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0.50 KB
  • 2021-06-02 发布

语文卷·2018届广东省阳春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2017-03)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阳春一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级月考(一)‎ 语文科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的姓与名 余昌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就产生了姓氏。关永礼先生所著的《中国姓氏文化》一书中讲到,许多欧美国家名前姓后的姓氏构成方式,迟至中世纪才产生并传承下来。亚洲越南、朝鲜等国的姓氏在14世纪左右才普及兴盛,而且多由中国传入。日本则更晚,1876年才颁布《平民必称姓氏、名字义务令》,普遍推行姓氏制度,改变了此前只有贵族、武士、神职官员才享有姓氏的历史。‎ 而细致考究下来,“姓”的历史要比“氏”更古老。“姓”字是由“女”字和“生”字组成的,《说文解字》解释:“姓,人所生也。”远古的人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姓就代表了一个人的母系血统,一个始祖母所生的后代即为同姓。中国的古姓中大多都有“女”字偏旁,如姬、姜、嬴、姒、妫、姚等,也正反映了“姓”和母系血统的密切关系。‎ 远古的人们把氏族繁衍的功劳归于某种神秘的自然力量。比如在周人的传说中,他们的始祖母姜嫄因踩了熊的脚印而生了后稷,因此周人以熊为图腾,并姓姬,甲骨文“姬”字的右半部,就是熊的脚印的象形。而在商人的传说中,他们的始祖母简狄因吞食了燕子蛋而生了契,所以商人就以鸟为图腾,并姓子,子就是卵或蛋的意思。‎ 如果说,“姓”是来自母系,那么“氏”就是来自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繁衍,男性在生产和战争中的优势不断凸显,氏族群体中出现了强有力的男性首领,他们要对自己率领的群体用某种称号作出区分,这就是氏的来历。最初的“氏”,是这个氏族男性首领的称呼。‎ 战国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局的动荡,许多贵族降为平民。原本只有卿大夫之家才有资格立氏,随着士和平民地位、权力的上升,他们也开始称氏。氏已不再是贵族特有的标志,人们在交往中互相称名称氏,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彻底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氏只剩下了标记直系血统的作用,性质上没有了贵贱之别。汉代以后,通称为姓,自此姓氏彻底合一。‎ 现在人们所说的名字是指一个人的名,与古代所说的名字不同。古代的名与字分指,均为一个人的称号。名,是一个人在成年之前的称呼,字则是他成年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 中国的这种名、字双轨制早在周代就已经形成。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古人的字,主要用于他称。古代婴儿出生满两个月就要命名。《礼记》中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这是因为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结发加冠之礼,以示成年,开始取字。女子十五岁结发加笄(束发的簪子),作为成年的标志,可以取字。一个人成年后,由长辈原先为其取的名已不便在社交场合中被人指名道姓地径直称呼,应另外换一个平辈或晚辈可以称呼的新名,否则被视为无礼。因此,以字相称,表示尊敬。‎ 字独立于名之外,又与名密切相关。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可以相互注释,字义相近。也有名与字互为补充,可以连义推想的,如岳飞字鹏举,“鹏举”取大鹏振翅高飞之意,与“飞”互为补充。还有以反义相对取字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熹”与“晦”字义相反。‎ 除了名、字以外,有些古人还有号。虽然春秋时期已有称号的现象,但宋代才是号的大普及时代。明清时期,士人取号之风特盛。清末民初以后,字与号逐渐被笔名、艺名取代。‎ ‎(选自《北京日报》)‎ ‎1.下列关于“中国姓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姓氏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关永礼先生认为中国姓氏远远早于欧美国家,更早于亚洲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 B.中国古姓的字形大多带有“女“字偏旁,这种造字结构蕴藏着一个历史事实,即中国大多古姓与母系血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C.中国最初的姓来源于母系,而氏来自男性,而且汉代以前氏是贵族特有的标志,汉以后姓氏就完全合一,统称“姓”。‎ D.中国人称氏最初只有卿大夫之家才有资格,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局的动荡,士和平民地位逐渐上升,他们也开始称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古代,名和字是不同的称号:名是一个人在成年之前由长辈为其所取的称呼,而字,则是他成年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 B.