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1.01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10 课 短新闻两篇
·知识概览·
【作者简介】
新华社四记者——周婷、杨兴
周婷、杨兴是《别了,“不列颠尼亚”》的署名作者。《别了,“不列颠尼亚”》选自《通讯名作 100
篇》(新华 2000 年版)。周婷、杨兴,实际上是新华社周树春、胥晓婷、杨国强、徐兴堂四位记者的合称。
这四个人是这篇新闻的创作者。其中,周树春是新华社副总编辑、《参考消息》报社社长。
文章体裁: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 一种
文体。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是指通讯、消息、特写、文学报告。狭义专指消息。
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发展、结果
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缺一不可)
标题 正标题、副标题。
导语 新闻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
主体 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背景 一般来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
结语 新闻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须得响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新闻的特点:
真,再现生活的真实;快,报道一定要及时;新,一是指内容要新,二是形式上也要求新;活,是指新闻
的表现形式要活。
特写及其特点:特写也叫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集中
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发生的现场,或某些重要精彩的场面。“特写”,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
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的一种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新闻文体。“特写”
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
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重点理解】
一、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句中的“凝重”一词有什
么意味?
参考答案:隐含了人物复杂的情感——是无奈的颓唐,还是“得而复失”的悻悻然,是眷恋,还是甘拜下
风的诚服?总之,这两个字将人物的微妙心理传神地揭示了出来。
二、文中多处运用了恰当的对比,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3.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短短的十三个字,运用对比手法,包含这无穷的意蕴:当年从海上耀
武扬威地来,今天黯然地从海上离去。这句话语言庄重而含蓄,平实却具有出色的表现力,含义深刻,没
有讽刺,没有痛骂,也没有欢呼,既客观地再现了这一历史盛况,又表达了中国人对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
民统治结束后的欣喜、自豪之情。
三、文章在写现实场景的同时,巧妙地穿插了许多历史资料,那么如果把这些历史资料删去,对文章有何
影响?
参考答案:没有历史资料做支撑,文章将缺少一种历史感和沧桑感,历史背景起到烘托现实场景的作用。
把历史场景和现实场景相融合是本文主体部分的另一写作特色。
【难点探究】
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融合在一起的。
参考答案: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一个现实的场景,
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依靠现实的
场景串地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深刻
地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二、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参考答案: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
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
英国殖民地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实境是永别,虚境是回归和雪耻。标题寓
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不留痕迹。
三、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参考答案: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
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 1997 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
英国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四、香港回归作为举世盛事,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报道这一事件的新闻数不胜数,《别了,不列颠尼亚》
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 1997 年新华社社级好稿的荣誉。你认为这篇文章与一般新闻相比有哪些相
同和不同之处?(从本文的内容、文学性、表达方式、语言特色等角度结合文本分析)
参考思路:
首先是清晰的可视性。实录性新闻突出表现在“目击”和“视觉”中,它必须写出特定的现场氛围。
这就要求记者(通讯员)应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在采访现场要善于捕捉精彩的镜头、典型的场面,并给
予形象的再现,如文中写的:“在蒙蒙细雨中, 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 25 任港督的庭院”,“面色凝
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
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
舰营区升起”,“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
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
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等,这些简洁的笔法,为读者勾勒出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使新闻具
有清晰的可视性,自然流于记者笔端的这些文字,似乎有着色彩浓烈的油画效果,让读者读后犹如醇厚的
美酒,回味无穷,并加深了对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性事件意义的理解。
其次是具有生动的可听性。实录性新闻要再现特定的场景,特定的形象,离不开生动 形象的语言,离
不开各种音响。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形象感强的环境音响,有助于增强新闻的可听性。如文中写的:“英国
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
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另一名英国海军士
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等等。
这些描述,仿佛清风徐来,给人以流畅自然的感觉,好像亲临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听到降旗声、下雨声,
讲话声和升旗的乐曲声……从而受到强烈的感染。
第三是清新而又富于动感。全文没有令人生厌的套话或可有可无的废话,那些实在、具体的新闻事实,
都是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作者并没有直接出面说什么,而是运用捕捉到的镜头,通过具体的人和事
来表达香港回归的划时代意义。作者巧妙地在文中穿插新闻背景材料,并运用对比手法,在看似静态的叙
述中注入动态的信息。如文中写出的:“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
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
海上去。”读后给人以强烈的沧桑巨变的自豪感,十分耐人寻味。
第四是具有鲜明的色彩感。如文中实录的:“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广场上灯光渐暗”
“绿树丛中”“白色建筑”“南海的夜幕”“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五星红 旗”等等,这些多彩交错的画
面,给读者以色彩明快的深刻印象。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实录性新闻已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越来越受
到读者的青睐。希望这束带有露珠的花朵,在报纸新闻与广播电视新闻百花苑中,越来越争芳竞艳。
·能力提升·
【课内练习】
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错误的注音。
世人瞩.目(zhǔ) 嬉.笑怒骂(xǐ) 焚.尸(fén)
堪.称典范(kān) 纳粹.(suì) 明媚.温暖(méi)
雏.菊怒放(chú) 嚼.蜡(jué) 重蹈覆.辙(fù)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室息 憔悴 长廊 治丝益棼
题材 帐蓬 无辜 闲情逸志
愤满 隐秘 弊病 铿锵有力
3.下列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香港回归,没有哪个记者认识不到这一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而这篇消息却________,仅从标题上就
________。标题中,我们看到了“不列颠尼亚”号在中国人的目光中,渐渐消失在________的海面,而在
另一面,读者看到了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中国历史上屈辱的一段终被
________,传递出中华民族在这种特定历史时刻的自豪感。
A.独辟蹊径 可见一斑 宽广 洗雪
B.独胜一筹 略知一二 茫茫 雪耻
C.独辟蹊径 略知一二 宽广 雪耻
D.独胜一筹 可见一斑 茫茫 洗雪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 9 月开始,推行 4 到 5 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
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
和奉行的准则。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
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今年 5 月 9 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 70 周年,有近 30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
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①在香港飘扬了 150 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
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②英国的告别仪式是 30 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
个曾居住过 25 任港督的庭院。
……
③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 1885 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
其进行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④晚 6 时 15 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
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
景。
5.第①段属于新闻的哪一部分?有什么作用?
