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06 KB
- 2021-06-02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
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时间:150 分钟 分值: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近些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全球史观逐渐被人们接受,这在一定程度
上改变了我们对历史文化的认知方式。全球史观强调的是各民族文明之间的交流、
碰撞、互动与融合,是文明的互鉴。文明互鉴是认识历史文化的新角度,但文明
互鉴本身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经验。几乎可以说从文明的原生时代开始,至
少在欧亚大陆上,就有了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涓涓细流。比如在殷墟的考古文化
中,就发现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的痕迹,更不用说汉唐时代那种文化大交
流、大融合了。从这种观点来看,源远流长的对外文化交流,不仅是中华文明生
生不息、创新发展、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原因之一,也是获得自身的世界性、获得
在世界文明格局中重要地位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对于中华传统文明的认识,
除了强调原生性、独创性之外,还要从世界文化的眼光,从文明互鉴的角度来解
读。
中华文明的传播,对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是相当重要的。比如说大家耳熟
能详的“四大发明”,其意义已远远超出其自身的技术领域,对文化的传承、人类
征服世界能力的提高,对世界历史的演变,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和巨大的影响。
对于这种贡献,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有很高的评价,西方许多思想家也给予了高度
重视,比如近代英国哲学家培根就说它们是改变世界的力量。“四大发明”是中华
民族奉献给世界并改变了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技术成果,反映和代表了辉煌
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
不仅仅是四大发明,中国的制度文明、艺术形态和学术思想乃至生活方式,
都对世界文明有很大的贡献。在近代的大航海时代以后,欧洲与中国有了直接的、
面对面的交流,在欧洲各国出现了两个世纪的“中国热”,中国风成为流行一时的
时尚风潮,涉及艺术、建筑、造园乃至日常生活领域,中国儒家思想则成为启蒙
运动的一个重要思想资源。
如果我们从世界文明格局的变迁中考察中华文明在其中的地位,可以得知,
从世界文明的初创时期开始,历经时代变迁,直到现代的世界文明体系,在各个
- 2 -
历史阶段上,中华文明始终占有很显著、很突出、很重要的位置,始终是世界文
明总体对话中很重要的一极。在全部世界文明史上,在所有的发展阶段上,中华
文明都充当着主要的、不可忽略的和具有重大影响的文明之源。究其原因,是中
华文明的丰富性和先进性。在几千年历史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中,中华民族无论是
在器物文化的层面,还是在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层面,都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
的巨大成就。中华文化以其历史悠久,更主要的是以其丰富性和博大恢宏,在世
界文化史上获得了持久的魅力和风采,直接参与和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历史进程。
了解历史上中华文明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了解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格局中
的地位和影响,不是发思古之幽情,也不是为了说“当年老子也阔过”,更主要的
是从这样一种“文明互鉴”的角度,更深刻地认识自己,更全面地了解我们自己
的文明和传统,增加对于文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节选自《文明互鉴的历史样本-读<文明的力量: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认识中华传统文明,强调它的原生性、独创性固然重要,但文明互鉴的视野
更为重要。
B.文明互鉴并非新生事物,在文明的原生时代就已经出现,殷墟的考古文化中
有其痕迹。
C.文明互鉴是全球史观的重要内容,是各民族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互动与
融合。
D.文明互鉴的最根本的意义在于以自己的眼光观照他人,取长补短,分享人类
文明的优秀成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由全球史观引入文明互鉴的概念,论述了从文明互鉴的角度来解读中
华传统文明的原因。
B. 文章以“四大发明”为例,论述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对于世界文明发展的重
要作用和影响。
C.文章指出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格局变迁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因为中华文明的
丰富性和先进性。
D.末段运用对比论证,论述了用“文明互鉴”的方法有利于了解中华文明对于
世界文明的贡献。
- 3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创新发展,获取自身的世界性,推动世界文
明发展。