古代男子年龄到了二十岁才加冠取字,有字之后,字就在社交场合被广泛应用,而名则退出了社交场合。‎ C.中国名与字的双轨制自周代形成以来,延续了几千年,清末民初以后,字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笔名、艺名。‎ D.古人的“名”与“字”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或字义相近,相互注释;或连义推想,互相补充;或反义相对,对比鲜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14世纪左右,亚洲越南、朝鲜等国的姓氏才普及兴盛,日本则更晚,而且多由中国传入,他们的姓氏和母系血统关系密切。‎ B.中国古代的氏与分封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分封制彻底废除后,氏只剩下标记直系血统的作用,性质上已没有了贵贱之分。‎ C.古人称自己通常称自己的名,称别人通常称他的字,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如诸葛亮自称“亮”,鲁肃则称他“孔明”。‎ D.有些古人会取号,号出现于春秋时期,但到了宋代,号才进入了大普及时代,而到了明清时期,士人取号之风非常盛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严耕望: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 余英时 ‎ 1973—1975年,严耕望是哈佛燕京社的访问学人。那时他已在中古政治制度史的领域内卓然成家。但在这期间,他仍然孜孜不倦地苦读。每天早晨在图书馆前面等着开门,下午图书馆关门,他才离开。1979年春,严耕望应聘到耶鲁大学历史系担任访问教授。和哈佛时代一样,他天天早到晚退,伏案用功。哈佛和耶鲁两度共学,我亲身体认到耕望是将全副生命献给学问的人,真正达到了“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境界。他自己曾明白说过,他一生从不求多赚一分钱,也不想增加一分知名度,因此避开任何不必要的活动,以免浪费宝贵的光阴。1979年他在耶鲁的期间,正值大陆社会科学院代表团前来访问,我在家中接待代表团,邀请耕望与会,但他婉辞了,因为他坚守其“避开任何不必要的活动”的原则。这种“澹泊自甘、寂寞自守”的性格和他治学的勇猛精进、锲而不舍,恰好互为表里、刚柔相济。‎ 耕望的生命虽然彻底地与学问合一,但他既不是不晓事的书呆子,更无世人想象中那种专家学者的傲僻。相反的,在日常生活中,他是一个最通情达理并且随时随地为别人着想的人。无论是对他的家人、师友、学生或同事,他都抱着一份诚挚的情意:任何人曾对他有过一点帮助,他都永志不忘。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读他那些大著作的序跋,便可以获得生动的印证。在学问方面,他一向持严格的标准,决不稍有假借。然而他在摘发别人的失误时却从无例外地隐去失误者的名字。他曾说,他一向以道家自处而以儒家待人,这是恰如其分的自我解剖。他从不争浮名和权位,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也低到无可再低,宾四师说他的性格“似为柔退”,这些确可以说是近于道家的,然而也未尝不与儒家相合。他平常表现在外的是“柔逊”,但在大原则上却持之甚坚,内心自有不可逾越的尺度。‎ ‎ 耕望的研究领域是制度史和历史地理。他的著作无一不从规模浩大、笼罩全面的研究中产生。以《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而言,表面上看来似为一种概括式的专史,但认真的读者一定会发现,书中每一章每一节都有精密考证的创获。不过他所做的是地毯式的全面考证,而不像多数考证那样,只是蜻蜓点水式的。全面考证必须建立在两个先决条件之上:第一、事前有周密的通盘计划,第二、从计划到执行需要长时期的持续努力。据我的大略估计,《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的完成先后越二十年;《唐代交通图考》更是惊人,几乎是半个世纪了。耕望的著作初看好像只是中国传统考证史学的延续,其实由于他一直注意现代社会科学的新观点,他的论断已不是传统史学所能范围。他的《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卷》便已参考了一部《各国地方政府》的中译本,《唐仆尚丞郎表》从传统一方面看固可说与清代徐松《登科记考>同属一类而精密过之。‎ ‎ 耕望论现代中国史学家,特别推崇陈垣、陈寅恪、吕思勉和宾四师为“四大家”。他于四大家的优点则能兼收并揽:他的规模弘大承自宾四师,辨析入微取诸陈寅恪,平实稳健尤似陈垣,有计划而持之以恒则接吕思勉。他在史学上终能达到通博与专精相反相成的境界绝不是幸致的。‎ ‎ 苏东坡说:“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现代中国史学界没有人比耕望更能自用其才的了。陆象山说:“今天下学者,惟有两途:一途朴实,一途议论。”耕望木讷寡言,终其身与“议论”无缘,他走的是彻头彻尾的“朴实”的道路。‎ ‎(选自《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敬悼严耕望学长》,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严耕望一直注意现代社会科学的新观点,他的论断已超出了传统史学所能达到的范围,他的著作也不只是中国传统考证史学的延续。‎ B.严耕望终身致力于学问研究,他的每一项研究都经过精密、全面的论证,因此,他的著作问世都要经过多年甚至半个世纪的努力。‎ C.