6.在新闻报道中,第③段插入了有关港督府的背景材料,有什么作用?
7.第④段中写道:“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
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这个精彩的镜头借景寓意,请分析:这个镜头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
情?
8.新闻标题必须做到语意明确,下列新闻标题中符合这个要求的一项是
A.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独联体国家看不上 2002 年世界杯足球赛
D.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9.根据下面的新闻,在横线上把这则新闻的导语补充完整 ,补充的内容不超过 50 字。(5 分)
在齐齐哈尔市发生的侵华日军遗弃化学武器伤人事件的处理问题上,日本政府声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外交部就此发表讲话。
日本政府 10 月 19 日就齐齐哈尔市发生的侵华日军遗弃化学武器伤人事件发表声明,决定向中方支付
武器处理费 3 亿日元,并要求中国政府在公开场合说明这 3 亿日元并非是给被害者的赔偿,而是支付给处
理这起事故的相关单位和医疗机构的处理费。 日本的这种坚决不赔偿的态度引起了受害者的不满,中国
外交部 19 日发表讲话说,这 3 亿日元“是为了用于赔偿损失”,包括赔偿给身心造成巨大伤害的受害者。
预计此事的处理今后仍将会有波折。
1.【答案】 “嬉”读 xī,“粹”读 cuì,“媚”读 mèi,“嚼”读 jiáo。
2.【答案】 “室”应为“窒”,“蓬”应为“篷”,“志”应为“致”,“满”应为“懑”。
3.【解析】 “独辟蹊径”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独胜一筹”指技艺或技能超过别人。
根据前文“没有哪个记者认识不到这一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判断,此处应为“独胜一筹”。“略知一二”
意思是略微知道一点。“可见一斑”比喻从观察到的一小部分可以推测事物的全貌。“宽广”形容面积大,
范围大,心胸开阔,见识广博。“茫茫”形容没有边际看不清楚。“洗雪”意思为除掉(耻辱、冤屈)等。
“雪耻”的意思与“屈辱”有重复的地方。
【答案】 D
【答案】 C
5.【答案】 导语部分。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标志着
长达 150 年的英国统治的终结。
6.【答案】 第③段的背景材料,介绍了港督的更替变化及港督府风格特点、历史变迁,说明英国殖
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
7.【答案】 “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是殖民统治的象征,“巨幅紫荆花图案”是特区政府的
象征,“背景”一语双关,明指背后的景物,暗指香港回归的历史背景。这样写,既含蓄地对殖民主义进
行了无情鞭挞,又抒发了包括香港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的自信、自豪、欢乐、振奋的感情。
8.B
9.【解析】 此题考查语言的概括能力。导语要高度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通读这则新闻,不难发现其主
要内容包括:日本政府的声明,中方受害者的不满,中国外交部的发言。补写导语时要做到全面、准
确,不能遗漏了信息。
【答案】 支付 3 亿日元处理费而不是赔偿金,引起了中方受害者的不满。
【课外拓展】
阅读下列选段,回答问题。
①香港,一个身世十分朦胧的城市。
②身世朦胧,大概来自一股历史悲情。回避,是忘记悲情的良方。香港,没有时间回头关注过去的身世,
她只是努力朝前方,紧紧追随着大流适应急剧的新陈代谢,这是她的生命节奏。好些老香港,离开这都
市一段短时间,再回来,往往会站在原来熟悉的街头无所适从,有时还得像个异乡人一般向人问路,因
为还算不上旧的楼房已被拆掉,后现代主义的建筑及高架天桥全现在眼前,一切景物变得如此陌生新鲜。
③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我常想总结一下香港的个性和特色,以便向远方的友人介绍,可是,做
起来并不容易,也许是她的多变,也许是每当想起她,我就会陷入了浓烈的感情魔网中……爱恨很不分
明。只要提起我童年生命背景的湾仔,就可说明这种爱恨交缠的境况。
④说湾仔是一个与海争地的旧区,并不过分,因它大部分土地都是从海夺过来的,老街坊站在轩尼诗道
上,就会咀嚼着沧海桑田的滋味。当初在填海土地上建成的房子已经残旧,给人一幢一幢拆掉,代替的
是更高更遮天的大厦。偶然一座不知何故可以苟延残喘夹在新厦中间的旧楼,寒伧得叫人凄酸。有时,
我宁愿它也赶快被拆掉,可是,又会庆幸它的存在,正好牵系着我的童年回忆。洛克道、谢非道,曾经
是有名的烟花之地,自从那苏绍黄故事出现之后,湾仔这个名字,在许多外国浪子心中,引起无数蛊惑
联想。每逢维多利亚港口停泊着外国船只时,我就很怕人家提湾仔。我曾经厌恶自己生长在这个老区,
但别人说她的不是,我又会非常生气,甚至不顾一切为她辩护。在回忆里,尽管是寻常街巷,都具温馨。
现在,湾仔——已经面目全新了,新型的酒店商厦,给予她另一种华丽生命。我本该为她高兴才对,但
随着她容貌个性的变易,仿佛连我的童年记忆也逐渐褪色,湾仔已经变得一切与我无干了。
⑤不知不觉,无声岁月流逝。蓦然,我们这一代人发现,自己的生命与香港的生命,变得难解难分。离
她而去的,在异地风霜里,就不禁惦记着这地方曾有的护荫。而留下来的,也不得不从头细看这抚育我
的土地;于是,一切都变得很在乎。但,没有时间关注过去的身世了,前面还有漫漫的长路要走。
⑥我常对朋友说,香港既是一个朦胧之城,生长在其中的人,自当也是具备这种朦胧个性。香港人不容
易让人理解,因为我们自己也无法说清楚。生于斯长于斯,血脉相连着,我们已经与香港订下了一种爱
恨交缠的关系。对于她,我们有时很骄傲,有时很自卑,这矛盾缠成不解之结,就是远远离她而去的人,
还会时时在心头。
1.第③段“我常常想总结一下香港的个性和特色”,根据文意,香港的“个性和特色”应是____________
(不超过 5 个字)
2 第③段中,作者说她对香港“爱恨不分明”。这种“爱恨不分明”具体表现在
①
② __
3.第⑤段说“我们这一代人”对香港“一切都变得很在乎”,这是因为
①
②
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三项
是 ( )
A、香港生命的节奏就是发展迅速。旧建筑不断被拆除,新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使香港变得陌生而
新鲜。
B、香港没有时间关注她过去的身世,是因为她生命节奏快,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
C、香港身世朦胧,香港人个性也朦胧;香港人个性的朦胧来自于香港身世的朦胧。
D、香港随着大流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它的变化又使我爱恨交缠,与香港的生命难解难分。
E、即使回忆起湾仔普通平常的街巷,作者都感到熟悉而温馨。
F、香港故事说的是香港人,香港人的特点就是能紧紧跟上世界潮流的发展。
5.阅读下面材料,为 G20 杭州峰会拟一副对联。总字数不超过 20 个字。
主题为“构建创新、活动、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于 2016 年 9 月在中国杭
州拉开帷幕。钱塘江边,西湖之畔,各国领导人齐聚杭州,为世界经济把好脉、开好方。习近平主席在开
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用“四个建设”“三个共同”为全球经济提出中国方案,提供中国智慧,提振了全
球经济增长的信心和勇气,推动本次峰会取得丰硕成果。
【解析】试题分析:围绕材料来写,对联的要可以用下面几句话来概括,即:两行文字,字数相等,
