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50 KB
- 2021-06-0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辽宁省葫芦岛协作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纵观两千多年中国思想家对何为人性的思考,在论证人性的思维方法上大体可以分为形而上和形而下两种。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演进,思维方式也不断取得新的成就。我们运用现代的一些思维方式反思一下中国传统人性论思想中的思维方式。。
对何为人性的形而上论证的反思。在论证人性的来源上,孟子、二程、朱熹等采用了形而上的思考方式。按照现代的思维方式来看,形而上的论证是不牢靠的。康德详细地考查论证了知识的合法性问题。康德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知识的构成分为两部分,其一是感性提供对象的表象,其二是知性运用概念对这些表象作出判断,从而形成知识。也就是说知识的构成既要包含先天的认识形式又要包含后天的经验,二者缺一不可。康德又认为,形而上的思维方式实质上是理性的一种误用。理性有一种天然的冲动,这种冲动会对因果序列作出无限的追溯,直至脱离经验而直接作出判断。由于知识必须包含经验成分,所以这种形而上的思维方式虽然是源于我们的认识本能,但由于没有经验成分,所形成的只是貌似知识的幻象。
对何为人性的形而下论证的反思。传统人性论,其论证大量引用了经验层面的东西。孟子论证人之性善,举例说小孩子掉入井中,人们施以援手是由于人有恻隐之心。孟子这样通过经验获得知识的方式,同样无法通过康德理性的检验。近代经验论认为知识是通过对经验的归纳,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感念和范畴得来的。显而易见,我们是无法获取全部经验的,因此这样的知识也仅仅是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和可能性,最终导致了休谟的怀疑论。在康德看来,知识不仅要有经验成分,同时也必须有自己本身提供的概念和范畴。康德指出,尽管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以经验开始,它们并不因此就产生自经验,因为很可能即便我们的经验知识,也是由我们通过印象所接受的东西和我们自己的认识能力从自己本身提供的东西的一个复合物。没有概念,经验是盲目的,还不能构成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
自20世纪以来,人类发现的最重要的思考方法是现象学方法。胡塞尔提出了“面向事情本身”。所谓面向事情本身,实质上就是要剔除形而上和形而下的思考方式,可以规避预先成见,按照直观的方式实现对象的“自身被给予性”。按照现象学的面向事情本身,我们仔细审视人类自身,我们的大脑的意识,有一部分意识是超越了人人欲之外的东西,这个东西可以是孟子所谓的人之性善。同样我们的大脑的意识,有一部分意识是关注趋利避害的东西,这个东西可以是荀子所谓的人之恶。由此可以看出,运用现代的思维方法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性论之争,会使这一争论更加明确。
(摘编自孙旭武《对传统人性论指争的反思》)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等人采用形而上的思考方式论证人性的来源,结论是不牢靠的,因为没有结合形而下的思维方式。
B.形而上的思维形成的只是貌似知识的幻象,这种思维方式虽然源于人的认识本能,但没有经验成分。
C.康德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以经验开始,知识不仅要有自已本身提供的概念和范畴,更要有经验成分。
D.根据现象学的面向事情本身仔细审视人类自身,我们大脑意识中超越人欲之外的东西是荀子的人之恶。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在点出中国思想家在论证人性的思维方式上大体分为两种后,提出了运用现代的一些思维方式进行反思的主张。