B.在欧洲曾出现两个世纪的“中国热”,中国儒家思想成为启蒙运动的重要思
想资源之一。
C.中华文明的丰富性和先进性决定了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总体对话中的决定
权。
D.正确运用“文明互鉴”的视角审视中华文明,可以帮助中华民族牢固树立文
化自信。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
材料一
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7 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
2016 年全国快递业务量达 312.8 亿件,共消耗约 32 亿条编织袋、约 68 亿个塑料
袋、37 亿个包装箱以及 3.3 亿卷胶带。光是一年消耗的快递包装盒所需的瓦楞纸
箱原纸就多达 4600 万吨,相当于消耗了 7200 万棵树。
据了解,目前中国快递业中,纸板和塑料的实际回收率不到 10%,包装物总体
回收率不到 20%,以聚乙烯、聚氯乙烯为主要成分的塑料和胶带等最难降解,这些
包装材料在自然界中,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才能降解。大部分的快递纸箱
在经过一次使用后被丢弃,能够回收再利用的并不多。而消费者对于包装的分类
处理意识不足,加大了回收的难度。为了保证货物能够完好无损地被送到消费者
手中,多数商家选择用塑料胶带对包装进行加固。
缠上塑料胶带的纸板箱被送到造纸厂打纸浆时,胶带的黏胶会影响过滤器工
作,从而造成机器损坏,所以回收时,缠有过多胶带的纸板箱会被全部丢弃。纸
盒等可回收的快递包装,如果和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被污染后无法再回收。
消费者则表示,在快递站点或社区内,没有快递包装的回收点,导致快递包装大
多进了垃圾箱。
- 4 -
(摘编自《快递包装垃圾成灾》,《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
为解决快递包装产生的污染,近年来各方都开始积极行动。国家层面,《推进
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
等政策出台,引导快递业的绿色发展,规范快递包装的使用。菜鸟、京东、苏宁
等电商企业也积极响应,从推行“无纸化”电子面单,到推行共享快递盒、可循
环快递袋等,都在力争减少快递包装污染的产生。但记者在走访北京多家快递站
点后发现,大多数商家尚未使用这样的绿色包装。对于全国上千万小电商卖家来
说,成本较高是他们不愿使用绿色包装的主要原因。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总工程师曲睿晶指出,包装物材料替代、点对点回收、建立
绿色账户等措施,有利于提高包装物的回收率,但对于电商平台、快递公司及消
费者来讲仅仅是开始,其示范性远远大于实际可操作性,离成为趋势还有很长的
路要走。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三
德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早已建立了相关法律法规。如德国 1991 年、1997
年先后出台《包装废弃物管理办法》和《包装回收再生利用法》,强化对快递“绿
色化”监管。在日本,由消费者负责将包装废弃物分类,政府部门负责收集已分
类的包装废弃物,私有企业获政府批准后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再处理,逐渐形成一
种良性循环,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既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也减少
环境污染,还可利用再生资源创收,可谓是一举多得。我国现有标准只是行业规
范性标准,缺乏强制性,难以对各市场主体形成有效约束。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
就有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快递包装问题确实到了必须立法予以解决
的时候了”,足见快递绿色包装立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 5 -
(摘编自《推行快递绿色包装刻不容缓》,河北新闻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快递业中目前普遍存在包装物回收率低下的问题,纸板和塑料实际回收率
不到 10%。
B.快递业用来包装的塑料和胶带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聚氯乙烯,它们在自然界
中极难降解。
C.纸盒等可回收的快递包装不能与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以免被其他垃圾污染,
影响回收。
D.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 年中国快递业消耗的快递包装盒所需要
的瓦楞纸箱原纸多达 4600 万吨,相当于消耗了 7200 万棵树。浪费极其严重。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 2013 年到 2016 年,我国快递业务量急剧增加,由 91.9 亿件增长至 312.8 亿
件,但逐年增长速度持续下降。
B.2016 年全国快递业使用了 3.3 亿卷胶带,胶带的黏胶会影响过滤器工作,造成机
器损坏。
C.菜鸟、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响应国家政策,推行“无纸化”电子面单、共享
快递盒、可循环快递袋等,以减少污染。
D.德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对快递“绿色化”监管,而我
国现有标准只是行业规范性标准,缺乏强制性。
6、怎样才能有效减少快递业包装污染?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题。
书匠杨岳黄
凯歌
张老实给一瓢凉水呛死后,张家女人哭了个稀里哗啦。好心人劝她说:“你还
年轻,路长呢,寻思找个人家嫁了吧。”又说,崖畔上那个说书艺人叫憨憨儿的就
好着呢!
