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00 KB
- 2021-06-0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届高三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重庆一中 长春十一高中 吉林一中 松原实验中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填写姓名、考号,并将条形码贴在相应位置;
3.请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非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4.请仔细审题,认真做答。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极其重要的一个节气。观察冬至日是人类文明史早期极为重要的活动,冬至日的测定缘自太阳与地球、人身的关系。《周礼》有云:“树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长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长一丈三尺五寸。”木杆、竹竿、土圭,以八尺为标准,其实就是以人的八尺身高为参照。人在夏天的时候会看到自己的影子越来越短,在冬天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影子越来越长,每次最短的日子即是冬至。。
在大时间序列里,冬至是乾卦时空和复卦时空的交汇点。坤卦时空的要义在于厚德载物,复卦时空则是一阳来复,见天地之心。《易经》记载,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先王们会顺应天时,修道养身,不去省视四方之事,此时关口会关闭,百姓会休息,工商旅客不远出。
冬至日处于岁末,是历法推算的重要观测点。我国的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至节相当于春节,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后来苗族的历法则把冬至当作新年。直到现在一些少数民族仍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中原地带从周代起官民都会有祭祀活动。皇帝向文武百官颁发或馈赠历书也多在冬至日进行,其做法类似于今天人们送日历、挂历习俗。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贺冬”仪式,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冬至节的祭拜活动有很多,主要有祭祖、拜父母、拜师等。对农民来说,冬至节气算得上农闲时节,主要农事如积农家肥,做好防冻工作,并不算劳累。王朝时代的统治者会抓住这一时机,动员民众做一些大型工程,如兴修水利。
冬至日在一年中白天最短,夜间最长,是“数九”的起始点。“数九”是一种消遣方法,目的是挨过漫长冬季,数九寒天,一家人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明代有“画九”的习俗,清代还有“写九”习俗。“写九”往往用“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或“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九字(繁体),先双钩成幅,从头九第一天开始填写。用粗毛笔着黑色,每字九笔,每笔一天,九字填完正好八十一天。
冬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大时间序列里,它的前面为为剥卦时空,时空中的阳能被剥尽,但中国人说,这不要紧,剥极必复,复则见天地心。什么是天地心?是太阳,是人心,是希望,是能量,是生命本身。
(摘编自余世存的《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观察冬至日是人类文明史早期极为重要的活动,通过冬至日,先民测出了太阳与地球、人身的关系。
B.冬至是坤卦时空和复卦时空的交汇点,坤卦时空的要义是厚德载物,复卦时空则是一阳来复,见天地心。
C.冬至既是我国农历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节气,也是我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文化节日。
D.汉代流行“贺冬”礼俗,但只局限在官场,官员祭祖、拜父母、拜师等,商人、农民等则与此无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首段运用引用法论证至日测定的可行性,这一立论的前提是太阳与地球、人身的关系。
B.文章从至日测定、时空交汇、历法推算、“数九”风俗等方面论证了冬至节气的重要性。
C.文章围绕冬至节气这一命题,立足冬至日取材论证,揭示了冬至节气的文化内涵。
D.文章中间三段层层推进,既承首段的“重要”之论,又启尾段的升华主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两个至日的日影长度能够测定,但这两个节气其他日期的日影长度却无法测定。
B.由王朝统治者在冬至这一农闲时节动员民众做大型工程来看,他们不具备先王的修养盛德。
C.明代的“画九”、清代的“写九”,是为了挨过漫长冬季,不过也挨出了一种难得的情趣。
D.冬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应以感恩态度和忧患意识去继承并发扬这一文化传统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最后的猎人 叶骑
我睁开眼,雪花漫天,像一场缤纷的葬礼。
我静静望着灰茫的天空,大片的雪花迎风飘散,落在我的额头,彻骨的冰寒,几乎将我冻结在地。
我微微仰起头颅,打量四周,狼藉的地面,逼仄的土墙,我想挣扎着站起身来,但钻心的疼痛让我瘫软在地,我的双腿已被尖锐的木桩刺穿。
这是一个陷阱。
一个我们曾经为捕获猎物而设下的陷阱,若不是时间久远,坑底大多削尖的木桩已经腐烂,或许它们中的一根,早已穿过我的心脏。
我挣扎挪动身躯,倚着坑底的墙壁坐起身子。
土墙高耸过人,我的双腿平已血肉模糊。曾经,我们设下的陷阱,今日已然成为了自己的坟墓。
“这个陷阱会是我布下的吗?”
