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50 KB
  • 2021-06-02 发布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现代文阅读 作业 (2)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现代文阅读 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侠者黄大年 (一)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黄大年,就是这样一位侠者。 (二) 一般侠者,顶多“江湖”上流传着他的传说,而“黄大侠”却在太平洋上威名远扬。 话说 2009 年,恰逢某国航母舰队耀武扬威在太平洋演习。听说黄大年回到中国,这个 舰队自动后退 100 海里。此事,外媒有报,新华社有转,惊动中外。 航母舰队何以后退?盖黄大年身怀绝技使然。 他是国际知名地球物理学家、战略科学家,擅长“给地球做 CT”。他回国前研发的高科 技整装技术装备,能在快速移动条件下探测地下和水下隐伏目标,广泛应用于油气和矿产资 源勘探,尤其潜艇攻防和穿透侦察等军民两用技术领域。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的航空重力 梯度仪系统,能精确探测位于国界和交战区地下隧道以及隐藏在民用建筑物地下的军事设施。 他曾在某国军队的“潜艇”和“飞机”上做过试验,搞过技术攻关。 这样的高手,自然让人联想到一个人顶几个师的钱学森。而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那 一代“前辈高手”,恰是黄大年自小的偶像,他曾在自己的朋友圈用邓稼先的例子发出过“黄 大年之问”——“看到他,你会知道怎样才能一生无悔,什么才能称之为‘中国脊梁’。当 你面临同样选择时,你是否会像他那样,义无反顾?” (三) 1982 年,黄大年从长春地质学院(后并入吉林大学)毕业,题赠友人以照片,上书 9 字: “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感叹号落笔之际,侠气跃然纸上。 1993 年初冬,他奔赴英伦深造,启程前回望同学,大声说:“等着我,我一定会把国 外的先进技术带回来。” 2009 年,他 51 岁,正是科学家的黄金年龄,绝学练成,声播宇内,却选择归来,成为 东北地区引进的第一位“千人计划”专家。 一边是洋房名望,英伦风景,剑桥流水;一边是祖国召唤,从头开始,道远任重。 选择面前,黄大年义无反顾。他最短时间辞职、售卖别墅、办回国手续。 “他肯定会回来。”熟悉他的亲友,无不如是说。 “多数人选择落叶归根,但是高端科技人才在果实累累的时候回来更能发挥价值。”他 说,“现在正是国家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这批人应该带着经验、技术、想法和追求回 来。” (四) 黄大年是一个“被仰望、被追赶的传奇人物”。 作为侠者,与高手过招,他从未败过。他在英国剑桥 ARKeX 地球物理公司任研发部主任 时,手下管着 300 号“高配”人马,包括他国院士。大家服他。在英国,他带领团队实现了 “在海洋和陆地复杂环境下通过快速移动方式实施对地穿透式精确探测的技术突破”。回国 不久,他出任“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项目第九分项的首席专家,这是国内有史以来的 最大规模深探项目。 作为侠者,他志存高远,不愿做花匠。英国的生活很好。但在他看来,“在这里,我就 是个花匠,过得再舒服,也不是主人。国家在召唤,我应该回去!”“作为一个中国人,国 外的事业再成功,也代表不了祖国的强大。只有在祖国把同样的事做成了,才是最大的满 足。”他回国后,国家“巡天探地潜海”得以填补多项空白。因为他,中国深部探测能力已 达国际一流水平,局部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作为侠者,他拼命“疯魔”,将生死看淡。他说:“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 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他身体不好,常年大把吞速效救心丸,却说: “我是活一天赚一天,哪天倒下,就地掩埋。”