- 6 -
憨憨儿其实并不憨,是多年前从陕北逃难过来的。那年河西大旱,一个说书
的老艺人领着一个孩子来到小山村。刚进村,老艺人的头一歪,就不行了。大伙
儿唏嘘着将老人埋在村西的半峁上。孩子哭天抢地。收拾起老人的一副行头,留
在这个临近黄河的小山村。跟了老艺人的缘故,孩子会说些零散的段子,在这黄
土纵横梁峁起伏的小山村,渐渐地成了一个角儿。
角儿憨憨儿说书真不含糊。
憨憨儿说杨家将,先喊声:“走――起――”一拨三弦琴,放开喉咙唱:“杨
家儿郎今在此,千军万马杀上前――”那个气势,有万夫不当之勇,足将台下众
人唬住。
又说岳家将。激越高亢处,起身离座,双目圆睁:“呔,兀术太子你听真,岳
家将士数不清,尔敢扰我边疆欺我民,管叫你有来无回化烟云――”
台下一片叫好声。
这是村里唯一的文化人,不嫁他,嫁谁?
憨憨儿自从混上个媳妇,精神大振,每天晚上从田里一回来,就在门前摆开
了阵势。怀里抱稳三弦琴、腿肚子上绑好甩板,再在琴头上拴一条一尺长的红绸
带,山风一来,呼呼作响,引得乡亲们这儿圪蹴一片,那儿圪蹴一片,美滋滋的
足可以胜过一大碗猪油拌高粱饭。
时间久了,大伙儿听出了一些眉眉眼眼,连张家女人也听出了一些眉眉眼眼。
憨憨儿说书有点儿不地道。
憨憨儿常常将书中的人物张冠李戴,要么就是朝代混淆,再要么,干脆胡说。
有听过城里梆子戏的,说,憨憨儿你瞎说哩,这段子不是这个样子的――
虎目圆睁,憨憨儿一撇手中的三弦说:“不是这个样子,你说是甚样子,你
说――”
大伙儿不作声了。再说下去,胡侃的书也听不到了。
老人们心里明白:憨憨儿的爹离开的时候,憨憨儿还小,一个十来岁的娃子,
能学来而今这个本事,已经很不错了!
地主少爷高茂财来听憨憨儿说书。高茂财进过省城的大学堂,听说还留过东
洋。
“走――起――”憨憨儿一拨三弦琴,亮开嗓门说起了“杨家将”“岳家将”。
高茂财闭着眼睛,摇头晃脑地品咂起来。
听着听着,高茂财忽然睁开眼睛说:“不对,金国四太子怎么变成了宋朝皇帝
的孙子?宋朝皇帝打仗不行,可是一直给金国人称孙子的!”
憨憨儿不理不睬,依旧说自己的书。
- 7 -
再听。高茂财忽然破口大骂:“满嘴胡言!”
话音未落,那说书的甩板早被憨憨儿捋下,“嗖”的一声,愣愣地砸在了高茂
财的嘴巴上。少爷的嘴立刻变成了一根猩红的大肥肠。
再看憨憨儿,横眉竖眼,倒握琴柄,随时准备扑过来。
真是个憨货!少爷疼得眼泪直流,大叫一声,与一群随从作猢狲散。
身后,憨憨儿的声音霸道又硬气:“伤天害理的鸟人,爷就让他们做孙子,咋
个?”
1943 年,鬼子兵占据了县城,烧杀抢掠。汉奸翻译高茂财宣读完《告良民书》,
随即请镇上唯一的说书艺人憨憨儿上台助兴。高茂财咬着憨憨儿耳根子,恶狠狠
地说,不能说你那狗屁“杨家将”“岳家将”,除非找死。
戏台上的憨憨儿一身干干净净的青色长衫,低着头笑眯眯地回应:咱只会说
“杨家将”“岳家将”!
那就等死吧!高茂财瞥着憨憨儿的眼神又惊又怕,匆匆地下了台。
憨憨儿一声“走一一起一一”三弦琴轻轻一拨,一声铿锵又悠扬的陕北说书
便向远处的沟沟峁峁飘去。行云流水,叫好声此起彼伏。一段《杨家将》说得人
热血沸腾,激情高涨。当说到“杨家儿郎今在此,千军万马杀上前”的时候,前
排的保长、伪军司令渐渐变了脸色。
高茂财上台喊:“够了,快下去!”
《杨家将》又起:“呔,兀术太子你听真,岳家将士数不清,尔敢扰我边疆欺
我民,管叫你有来无回化烟云一一”
在众人的沸腾声中,高茂财与憨憨儿撕扯在一起。
日本人不傻,似乎明白了怎么回事。鬼子队长哈哈大笑,竟然指着高茂财对
憨憨儿说:“揍他!”
