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79 KB
  • 2021-06-02 发布

【语文】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社会治理智能化,就是在网络化和网络空间基础上,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重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的形态,使社会治理层次和水平得到提升,使治理层次更加优化、更加科学、更加智慧。要在促进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深入融合中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我们就必须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并充分应用好大数据资源。‎ 社会治理内嵌于社会结构之中,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一方面,当前社会治理所服务的对象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社会阶层结构出现新老演化,人口的年龄结构、素质结构和空间分布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群体日益扩大,家庭结构呈现规模小型化、类型多样化特征,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跨地区流动已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特别是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的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课题。另一方面,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也从政府单一主体过渡到一个由政府、非政府组织、公众个体等构成的行动者系统。这些变化迫切需要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也为社会治理智能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智能化意味着精准分析、精准治理、精准服务、精准反馈。各类社会治理主体通过获取、存储、管理、分析等手段,将具有海量规模、快速流转等特征的大数据变成活数据,广泛应用于社会治理领域,更好地服务不同社会群体,将成为政府和社会组织实施智能治理的重要法宝。‎ 长期以来,社会治理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风险的不可控性和难以预见性。现代社会处于信息化和网络化复杂交织的图景之中,与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背景相叠加,使现代社会治理呈现出新特征。总的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是严峻复杂的,表现为短期矛盾和长期矛盾叠加、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并存、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特别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较为薄弱等等。以往,政府对经济、社会进行研究的实证数据,主要源于抽样调查数据、局部碎片数据、片面单一数据,有时甚至纯粹基于理论和经验假设,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模糊性。大数据技术能够通过交叉复现、质量互换、模糊推演等手段有效提升整合各方面数据资源的能力,使政府决策的基础从少量的“样本数据”转变为海量的“全体数据”,为有效处理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提供新的可能性。‎ ‎(摘编自杨雅厦《应用大数据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口的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主要表现为高学历或高技能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 B.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课题,因而他们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 C.以前,政府是社会治理的单一主体;现在,政府只是参与社会治理的众多主体之一。‎ D.当前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复杂交织,使我国现代社会治理呈现出新的特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简要地说明了实现社会治理智能化的基础、方法和要达到的目标及其要求。‎ B.第二段分析了社会结构和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的变化,论述了社会智能化治理的可行性。‎ C.第三段阐明智能化的精准特点,论述了广泛应用活数据服务社会对智能治理的重要意义。‎ D.文章最后通过对比论证,论述了大数据技术为社会智能化治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社会治理还没有达到智能化,是因为现有的网络化和网络空间,不能使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在一起。‎ B.只有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并充分应用好大数据资源,才能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C.以往,政府对经济、社会进行研究的实证数据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模糊性,这给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带来了障碍。‎ D.如果能扭转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较为薄弱的现状,就有可能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复杂的形势有所好转。