去年底,他晕倒在万米高空,被送医院,人 未醒,双手却紧抱电脑,掰不开。醒后第一句话是:“我要是不行了,请把我的电脑交给国 家,里面的研究资料很重要……” 作为侠者,他不图名利,却名动朝野。有一项地球勘探项目缺领军人物,但这个上亿元 项目却一分钱也分不到他头上,他二话不说,披挂上阵。学校屡次催他抓紧申报院士,他说: “先把事情做好,名头不重要。” “大年是我见过的最纯粹、最赤胆忠心的科学家!”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说。“千人 计划”联谊会,大家公选黄大年任副会长。 高风懿行,自成楷式。 (节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Ⅰ 检验读懂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黄大年大学毕业时,题赠友人照片上书“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9 字,侠气跃然 纸上,这与李四光、钱学森和邓稼先等“前辈高手”的楷模作用密不可分。 (  ) 答案 √ 2.黄大年在回国前,在高科技整装技术装备上颇有建树,在军民两用技术领域广泛应 用,军事上尤为突出。 (  ) 答案 √ 3.黄大年把生死置之度外,在身体不适时,紧急吞服速效救心丸,求得更多时间,一 心扑在科研上。 (  ) 答案 × 解析 原文是“他身体不好,常年大把吞速效救心丸”。 4.“他晕倒在万米高空,被送医院,人未醒,双手却紧抱电脑,掰不开”,这是一处典 型的细节描写,传神地勾勒出一位鞠躬尽瘁的科学家的高贵灵魂。 (  ) 答案 √ Ⅱ 解答题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开头用“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一句引领下文,这句也是对黄大年一生最好的 精神写照。 B.黄大年在 51 岁练成绝学,声播宇内,他因一片赤诚的爱国之心放弃了在英国优裕的 工作和生活条件,选择归来,成为我国引进的第一位“千人计划”专家。 C.黄大年回国时,恰逢某国航母舰队耀武扬威在太平洋演习。听说黄大年回到中国, 这个舰队自动后退 100 海里,可见黄大年所掌握的科技具有极大的威慑力。 D.黄大年回国不久,就出任“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项目第九分项的首席专家, 这是国内有史以来的最大规模深探项目,充分体现了他卓越的学术水平。 答案 B 解析 范围扩大,原文是“东北地区引进的第一位‘千人计划’专家”。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黄大年作为地球物理学家、战略科学家,他的研究领域不为一般人所熟悉,作者形 象地说他擅长“给地球做 CT”,就使人们更容易理解他的工作。 B.中国很多留洋学者在学成后选择留存海外而拒绝为国效力,黄大年对这种现象深表 忧虑,文中的“黄大年之问”正是这种忧虑的集中体现。 C.作者为突出黄大年的形象,选择了很多他的典型言论,比如他在英国的生活很好, 但他说,“在这里,我就是个花匠”,表达了自己归国的心声。 D.侧面描写是本文的突出特色,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对黄大年的评价,学校屡次催 黄大年申报院士时黄大年的反应等内容,都从侧面突出了他的光辉形象。 答案 D 解析 D 项,“学校屡次催黄大年申报院士时黄大年的反应”不是侧面描写,是直接描 写中的语言描写。 3.你从文中能读出黄大年哪些高贵的“侠者”品质?请简要概括。(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身怀绝技,不断突破,鲜有对手;②志存高远,赤胆忠心,不愿做花匠;③看 淡生死,忘我工作;④不图名利,勇担重任,威名远扬。 解析 通过分析各段可知,第(一)部分提出观点,(二)(三)部分分别简述其经历、成就、 志向与选择,第(四)部分集中讲了他侠者风范的四点表现。答题时要以第(四)部分的四条为 主,同时要结合(二)(三)部分进行适当补充。 