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00 KB
  • 2021-06-03 发布

湖北省龙泉中学潜江中学2020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

  • 2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湖北省龙泉中学、潜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12月联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语言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 诗是一种音乐,也是一种语言。音乐只有纯形式的节奏,没有语言的节奏,诗则兼而有之。这个分别最重要。‎ 先分析语言的节奏。它是三种影响合成的。第一是发音器官的构造。呼吸有一定的长度,在一口气里我们所说出的字音也因而有限制;呼吸一起一伏,每句话中各字音的长短轻重也因而不能一律。念一段毫无意义的文字,也不免带几分抑扬顿挫。这种节奏完全由于生理的影响,与情感和理解都不相干。其次是理解的影响。意义完成时的声音须停顿,意义有轻重起伏时,声音也随之有轻重起伏。这种起于理解的节奏为一切语言所公有,在散文中尤易见出。第三是情感的影响。情感有起伏,声音也随之有起伏;情感有往复回旋,声音也随之有往复回旋。情感的节奏与理解的节奏虽常相辅而行,不易分开,却不是同一件事。比如演说,有些人先将讲稿做好读熟,然后上台背诵,条理尽管清晰,辞藻尽管是字斟句酌来的,而听者却往往不为之动。也有些人不先预备,临时信口开河,随临时的情感兴会与思路支配,往往能娓娓动听,虽然事后在报纸上读记录下来的演讲词,倒可能很平凡芜琐。前一派所倚重的只是理解的节奏,后一派所倚重的是情感的节奏。理解的节奏是呆板的,偏重意义;情感的节奏是灵活的,偏重腔调。‎ 照以上的分析看,语言的节奏全是自然的,没有外来的形式支配它。音乐的节奏是否也是如此呢?旧乐理学家的答复似乎是肯定的。英国斯宾塞和法国格雷特里(Gretry)都曾经主张音乐起于语言。自然语言的声调节奏略经变化,便成歌唱,乐器的音乐则从模仿歌唱的声调节奏发展出来。所以斯宾塞说:“音乐是光彩化的语言。”瓦格纳的乐剧运动就是根据“音乐表现情感”说,拿无文字意义的音乐和有文字意义的诗剧混合在一起。‎ 这一派学说近来已为多数乐理学家所摈弃。德国瓦勒谢克(Wallashek)和斯通普夫(Stumpf)以及法国德拉库瓦(Delacroix)诸人都以为音乐和语言根本不同,音乐并不起于语言,音乐所用的音有一定的分量,它的音阶是断续的,每音与它的邻音以级数递升或递降,彼此成固定的比例。语言所用的音无一定的分量,从低音到高音一线联贯,在声带的可能性之内,我们可以在这条线上取任何音来使用,前音和后音不必成固定的比例。这只是指音的高低,音的长短亦复如此。还不仅此,我们已再三说过,语言都有意义,了解语言就是了解它的意义;纯音乐都没有意义,欣赏音乐要偏重声音的形式的关系,如起承转合、比称呼应之类。总之,语言的节奏是自然的,没有规律的,直率的,常倾向变化;音乐的节奏是形式化的,有规律的,回旋的,常倾向整齐。‎ 诗歌源于歌,歌与乐相伴,所以保留有音乐的节奏;诗是语言的艺术,所以含有语言的节奏。就音节而论,诗是“相反者之同一”,像哲学家所说的;自然之中有人为,束缚之中有自由,整齐之中有变化,沿袭之中有新创,“从心所欲”而却能“不逾矩”。诗的难处在此,妙处也在此。想把诗变成音乐,变成一种纯粹的声音组织,那是无异于斩头留尾,而仍想保持有机体的生命。音乐所不能明白表现的,诗可以明白表现,正因为它有音乐所没有的一个要素——文字意义。现在要把它所特有的要素丢开,让它勉强去做只有音乐所能做的事,无论它是否能做得到,纵然做得到,也不过使它变成音乐的附赘悬瘤。我们并非轻视诗的音乐成分。不能欣赏诗的音乐者对于诗的精微处恐终隔膜。我们所特别着重的论点只是:诗既用语言,就不能不保留语言的特性,就不能离开意义而去专讲声音。‎ ‎(摘编自朱光潜《诗与乐》)‎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语言的节奏受到发音器官、理解因素和情感因素三个方面的影响。‎ B. 斯宾塞所说的“音乐是光彩化的语言”是基于音乐起源于语言的观点。‎ C. 音乐的音有一定分量,语言的音无一定分量,音乐比语言表现更丰富。‎ D. 诗的“难处”与“妙处”正在于音乐和语言的相辅相成、彼此融合。‎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了举例的论证方法,以阐明情感的节奏与理解的节奏的差异。‎ B. 文章对比新旧乐理学家关于音乐起源的观点,廓清对音乐节奏的认识。‎ C. 文章比较语言的节奏和音乐的节奏,论证诗歌重视语言特性的必要性。‎ D. 文章论证音乐和语言的根本不同点,是按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推进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人们念任何一段文字,都会抑扬顿挫,是由于人是感情的动物,受情感和理解的影响。‎ B. 音乐的音阶是断续的,人们欣赏音乐就是要将声音联系起来,找到它们之间的规律。‎ C. 那种把诗歌变成音乐的想法,是因为对诗歌的文字意义的精微之处有着深刻的理解。‎ D.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了解语言的特性是理解诗歌的必要条件,并非轻视诗歌的音乐性。‎ ‎【答案】1. C 2. D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音乐比语言表现更丰富”错误,原文是“语言所用的音无一定的分量,语言都有意义,了解语言就是了解它的意义;纯音乐都没有意义,欣赏音乐要偏重声音的形式的关系,如起承转合、比称呼应之类。总之,语言的节奏是自然的,没有规律的,直率的,常倾向变化;音乐的节奏是形式化的,有规律的,回旋的,常倾向整齐”,只能看出两者的区别,不能推出“音乐比语言表现更丰富”的结论。‎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是按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推进的”错误,应该从本质到现象的顺序。‎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下”,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A项,“人们念任何一段文字,都会抑扬顿挫”中“都”说法太绝对,原文“念一段毫无意义的文字,也不免带几分抑扬顿挫”。B项,“音乐的音阶是断续的,人们欣赏音乐就是要将声音联系起来,找到它们之间的规律”错误,原文是“欣赏音乐要偏重声音的形式的关系,如起承转合、比称呼应之类”,并不是找到音阶的规律。