本文弘扬严耕望做学问的朴实精神,反衬出当下学术界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社会现实以及在学术上贪图终南捷径的学者的浅薄。‎ D.作者引用苏东坡的话、陆象山的话,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恰当地评价了严耕望的成就和精神,能引起读者的深度思考。‎ ‎5(4分)如何理解严耕望“以道家自处而以儒家待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6. ‎(5分)请结合全文概括严耕望在史学研究上成就巨大的原因。‎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医心 明晓东 ‎ 街上喧闹声传来时,王仁甫在医心堂和白忠孝对坐品茗。听着外面日本兵叽里咕噜叫喊声和皮靴重重敲击青石板街道的声音,白忠孝的手一阵颤抖,绿莹莹的茶汤淋湿了面前摊开的医书。白忠孝长叹一声,这群蛮夷又在抢掠了,这日子啥时才是个头呢?‎ ‎ 王仁甫侧了身子仔细听了听,依旧低头无语。‎ ‎ 二更天时,急促的拍门声响起,王仁甫轻轻拉开门,闪进两个人影,其中一个受伤者被另一个人拖了进来。王仁甫扶伤者躺下,端起油灯仔细查看,白忠孝拉过王仁甫,悄悄地伏在耳边说,师兄,怕是青龙山游击队的吧,日本人追究起来,咱俩可就没命了。‎ ‎ 王仁甫看了师弟一眼说,伤者必救,这是师父的规矩,你不记得了?‎ ‎ 白忠孝就嗫嚅着退到一边,心惊胆战地听听窗外的动静,不再说话了。‎ ‎ 王仁甫先是取下墙上的皮囊,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片刻,汩汩流血的伤口便止住了血。王仁甫伸出一只手一点一点地捏着,把碎裂的骨头复位,再敷上草药,揩掉头上的细汗,牵出后院的骡子,套上车扶伤者躺了上去,目送两人在黑暗中离去。‎ ‎ 翌日,门外飘起了膏药旗,日本兵长驱直入,把医心堂翻了个底朝天,然后抓走了一旁瑟瑟发抖的白忠孝。不几日,人们经常看到白忠孝点头哈腰地围着日本鬼子大队长宫本一郎转来转去,才知道白忠孝医好了宫本的头痛病,成了日本人的军医。‎ ‎ 白忠孝带着宫本走进医心堂的时候,王仁甫正捻着他的宝贝银针,一枚一枚地仔细看着。宫本一郎进门就喝退了身边的随从,双手抱拳说,久闻王先生神针大名,今日总算有幸目睹了。王仁甫随意一笑,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 宫本也不客气,单刀直入地说,听贵师弟白先生说,令师曾传针灸秘术于你,可否让在下看看?‎ ‎ 王仁甫正色道,中华医术博大精深,乃我民族之瑰宝,岂容异族觊觎?先生死了这条心吧!然后拱了拱手,算是送客。‎ ‎ 宫本一郎沉下脸来说,仁甫君再好好想想吧。说完,带着手下走了。‎ ‎ 过几日,白忠孝独自一人来了,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白忠孝告诉王仁甫,宫本怀疑青龙山游击队长刘一飞当日受伤是他救的,就这一条足以杀了王仁甫全家。白忠孝还说,宫本有头痛病,一高兴或是一发怒就头痛得满地打滚,要不是念在王仁甫的神针可以救他,早就抓了王仁甫进日本人的大牢了。‎ ‎ 王仁甫笑了笑说,咱俩师出同门,你就可以治他,而且可以凭着手艺尽享日本人的荣华呀。‎ ‎ 白忠孝拉着王仁甫的手说,师兄你明知我的针灸术不如你,我只能治得了宫本一时呀。‎ 王仁甫拍拍白忠孝的手说,好吧,你坐下,我把师父的针灸术教给你,你就可以治好宫本一郎的病了。白忠孝坐在椅子上,王仁甫捻起一排银针,悉数刺入白忠孝头上,片刻后取下,对白忠孝说,这神针之妙就在于针的深浅不一,深一毫则当场毙命,浅一毫则治不了根本,师弟切记啊。‎ ‎ 七日后,宫本头痛病再犯,白忠孝依着师兄传授之术,将银针一一刺入宫本的胖脑袋,片刻间宫本只觉得神清气爽,而扎完针后白忠孝却颓然倒地,再无气息。宫本挥挥手,让手下将白忠孝拖到荒野弃尸。自此,宫本的头痛病也不再犯了。‎ ‎ 再说白忠孝被扔在荒野,被青龙山游击队发现竟是当日救过队长的先生的师弟,就抬上了山准备找个地方掩埋,岂料一锨土下去,白忠孝却长出了一口气醒了过来。活过来的白忠孝不敢说自己帮过日本人,就留在了游击队给伤员治病。‎ ‎ 几个月后,宫本一郎指挥手下围攻青龙山,游击队已经弹尽粮绝,眼看着青龙山就要被攻下。宫本手舞军刀大笑,正指挥着日本兵最后冲锋的时候,突然觉得头皮一麻,头痛病又犯了。宫本丢了军刀,捂着脑袋直挺挺地倒下去,一蹬腿死了。‎ ‎ 游击队乘机反攻,全歼了日本鬼子。游击队员不解,没人击中宫本,宫本却自己死了,只有白忠孝不语,他心里比谁都清楚。‎ ‎ 医心堂再次开张的时候,日本人已经投降。王仁甫端坐在草药味弥漫的大堂里,白忠孝也进来了。白忠孝进门就跪在王仁甫面前说,师兄,我没能遵从师父教诲,帮了日本人,害了别人也差点害了自己呀,要不是师兄扎我几针,恐怕我已是罪人了呢。见王仁甫不语,白忠孝又说,你扎我我再扎宫本,一样的针法,咋就治死了宫本呢?‎ ‎ 王仁甫哈哈一笑说,宫本病在身上,一针刺进神经止住痛疼,再一针刺出脑血管微疵,欣喜若狂自会出血而死;而你身虽无病却病在心神,一针刺你灵魂出窍,再一针刺你回归正道,是为医心啊。白忠孝跪地不起,王仁甫双手搀起白忠孝说,心已归正,就忘记过去,我教你师父的神针绝技吧。‎ ‎ 自此,医心堂名震省内外。‎ ‎(节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7.下列对这则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白忠孝独自一人来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因为他担心师兄的生命安危,又希望师兄能与他一道享受日本人赏给的荣华富贵,过上太平日子。‎ B.小说大量地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刻画了王仁甫与白忠孝两个形象,展现了他们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精神面貌。