‎ ‎【答案】1.C 2.B 3.A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A项,“主要表现为高学历或高技能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表述不准确.元文说“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大型很是或中心城镇集聚”,并未说明主要是高学历或该技能人口在流动;B项,强加因果关系;D项,表述不全面,“使我国现代社会自立呈现出新的特征”的原因,除了“当前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复杂交织”以外,还有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时期。‎ ‎【2题详解】‎ 试题分析:“论述了社会智能化治理的可行性”不准确,主要是论述了提升社会治理只能化的迫切性。‎ 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B项曲解文意。‎ ‎【3题详解】‎ 试题分析:“不能使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在一起”错。原文说“重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的形态”,即现有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是彼此关联的,“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只是“重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明月寺 叶 弥 ‎“山上有一座明月寺,寺里头就只有住持夫妇两人。两人本是城里人,七零年春天来的,不知道为什么要来。来了快三十年了,从来不见有亲戚来看他们……男的叫罗师傅,女的叫薄师傅。两个人虽说是寺院住持,但从来就是俗家打扮,一直夫妻相称。你说奇怪不奇怪?”因了这话,我走进了竹林掩映里的明月寺。‎ 这是一座小庙,进了门,眼前一黑,过了片刻才看清室内的陈设。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摆在屋子正中的木龛里。‎ 薄师傅从木龛后面走出来。一看见她,我就知道这是薄师傅。她是个清瘦的老妇人,薄薄的身体,薄薄的头发,皮肤是暗白的,带着一点灰,与这幽暗的屋子很相配。她的眼神很特别,清而亮。她看人的时候,眼神专注,让人感到里面仿佛有许多要紧的内容,但仔细一看,里面什么都没有。‎ 她看了我一眼,说道:“要不要求签?”又补充了一句:“我这寺里的签,和别处不一样,不分上中下签。只要签上说的话对你有些用处,那就是上签。”于是我在观音面前焚香,磕头,在竹筒里抽了一支签,上面说道:‎ 海市蜃楼 过眼云烟 落花流水 浮生若梦 我突然无可抑制地感到悲戚。‎ 薄师傅又注意地看我一眼,说:“求签就像读书,在信与不信之间,最好。”‎ 我问她:“那到底是信还是不信?”‎ 她素白的脸上略略有些笑容了,她说:“这个我说不清楚。”又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像你这样喜欢泾渭分明。”‎ 我突然有个感觉,薄师傅以前可能是个教师,如果她是个教师的话,她一定是语文老师。我立刻把我的感觉对薄师傅说了。我看见她先惊后喜,喜悦之色在脸上一掠而过,代之以淡淡的悲戚。‎ 当我陷入无言的时候,薄师傅却说话了:“我领你看我种的花去。”‎ 薄师傅对我说,大部分是她从山上移下来的,譬如这种花,叫“剪春罗”。‎ 她特地用手指向我指示。‎ 我对薄师傅说:“哦,我知道了。‘剪春罗’里面有个‘罗’字,‘罗’,就是罗师傅——这花是你为了罗师傅种的。”‎ 她蹲在菜地里,不看我,脸冲着一地的菜笑了,笑得十分真心,脸有些红了。看见她的笑容,我知道她平时不大笑的。凭她窈窕的背影,我又可以断定,她年轻时定是一个人人宠爱的大美人。‎ 罗师傅在院子里扫地,薄师傅走过他的面前,也不看他,像自言自语地说:“小囡说,‘剪春罗’是我特地为你种的。”罗师傅也像是自己咳嗽一声似的说:“我说也是。”‎ 他俩已经默契得用不着神色和眼光交流了。‎ 我们三个人就在厨房里的小桌子上吃晚饭了。“小囡。”薄师傅叫我了,她那如水的眼波看着我,“吃菜。”她对我说。‎ 罗师傅说:“你莫叫人家老是吃。你叫人家看看窗子外边的云。”‎ 厨房的西墙上有一面窗子,窗子外面是满山的姹紫嫣红,姹紫嫣红的上面——天空上,有更绚丽的颜色。只是一天的结束,天空却像再也不回来似的,拼足了力气灿烂地谢幕。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些美丽的云霞,甜甜的,甜得怅惘。‎ 我说:“罗师傅这么浪漫,怪不得薄师傅给你种‘剪春罗’呢。”‎ 两个人都看着我微笑。‎ ‎……‎ 第二天早晨下山,罗师傅送我。温暖的纯金色的阳光照着满山的露珠,我走了老远,还能看见薄师傅站在庙门口朝我们张目眺望的身影。‎ 罗师傅送我到山脚下,郑重地问:“你什么时候再来?”‎ 我说:“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吧。”‎ 他又说:“我和薄师傅等你来。”‎ 一个月、两个月弹指一挥。春天过去了,夏天过去了,秋天轰轰烈烈地开始,我这才突然想起我的许诺。‎ 在山路上就看见明月寺被脚手架包围着,许多匠人在脚手架下忙碌。‎ 我预感不妙:“罗师傅和薄师傅呢?”‎ 匠人头领说:“薄师傅死了有两个月了,罗师傅走了也有一个月了。薄师傅是病死的,一个劲地瘦,瘦得像掉在地上一个冬天没烂的树叶子。罗师傅到孤郎岛上的香花寺正式出家了,法名慧尘。”‎ 往事里的往事,我已无可猜测。他们到底是谁?有着什么样的秘密?没人知道。明月寺不会说话。‎ ‎(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第1自然段借他人的一番话,交代了两位主人公的离奇身世、故事发生的缘起及时代,开篇设置悬念,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我”对签上所说感到悲戚,薄师傅却说出“信与不信之间,最好”及年轻时喜欢泾渭分明的话,对比之下,表现出她经历世事变幻后的平静心态。‎ C.小说以“我”的所见所感为线索,描写明月寺中罗师傅和薄师傅的俗家生活,观察细致,语言平淡舒缓而又生机充盈,不动声色却又自然真实。‎ D.罗师傅和薄师傅的爱情是一种逃遁在外的爱情,看似世外桃源,其实却仍然承受着俗世的痛苦,而对他们痛苦的谜底,“我”也无法揭破。‎ ‎5.小说中的薄师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6.小说中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4.A 5.①一位清瘦的老妇人,皮肤暗白,带一点灰,眼神清而亮,看人时很专注。②性格温柔,本性纯真而不做作,待人亲切。(从带我去看花及叫我吃菜等情节可看出)。③一个有思想的知识分子。对于世事、人生有特别的认识(从求签一事可看出)。