C 项“那种把诗歌变成音乐的想法,是因为对诗歌的文字意义的精微之处有着深刻的理解”说法错误,强加因果,原文是“想把诗变成音乐,变成一种纯粹的声音组织,那是无异于斩头留尾,而仍想保持有机体的生命。音乐所不能明白表现的,诗可以明白表现,正因为它有音乐所没有的一个要素——文字意义。现在要把它所特有的要素丢开,让它勉强去做只有音乐所能做的事,无论它是否能做得到,纵然做得到,也不过使它变成音乐的附赘悬瘤。我们并非轻视诗的音乐成分。不能欣赏诗的音乐者对于诗的精微处恐终隔膜。”‎ 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9年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冯·卡门撞击坑内。整个着陆过程没有来自地球的无线测控和遥测数据支持,全部依靠自主控制。‎ ‎“嫦娥四号”降落相机拍摄的影像图会在着陆后通过“鹊桥”中继卫星传回地球。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李春来和同事利用这些图像对“嫦娥四号”的着陆轨迹进行了重构。根据降落相机和“玉兔二号”巡视器传回的影像图,“嫦娥四号”着陆在一个退化撞击坑的缓坡上,距离北边一个直径25米的撞击坑边缘很近,且着陆点周围共有五个撞击坑。随后,作者根据另一台导航相机拍摄的图像,精确计算出“嫦娥四号”的着陆点为东经177.5991°,南纬45.4446°,高程-5935米。‎ 该研究为将来航天器在太阳系内的自主着陆(比如在小行星表面着陆)提供了依据。‎ ‎(摘编自《重构“嫦娥四号”着陆轨迹》)‎ 材料二: ‎ 长久以来,我们经常会听到关于月球背面的各种传言:月球背面是外星人的基地;月球内部是空心的,里面是外星人居住的巨大城市……我们从地球上观测月球时,看不到月球背面绝大部分区域,那里一直是一个神秘的未知世界。‎ 月球为什么会有正面和背面?‎ 月球的运动可分为质心的运动(公转)和环绕质心的转动(自转)。我们通常将月球和地球近似视为全部质量集中在质心的质点,且只有相互的引力作用,构成地月系统。从惯性坐标观察,地月系统的公共质心绕太阳公转,月球和地球又分别绕着公共质心作相互转动。根据二体运动理论可知,月球围绕地球质心作平面椭圆轨道运动。由于地球由西向东自转,所以天体都是东升西落。月球也不例外,我们看到的月球东升西落,实际上反映了地球的自转运动。而月球还在围绕地球公转,因此,如果我们每天在同一时刻观察月亮,会发现它在星座间自西向东移动。月球绕地球一周历时27天7小时43分11.47秒,称为“恒星月”,即月球从某颗恒星的近旁出发,又返回到该星附近同一位置的时间间隔。月球在自己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行的平均速度为1.02千米/秒,平均每天东移13°,因此月球每天升起的时间不同,月亮平均每天比前一天推迟50分钟升起,一个月之后,恢复原来的升起时间。‎ 月球背向地球的半球离地球较远,受到的地球引力较面向地球的半球小,即月球的腹背受力是不同的。如果月球自转周期与绕地球的公转周期不相等,那么月球上同一部位受到的地球引力是随时间变化的,这将导致月球不同岩层之间的摩擦,逐渐减慢自转的速度,最终使得月球自转的周期恰好等于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即月球被地球的引力“潮汐锁定”,从地球上看,就永远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 ‎(摘编自郑永春 《为什么要去月球背面》)‎ 材料三: ‎ 在距离地球40万公里之遥,人类视线不可及的月球背面,“嫦娥四号”探测器完成了一次惊心动魄的地外天体登陆,成就了人类又一个梦想——人类飞行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这具有决定性的一步,给了人们足够的信心。‎ 尽管人类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已登上月球,但对月球的了解仍然浅显,抵达月球背面实地探究,是全世界科学家长久以来的向往。“嫦娥四号”的着陆区,被认为是太阳系内最大、最古老的撞击坑,保存了原始月壳的岩石,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不像对着地球的那一面受到各种无线电干扰,月球背面可以说“风清月朗”,拥有绝佳的天文观测和宇宙信号接收环境,能为未来对宇宙“黑暗时代”和“黎明时期”的探索打下基础。‎ 科学探索同时是富有挑战的探险之旅。面对重重困难,中国探月人大胆创新、努力攻关,将设想化为现实,体现出科技实力和创新底气,以及将科学梦想转换为现实的执着。‎ 四五十年间,从第一颗卫星上天到拥有了卫星导航系统,从飞出大气层到航天员能够在太空驻留三十天,从在地球轨道建造科学实验室到可以将探测器送到月球,时间的标尺不断丈量出梦想的距离。‎ ‎(摘编自 余建斌《让月球为我们的梦想转身》有删节)‎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嫦娥四号”探测器依靠自主控制在月球背面的冯•卡门撞击坑内着陆,整个着陆过程没有来自外部的无线测控和遥测数据帮助。‎ B. 李春来和同事根据降落相机和“玉兔二号”巡视器传回的影像图,以及另一台导航相机拍摄的图像,计算出“嫦娥四号”的着陆点。‎ C. “恒星月”,指的是月球从某颗恒星的近旁出发,到达另一颗恒星附近位置的时间间隔,周期为27天7小时43分11.47秒。‎ D. “嫦娥四号”着陆点位于一个退化撞击坑的缓坡,该区域被认为是太阳系内最大、最古老的撞击坑,保存了原始月壳的岩石。‎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利用降落相机拍摄的影像图来重构“嫦娥四号”着陆轨迹的研究,为将来航天器在太阳系内的自主着陆(比如在小行星表面的着陆)提供了依据。‎ B. 月球被 “潮汐锁定”,而减慢自转速度,导致月球不同岩层的摩擦,使得其自转周期等于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从地球上就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 C. 月球背面一直是神秘的未知世界,“嫦娥四号”探测器完成了一次惊心动魄的地外天体登陆,成就了人类飞行器在月球背面着陆的梦想。‎ D. 材料一和材料三中,“嫦娥四号”为将来航天器在太阳系内的自主着陆以及对宇宙“黑暗时代”和“黎明时期”的探索提供依据,打下基础。‎ ‎6. 以上三则材料,内容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B ‎ ‎6. ①材料一介绍对“嫦娥四号”的着陆轨迹进行了重构的研究,以及该研究为将来航天器在太阳系内的自主着陆提供了依据。‎ ‎②材料二介绍月亮之所以会有所谓“正面”和“背面”的科学知识;‎ ‎③材料三介绍“嫦娥四号”探测器取得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创造与中国贡献;赞扬中国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注意认真审题,要注意将选项内容和文本内容进行细致的比对。