‎ C.小说语言自然而简练,用词准确而形象,如“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中的“捻”、“燎”等动词的使用贴切而生动。‎ D.游击队员们不明白宫本为何突然倒地身亡,只有白忠孝不语,因为他知道宫本的死是师兄传授的针法导致的,自己不想邀功。‎ 8. 小说中王仁甫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9.小说的标题为“医心”,王仁甫的医馆名为“医心堂”,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医心” 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 马芳,字德馨,蔚州人。十岁为北寇所掠,使之牧。芳私以曲木为弓,剡矢射。俺答猎,虎虓其前,芳一发毙之。乃授以良弓矢、善马,侍左右。芳阳为之用,而潜自间道亡归。周尚文镇大同,奇之,署为队长。数御寇有功,当得官,以父贫,悉受赏以养。嘉靖二十九年秋,寇犯怀柔、顺义。芳驰斩其将,授阳和卫总旗。‎ ‎ 寇尝入威远,伏骁骑盐场,而以二十骑挑战。芳知其诈,用百骑薄伏所,三分其军锐,以次击之。奋勇跳荡,敌骑辟易十里。寇营野马川,克日战。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芳战益力,寇乃去。累迁指挥佥事,复以功,超迁都督佥事。已,袭寇有功,进二秩,为右都督。寻以功进左,赐蟒袍。三十六年,迁蓟镇副总兵,分守建昌。土蛮十万骑薄界岭口,芳与总兵官欧阳安斩首数十,获骁骑猛克兔等六人。寇不知芳在,芳免胄示之,惊曰:“马太师也!”连却。四十五年七月,辛爱以十万骑入西路,芳迎之马莲堡。堡圮,众请塞之,不可。请登台,亦不可。开堡四门,偃旗鼓,寂若无人。‎ ‎ 比暮,野烧烛天,嚣呼达旦。芳卧,日中不起,敌骑窥者相属,莫测所为。明日,芳蹶然起,乘城,指示众曰:“彼军多反顾,且走。”‎ 勒兵追击,大破之。芳有胆智,谙敌情,所至先士卒。一岁数出师捣巢,或躬督战,或遣裨将。家蓄健儿,得其死力。尝命三十人出塞四百里,多所斩获,寇大震;芳起行伍,十余年为大帅,身被数十创,以少击众,未尝不大捷,威名震边陲,为一时将帅冠。石州城陷,副将田世威、参将刘宝论死,芳乞寝己荫子,赎二将罪,为御史所劾,敕戒谕。后世威复为将,遇芳薄,芳不与校,识者多之。‎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九十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 B.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靡至 C.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 D.芳度寇且遁急/乘之/斩级益多/众方贺芳/遽策马曰/贼至矣/趣守险/而身断后/顷之/寇果麇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开始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每个皇帝对应着一个年号。如文中的“嘉靖”即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朱厚熄的年号。‎ B.“署”有代理、暂任或试充官职之义,文言文中假、代、摄、权、行等字皆有相似的含义。‎ C.“太师”一职为周代首设,后世多作为重臣的加衔以示荣宠,并无实职。‎ D.“行伍”是古代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行,五人为伍。后世多用“行伍”泛指军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马芳年少英勇,事亲至孝。马芳年少时被北寇掳去做了牧童,后在危急时刻,一箭射杀猛虎救了俺答,俺答让他随侍左右;他把抗敌所得封赏都拿来奉养父亲。‎ B.马芳巧破敌谋,名震边陲。威远之战,马芳识破敌人诡计,将计就计大破敌军;界岭口之战,敌寇初以为马芳不在,后来见到他就惊吓而退。‎ C.马芳身先士卒,宽以待人。每次出战马芳都亲身前往,而面对不知感恩的旧部田世威,他也不计较,知道这些事的人很多。‎ D.马芳智勇双全,多次建功。马莲堡之战,马芳先采用疑兵之计,大开堡门,通宵鼓噪,次日中午又卧床不起,麻痹敌军,最后一举击破敌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芳战益力,寇乃去。累迁指挥佥事,复以功,超迁都督佥事。(5分)‎ (2) 明日,芳蹶然起,乘城,指示众曰:“彼军多反顾,且走。(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鹧鸪天 ‎【南宋】辛弃疾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与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风住尘香》)都是写愁的名句,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B.“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心中的惆怅无法排解的境况,奠定全词的情感基调。‎ C.“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这两句写作者对人生的体会,在看似不经意的叙说中,寓含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 D.“浮云出处元无定”中“出处”指出仕与隐处,做官与退隐。‎ E.“得似浮云也自由”中“也”字表现了词人致仕、退隐后的自由与喜悦之情。‎ 15.