B.文章运用引用论证,引用了孟子、二程、朱熹、康德、胡塞尔、荀子的言论,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C.孟子引用小孩掉入井中人们施以援手的例子论证人之性善,其实知识经验层面的东西,无法通过康德理性的检验。
D.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并运用并列式的论证方法对形而上和形而下两种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康德认为知识的构成分为两部分,既要包含先天的认识形式,又要包含后天的经验,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B.通过归纳经验,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具有一定普遍性的感念和范畴得来的知识可信度是不高的,因为我们无法获取全部经验。
G.胡塞尔提出的“面向事情本身”理论,剔除形而上和形而下的思考方式,可以规避预先成见。
D.我们运用现代的思维方法去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关人性善与人之性恶的争论,就可以分清两者的对错。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听风看云喝茶
三石
“人生最为淡雅的事,莫过于三五知己一起听风,看云,喝茶。”亚东是在陪我喝酒后说的这句话,当时他正端坐在办公桌前那把宽大的椅子上,手握一杯清茶,茶香缭绕。
我知道这句话不是亚东的原创,依稀记得应是出自洪如辉的散文《茶的画境》。我不好点破,但亚东显然没有侵犯洪如辉知识产权的意思,随即便对我说:“
这是洪如辉书中所写,可如今对于我而言,却成了如此难以实现的心愿。”
我没有接腔,只是赶紧往亚东的杯里续上热气腾腾的水。
当然,我还是抽空去找了洪如辉,让他将请亚东喝酒改成喝茶。
我跟亚东是大学同学,关系好得能穿一条裤子。而洪如辉却是我多年的文友,虽然入仕多年,文章依然锦绣,只是仕途颇为不顺,一个文化局副局长当了十来年。此次局长空缺,洪如辉虽是文化人,却也是免不了俗,脱不掉凡心。恰巧亚东空降到县里担任要职,如此三角关系,我自然是责无旁贷。
喝茶的地点不用挑选,便是离城三五里地的采芝斋,洪如辉姐姐家的茶庄。
我对亚东说:“山野之外,满山茶的翠绿环抱之下,一间草棚,一张茶几,几张酸枝木的椅子,有风,有云,还有茶,只是不知道我和如辉兄算不算得上知己好友?”
亚东虽然没有正面回应我的话,但此刻他的心境肯定是极为轻松的,清瘦的脸上不时露出些许微笑,四下打量着说:“到底是老同学,一句平常话,便如此记在心上,让我如何不诚惶诚恐。”
三人围坐,洪如辉便秀起了他的茶艺。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手法纯熟而老道,亚东不由得啧啧称赞。
都说品茶如品人生,这句话洪如辉自然是写过的,只不过是不是他的原创还得另当别论。三个可以说是事业多少有成的男人坐在一起,除了听风看云喝茶外,还得聊天。聊天过程中少不了感慨人生,除了人生,还有文学,就是没有提起洪如辉想担任文化局局长的事。
如此情景,以文化人自诩的我及洪如辉,自是觉得难以启齿。
不过,我多少清楚,有些事情也不见得就要说得那么明白的,以亚东在官场多年的经历,不应该参不透此次茶香之外的含意。
几壶清茶过后,已是晚饭时间。几样农家小菜,一只茶汤清炖的土鸡,没有酒,亚东却吃得斯文扫地。
其实我一直没有跟亚东明说洪如辉的事,但在这之后的不久,我便街道洪如辉的电话,告诉我他已经被提拔担任了文化局局长,并让我过去一趟,一并去谢谢亚东的帮忙。
原本准备约亚东再去采芝斋喝茶的,可亚东却让我们去他办公室,我跟洪如辉便赶了过去。
洪如辉自然对亚东的关照表示感谢,亚东微笑着摆摆手说:“不用谢我,我了解过,早就该给你挑重担了。只是——”说到这,亚东停顿了下来,眼睛盯着洪如辉,“我记得你在一篇文章里曾经说过:茶,注入无华的水,人的一生就可以在一杯茶里修行。有这句吗?”
洪如辉点点头。
亚东默默将边上的橱柜打开,拎出两盒茶叶来,轻轻摆在桌面上,接着说:“茶,是好茶,但如果没有干净的水,你说,这样的茶,能够让人修行一生吗?”
