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00 KB
  • 2021-06-03 发布

2017-2018学年江西省新干县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Word版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2018学年江西省新干县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大众文化的冶炼 虞 昕 在中国电影产业迅猛发展、取得一个又一个票房新高的同时,“轻电影”盛行,国产电影的文化厚度与博大、深沉的民族文化积淀不相匹配等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不过,单纯地批评中国电影人“没文化”是隔靴搔痒。电影并不是孤立的文化产品,而是植根于全社会大众文化土壤的创造物,是一个时期内大众文化样貌在银幕上的集中体现。譬如,近年来风靡全球的《复仇者联盟》《蝙蝠侠》等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都是由漫画原作改编而来;走入国际观众视野的中国“武侠电影”则脱胎于晚清民国以来品类丰富的武侠小说。这些作品是大众文化孕育多年后在电影领域的结晶,绝不是电影人单打独斗所能完成的。最近两年,综艺节目火爆,中国大银幕上也相继出现了《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高票房的国产“综艺电影”,这在世界电影产业史上是极为罕见的现象。由于制作上的粗糙以及观众新鲜感的减退,这类电影正在式微。但这个现象说明有怎样的大众文化,就有怎样的电影。‎ 电影和大众文化本就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在今天的中国,电影——特别是观影人次多、舆论影响大的“大众电影”——本身就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引领力量,它极大地形塑着当下的大众文化。譬如随着一部电影的流行,其中的经典台词常常成为社会流行语;而像《亲爱的》这样反映某一社会问题的热映电影,甚至经由大众文化、社会舆论等影响到了相关立法,更是明证。‎ 所以,电影人不能把电影的问题完全归罪于大众文化发育程度的不足。作为创作主体,电影人当然需要对泥沙俱下的大众文化进行引导和升华,而不是躺在大众文化的怀里坐享其成,这也是电影创作者应当保有的文化自觉。电影人不能一味地迎合、谄媚观众,将其作为不负责任和自以为是的票房策略。实际上,一些没有对大众文化承担责任的电影,往往因为缺少了文化的“灵魂”,而很难获得观众们发自内心的认同。‎ 近几年来,中国愈发广阔的电影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金和资源,电影产业的从业队伍越发庞大,但能否孕育出强大的电影产业,还要看创作者能否在中国大众文化的土壤中吸收到精髓,淬炼出极致的影像作品。大众文化本身就是丰富而多层次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产品,绝大多数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严肃文化的因子,具有严整的内在的文化逻辑。电影创作者如果能充分重视大众文化,善于从中汲取营养,进行反思、提炼和再创作,定能创作出雅俗共赏的优秀作品,进而让电影与大众文化良性互动。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轻电影”盛行,导致国产电影的文化厚度与博大、深沉的民族文化积淀不相匹配等问题的产生。‎ B.电影植根于大众文化同时又形塑着大众文化,电影本身就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引领力量。‎ C.“大众电影”作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产品,观影人次多,舆论影响大,应该对大众文化承担相应的责任。‎ D.电影人不能把电影的问题都归罪于大众文化发育程度的不足,因为电影和大众文化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复仇者联盟》《蝙蝠侠》以及中国的“武侠电影”等,是大众文化孕育多年后在电影领域的结晶。‎ B.《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高票房的国产“综艺电影”是大众文化的产物,这一现象在世界电影产业史上极为罕见。‎ C.反映某一社会问题的热映电影《亲爱的》,不仅它的经典台词成了社会流行语,甚至经由大众文化等影响到了相关立法。‎ D.一些电影人一味地迎合、谄媚观众,将其作为自以为是的票房策略,他们创作出的不对大众文化承担责任的电影往往缺少文化的“灵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火爆一时的国产“综艺电影”正在式微,主要是由于电影制作上的粗糙、观众新鲜感的减退。‎ B.一些电影人缺乏文化自觉,没有对泥沙俱下的大众文化加以引导和升华,其作品很难得到认同。‎ C.中国有愈发广阔的电影市场、庞大的从业队伍以及雄厚的资金和资源,这必将孕育出强大的电影产业。‎ D.