我有些荒诞地问自己。
春去秋来,我们穿行在这片熟悉的土地,知道哪里有一座小山,哪里有一条浅河,我们了解她,就像了解自己的母亲,我们在山高林茂的地方设下陷阱,等着猎物自授罗,但谁又曾想到,有一天,时光终将把我们打败,让一个苍老的猎人成为自己的猎物。
我从四周摭拾了一些枯枝败叶,掏出火柴,生了一堆火。火苗很微弱,在风雪中苟延残喘,我又加了些枝叶,火堆明亮起来,在雪地里画出一个昏黄的圈。
“兴许,会有一个老伙计恰巧从这里路过。”
我安慰自己。
但片刻,又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在这寥廓的山林里,我已是最后的猎人。
我不由得想起身边的这群老伙计。
那时,我们黄毛乳臭,壮志萦怀,冬天的风雪,不是寒冷、阒寂的悲歌,而是铿锵、激昂的号角,我们骑上骏马,呼鹰逐兔,驱马游猎,尽情驰骋在这片土地上。但如今,岁月啃噬了他们的身躯,流光腐蚀了他们的枪膛,他们颤抖的双手再也无力举起猎枪,枯竭的躯干也终将交还给这片挚爱的土地。
我们已经老了,是放下猎枪的时候了。
三天前,我收到儿子的来信,在信里,儿子一再告诚我放弃今年初冬的狩猎,他说,他在城里打拼得不错,可以接我过去居住,也能很好地解决我常年食用兽肉而带来的高血脂、高血压问题,狩猎不是唯一的生存方式,我应该接受新的生活。
然而,我却是一个猎人,一个以山林为家的乡巴佬,我的身体开始枯槁,视线变得模糊,但我还能行走,还能辨出雪地上的足迹,我必须接受这片土地发出的邀请,一个没有猎枪的猎人,只是一个稻草人,一个刹去了灵魂的可怜虫。
天色愈加灰暗了,黑夜终将来临,周围能够捡拾的枯枝,已经燃烧殆尽,火堆绝望地发出最后一丝光亮。
我闭上双眼,抚着手中的猎枪,等待这最后时刻的到来。
黑暗、死寂……我孤独对抗着这寒夜的侵袭,隐约感到身边缺少了什么。
哦,我的老伙伴,乌托。
清晨,我们一起走出家门,步入山林,尽管你已如我一样老去,但步伐仍旧矫健,双耳依然聪敏。悲刷发生那一刻,你一定耳闻目睹,但现在,陷阱里既没有你的尸骨,四周也没有你的吠叫,你又会身在何处呢?
我的伙伴,你一定朝家的方向飞奔而去了吧。这崇山峻岭,万千沟壑,你能否安然跨过?
这雪域千里,冰寒彻骨,你能否安好到家?
