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2.50 KB
  • 2021-06-03 发布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文学类文本阅读学案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 文学类文本阅读 学案 ‎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八千岁 汪曾祺 ‎①他是靠八千钱起家的,所以大家背后叫他八千岁。如果他不是一年到头穿了那样一身衣裳,也许大家就不会叫他八千岁了。总是一身老蓝布,年复一年。有些地方已经洗得露了白色,打了许多补丁。长度一律离脚面一尺。八千岁有八千岁的道理,衣取蔽体,下面的一截没有用处,要那么长干什么?‎ ‎②八千岁开米店。店堂里一块竖匾:“食为民天”。竖匾两侧,贴着两个字条——“僧道无缘”和“概不作保”。和尚来化缘,一看“僧道无缘”四个字,也就很知趣地走开了。不但僧道无缘,连叫花子也“概不打发”。叫花子知道不管怎样软磨硬泡,也不能从八千岁身上拔下一根毛来,也就都“别处发财”。‎ ‎③宋侉子是个世家子弟,吃喝嫖赌,无所不为,特别爱养骡马。父母在日,没有几年,他就把一点祖产挥霍去了一半。父母一死,他干脆把剩下的一半田产卖了,做起了骡马生意。他相骡马有一绝,一次只买几匹,但要是好的,很大的价钱买来,又以很大的价钱卖出。那一年,他带回两匹大黑骡子,来看的人不断,一问价钱,就不禁吐了舌头。八千岁带着儿子到宋家看了看,心里打了一阵算盘。他知道宋侉子的脾气,一口价,当时就取了八百大洋,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件事轰动全城。一连几个月,八千岁买骡子的壮举,成了大家茶余酒后的话题。‎ ‎④八千岁每天的生活非常单调。量米、看稻样,没什么事的时候,他就到后面看碾坊。这年头大部分米店都已经不用碾子,改用机器轧米了,八千岁却还用这种古典的方法生产。他舍不得这副碾子,舍不得这五匹大骡子。他不看戏,不打牌,不吃烟,不喝酒,食谱非常简单,顿顿都是头糙红米饭。菜是一成不变的熬青菜, 有时放两块豆腐。稻仓里有许多麻雀,宋侉子有时拿扫帚拦空一扑,能扑下十几只,说这是下酒的好东西。八千岁可不吃这种东西,有什么吃头!‎ ‎⑤八千岁万万没有想到,他会碰上一个八舅太爷。‎ ‎⑥八舅太爷是个无赖浪子。初中毕业后,上了一年美专,都没上完,却入了青帮,从此就无所不至。后来混进了军队,在军队中很“兜得转”。抗战军兴,军事第一,他到了哪里就成了这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只要他一拍桌子,骂一声“汉奸”,就可以拉出去枪毙,没人敢惹他。‎ ‎⑦‎ 他还很风雅。谁家有好字画古董,有借无还。他也不白要你的,会送一张他自己画的画跟你换。他不是上过一年美专吗?他有一匹乌骓马,请宋侉子来给他看看,嘱咐宋侉子把自己的踢雪乌骓也带来。千不该万不该,宋侉子不该褒贬了八舅太爷的马。八舅太爷问:“你那匹是多少钱买的?”宋侉子知道反正这匹马保不住了,就顺水推舟,很慷慨地说:“旅长喜欢,留着骑吧!”——“那,我给你画一张画吧!”‎ ‎⑧宋侉子拿了这张画,到八千岁米店里坐下,说不出话来。八千岁劝他:“算了,看开一点。”宋侉子只好苦笑。‎ ‎⑨没想到,过了两天,八舅太爷派兵把八千岁“请”去了。八千岁只来得及跟儿子说一句:“赶快去找宋大伯要主意!”‎ ‎⑩宋侉子一了解,案情相当严重,是“资敌”。八千岁有几船稻子,运到仙女庙去卖,被八舅太爷的部下查获了。仙女庙是敌占区,别的粮商都是事前打通关节,八千岁没有花这笔钱。宋侉子知道这是非花钱不能了事的,就转弯抹角地问。“至少得罚一千现大洋。”宋侉子说:“他拿不出。你看看他穿的这身!”“包子有肉,不在褶儿了。看你的面子,少要他二百!他肯花八百块钱买两匹骡子,还不能花八百块钱买一条命吗!”‎ ‎⑪宋侉子劝八千岁不要舍命不舍财。八千岁说:“你做主吧。我一辈子就你这么个信得过的朋友!”