·典型例题·
【真题展示】
(2015 新课标全国 2 卷)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将军赋采薇
戴安澜任第 73 旅旅长后,回顾多年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认定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部属努力,而部属
的旺盛士气来自他们的爱国热情。他特意抄录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印发
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
为了抗战大业,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自由报》记者宗祺仁前来采访,与他彻夜讨
论时局,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这时有人提醒戴安澜,说宗是共产党,须多
加提防。他坦然答道:“现在是国共合作坑战,何防之有?宗是否共产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新闻记
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我们正缺少这样的爱国志士。”几天后,他还把自己的军
事著作交给宗祺仁修改并题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决定派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当命令到达时,已升任第 200 师师长的戴安
澜高唱《满江红》,并向官兵宣讲诸葛亮远征的事迹,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激励官兵。赴缅
途中,他激情满怀,赋《远征》二首以明志。其一云:“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扬鞭遥指花
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其二云:“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
夕阳。”
入缅不久,日军主力迫近东瓜,军长杜聿明决定集中主力击溃日军。戴安澜立下誓言:“此次远征,
系唐明以来扬国威之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这时,英军突然撤走,我方援军未至,形
势危急,戴安澜决心以身报国。他宣布:“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
死,参谋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他给夫人王荷馨写了绝命家书:“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
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
事极光荣。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
必呈闻。”面对日军发动步兵、炮兵和空军联合进攻,狂轰滥炸,施放毒气,戴安澜率部同仇敌忾,顽强
战斗,抗击四倍于己的曰军长达十余日。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史迪威表示:“近
代立功异域,扬中华声威者,以戴将军为第一人。”日本人战后回忆时也承认:“该部队自始至终战斗意
志旺盛……虽是敌军,但令人佩服!自司令官饭田中将以下各将官无不赞叹其勇气。”
东瓜保卫战虽然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但因盟军失利,缅北战局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远征军被迫突围。
这时,英国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戴安澜发誓:“我戴某人宁愿与日寇战死,绝
不苟且偷生。”于是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向祖国方向艰难跋涉。就在部队到达离祖国最近的一条公路时,
突遭日军伏击,他立即命令分散突围,激战中,戴安澜胸腹中弹,时值缅甸雨季,大雨滂沱,部队既要突
破日军堵击,还需忍饥挨饿,穿越荒山密林。1942 年 5 月 26 曰,他们行至缅北茅邦村,戴安澜伤势恶化,
以身殉国,年仅 38 岁,弥留之际,参谋长问他下一步的行动路线,这时他已不能说话,手指地图,示意部
队从莫洛过瑞丽江向北回国,又让人扶着他面向祖国注视许久,安然而逝。
戴安澜牺牲后,遗体由官兵抬回国内,渡过瑞丽江后,乃将遗体火化,骨灰装入小木箱,这一情景感
动了沿途民众,一位老华侨痛心地说:“寿材这么小,怎能配得上将军的英名与地位? ”随即捐出自备的
楠木寿材。腾冲县长率全县父老乡亲万人,沿街跪迎将军灵车。随后,国民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
美国总统罗斯福追授戴安澜懋绩勋章。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举行安葬仪式,中共领袖毛泽东派人送来挽诗:
“外辱需人御,将军赋采微。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堂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
无违。”周恩来、朱德等也敬献挽词、挽联。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并以
毛泽东主席的名义向遗嘱颁发“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摘编自茅海建主编《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等)
相关链接
①人我之际要看得平,平则不忮;功名之际要看得淡,淡则不求;生死之际要看得 破,破则不惧。人
能不忮不求不俱,则无往而非乐境,而生气盎然矣。(戴安澜赠部属 各官长题词)
②军人一般以彪悍为荣,但是戴安阑与众不同,他多才多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 书画,如果不是因
为战乱和外敌入侵,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位儒雅名士,但国家危难却把 他的命运引上另外一条路。(戴复东
等《我们的父亲戴安澜》)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 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 《过零丁洋》等诗篇熟读成诵,常常手自笔录并吟唱,
以此激发自己和官兵的爱国热忱。
B. 在给夫人王荷馨的家书中,戴安澜表明了为国战死的决心,认为这是军人的极大光荣,唯一放心
不下的,就是妻子儿女日后的生活。
C.面对形势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困境,戴安澜坚决不同意要他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的提
议,奋而率部突围,与日寇死战。
D. 戴安澜从缅甸“马革裹尸还”的情景,感动了沿途无数民众,有人献出楠木寿材抚慰英灵,也曾
出现万人空巷跪迎灵车的盛况。
E. 戴安澜临危受命,率第 200 师官兵驰援缅甸,固守东瓜,收复棠吉,以浴血沙场、为国捐躯的壮
举,谱写了抗日救国的新《采薇》。
(2)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澜多加提防,他却回答“何防之有”,这是为什么?