C项,“月球从某颗恒星的近旁出发,到达另一颗恒星附近位置的时间间隔,周期为27天7小时43分11.47秒”中“到达另一颗恒星附近位置的时间间隔”说法错误,原文是“月球绕地球一周历时27天7小时43分11.47秒,称为‘恒星月’,即月球从某颗恒星的近旁出发,又返回到该星附近同一位置的时间间隔”。‎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内容,将选项内容与文本内容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B 项,“月球被‘潮汐锁定’,而减慢自转速度,导致月球不同岩层的摩擦,使得其自转周期等于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从地球上就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说法错误,前后说法倒置,即“月球被‘潮汐锁定’,而减慢自转速度”不能引起后面的结果,原文是“如果月球自转周期与绕地球的公转周期不相等,那么月球上同一部位受到的地球引力是随时间变化的,这将导致月球不同岩层之间的摩擦,逐渐减慢自转的速度,最终使得月球自转的周期恰好等于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即月球被地球的引力“潮汐锁定”,从地球上看,就永远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归纳、筛选、概括和分析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以上三则材料,内容侧重点有什么不同”,每则材料谈的中心都有侧重点。材料一:原文“根据另一台导航相机拍摄的图像,精确计算出“嫦娥四号”的着陆点为东经177.5991°,南纬45.4446°,高程-5935米”“该研究为将来航天器在太阳系内的自主着陆(比如在小行星表面着陆)提供了依据”,可以概括成对“嫦娥四号”的着陆轨迹进行了重构的研究,以及该研究为将来航天器在太阳系内的自主着陆提供了依据。材料二:原文“月球为什么会有正面和背面”,概括成月亮之所以会有所谓“正面”和“背面”的科学知识;材料三:原文“在距离地球40万公里之遥,人类视线不可及的月球背面,‘嫦娥四号’探测器完成了一次惊心动魄的地外天体登陆,成就了人类又一个梦想——人类飞行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这具有决定性的一步,给了人们足够的信心”“科学探索同时是富有挑战的探险之旅。面对重重困难,中国探月人大胆创新、努力攻关,将设想化为现实,体现出科技实力和创新底气,以及将科学梦想转换为现实的执着”,概括成“嫦娥四号”探测器取得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创造与中国贡献;赞扬中国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五九[注]‎ 老舍 张丙,瘦得象剥了皮的小树,差不多每天晚上来喝茶。他的脸上似乎没有什么东西;只有一对深而很黑的眼睛,显出他并不是因为瘦弱而完全没有精力。当喝下第三碗茶之后,这对黑眼开始发光;嘴唇,象小孩要哭的时候,开始颤动。他要发议论了。‎ 他的议论,不是有统系的;他遇到什么事便谈什么,加以批评。但无论谈什么事,他的批评总结束在“中国人是无望的,我刚说的这件事又是个好证据”。说完,他自动的斟上一碗茶,一气喝完;闭上眼,不再说了,显出:“不必辩论,中国是无望的。无论怎说!”‎ 这一晚,电灯非常的暗,读书是不可能的。张丙来了,看了看屋里,看了看电灯,点了点头,坐下,似乎是心里说:“中国人是无望的,看这个灯;电灯公司……” ‎ 第三碗茶喝过,我笑着说:“老张,什么新闻?”‎ 出我意料之外,他笑了笑——他向来是不轻易发笑的。‎ ‎“打架来着。”他说。‎ ‎“谁?你?”我问。‎ ‎“我!”他看着茶碗,不再说了。‎ 等了足有五分钟,他自动的开始:“假如你看见一个壮小伙子,利用他身体气力的优越,打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你怎办?”‎ ‎“过去劝解,我看,是第一步。”‎ ‎“假若你一看见他打那个小孩子,你便想到:设若过去劝,他自然是停止住打,而嘟囔着骂话走开;那小孩子是白挨一顿打!你想,过去劝解是有意义的吗?”他的眼睛发光了,看看我的脸。‎ ‎“我自然说他一顿,叫他明白他不应当欺侮小孩子,那不体面。”‎ ‎“是的,不体面;假如他懂得什么体面,他还不那样作呢!而且,这样的东西,你真要过去说他几句,他一定问你:‘你管得着吗?你是干什么的,管这个事?’你跟他辩驳,还不如和石头说几句好话呢;石头是不会用言语冲撞你的。假如你和他嚷嚷起来,自然是招来一群人,来看热闹;结果是他走他的,你走你的路;可是他白打了小孩一顿,没受一点惩罚;下回他遇到机会还这样作!白打一个不能抵抗的小孩子,是便宜的事,他一定这么想。”‎ ‎“那末,你以为应当立刻叫他受惩罚,路见不平……那一套?”我知道他最厌恶武侠小说,而故意斗他。‎ 果然不出我所料,他说:“别说《七侠五义》!我不要作什么武侠,我只是不能瞪着眼看一个小孩挨打;那叫我的灵魂全发了火!更不能叫打人的占了全胜去!我过去,一声没出,打了他个嘴巴!”‎ ‎“他呢?”‎ ‎“他?反正我是计画好了的:假如我不打他,而过去劝,他是得意扬扬而去;打人是件舒服事,从人们的兽性方面看。设若我跟他讲理,结果也还是得打架;不过,我未必打得着他,因为他必先下手,不给我先发制人的机会。”他又笑了;我知道他笑的意思。‎ ‎“但是,”我问:“你打了他,他一定还手,你岂是他的对手?”我很关心这一点,因为张丙是那样瘦弱的人。‎ ‎“那自然我也想到了。我打他,他必定打我;我必定失败。可是有一层,这种人,善于利用筋肉欺侮人的,遇到自家皮肉上挨了打,他会登时去用手遮护那里,在那一刻,他只觉得疼,而忘了动作。及至他看明白了你,他还是不敢动手,因为他向来利用筋肉的优越欺人,及至他自己挨了打,他必定想想那个打他的,一定是有些来历;因为他自己打人的时候是看清了有无操必胜之券而后开打的。就是真还了手,把我打伤,我,不全象那小子那样傻,会找巡警去。至少我跟他上警区,耽误他一天的工夫(先不用说他一定受什么别的惩罚),叫他也晓得,打人是至少要上警区的。”‎ 他不言语了,我看得出,他心中正在难受——难受,他打了人家一下,不用提他的理由充足与否。‎ ‎“他打人,人也打他,对这等人正是妥当的办法;人类是无望的,你常这么说。”我打算招他笑一下。‎ 他没笑,只轻轻摇了摇头,说:“这是今天早晨的事。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我又遇见他了。”‎ ‎“他要动手了?”我问,很不放心的。‎ ‎“动手打我一顿,倒没有什么!叫我,叫我——我应当怎样说?——伤心的是:今天下午我遇见他的时候,他正拉着两个十来岁的外国小孩儿;他分明是给一家外国人作仆人的。他拉着那两个外国小孩,赶过我来,告诉他们,低声下气的央告他们:踢他!踢他!然后向我说:你!你敢打我?洋人也不打我呀!(请注意,这里他很巧妙的,去了一个“敢”字!)