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分条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① 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           ,          。”‎ ‚《饮酒》中陶潜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表明自己高洁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ƒ李白《蜀道难》中“ ”一句,写出了蜀道旁崖谷雷鸣的奇险场景。 ‎ 第Ⅱ卷(表达题   共80分)‎ 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是 ‎ ‎①从今天的知识观念出发,西方近代议会制度的基本思想与设计,与中国古代经典、史籍中的观念截然不同,与汉代“谏大夫”、“博士”、“议郎”等更是大相径庭。 ‎ ‎②他们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一孔之见,也像一面镜子,从多个不同侧面让我们看到中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思路。‎ ‎③在教育资源这种公共产品的提供上,政府责无旁贷。经济发展不是目的,民众心智的健全、教育的完备才是长远发展的出发点与归宿。 ‎ ‎④杜特尔特认定美国以及奥巴马对他无动于衷。对于与西方“拥有共同价值观”的菲律宾政府,美国政府想要使用类似“颜色革命”的手法来推翻,显然不太现实。 ‎ ‎⑤BBS摆脱了现实社交中见面就问“您吃了吗”的旧有模式,可以随意地、热情地、多样地与自己感兴趣的ID打招呼,那种新鲜感,让无数人想入非非。 ‎ ‎⑥这四个奖学金涵盖了学生在学期间的所有费用,他们认为,这些奖学金都是为了吸引优秀人才,中国的大学这样做无可厚非。 ‎ A.①⑤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⑥ ‎ ‎18.(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知名民校“横空出世”,受益的将不仅是对优质教育资源有迫切需求的家长们,还有部分教育培训机构也将依托这些知名民校得到扩张发展。‎ B.2016最热韩剧《太阳的后裔》在中国首播时,凭借14.3%的收视率毫无悬念地夺得了荧屏收视冠军,其收视率远超同时段其他电视剧。‎ C.建设智慧城市要从解决城市实际问题入手,合理规划管理城镇,打造城市宜居环境,最终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D.建设发展航空母舰,不光要有战略决心和信心,更要基于健全的国防工业体系,说白了,这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也是一个大国不可或缺的国防利器。‎ ‎19.(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分为丝线刺绣和羽毛刺绣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名绣的产生除了因为本身的艺术特点外,更为重要的原因是绣品商业化。‎ ‎①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 ‎②就是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纤维、纱线以一定图案和色彩在绣料上穿刺 ‎③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术之一 ‎④以缝迹构成花纹的装饰织物 ‎⑤少数民族如维吾尔族、彝族、傣族等也都有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绣 ‎⑥它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 A.⑤①②⑥③④ B.②④⑥③①⑤‎ C.①⑤③⑥②④ D.②③⑥④⑤①‎ ‎20.(5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①__。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苏轼偏不在乎,②___,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③_。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 ‎21.(6分)欣赏下面的漫画,请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及寓意。‎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暑假怎么过?在私下场合,“小人精们”这样交流:暑假是啥,不光是吃不完的雪糕,看不完的电影,还有考不完的证和挨不完的骂……家长们也在抱怨:地不扫,碗不洗,老赖床,宅家里,不是玩电脑,就是玩手机。‎ ‎ 上海有个“中国好作业”网上暑期公益活动,让大学校长、知名作家、科学家布置作业:比如绘制一架远古人类飞行器并简单描述,用玻璃表现你想象的奇幻生物……全国的孩子们都可以在线提交这些作业,和出题导师约定时间交流。‎ ‎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阐述你的思考和理由。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 阳春一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级月考(一)‎ 语文科试卷参考答案 ‎1.