④追求浪漫的生活和爱情,(从“剪春罗”一事看看出)有着难以言明的悲伤过去。⑤在特殊的时代因为痛苦的遭遇而逃遁,远离城市。 ‎ ‎6.①渲染了宁静和谐、温馨美好的氛围。②突出了罗师傅的浪漫情怀,烘托了罗、薄两位师傅的浪漫爱情。③“天空却像再也不回来似的,拼足了力气灿烂地谢幕……甜得怅惘”的描写和后文形成照应,暗示了罗、薄二人的悲伤结局。‎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分析”,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A项,“离奇身世”错误,“离奇”指情节不平常,不在人的意料之中,或者已经发生却让人觉得不敢相信的事实。从他人的话中至少知道“两人本是城里人,七零年春天来的”,所以还谈不上离奇的身世,用词不准确。‎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应把握住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人物形象相当于分析概括人物性格,结合文本用两个字的词语或者四字短语概括出来,一般用形容词性。‎ 从薄师傅的肖像描写来看,“她是个清瘦的老妇人,薄薄的身体,薄薄的头发,皮肤是暗白的,带着一点灰”“她的眼神很特别,清而亮。她看人的时候,眼神专注”,筛选意思重复的描写语句整合得第一点。从她的神态描写看,“她蹲在菜地里,不看我,脸冲着一地的菜笑了。她笑得十分真心,脸有些红了”,可见她是个本性纯真而不做作的人。而“她素白的脸上略略有些笑容了”“看见她的笑容,我知道她平时不大笑的”,以及她与“我”交谈的那种不紧不慢的语气,可知薄师傅性格温柔,能够注意到“我”悲戚的神情,带“我”去看花、招呼“我”吃菜等细节,表现了薄师傅待人亲切。在求签一事的交谈中,如“只要签上说的话对你有些用处,那就是上签”“求签就像读书,在信与不信之间,最好”等语言描写,我们可以看出薄师傅对于世事、人生有特别的认识,正如“我”想的“薄师傅以前可能是个教师,如果她是个教师的话,她一定是语文老师”,薄师傅“先惊后喜”,可以猜测她是一个有思想的知识分子。薄师傅领“我”去看她种的花,以及“我”说“剪春罗”是薄师傅特地为罗师傅种的,薄师傅也不否认,可见薄师傅追求浪漫的生活和爱情,但“我看见她先惊后喜,喜悦之色在脸上一掠而过,代之以淡淡的悲戚”“看见她的笑容,我知道她平时不大笑的”也透露着她有着难以言明的悲伤过去。从第1段他人的话语中,“两人本是城里人”“来了快三十年了,从来不见有亲戚来看他们”,又结合薄师傅那样优雅明理的性子,却隐居山上,可以想见薄师傅在特殊的时代因为痛苦的遭遇而逃遁,远离城市。‎ ‎【6题详解】‎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对文章中具体句子含义的理解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语句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解答本题,需要先了解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介绍故事发生背景,交代事件、地点、人物什么的,推动情节发展,深化文章主旨,还可以渲染某种气氛,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暗示人物结句等作用,用隐喻或者暗喻的手法来突出这些,本题可结合文本加以分析回答即可。‎ 从景物描写的语句来看,“满山的姹紫嫣红”“有更绚丽的颜色”“美丽的云霞,甜甜的,甜得怅惘”,这样美丽绚烂的景色,让“我们”看得入迷,看得沉醉,不再言语,渲染了宁静和谐、温馨美好的氛围。结合上下语境,薄师傅叫“我”吃菜,但细心的罗师傅却发现了窗外的美景,“我”也打趣着“罗师傅这么浪漫,怪不得薄师傅给你种‘剪春罗’呢”,突出了罗师傅的浪漫情怀,烘托了罗、薄两位师傅的浪漫爱情。这样美丽的景物描写,却描写道“只是一天的结束,天空却像再也不回来似的,拼足了力气灿烂地谢幕”,甚至“甜得怅惘”,照应了结局“薄师傅死了有两个月了,罗师傅走了也有一个月了。薄师傅是病死的,一个劲地瘦,瘦得像掉在地上一个冬天没烂的树叶子。罗师傅到孤郎岛上的香花寺正式出家了,法名慧尘”,二人走得悲凉,一个走了,另一个相爱的人也跟着离开,二人的故事也变成前尘往事,可以说景物描写暗示了这样悲凉的结局。‎ ‎【点睛】小说阅读的选择题考查的范围非常广泛,所涉及的考点有分析人物形象、梳理小说 情节、概括小说主题、鉴赏表达技巧等,可以说是一种综合型试题。做好这种题目,既要通观全文,又要分析细节。(1)首先要分析人物,明辨感情。小说中的人物是鲜活的,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会通过小说中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或爱或憎,或褒扬或贬抑。在选项中,命题人往往从轻重失误的角度设置陷阱。(2)然后根据情节,分析因果。在选项中命题人往往从强加因果、曲解原文、断章取义等角度设置陷阱。遇到这类选项,考生要结合相关情节仔细推究小说的因果关系。(3)借助原文,明辨技巧。这道题时常考查表达技巧,在选项中,命题人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小说进行赏析,一般会从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的角度设置陷阱。考生要对表达技巧的基础知识心中有数,准确判断小说是否采用某种表达技巧。(4)最后还要梳理内容把握主旨。一篇小说中有情节设计、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多项具体内容,这些内容又都和主旨情感有关。命题人往往会在内容和主旨上设题。‎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日韩三国在电动车产业展开“电池战争”,《曰本经济新闻》14曰报道称,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车市场,并向电池产业的顶峰攀登,而较早开发电动车电池技术的日本和韩国正争相增加生产,有分析称,东亚三强正在上演电动车电池的“三国演义”。‎ 报道称,中国政府积极扶持电动汽车产业,正颠覆超过130年的汽车产业史,目前在全球十大锂电池厂商中,中国企业占据七席。排名第一为日本的松下、排名第二、三位的分别是中国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进入前十的还包括LG化学和三星SDI两家韩国企业。电动车电池领域形成“东亚三强”的局面。‎ 在产能方面,中国当仁不让地处于领先。《日本经济新闻》称,福建宁德时代在2017年的锂离子动力电池销量从2016年的6.8吉瓦时增加到11.8吉瓦时。比亚迪亦不甘落后,到2020年其动力电池制造能力将扩大到60吉瓦时,这一数字相当于2017年中国总产能的一 半。报道援引彭博新能源财经的预测称,到2021年中国将生产全球70%的电动车电池。‎ 而对于日本企业来说,其竞争力则来源于电池技术领域的创新。