请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6 分)
(3)戴安澜率第 200 师赴缅途中,赋《远征》二首以明志。诗中涉及哪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又表达了什么
志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 分)
(4)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 其中必有内在原
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8 分)
【答案】
(1)E3 分,D2 分, B1 分
(2)①国难当头,应以民族大义为重,戮力同心,共赴国难;②宗的见解卓越,报道真实感人,是少有的
爱国志士;③作为莫逆之交,只应相互敬重,不能彼此防备。
(3)①第一首借诸葛亮远征平定蛮夷的事迹,说明自己率领的是正义之师,威武之师,表达了荡平敌寇、
解民于倒悬的信念; ②第二首借秦始皇开疆拓土的事迹,表达超越秦皇、弘扬国威的壮志,,抒发了
澄清宇宙、安抚黎庶的气概。
(4)①超越党派立意,献身正义事业,血酬壮志,精忠报国;②为人平和不求功名,临危不惧,胸怀坦荡;
③自关心家人,情真意切,侠骨柔肠,勇于担当;④身为军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兼具文韬
武略,志军有方,视死如归。(每点都结合文章的具体实例分析)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题目设置基本选取文章的某句或某个部分进行命题,主要是改变
文中的说法是意思发生变化。做这类题目的基本方法是找到区位,把原文和选项对读,发现细微的错
误,注意题干中的一些词语比如“所以”“以致”“因为”等表示因果关系的词语,还要注意
“都”“全”等表示绝对关系的词语。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局部信息筛选的题目,注意找准区位,选取关键的此句分条作答,该题的答题区
域在文章的第二段,注意对文段进行切分,提取关键词语“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莫逆之交”
“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爱国志士”。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局部信息筛选的题目,答案来自原文,答题时分析题干中要求筛选的信息,找到区
位,对文段进行简单的切分,提取关键词语,做到信息全,然后按着一定的标准进行整合,做到不重
复,然后分条作答。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文意的题目,注意找到历史人物,然后点明志向,人物主要是“诸葛亮和秦
始皇”,志向要结合全文的内容和“远征”相联系,答题时可以以一对一作答,可以先答出人物然后
综合分析志向。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文章内容和诗歌内容结合分析的题目,首先要筛选出“人物”然后答志向。志向要
结合全文作答,难度较往年有所提升。这是一道文章和课外结合较紧的一道题目,答题时注意既要从
诗句中找到人物,还要结合人物的事迹分析其建立的功业,然后集合文章内容分析表现传主的哪些特
征。
【考点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名师点睛】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探究题目一般为两种,向内挖掘和线外延伸,向内挖掘主要是提出自己的
观点然后在文中寻找事例,关键点是对人物品质的概括;向外延伸首先明确传主的观点,找到文中事
例加以论证,然后然自己的看法,此题属于是第一种,要结合全文概括楚传主的品质,然后找相关的
事例加以论证即可。
【模拟试题】
(2017 届全国 100 所名校最新高考联考卷八)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 分)
抗战十四年,修改有深意
记者日前从教育部获悉,2017 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14 年抗战”概念。
教育部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将“8 年抗战”一律改为“14 年抗战”,以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
“九一八事变”后的 14 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并要求在课程教材中予以系统、准确的体现。
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的“十四年抗战”概念,主要是将从 1931 年“九一八事
变”开始至“七七事变”之前东北军民的六年抗争也包含在了“抗日战争”这一历史概念中。
这一修改可以说是对抗战问题认识的巨大进步,也更为符合历史事实。“九一八事变”不仅标志着日
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开始。首先,中国抗战第一枪在 1931 年沈阳北大营就
已经打响;第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30 万东北抗日联军在 1931 年至 1937 年之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抵抗,
付出了大量牺牲。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在 1931 年至 1937 年间,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就在积极部署抵
抗,9 月 19 日还发表抗日宣言,东北义勇军在共产党领导下壮大成为东北抗日联军,发动广大民众参加抗
战。在此期间,国民党方面也有东北军余部继续进行对日抗战,还有十九路军参加的淞沪抗战也属于其中
的一部分。确立“十四年抗战”,无疑有利于全面有效还原我国当年抗日战争的的基本历史事实。有助于
消除此前人们在认识上的混乱,同时更是对历史真实的尊重。
14 年抗战史能够最大程度地将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流血牺牲的烈士,囊括到民族英烈的范畴中来,这更
是对民族脊梁、抗战英灵最重要的告慰和尊重。8 年抗战不能将为民族而战的大量英烈包含在内,特别是由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他们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流血牺牲,“南有杨靖宇,北有赵
尚志”,世界闻名,特别是我们的国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这些不被算作抗战历史,是极大的不公。东北
军民对抗日战争的巨大付出应该得到重视。这是对所有为抗日牺牲仁人志士的最大敬畏和尊重。
这一新的历史界定,也粉碎了一些海外势力扭曲“8 年抗战”与“14 年抗战”之间有机联系,排他独
断地抹杀中国共产党作为民族中流砥柱的不良居心。在国际上长期存在着一种历史偏见,对中国抗日战争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当中的重要历史地位严重认识不足。英国历史学家米特在《被遗忘的盟友:中国抗日
战争》一书中对这种偏见也提出过批评。14 年抗战史的正名,有助于唤醒国际认知,进一步敦促各界继续