(3分)C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关于“中国姓氏”的表述不正确的,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C项汉代以前氏是贵族特有的标志与原文不符,原文是战国以后氏不再是贵族特有的标志。汉代以前的表述诸误。【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选项C.“汉代以前氏是贵族特有的标志”错,原文是“战国以后……氏已不再是贵族特有的标志”。‎ ‎2.(3分)B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选项B名则退出了社交场合错,长辈为其取的名还可以在社交场合用于自称。‎ ‎3.(3分)A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A项他们的姓氏和母系血统关系密切无中生有。‎ ‎4.(3分)D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手法。说“引用苏东坡的话、陆象山的话”评价严耕望的“成就和精神”有误,引用苏轼之语是为评价严耕望尽展其才,引用陆氏之语是为说明严耕望所走治学之路为“朴实”。 【技巧点拨】文本阅读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涉及到文章的细节、结构、传主的品格等,试题命制的错误选项多为无中生有、牵拉因果、传主的品格和所举的事例不对应,张冠李戴等。答题时注意和文章仔细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5.(4分)所谓“以道家自处”是指严耕望“不争”“寡欲”的生活态度:性格柔退谦逊,不慕名利,甘于寂寞,对物质要求极低。所谓“以儒家待人”是指他珍惜人情的忠恕心理:对人真挚、重情意、记恩,待人宽厚。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理解“以道家自处而以儒家待人”内涵,理解“自处”“待人”的特点。‎ ‎6.(5分)① 淡泊名利、耐得住寂寞; ② 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治学中; ③ 治学严谨,决不稍有假借; ④ 治学勇猛精进、锲而不舍; ⑤ 做学问既能延续传统又能吸纳新观点; ⑥ 兼收并揽四大家的优点。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概括的题目,要求严耕望在史学研究上成就巨大的原因进行概括。“他仍然孜孜不倦地苦读。每天早晨在图书馆前面等着开门,下午图书馆关门,他才离开” 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治学中;“他一生从不求多赚一分钱,也不想增加一分知名度,因此避开任何不必要的活动,以免浪费宝贵的光阴”淡泊名利、耐得住寂寞;“在学问方面,他一向持严格的标准,决不稍有假借”,治学严谨,决不稍有假借。以此类推。(每点1分)‎ ‎7.(3分)C 试题分析:A项白忠孝二次到来不排除是日本人的唆使;而且,他如果能说服师兄王仁甫,在日本人面前也好交差。B项,“大量运用……心理描写”‎ 不准确,文中心理描写不多。D项,白忠孝“不言语”不完全是出于“不想邀功”,白曾经帮日本人办事不光彩,担心游击队知道此事。‎ ‎8.(5分)①医术高超。为伤员治病时,王仁甫运用银针为其片刻止血,又很快将其伤骨复位,显示了他高超的医术;就连宫本一郎也久闻王仁甫神针大名。②沉着冷静。从容镇静地完成了对游击队伤员的救治;宫本初到医心堂时,王仁甫正从容地捻着银针赏看,对侵略者的淫威毫不畏惧,显得沉着冷静。③大智大勇。王仁甫设计通过教授白忠孝针灸之术,巧借其手除掉日军指挥官宫本一郎,体现了他的智慧与勇气。④正义爱国。王仁甫不顾身家性命而救治游击队伤员,保护民族医学而拒绝与日本人合作,体现了其正义爱国的一面。⑤包容大度。师弟白忠孝省悟改正后,便不计他帮助日军之前嫌,教授其神针绝技。‎ ‎9.(6分)“医心”有两层含义:①医者之心。医者既要有伤者必救的仁爱之心,更要有恪守正道的崇高人格。王仁甫秉承先师教诲,不顾个人安危,帮助抗日武装救治伤员;他捍卫民族医学的尊严,拒绝与日本人合作,设计除掉日军指挥官,都体现了其守正爱国的情怀。②医治人心。医生既要善于医治患者的身体疾病,更要疗救世人的精神。王仁甫医术精湛,救死扶伤,始终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他用针灸之法,拯救了白忠孝这个误入歧途的人,帮助他重新做人,回归正道,体现了疗救精神的真谛。试题分析:标题的含义注意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表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情节进行分析,深层含义结合文章的人物性格特征、时代背景和文章的主旨分析。‎ ‎10.(3分)C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可先根据句子大意将能断开的断开,然后再根据名词作主语或宾语的情况,文言标志性词语断句,例如,“之”“芳”“贼”“而”“曰”“矣”等。‎ ‎11.(3分)A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找出即可。A项, 一个皇帝的年号可以有一个乃至多个。所以选A。‎ ‎12.(3分)C 此题考查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可根据对文章内容的感知,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C项,“每次出战”不准确,“识者多之”的“多”为“赞许”之意。所以选C。