好咧!憨憨儿紧握三弦,鼓足力气,大喝一声,朝高茂财头上很劲砸去。
鬼子队长指着憨憨儿说:“你的,勇敢的,只要做皇军的良民,皇军让你天天
说书!”
憨憨儿摇摇头,说:“咱可以跟着杨家将姓杨,也可以跟着岳家将姓岳,就是
不能姓皇!”顿一顿又说:“要是真姓了皇,那也得是喝了半辈子的黄河水的黄!”
憨憨儿抡起剩下的一截琴杆,狠狠地甩向鬼子队长。这一击,惊涛骇浪。
鬼子的刺刀围了上来。哈哈大笑声中,憨憨儿喊:“能不能上一碗断头酒再死!
哪儿有酒啊!”憨憨儿的女人跌跌撞撞地从人群里挤出来,递上一瓢凉水。憨憨儿
深情又歉疚地看了一眼女人,闷头就喝,没想一口气上不来,呛死了。
鬼子投降后,村人集资为憨憨儿重新筑墓立碑。一切停当,却不知道碑上刻
- 8 -
上什么名字好。憨憨儿的女人说:“就刻-书匠杨岳黄吧!”
憨憨儿的女人哭了个稀里哗啦。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说书艺人憨憨儿无名无姓,自小逃荒到了小山村,因跟随老艺人会说些零
散的段子,后来成为角儿,擅长说杨家将、岳家将,说书不含糊,有气势,有气
场。
B. 憨憨儿说书“不地道”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憨憨儿的爹离开人世时,憨憨
儿还小,没学到多少说书本事;其二是憨憨儿依照自己的价值标准有意改动了剧
本。
C.小说描写眼睛生动传神。写憨憨儿“双目圆睁”“虎目圆睁”“横眉竖眼”,
表现了他刚强、倔强的性格;写高茂财“眼神又惊又怕”,表现了汉奸的色厉内荏。
D.小说语言质朴,多用口语,如“半峁”“这儿圪蹴一片,那儿圪蹴一片”,
地域色彩鲜明。小说多用短句,读起来铿锵有力,有利于表现憨憨儿大义凛然的
形象。
8.小说为什么反复叙写张家女人?(6分)
9.小说以“说书”为中心布局谋篇,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题。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天
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就。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
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寻丁父忧,归。咸淳
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
“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
十年,改知赣州。德佑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
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
使召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
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
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
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
则社稷..犹可保也。”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
密使,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天祥夜亡入真
州,泛海至温州,遂移漳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
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
- 9 -
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
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厓山破,遣使护送天祥至京
师。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
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而
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
有众万人
B.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
有众万人
C.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
/有众万人
D.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
/有众万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进士,指科举时代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举进士,指参加进士考
试。
B.对策,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自汉起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
式。
C.勤王,尽力于王事,后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D.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用社稷代
指国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天祥才华出众。他二十岁时参加进士考试,应对时不打草稿,一挥而就,考
中状元,考官王应麟对他大为赞赏。
B.文天祥堪当重任。他任湖南提刑时,与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为之
动容,认为他有治理国家的能力。
C.文天祥忠君爱国。长江上游告急时,他积极应诏勤王;被捕之后,拒绝张世杰
的劝降并书写《过零丁洋》,以明心志。
D.文天祥守节不屈。厓山被攻破后,他被元将张弘范送往京师,元朝廷劝降,他
坚决不屈服,视死如归,最后从容就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 10 -
(1)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
(2)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14~15题。
送湖南部曲①
辛弃疾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②。
愧我明珠成薏苡③,负君赤手缚於菟④。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注)①部曲:即部属,属官。②符:这里指军中移文。③薏苡(yì yǐ):一年生
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果仁叫薏米,形似珍珠,可入药。“薏苡明珠”语出《后汉
书·马援传》,后世用以指因涉嫌而受诽谤的人。④於菟(wū tú):虎的别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首联写诗人当年接到紧急军令,身穿青色制服,跨上骏马,在万众欢呼声