说着就落了两滴眼泪。宋侉子心里也酸酸的。‎ ‎⑫宋侉子请八千岁的两个同行出面作保,叫八千岁儿子带了八百现大洋,把八千岁保了出来,劝他:“算了,不就是八百块钱吗?看开一点。”八千岁心想,毕竟少花了两百,又觉得有些欣慰,好像他凭空捡到两百块钱似的。‎ ‎⑬八舅太爷接到命令要调防。他要办一桌满汉全席,在荷花亭子里吃他一整天!消息传遍全城,大家都很感兴趣,因为这是多年没有的事了。赵厨房到八千岁的米店买米,八千岁就问:“有多少道菜?”——“一百二十道。”——“啊?!” ——“你没事过来瞧瞧。”‎ ‎⑭八千岁真还过去看了:烧乳猪、叉烤鸭、八宝鱼翅、鸽蛋燕窝……八千岁真是开了眼了,一面看,一面又掉了几滴泪:这是吃我哪!‎ ‎⑮八千岁回家就用一盆水把“概不作保”“僧道无缘”的字条闷了闷,刮了下来。做了一身长袍,长短与常人等,把老蓝布换了下来。晚茶的时候,儿子又给他拿了两个烧饼来,八千岁往账桌上一拍,大声说:‎ ‎⑯“给我去叫一碗三鲜面!”‎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八千岁与宋侉子的友谊为主线,叙述了八千岁的人生变化过程,反映了动荡不安的时代里,人情世态的微妙变化。‎ B.八千岁之所以叫“八千岁”,是因为他的穿着简朴破旧,外在形象经年不变,尽显顽固老态。‎ C.八千岁被抓后托宋侉子拿主意,宋侉子也为营救八千岁挺身而出,是因为两人在长期的生意和生活交往中形成了彼此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 ‎ D.八舅太爷强占他人字画古董却又送一张自己画的画交换,体现出“盗亦有道”,虽行为不堪也要讲究江湖道义。‎ ‎2.作品题为“八千岁”,却花费较多笔墨叙写宋侉子,请简要分析这一形象在文中的作用。‎ ‎3.理解下面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并简要分析其艺术效果。‎ ‎“给我去叫一碗三鲜面!”‎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没有名字的人 刘亮程 人的名字是一块生铁,别人叫一声,就会擦亮一次。一个名字若两三天没人叫,上面会落一层土。若两三年没人叫,这个名字就算被埋掉了,上面的土有一铁锨厚。这样的名字已经很难被叫出来,名字和属于它的人有了距离。名字早寂寞地睡着了,或朽掉了。名字下的人还在瞎忙碌,早出晚归,做着莫名的事。‎ 冯三的名字被人忘记50年了。人们扔下他的真名不叫,都叫他冯三。‎ 冯三一出世,父亲冯七就给他起了大名:冯得财。等冯三长到15岁,父亲冯七把村里的亲朋好友召集来,摆了两桌酒席。冯七说,我的儿子已经长成大人,我给他起了大名,求你们别再叫他的小名了。你们不叫,他就永远没有大名。我的那两个儿子,你们叫他们冯大、冯二,我知道你们改不了口了。可是我三儿子,就求你们饶了他吧。你们这些当爷爷奶奶、叔叔大妈、哥哥姐姐的,只要稍稍改个口,我的三儿子就能大大方方做人了。‎ 可是,没有一个人改口,都说叫习惯了,改不了。或者当着冯七的面满口答应,背后还是冯三冯三地叫个不停。‎ 冯三一直在心中默念着自己的大名。他像珍藏一件宝贝一样珍藏着这个名字。自从父亲冯七摆了酒席后,冯三坚决再不认这个小名,别人叫冯三他硬不答应。冯三两个字飘进耳朵时,他的大名会一下子跳起来,把它打出去。后来冯三接连不断地灌进耳朵,他从村子一头走到另一头,见了人就张着嘴笑,希望能听见一个人叫他冯得财。可是,没有一个人叫他冯得财。‎ 为啥村里人都不叫我的大名冯得财,一句都不叫?王五爷说,因为一个村庄的财是有限的,你得多了别人就少得,你全得了别人就没了。当年你爷爷给你父亲起名冯富贵时,我们就知道,你们冯家太想出人头地了。谁不想富贵呀。可是村子就这么大,财富就这么多,你们家富贵了别人家就得贫穷。所以我们谁也不叫他的大名,一口冯七把他叫到老。可他还不甘心,又希望你长大得财。你想想,我们能叫你得财吗?你看刘榆木,谁叫过他的小名?他的名字不惹人。一个榆木疙瘩,谁都不眼馋。还有王木叉,为啥人家不叫王铁叉?木叉柔和,不伤人。