文章指出,丰田在被认为可接替锂电池的固态电池技术方面进行了领先的研究,计划到2030年将花费1.5万亿日元用于下一代电池的研发项固,包括固态电池。丰田还领导由新能源和工业技术开发组织发起的100亿日元国家项目,以开发固态电池的基本技术。‎ 韩国企业也在不断发力。报道称,LG化学在中国增加了新的生产能力,上个月在南京开设了第二家电动车电池厂。LG化学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表示,新工厂的任务是应对全球电动车电池需求的速增长。到2019年底,LG化学预计该工厂每年可生产50万块电池,为中国和其他亚洲市场的电动车制造商供货。‎ 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固态电池作为能将电动车续航里程大大提升的新技术将是中日韩电池企业展开争夺的“技术高地”。有分析称,松下、丰田在固态电池 核心技术方面仍处于领先地位,供应特斯拉的高镍圆柱电池就是日本企业的龙头产品,在高密度能量技术方面处于领先。‎ 目前,汽车电池厂商们已经纷纷与车企建立合作,为其提供电池,并试图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战略合作关系版图。如宁德时代的主要客户为德国车企,松下的客户为日美车企,LG化学的客户则为韩国和欧洲车企。‎ ‎(摘编自:环球网)‎ 材料二 :‎ 国内动力锂电企业产能规划明细(GWh)‎ 注: GWh为电功单位。‎ ‎(摘编自:中国产业信息网)‎ 材料三:‎ 材料革命主导未来趋势 据了解,2025年前后,新一代拥有低钴、高能量密度和阴极锂镍锰钴(NMC)811等特性的锂离子电池将进入量产。在石墨阳极中加入少量的硅,可将能量密度提高50%,而能够承受较高电压的电解质盐也将有助于提高性能。‎ ‎2025年至2030年期间,锂金属为阴极、石墨/硅复合材料为阳极的锂离子电池可能会进入设计阶段,甚至还可以引入固态电解质以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和电池安全性。此外,锂离子技术可能会被锂空气、锂硫等其他有着更高能量密度和更低理论成本的电池所取代。但这些技术的发展水平仍非常低,实际性能尚待测试。‎ ‎2018年7月26日出版的Nature主刊上,一篇题为《距离锂电子电池革命仅余十年》的文章指出:锂离子电池性能和价格的演进速度正在放缓。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在电极材料的晶体结构中,可以储存的电荷量快要接近理论最大值;市场规模的增长难以继续带来大幅度的价格降低。更糟糕的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电极材料,如钴和镍十分稀缺,且价格昂贵, 如果没有任何新的变化,预计在2030 -2037年间(或更早久钴和镍的需求量就会超过产量。 另一方面,新的替代电极材料,如储量丰富的铁、铜,则还处于早期研究阶 段。文章呼吁材料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费资助机构等加大对基子储量丰富的铁、铜等材料的电极材料的研究,否则, 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发展将受到限制。‎ ‎(摘编自:能源评论)‎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沃特玛动力锂电子电池公司产能曾列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前列,但据预测数据,其往后发展可能停滞。‎ B.现实与预测趋势显示,中国动力锂电子电池整体供应量是需求量的数倍,结构性产能过剩较为严重。‎ C.就整体而言,中国动力锂电子电池产能发展迅速,2016年达到101GWh,2020年将达到近 246GWh。‎ D.与品牌企业相比,中国其他动力锂电池企业的产能供应量呈下滑趋势,可见品牌效应是锂电池企业发展的关键。‎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锂离子电池性能演进速度正在放缓,原因之一是其晶体结构电荷储存量不大。‎ B.随着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的增长,锂离子电池的价格难以继续大幅度降低。‎ C.中国的锂电企业在产能方面处于领先,而日本企业注重在技术领域引领创新。‎ D.未来我们可能用上锂空气、锂硫等有着更高能量密度和更低理论成本的电池。‎ ‎9.中国企业应如何应对挑战,向电池产业的顶峰攀登,请简要概括说明。‎ ‎【答案】7.D 8.A ‎ ‎9.①中国企业应积极拓展国外市场,避免国内恶性竞争,解决整体供应量大于需求量的问题。②加大电池核心技术领域的创新,争夺能将电动车续航里程大大提升的固态电池的“技术高地”,提升竞争力。③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战略合作关系版图,加大与车企合作的力度。④加大对基于储量丰富的铁、铜等材料的电极材料的研究,避免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发展受到限制。‎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 D项,“可见品牌效应是锂电池企业发展的关键”错误,虽然图表中显示,与品牌企业相比,中国其他动力锂电池企业的产能供应量呈下滑趋势,但是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如“对于日本企业来说,其竞争力则来源于电池技术领域的创新”“加大对基子储量丰富的铁、铜等材料的电极材料的研究,否则, 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发展将受到限制”等强调了技术核心才是产能的关键,所以选项强加因果。‎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A项,“原因之一是其晶体结构电荷储存量不大”错误。结合文本内容“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在电极材料的晶体结构中,可以储存的电荷量快要接近理论最大值;市场规模的增长难以继续带来大幅度的价格降低”分析,“电荷储存量不大”不是“演进速度正在放缓”的原因之一,“储存的电荷量快要接近理论最大值”才是。‎ 故选A。‎ ‎【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答案来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 题干“中国企业应如何应对挑战,向电池产业的顶峰攀登”,表面看是提出对中国企业应对挑战的做法,但是可以基于原文中国取得成功的经验做法整合答案。