风雪愈大了,我紧紧蜷曲在墙角,雪花几乎将我掩埋,我亲爱的老伙伴啊,这片土地亦是你出生、成长的地方,外面风再大,雷再深,我知道,你总能找到回家的路。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小说开篇描写了天地灰茫、风雪冰寒的景象和主人公的内心感受,烘托渲染了浓烈的悲剧气氛,也为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
B.“我”拒绝儿子“接受新的生活”的建议,甘愿在那片挚爱的土地上演绎自己的悲情人生自卑又自尊,执着又执拗。
C.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故事,既给人以身临其境、真实可信的艺术感受,又便于从深层次挖掘老人遭遇不幸的思想和心理原因。
D.小说结尾采用心理独白的形式写老猎人在绝境中对老伙伴的担忧和心愿,让我们看到了老人人性中另一面:善良友爱。
5.小说多次提到“陷阱”,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陷阱”的作用。(5分)
6.小说的结尾并没有交代“我”是否离开陷阱,这样处理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我国的公益事业近年来蓬勃发展,但仍然处于发晨初期。我国公益从业者的工作与生活条件都面临着许多问题。2015年1月到5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益人义助联合劝募基金益宝计划发起了“中国公益从业者保障状况专题调研”活动,调研发现,中国公益从业者的保障水平不高,抗风险能力低,核心表现为收入水平较低、资产积累不足、保险状况较差,有56.5%的全职公益创业者月收入低于全国平均工资,其中15.2%月收入不到200元,调研结果显示,中国公益从业者保障水平不高存在诸多原因。直接原因在于机构经费紧张、不具备社保缴纳资格、认为社保用处不大,机构经费紧张,主要原因在于公益组织得到资助时所能够获得的人员保障费用非常不充足,在获得外部资助时仅有15.1%的资助项目和12.7%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提供了较为充足的人员经费。核心原因在于资助合理人员费用仍未成为行业共识与公益组织积极争取不够。
(摘编自《中国公益从业者保障状况专题调研报告》,2015年7月10日新华)
材料二:
40.3% 的员工考虑未来12年离开所在机构
编者注:公益机构是非盈利性机构,属于公益性社会团体,包括政府机构和非政府机构,如总善机构,社会服务机构等。公益机构里流动性最大的是社工事务所,社工事务所的薪酬制度、晋升制度相对优越一些,社会工作师可以通过考试来确定自己资格等级。
资料来自《2017年公益行业薪酬与人才实践调研报告》(ABC美好社会咨询社)
材料三:
人才问题是公益行业急需解决的大问题,留住人才,才能壮大公益慈善组织的规模,进而提升公益行业的整体实力,并引导公众加深对公益的认知度。
完善公益行业收入保障制度、维护从业者职业尊严,需要以法律的手段来推动完善专职公益从业者的人事、福利、薪酬和社会保险政策,增强公益慈善事业从业的吸引力,也需要调整政府采购及相关财税政策,给予公益组织的发展以制度的保障,改变公益服务“重项目和硬件成本轻人力成本”的现状。公益行业应该逐步建立健全以职称评定、信用记录、社会保险等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制定人才落户、住房、子女入学等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参与公益事业。需要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设相关理论课程和专业学位,加快培养公益组织发展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同时加强公益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培训,不断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民政等部门应该研究制定相关公益组织就业引导政策,增加公益领域的就业总体容量,营造有利于公益组织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摘编自郭长江《加强公益慈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2016年3月22日中国)