中腾跃向前,表现出惊人的勇毅。
B.颔联用典言事,表明诗人自己因为遭受他人的诬谤而离职,并为有功部属
未能得到应有的奖赏而深感愧疚。
C.颈联表明诗人自己既有知人之明,又有论事之胆,点明他受谗被谤的原因,
暗含对湖南部曲的赞赏和勉励。
D.全诗既申明己志,又慰勉友人,襟怀坦荡,层次井然,诗中充满豪宕不平
之气,显得悲壮苍凉、雄健沉郁。
15.本诗尾联化用了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二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 11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 1 )《 氓 》 中 写 男 子 变 化 无 常 、 三 心 二 意 的 句 子 是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里,用对偶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绘出山间对比鲜明的朝暮画面。
(3)曹操在《观沧海》中描写了水波汹涌澎湃,岛屿高高耸立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题。
小时候,每年秋收后,生产队里总有一方几十亩的地块,翻耕后就闲在那里,
而且一直“晾”到开春。农人说这是让地歇歇。几千年来的农耕实践,让一代代
农人懂得,种庄稼不仅消耗人力、畜力,还消耗地力。只有地力得到了恢复,农
业生产才能 。地力一旦衰竭,我们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就
了。祖先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保住了地力,养活了一代代人——这就是我们的农
耕文明。
对于土地,不仅要耕,还要养。正如《吕氏春秋》中《任地》篇所云:“凡耕
之大方: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劳,劳者欲息。”今天,对于我们这样一个
有着近 14 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保住 18 亿亩的耕地红线,不仅是要保住面积,
更要保住地力。我们再也不能以所谓的“现代化”农业增产增收手段,透支地力,
否则,就是 。
让早已疲惫不堪的耕地喘口气,为她卸载减负,让她休养生息,实现农业生
产的可持续发展——如今,这样的道理 。不过,“让地歇歇”,唤起
了我钦佩先辈农耕智慧,也让我为作出国家耕地休耕轮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备感欣
喜。
17.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第一处(文中加重字体)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
项是( )(3分)
A. “卖———西瓜———啦!”夏天的大街小巷总会传来这样的吆喝声。
B. “画得真好。———你为什么这样勇敢,不怕他?”
C. 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D. 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生生不息 岌岌可危 竭泽而渔 不言而喻
B. 生生不息 岌岌可危 缘木求鱼 不可理喻
- 12 -
C. 驰而不息 危在旦夕 缘木求鱼 不可理喻
D. 驰而不息 危在旦夕 竭泽而渔 不言而喻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项是( )(3分)
A.“让地歇歇”,我唤起了对先辈农耕智慧的钦佩,也为国家制定耕地休耕轮
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备感欣喜
B.“让地歇歇”,我唤起了对先辈农耕智慧的钦佩,也为作出国家耕地休耕轮
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备感欣喜
C.“让地歇歇”,让我为国家制定耕地休耕轮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备感欣喜,也
唤起了我对先辈农耕智慧的钦佩
D.“让地歇歇”,唤起了我对先辈农耕智慧的钦佩,也让我为国家作出耕地休
耕轮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备感欣喜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个字。(6分)
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 ① ,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极大
地推动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世界卫生组织发现, ② ,生物学因
素占 15%、环境影响占 17%、医疗服务仅占 8%、而行为和生活方式占 60%。可见,
获得最健康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个人健康管理最日常也是最重要的策略,
就是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每个居民都可以掌握自我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
日常自我保健、自我养生。有一些常见疾病, ③ 让自己成为自己
最好的医生。
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 65个字。(5分)
近日,敦煌研究院微信公众号推出《“云游”莫高窟》栏目,让观众足不出户
便能一览莫高窟的四季美景、体验“数字敦煌”的精彩。进入“莫高窟的四季”
全景展示,点击春、夏、秋、冬四个场景,便可欣赏到莫高窟不同季节的景观。
观众还可以选择 VR 模式,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数字敦煌”汇集有关敦煌石窟
的图像、影像、考古研究和保护等方面的数字资源,在网上再现了敦煌石窟的精
美绝伦。在“数字敦煌”资源库基础上,敦煌研究院推出“细品敦煌艺术,静待
春暖花开”网络路线游,包括四条不同主题的参观路线,让观众零距离感知敦煌
文化艺术。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 02月 18日)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今年高考,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考出了文科 676 分的优异成绩,在填报志愿时,
她选择了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没等到把录取通知书捂热,考上了北大并选择
考古专业的湖南女孩钟芳蓉就遭到了网友的质疑:“好不容易考上了北大为什么
- 13 -
不选个热门专业?”“考古是很苦的,根本不是一个小女孩能够承受的!”“留
守家庭应该选毕业后能赚钱的专业,比如北大经管。”在接受采访时,钟芳蓉钟
同学告诉记者,选择考古系是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的影响,加上对
未来的规划,希望未来做考古研究。对于网友的质疑,钟同学表示:“我觉得喜
欢就够了呀!”