然后又向那两个小孩说:踢!踢他!看他敢惹洋人不敢!”他停顿了一会儿,忽然的问我:“今天是什么日子?”‎ ‎“五九!”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泪流下来了。‎ ‎“呕!”张丙立起来说:“怪不得街上那么多的‘打倒帝国主义’的标语呢!”‎ 他好象忘了说那句:“中国人没希望,”也没喝那末一碗茶,便走了。‎ ‎[注]1915年5月9日,袁世凯承认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日运动,后来人们把5月9日定为“国耻纪念日”。‎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以“五九”为题,却迟迟没有点题,直到小说结尾才借“我”之口说出“五九”二字,这样安排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引导读者思考小说的主题。‎ B. 小说中那个打小孩子的壮小伙子,是一个十足的洋奴形象。他虽然身体强壮,却一身媚骨,与“瘦得象剥了皮的小树”的张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 小说中的“我”是一个线索人物,“我”在作品中虽然没有表达出自己的个人情感和思想倾向,但却起到了组织和推动情节的作用。‎ D. 老舍的小说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挖掘民族精神,这篇小说也保持了他的这一创作特色。‎ ‎8. 小说中张丙这个人物有哪些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张丙和“我”的对话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这样写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张丙关心时事、善良、勇敢、有正义感。 ‎ ‎9. ①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人物对话描写塑造了张丙关心时事、善良、勇敢、有正义感的觉醒者形象和打小孩的壮小伙卑躬屈膝、欺软怕硬的洋奴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②使小说的情节更加连贯、紧凑:“我”的反复发问和张丙的逐一回答推动、展开小说的情节,不枝不蔓,线索清晰。‎ ‎③点明了时代背景和小说主题:小说结尾通过对话点出了“五九”的含义,交代了社会环境,揭示了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的主题。‎ ‎④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通过人物对话叙述故事,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C项,“‘我’在作品中虽然没有表达出自己的个人情感和思想倾向”,错误。小说倒数第三段“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泪流下来了”,“我”是因那个奴颜婢膝的壮小伙而落泪,是因为街上“打倒帝国主义”的标语而感动流泪,这些都表现出了“我”的个人情感和思想倾向。‎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内容,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圈出前后张丙的表现,再根据这些表现概括人物的特点。“出我意料,他笑了笑——他向来是不轻易笑的”,不怎么笑的张丙笑了,这与他刚刚做的事情有关,从下文他的讲述中,我们知道,张丙是为了自己能教训欺负小孩子的壮小伙而“笑”,这“笑”中表现出张丙为自己的做法而自豪,体现出张丙善良的天性;“我知道他最厌恶武侠小说,而故意逗他。果然不出我所料,他说:‘别说《七侠五义》!我不要做什么武侠,我只是不能瞪着眼看一个小孩挨打;那让我的灵魂全发了火!更不能叫打人的占了全胜去!我过去,一声没出,打了他个嘴巴!’”,平时最厌恶武侠小说且不要什么武侠的张丙看到不平之事——壮小伙欺负小孩时有狭义之举,这表现出人物性格中正义勇敢的特点;文章开头说“他的议论,不是有系统的。他遇到什么事便谈什么事,加以批评。但无论谈什么事,他的批评总结束在‘中国人是无望的,我刚说的这件事又是个好证据’”,而文章的结尾说“他好像忘了说那句‘中国人没希望’”,开始时“无望”的评价表现出人物虽然关心国事但非常懦弱,而最后的表现说明他从这种懦弱中走了出来,走向觉醒,敢怒又敢言。‎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把握小说情节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考生要分析人物对话的内容,再分析这些内容对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主旨的揭示以及对读者的影响等方面的作用。文中来看,主体部分“我”与张丙的对话主要是说张丙看到壮小伙打小孩而路见不平这件事情,在两人的对话中,张丙在该事件中表现出的善良、勇敢、正义等说明张丙已经不是文章开始所写的那个在现实中沉沦、对中国不报希望的人了,展现出人物的转变,从沉沦走向觉醒,同时在叙述中我们也看到了那个形体壮硕的小伙子在弱小国人面前的强霸、在外国人跟前的卑躬屈膝的洋奴形象,“我”和“张丙”的对话凸显了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特点。从情节的发展角度来看,“我”与张丙的对话展示了事件的过程,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变化。从主题的角度来看,张丙最后“停顿了一会儿,忽然问我:‘今天是什么日子?’”,“‘五九!’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泪流下来了。‘噢!’张丙立起来说,‘怪不得街上那么多的打倒帝国主义的标语呢!’”,再结合注释“‘五九’即1915年5月19日,就是在这一天,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了‘二十一条’卖国条约”可知,在人物的对话中交代了小说的时代主题,通过张丙之口点明“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这一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有兄仲同居。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 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文帝称善,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其后拜释之为廷尉。