洪如辉的脸霎时便红透了。
而我,同样尴尬得不知道说些什么,只是掩饰地端起面前的清茶,一连喝了几口。
茶,算不上是好茶,却清香留齿„„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写亚东端坐在一把宽大的椅子上,手握一杯清茶,写出亚东在同学面前舒适、惬意、闲适的神态。
B.第五段交代“我”与亚东、洪如辉之间的关系,为“我”在帮助洪如辉一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埋下了伏笔。
C.亚东两次引用洪如辉文章中的话,一次表达自己的愿望,一次批评洪如辉,后面一次引用表现出亚东对洪如辉的了解
D.小说结尾的那一句,照应了上文亚东批评洪如辉的话,含蓄隽永;也照应了开头与题目,使小说结构严谨。
5.小说中的洪如辉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5分)
6.小说标题“听风看云喝茶”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请从情节线索、主题两个方面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国学大师排队一年只为看一匹马 姜常红
饶宗颐,1917年生于广东潮安,祖籍广东潮州,字固庵、伯濂、伯子,号选堂,是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他在传统经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学、艺术、文献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重要贡献,在当代国际汉学界享有崇高声望。我国学术界曾先后将其与钱钟书、季羡林并列,称之为“北钱南饶”和“北季南饶”。2011年12月13日,国学大师饶宗颐被推选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2013年3月23日,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饶宗颐被授予“世界中国学贡献奖”。2014年9月,获得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奖终身成就奖。”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暨艺术系伟伦荣誉艺术讲座教授、中国语言及文学系荣休教授,以及中国文化研究所顾问。
饶宗颐出生于广东潮州的大富之家,父亲饶锷开着发行钱票的钱庄,饶家不仅富甲一方,而且家学渊源深厚。饶锷在家乡建起了潮州最大的藏书楼,起名“天啸楼”,藏书十余万卷。受父亲影响,饶宗颐自幼便浸泡于此,埋首在藏书的世界里。
在父亲的有意栽培下,饶宗颐迷恋读书深入骨髓,坐拥书城的他,从小就跟其他的孩子不一样,不喜欢玩耍,只喜欢读书。进入学堂后,饶宗颐总感觉先生教授的知识“太肤浅”,于是选择退学回到父亲身边。深受家学的熏陶,饶宗颐打下了良好的文化根基,培养了超强的自学能力。
1932年,饶锷因编撰《潮州艺文志》心力交瘁,积劳成疾,不幸离世,留下一份硕大的家业和一部未完成的遗作。那一年饶宗颐15岁,他在家业与学业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父亲去世后,饶宗颐用了一年时间将父亲的遗作单独续完,并连载于岭南大学的《岭南学报》,引起了学界的关注。1935年,中山大学校长邹鲁创建了广东通志馆,破格将18岁的饶宗颐聘入馆中,专职艺文纂修。
饶宗颐学富五车,有诸多研究成果,但他并不急于在完成后立即发表,而是将文稿一压再压,一方面为了修正老知识,另一方面也为了吸纳新知识。
饶宗颐有一个著名的“兔论”:“做学问和做人一样,要耐得住寂寞,要有守株待兔的心态。一般人太急功近利,老是想抓住几只兔子,而机会就像兔子跑得非常快,积极追的人未必能够逮到。我就靠在树底下,有兔子过来的时候,就猛然扑上去。”