对于钟芳蓉的专业选择,你有怎样的思考或感触?请以以明华的身份给钟芳蓉或
网友写一封信,表明你的立场,并阐述你的理由。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注意语言得体,
不要脱离材料范围和含义;不少于 800 字。
- 14 -
1、【答案】C
【解析】A项曲解文意。原文“还要从世界文化的眼光,从文明互鉴的角度来解读。”并未
强调“视野更为重要”。B项“已经出现”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是“几乎可以说……”D项说
法片面。文章末段强调文明互鉴要“认识自己”。
2、【答案】D
【解析】“对比论证”错误。“不是……,不是……更主要是……”并非对比。
3、【答案】C
【解析】:“决定权”错误,原文是“很重要的一极”。
4、【答案】D
【解析】题中 D项,“浪费极其严重”错,原文“光是一年消耗的快递包装盒所需的瓦楞
纸箱原纸就多达 4600万吨,相当于消耗了 7200万棵树”,意思是消耗严重,并非浪费严重,
选项偷换概念。
5、【答案】A
【解析】题中 A项“逐年增长速度持续下降”错,根据材料一中的统计数图可知,15年到
16年增长速度较之前有所提升,并非逐年增长速度持续下降。
6、【答案】
①消费者增强快递包装分类意识。
②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
③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行业规范。
④使用绿色包装,发展循环经济。
【解析】此题要求回答“怎样才能有效减少快递业包装污染”,解答此题,从文中圈出快
递业包装造成污染的原因,根据这些原因给出解决的方法,还可以圈出直接提到减少快递业
包装污染的措施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材料一“而消费者对于包装的分类处
理意识不强,加大了回收的难度”可概括出“消费者增强快递包装分类意识”;材料一“目
前中国快递业中,纸板和塑料的实际回收率不到 10%,包装物总体回收率不到 20%”“纸盒
等可回收的快递包装,如果和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被污染后无法再回收”“从推行‘无
纸化’电子面单,到推行共享快递盒可循环快递袋等,都在力争减少快递包装污染的产
生”“包装物材料替代、点对点回收、建立绿色账户等措施,有利于提高包装物的回收率”
可概括出“使用绿色包装,发展循环经济”;材料—“消费者则表示,在快递站点或社区内,
没有快递包装的回收点,导致快递包装大多进了垃圾箱”可概括出“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
物回收体系”;材料三“德国、曰本、英国等发达国家早已建立了相关法律法规”“我国现
有标准只是行业规范性标准,缺乏强制性,难以对各市场主体形成有效约束”“足见快递绿
色包装立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可概括出“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行业规范”。
7、【答案】C
【解析】“双目圆睁”是憨憨儿说书“激越高亢处”的表现,不是“刚强、倔强的性格”
8、【答案】
①开头写张家女人再嫁,引出主要人物憨憨儿出场,交代憨憨儿是个说书“角儿”
②写憨憨儿娶上媳妇的变化,临终前“深情又歉疚地看了一眼女人”突出憨憨儿以民族
大义为重的家国情怀。
- 15 -
③写张家女人“跌跌撞撞”递凉水,“哭个稀里哗啦”,渲染故事的悲壮氛围。
【解析】张家女人作为次要人物出现,在本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出主要人物,烘托主
要人物,渲染气氛上
9、【答案】
①小说情节围绕“说书”展开,使情节更为集中紧凑。
②小说集中描写人物在“说书”与“听说书”这种特定环境下,突出憨憨儿说书的内容:
杨家将抗金。强调憨憨儿用这种方式跟鬼子、汉奸作斗争。将憨憨儿爱国、敢于为名族大义
而抗争得形象表现得更加鲜明。
③将“说书”中的杨家将抗金等历史故事和日本侵略的情节交织在一起,相互映衬,使
民族大义、家国情怀的主题更加突出。
【解析】小说情节围绕“说书”展开,作答时着重从情节展开,人物形象塑造、主题表
现等角度。
10、【答案】C
【解析】本句意为:文天祥捧着诏书大哭,派陈继周征发州中豪杰,联合溪峒少数民族,
派方兴召吉州军队前来,各路英雄都回应,聚集了一万人的军队。
“郡中豪杰”是指郡中的豪杰,中间不应断开,排除 A、D;
“诸豪杰”作“皆应”的主语,其前应断开,排除 B。
11、 【答案】D
【解析】D项,“‘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错误,应该是“社”指土地神,“稷”
指谷神。
12、【答案】C
【解析】C项,“被捕之后,拒绝张世杰的劝降并书写《过零丁洋》,以明心志”错误,
原文“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
《过零丁洋》诗与之”,可见,是张弘范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他拒绝了,而不是拒绝张世
杰的劝降。
13、【答案】
(1)你率领一万多乌合之众奔赴京师,这与驱赶羊群和猛虎搏斗有什么不同。
(2)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却教唆别人也背叛自己父母,可以这样吗?