接近历史真实,公允面对中国人民做出的重大牺牲。
同时,14 年抗战史的书写,也有助于国内国际抗战史研究领域能够更好地进行对接。譬如日本著名学
者江口圭一与家永三郎等,都将中国抗日战争起点定位于 1931 年。这样的呼应是对日本国内勇于正视历史、
反省罪行的有识之士的一种肯定,有助于警醒各国牢记历史、珍惜和平。
(《人民日报》2017 年 01 月 12 日 09 版,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在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中,8 年抗战是指从 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的全面抗战;14 年抗战则是指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开始的抗战,包含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
段。
——(来自腾讯网)
②中国人民的抵抗从 1931 年开始就没停止过。东北的抗战不仅是东北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抵抗,更是中华
民族持续不断、不屈不挠的抗争,都应该计入抗战的史册。这一时间跨度的增加,是对中国人民连续一贯、
脉络清晰的抗战历史的一种恢复和升华,“14 年抗战”这个概念更具有科学性、历史性、原则性与现实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汤重南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人民的抵抗从 1931 年开始就从没停止过,“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开始反抗侵略、中华民族
开始进行不屈不挠抗战的重要标志。
B.教育部要求 2017 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14 年抗战”概念,原因之一就是这一概念更具有科学性、历史
性、原则性与现实性。
C.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一做法充分说明了东北军民抗战斗争对我们整个民族崛
起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D.此次教育部要求修改此前一直沿用的“8 年抗战”,而代之以“14 年抗战”,这一历史概念的修改有着
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 分)
A.“八年抗战”,是指从 1937 年“七七事变”开始的“全面抗战”,事实上,从“九一八事变”开始,
东北军民已进行了长达 6 年的局部抗战。
B.国际抗战史研究领域有关中国的抗战部分一直以来都采用的是“14 年抗战史”的说法,落实“十四年抗
战”概念也可以与之吻合对接。
C.“南有杨靖宇,北有赵尚志”,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对抗日战争的巨大付
出应该得到重视和尊重。
D.英国历史学家米特对国际上长期存在着的扭曲中国“8 年抗战”与“14 年抗战”之间有机联系的历史偏
见提出了批评。
E.著名学者江口圭一与家永三郎和日本国内一些勇于正视历史、反省罪行的有识之士,都将中国抗日战争
的起点定位于 1931 年。
(3)教育部要求教材修改全面落实“14 年抗战”有哪些重大意义?请加以概括。(5 分)
答案:(1)C
【解析】“这一做法充分说明了东北军民抗战斗争对我们整个民族崛起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文中无据。
(2)答案:(2)A C
(3)答案:①有助于消除此前人们在抗战问题上的混乱认识;②全面有效还原抗日战争的的历史事实,体
现对历史真实的尊重;③最大程度地囊括民族英烈,告慰和尊重所有的抗战英灵;④唤醒国际认知,突出
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当中的重要历史地位;⑤有助于国内国际抗战史研究领域
能够更好地进行对接,并警醒各国牢记历史、珍惜和平。(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
·知识概览·
【作者简介】
罗森塔尔(1922-2006),美国著名记者。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后到美国求学并加入美国国籍。他
在纽约市立学院上学时就是校报通讯员。1944 年进入《纽约时报》后长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先后常驻印
度、波兰、瑞士和日本,并于 1960 年获普利策奖的国际新闻奖。自 1977 年起任《纽约时报》执行主编,
为巩固该报在美国新闻业中的重要地位立下了功劳。1986 年卸任后,他又成为一名专栏作家,为美国各大
报纸撰稿,直到 2004 年才搁笔。
【重点理解】
一、文章一开始描述了奥斯维辛现在的情景: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
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
参考答案:景象固然美好,却与这里的历史不相配。这里曾经是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应该“永远
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发现,这个该被历史永远诅咒的地方,竟
然有着这么和平美好的景象,作者一时无法接受,所以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字控诉,可是由此所体现出的
强烈愤懑的感情,让读者感到无比压抑。
二、“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一句中“雏菊花在怒放”
这一细节该如何理解?
三、如何理解“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一句话的含义?
参考答案:这一句深刻地揭露了法西斯的灭绝人性。做祷告是是为了求得保佑或宽恕。但在这个“人间地
狱”里,生命、人性、文化、信仰全部被灭绝。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
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
得上帝的保佑。
【难点探究】
一、本文的题目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为什么还要写?
参考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是没有什么新闻可供报
道了,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奥斯维辛虽然是
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但每一个参观者进来了都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震惊和窒息,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
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二、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却都写了欢乐的情景,这种乐景描写与文章的整体悲情基调协调吗?