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廷尉当是也。”其后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久之,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是时,中尉条侯周亚夫与梁相山都侯王恬启见释之持议平,乃结为亲友。张廷尉由此天下称之。 ‎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 B. 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 C. 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 D. 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廷尉,掌管刑罚,是西汉时期地方上的执法官,在执行法律方面起重要作用。‎ B. 季,常和伯、仲、叔放在一起来表示顺序,在兄弟排行里代表第四或最小的。‎ C. 宗庙是帝王或诸侯祭祀祖宗的处所,汉代曾设置专门的官员来掌管宗庙礼仪。‎ D. 族是古代的一种刑罚,指一人犯罪而牵连到亲属也被杀戮,属于较重的刑罚。‎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释之初入仕途,遭遇坎坷而萌生退意。由于身家殷实,张释之得选为骑郎,十年未得升迁,后来要求谒见皇帝,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B. 张释之刚直不阿,秉公判案。皇帝乘车经过中渭桥,有人从桥下跑出来,皇帝御辇所驾的马受到了惊吓。张释之顶住皇帝的压力,依照法律公正判决。‎ C. 张释之据理力争,公平执法。有人偷了高祖庙神座前供设的玉环,皇帝想给偷盗者超出法律规定的严惩,张释之认为,依照法律,死刑已是最高限度。‎ D. 张释之公正执法,得到众人的称赞。中尉条侯与梁国国相山都侯看到了张释之执法公正,就和他结为亲密朋友。张释之也由此得到天下人的称赞。‎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 ‎ ‎(2)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 ‎【答案】10. B 11. A 12. A ‎ ‎13. (1)这个人使我的马受到惊吓,我的马幸亏驯良温和,假如是别的马,那不就摔伤我了吗?‎ ‎(2)一旦偏失,天下执法者都会任意或轻或重,老百姓怎么安放他们的手脚呢?‎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中郎将”是修饰“袁盎”的,排除A项和D项;“欲自免归”是张释之想要辞职回家,不能断开,排除C项。‎ 故选B。‎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A项,“掌管刑罚,是西汉时期地方上的执法官”错误,廷尉的职掌是管理天下刑狱,秦汉至北齐是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项,“张释之得选为骑郎”,原文是“用家中资财换作了骑郎”,“后来要求谒见皇帝,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原文是“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就是袁盎知道他贤能,于是请求调动释之补为谒者,张释之朝见文帝后,就上前陈说利于治国的方法。‎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1),关键词:“惊”,使(我的马)受惊;“赖”,幸亏,依赖;“令”,假如;“固”,难道;“败伤”,摔伤。 (2),关键词:“一倾”,一旦偏失;“用法”,执法者;“轻重”,故意轻判或重判;“安”,哪里,怎么;“措”,安置,安放。‎ ‎【点睛】参考译文:‎ 廷尉张释之,是堵阳人,字季。和他的哥哥张仲生活在一起。用家中资财换作了骑郎,侍奉汉文帝,十年内都没有被调动官职,默默无名。张释之说:“做了这么多年骑郎,损耗了哥哥的资产,也没有做到显官。”想要辞职回家。袁盎知道他贤能,于是请求调动释之补为谒者。张释之朝见文帝后,就上前陈说利于治国的方法。文帝说:“说些接近现实生活的事,不要高谈阔论,说些应该现在就能实施的。”于是,张释之谈起秦汉之际的事,谈了很长时间关于秦朝灭亡和汉朝兴盛的原因。文帝很赞赏他,就任命他做了谒者仆射。不久,皇帝出行经过长安城北的中渭桥,有一个人突然从桥下跑了出来,皇帝所坐的车马受了惊吓。于是命令骑士捉住这个人,交给了廷尉。张释之审讯了那个人。那人说:“我是是长安县来的乡下人,到了中渭桥,听到了禁止人通行的命令,就躲避在桥下。过了好久,以为皇帝的队伍已经过去了,就从桥下出来,看见皇帝的车马,马上就跑起来。”廷尉向皇帝报告处罚的结果,说他触犯了清道的禁令,应处以罚金。文帝发怒说:“这个人惊吓了我的马,幸亏我这马驯良温和,假如是别的马,那不就摔伤我了?可是廷尉竟然判处他罚金!”张释之说:“法律是天子和天下百姓共同遵守的法则。现在法律这样(规定)却要加重处罚,这样法律就不能被百姓信服了。现在既然把这个人交给廷尉,廷尉是天下公正执法的带头人,一旦偏失,而天下执法者都会任意或轻或重,老百姓的手脚还往哪里放?愿陛下明察。”许久,皇帝才说:“廷尉的判处是正确的。”后来,有人偷了高祖庙神座前的玉环,被抓到了,文帝发怒,交给廷尉治罪。张释之按法律所规定偷盗宗庙服饰器具之罪奏报皇帝,判处死刑。皇帝勃然大怒说:“这人胡作非为无法无天,竟偷盗先帝庙中的器物,我交给廷尉审理的目的,想要给他灭族的惩处,而你却一味按照法律条文把惩处意见报告我,这不是我恭敬奉承宗庙的本意啊。”张释之脱帽叩头谢罪说:“依照法律这样处罚已经足够了。况且在罪名相同时,也要区别犯罪程度的轻重不同。现在他偷盗祖庙的器物就要处以灭族之罪,万一有愚蠢的人挖长陵一捧土,陛下用什么刑罚惩处他呢?”隔了很久,文帝和太后谈论了这件事,才同意了廷尉的判决。这个时候,中尉条侯周亚夫与梁相山都侯王恬启看到张释之议论公正,就同他结为亲密的朋友。张释之由此受到天下人的称颂。‎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看山寄宋中道[注]‎ 梅尧臣 前山不碍远,断处吐尖碧。‎ 研青点无光,淡墨近有迹。‎ 前林横白云,复与后岭隔。‎ 孤舟川上人,引望不知夕。‎ 安得老画师,写寄幽怀客。‎ ‎[注]当时梅尧臣在淮河舟行途中。‎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前山”二句写出山岭的断缺处露出了远处的山峰,没有挡住远处的美景。‎ B. “前林”二句写出前面树林、白云、后岭等多种景物构成的自然、朴素的美。‎ C. 舟行途中的诗人,引颈遥望,盼望着和即将到来的好友一起欣赏美景。‎ D. 这首诗写景时借用了绘画的构图和笔法,远近高低,层次错落,画面生动。‎ ‎15. 