7.下列对我国公益从业者保障状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保障水平不高、抗风险能力低及其原因的多样化,是2015年中国公益从业者保障状况调研报告的核心结论。
B.保障水平不高的直接与核心原因都在公益机构内部,如机构经费紧张,资助合理人员费用仍未成为行业共识。
C.2015年和2017年的调研报告都关注了薪资这一敏感问题,与2015年2017年的薪资状况略有好转。
D.我国公益从业者的工作与生活条件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就无法真正提升公益行业的整体实力。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材料一指出了我国公益从业者遭遇的问题,并简要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材料二主要通过呈现统计结果揭示问题的严重性;材料三提出解决办法。
B.2017年调研报告显示,公益机构里有40.3%的员工愿意在1-2年离开所在机构,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公益机构从业人员的流动频率很高。
C.“不愿意留任的员工”对职业发展的关注比例稍大于“愿意留任的员工”,这表明不愿留任的员工职业发展的愿望都更为强烈。
D.社会工作师可以通过考试来确定自己资格等级,资格等级高的相对就有更多的加薪和晋升机会,条件成熟,就可以流动到待遇更好的非公益机构。
E.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公益从业者的待遇得到提高,需要公益从业者生活得有尊严感,这一问题已经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
9.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公益慈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骞,临淮东阳人也。父矫,魏司徒。初,矫为尚书令,侍中刘晔见幸于魏明帝,谮矫专权。矫忧惧,以问骞。骞曰主上明圣大人大臣今若不合意不过不作公耳后帝意果释蹇尚少为夏侯玄所侮意色自若玄以此异之起家尚书郎,迁中山、安平太守,并著称绩。蜀贼寇陇右,以尚书持节行征蜀将军,破贼而还。会诸葛诞之乱,复以尚书行安东将军,寿春平,拜使持节,进爵广陵侯。武帝受禅,以佐命之勋,进车骑将军,封高平郡公,假黄钺。攻拔吴枳里城,破涂中屯戍。咸宁初,迁太尉,转大司马。骞因入朝,言于帝曰:“胡烈、牵弘皆勇而无谋,强于自用,非绥边之材,将为国耻。愿陛下详之。”时弘为扬州刺史,不承顺骞命。帝以为不协相构,于是征弘,既至,寻复以为凉州刺史,骞窃叹息,以为必败。二人后果失羌戎之和,皆被寇丧没,征讨连岁,仅而得定,帝乃悔之。骞少有度量,所在有绩、累处方任,为士庶所怀,既位极人臣,年逾致仕,思欲退身,因乞骸骨。赐衮冕之服,诏曰:“骞履德论道,朕所谘询。方赖谋猷,以弘庶绩,宜时视事,听留京城。”遂固请。许之,位同保傅,在三司之上,赐以几杖,不朝,以高平公还第。又以骞有疾,听乘舆上殿。骞素无謇谔之风,然与帝语做;及见皇太子加敬,时人以为谄。弟稚与其子舆忿争,遂说骞子女秽行,骞表徙弟,以此获讥于世。元康二年薨,年八十一,加以衮敛赠太傅,谥曰武。
(节选自《晋书·陈骞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骞曰/主上明圣大人大臣今若不合意不过不作公耳/后帝意果释骞尚少/为夏侯玄所侮/意色自若/玄以此异之/
B.骞曰/主上明圣/大人大臣/今若不合意/不过不作公耳/后帝意果释/骞尚少/为夏侯玄所侮/意色自若/玄以此异之
C.骞曰/主上明圣大人/大臣今若不合意/不过不作公耳/后帝意果释骞尚少/为夏侯玄所侮/意色自若/玄以此异之
D.骞曰/主上明圣/大人大臣/今若不合意/不过不作公耳/后帝意果释骞/尚少/为夏侯玄所侮/意色自若/玄以此异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陇右,古代指陇山(六盘山)以西的地区,因古人以西为右而得名,也称陇西。
B.受禅,原指中国上古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这里指晋武帝禅让帝位。
C.黄钺,是指以黄金为饰的斧,古代为帝王所专用,或特赐给专主征伐的重臣。
D.保傅,指古代保育、教导太子等贵族子弟及未成年帝王、诸侯的男女官员。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陈骞聪颖睿智,知人善察。陈骞认为胡烈、牵弘有勇无谋,过于自用,皇帝起初深以为然,后来还是改变主意,结果二人失和羌戎被杀,皇帝很后悔。