结合材料一“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车市场……电动车电池领城形成‘东亚三强’的局面”分析可知,中国企业应积极拓展国外市场,避免国内恶性竞争;结合“固态电池作为能将电动车续航里程大大提升的新技术将是中日韩电池企业展开争夺的‘技术高地’”分析,加大电池核心技术领域的创新,提升中国电池产业的竞争力;结合“汽车电池厂商们已经纷纷与车企建立合作,为其提供电池,并试图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战略合作关系版图”分析,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战略合作关系版图,加大与车企合作的力度;结合“新的替代电极材料,如储量丰富的铁、钢,则还处于早期研究阶段。文章呼吁材料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费资助机构等加大对基于储量丰富的铁、铜等材料的电极材料的研究,否则,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发展将受到限制”分析可知,加大对基于储量丰富的铁、铜等材料的电极材料的研究。‎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玮,字席之,武进人。少孤贫,取糠秕自给,不轻受人一饭,为同里薛敷教所知。讲学东林书院,师孙慎行。其学以慎独研几为宗。万历四十年举应天乡试第一。越七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调兵部职方,历郎中,出为广东提学佥事。粤俗奢丽,督学至,宫室供张舆马饩牵之奉甲他省,象犀文石,名花珠贝,磊砢璀璨,玮悉屏去弗视也。大吏建魏忠贤祠,乞上梁文于玮,玮即日引去。玮廉,归而布袍草履,授徒于家。庄烈帝即位,起江西参议,‎ 历福建、山东副使。大学士吴宗达谓玮难进而易退言之吏部召为尚宝卿进太仆少卿坐事调南京大理丞引疾去久之起应天府丞是岁,四方大旱,玮以军食可虞,奏请:“禁江西、湖广遏籴,而令应天、常、镇、淮、扬五郡折输漕粮银,赴彼易米,则小民免催科之苦,太仓无颗粒之亏;他十库所收铜锡颜料皮布,非州县土产者,悉解折色,且尽改民解为官解,以救民汤火。”所司多议行。迁南京光禄卿,召入为右佥都御史,迁左副都御史。时刘宗周、金光辰并总宪纪,玮乃上《风励台班疏》曰:“惩往正以监来。今极贪则原任巡按苏松御史王志举,极廉则原任南京侍御史成勇。勇与臣曾不相知,家居闻勇被逮,士民泣送者万辈,百里不休。后入南都,始知勇在台不滥听一辞,不轻赎一锾,不受属吏一蔬一果。桀绅悍吏为民害者,不少假借。委曲开导民以孝弟。臣离南中,辄扳辕愿借成御史,惠我南人。虽前奉严谴,宜召为诸御史劝。”疏上,一时称快。诏下志举法司逮治,成勇叙用。玮旋以病谢归,未几卒。福王时,赠左都御史,谥清惠。‎ ‎(节选自《明史·张玮传》)‎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学士吴宗达谓/玮难进而易退/言之吏部/召为尚宝卿/进太仆少卿/坐事调南京/大理丞引疾去/久之/起应天府丞/‎ B.大学士吴宗达谓玮难进而易退/言之吏部/召为尚宝卿/进太仆少卿/坐事调南京/大理丞引疾去/久之/起应天府丞/‎ C.大学士吴宗达谓玮难进而易退/言之吏部/召为尚宝卿/进太仆少卿/坐事调南京大理丞/引疾去/久之/起应天府丞/‎ D.大学士吴宗达谓/玮难进而易退/言之吏部/召为尚宝卿/进太仆少卿/坐事调南京大理丞/引疾去/久之/起应天府丞/‎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乡试,科举分级考试的一种,每隔三年在省城(包括京城)举行,考中的叫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B.户部,掌管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事,是古代官署六部之一,长官称户部尚书,其副职为主事。‎ C.折色,唐末至明清原定征收的实物田赋称本色,如果用布帛等其他实物或货币来代替赋税,称折色。‎ D.谥,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清惠”表示对张玮的褒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玮勤勉好学。他曾到东林书院讲学,师从孙慎行,把慎独和研几作为研学的重点与根本,后来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进入仕途。‎ B.张玮虑事周全。任应天府丞时忧虑军食,上奏朝廷采取利民措施,既让百姓免除被催交赋税的困苦,也使太仓没有颗粒米粮的减损。‎ C.张玮崇尚简约。在广东任职时,对当地官署提供的豪华用具以及从别的省份调配的家用器具、名贵花卉等一概舍弃屏退,不看一眼。‎ D.张玮善于谏言。他的《风励台班疏》中指出,原任巡按苏松御史王志举是贪官,而原任南京侍御史成勇是廉吏,受到众人 认可,皇帝下诏惩恶扬善。‎ ‎13.翻译下列句子。‎ ‎(1)少孤贫,取糠秕自给,不轻受人一饭,为同里薛敷教所知。‎ ‎(2)桀绅悍吏为民害者,不少假借。委曲开导民以孝弟。‎ ‎【答案】10.C 11.B 12.C ‎ ‎13.(1)少年时父亲去世,家境贫困,自己用糟糠秕谷来自给,不轻易接受他人一顿饭,被同里的薛敷教所了解。‎ ‎(2)(对于)那些成为百姓祸害的凶暴的绅士官吏,一点儿也不宽容。用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来委婉开导民众。‎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大学士吴宗达谓玮难进而易退”,“谓”是“认为”的意思,不是“说”的意思,“玮难进而易退”是“谓”的宾语,后面的“言之吏部”是吴宗达的进一步行为,因此在“大学士吴宗达谓玮难进而易退”后断开,排除A、D两项;根据涉及的人物来判断,“引疾去”的主语应是传主“张玮”,在“引疾去”前面断开,排除B项。‎ 故选C。‎ 句子翻译:大学士吴宗达认为张玮难于进用而易于引退,向吏部说明这种情况,(朝廷)召张玮任尚宝卿,晋升太仆少卿。因事获罪调任南京大理丞,称病辞职离去。很久之后,(张玮)被起用任应天府丞。‎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副职为主事”错误,副职为户部侍郎。‎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 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从别的省份调配的家用器具、名贵花卉一概舍弃屏退”有误,原文中的“宫室供张舆马饩牵之奉甲他省”,是说办公官署所提供的帷帐、用具、车马食物等比其他省份的好。‎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1)中,“孤”,父亲去世;“轻”,轻易;“为……所”,表被动;“知”,了解。‎ ‎(2)中,“桀”,凶暴的;“桀绅悍吏为民害者”,定语后置句,成为百姓祸害的凶暴的绅士官吏;“假借”,宽容;“委曲”,委婉;“孝弟”,亦作“孝悌”,孝顺父母,敬爱兄长。