这首诗的结尾两句有什么含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14. C 15. 含意:哪里能找到高明画师,画下眼前美景,送给远方的胸怀幽深高远的好朋友。‎ 感情:对美景的喜爱之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C项,“盼望着和即将到来的好友一起欣赏美景”错误,应该是“诗人引颈遥望美景,美景令人沉醉其中,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时分”。‎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以及语句表达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答题时注意先答出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情感。“安得老画师,写寄幽怀客”意思是哪里能找到高明画师,画下眼前美景,送给远方的胸怀幽深高远的好朋友。眼前的美景无法用画笔画出来,表达了诗人的喜爱赞美之情;送给远方的朋友,表明诗人心里想念着朋友,能与他一起欣赏此美景。‎ ‎(三)名篇名句默写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论语》中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都直接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 ‎(2)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两句,既预示了大雨即将来临,又渲染了暗淡愁惨的氛围。 ‎ ‎(3)《永遇乐(千古江山)》结尾“________,______”两句,辛弃疾以古代名将自况:一是表明决心,二是显示能力,三是抒写忧虑。‎ ‎【答案】 (1). 吾尝终日而思矣, (2).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 俄顷风定云墨色 (4). 秋天漠漠向昏黑 (5). 廉颇老矣 (6). 尚能饭否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矣、须臾、俄顷、漠、廉。还要注意虚词不要错写或者漏写。‎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茶马互市”是我国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贸易形式,唐代文献中就已经有所记载。在宋代,内地茶叶生产飞跃发展,其中一部分茶叶“用于博马,实行官营”,在四川的名山等地专门 了管理茶马贸易的“茶马司”。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当时契丹、西夏和女真等少数民族的崛起,对两宋政权 严重威胁,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精力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在这种情况下,“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又解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那么,藏族为什么也很 “茶马互市”呢?因为藏族非常喜欢饮茶。招待客人,首先端出来的就是茶;外出旅行,必带的也是茶;累了,饮几口热茶能立即消除疲劳;病了,饮一口浓茶能解毒祛病;用煮过的茶叶喂牲畜,马吃了长膘快,牛吃了增加奶量。尤其藏族平时食用肉、乳较多,喝茶可以解油腻、助消化。对长期以 的自然经济为主的藏族来说,( )。‎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配置 形成 重视 自给自足 B. 配置 造成 珍视 自力更生 C. 设置 形成 珍视 自力更生 D. 设置 造成 重视 自给自足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既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又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 B. 既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又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 C. 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 D. 既解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可喝茶却是必不可少的 B. 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C. 茶叶是绝对不可缺少的,虽然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 D. 喝茶是必不可少的,虽然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 ‎【答案】17. D 18. C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词语(包括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第一处,“配置”,配备布置;“设置”,设立布置,安装安放;语境是说在四川的名山等地专门设立了管理茶马贸易的“茶马古道”,应用“设置”。‎ 第二处,“形成”,通过发展变化而成为具有某种特点的事物,或者出现某种情形或局面;“造成”,招致或引起;根据句意是引起一种结果,应用“造成”。‎ 第三处,“重视”,认为很重要而认真对待,看重;“珍视”,珍惜重视;根据句意是重视的意思,应用“重视”。‎ 第四处,“自给自足”,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原来的情况而发展兴旺起来;根据语境是说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自然经济为主的藏族,应用“自给自足”。‎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段中的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依据语义的逻辑和递进关系,应该是先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再是维护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可以排除A项和B项,A项成分残缺,“维护”后缺宾语;D项,搭配不当,“解决了”与“需要”不能搭配。