B.陈骞能力卓著,屡立功劳。陈骞担任中山、安平太守,都有显著业绩;他破蜀贼,平寿春,攻取吴国枳里城,打败涂中屯兵,可谓战功赫赫,名声显耀。
C.陈骞位极尊贵,深得倚重。陈骞官至极品后,乞求告老,皇帝起初不许,下诏称其德道和谋略,留任京都;后来同意退休,仍赐给显爵,听任他乘轿上殿。
D.陈骞缺少正直,为人诟病。陈骞对皇帝说话态度高傲,但对皇太子却十分恭敬,当时的人认为他谄媚;陈骞因家族里的矛盾逼走自己的弟弟,遭到世人的耻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以为不协相构,于是征弘,既至,寻复以为凉州刺史。
(2)骞少有度量,所在有绩,累处方任,为士庶所怀。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和裴迪①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杜甫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②在扬州
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
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④看去乱乡愁
江边③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注】①裴迪:关中(今陕西省)人,早年隐居终南山,晚年客居蜀地做幕僚,与杜甫频有唱和。②何逊:杜甫所佩服的南朝梁诗人,曾在扬州见梅花盛开,作《咏早梅》诗。③江边:浣花溪边。④若为:怎堪。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诗的第一句以地、物、事来呼应标题,写裴迪在东亭送客时看到官梅,进而勃发诗兴。
B.第三句写诗人站在浣花溪边面对飞雪想念裴迪,一个“遥”字,更见相忆之情的珍重。
C.诗人没有接到裴迪的梅枝,所以心中没有缭乱的乡愁和岁月无情、老之易至的悲伤。
D.梅花是纯洁坚贞的象征,除此之外,还有思念之意,裴迪欲折梅寄远,多为后者。
E.“江边”一词暗指此时诗人为躲避战乱客居成都,为本诗染上了时代的悲剧色彩。
15.本诗表达了诗人对裴迪怎样的情感态度?请加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融情于景,写山岩险峻、不可攀登,山鸟悲号、愁绕空山,随后直
抒胸臆,并以此引发新一轮描写的句子是:“ , , !”
(2)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以“ , ”描写了屋舍、良田等景物,将一幅恬静和谐、悠然自得的田园风光呈现在我们面前。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①2017年,我们这个世界也留下了许多创伤;未来,只有创新,才会有生存的空间,才会有丹青妙手,治愈创伤,才会有义无反顾,阔步向前
②余光中先生曾言翻译是他的“别业”,但以质观,以量计,其“别业”比起许多翻译家的“正已经是洋洋大观,有过之而无不及。
③她受过正规的教育,拥有一技之长,却甘愿留在农村,挥洒着汗水与泪水,将青春奉献给土地,乐此不疲,甘之如饴。
④一些改造的戏曲节目以吸引观众眼球为目的,终归只是稍纵即逝,不但没有招来观众且也未能使戏曲表演艺术真正流行起来。
⑤这件文物有人认为是乐器,但语焉不详。近期有人认为它是古人祭祀祖先时插先祖牌位的底座,这种观点有待于学术界论证,大家可以期待。
⑥《劳特利奇哲学史》可以看做一套西方哲学史的百科全书,它立足于现代哲学,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描述,而是进行了专题式的探讨。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中土集团承建了非洲首条按照中国铁路技术标准修建的阿卡铁路,总长1865公里,拥有现代化运营模式,设计最高时速150公里。
B.好的改编是让经典焕发新活力的创造性表达,它能让原创更有内涵、更具力量,有可能走得更远,在艺术上登上更高的山峰。
C.考古专家经过抢救性发掘,才使它重新面世,令人惋惜的是,当时马匹的四蹄己经折断大家在尝试了多种方法之后,它才复原。
D.青春期顺利度过,决定着孩子以后的自我认同和生活质量,也影响着亲子关系的质量所以应积极应对青春期出现的各种问题。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铁凝文如其名,其作品语言凝练,内容厚重,一直以来,我都颇为垂注。