‎ 这个村庄没有几个人有正经名字,像张七、王五、刘二这些有头面的人物,也都一个姓,加上兄弟排行数,胡乱地活了一辈子。他们的大名只记在两个地方:户口簿和墓碑上。你若按着户口簿点名,念完了也没有一个人答应,好像名字下的人全死了。你若到村边的墓地走一圈,墓碑上的名字你也不认识一个。似乎死亡是别人的事,跟这个村庄没一点关系。其实呢,你的名字已经包含了生和死。你一出生,父母请先生给你起名,先生大都上了年纪,有时是王五、刘二,也可能是路过村子的一个外人。他看了你的生辰八字,捻须沉思一阵,在纸上写下两个或三个字,说,记住,这是你的名字,别人喊这个名字你就答应。 ‎ 可是没人喊这个名字。你等了10年、50年。你答应了另外一个名字。起名字的人还说,如果你忘了自己的名字,一直往前走,路尽头一堵墙上,写着你的名字。不过,走到那里已到了另外一个村子。被我们埋没的名字,已经叫不出来的名字,全在那里彼此呼唤,相互擦亮。而活在村里的人互叫着小名,莫名其妙地为一个小名活了一辈子。 ‎ ‎1.文章第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文中王五爷的话有什么含意?请结合文本分析。‎ ‎3.“而活在村里的人互叫着小名,莫名其妙地为一个小名活了一辈子”一句中,“莫名其妙”有什么深刻含义?‎ ‎4.本文为什么以“没有名字的人”为题?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谁偷走了我的影子 ‎【美】沙里斯 当时,我也不知道自己处在什么位置,卫星导航仪也停止了工作,战友呢?全走散了,但这并不是最可怕的。‎ 低着头,使劲擦干满脸的汗水,我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自己脚下没有影子,无论我怎么转身,身后除了沙漠,什么都没有。这是不合常理的,头顶明明有一轮红日,怎么就照不出自己的影子呢?我焦急地爬上前方的沙丘,心想没有了任何阻挡,影子大概就回来了。可是,没有,连一丁点儿都没找到。‎ 我眯着眼看了一下天空,用手做了个角度比,结果反复论证了撒哈拉沙漠的可怕性,阳光明明不是垂直角度,我的影子却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窃走了,而且,再往远处看,几乎每一座沙丘都有自己的影子,而我却没有。‎ 作为一个空降兵,戎马一生,经历数百次行动,没有败绩,我一直为自己感到自豪,然而这次,我失去了信心。早就听说撒哈拉北部有许多神秘的部落,他们掌握着神的旨意,可以用无形的武器把敌人杀死。‎ 他们一定把我当敌人了,所以才会把我的影子收走。这让我有点儿后悔,波森和卢迪太冲动了,竟然扫杀了一群手无寸铁的土著人,如果当时自己阻拦,或许结果就不一样了。我的眼里似乎看到了牛扒、火鸡还有威士忌,队友们在一起狂欢。当然,我知道自己在臆想,沙漠臆想症。‎ 无论如何,我必须找到自己的影子,所以,尽管烈日炎炎,而自己身上只剩下一袋干粮,没有水,也没有了武器,我还是拼命地往前走。多年的野战经验告诉我,这里应该离绿洲不远了,而有绿洲的地方,就有希望。‎ 当年西点军校的课程的确没有欺骗我,在脚底下隔一里地挖一个洞,不仅可以缓解脱水,还可以通过湿润度判断绿洲的方向。我成功了,赶在夜幕来临之前。‎ 夜幕不仅掩盖了我的行踪,还暂时驱走了我对失去影子的恐惧。找到一间奇怪的房子,竟然是用飞机的残骸建造的,但我已顾不了那么多,绕过去,继续寻找,我想要的只有水。‎ 当然,这是沙漠臆想症的一种明显特征,其实除了水,我更需要休息,否则,我也不会在第二天一大早发现自己毫无防备地躺在地上,而不远处正有几个小孩指指点点。他们全身黑亮,在朝阳的照射下,留下几条瘦长瘦长的影子,恐惧再次向我袭来。‎ 我强作镇定地向他们打招呼,但他们却毫无反应,如幽灵般迅速退后了十来米。难道他们发现我没有影子了?他们把我当魔鬼了?我很担心,但还是试着从包里把干粮拿出来,向他们招了招手,并大声喊道:“别怕,这些东西,全给你们,很好吃。”‎ 他们似乎动心了,尤其是那个黑人女孩,要不是一个稍大点的男孩拉着她的手,我想她早就奔过来了。