‎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张玮,字席之,是武进人。少年时父亲去世,家境贫困,自己用糟糠秕谷来自给,不轻易接受他人一顿饭,被同里的薛敷教所了解。在东林书院讲学,以孙慎行为师。张玮的学术把独处时谨慎不苟和穷究精微作为根本。万历四十年参加应天乡试考中第一名。过了七年,成为进士,授官户部主事。(张玮)被调任兵部职方,历任郎中,出京城任广东提学佥事。广东一带的风俗奢侈华丽,督学到任,宫室陈设和宴会上用的帷帐、用具及车马食物的供应超过其他地区,象牙、犀角、玛瑙,名贵花卉、珍珠宝贝,堆砌众多,光彩耀眼,张玮全都舍弃屏退,不看一眼。大官吏修建魏忠贤祠,向张玮请求上梁文,张玮当天就(因拒绝写文章)隐退辞职。张玮廉洁,回家后穿布衣着草鞋,在家中教授弟子。庄烈帝即位,(张玮)被起用任江西参议,历任福建、山东副使。大学士吴宗达认为张玮难于进用而易于引退,向吏部说明这种情况,(朝廷)召张玮任尚宝卿,晋升太仆少卿。因事获罪调任南京大理丞,称病辞职离去。很久之后,(张玮)被起用任应天府丞。这一年,四方大旱,张玮认为军用粮料值得忧虑,上奏请求:“禁止江西、湖广遏制买进粮食,而让应天、常、镇、淮、扬五郡折合输送漕粮的银两,到别的地方换米,这样平民就可免受催收租税的痛苦,太仓也没有颗粒米粮的减损;其他十库所收铜、锡、颜料、布匹,如果不是州县土产的,全部解送折色,并且全部 将百姓解送改为官府解送,以此来救民众于水火。”主管官吏大多商议执行。(张玮)升任南京光禄卿,皇帝召他入京城任右佥都御史,升任左副都御史。当时刘宗周、金光辰一同总管法纪,张玮就进献《风励台班疏》说:“惩戒以往的为政失误来作为以后的借鉴。现今最大的贪官是原任御史王志举,最大的清官是原任南京试御史成勇。成勇和我不曾相识,我在家闲居时听说成勇被逮捕,士人平民哭泣着前往送别成勇的数以万计,送到百里以外还不肯停止。后来我进入南都,才知道成勇在职位上不乱听一句话,不轻易用一钱抵消或弥补罪过,不收受下属官吏的一蔬一果。(对于)那些成为百姓祸害的凶暴的绅士官吏,一点儿也不宽容。用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来委婉开导民众。我离开南中,百姓就拉着我的车辕请求借用成御史,施惠于我们南人。虽然先前他受到严厉谴责,却能够召他回来劝勉诸御史。”奏疏呈上,一时之间众人称快。皇帝下诏令将王志举交给司法部门逮捕治罪,成勇依据规定任用。张玮不久因为生病辞官回家,不久去世。福王时,追赠为左都御史,谥号清惠。‎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注】东禅庄院 苏轼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注】女王城:在黄州城东十五里。‎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以一“摇”字活画出春风荡漾、江柳轻拂的神态,表现了春天到来的迅疾。‎ B.颔联巧用叠词,前者拟溪流潺潺之声,后者描碧草新绿之色,视听结合更显得春意盎然。‎ C.这首诗前四句写“往岐亭”途中所见,五六句写女王城饯别。“数亩荒园”,点明了诗人的目的地。‎ D.作者苏轼是北宋诗坛最有成就的诗人,他的诗才情豪迈,挥洒自如,本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15.请简要赏析本诗的最后两句。‎ ‎【答案】14.C 15.①尾联虚写,回忆“去年今日”,前一年苏轼赴黄州,凄风苦雨的途中,只有梅花相伴,细雨断魂,暗寓迁谪之感。②而一年以前的孤独和凄凉正好与今年朋友送别的深情厚谊形成对比,即不只是回忆“去年今日”,也是在写“今年今日”,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消释了人生旅程的孤苦和寂寥。‎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数亩荒园’,点明了诗人的目的地”说法错误,数亩荒园指的是女王城东禅庄院,是饯别的地点。‎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能力。赏析诗句,首先指出诗句运用的手法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句子是如何运用该手法技巧的,最后指出运用该手法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本题要求简要赏析本诗的最后两句。也就是赏析诗歌的尾联。尾联“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意思是:去年今日我走在关山道路,细雨中梅花开放正暗自断魂。这是回忆去年今日的情景,现在的饯别地点正是诗人一年前赴黄州所经之地,一年前苏轼赴黄州,凄风苦雨的途中,只有梅花相伴,细雨之景令人心感断魂即哀伤之意,之前学过的课文《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作可知苏轼是被贬黄州的,由此知暗寓迁谪之感。结合标题可知今年在此有朋友相送,以及五、六句“数亩荒园”,点明了饯行的地点。“留我住”,“待君温”,写出了三人对苏轼的深厚情谊,转而尾联通过回忆把一年以前的孤独和凄凉与今年朋友送别的深情厚谊进行对比,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消释了人生旅程的孤苦和寂寥。答题时先点出运用的手法——虚写,对比,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是如何运用虚写和对比的,最后点出该联所抒发的情感即可。‎ ‎【点睛】赏析诗句类题目答题步骤一般分三步:第一步,指出诗句运用的手法技巧;第二步,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句是如何运用该手法技巧的;第三步,指出诗句运用该手法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 ‎16.按照默写内容要求在下列横线处填写正确的句子。‎ ‎(1)《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用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2)《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 ‎(3)陆游《书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感慨。‎ ‎【答案】 (1)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 (2)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3)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实、潦、潭、暮、塞、衰、鬓、斑。