Ⅲ 读写结合 拥有一颗中国心 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他义无反顾、选择回国;为了国家重要领域尖端技术的发展,他 不计名利、殚精竭虑;为了科学事业后继有人,他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这是吉林大学广 大师生和网民对黄大年的评价。 在黄大年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与老一辈科学家华罗庚、钱学森一样,都有一颗爱国之 心与爱民之心;看到了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看到了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 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 伟大奋斗之中。 如今,黄大年永远地离开了,但很多人觉得,他似乎没有离开。翻看黄大年的微信朋友 圈,鲜活的文字依然动人:“竭尽全力、鞠躬尽瘁、不计得失。从海漂到海归,得益于国家 强大的后盾。只要大家努力和坚持,一定能实现强国梦……青春无悔、中年无怨、到老无 憾。”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史学大师阎宗临 夏明亮 ①1904 年阎宗临诞生在山西省一户农民家庭。他自幼喜欢读书,苦于家境窘迫,上小 学时经常步行三十多里山路到表兄家借书阅读。小学毕业后,父亲想送他到县城里的店铺当 学徒,早点赚钱贴补家用。表兄深知这个表弟嗜书如命,读下去可能会挣个好前程,于是主 动提出每年资助二十元供他读书,这样他的读书生涯才未致中断。1919 年,阎宗临考入川 至中学,毕业时,化学老师乔松岩先生建议他去北京报考高等师范。当时家里再也拿不出钱 来,他就拿着乔先生给的十元钱,孑然一身前往北京。 ②因在中学数理化和外语基础太差,阎宗临未能考取高等师范,坐困孤城,维持生活成 了问题。经朋友劝说,他报考了梁漱溟先生在山东曹州开办的重华书院,斩获第一名。梁先 生爱才心切,亲自到旅店看望。得知阎宗临的困境后,他慷慨允诺为这个穷学生免除学杂费 并负担食宿。 ③重华书院的课程以儒学、佛学和印度哲学为主。阎宗临试读了一段时间,对这些课程 提不起兴趣,还是想读文学或历史学。他思虑再三,毅然向梁先生辞行。梁先生不阻青年人 之志向,欣然放行。这段相处时间虽不长,但梁先生那渊博的学识、宽厚的为人,给青年阎 宗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④一个偶然的机会,阎宗临结识了留法归国的学生华林。华林得知阎宗临想读“洋书” 的理想后,竭力劝说他赴法勤工俭学,并应允为他在法国联系工作事宜。 ⑤历经一个多月的海上颠簸,阎宗临终于到达法国马赛港,通过华法教育会进入公学开 始学习法文,同时打一些零工维持生计。经历了将近四年的打工生涯,阎宗临于 1929 年冬 天正式注册为瑞士伏利堡大学文学院学生,主攻欧洲古代中世纪史。 ⑥拉丁文晦涩深奥,在语言学界有“死文字”之称。学校规定,东方国家的学生可以免 修拉丁文。学校里几位日本籍学生知难而退,申请免修,阎宗临这个中国学生却硬着头皮选 修了拉丁文。在阎宗临看来,这不仅是因为要获得伏利堡大学的文学硕士学位,必须通过拉 丁文考试;更是因为西方历史原著大多是用拉丁文写成的,不学通拉丁文,就无法真正理解 欧洲古代的历史和文化。本着“了解西方历史文化的灵魂”的精神,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 阎宗临熟练地掌握了拉丁文,听、说、读、写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1933 年夏,阎宗临 获得瑞士国家文学硕士学位。 ⑦1929 年 11 月,阎宗临拜访了心仪已久的罗曼·罗兰先生。在一间堆满书籍的接待室 里,他与罗曼·罗兰开始了一场超越年龄、语言、国籍等诸多界限的敞开心扉的畅谈。他们 从托尔斯泰谈到辜鸿铭,从《阿 Q 正传》谈到鲁迅,两人越谈越契合,越谈越投机。罗 曼·罗兰非常仰慕中国的古老文化,深为欧洲人对中国的不了解而感到惋惜。 ⑧1937 年 7 月,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阎宗临再也无法在书斋中安坐下去, 他毅然向岱梧校长辞行。