这让我有点儿感动,觉得孩子们需要自己,于是,便把手里的包放在地上,并跳了跳,转了转,向他们表示,我身上什么都没有,我愿意做他们的朋友。‎ 他们终于向我奔来,严格地说,是向食物奔来,压缩饼干、牛肉干以及半条火腿瞬间一扫而光,那一刻,我想自己是幸福的,尽管仍然没有找到自己的影子,但心里却已不再那么恐惧。‎ 然而,我再一次错了,当一阵轻机枪扫射,波森、卢迪和其他几个战友冲过来时,那几个孩子已经倒在血泊里。我没有办法阻止这样的悲剧发生。波森队长告诉我,这是最安全的方式,而且对我发誓,他们都看到这群黑人抢我的食物。我无话可说,只是甩开波森的手,静静地走到那群孩子身边。‎ 如今已过去十年,我和自己唯一的女儿住在一起。每当恐惧袭来,我都会把她叫到身边,静静地看着她的眼睛,因为唯有在她的双眸里,我才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所以,尽管那次撒哈拉之行是我军旅生涯的一个污点,但我并不后悔。‎ 感谢上帝,让我女儿能在机枪扫射下生还。‎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第一段中说“但这并不是最可怕的”,从小说的发展来看,“我”认为最可怕的事情是“我”‎ 既没有水,也没有武器。‎ B.“尽管那次撒哈拉之行是我军旅生涯的一个污点,但我并不后悔”,“我”不后悔的原因是“我”在女儿身上看到了年轻的自己。‎ C.作者运用了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方法刻画人物,如“如果当时自己阻拦,或许结果就不一样了”“跳了跳,转了转”等。‎ D.小说以“谁偷走了我的影子”为题,启人深思。从小说内容看,偷走了“我”的影子的人是滥杀无辜的波森、卢迪等队友。 ‎ ‎2.小说中多次写到太阳,如“头顶明明有一轮红日”“尽管烈日炎炎”“在朝阳的照射下”等,这有什么作用?‎ ‎3.请探讨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意图。‎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寻找芦苇地 贡发芹 这片芦苇地是我儿时经常玩耍的地方。‎ 春天来临,细嫩的苇芽一夜之间就嫩绿开了。那绿色渐渐加深,一两个星期之后,苇芽就长成了一人多高的芦苇。芦苇相互簇拥着,抚摸着,层层叠叠,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充满了无限生机。立在堤岸,清风拂来,放眼望去,芦苇地就像绿色海洋,碧浪翻滚,一直延伸到白雾蒙蒙的天际,煞是壮观。‎ 春末夏初是这片芦苇地最富情趣的时节。那时天空晴朗,气温不高不低。儿时,我经常会在这个时候与一群伙伴到芦苇地里打猪草,芦苇地里的猪草,因很少见阳光,种类繁多,又肥又嫩,几分钟就可以打上一大背篓。‎ 苇地里有苇莺、灰鹤、画眉、白鹭等各种鸟儿,大多数叫不出名字,叫声此起彼伏,清脆甜润,悠扬婉转,时高时低,时远时近,悦耳动听。然而,我们关注的却是鸟巢在哪里。我们赤着脚,踩在苇地柔软湿润的泥土之上,在茁壮的芦苇中间穿行,然后循着鸟叫声,找到鸟巢。鸟巢多搭在繁密的苇叶之间,伸手可及,鸟巢里往往内容丰富,于是,我们或可掏几窝鸟蛋回家打牙祭,或是捉些幼鸟回家饲养玩赏,其乐无穷。有时钻到苇地深处,常遇到小苇塘——苇地低洼之处,积水不深,清澈见底,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捕到不少新鲜的鱼儿。有时我们也会在苇荡里迷失方向,转来转去,大半天才能钻出苇地,害得父母担惊受怕,免不了被训斥一顿。‎ 秋天来临,霜降之后,芦苇地一片金黄,金灿灿的苇地上空,飘荡着雪白的苇絮,那苇絮上下翻飞,漫天打转,像是白云飘荡在湛蓝的天空。‎ 苇子熟了的时候,编织厂会雇周围的农民帮助收割。这个季节,芦苇地里便人山人海,坝上坝下苇丛林立,远远望去,像一个个草原上的蒙古包。‎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些年来,我一直想再见见这片苇地,机会终于来了。