要创作出雅俗共赏的电影,需要充分重视大众文化,吸收大众文化的精髓并进行反思、提炼和再创作。‎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走正门 王春迪 ‎①老街有句俗语: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贺家发迹早,起初,海爷还是个小油贩子时,贺家就已经钟鸣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半街”了。然而,家有数座金山,不敌一个败子。后来,贺府家道中落,只能靠典当度日。一日,海爷路过贺府门前,看到有个不肖子孙正在卖一只骨瘦如柴的看门狗,海爷不禁喟叹,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昔日金玉满堂的贺府,如今只剩下一个金砖碧瓦做的空壳了。‎ ‎②贺府后来卖给了海爷。因地势高,地段好,海爷用它做了油行的门面。贺府后院有个百步宽的天井,青砖铺就,四周景色幽静。还有几棵松柏,枝繁叶茂,傲然挺拔。如此花园,中间竟然立着贺家的祠堂,迁也迁不走,拆又不能拆,看着让人堵得慌。‎ ‎③起初,每逢清明,贺家的子孙还三三两两地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常有人跟海爷建议,这帮不肖子孙把老祖宗的家底都给败光了,也没脸来了,干脆把那个祠堂拆了吧。海爷却说:“不可。”‎ ‎④‎ 后院鸽子多,鸽子屎常落得到处都是,海爷吩咐下人,隔些日子把贺家的祠堂打扫干净。到了清明,贺家没人来,海爷还让人烧香点烛,更新一些被老鼠啃坏的牌位。‎ ‎⑤转眼几十个春秋,海爷已白发苍苍。一日,日过三竿,一阵锣鼓开道,老街的百姓跟水一样涌过去,随即,又像拍在岩石上一样分在两边。海爷隐约看到,一个八人抬的轿子在人群中似水浪般起伏。鸣锣十一响!这排场,唯京官才有!海爷微微闭着眼,低着头,垂着手,腰杆子挺直地跪在地上。身后的家人,有的窃窃私语,有的自言自语,求佛保佑,有的甚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 ‎⑥不一会儿,轿子停在了海爷府前,下来一个官人,下了轿,经过海爷时,像经过一个脚底下的石子儿,啥也没说,径直走进海爷的油行。身后,知府、知县以及各级官员都低着头鱼贯而入。街坊们瞧这架势,心想,生意人恩怨多,海爷得罪人了。‎ ‎⑦海爷的几个儿子,嘴止不住地叨叨着怎么办,怎么办呀。海爷静静地回过头,眼神一扫,大伙不敢言语了,同时腰杆子也挺了起来。‎ ‎⑧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传来,官人从油行里走了出来,到海爷跟前将海爷扶了起来。海爷觉得此人两手温软有力,微微抬头,见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髯须飘逸,两肩圆厚,一副贵人之相。再看那官服,绣的是孔雀,顶戴蓝宝石花翎。未等海爷说话,官人便说,本官乃贺家后人,一别数十年,如今故地重游,旧迹难辨,唯有当年祠堂,托您照料,仿如昨日。本官不胜感激,刚才失礼,颇有得罪。说着,官人要弯腰拜谢,被海爷一把托住。海爷气定神闲地微微一笑,道,举手之劳,荣幸之至。随后,两人有说有笑,一同走进了昔日的贺府。‎ ‎⑨当日,老街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谈论着这件事,大伙都觉得,多亏海爷当初的仁义。倘若当初海爷一冲动把祠堂给拆了,保不准今儿个会出什么事情。‎ ‎⑩一日,海爷闲来无事,把几个儿子儿媳妇叫到跟前喝茶,海爷若无其事地问他们,知道当初为啥我没拆贺家的祠堂吗?小儿媳鬼精,抢嘴说,是老爷您仁义。‎ ‎⑪海爷笑笑,抿了一口茶,起身,眼睛望着窗外,好似看到了几十年前的情景。海爷说,贺家人搬走后的头几年,贺家还有不少后人来祭祖,其他人来的时候,都跟老鼠似的钻进钻出,拜祭时,有的说说笑笑,有的哭得撕心裂肺,进进出出,都走侧门,怕遇到熟人。‎ ‎⑫‎ 唯有一年轻女人,一手拎着篮子,一手领着一个孩子,清早最先来。娘儿俩大大方方地从正门进来,进来后,先将祠堂里里外外擦洗一遍,然后从篮子里拿出一个干净的蒲团,让孩子端端正正地跪拜。拜祭完,整理好衣裳,再昂首阔步地走出去。娘儿俩穿的都是粗布衣服,有的地方还带着点补丁,却十分干净。这样的穿着,从富丽堂皇的大门进出,难免会被众人指点议论,但那娘儿俩,始终抬头挺胸,遇到认识的街坊,还让孩子有礼有节地问好。‎ ‎⑬海爷说,贺家有这样的娘儿俩,谁还敢拆他家的祠堂?这么些年了,也不知道那天那个官人,是不是当年那个孩子?‎ ‎⑭小儿媳没弄懂,嘀咕道,不就是没走侧门走正门吗?这有啥啊?‎ ‎⑮海爷听罢,长叹一声,背着手,回屋去了。(原文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以老街上的“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这一俗语开篇,为下文写贺、海两府的遭际埋下伏笔。‎ B.起初,每至清明,贺家的子孙三三两两前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这说明贺家人的祭祖观念随着家境的变化而变淡。‎ C.做了京官的贺家后人返乡时,海爷的家人“有的甚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说明海爷的家人因得罪了贺家而害怕。‎ D.海爷的小儿媳是个鬼精且有城府的人,她先是抢先回答海爷的话,称赞海爷,后来又嘀咕,都是为了讨好海爷。