当时法国学界的敦煌学研究处于领先地位,留存有不少原始资料。为了研究敦煌学,饶宗颐很长时间都居住在法国。一次,他听说法国南部有个原始山洞,山洞的岩壁上画有两万年前的岩画,而且整个墙壁都是动物,其中有一匹中国的蒙古马。饶总颐猜想这极可能与远东近东的交流沟通有关。远东近东是当时欧美人使用的一种以欧洲为中心的地理概念,近东是指距离西欧较近的国家和地区,远东则指的是离西欧最远的亚洲东部地区。中国的蒙古马属于远东,但出现的壁画却在近东。为了证明远东近东的人类在2万年前已有沟通接触,饶宗颐决定亲自去岩洞看个究竟。
这个岩洞是在1940年被4个孩子偶然发现的,因为担心人们的呼吸破坏洞内景观,法国政府于1963年将山洞关闭,公众不得入内参观,只有科学家和获准的少数人才能在洞内逗留,且每个礼拜只开放一次,每次只有一小时,更苛刻的是,每次仅限入5人。被允许进去的中国人并不多,要排队,饶宗颐为了一睹这匹蒙古马,硬是排了一年的队。1976年,饶宗颐亲自观察了洞窟壁画后,得出了欧洲古代或已存在蒙古马借助欧亚大草原东西交流的考察结论。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饶宗颐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自幼便浸泡在藏书十余万卷的“天啸楼”,埋首在藏书的世界里。
B.饶宗颐进入学堂后,因先生教授的知识“太肤浅”而退学,这反而培养了其超强的自学能力。
C.父亲饶锷因编撰《潮州艺文志》去世后,15岁的饶宗颐在家业与学业中豪不犹豫地选择了学业。
D.饶宗颐学富五年,多年的学业研究,使得他对做学问有独到的看法,其中著名的“兔论”即为此例。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篇用大量篇幅介绍饶宗颐的情况以及其在多个学科领域的重要贡献,给读者一个全方位的视角来认识传主。
B.父亲去世后,15岁的饶宗颐在岭南大学的帮助下用了一年时间把父亲的遗作续完,并连载在岭南大学的《岭南学报》上。
C.文章交代,18岁的饶宗颐在广东通志馆专职艺文纂修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很多研究成果,并且提出了自己独家的研究理论。
D.饶宗颐听说法国南部的一个原始山洞的岩壁上画有两万年前的岩画,岩画上有一匹中国的蒙古马,他断定远东与近东自古以来就有交流。
E.饶宗颐作为国学大师,在国学研究方面可谓硕果累累,尤其是治学严谨值得我们学习:他为了一睹山洞岩画上的蒙古马,硬是排了一年的队。
9. 在实践“兔论”的过程中,饶宗颐有那些具体表现?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尚文,字周卿,世为祁州深泽人,后徙保定,遂占籍焉。文幼颖悟,负奇志。张文谦宣抚河东,参政王椅荐其才,遂辟掌书记。未几,西夏行中书省复辟之。至元六年,始立朝仪,太保刘秉忠言于世祖,诏文与诸儒,采唐《开元礼》及近代礼仪之可行于今者,斟酌损益,凡文武仪仗、服色差等,皆文掌焉。七年春二月,朝仪成,百官肄习,帝临观之,大悦,遂为定制。
十七年,出守辉州。怀孟民马氏、宋氏,诬伏杀人,积岁狱不能决,提刑使者命文谳以论报。文推迹究情,得狱吏、狱卒罗织状,两狱皆释。十九年,进户部郎中,奏罢怀、卫竹税提举司,民便之。
元贞初,拜中台侍御史。时行台御史及浙西宪司劾江浙行省平章不法者十七事,制遣文往诘之。左验明著,犹力争不服,文以上闻;平章乃言御史违制取会防镇军数。成宗命省台大臣杂议,咸曰:“平章勋臣之后,所犯者轻,事宜宥;御史取会军数,法当死。”文抗言:平章罪状明白不受簿责无人臣礼其罪非轻御史纠事之官因兵卒争诉责其帅如籍均役情无害法即有罪亦轻廷辩数四,与省台入奏,帝意始悟,平章、御史各杖遣之。其守正不阿类如此。
七年,召拜资善大夫、中书左丞。浙西饥,发展廩不足,募民入粟补官以赈之。山东岁凶,盗贼窃发,出钞八百五十余万贯以弭之。选十道使者,奏请巡天下,问民疾苦。武宗、仁宗之世,屡延致,访以国事,赐燕及金帛有加,进阶自光禄大夫转银青荣禄大夫,仍中书左丞,丐还田里。延祐六年,拜太子詹事,使三往,乃起。仁宗命尽言以教太子,待以殊礼。泰定三年,以中书平章政事致仕。明年,卒于家,年九十二。
(节选自《元史•尚文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平章罪状明白/不受簿责/无人臣礼/其罪非轻/御史纠事之官/因兵卒争诉责其帅/如籍均役/情无害法/即有罪亦轻/
B.