校长再三挽留,说瑞士是中立国家,不会有战争的危险,而且他可 以帮助阎宗临取得瑞士国籍。阎宗临婉言谢绝了,他说:“国家有难,留在国外怎能安心? 外国人也会看不起你!” ⑨回到战乱中的故乡山西,阎宗临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到阎锡山处担任外文秘书,二是 到山西大学担任教授。作为受过西方民主文明洗礼的自由知识分子,阎宗临理所当然地选择 了后者。 ⑩1938 年,阎宗临赴桂林受聘出任广西大学历史系教授。身处战乱之中,面对亡国灭 种的危险,阎宗临决心用自己的全部心血,为保存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贡献一份华夏学人的 绵薄之力。正如他在《罗马史》自序中所写的那样:“一个读书人,在那离乱之时,外面秩 序破坏如同沙漠中的生活,所可求者,只有设法安定内心的纪律,埋头工作,我运用这种愚 蠢的认识,试将所授之罗马史,整理成书,这并不是一种如何新奇的著述,这只是一个清苦 的中国教授,苦守他战时岗位……” ⑪在桂林期间是阎宗临一生中学术成果最为丰硕的时期。在教学之余,他抓紧一切可 以利用的时间,写作了大量学术论文,在他去世后结集为《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欧洲文化 史论》《中西交通史》三部著作。 ⑫阎宗临在欧洲生活十几年,其中近四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对欧洲社会有丰富的感 性认识;他刻苦攻读欧洲的历史和文化,从本科直至博士,对欧洲又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加 之他又有深厚的国学根底,真正实现了中西会通,因此他的学术著作被誉为“中国世界史学 界多年来罕见的一种真学术”,而且这些著作又大多是在他四十岁之前完成的,这在 20 世纪 的史学界真可谓凤毛麟角,“大师级学者”的称号对他而言实属当之无愧。 (选自夏明亮《阎宗临:史学大家的辉煌与遗憾》,有删改) Ⅰ 检验读懂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阎宗临初中毕业后,拿着乔松岩老师资助的十元钱,只身一人前往北京报考高等师 范。这为他后来成为史学大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答案 × 解析 此处只是介绍了阎宗临少年时的求学经历,这段经历与他成为史学大师无关。 2.阎宗临说“我运用这种愚蠢的认识”“苦守他的战时岗位”,表明他在国家离乱之时, 以一个文人的方式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为国家排忧解难。(  ) 答案 √ 3.阎宗临的学术著作被誉为“一种真学术”,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他将深厚的国学与对欧 洲社会、历史、文化的理性认识融合起来,实现了中西会通。 (  ) 答案 √ 4.抗战期间,阎宗临苦守自己的战时岗位,埋首著书,结集出版了《世界古代中世纪 史》《欧洲文化史论》《中西交通史》三部著作。(  ) 答案 × 解析 三部著作的出版并非在抗战期间,而是在他去世后。 Ⅱ 解答题目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表兄既考虑了阎宗临的嗜书如命,又对阎宗临的前程有所希冀,主动提出每年资助 二十元供他读书,如此阎宗临的读书生涯才未致中断。 B.拉丁文晦涩深奥,为了真正理解欧洲古代历史和文化,阎宗临四年后正式注册为瑞 士伏利堡大学文学院学生后才开始选修拉丁文。 C.罗曼·罗兰非常仰慕中国的古老文化,突破了中西文化的界限深入阅读,并为欧洲 人对中国的不了解而感到惋惜。 D.选文引用阎宗临《罗马史》自序中的话,表明阎宗临在国家离乱之时愚钝笨拙,对 现实无能为力。 答案 D 解析 D 项,“表明阎宗临在国家离乱之时愚钝笨拙,对现实无能为力”表述有误,选 文第⑩段提及的“愚蠢的认识”是阎宗临的自谦之辞,且并非“无能为力”,阎宗临用一个 文人的方式为多难的国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阎宗临读书目标明确,信念坚定,毅然离开为其免除学杂费的重华书院,只因心中 有所向往;在瑞士打工五年,只为实现读“洋书”的心愿。 