‎ ‎5.小说第②段写贺府后院的环境有何作用?(5分)‎ ‎6.海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 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 材料一:‎ ‎ 【本报北京2月14日电(记者李韵)】日前,文化部在其官网首页发布《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报告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五年来,各地落实情况喜忧参半。‎ ‎ ‎ ‎ 2011年6月1日,《非遗法》正式实施。为掌握法律实施五年来的落实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文化部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并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评估。‎ ‎ 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全国有24个省(区、市)颁布了非遗的地方性法规共72部。其中,17个省(区、市)的省级法规是在《非遗法》实施后制定的。但是,从全国范围看,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海南省、四川省、青海省7省(区、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性法规尚未出台,立法工作亟待推进。‎ ‎ 评估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5年底,全国各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63731万元,有10省(市)累计投入5000万元以上。尽管五年来,各省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是依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各省普遍存在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 ‎ 截至2016年,文化部命名了四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批准公布了14928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报告显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在世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周岁的已达50%以上,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迫在眉睫。有些传承人在抢救性记录过程中,就已经离开人世:一些传承人年事已高,无法完全展现技艺。部分艺术院团改制后,面临着经营压力,有的传承人待遇因此受到影响,出现了无人肯学、后继乏人的状况。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2月15日第9版)‎ ‎ 材料二:‎ ‎ “我们就是要把非遗文化传承作为工作、作为职业,通过现代工作室的打造和经营,希望能够找到一条非遗文化传承的职业化道路,避免因为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而面临失传的窘境。”糖画传承人高光耀说。虽然近两年商业演出市场机会增多,但是相比于其他演出形式,他们的收入不算高,由此可以看出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而这其中,既需要传承人自身的坚持与创新,也需要更多社会力量投入。‎ ‎ (摘编自《大众日报》2017年2月15日19版《非遗文化传承路在何方》)‎ ‎ 材料三:‎ ‎ ‎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借鉴现代模式,激发出人们的兴趣,就能打造成现代时尚,就能成为网红,就能很好地图粉。我们应该做好非遗+互联网这个加法,让非遗的文化魅力在互联网靓丽起来,普及起来,传播起来。可以采用动画开发、趣味知识比拼、全国非遗知识接龙等方式,非遗在互联网火了,关注的人就多了。‎ ‎ (摘编自南方网《落实“非遗法”还需做加法》,2017年2月16日)‎ ‎7.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显示,《非遗法》实施后,多省颁布了地方性法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这是可喜的现象。‎ B.材料二认为,非遗传承人面临人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的窘境是大众不接受传统文化造成的。‎ C.材料三提出,非遗文化要吸引大众,就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出改变以符合现代时尚,成为网红。‎ D.