平章罪状明白/不受簿责/无人臣礼/其罪非轻/御史纠事之官/因兵卒争诉/责其帅如籍均役/情无害法/即有罪亦轻/
C. 平章罪状/明白不受簿责/无人臣礼/其罪非轻/御史纠事之官/因兵卒争诉/责其帅如籍均役/情无害法/即有罪亦轻/
D. 平章罪状/明白不受簿责/无人臣礼/其罪非轻/御史纠事之官/因兵卒争诉责其帅/如籍均役/情无害法/即有罪亦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辟是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一般是指皇帝亲自征聘人才。
B.行中书省是元朝开始实施的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一级行政区,简称行省。
C.致仕是指官员退休或辞官,亦可称作“致政”。
D.“卒”是古代称大夫的死,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古代诸侯死叫“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尚文幼时聪颖有大志,受到提拔任用。尚文在参政王椅推荐下被任命为掌书记,后来西夏行中书省也曾征召他。
B.尚文主管朝廷礼仪修订,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尚文经太保刘秉忠举荐,与各位儒生修成朝廷礼仪,并且成为定制。
C.尚文守正不阿,依法办案。尚文任中台侍御史时,行台御史违反制度,反而诬告江浙行省平章,尚文查验后依法办理案件。
D.尚文关心民生疾苦,出钱出力为百姓办事。尚文出钱八百五十多万来消除山东祸乱,上奏皇上选使者巡视天下,慰问百姓的疾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文推迹究情,得狱吏、狱卒罗织状,两狱皆释。(5分)
(2)浙西饥,发廩不足,募民入粟补官以赈之。(5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和仲良【注】《春晚》即事(五首之三)
杨万里
欲与东风说,休吹堕絮飞。
吾行正无定,魂梦岂忘归?
花暖能醺眼,山浓欲染衣。
只嫌春已老,此景也应稀。
【注】仲良:时任零陵司法参军,是作者的同僚。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此诗题目意思是,诗人依照仲良《春晚》诗的题材创作此诗来表示酬答。
B.这首五言律诗一开始就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把东风比作人,与之对话。
C.“堕絮”与《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中的“飘絮”表达的意蕴相同。
D.“魂梦岂忘归”是以反问句的形式加强对自己希望回归故乡感情的表达。
E.颈联是工对,“花暖”对“山浓”,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给人强烈的印象。
15.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李白《蜀道难》一诗中,结尾“ , , ”的长叹中,我们似乎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2)李煜《虞美人》中“ ? ”两句以水喻愁,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利益融合度日益加深,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将薪火相传。
(2)人们经常说,演什么像什么,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经验的积累,年轻艺人暂时达不到这个层次还情有可原,但不要忘了开拓更多可能性。
(3)一线城市近期暴涨的房价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市场对一线楼市调控预期逐渐增强,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4)未来的搜索引擎一定是无所不知、无所不为的,它能听会说,会思考,懂用户,并且能够与后端的服务深度结合。
(5)记不清有多少个日日夜夜,这些年轻的研究人员通宵达旦地工作,最紧张时,实验室里有10多套行李卷,大家一住就是30多天。
(6)倘若南海在未来漫长的军事和政治较量中能够保持和平稳定的态势,那必将是得益于中国政府蓄谋已久后采取的最为妥帖的行动。
A.(1)(5)(6)
B.(3)(4)(6)
C.(2)(3)(5)
D.(4)(5)(6)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近日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召集各区管理部门和15家共享自行车企业负责人,听取了共享自行车投放和管理的意见建议。
B.为了改善空气质量,郑州多部门加大了查处力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而环卫部门更是不遗余力,几辆环卫清扫车高密度清扫,保障路面清洁。
C.高考成绩由省里统一掌握,连市里都不了解,民众更是不知情,谁能保证不会不出现违规录取、徇私舞弊的情况?至少人们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和猜疑。
D.据了解,春节期间,全国发生多起较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多是驾驶人无证驾驶、超速、超载等不文明驾驶行为所导致的。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听说贵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困难,你们如需帮助的话,我们将不吝赐教。
B.政府网网民留言栏答复上写道:收到您冒昧的留言后,区领导高度重视,将立即调查处理。
C.宁波某学生代表在国旗下的讲话中说:“我决心以屠呦呦先生为榜样,更加努力学习,今后让母校以我为荣。”
D.“6.18——6.20”天猫宠物领养日活动即将启动,届时我将为爱女精心挑选一条。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长期沉迷手机,除了可能导致一些心理疾病,还会(1)。当人体直立时,颈椎所承受的重量就是头部的重量,但当头部倾斜时, (2) 。模拟人体低头玩手机时最常见的前倾60度的情况,颈椎所承受的压力达到了垂直承重的5倍,(3) ,颈椎所承受的压力显著增加。这是因为颈椎失去了“自然曲线”,导致脖子承受了额外的压力。这些压力首先会导致肌肉劳损,出现酸痛症状,严重时会导致头晕、行走不稳甚至是瘫痪!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1)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现在我一边练跆拳道,一边学数学。虽然很苦,但是这就是在抓机会,谁也不知道自己天赋在哪方面。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天赋,但是成功也是有一些后天因素的。我从来不相信世界上有不可能的事,因为我知道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每个人都有可能成功,就看机会出现后,你抓没抓住,抓没抓对。
(1)不是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天赋在哪方面。
(2)
(3)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当下,对于给老人让座一事,众说纷纭,有些年轻人即使嘴上不说,但心里认为我也是买了票的,先上了车,坐座位是我的权利,我为什么要放弃这一权利呢?但有些老年人认为自己年龄大,理应受到尊重,于是要求年轻人让座,对于不让座的,强迫别人让座,甚至殴打不让座的人。有人认为这是道德绑架、“为老不尊”,也有人认为年轻人不必斤斤计较,你认为呢?