参考答案:文章写了布热金卡太阳和煦、树木繁茂、儿童嬉戏的祥和景象,这是写实景。但作者觉得这种
祥和之景出现在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是令人难以接受的,是“一场噩梦”。这是以乐写悲,以乐衬悲,
更增其悲。
三、《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能力提升·
【课内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凝.重(nínɡ) 世人瞩.目(zhǔ) 纳粹.(suì) 焚.尸炉(fén)
B.婆娑.(suō) 堪.称典范(kān) 嬉.笑(xǐ) 明媚.温暖(méi)
C.凋.谢(diāo) 步履.蹒跚(lǚ) 装载.(zài) 紫荆.花(jīnɡ)
D.戕.害(qiānɡ) 雏.菊怒放(chú) 嚼.蜡(jué) 重蹈覆.辙(f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漂扬 蒙蒙细雨 撤离 降旗仪式
B.掩映 世人瞩目 汽艇 阳光明媚
C.帐蓬 草地碧绿 详细 不由自主
D.追逐 表情茫然 窒息 绿树成茵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在英国军舰“漆 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 1997
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________在南海的夜幕中。
(2)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________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
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3)还有一些参观者________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
的。
A.消失 竟然 注视 B.消逝 竟然 凝视
C.消逝 居然 凝视 D.消失 居然 注视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波兰人说,共有 400 万人死在那里。
①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
②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
③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士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
④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
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做的各种试验。
A.④③①② B.①③④② C.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
5.下列选项是四则“遗失启事”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通顺、得体的一项是( )
A.本人昨日在体育馆遗失一副红色羽毛球拍,您若及时联系鄙人,不胜感激之至。
B.昨日本人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于阅览室,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谢谢哟。
C.本人昨日在图书馆不慎丢失黑框眼镜一副,希望拾到者与我联系,不胜感激。
D.昨日本人遗失饭卡于学校饮食服务中心,恳请拾者高抬贵手交还,万分感激。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14 分)
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
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象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
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来说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
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
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
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
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
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 英尺宽,3 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解说员快步
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解说员试着推了一下门—
—门是锁着的。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
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
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
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6.文中描写参观者“浑身发抖”“张大了嘴巴”,有什么作用?(3 分)
7.“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有何作用?(4 分)
8.作者说“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应该怎样理解?(3 分)
9.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有数以千计的照片,作者为何选取年轻姑娘作为重点?有何意义?(4
分)
(2017 天津高考语文)
10.给下面短文拟写一个标题。(12 字以内)(3 分)
事实上,“一带一路”推动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合作,更是文明互通的基础建设,是连接世界
上不同文明的“带”与“路”。它以文明对话为引领,强调不同文明的相互尊重、平等对话与交流
融合,其路径很清晰: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贸易发展紧随,伴着人民交往、文化交流,逐渐实现
沿线国家民众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最终达至民心相通,文化相融。
1.【解析】 A 项,“粹”读 cuì;B 项,“嬉”读 xī,“媚”读 mèi;D 项,“嚼”读 jiáo。
【答案】 C
2.【解析】 A 项,“漂扬”应为“飘扬 ”。C 项,“帐蓬”应为“帐篷”。D 项,“绿树成茵”应为“绿
树成阴”。
【答案】 B
【答案】 D
4.D
5.【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通顺、得体。A 项,应为“不胜感激”或“感激之至”。B 项,“璧还原物”,
敬辞,“璧”敬称对方的东西,用在此不得体;另外“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于阅览室”不合现代
汉语的表达习惯。D 项,“高抬贵手”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 通融。用在本句中不当,应删掉。
【答案】 C
6.【答案】 形象地表现了毒气室、焚尸炉等给参观者心理造成的极度恐惧,更有力地说明了德国法西斯
丧失人性的凶残。
7.【答案】 对比反衬。以有着旺盛生命力的雏菊花在怒放,从反面衬托这里曾发生过令人不堪回首的惨
剧。
8.【答案】 反语。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每一个参观者在这里都会感到震惊,甚至窒息。
9.【答案】 ①数以千计的照片都是表情木然的,唯独姑娘的表情丰富活泼。②姑娘的外貌体现出勃勃的
青春气息。③如此美丽、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姑娘,竟然被纳粹杀害了,这就更加表现出法西斯的残忍,
从而揭露了纳粹的滔天罪行,同时提醒人们要更加热爱并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
10.【答案】例:“一带一路”推动文明互通
【考点定位】考点: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为短文拟写标题:第一步。首先要通读短文,整体把握短文内容主旨。第二步:抓住关键句、
特征句。所谓关键句、特征句,指新闻中概括性、判断性较强的句子,如短文是新闻,一般分布在新
闻的导语中,有时出现在中间小节的开头或结尾部分。注意寻找并提取这些特征句子中的有效信息,
可以迅速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从而完成标题的草拟。如果这种句子比较多,就找其中最具有概括性
或判断性的句子。第三步:规范化表达。第四步:充分考虑限制条件。拟标题往往有一些限制条件,
如字数限制,这就要求所拟标题一般不要超过规定字数,否则要被扣分。比如本题要求在 12 字以内。
【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1 分)
“731”罪证值得全人类反思
参观过“731”罪证陈列馆的人都会留下终身的记忆。
陈列馆馆长王鹏说,“731”的罪行不仅仅是杀人,它进行 30 多项实验的目的是用于战争。用于实验
的不光有中国人、朝鲜人,还有蒙古人、苏联人,一些从东南亚战场上抓来的美国、欧洲战俘也成了实验
品,实验者要研究不同人种的耐受程度,以便将来在战场上有针对性地使用细菌武器。按照“731”部队生