三则材料表明,非遗保护需要非遗传承人有创新能力,更需要他们有不计报酬的无私奉献精神。‎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5分)( )‎ A.材料一提出了立法工作有待推进、保护经费不足、非遗面临失传等问题,旨在引起地方政府对非遗保护的重视。‎ B.材料二肯定了非遗传承人在面临困境时自寻出路的精神,也含蓄地批评了大众对非遗保护工作的不重视。‎ C.三则材料都直面非遗保护的现实困境,材料二、三针对材料一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D.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报纸,有网站,但遣词造句都很规范,语言朴实通俗,三者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 E.三家媒体都关注非遗保护这一文化热点,与国家重视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一致,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9. 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请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父岳,后唐太常卿。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岳时退居洛中,语家人曰:“吾儿风骨秀异,所未知者寿耳。今世难未息,得与老夫皆为温、洛之叟足矣。”故名之温叟。汉祖南下,温叟自洛从至郑州,称疾不行。及入汴,温叟久之方至,授驾部郎中。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温叟与张昭同修汉隐帝及周祖实录。恭帝即位,迁工部侍郎兼判国子祭酒事。建隆元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三年,兼判吏部铨。一日晚归由阙前,太祖方与中黄门数人偶登明德门西阙,前驺者潜知之,以白温叟。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太祖善之。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任台丞十二年,屡求代。太祖难其人,不允。开宝四年被痰,太祖知其贫,就赐器币,数月卒,年六十三。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视西舍封识宛然,还以白太宗。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命吏辇归邸。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具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叹。‎ ‎(节选自《宋史·刘温叟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 B.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 C.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 D.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后唐”是五代政权之一,李存勖所建,都洛阳。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文中“汉祖(南下)”指“后汉高祖(南下时)”。‎ B.“称疾”是古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托词,当事人本身或许没有生病,却以生病为由,以回避某事某人,文中“称疾不行”暗示传主的微妙心态。‎ C.“祭酒”古代学官名。晋武帝咸宁四年设,以后历代多沿用,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刘温叟当时以工部侍郎的身份兼任国子监主管。‎ D.“丁内艰”是指遭遇父亲去世。丁忧就是遭遇父母亲去世。古代朝廷官员,无论任什么官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丧一段时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刘温叟很有文才。他七岁就能写文章,后来还与张昭共同修撰后汉隐帝及周太祖实录。‎ B.刘温叟公正无私。他曾主持贡举,录用的进士中12人被斥除,但后来他们还是考中了进士。‎ C.刘温叟爱惜名誉。御史府旧例,赏赐若公用不足则以罚款补充,温叟拒绝取用这样的赏赐。‎ D.刘温叟清廉有加。宋太宗当晋王时派人给他送去钱和物,他都不肯接受,使者不得已将其载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小题5分)‎ ‎(1)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14-15题。