根据上面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1.B(A项因果不当,并不存在这种因果关系,C项“更要有经验成分”,原文只是说“知识不仅要有经验成分”,并未强调孰轻孰重。D项“是荀子的人之恶”说法错误)
2.B(“引用了孟子、二程、朱熹、康德、胡塞尔、荀子的言论”错,只引用了这些人中的个别人的言论)
3.D(D项“分清两者的对错”错,原文只是说“会使这一争论更加明确”,并不涉及对错的问题)
4.B(“为我’在帮助洪如辉一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理下了伏笔”的分析不准确,洪如辉当上文化局局长主要是因为亚东“我了解过,早就该给你挑重担了”)
5.洪如辉是一个追求脱俗的人生境界而又不能脱俗的文人、官员形象。(2分)作为文人,他一方面追求“听风看云喝茶”这样脱俗的人生境界;但另一方面又不惜用拉关系的手段来实现自己想得到提拔的目的。(3分)
6.①是小说的线索,它把小说中的亚东听风看云喝茶的愿望,“我”和洪如辉请亚东听风看云喝茶,及想再请亚东听风看云喝茶而没成,反而受到亚东批评等情节都串在一起。(3分)②它提示了作品的主题:人与朋友之间应保持一种不掺私利的纯真的友情。(3分)
7.B(曲解文意,不是退学培养了其超强的自学能力,而是深受家学的熏陶)
8.AE(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B“在岭南大学的帮助下用了一年时间把父亲的遗作续完”错误,原文有“单独”一词。C“就已经有了很多研究成果”在文中无据。D“他断定远东与近东自古以来就有交流”说法错误,当时还不能立刻断定,只是猜想)
9.(1)诸多研究成果不急于在完成后立即发表(不急功近利的表现)(2)为了研究敦煌学,他很长时间都居住在法国(耐得住寂寞)(3)饶宗颐为了一睹这匹蒙古马,硬是排了一年的队(治学严谨)。(每点1分,三点全对给满分)
10.B(原文标点:平章罪状明白,不受簿责,无人臣礼,其罪非轻。御史纠事之官,因兵卒争诉,责其帅如籍均役,情无害法,即有罪亦轻。)
11.A(“辟”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向朝廷推荐人才。“征”一般是指皇帝亲自征聘人才)
12.C(“反而诬告江浙行省平章”错误,原文“左验明著”,意思是证据确凿)
13.(1)尚文研究案情,获得狱吏、狱卒虚构罪名的情况,两个案子都破了(得分点:罗织、狱、释各1分,大意2分)
(2)浙西发生饥荒,分发仓库公粮不够,尚文招募百姓交粮授官来赈济饥民。(得分点:饥、发廪、赈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尚文,字周卿,祖辈是祁州深泽人,后来迁居保定,就成了当地居民。尚文幼时聪颖,有大志。张文谦任河东宣抚使,参政王琦推荐尚文有才,于是张文谦任命他为掌书记。不久,西夏行中书省又征召他。至元六年,开始设立朝中礼仪,太保刘乘忠对世祖说,诏令尚文与各位儒生,采唐《开元礼》及近代礼仪中可施行于当今的,斟酌增减,大凡文武仪仗及服饰等级差异,都是尚文主管。七年春二月,朝廷礼仪修成,百官讲练演习,世祖亲临观看,非常高兴,于是成为定制。
至元十七年,出任辉州地方官。怀孟百姓马氏、宋氏,无辜认罪杀人,多案子好几年判不了,提刑使者命尚文定罪上报。尚文研究案情,获得狱吏、狱卒虚构罪名的情况,两件案子都破了。十九年,晋升为户部郎中,奏请废除怀孟、卫辉付税提举司,百姓觉得很便利。