B.全面抗战爆发后,阎宗临选择回国并到山西大学担任教授,这是他作为受过西方民 主文明洗礼的自由知识分子的选择。 C.阎宗临的人生多有旁人相助,其表兄、化学老师乔松岩、梁漱溟、留法学生华林, 这些人的帮助能从侧面反映出阎宗临的才华过人和向学精神。 D.阎宗临的一生是知难而进的一生。为了求学,他不顾语言交流困难毅然选择出国勤 工俭学,并硬着头皮选修了晦涩深奥的拉丁文;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他明知国家离 乱动荡却毅然选择回国。 答案 A 解析 根据原文“经历了将近四年的打工生涯”可知 A 项“在瑞士打工五年”表述错误。 3.为什么说“大师级学者”的称号对阎宗临而言是当之无愧的?大师阎宗临身上有哪 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阎宗临不仅对欧洲社会有丰富的感性认识,而且对欧洲有深刻的理性认识, 同时又有深厚的国学根底,真正实现了中西会通,他的学术著作被誉为“中国世界史学界多 年来罕见的一种真学术”。②他的学术著作大多是在四十岁之前完成的,这在 20 世纪的史学 界可谓凤毛麟角。 (2)①对所钟爱的东西有着无比坚定的执着与韧劲。②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③在特殊 时期的内心自觉(文化使命感和责任担当)。 解析 本题分为两问,第一问要求分析“大师级学者”的称号对阎宗临而言当之无愧的 原因,实质是考查大师阎宗临的学术贡献,阅读文章可知“大师级学者”出现在第⑫段, 梳理总结后不难得出答案。第二问实质上是要梳理阎宗临的品质特征,但要特别注意“哪些 值得我们学习”这个问法,应该将阎宗临的个性品质上升为共性表达,比如,阎宗临个人对 历史学有着强烈的热爱与执着,但我们要学习的不是热爱和执着于历史,而是坚定追求自己 所钟爱的东西的精神品质。 Ⅲ 读写结合 一个读书人的家国情怀 阎宗临是一位有纯真爱国情怀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学者。自古以来,家国情怀已然潜移 默化于教书育人和读书明理之中,无数读书人把此作为人生的一种理想和追求。读书人无论 人生境遇如何,都秉承这种理想追求,其所有的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都深深植根于家国天 下之中。所以,家国情怀既是一种人生使命,一种责任担当,也是一种精神支柱。 家国情怀是读书人对国家、民族挚爱之心的由衷诠释。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 一种信念,也是一种责任。它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早已扎 根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而家国情怀实际上就是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倡导爱国爱家, 要报效国家,忠诚为国。这正是“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冰心的文学之路 阎纯德 ①1919 年,摧枯拉朽的暴风骤雨洗刷着中国的河山,造出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冰心, 就是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产生的第一批现代作家之一。女作家中同 期的如庐隐、冯沅君和苏雪林虽曾有与冰心齐名之誉,但终没有她那样的名气,稍晚一些的 凌叔华、沉樱、白薇、陈学昭等人也不能相比。 ②1918 年秋,她从贝满女中毕业后即考入协和女子大学理预科学习。冰心说:“我是 从入了正式的学校起,就选了医生这个职业,主要的原因是我的母亲体弱多病,我和医生接 触较多。后来请到了西医,我就更感兴趣了,他用的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我觉得这些 器械是很科学的,而我的母亲偏偏对听胸、听背等诊病方法,很不习惯,那时的女医生又极 少,我就决定长大了要学医,好为我母亲看病。”冰心的父亲也鼓励她说:“‘东亚病夫’ 的中国,是很需要良医的,你就学医吧!”