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4.17 KB
- 2021-06-0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一语文答案(B)第 1 页(共 3 页)
高一语文试题(B)参考答案
1.(3 分)D(A. “不需要外来文化”错,原文“不照搬照抄的外来文化”B. 两个方面的经验
概括有误,应为“将文化基因注入传统产业”或“以当时特色产业为根基,着力挖掘产业
的附加值”。C. 材料二没有谈创新)
2.(3 分)C(文化和商业,不是二选一,而是相辅相成的)
3.(3 分)B(照搬外国文化,与材料一中作者观点相悖)
4.①采用总分总的方式展开论述。②首先,通过对比引出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③然
后运用破立结合法,先列举错误表现再谈正确做法。④最后总结全文,表明特色小镇建设
要回归文化的观点。( 4 分。每个要点 1 分)
5.(1)小镇文化建设应当保护好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大拆大建、过度商业化。( 2)深度
梳理当地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挖掘提炼出小镇独特的文化基因。( 3)处理好文化和产业的
关系,把文化作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6 分。每点 2 分。其它答
案,只要合理,可酌情赋分)
6.(3 分)C(母亲对父亲的接受、劝长子与他父亲和解,除了出于对父权家长制的理解与顺
从,还有对夫爱的渴望,对完整的家的渴望)
7.(3 分)B(“不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错,文中父亲和贤一郎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冲突)
8.贤一郎亲眼见过以前父亲的荒唐,所以痛恨他;(2 分)新二郎只见过现在年老体弱的父
亲,所以可怜他。( 2 分)
9.示例
同意。( 2 分)从父权家长制的角度,贤一郎应该接受父亲;从情感的角度,父亲的归来
是贤一郎没预料到的,他恐惧、厌恶、憎恨和悲哀,这是矛盾之处。但血缘是任何东西都
无法阻隔的,当多年积压的愤怒已经发泄完毕、父亲已经忏悔,看到父亲的确需要照顾,
听到母亲的哀求,知道弟弟妹妹对父爱的渴望,他不想继续没有父亲,所以结尾出现了突
然转变,这是理智与情感的统一。(6 分。观点 2 分,矛盾性分析和统一性分析各 2 分)
10 .(3 分)C(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11 .(3 分)A(“它是平明以后的那一时段”说法错误)
12 .(3 分)D(“其勇可嘉”错。苏轼认为张良刺杀秦始皇之举是匹夫之勇)
13 .(1)第二天一看老人送的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因而觉得这部书非同寻常,经常学
习、诵读它。( 4 分。“旦日”、判断句式、“异”各 1 分,句意通顺 1 分)
(2)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锋芒是不可以触碰的,而当他处于强弩之末时则有
可乘之机。(4 分。“急”“犯”“末”各 1 分,句意通顺 1 分)
高一语文答案(B)第 2 页(共 3 页)
14 .①张良作虽有盖世之才,但不能忍受一时之愤,难成大事。②老人想让张良懂得,要成
就一番大事业必先学会隐忍。(3 分。张良自身特点 2 分,老人的目的 1 分)
15 .(3 分)C(“着意烘托铁关、交河戍之高”错)
16 .①动静结合:既有“凝未开”的静态描摹,又有“风断雨回”的动态刻画;②时空交替:
既有朝开暮合的时间的纵向变化,又有绕树掩河的空间的横向展开;③正面描写与侧面
描写结合:既有“满山凝未开”正面展现,又有与“飞鸟不敢来”侧面描写。(6 分。每
点 2 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7.(1)率尔而对 如其礼乐 (2)秦晋围郑 郑既知亡矣
(3)所见无非全牛(者) 未尝见全牛(也) (每句 1 分,共 6 分)
18 .(3 分)C
19 .①“扑打”将麦子拟人化,写出麦浪翻滚的气势;“涌”写出麦浪翻滚的动态情景,准
确形象。( 2 分)
②昭示着麦子的生命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2 分)
20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 (3 分)
21 .文创产品是源于文化主题、经由创意转化、具备市场价值的产品。(4 分。定义的内容与
形式各 2 分)
22 .登记室医生核实接种对象,凡生病、过敏者,暂不接种;符合条件的接种对象到接种室
接种疫苗,医生做好接种记录;然后接种对象到留观室休息,以观察反应;最后医生完
成整理、消毒接种现场等后续工作。( 6 分。内容要点齐全,4 分;逻辑关系通顺 2 分)
23 .参照 2019 年山东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建议以 44 分为基准分。
参考译文:
(甲)
张良曾经徜徉于下邳桥上,有一个老人,穿着粗麻布短衣,走到张良(所在)的位置,径
直把他的鞋落到桥下,看着张良说:“小子,下去把鞋捡上来!”张良有些惊讶,想打他。因
为见他年老,勉强地忍了下来,下去捡来了鞋。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已经替他把
鞋捡了上来,就直着身子跪着替他穿上鞋。老人穿上鞋,笑着离去了。张良十分惊讶,随着
老人的身影注视着他。老人离开了约有一里路,又返回来,说:“你这个孩子可以教导教导。
五天以后天刚亮时,跟我在这里相会。”张良于是觉得这件事很奇怪,跪下来说:“嗯。”五天
后的拂晓,张良到了那里。老人已先在那里,生气地说:“跟老年人约会,反而后到,为什么
高一语文答案(B
呢?”老人离去并说:“五天以后早早来会面
里,又生气地说:“又来晚了,这是为什么 ?