元贞初年,被任命为中台侍御史。当时行台御史及浙西宪司弹劾江浙行省平章不守法的十七件事,皇上命令尚文前往审问。证据确凿,平章还极力辩解不认罪,尚文把这件事上报皇上;平章才说御史违反制度核对防镇军数。成宗命令省台大臣讨论,都说:“平章是功臣的后代,所犯的罪轻,事情应宽恕;御史核对防镇军数,按法应判死刑。”尚文大声说:“平章罪状明白,不接受责问,没有臣子的礼节,他的罪不轻。御史是纠察官,因士兵争相前来告状,责令他们的将帅按户籍平摊劳役,实无犯法,即使有罪也轻。”当廷争辩多次。和省台大人进宫报告,皇上才明白,平章、御史各施杖刑谴。他守正不阿大致如此。
七年,召回授任资善大夫、中书左丞。浙西饥荒,分发仓库公粮不够,尚文招募百姓交粮授官来赈济饥民。山东歉收,盗贼暗中兴起,尚文出钱八百五十多万来消除祸乱。选十道的使者,上奏请巡视天下,慰问百姓疾苦。武宗、仁宗的时候,多次请他来,问他国家大事,赐宴及金帛等物,礼遇有加,并从光禄大夫晋阶银青荣禄大夫,于依旧任中书左丞,但他仍请求返归田里。延佑六年,任太子詹事,使者去了三次才赴任。仁宗命他全力教育太子,以特殊礼节对待他。泰定三年,以中书平章政事的身份辞官。第二年,在家中去世,享年九十二岁。
14.C、E(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C项理解错误,此中的“堕絮”是远离故乡、漂泊他乡的游子的象征;而“山河破碎风飘絮”中的“飘絮“比喻国家山河破碎,危在旦夕。E项“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错,应是把花色比作酒,可以醺得人醉眼蒙眬,把山色比作染料,可以染衣衫)
15.尾联写春光已老,感叹美好的景色越来越少。(2分)表达了诗人为美好春光即将流逝而产生的惋惜之情。(4分)
16.(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7.B((1)薪火相传,比喻通过师生相授,学问技艺得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使用正确。(2)情有可原,在情理上有可以原谅的地方,使用正确。(3)不绝如缕,多形容形势十分危急或形容声音、思绪等悠长不绝。使用不正确。(4)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去做的,多指什么坏事都干,含贬义,使用不正确。(5)通宵达旦,整整一夜,直到天亮,使用正确。(6)蓄谋已久,很早就有这种计谋,指坏的)
18.A(B搭配不当,“加大”与“执法装备的质量”不能搭配。C否定失当,将“不会不出现”改为“不会出现”。D句式杂糅,原因是……导致的)
19.C(A“不吝赐教”不得体,应为全力协助。B“冒昧的留言”不得体,冒昧一般用于自己D对自己的女儿不能称“爱女”)
20.(1)对人们的颈椎造成不小的损害(2)颈椎的受力也会随之变化(3)随着头部弯曲角度的增大(每点2分,大意相同即可)
21.(2)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定能做到的(3)不是付出了努力就会有收获(答出一点2分,两点5分)
22.参照2017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本材料叙述了年轻人给老人让座引起争议的内容,从年轻人让座的角度分析,可以立意为“尊老是一种美德”“大力传承尊老美德”“尊重公民的权利”“权利与义务”等;从老人引起年轻人让座的角度分析,可以立意为“道德绑架要不得”等 ;从两者的关系角度分析,可以立意为“相互尊重”“人要交流沟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