‎ 水调歌头·游览(1) (宋·黄庭坚)‎ 瑶(2)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祗恐花深里,红路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3)。谪仙何处?无人伴我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注释](1)此词大约写于作者晚年被贬官时期。(2)瑶草:仙草。(3)金徽:瑶琴。‎ ‎14.下列对本词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春入武陵溪”,词人巧妙地使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这一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后两句写“桃花源”的美丽景色。‎ B.“我欲穿花寻路”三句,写词人穿过了桃花源的花丛,一直走向飘浮白云的山顶,一吐胸中浩然之气,化作虹霓。‎ C.“红露湿人衣”一句,黄庭坚化用王维的诗句,只把“空翠湿人衣”中的“空翠”换成“红露”,可谓天衣无缝,浑然一体。‎ D.词人以静穆平和、俯仰自得的风格,把自然界的溪山描写得没有一点尘俗气,其实是构筑了一个自得其乐的精神世界。‎ E.这首词是作者春天记游之作,开篇“瑶草一何碧”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赞美春天的瑶草像碧玉一般可爱。‎ ‎15.分析这首词下阕有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赏析。(6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5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 ‎(1) 《庄子·逍遥游》中,草芥可以在低洼的地方浮起的句子: , 。‎ ‎(2)《庄子·逍遥游》中,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 。‎ ‎(3)《岳阳楼记》中,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马河声初学楷书,秀美温润有江南习气,一出道就在行当内声名鹊起。后来又习画,悟性颇高,其所临明清小品,几乎与真迹难解难分。‎ ‎②在行贿物品中最具“操作性”的就是玉器书画,这些东西对专家而言有可能是无价之宝,对外行人来说有可能一文不名。‎ ‎③正与东食西宿、四乡为家的猫儿脸姑娘聊着,突然边上一个花脸猛地打了个喷嚏,溅到姑娘的面颊上,姑娘愀然作色,朝那花脸打了一下。‎ ‎④如果我们转头一看,环顾四周,两年是足以让所有人都感到天旋地转的了,即使是过着最平凡安稳生活的人,也会有因缘的离散啊!‎ ‎⑤自己再也躲不过雪,无论我蜷缩在屋子里,还是远在冬天的不为人知的另一个地方,纷纷扬扬的雪,都会落在我正经历的一段岁月里。‎ ‎⑥由于棚户改造政策深得民心,广州老城区中棚户区的居民搬迁积极性极高,不到一个月已然十室九空,大大加快了工作进程。‎ A. ①③⑥ B. ②④⑥ C. ③④⑤ D. ①②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B. 虽然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了不少资金,但目前我国农村文化仍旧处于有阵地却缺乏后续文化建设设施完善。‎ C. 7月13日,美韩决定将“萨德”反导系统部署在韩国东南部庆尚北道星州郡。此举不仅将严重损害东北亚地区国家的战略安全利益和地区战略平衡,而且给朝鲜半岛局势增加新的风险点。‎ D. 预备役人员是战时首批动员对象,是部队补充专业技术兵员的主要来源,他们军事素质的高低、专业技能的强弱,直接关系到部队的作战能力。‎ ‎19.下列句子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 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B. 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C. 值此中秋佳节,令女出阁之庆,聊备薄酒,以飨众亲朋好友。‎ D. 拙作《老子补正》新成,惶恐以赠,尚祈雅正,不吝赐教。‎ ‎20.在下面一段文字中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义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阅读是一种让他人思想介入自己思想的行为,   ①   ,我们的思想只能是一种个人化的沉思默想。   ②   ,不同的阅读方式也左右着不同时代的人的思维方式。在书籍和印刷术普及之前的年代,“锄带经、牧编简”都是带有贵族色彩的行为;   ③   ,是阅读普及的前提;19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随着照相技术、电影技术、网络文化等的普及,历史进入“观看猎奇时代”,人们开始了“微时代”阅读。‎ ‎21. 下面的文稿在表达和形式上有五处不妥,请指出并改正。(5分)[]‎ 通 告 为保障高温期间用电通畅,我公司决定对辖区电网进行维护,现将有关事宜宣布如下:‎ 维护将于2017年7月25日7时至29日19时施工。涉及范围:东到云中路,西到牧马路,南至长征街,北至雁门大道。