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50 KB
- 2021-06-0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3.7.1《短歌行》导学案
班级: 组别: 姓名:
1.知识与能力:掌握诗歌意象。培养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习汉魏诗歌典型艺术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曹操积极进取、重视人才的精神风貌。
语言建构与运用: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诗歌;学习并掌握诗中运用比兴、典故等表现手
法的鉴赏方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情境创设,反复诵读、质疑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
文本,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方法归纳等学习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曹操“忧”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并学习曹操为实现人生价值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一、了解体裁、作者及创作背景:
体裁:“短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名称,短歌,长歌,因歌词长短区分。例如,《垓
下歌》《白雪歌》《登幽州台歌》。
作者:曹操(155-220),一代枭雄流千古。字孟德,东汉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
军事家、文学家。
二十岁举孝廉,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升为济南相。后来起兵讨伐董卓,迎汉献帝迁都于
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掌握了朝廷的大权,官至丞相及大将军,封魏王。
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能文善诗:文章风格清峻,简约严明。是建安(汉献帝
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
- 2 -
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气魄雄伟,格调慷
慨悲凉,有很高的艺术性。作品集是《曹操集》,代表作是诗歌《蒿里行》、《龟虽寿》、
《观沧海》。
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一起合称“三曹”。他们与当时的建安七子(孔融、陈琳、
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女诗人蔡琰的诗作,都能及时地反映了汉末“军阀混战,
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他们的作品关注民生,充满激情,缘事而发,慷慨悲凉,被后人誉
为“建安风骨”。
创作背景: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 年),曹操率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
联盟”,一统天下。这一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察看
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饮至半夜,忽闻乌鸦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
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补充:这年冬天,他在赤壁之战中失利,被周瑜杀得大败而归。当时的曹操已经 53 岁
了,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
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二、掌握文化知识--“用典”:
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
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
诗词用典的主要形式。用典从形式来看,常用和常见的主要有引用历史故事和化用前人
诗句两种。
引用历史故事,也叫“用事”。即把典故浓缩化为诗句,借以抒怀言志或影射时事。如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三、四句用
典,用高度概括的形式颂扬了项羽不苟活的崇高气节,从侧面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忍辱
偷生的行径进行了有力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
另一种用典形式是化用前人诗句,也叫用句。也分两种,一是直接引用前人现成诗句,
毛主席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最后两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原诗:“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
天亦老。”
用句的另一种是在原句基础上改动一字或数字,或是只借用其中的某些词语。李白著名
的《行路难》其一中之名句:“拔剑四顾心茫然!”实是化自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六
中的“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这便是有名的模仿诗句之水平过于原典之典型一例。
诗词用典的主要作用:
一、品评历史,借古论今。如:《泊秦准》(杜牧)烟笼塞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人这里是借陈后主因荒淫享乐终致亡国的历史讽
刺晚唐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
- 3 -
二、抒情言志,表明心迹。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中引用了一个典故。据《汉书·冯唐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
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
去赦免魏尚。这里诗人身在密州,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以魏尚自喻,希望有一天,朝廷也
能派遣象冯唐这样的人前来,抒发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三、引发联想,创新意境。如:《破阵子》(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
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诗中“八百里”“的卢”涉及两个典故:一是据《世
说新语》记载,晋王恺以牛“八百里驳”与王济作赌注,王济获胜后杀牛作炙,后人即以八
百里指牛。二是相传刘备曾乘的卢马从襄阳城西的檀溪水中一跃三丈,脱离险境。运用这两
个典故,创造一个雄奇的意境,不由让读者仿佛看到战争爆发前犒劳出征将士的壮观场面和
战场上铁骑飞驰敌阵的激烈场景,极具穿透力。
四、简洁精练,内涵丰富。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
乡翻似烂柯人”,这里运用了向秀闻笛、王质遇仙两个典故表达贬官二十多年后回归时的感
受。以“闻笛赋”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抒发了对死去旧友深深的怀念之情;
以“烂柯人”暗示自己遭贬谪时间太久,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
景了。短短的十四个字,就表达出了如此复杂的情感。
三、朗读诗词,整体感知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通读全诗,请你找出最能表达诗人感情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你是从哪句或哪几句诗
中看出来的?
3、诗人到底“忧”什么?请结合诗句分析其忧情。
四、品读鉴赏,深入探究
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怎样的心
- 4 -
情?