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过了一会儿,老人也来了
书,说:“读了这部书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
穀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完便走了,没有别的话留下
天一看老人送的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因而觉得这部书非同寻常
张良当初在下邳桥上遇见那个给他太公书的老人
果然见到了 穀城山下的黄石,便把它取回 ,
以后每逢扫墓以及冬夏节日祭祀张良的时候 ,
太史公说:学者大多说没有鬼神,然而又说有精怪
也够神奇了。高祖遭遇困厄的情况有多次了
不是天意吗?皇上说:“出谋划策于营帐之中
为此人大概是高大威武的样子,等到看见他的画像
照相貌来评判人,在对待子羽上就有所失。”
(
张良在桥上接受一位老人赠兵书的传说
代隐居的君子,出来考验张良的呢? 观察桥上老人用来含蓄地表达心意的言行
贤互相警示提醒的道理,世俗之人未能明察
人的用意并不在于授予兵书上。当韩国灭亡
镬等种种酷刑来对待天下有才能的人,平白无故遭到杀戮的人真是难以计其数
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无法施展他们的本领
可以触碰的,而当他处于强弩之末时则有可乘之机
想凭一人之力,用大铁锤的一击来达到目的
间连一根头发也容不下,那是何等危险啊 。
么?因为他的身体值得珍惜,而不值得为干盗贼之类的事去死
不去策划伊尹、姜太公之类安邦定国的谋略
图在侥幸中保存性命,这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惋惜的原因
无礼的行为来刺激他,张良如果能够忍受的话
“这孩子是可以教育的。”
B)第 3 页(共 3 页)
五天以后早早来会面 。”五天后鸡一叫,张良就去了。老人又先在那
?”老人离去并说:“五天后再早点儿来。”五天后,
老人也来了 ,高兴地说:“应当像这样。”老人拿出一部
读了这部书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 。十年以后就会发迹。十三年后你到济北见我,
没有别的话留下 ,从此也没有再见到这位老人。第二
张良因而觉得这部书非同寻常 ,经常学习、诵读它。
张良当初在下邳桥上遇见那个给他太公书的老人 ,在别后十三年张良随高祖经过济北时,
,奉若至宝地祭祀它。留侯去世,与黄石一起安葬。
,也同时祭祀黄石。
然而又说有精怪 。至于像留侯遇见老人赠书的故事,
高祖遭遇困厄的情况有多次了 ,而留侯常在这种危急时刻建功效力,难道能说
谋划策于营帐之中 ,决定胜负在千里之外,我比不了子房。”我以
等到看见他的画像 ,相貌却像个美丽的女子。孔子说过:“按
”对于留侯也可以这样说。
(乙)
张良在桥上接受一位老人赠兵书的传说 ,这件事太怪诞不经了;那又怎么能知道不是秦
观察桥上老人用来含蓄地表达心意的言行 ,都是当时圣
世俗之人未能明察 ,把桥上老人看做鬼神,又大错特错了。而且老
当韩国灭亡 ,秦国正处在强盛的时候,秦国用刀、锯、鼎、
平白无故遭到杀戮的人真是难以计其数 ,那时即使有
也无法施展他们的本领 。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锋芒是不
而当他处于强弩之末时则有可乘之机 。然而张良却不能忍耐一时愤怒的情绪,
用大铁锤的一击来达到目的 。当时,张良虽然侥幸没有死,但实际上生死之
。贵族子弟,不会死于干盗贼这类事上,这是为什
而不值得为干盗贼之类的事去死 。张良凭着他压倒世人的才华,
姜太公之类安邦定国的谋略 ,却只想采用荆轲与聂政那样行刺的小计谋,企
这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惋惜的原因 。正因为如此,老人才故意用傲慢
张良如果能够忍受的话 ,然后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所以老人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