‎ 对维护工作给贵用户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不安。请予理解和支持。‎ 如有疑问,欢迎垂询。‎ ‎2017年7月20日 市电力公司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4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最近微信和QQ上常出现这样的信息:“孩子正在参加评选活动,请大家帮忙给XX号孩子投上宝贵的一票,麻烦大家了。”‎ 面对此类现象,有人说这是家长爱孩子的表现,也有人说这样做有失公平,还有人说这是用媒体谋私利……你对此有何看法?‎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高二第二次段考语文答案 ‎1 .A [解题思路]强加因果关系,原文是“‘轻电影’盛行,国产电影的文化厚度与博大、深沉的民族文化积淀不相匹配等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2. ‎ C .[解题思路]张冠李戴,原文是说"随着一部电影的流行,其中的经典台词常常成为社会流行语;而像《亲爱的》这样反映某一社会问题的热映电影,甚至经由大众文化,社会舆论等影响到了相关立法”。‎ 3. ‎ C [解题思路]说法绝对,中国能否孕育出强大的电影产业,“还要看创作者能否在中国大众文化的土壤中吸收到精髓,淬炼出极致的影像作品”。 ‎ ‎4.B【解析】A项,小说开头写老街上的俗语主要是为了引出之后对贺家、海家的介绍;‎ C项,“海爷的家人因得罪了贺家而害怕”无中生有,主要反映海爷的家人见识少,怕见京官;D项,海爷小儿媳的“嘀咕”说明她没见过世面,不懂得人情世故,并不是为了“讨好海爷”。‎ ‎5.(1)照应小说第①段中对贺家“钟鸣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半街’”的概括描写; ‎ ‎ (2)为下文写贺家后人衣锦还乡做铺垫;‎ ‎(3)在整个故事的展开中起到线索的作用。‎ ‎【解析】小说开头写贺家“门阔院深”,有“贺半街”之称,这里对其进行具体描绘,起到了照应上文的作用;从贺家祠堂“迁也迁不走,拆又不能拆”来看,其中必有缘由,该缘由在后文做了揭示,因而这段描写对下文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小说内容主要是围绕与“祠堂”相关的事件展开的,所以“祠堂”也是小说的一条线索。‎ ‎6.(1)有经济头脑,善于经营。海爷最初只是一个小油贩子,最后拥有“银子用斗量”的家产,并买下贺府的豪宅。‎ ‎(2)有长远打算,居安思危。看到贺家不肖子不禁发出“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的感叹;听到小儿媳的嘀咕,长叹一声回到屋里。‎ ‎(3)富有心计,遇事冷静。察觉母子不同于贺家寻常子孙,于是没有听从别人的建议拆除贺家祠堂,还吩咐下人时常打扫贺家祠堂,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 ‎7.A(B项:材料二说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并非不接受。C项:材料三只是说借助现代传播手段,而不是说要改变非遗文化的内涵。D项:从材料二可见非遗传承人也需要增加收入,三段材料皆未有要非遗传承人不计报酬之意。)‎ ‎  8.A、E(B项:材料二没有批评大众的意思。C项:材料一提出的问题较多,材料二和材料三只是从一个角度探寻出路,没有给出所有问题的解决办法。D项:材料三用了一些网络语言,如网红圈粉等,不能说风格与其他二则材料一致。)‎ ‎  9.答案要点:①政府推进立法工作,增加保护经费;②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非遗传承人也要坚守传统文化,并创新传统手艺及经营方式;③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吸引大众关注。④需要有更多社会力量投入非遗保护中。(答出一点给1分 ‎10.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根据上下文把握文句的大意,然后根据文言标志,如:虚词、对话标志、对偶、排比、特殊句式等来断句,最后运用排除法,针对选项中不同的断句点分析、排除。根据文学常识,“礼部侍郎”是官职名称,所以应该在“礼部侍郎”后断开,排除B、C;根据文意,应该是“帝怒,罢黜十二人”,不是“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排除D。‎ 答案 A ‎11.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丁内艰,指的是遭遇母亲去世。内,指母亲。‎ 答案 D ‎12.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他都不肯接受”理解错误,原文是“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视西舍封识宛然”说明刘温叟接受了太宗的钱物,但是没有使用。‎ 答案 D ‎13.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实词要字字落实,注意文言句式的翻译。