冰心从小立志学医,所以尽管爱好文学,但对于 代数、几何、物理、化学、生物以至于天文、地质等科都特别用功,她都争取学好考好。 ③冰心在协和女子大学预科一年级时,正是“五四”运动爆发的那年。后来女大并入燕 京大学,称燕大女校。“五四”运动的第二天,冰心就被女校的学生会叫来当文书,投入爱 国运动的行列。同时又被选为北京女学界联合会的宣传股的成员。白天,她跟着当代表的大 姐姐们上街宣传,去大会旁听,募捐,晚上就写反帝反封建的各种文章。群众游行示威、演 说、火烧赵家楼……使这位刚跨入青年行列的文静女子感奋不已。冰心说:“从写宣传文章, 发表宣传文章开始,这奔腾澎湃的划时代的中国青年爱国运动,文化革新运动,这个强烈的 时代思潮,把我卷出了狭小的家庭和教会学校的门槛,使我由模糊而慢慢地看出了在我周围 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里的种种问题。这里面有血,有泪,有凌辱和呻吟,有压迫和 呼喊……都会引起我的许多感喟。” ④那时,联合会除了会刊登他们的宣传文字,还要他们再找报纸去发表。冰心找到《晨 报副刊》,因为她的表兄刘放园先生是《晨报》的编辑。那时她才正式用白话写作,用的是 她的学名谢婉莹,发表的是职务内应作的宣传文字。冰心说:“放园表兄觉得我还能写,便 不断寄《新潮》《新青年》《改造》等新出的杂志给我看。我从书报上,知道了杜威和罗素, 也知道了托尔斯泰和泰戈尔。这时我才懂得小说里有哲学的,我的爱小说的心情,又显著地 浮现了。我酝酿了些时,写了一篇小说《两个家庭》,很羞怯地交给放园表兄。用冰心为笔 名,一来是因为‘冰心’两字,笔画简单好写,而且是‘莹’字的含意;二来是我太胆小, 怕人家笑话批评,冰心这两个字,是新的,人家看到的时候,不会想到这两个字和谢婉莹有 什么关系。” ⑤三天之后,小说居然发表了。刘放园抓住冰心毫不放松,竭力鼓励她再写。当时,发 表的喜悦也使她无法放下那支已经“写得滑了手”的笔,一口气做下去,几乎每星期都有出 品,多半是“问题小说”,如《斯人独憔悴》《去国》《秋雨秋风愁煞人》《庄鸿的姊姊》等等。 这时的冰心,几乎完全陷入了创作的冲动之中。由于社会宣传活动和写作,她的理科功课落 后了很多,对于学习的前途,冰心有不少焦虑。在她左顾右盼之时,周围的人都劝说她弃理 学文。朋友的意见终于使她改变了初衷,于 1921 年理预科毕业后,就改入了文本科,而且 还跳了一级。从此,她立志要走文学这条道路了。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下了学,便把书本丢开,一心只想做小说,眼前的问题做完了,搜索枯肠的时候,一 切回忆中的事物,都活跃了起来。快乐的童年,大海,荷枪的兵士,供给了我许多的单调的 材料。回忆中又渗入了一知半解,肤浅零碎的哲理。 (节选自《冰心自述》) ②她以为“文艺好像射猎的女神”,而她是“勇猛的狮子”,在她“逾山越岭,寻觅前途 的时候”,受了文艺的“当胸一箭”,于是便从“万丈的悬崖上,倏然奔坠于”文艺的“光华 轻软的罗网之中”。 (节选自茅盾《冰心论》) Ⅰ 检验读懂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20 世纪 20 年代,国家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暴风骤雨洗刷着中国河山,如此环境 促成了冰心后来所取得的文学成就。(  ) 答案 √ 2.冰心不仅爱好文学,而且在代数、几何、物理、化学、生物以至于天文、地质等方 面都学有成就。(  ) 答案 × 解析 原文第②段是说“但对于代数、几何、物理、化学、生物以至于天文、地质等科 都特别用功,她都争取学好考好”,“学有成就”错误,文中只提及“特别用功”和“争取学 好考好”。 3.用冰心的笔名,有多种原因。一是因为“冰心”两字与“莹”的密切关系,二是怕 别人批评,用新名可以避免尴尬。(  ) 答案 √ 4.文中叙写冰心的人生经历,表现冰心的思想变化,突出冰心的文学追求,多次借用 冰心的原话,有利于凸显内容的真实性,让文章更具说服力。(  ) 答案 √ Ⅱ 解答题目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出现的第一批现代作家,在与她同期和稍晚的一些女 作家当中,她应是最为有名的一位。 B.冰心立志学医,除了对学医有兴趣外,也因她对母亲的孝心,她要为母亲治病,同 时父亲也鼓励她为救国学医。 C.