‎ 技巧点拨】常见的设误角度有:曲解词义、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是非、因果混淆、时序错位(时间顺序颠倒)、无中生有、添枝加叶。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例如本题C项“每次出战马芳都亲身前往”理解是不正确的,由原文“一岁数出师捣巢,或躬督战,或遣裨将”可判断出马芳并不是每次都亲自出战。属于夸大其词。‎ ‎13.(10分)‎ ‎(1)马芳战斗得更加尽力,敌寇最终退去。多次升迁到指挥佥事,又因军功,越级提拔为都督佥事。( “益”、 “去”、“迁”各1分,大意2分。)‎ ‎(2)第二天,马芳突然一跳而起,登上城头,指着敌人对众人说:“敌军多回头看,将要逃跑。”(“明日”、“蹶”、“乘”、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 马芳,字德馨,蔚州人。十岁时被北方敌寇掳掠去,让他放牧。马芳暗中用曲木做箭弓,削成箭习射。俺答打猎,猛虎在他前面怒吼,马芳一箭将老虎射死。于是俺答授予马芳上等弓矢和好马,让他在身边侍候。马芳佯装为他所用,却暗地从小路逃回。周尚文镇守大同,对此感到惊奇,让他代理队长。数次抵御敌寇有功,应授官职,而他因为父亲贫困,接受全部赏赐来侍养父亲。嘉靖二十九年秋天,敌寇侵犯怀柔、顺义。马芳驰马斩敌将,授职为阳和卫总旗。‎ ‎ 敌寇曾经侵犯威远,在盐场埋伏骁勇骑兵,而用二十骑兵挑战。马芳了解敌人诡计,用一百骑兵迫近敌军埋伏的地方,将精兵分成三部分,依次攻击敌人。军队奋勇跳跃,敌军骑兵惊退十里。敌寇扎营在野马川,约定作战日期。马芳估计敌寇要逃遁,急忙趁机攻击,斩杀很多敌人。众人正要庆贺,马芳立刻鞭打坐骑说:“贼寇来了。”催促士兵扼守险要之地,而自己断后。不久,敌寇果然聚集冲来。马芳战斗得更加尽力,敌寇最终退去。多次升迁到指挥佥事,又因军功,越级提拔为都督佥事。不久,攻敌有功,晋升两级,担任右都督。不久因军功再提拔为左都督,被赏赐蟒袍。三十六年,马芳改任蓟镇副总兵,分守建昌。土蛮十万骑兵逼近界岭口,马芳和总兵官欧阳安歼敌数十人,俘获骁勇骑兵猛克兔等六人。敌寇不知道马芳在,马芳脱下铠甲给他们看,都惊恐地说:“这是马太师!”于是退去。四十五年七月,辛爱率十万骑兵入侵西路,马芳在马莲堡迎击他们。堡墙坍塌,众人请求堵上它,马芳不同意。众人又请求登上高台,马芳也不同意。马芳下令打开城堡四门,偃旗息鼓,寂静得就像没人一样。‎ ‎ 等到天黑,火光冲天,通宵鼓噪。马芳躺在床上,到中午也不起来,敌人骑兵窥探的人接连不断,没人能猜透他要干什么。第二天,马芳突然一跳而起,登上城头,指着敌人对众人说:“敌军多回头看,将要逃跑。”他率兵追击,大破敌军。马芳有胆有智,了解敌情,所到的地方都是身先士卒。一年之中多次出师捣毁敌巢,有时亲自督战,有时派副将督战。马芳家里养着健壮之人,得到他们效死力。他曾经命令三十人出塞外四百里,斩杀俘获很多敌人,敌寇非常震恐。马芳出身士兵,十多年后成为大帅,身体受伤几十处,以少击多,没有不大胜的,威名震动边陲,是一时将帅之首。石州城被敌寇攻陷,副将田世威、参将刘宝被判死罪,马芳请求停止荫封自己的儿子,来赎二将的罪,被御史弹劾,皇帝下诏告诫训谕他。后来田世威又任将领,对待马芳很刻薄,马芳不与他计较,知道这事的人都称赞马芳。‎ ‎14.(5分)(B得3分、E得2分,BE得5分)BE。试题分析:B项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E项表现了故作旷达的无奈。‎ ‎15.(6分)时光流逝的感慨,国土沦丧的悲愤,壮志难酬的悲哀,对逍遥自由生活的向往。‎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诗文本身,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还要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做到知人论世。本题就要根据平时所学习的辛弃疾的诗歌,了解辛弃疾的终生志向,然后进行综合思考,才能不遗漏要点。这首词是辛弃疾退居田园时写的。内容是写愁。这首词承认了因罢职退隐、壮志未成而引起的“闲愁”。“多少亲朋尽白头”写出了对时光飞逝的感慨;最后“不成人总要封侯”表示知道封侯无望,向往“得似浮云也自由”的生活。但作者的内心世界里为国之愁是无法解除的。‎ ‎16(5分)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ƒ砯崖转石万壑雷 ‎17.(3分) 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使用正确。一孔之见: 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多用作谦辞)。谦敬辞使用不当,此题可改为“真知灼见”。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使用正确。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此处不合语境,可改为“无可奈何”。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此处望文生义,可改为“夜不能寐” 。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 ‎18.(3分)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句式杂糅,应为“还有部分教育培训机构” 或“部分教育机构也将依托这些知名民校得到扩张民展。”C项,搭配不当,“增强”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能搭配。D项,偷换主语,“也是……国防利器”的主语是航空母舰, 所以在此句前加上“航空母舰”。‎ ‎19.