关键词:(1)呵导、示众、非时;(2)纳、周岁、苦节。‎ 答案 (1)我呵道而过的原因,是想向人暗示您不是时候不会登楼啊。‎ ‎ (2)从前接受下来,这是不想拒绝我;现在过了一年还不启封,他坚守节操(的行为或品质)更加明显。‎ ‎【参考译文】‎ 刘温叟,字永龄,是河南洛阳人。其父刘岳,任后唐太常卿。温叟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刘岳退居洛中时,对家人说:“我的儿子风骨秀异,不能预知的只是寿命长短罢了。当今世道混乱,我儿能够与我都成为温、洛之间的老叟则足矣。”所以给他取名为温叟。后汉高祖南下时,温叟从洛阳跟从到郑州后,称病不行。进入汴京后,温叟很迟才到来,授任他为驾部郎中。显德初年(954),升任礼部侍郎、知贡举,录取进士十六名。有人向皇帝诬陷他们,皇帝发怒,斥除其中十二人,把温叟贬任为太子詹事。温叟实际上并无私心,后来几年,被斥除的人相继考中。温叟与张昭共同修撰后汉隐帝及周太祖实录。恭帝即位,升任他为工部侍郎兼判国子祭酒事。建隆元年(960),任御史中丞。遭母丧,退居西洛,不久恢复本官。建隆三年,兼任判吏部铨。一天晚上回家从宫前走过,太祖正与中黄门数人偶然登明德门西楼,温叟的前导人员偷偷地知道了,告诉他。温叟下令像平常过皇宫那样传呼。第二天朝见时,温叟说:“人主登楼非时,则近臣都希望得到宽恕,护卫诸军也希望得到赏赐。我呵道而过的原因,是想向人暗示您不是时候不会登楼啊。”太祖认为他做的对。御史府旧例,每月赏给公用茶,御史中丞得钱一万,公用不足就以罚款补充。温叟厌恶罚款之名而不取用。任台丞十二年,多次求人自代。太祖难找合适人选,不允许。开宝四年染病,太祖知道他贫穷,到他家里赏赐器币,几个月后去世,终年六十三岁。太宗在任晋王时,听说他清正,派人送给他钱五百千,温叟接受下来,存放在厅西舍房中,命令府吏封署后离去。第二年重午节,又派人送去角黍、执扇,所派的人正好是去年送钱的人,看见西舍封记还在,回来后告诉太宗。太宗说:“我的钱他尚且不用,何况是他人的钱?从前接受下来,这是不想拒绝我;现在过了一年还不启封,他坚守节操(的行为或品质)更加明显。”命令官吏把所送物品载回。这年秋天,太宗在后苑侍奉太祖用宴,在谈论当世有名的清节之士时,详细讲述了刘温叟以前的事情,太祖再三叹赏。‎ ‎14.BE(“我欲穿花寻路”写词人想要穿过桃花源的花丛,选项错在忽略了“欲”的含义;“瑶草一何碧”用了比喻的手法。) ‎ ‎15. ①与众不同高洁的人生理想。“坐玉石,枕玉枕,拂金徽”——词人以丰富的想象,用“玉石、玉枕、金徽 ”等高洁的事物表现他的志行高洁,不与世俗合污,也寄寓了词人与众不同高洁的人生理想。② 对现实的不满:“谪仙何处,无人伴 我白螺杯”——表面上是说李白不在了,无人陪他饮酒,言外之意是他感慨缺乏知音,感到异常寂寞,委婉地表达出他对现实的不满 。③得不到的功名利禄而忧愁叹息的感情: “我为灵芝仙草,……长啸亦何为”——用比喻和象征的语言,写自己的志趣品格:愿为超尘的仙草,不做趋时逢迎的桃花,作者表达了不必为得不到的功名利禄而忧愁叹息的感情。④体现了其独处无友,唯有相随的孤寂心境:“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描写词人酒醉后摇摇晃晃,东倒西歪及其下山翩翩起舞的形象,体现了其独处无友,唯有相随的孤寂心境。(每点2分,三点满分)‎ ‎16(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2)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3)静影沉璧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答案】C ①“难解难分”,双方相持不下(多指竞争或争吵、打斗),难以分出胜负。也形容双方关系异常亲密,难于分离。用在此处不恰当;②“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而此句中用来说没有价值,属望文生义;⑥“十室九空”,十户人家九家空,形容天灾人祸使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属望文生义。‎ ‎18【答案】D A项,否定不当,“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应改为“好经也要提防被念歪”;B项,成分残缺。处于……阶段,缺少宾语中心词;C项,语序不当.应将“不仅”“而且”引出的内容调换 ‎19【答案】D A项,“府上”是对别人的家的尊称,应改为“寒舍”。 B项,“垂念”‎ 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应改为“感念”。C项“令”,敬词,称对方;且没有“令女”这一说法。所以选D。‎ ‎20.(6分,每空2分)(1)如果没有阅读(2)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阅读方式(3)书籍和印刷术的普及(每空2分,大意接近即可)‎ ‎21.(5分)(指出并改正给1分,仅指出不改正不给分。每点1分。)‎ ‎①“宣布”改为“通告”“通知”或“公告”‎ ‎②“维护……施工”改为“维护……展开”“ 维护……进行”或“我公司……施工”‎ ‎③“贵用户”改为“您”或“各位用户”或删去“贵”字 ‎④“不安” 改为“歉意”‎ ‎⑤落款单位应在日期之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