冰心为能在报纸上发表宣传文字,才用白话写作并署学名,但在发表小说时心中有 顾虑,就用“冰心”作为笔名。 D.由于社会宣传活动和写作,导致理科功课落后,这使冰心很焦虑,最终在朋友的劝 说下,她改变了学医的初衷,弃理从文。 答案 C 解析 强加因果关系,“冰心为能在报纸上发表宣传文字,才用白话写作并署学名”分 析不当,根据原文第④段可知,原文并无此意。用笔名,还因为“冰心”二字,简单好写, 又是“莹”字的含意。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开头通过冰心与同期和稍晚的一些女作家在名气上的对比,表现出冰心在文学 上的突出成就,也为下文写冰心最终弃理从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B.“五四”运动爆发后,冰心做了燕大女校学生会的文书,又被北京女学界联合会选为 宣传股成员,这是因为冰心名气很大,成绩优异,写宣传文章很积极。 C.冰心受到表兄刘放园的鼓励和新出版的杂志书报的影响,对小说有了更深的认识, 懂得了小说中是有哲学的,也从回忆中汲取素材,写出了不少“问题小说”。 D.冰心运用形象化的比喻来指出自己是如何走上文学之路的,她认为自己被文艺俘获, 在文艺的影响下,原本狮子般勇猛的她变得柔软文静了。 答案 C 解析 A 项,“为下文写冰心最终弃理从文作了很好的铺垫”分析不当。开头的对比带 有作者明显的评价,且发生在冰心弃理从文之后,不能说是铺垫。B 项,“这是因为冰心名 气很大,成绩优异”分析不当。原文中没有说原因是“冰心名气很大,成绩优异”;且“写 宣传文章很积极”是在被选之后。D 项,“在文艺的影响下,原本狮子般勇猛的她变得柔软 文静了”分析不当,明显是对相关链接②内容的错误理解,“勇猛的狮子”是说冰心的个性 在追求中体现出的一种精神,“光华轻柔”是说文艺的特点和文艺给冰心的审美感受。 3.冰心曾说,是“五四”运动的惊雷把她“震”上创作道路的。请结合材料,就作家 与时代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时代产生作家(作家随时代产生),冰心就是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产生的 第一批现代作家。(或:冰心受到“五四”文化革新运动的时代潮流影响,从写宣传文章开 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2)时代影响作家的创作,冰心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当时中国的社会问 题都促使冰心的创作关注社会生活。(3)作家创作反映时代,冰心创作的“问题小说”反映 了当时自己的经历和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 解析 “是‘五四’运动的惊雷把她‘震’上创作道路的”,主要围绕时代对作家的影 响以及作家作品反映的时代特点阐述,抓住关键句“冰心,就是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在‘五 四’新文学运动中产生的第一批现代作家之一”“‘文化革新运动,这个强烈的时代思潮, 把我卷出了狭小的家庭和教会学校的门槛,使我由模糊而慢慢地看出了在我周围的半封建半 殖民地的中国社会里的种种问题’”“几乎每星期都有出品,多半是‘问题小说’”等进行分 析概括。 Ⅲ 读写结合 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 冰心受到“五四”文化革新运动时代潮流的影响,从写宣传文章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她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当时中国的社会问题都促使其关注社会生活进行创作。正可谓是天下艰 难际,时势造英雄。 作品和现实之间血肉相连,作家要有能力站在一个高处去看待时代,看清我们身处的生 活。作家应该做到写自己想写的,写自己能写的,写自己能写好的。新的时代,文学必然也 面临新的挑战。于作家而言,要做的就是从脚下的土地出发,不断丰富文学对生活和时代的 表达,让文学在今天得到更新的发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