‎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语段,初步感知大体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顺序、逻辑顺序,做到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一般用排除法。本段介绍的话题是“茶”,首先介绍藏族对茶的重视,然后介绍藏族喜欢喝茶的原因,最后介绍茶对藏族民的重要性,因此排除掉A项和D项,因为这两项谈的是喝茶;B项和C项构成的前后转折关系,转折关系强调的应该是后者,就是“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因此排除C项。‎ 故选B。‎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有人提议,把所有复杂的汉字都简化到十画甚至五画以下,理由是:第一,字体结构的简化是汉字发展的方向,是汉字几千年发展的主流;第二,简化字笔画少,结构简单,提高阅读清晰度的优势明显;第三,现代汉字还有很多字结构复杂、①__,应该简化到十画以下,便于运用。诚然,汉字简化有利,②___,不是越简越好。否则区别特征减少,③__,结果仍不便运用。例如“几”和“儿”,笔形近似,手写体很容易混淆。所以,简化汉字不能一蹴而就,应根据汉字自身发展的情况,顺应潮流,因势利导。‎ ‎【答案】 (1). ①笔画多 (2). ②但也要适度 (3). ③混同的可能性就增大了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连贯的能力。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答题时要注意话题要保持一致,本题主要在论述“把所有复杂的汉字都简化到十画甚至五画以下理由”。第①处,“现代汉字还有很多字结构复杂”跟“简化字笔画少,结构简单”相对比,所以第①处应该填“笔画多”;第②处,是在前面三个理由的第二个和第三个的理由都不是简化汉字的最好理由的前提之下,简化汉字的笔画有利但不能过度,跟前面形成对比关系,所以应该填“但也要适度”;第③处,是说笔画减少了,那么汉字的区别特征减少,不容易区分的可能性就增大了,因此要填“混同的可能性就增大了”。‎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12月3日,由湖北省商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扶贫办、阿里巴巴集团主办的2019年湖北省农村电商发展峰会上,我省正式启动淘宝直播“村播计划”。县长们亲自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呐喊,3个半小时直播吸引52万粉丝在线观看、购买。当天的峰会上,还发布了湖北新农人2020培育计划,规划到2020年底,至少实现村播培训2万人次,孵化培养200名网红新农人,为相关县市区产品代言。‎ ‎【答案】关键信息:①2019年湖北省农村电商发展峰会举办;②淘宝直播“村播计划”正式启动;③发布湖北新农人2020培育计划。‎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即“2019年湖北省农村电商发展峰会举办”;在这个会上谈论的相关事件是主要的,即“我省正式启动淘宝直播‘村播计划’”,“还发布了湖北新农人2020培育计划”。‎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有学者说:“一个国家或城市怎么对待博物馆,体现出它的现代文明程度。”‎ 材料二:2008年1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发布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实施范围涵盖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材料三:2019年8月15日,清华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发布《新文创消费趋势报告》,“截止到2019年6月,阿里平台上20多家官方博物馆店铺已累计了超千万的消费者,且90后占比几乎均超过50%。”故宫的乾隆皇帝卖萌系列产品、《故宫日历》;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的“唐妞”、苏州博物馆的“四大才子”……都成为了年轻人追捧的“网红产品”。‎ 某省博物馆开展推广活动,想在中学生里招募“博物馆小志愿者”。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以申请者或推荐者身份给博物馆写一封信,体现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 您好!‎ 我看到了你们在中学生里招募“博物馆小志愿者”的活动,我非常喜欢参观博物馆,也去过很多的博物馆,有综合类的大型博物馆,如首都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有地方专题类的博物馆,如耀州窑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还有私人投资建的知名博物馆,如马未都先生创建的观复博物馆等等。对博物馆有很深厚的感情,特别喜欢博物馆的历史氛围和文化的氛围,在此特想申请当一名博物馆小志愿者。‎ 博物馆志愿者是志愿者队伍当中默默奉献的一员。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说:“志愿者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博物馆面向社会开放的重要环节,也是走向社会的主要桥梁和纽带,他们为博物馆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志愿者精神传承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由此,我深知博物馆志愿者身上的责任,那就是——弘扬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 在众多博物馆当中,对陕西历史博物馆情有独钟。这世界上真的很少有能和陕西历史博物馆相媲美的!首先,从藏品的丰富程度来讲,西安(古称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文物遗存极为丰富,从历代陶俑到青铜器,从唐代的金银器到唐墓壁画,鲜有能与陕历博相匹的;其次,从藏品的文物价值及数量来讲,陕历博共收藏文物37万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8件,一级品多达829件;再次,就陕历博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史的地位来讲,它是我们国家建国后对外开放的第一个国家级的博物馆。