【解析】本题关键词为:
(1)以:率领;乌合:乌合之众;是:这;何异:与……有什么不同。
(2)捍:保卫;乃:却,竟然;叛:背叛
14、【答案】A
【解析】A项,曲解文意。首联不是写诗人自己,而是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部属的勇猛
形象。故选 A。
15、【答案】相同点:都表现了诗人先人后己、忘我无私的胸怀。
不同点:杜甫的诗句,由自己住茅屋想到天下寒士居无定所,表达的是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
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而辛弃疾的诗句,表现了一位久经沙场的大将关爱
部属、勉励友人的可贵精神。
- 16 -
【解析】本诗尾联“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意思是,你去后鹏程万里为国效
力,我不妨风雨破庐贫困终生。前一句祝愿对方鹏程万里,直上青云;后一句写自己送人的
心情,只要被送的壮士有广阔的前途,到后来能为国家效忠宣劳,即使自己遭受政治上的挫
折,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忍受“吾庐独破”的困厄生活也心甘情愿。展示诗人先公后私、
先人后己的优秀品质,表现一位久经沙场锻炼的大将热爱部属的可贵精神。
杜诗“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意思是,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
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解答时要知人论
世,联系诗人生平思想及具体写作背景,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即可。
16、
(1)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2)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17、【答案】C
【解析】
A:表示声音的拉长或延续
B:表示意思的转折
C:表示解释说明
D:表示意思的递进
18、【答案】D
【解析】
生生不息:指群体变化或新生事物的发生没有终止。
驰而不息:向前奔驰,发展,不停止。
危在旦夕:强调危险就在眼前
岌岌可危: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竭泽而渔:掏干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缘木求鱼:比喻方向或方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不可理喻:指不能用常理使那个人明白,形容蛮横或固执。
不言而喻:指事态明显,道理很浅显。不用说明就可以明白。
19、【答案】D
【解析】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缺少与“唤起”搭配的宾语中心语;二是“作出”
缺少主语,“国家”应放在“作出”前面。
A、结构混乱,“我”应该放在“唤起了”的后面;“制定”与“部署”搭配不当
B、结构混乱,“我”应该放在“唤起了”的后面;“作出”缺少主语
C、不合逻辑,应该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排列
- 17 -
20、【答案】
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②:在影响健康的因素中
③:也可以自我调理(自我保健)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准确、连贯的能力。语段的中心是“倡导健康的生活
方式”。第一句是总领句,与“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相对应。可在第①处填写“倡导健康
的生活方式”从②后列举的数据可知,这里是列举影响健康的因素。③的承接句是“让自己
成为最好的医生”。而前面的句子反复强调“自我保健”因此,可以填写“也可以自我保健”。
21、 【答案】敦煌研究院微信公众号近日推出《“云游”莫高窟》栏目,其内容包括“莫高
窟的四季”的全景展示,“数字敦煌”的数字资源和网络路线游。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准确、连贯的能力。这是一篇新闻报道,报道了《“云
游”莫高窟》的推出及其内容。因此压缩语段时应关注两个方面,其一是敦煌研究院微信公
众号近日推出《“云游”莫高窟》,其二是《“云游”莫高窟》的内容,最后是要注意不要超过
限定的字数。
22、 【写作提示】审题:
材料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层交代钟芳蓉的主要事迹,交代她以高分报考北大考古系,这是引发网友的质疑的
缘起。
第二层写网友对此事的质疑。部分网友认为她择业有欠考虑,有的网友认为考上了北大
应该选个热门专业,有的网友认为考古专业比较苦,不适合女孩,有的网友认为选择考古专
业不利于改变她家里的经济现状,报经管之类的热门专业可能“钱”途更好。
第三层是樊锦诗先生对钟芳蓉的赞许与肯定,以及钟芳蓉自己对考古研究的喜欢和对未
来的规划。第二和第三层明显是对钟芳蓉报考考古专业的两种不同的反馈。
写作任务一属于典型的任务驱动写作情境。
首先应表明态度:你是否赞同钟芳蓉的专业选择,接下来要阐明你的理由。写作时应注
意就事论事,把该事件分析清楚。不可点材料之后就另起炉灶,把材料丢弃一旁。另外,任