产细菌武器的能力,如果开足马力生产一年,足以毁灭人类。只是后来战况突变,大规模的细菌战没有来
得及实施。所以“731”罪行是反人类的,它不光是国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值得全人类去关注和反思。
王馆长介绍说,这些年很多国外的媒体来拍摄专题片,而这些人以前对“731”的罪行知之甚少。一次
王鹏告诉英国 BCC 电视台记者,“731”犯下的罪行比纳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作所为还要严重,纳粹虽
然也 曾对活人做解剖实验,但数量和规模都远不及“731”。被“731”用做实验的人在实验者看来不是人,
而是“没有生命”的木头(日语称作“马路大”),这些“材料”要接受各种残害性的实验。例如冷冻实验,
要把人冻成能敲得响的“木棒”,然后再用不同温度的水去解冻,有的被解冻后肌肉脱落,露出白花花的
骨头。再如脱水实验,是要把活人烤干,变成一具“木乃伊”,以此实验人体里含水的准确分量。BCC 电视
台记者听了也不禁为此暴行咋舌。
陈列馆的解说员介绍说,一位日本老人参观“731”罪证陈列馆时,对“731”部队犯下的滔天罪行气
愤至极,他看到展台上“731”部队的恶魔石井四郎像后,一脚踢碎了玻璃,但能参观和了解“731”罪行
的外国人太少了。据陈列馆统计,在建馆 20 多年时间里,馆展和流动展出接待的人数有 300 余万人,其中
外国人不到十分之一。王鹏馆长说,陈列馆申报世界遗产,就是要扩大知名度,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段历
史,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
(节选自《生活报》)
1.比较一下,本文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在新闻素材获取渠道方面有什么不同?(4 分)
2.作者在第三段是怎样写“731”的严重罪行的?(4 分)
3.一位日本老人参观“731”后“一脚踢碎了玻璃”,这一细节有什么典型意义?(3 分)
4.下面是在一场主题为“勿忘国耻”的晚会上两名主持人的串台词。请根据语境,填出横线处的内容。不
少于 50 字。(5 分)
主持人甲:1970 年的 12 月 7 日上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第四位总理维利•勃兰特来到了位于华
沙老城内的原犹太人聚居区。站在这片还残存着战争创伤的土地上,作为一个曾经屠杀了 600 万犹太人的
国家的代表,面对着周围眼中饱含愤怒的大屠杀的幸存者们,这位德国总理无言以对。于是,他默默地屈
身,面色凝重,低垂着头,双膝跪倒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这一惊人之举不禁令在场的许多人感动落
泪。这位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非但没有因为下跪而丢丝毫脸面,反而使德国人赢得了世界的谅解和尊重。
主持人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日本政府对亚洲人民的态度,一位韩国老妇人愤恨地喊道:“50 多年前你们污辱了我的身体,今
天你们还要污辱我的灵魂吗?”
1.【解析】 从文中“陈列馆馆长王鹏说……”“王馆长介绍说……”“陈列馆的解说员介绍说……”语
句不难看出,本文材料获取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王馆长或解说员的解说获得素材的,而从描写参观者
的表情变化的语句看,《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主要是通过作者的眼睛和感受获取素材。
【答案】 本文主要取材于“所闻”的材料,主要素材来自陈列馆馆长王鹏和解说员的介绍。而《奥斯维
辛没有什么新闻》一文的素材来源是作者的亲历、亲见和所闻、所感。
【答案】 一是通过与纳粹作对比,显其罪行更严重;二是通过典型事例显其无比残忍。
3.【解析】 “踢碎了玻璃”这一细节表明了这位日本老人的正义感,从文中“气愤至极”一词可以看出。
【答案】 表明普通日本民众的正义感,与日本右翼分子形成对比,引人深思。
4.【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弄清上下文内容,进而把握其内在联系,找准衔接点。
【答案】 这不能不使我们联想起曾经对中国犯下累累罪行的日本侵略者,多少年来他们向中国人民谢罪
了吗?他们参拜靖国神社,敬拜战犯的灵位,公然为侵略战争辩解!
·典型例题·
【真题展示】
2017 新课标全国 I 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
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
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
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
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
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
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
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
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
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
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
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
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
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
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
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
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
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答案】
1.D
2.C
3.B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对照原文,内查语意。精读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尤
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对象、数量、范围、先后顺序等。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首先浏
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C 项以偏概全:原文用大量篇幅阐述的
是“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选项表述为“代际公平”,二者取一。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重在比对词语:命题者在没置选项时是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
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
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两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
等方式设误。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
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
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
【模拟试题】
(山西省运城市 2017 届高三 4 月模拟调研测试)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贾樟柯:吸引我的是好人的尊严
(贾樟柯,业余出身,却是当代艺术电影的领军人物,是第六代导演中的特立独行者。他用他的镜头
语言去描绘一个巨大的社会转型时代普通人所要承受的代价和命运发生的转变。他的作品也越来越多地得
到国内外的高度认可。对此,他的回答却是:吸引我的不是黄金的光泽,而是好人的尊严。当一个社会急
匆匆往前赶路的时候,不能因为要往前走,就忽视那个被你撞倒的人。)
主持人:十年当中你一直在用一些非专业的演员反映生活中经常被所谓的主流电影所忽略的人们,这
是一种非常有意识的选择吗?
贾:是一种很自觉的选择,因为我觉得人不能脱离开自己的成长。他们非职业演员对生活有非常深刻
的了解。
主持人:你的团队基本上十年都没有变过,特别是你曾经遇到过这么多的困难。除了理想之外,是什
么让你们能够这样有凝聚力地相互守望在一起?
贾:最主要一点就是,拍电影它真的是一个特别快乐的工作。我们最快乐的就是选演员和看到他们表
演的时候。很多角色我写剧本的时候已经大概知道由谁来演了,都是我的亲朋好友嘛,基本上我觉得他们
演得都非常好。因为他相信那个剧本。剧本提供给他的台词,提供给他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情节矛盾,他们
在生活里面有对应。只要导演把握得比较好,无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演员,都蛮好的。看那些本地的工人
或者是本地的女孩子演戏的时候,我会被他们感动,他们那种真挚的表达特别影响我,让我也开始用特别
真挚的语言去对待每一个人。
主持人:从你的成长背景看,怎么也不像跟电影特别有缘的那种人。
贾:我本来想考美术学校,然后看完《黄土地》我就决定当导演……那个电影为什么我会特别喜欢?