此外,我个人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陕历博在馆藏文物的布展方式上独具一格——所有的文物,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布展;正因为这一特点,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就如同走过中国逾千年的历史,历史文化脉络非常清楚,这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讲,就打开一扇了解自己国家历史和文化的最方便之门。      ‎ 我非常热爱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也看过很多书,自觉地学习和中国历史文化相关的书籍,为了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也为了能够讲好历史博物馆,讲的精彩、讲的到位。我觉得以为历史博物馆志愿者要具备几个方面的素质。首先,必须对文物展品,尤其是国宝级、一级文物,要有非常清晰明了的认识,不光熟悉文物本身的特点和价值,还要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背景,力图讲解的丰满生动;其次,不光会熟练地讲解文物,更要通过文物,传播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尽全力让前来参观历博的人,能够重新审视和感悟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为之感到无比自豪,同时感到来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真的是很值!     ‎ 我真的是把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做好志愿讲解当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我也从中切实地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所以,我非常想申请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志愿者,   真诚地向陕西历史博物馆提出申请,申请能够在这里做一名博物馆志愿者!‎ 此致 敬礼 ‎ 申请者:王小红 ‎2019年12月31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写作的基本能力。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写作任务十分明确:某省博物馆开展推广活动,想在中学生里招募“博物馆小志愿者”。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以申请者或推荐者的身份给博物馆写一封信,体现自己的认识与思考。要求学生对材料所讲的道理进行思考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隶属于材料作文,而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这次作文还考了应用性文体书信的格式。‎ ‎【审题】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要先明确书信的格式,再根据材料谈自己的思考、理解和感悟。首先明确书信的格式,一是有称呼语,“某省博物馆(馆长)”,在标题下面顶格写,后面有冒号;在下一行有“您好”之类的问候语,空两格写;接着是正文;结尾有“此致敬礼”之类的祝福语,“此致”空两格写,“敬礼”顶格写;最后是落款,写信人和年月日。第一则材料谈到博物馆体现出一个国家或城市它的现代文明程度,我们就要从博物馆看到文明;第二则材料谈到博物馆、纪念馆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让人们免费参观了解历史及文明,让我们为之自豪而骄傲,更要深深触及我们的爱国思想;第三则材料谈的是很多的博物馆都成为了年轻人追捧的“网红产品”,博物馆走进了人们的平常生活中。‎ 参考立意:博物馆能更好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博物馆与爱国主义;博物馆走近我们的生活。‎ 行文结构:文章首先表达了自己想申请当一名博物馆志愿者的强烈愿望,明确文章的中心是“博物馆志愿者身上的责任,那就是弘扬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接着就写了对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了解的熟悉程度,证明陕西历史博物馆蕴藏的深厚历史和文化;再次表达志愿者的责任以及自己想申请做一名博物馆志愿者的迫切愿望。‎ 素材:‎ ‎1.河南省周口市博物馆举行“学雷锋、树新风”志愿者活动仪式,拉开了市博物馆志愿者活动常态化的序幕。为进一步打造周口市博物馆志愿者队伍作了良好铺垫,提供了先期实践性实验,并营造了积极参与志愿活动的良好氛围。整合多种模式,开展多层次讲解服务,是博物馆致力的一个服务方向,因此,当周口市博物馆全方位向社会开放后,就不断诚邀志愿者,并将他们打造成一支充满活力的服务队伍,让他们与我们的工作人员并肩战斗,共同牵手历史,快乐奉献社会。‎ ‎2.在博物馆工作中引入“志愿者”形式,其实质就是希望以志愿者作为载体,在大众与博物馆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更好地促进博物馆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博物馆志愿者具有无所不在的传播功能,他们志愿、主动、积极、热诚,尽心尽力,无私奉献,服务公众,回报社会,传承多元文化,担当历史使命,为弘扬与共享人类文明而不懈努力。‎ ‎3.‎ 近年来,各地博物馆都在充分发挥志愿者在公益文化事业上的作用,志愿者已经成为博物馆服务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博物馆的志愿者无论对社会还是博物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一项社会活动,它是改善社会风气,建立温馨、和谐人际关系的有效措施,也是一个让志愿者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舞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