务中还要求结合现实,应结合当今青年的选择专业的倾向和择业倾向来谈钟芳蓉事件的意义。
不可对古代或近代事例大举特举而不联系现实。
写作任务二属于书信体任务写作。
书信体一定要注意格式。称呼语、问候语、署名、日期等一定要完整而正确。另外,写
书信时,要注意和书写对象的交流意识。应谈到你对钟芳蓉报考考古专业的看法并可适当外
扩,谈此事件背后的影响及意义。
参考立意:
1.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2.梦想需要坚守和传承;
3.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4.不忘初心,坚持理想;
5.追梦路上,少些急功近利;
参考译文:
- 18 -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二十岁中进士,在集英殿对答皇上的策问。文
天祥以“遵守天道,勤奋不息”为题,回答皇帝的策问,他的对策文章写了一万多字,不打
草稿,一气呵成,被皇上亲自选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上奏说:“这份卷子中存在的古代典
籍之义理犹如明镜,可以起借鉴作用,这个人忠肝义胆如同铁石,所以臣敢为陛下得到人才
而庆贺。”不久父亲去世服丧而归。咸淳九年,被提拔为湖南提刑,顺便拜见原丞相江万里。
江万里一向认为文天祥有极高的意志节操,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改变容色说:“我已经老
了,综观天时将有变化,我见过的人才很多,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就落在你的身上了。
你可要竭尽全力。”咸淳十年,改任赣州知府。德佑初年,江上告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起
兵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捧着诏书大哭,派陈继周征发州中豪杰,联合溪峒少数民族,派方
兴召吉州军队前来,各路英雄都回应,聚集了一万人的军队。事情上报朝廷后,任命文天祥
以江西提刑安抚使的身份领兵入京。他的好友劝阻他,说:“如今蒙古大军分三路击鼓前来,
攻破京郊,逼近内地,你以仓促集合的一万多人前往抵抗,这跟驱赶羊群去和猛虎搏斗又有
何不同。”文天祥说:“我也知道是这样,只是既然国家抚养臣民三百多年,一旦国家遇到
紧急情况,向天下征集兵员,竟然没有一人一马响应入关,我对此非常遗憾,所以不能正确
估计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行动来对众宣示,期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
以义而胜者谋立功,人数众多就能成功,这样国家还能保住。”于是倾尽家财为军费。第二
年正月授任临安知府,不久又授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朝廷派他到元营请求和好,跟元丞相伯
颜在皋亭山谈判时据理力争。元丞相伯颜气愤地扣押了他,文天祥趁夜色逃到真州,渡海到
了温州,于是到了漳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逃到南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抵达,文天祥仓
皇出逃,千户王惟义上前抓住了他。文天祥被押解到潮阳,带去见张弘范,张弘范的近侍命
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拜,张弘范以礼相待,带他一起到崖山,让他写信去招降张世杰。
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却教唆别人也背叛自己父母,这可能吗?”张弘范还
是坚决要求他就范。文天祥于是写下自己所作的《零丁洋诗》给他。”崖山被攻破,张弘范
派遣使者护送到首都。文天祥在燕京共呆了三年,元世祖知道文天祥最终不会屈服,于是把
文天祥召入宫中,对他说:“你有什么心愿?”文天祥说:“我受宋朝的恩惠,做了宰相,
怎么能够侍奉别的皇帝?希望赐我一死就满足了。”文天祥临刑时非常从容镇定,向南方叩
拜而死,终年四十七岁。
相关文档
- 语文卷·2018届河北省临漳一中高三2021-06-0218页
-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20届2021-06-0215页
- 语文卷·2018届河北省承德一中高三2021-06-0218页
- 江西省上高二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2021-06-0220页
-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2021-06-0216页
- 宁夏育才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2021-06-0217页
- 【物理】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六中2021-06-0215页
- 物理卷·2018届西藏林芝一中高三上2021-06-0212页
- 西藏拉萨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2021-06-0215页
- 【物理】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一中202021-06-02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