痛愤之极,由痛愤而转一念;你们以为好人是这样难做么?我就做一个给你们看!‎ 还有一个原因。中国文化经过了四五千年长久时间,也自有他的精深宏大、沉博绝丽之处。所谓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信条,所谓先王圣人的微言大义,所谓文学艺术的典丽高华,无论如何抹不煞它们的价值。文化不过一个空洞的名词,它的体系却由过去无数圣贤明哲英雄名士的心思劳力一点一滴建造成功。这些可爱的灵魂,都在古书里生活着。翻开书卷,他们的声音笑貌、思想情感,也都历历宛在。我们同他们周旋已久,就发生亲切的友谊,性情举止一切都与他们同化。对于他们遗留的创造物,要当作家传至宝,誓死卫护。我们不大读古书的人,不大受死鬼的影响,所以对于旧文化还没有什么眷恋不舍之意;至于像琴南先生这类终日在故纸堆里讨生活的人,自然不能和我们相提并论了。他把尊君思想当做旧文化的象征。不顾举世的讥嘲讪笑,抱着这五千年僵尸,同入墟墓,那情绪的凄凉悲壮,我觉得是值得我们同情的。王国维先生之投昆明湖也是一样。与其说他殉清,不如说他殉中国旧文化。‎ 总之,林琴南先生可谓过去人物了,但我个人对他尊敬钦慕之心并不因此而改。‎ ‎(选自《人间世》1934年10月第14期,有删改)‎ ‎【注】林琴南先生:即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文学家、翻译家。‎ ‎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7分)‎ A.作者通过阅读林琴南先生的译著,习得了-些文言知识,并能用文言文写小文章,因而作者称林琴南先生为自己“最初的国文导师”。‎ B.文章描写了绒线胡同的一个场景,寥寥数语勾画出先生的形貌,以心理描写手法刻画作者的心理,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敬畏之情。‎ C.文章先写林琴南先生孝顺长辈、重视亲情,后写先生忠君爱国,作者这样安排,意在说明孝顺长辈、重视亲情是忠君爱国的前提。‎ D.文中采用了衬托手法,比如列举东晋的陶渊明、南宋的文天祥和明未的史可法等人,正面衬托林琴南先生的特立独行和伟大人格。‎ ‎2.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8分)‎ ‎3.林琴南先生对清室非常忠心,请简要分析原因。(10分)‎ ‎ ‎ ‎ ‎ 答案:1.C 答案:2.①在内容上,简要交代了“我”与林琴南先生的交往情况,“我”爱读先生的作品和“我”对先生的了解情况。②在结构上,交代“我”对先生的性情、思想、癖好、整个人格的了解,起总领全文的作用;交代先生是“我”最初的国文导师,自然引出下文。③在思想情感上, 直接抒发对林琴南先生的敬佩之情,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调。‎ ‎3.①面对衰败的清朝风俗混乱、道德衰敝的现状,他内心悲愤,从而以自己的忠心为世人做表率。②他深受中国旧文化的熏陶,把尊君思想当作旧文化的象征,极力卫护,努力践行。‎ 解析:1.C项,对作者的意图理解牵强,作者这样安排是按照叙述的逻辑,并无“说明孝顺长辈、重视亲情是忠君爱国的前提”的意图。‎ ‎2.本文是以第一人称“我”来写林琴南先生的,开头交代了自己和林琴南先生的关系。同时,“我”一开始表达的对林琴南先生的评价,统领了下文;对林先生的敬仰,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3.林先生对清室的忠心是从第四段开始介绍的,第六段说“还有一个原因”,那就说明第五段介绍了一个原因。可以据此分析概括。‎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