2、《短歌行》主要引用典故来表达作者求贤若渴、贤才难得的心情。请找出诗中一共运
用了几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堂学习,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1.也就是这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想一举消灭孙权和刘备的势力。
赤壁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喝酒到半夜,忽然听到乌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
长槊唱《短歌行》。
补充:
作为政治家(丞相)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恢复生产,网罗人才,统一北方。
作为军事家(统帅)的曹操:讨董卓,灭袁绍,统一北方。
作为文学家(诗歌领袖)的曹操:“建安风骨”的领袖,与其子曹植、曹丕合称“三曹”。
2.在《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个奸雄的形象,如曹操借刀杀杨修等,曹操的名言就是“宁
教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负我”。所以后人觉得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
剧中曹操的白脸形象(在戏剧中白脸代表坏人),曹操是一个狡诈、阴险、嫉妒的人。
面对这截然不同的评价,你是如何有什么看法?请以“我读到的曹操”为题写一段话,
谈谈你对曹操的看法,字数 100 字以上。(交流)。
六、课后提升,迁移练习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曹操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 5 -
参考答案
三、
1、译文:
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你运转着,永不停止;
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明月升起,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2 提示:“忧”。(“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
断绝。”
3 一、忧人生苦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对人生的短暂发
出感慨和忧愁)
二、忧求贤不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明明如月,何
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表达对贤才的渴求及求贤不得的忧思。)
三、忧功业未就。(作者在感叹人生短暂,贤才难求之时,油然产生了功业未就的忧虑,
- 6 -
愿意海纳百川,学“周公吐哺”,使“天下归心”,实现一统天下的宏愿。)小结:本诗抒
发了作者因时光易逝、功业未就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和招纳贤才、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
三、课堂学习,深入探究
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怎样的心
情?(B 级)
以乌鹊南飞,寻找栖枝来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贤才尚在徘徊选择,犹豫不决,
流露诗人惟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
建议当堂生成:“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喻以“朝露”喻人生短促;“明明如月,何时
可掇”把高空的明月比喻为贤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以的山高
水深比喻执政者的阔大胸怀,表明诗人以开阔的胸怀接纳贤才,唯才是举,多多益善;同时
表明自己要完成统一大业的志向。
2、《短歌行》主要引用典故来表达作者求贤若渴、贤才难得的心情。请找出诗中一共运
用了几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B 级)(提示:共 4 个。)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出自《诗经。郑风。子衿》表达对
贤才的渴望和思慕。
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表示自
己期待贤者的热诚,贤臣若来投奔自己,必将极尽礼节款待他。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出自《管子。形势解》表明了他海纳贤才的诚意,其宽广
的政治胸怀和求贤之心永无止境,犹如大海不辞涓流,高山不弃土石一样。
4)“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作者以周公自比,表明自己也像周公一样的胸襟,一定会
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四、课堂学习,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下面问题。(C 级)
1.也就是这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想一举消灭孙权和刘备的势力。
赤壁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喝酒到半夜,忽然听到乌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
长槊唱《短歌行》。
补充:作为政治家(丞相)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恢复生产,网罗人才,统一北方。
作为军事家(统帅)的曹操:讨董卓,灭袁绍,统一北方。
作为文学家(诗歌领袖)的曹操:“建安风骨”的领袖,与其子曹植、曹丕合称“三曹”。
2.在《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个奸雄的形象,如曹操借刀杀杨修等,曹操的名言就是“宁
教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负我”。所以后人觉得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
剧中曹操的白脸形象(在戏剧中白脸代表坏人),曹操是一个狡诈、阴险、嫉妒的人。
面对这截然不同的评价,你是如何有什么看法?请以“我读到的曹操”为题写一段话,
谈谈你对曹操的看法,字数 100 字以上。(交流)。
- 7 -
[示例:曹操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登高必赋,多有慷慨悲凉之句。他英雄主义者的
豪情壮志;更是人生的斗士。吟哦他的诗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让我豪情万五、当堂
检测(背诵并默写全诗)
六、课后提升,迁移练习(B 级)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曹操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观”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眼睛,描写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海景图:苍茫动荡,山岛高
耸屹立。树木丛生,绿草丰美兴旺。秋风飒飒,大海巨浪滔天,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
若出于沧海之中。诗人正是通过这一诗歌画面,抒发了一统天下的雄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