B.刘兄,谨订于三日后的重阳佳节下午两点雅聚西湖小亭,如承惠允,即请赐复。
C.爷爷是位老寿星,值此九十五岁生日之际,我祝您长命百岁,福如东海。
D.这几天严重感冒,感谢各位的奉劝,我一定注意保暖,改善饮食,并适当锻炼。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排毒”本身就是一个营销忽悠概念。实际上① :由皮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构建的第一道防线,由免疫系统构建的第二道防线,由过滤系统构建的第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是把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挡住,② ;第二、第三道防线的任务分别是清除侵入体内的外来物质和滤掉进入血液和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所以,所谓的排毒饮食对于常人而言并没有健康益处,对于特定病症的人群,③ 。
21.下面文段有两处推断有误,请先填上相关序号,然后说明错误的原因。(5分)
①闯红灯是一种违法行为,既然违法在先,闯红灯者就不必要求他人礼遇有加。②只要曝光闯红灯者,就能激起他们“羞耻”之心,使之知过而改;③如果不曝光,他们一定会无动于衷继续闯下去。④所以,有了曝光闯红灯者这一举措,就有了交通的井然有序。③虽然曝光之举颇非议,但目前来看,却不失为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处罚方式。
示例:错误序号:③错误原因:如果不曝光,他们不一定会无动于衷,继续闯下去
错误序号: 。错误原因: 。
错误序号: 。错误原因: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生命是宝贵的,宝贵的生命有多种元素,如健康、胸怀、情怀、才干、成功、理想、品格幸福、合作、奋斗。
请从以上提供的生命元素中选择两三个元素来解读你感悟到的生命。要求选好元素,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8年重庆一中高2020级高一上期期末考试
语文答案2018.
1.C(A项,朱熹阐述的是陶诗的风格特点;B“全都明白如话”指称的是所举例证而非其所有的诗;D项,“受到时人推崇”于文无据。)
2.B(B项,是为证明陶渊明技巧高超,不露痕迹,诗歌纯熟自然。)
3.A(A项,力图一振当时靡丽的文风与陶渊明“不存祈誉之心”“无心于非誉”的心境不符)
4.D(D项,是借以批评后世人只为前代诗人叫好的做法)
5.①人的心灵有时候难以沟通。②常人没有诗人那样的敏锐感觉。(诗人表现事物时看到了事物的精微差别,而常人只能在粗浅的境界沟通)③诗人创作(描绘和抒写)时,他心中的热望不被人理解。④普通大众只把诗看做一种时髦的消遣。(不懂诗,鉴赏水平低下)⑤诗人要不断创新,但是创新不能得到当世大多数人的理解。
6.观点:①在感知层面,毫厘之差往往谬以千里。(2分)
②对于情绪和思致,越是精微,就越难以被理解。(2分)
态度:表达了作者对一般人不重视对事物感知的毫厘之差的做法持不赞成态度。(2分)
7.B(B项,中国A企业增量在2015年达到峰值,是新增A企业数量为166家而不是AI企业总量。)
8.CE(C项,根据材料三,目前人工智能的人才困境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人才储备数量少,二是扎根算法层面的人才少,后者无法靠受人工智能总获投率高而从其他行业进入的人才来解决;E项,根据材料四,这一矛盾正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的。)
9.企业角度:①抓住机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创新应用;②关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积极投入原创技术研究。个人角度:①积极理解、跟踪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带来的机遇;②学习掌握新技能,提升自我,以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失业潮。
10.D
11.A(唐宋八大家之首为韩愈)
12.C(作者引用这个例子主要是为证明南面之君不如隐逸之乐)
(1)任它们飞到哪里,有时立在水边的田地,有时飞翔在云端;到了晚上就向着东山飞回来,因此给这个亭子取名叫“放鹤亭”。(“纵”“或”“云表”“傃”“名”各1分)