‎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徙以外,很多动物也有着自己________的迁徙盛举。冬季来临,天气寒冷,食物短缺,很多动物选择集体逃离,待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再一起回来。动物迁徙是有确定路线的。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而不是________。对于动物究竟如何确定自己的迁徙路线,科学家一直都充满好奇。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都有独特的“助航设施”,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获得方向。也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它们有自己的生物指南针。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 ),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到目前为止,关于动物迁徙路线确定的问题,科学家仍在________地进行探究,我们期待着更加_______的故事出现。‎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波澜壮阔 随波逐流 宵衣旰食 引人入胜 B.波澜壮阔 随遇而安 全力以赴 引人入胜 C.声势浩大 随遇而安 宵衣旰食 娓娓动听 D.声势浩大 随波逐流 全力以赴 娓娓动听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明方向。‎ B.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别方向。‎ C.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析方向。‎ D.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识方向。‎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迁徒的方向感已经被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B.它们已经从上一代遗传了迁徙的方向感 C.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D.上一代已经遗传给了它们迁徙的方向感 ‎【答案】17.B 18.B 19.C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波澜壮阔”,比喻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第一处是形容动物迁徙的盛大场面,应使用“波澜壮阔”。“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没有主见,盲目地随着别人行动;“随遇而安”,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也有拘守陈规,不敢变易之意。第二处,是说动物对驻地的坚守和执着,应使用“随遇而安”。“宵衣旰食”意思是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全力以赴”,指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第三处,是说科学家全力探究动物迁徙路线问题,应使用“全力以赴”。“引人入胜”,指十分吸引人的,使人沉醉的优美的境界。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吸引人;“娓娓动听”,话说得婉转生动,使人喜欢听。第四处是形容“故事”,应使用“引人入胜”。‎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获得方向”,“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属于句式杂糅,该句把“通过……等参照”和“以……作为参照”两句杂糅,可以改为“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排除AB两项;“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获得方向”,“获得方向”搭配不当,从语境来看,应是说动物迁徙辨别方向,与“方向”搭配的动词一般是“辨别”。排除C项,故选D项。‎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这是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性。“也就是说”说明括号中的内容其实是对前面句子的另一种说法,而括号前面说“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括号后面说“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它们”指代的内容应在前一句中,且从语言表达连贯的角度来看,BC两项都以 ‎“方向感”收尾,这与后一句中“它们……”不太连贯,故排除这两项;AD两项的主要区别是被动句和主动句,从语境来看,此处使用主动句语义更连贯,故排除A项,应选择D项。‎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语言的形式之所以是美的,是因为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所以①____。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②____。音乐和语言不是一回事,但是二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③____,声音和谐了就美,不和谐就不美。整齐、抑扬、回环,都是为了达到和谐的美。‎ ‎【答案】 ①语言的形式美也是语言的音乐美。②也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 ③音乐和语言都是靠声音来表现的。‎ ‎【解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前文“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第②空注意后面的“音乐和语言”,第③空注意后文“声音和谐了就美”。‎ ‎21.下面是四种实用文的部分摘录,请根据实用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每种的不得体之处并作修改。‎ ‎(1)校团委会决定‎5月10日下午在学校体育馆举办首届体育节活动。