(3分)‎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连贯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是刺绣的分类,据后文的“四大名绣”及句的“也”可知,句应放在句后,两句放在最后两空。又两句,主要说明刺绣的基本技法,是对刺绣艺术的解释和评价。据标点符号的提示,可知答案为B项。‎ ‎20.(5分)①但爱做饭的文人却不多②他不仅爱好美食③做出许多名菜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这段文字介绍的是苏轼作为文人爱好美食的情况。第一空,由后文文人爱好做饭失身份可知补写的内容应该是爱好做饭的文人不多。第二空,苏轼不在乎身份,不但爱美食,而且爱下厨房亲自实践。第三空,后文列举了“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名菜,可知苏轼凭借自己的创意和实践做出了很多名菜。‎ ‎21.(6分)(1)爸爸妈妈举着一根高高的横竿,并不停地催促孩子跨越,孩子却因无法逾越而无奈地发呆。‎ ‎(2)讽刺某些父母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过高的要求,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违反规律,揠苗助长。(意对即可)‎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漫画以及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前提就是读懂漫画,爸爸妈妈举着一根高高的横竿,并不停地催促孩子跨越,孩子却因无法逾越而无奈地发呆。‎ ‎2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时事类新材料作文。“暑假怎么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可以分析家长的见解,可以建议家长合理为孩子安排时间,科学认识暑假等;也可以分析“小人精们”的观点,并给予科学合理的意见等,如可以利用暑假好好提升自己的能力,珍惜时间等。科学认识网上公益的“暑假作业”等。‎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的题目,材料很简单,主要谈论“暑假”。本作文应属于新材料作文中的社会时事型。而社会时事型最大的特点是“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生活”。具体到本题而言,内容上贴近时代生活,考生没有陌生感,熟悉并且有亲身体验,材料内容和考生的生活没有隔阂感,在阅读上也不存在障碍。每个考生都有话说,可以从自身学生的角度分析,也可以从家长社会的角度提出建议等。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的,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在行文中注意结构的清晰,观点的明确,没有牵强的痕迹。‎ 请给暑假多几个精彩打开方式 ‎ 毋庸置疑,不要说每年的暑假,就是双休,孩子们也少不了铺天盖地的补习班,上课、考级、考证,让暑假成了地地道道的“第三学期”。用宝贵的假期补上课业学习的短板,无可厚非。只是过度补课,反而增加孩子对学习的厌恶。所谓“欲速不达”,喜欢的课让他们补习,则事倍功半,反之,家长也是出力不讨好,破了财还招来怨。‎ ‎ 在孩子们的成长中,也许还有更重要的短板要补,这对课业学习、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都更有助益。面对父辈甚至是爷爷奶奶辈的暑假,孩子们的暑假缺少了自由选择的机会。笔者前天晚上出去散步,小区一个上小学的孩子,光语文就补了三种,问及孩子是否心甘情愿。孩子说,好想能够痛痛快快地玩上两天。每年长达近两个月的暑假,在成长的岁月中分量很重。孩子的暑期,要过得精彩,家长要给其正确的打开方式,这样才能真正将他们往兴趣、爱好、志向甚至是人生目标的方面上引导。‎ ‎ 暑假,我们能不能也给他们几次踢不完的毽子、扔不够的沙包,让孩子不要疲于奔波补习班,让他们静下心来,读读自己喜欢的连环画,由着他们探索一次网上惊心动魄的游戏,跳一段自己心爱的舞蹈,和小伙伴每天打一场酣畅淋漓的羽毛球,对农村留守娃娃们来说,去城市看望父母,父母抽点时间,陪他们体验一下图书馆,游泳馆,体味不一样的人生。这些,靠抱怨是没有用的,只有家长积极行动起来,才能真正为孩子的暑期找到他们喜欢的精彩,将他们从无趣中解脱出来。‎ ‎ 暑假,孩子时间相对宽裕,我们不妨为孩子多创设几节另类课堂。要培育孩子自主阅读的兴趣。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的研究,2015年我国公民人均阅读图书只有4.58本。国人不爱读书,很大程度上源于童年阅读习惯的缺失。暑假,把时间交给孩子自主阅读,关乎灵魂的滋养,读本好书,远比上个作文班要有意义;平时工作忙,有的父母难得和孩子交流,暑假是个机会,合家旅行,不管去哪里,携手看了世界,也让家庭小世界更温暖更有人文情怀;鼓励孩子力所能及参加公益活动。很多国家的孩子,从小就要承担社区公益或是有偿劳动,比如送报纸、在图书馆做服务、去快餐店打工。我们的群团组织、街道社区如果能给中小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就能让孩子们体会劳动甘苦与助人快乐,助力他们将来更好走向社会。‎ ‎ 人生多彩,假如只取一瓢饮,不但无趣,且限制了孩子的视野,苍白了他们的经历。假期,我们的社会家庭,只有多在让他们过好暑假的好作业上寻找正确的打开方式,才能真正释放了孩子无穷无尽的创造潜能,也让暑假变得难忘而精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