(2)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形体面貌毫无生气。(“至于”“被”“行吟泽畔”“颜色”“形容枯槁”各1分。枯槁,枯瘦或毫无生气。)
14.BC(B项,“酒盏旋将荷叶当”旋,旋即;当,当作。整句意为她们随手摘下荷叶当酒盏;C项,花气酒香清厮酿,厮,这里是相互的意思,与下句“相”
字同义;酿,这里指混合。)
15.①不直写酒会的欢愉,而以酒杯泛起的波浪来侧面衬托,诗歌表意婉转精巧;
②红字一语双关,既写姑娘醉酒时的脸色,又写周围荷花的色彩;
③用酒杯将景与人巧妙的统一在一起,使整个景象和谐融洽。
16.(1)余虽好修始以孰羁兮,容朝谇而夕替。
(2)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7.(A项纤(xiān),汗流浃背;B项瞥(piē),芳泽杂糅;D项踯(zhí),点缀)
18.C(相得益彰:指相互帮助,相互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此处使用不恰当:周公吐哺:周公为了随时接待贤士,在吃饭时多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形容求贤心切,符合语境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此处不符合句意,应用不温不火;一语成谶:一句不好的话说中了(感情色彩不对);青眼有加:表示对人的赏识或者喜爱。此处使用正确。忝列门墙:谦辞,表示自己愧在师门。只能用于第一人称。此处使用正确)
19.A(B项,“走进人世间的冷暖”搭配不当:C项,C项,句式杂糅,根据……大数据,大数据显示杂糅,“饱含”一句主语不对:D项,成分残缺,句末加“三个基本原则”)
20.“应邀”改为“邀请”;“抛砖引玉”改为“引经据典”;“莅临”改为“到达”;日期和署名调换。(找出并改对一处得1分)
21.这幅漫画揭示了一些人将所有时间都用于手机上的现象(或警示大家不要沉溺于手机,
荒废时间)
文言大意
熙宁十年的秋天,彭城发大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草堂,水已没到他家门的一半。第二年春天,大水落下,云龙山人搬到故居的东面。在东山的脚下,登到高处远望去,看到一个奇特的境地。于是,他便在那座山上建亭子。彭城山,山从四面合拢,隐约的像一个大环.只是在西面缺一个口,而云龙山人的亭子,恰好对着那个缺口。春夏两季交替的时候,草木茂盛,似乎接近天空;秋冬的瑞雪和皓月,千里一色。。风雨阴晴,瞬息万变。
山人养两只鹤,非常温驯而且善于飞翔。早展就朝着西山的缺口放飞它们,任它们飞到哪里,有时立在水边的田地,有时飞翔在云端;到了晚上就向着东山飞回来,因此给这个亭子群名叫“放鹤亭”。
郡守苏轼,当时带着宾客随从,前往拜见山人,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给山人作揖并告诉他说:“您懂得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面南称尊的国君,也不能和他交换。《易》上说:‘鹤在北边鸣叫,它的小鹤也会应和它。《诗经》上说:“鹤在深泽中鸣叫,声音传到天空。’
大概鹤清净深远幽闲旷达,超脱世俗之外,因此《易》、《诗经》中把它比作圣人君子。不显露自己有德行的人,亲近把玩它,应该好像有益无害。但卫懿公喜欢鹤却使他的国家灭亡,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表示警戒,认为造成荒唐的灾祸没有能比得上酒的;而刘伶、阮籍那类人,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唉,面南的君主,即使清净深远幽闲旷达,像鹤这样,还不能过分享受,过分喜好就会使他的国家灭亡,而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贤士,即使荒唐迷惑颓败迷乱像饮酒的人,还不能成为祸害,更何况对鹤的喜爱呢?由此看来,君主之乐和隐士之乐是不可以同日而语的。”
山人欣然笑着说:“有这样的道理啊!”于是,写了放鹤、招鹤之歌:“鹤飞翔到西山的缺口,凌空高飞向下看选择它去的地方:突然收起翅膀,好像将要落下;忽然看到了什么,矫健地又凌空翻飞。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鹤飞回吧,到东山的北面,那下面有人,戴着黄色的帽子,穿着草鞋,披着葛麻衣服,弹奏着琴弦,亲自耕种自食其力,剩下的东西就能喂饱你。回来啊,西山不可以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