欢迎各位同学莅临现场,积极参加。(校团委会通知)‎ ‎(2)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大家好。今天是我校50周年校庆,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办公楼全部开放。(广播稿)‎ ‎(3)有位同学于‎5月7日上午拾得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48元、饭票、手机充值卡等,望失主前往学校教育处找李干事认领。(招领启事)‎ ‎(1)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 ‎(2)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 ‎(3)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 ‎【答案】(1)将“莅临现场”改为“踊跃报名”,或改为其他。 (2)将“全部”改为“全都”,只要消除“全部”与“全不”的歧义即可。(3)将“48元”改为“若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 ‎(1)“莅临”,来到,来临,光临。书面语、敬语,多用于修饰长辈、上级及贵宾的光临,以示主人对客人的敬意。此处是“欢迎各位同学”,将“莅临现场”改为“踊跃报名”。‎ ‎(2)“广播稿”,少用方言、土语,尽量不用群众不熟悉的简化词或简称。少用书面词汇、文言词汇和单音词。把单音词改成双音词,书面语改成口头语,文言词改用白话,音同字不同的词要改换。“全部”与“全不”音同,容易引起听众误解,将“全部”改为“全都”。‎ ‎(3)在具体书写时也可以省略不写“何人”拾得失物。对于失物的描述只需要写概况,不必细说。将“48元”改为“若干”。‎ 四、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次,李华同学在课桌上贴了张纸条,上面写的是“做自己想做的”。他的同桌建议他改一个字,将“想”字改为“该”字。这一字之别,引发许多同学参与到激烈的争论之中。‎ 对于到底是哪个字更好,你有着怎样的思考与联想?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 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想做”与“该做”‎ 中国企业的战略缺位,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想做的往往不能做,可做的又常常不该做!‎ 关于战略的教科书现在往往一写就是几百页,而且据说战略的定义也有上百种。其实,战略的作用本来就是帮助企业家透过现象看本质,没必要把简单的事情搞得太复杂。‎ 什么是战略?我的理解,战略就是想明白企业到底该做什么。是在想做、可做、能做这三个环中找到一个很小的交集--这就是你真正该做的。‎ 战略的第一个环是“想做”。想做包括一个企业的使命,愿景和目标。使命是一个企业之所以存在的根本目的,它为客户和社会到底创造什么价值。愿景是企业对自己长远发展的一种期望。企业的创始人往往会对其发展留下很深的烙印。所以我现在帮助一个企业制定战略的时候,首先要明确的就是它的老板到底想要做什么:赚钱,成名,立业?做企业是很辛苦的事。是不是真想做(有没有激情),真想做什么,都是企业家首先要想清楚的事情,这是清晰战略的第一步。‎ 战略的第二个环是“可做”。可做是对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外部机会的判断。机会有大有小,有急有缓,有重有轻,善于判断并抓住机会是企业家成功的重要原因。“时势造英雄”,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哪些可做,是有客观规律性可循的。顺势而为,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大势,以及行业演变规律的准确把握是制定战略的重要基础。做真正值得做的事,而不是有钱就做,有机会就上。这是清晰战略的第二步。‎ 战略的第三个环是“能做”。能做是对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的判断。“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企业能否将战略贯彻到位,关键在于其是否拥有与所制定战略相匹配的能力。后者是将抽象战略具体化的工具。战略的思路很容易模仿,但支持战略的能力却很难模仿,因为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企业的每一步突破,都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不过,这种努力所带来的影响也是长期的。如果我们考察那些现在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不难发现,他们竞争优势的基础实际上在很多年之前就已经开始建立了。‎ 战略就是找出你既想做,又可做,又能做的,这就是你该做的。最重要的是这三者的匹配。这是战略最根本的一点。中国企业的战略缺位,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想做的往往不能做,可做的又常常不该做!‎ ‎【解析】本题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写作任务是:对于到底是哪个字更好,你有着怎样的思考与联想?首先分析所给材料的内容。材料共有三句话,第一句写李华在课桌上,是考生构思的社会语贴了张写着“做自己想做的”的纸条,第二句是李华的同桌建议将“想”字改为“该”字,第三句是说这一改动引发许多同学激烈的讨论。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针对这一讨论谈谈自己的思考与联想。分析立意时抓住关键语句“‘想做的’与‘该做的’”“到底哪个字更好”,材料表面上是讨论“想做的”与“该做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对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辨。写作时应紧扣社会责任,应持一种理性的态度,能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体现一代青年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胸襟和韬略。。‎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于“矛盾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入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