因为我们老家有一半在晋中平原,一半就是黄土地,吕梁山区,从县城骑自行车骑 20 分钟就进到那个黄土
地里面。所以我一看那个电影,看那个漫天的黄土,还有那些人的面孔,我就开始流眼泪。一个女孩在黄
河里面打水,打一桶黄水,挑着走的时候,那我真是控制不住。这是一种直接的感受。我第一次在电影里
看到自己的生活。然后我开始考电影学院。
(二十几岁的贾樟柯经过三年的苦苦挣扎,终于有资格成为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旁听生。)
主持人:在大学的时候好像流传你当时用漆写在暖气片上——“宁有种乎”的故事。是什么样的情景
让你产生这样的感慨呢?
贾:这个是误传。可能有过这样的表白吧,不一定是写在墙上的。我觉得还是中国电影给我的一种刺
激。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每个星期看两部国产新片。看了两年电影之后你会发现,所有的国产电影跟我个
人的生活,没有任何关系。我不知道它在讲什么东西。就是说,真实的中国人的生活,在荧幕上确实没有
得到展现,这让人有一种很不公平的感觉。那个时候,我就会觉得,自己应该去做电影,把我自己看到的、
经历过的拍出来。
主持人:从《小武》开始,你的片子也在国际上陆续获奖,外国影评人评价你是当代中国最富洞察力
的记者,但是在国内基本上是没有观众的。对此你是什么样的感受?
贾:一开始并没有太多的感受,还沉醉在所谓的成功的快乐里面,但是短暂的快乐过后,就是很深的
孤独感,一种空洞的感觉。最强烈就是从影展坐飞机降落,从机场回家的时候,就觉得回到自己的土地,
那个工作反而结束了。工作都在国外。自己变得好像跟这个文化没有任何关系。这种感觉是特别痛苦的。
《世界》是我第一部能够在国内公演的影片,喜悦感是很强的,但同时也有很多感激、感慨在里面。那天
在首映式上看到下面那么多朋友,都是帮过我的人,其实大家没什么交情,偶尔通通电话而已,我就觉得
特别感激。我忍不住就哭了。
主持人:有论调,说凡是反映一些生活中比较负面的一些东西,通常会得到海外影评人高度的赞赏,
所以说是不是中国有很多独立的电影人在国内没有钱拍这些大片,于是就专门拍一些我们生活中所谓不太
好的一面,去拿给国外的影评人得奖?
贾:这种评论从 80 年代就一直有。最近我还看网上有一个年轻的导演说要警惕贾樟,说他在出卖我们
的苦难。这种误解我觉得也可以理解。但实际上如果我们从艺术史或者文学史的角度来看,人类这么多年
的文学里面基本上重要的作品都是讲人的苦难。我非常欣赏一句话,我忘了是刘震云还是刘恒,曾经在谈
到鲁迅作品的时候说,鲁迅作品中的黑暗点燃了我的黑暗——点亮了我的黑暗。我觉得艺术有这样一种作
用。当你从艺术里看到一个普遍的困境的时候,最起码人会不孤独,会觉得,我个人的困境其实是一个群
体性的困境。它会帮助人走出这个困境。
(有删改)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贾樟柯以独特的视角,用自己的镜头语言讲述普通人在时代变迁中的命运和遭遇。他的作品一搬上荧屏
就被国内外高度认可。
B.贾樟柯不仅是导演,还是编剧。他自写自导,剧中人物是以身边的人们为原型,情节矛盾和台词设置也
源于这些普通人的生活。
C.贾樟柯在具体的电影制作中,创作的剧本贴近普通人的生活,认为导演把握好,演员无论是专业还是非
专业的都可以演得好。
D.电影《黄土地》里展现的黄土高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使贾樟柯第一次看到来了自己的生活,他很
感动,激发了他的导演梦。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贾樟柯有意识地选择非专业演员演绎生活中的普通人,他认为那些非专业演员对生活有深刻的了解,他
们的真挚表达有感染力。
B.贾樟柯和他的团队,为了理想,把拍电影当作特别快乐的工作。他们互相守望在一起,经受住了困难的
考验,很有凝聚力。
C.上大学时的贾樟柯觉得当时的中国电影没有展现真实的中国人的生活,他觉得不公平,决心要把他自己
的真实生活制作成电影。
D.贾樟柯的电影虽在国际上陆续获奖,可在国内基本上没有观众,他深感孤独和空虚。就连《世界》在国
内公映时,也是这样的感受。
E.贾樟柯认为艺术里反映的困境多是群体性的困境,有着普遍性,它会让处在困境中的人们不感到孤独,
这会帮他们走出困境。
9.贾樟柯献身电影事业,认为吸引他的是好人的品质,这是一种情怀。这里的“好人”是指哪类人?他在
电影制作中是如何体现这一品质的?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4 分)
【答案】
7.A
【解析】说法过于绝对。“他的作品一搬上荧屏就被国内外高度认可”有误,原文说“最近我还看网上有
一个年轻的导演说要警惕贾樟,说他在出卖我们的苦难。这种误解我觉得也可以理解”,并不是没有误解。
8.AE
9.(1)贾樟柯话里的好人是指生活在我们中间,承受被“撞倒”的命运,在困境中挣扎、有喜有忧的真
实的人们。
(2)相信、尊重普通人群体。贾樟柯在执导电影时,自觉选用一些非专业演员来饰演角色,他相信也感动
于他们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真挚表达。
(3)关注、关爱普通人群体。贾樟柯写的剧本是以身边人为原型,情节和台词设置都来源于普通人的生活,
旨在反映他们在生活中面对的困境、承受的代价和命运的转变,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相关文档
- 专题69(写作 作文专项突破(六) 结构)第2021-06-0314页
- 2020年上海徐汇高三语文一模试卷(2021-06-0312页
- 2021广东省高三语文学业水平合格考2021-06-0312页
- 专题68(写作 作文专项突破(五) 结尾)第2021-06-0316页
-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2021-06-039页
-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0届高三语2021-06-0314页
- 广西来宾市2020届高三语文5月诊断2021-06-0313页
- 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2021-06-0322页
- 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现2021-06-035页
- 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第01期)-20182021-06-03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