今年“五一”,我回乡喝喜酒,饭后无事,就漫步到河边,转悠近一个小时,终于等到渡船,想到马上就要见到多年以来思念的芦苇地,心情非常激动。‎ 但当我登上大堤时,一下子傻眼了!我魂牵梦萦的芦苇地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片青青的麦苗和星罗棋布的养鱼池。二十多年来所有的思念瞬间化为了泡影!‎ 我去追寻,去追问,船工说,这里改种粮食了。船工告诉我,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农家已不再使用芦苇席,建房已不再使用席笆,除造纸厂采购外,芦苇已没有多大用途,种植芦苇几乎没有什么经济价值了。‎ 我说,苇地失去了直接经济价值,为什么不寻找它的间接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呢?譬如可保留下来,作为特有的湿地风景和鸟类天堂,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船工说,那太遥远了,还是种粮食、养鱼来得快!哦,我明白了,看来这才是事件的根本,这才是那芦苇的真正命运,才是我儿时记忆的坟墓和沼泽!‎ 不过,这又有什么值得抑郁和迷惘的呢,你看在这片芦苇地里种麦和捕鱼的人们多么富裕,多么开心啊,这难道不是我的祝福,不是芦苇的祝福吗?‎ 这是四月,那片芦苇地里早已是麦浪滚滚了,我看到那一株一株的麦子的根茎却都是我儿时的芦苇呐!‎ ‎(有删改)‎ ‎1.作者以四季为序描绘了芦苇地的哪些特点?请概括说明。‎ ‎2.作者说“看来这才是事件的根本,这才是那芦苇的真正命运”,有什么含意?请加以分析。‎ ‎3.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艺术特色。‎ ‎4.本文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文简要探究。‎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天冬草 吴伯箫 ‎(一)‎ 仿佛是从儿时就养成了的嗜好:喜欢花,喜欢草。喜欢花是喜欢它含葩时的娇嫩同初放时的艳丽芬芳。喜欢草则是喜欢那一脉新鲜爽翠的绿同一股蓬勃的氤氲。我还没见过灵芝,也伺候不了兰苣之类,坡野里丛生蔓延的野草而外,以冬夏常青为记,我喜欢天冬草。‎ 喜欢天冬草,要以初次见了天冬草的那次始。说来就须回瞩远远的过去了。那还是冬天,在一座花园的客厅里,围炉闲话的若干人中有着园主的姑娘。她是光艳照人的,像一朵春花,像夏夜的一颗星,所以还记得清楚。记得座边是茶几,隔了茶几摆的是翡翠屏,是透剔精工的楷木如意,是漆得亮可鉴人的七弦琴。再就是那么几架盆栽了。记得先是细叶分披的长长垂条惹了我的注意,又看见垂条间点缀了粒粒滚圆的红豆,好奇,因而就问起座侧光艳的主人来:‎ ‎“是什么草?”‎ ‎“这文竹么?噢,叫天冬草。”‎ ‎“可是冬夏常青的?”‎ ‎“嗯,正是,冬夏常青的。”‎ ‎“结种子的吧?”‎ ‎“啊,结种子。这红豆就是。”‎ ‎“‘红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可就是这——?”‎ 那边略一迟疑,微微红了脸,像笑出来了几个字似的说:“大概不是。”‎ ‎“种了就出吧?请摘我几颗。”‎ 就那样从水葱般的指端接过来,握了一把珊瑚色珠圆种子,天冬与我结了缘。于今,转眼已是十年了。望回去多么渺茫想来又多么迅速的岁月啊!‎ ‎(二)‎ 在故都,毗连的书肆堆里,我曾有过一爿像样的书斋。屋里两三架书,桌一几一,数把杂色座椅。为粉饰趣味,墙上挂了几幅图画;应景儿跟了季节变化也在花瓶水盂里插几枝桃杏花,散乱地摆几盆担子上买的秋菊之类。虽说如此,那自春及冬称得起长期伴侣的却是一盆天冬草。‎ 提起那盆天冬草,也是有来历的。原初一个柔性朋友,脂粉书报之暇,很喜好玩那么几样小摆设,窗头床头放几棵青草红花。人既细心,又漂亮,花草都仿佛替她争光,赚面子,凡经她亲手调理出来的,无不喜笑颜开带一副欣欣向荣之气,她有一棵天冬草,就是早早替她结了累累红豆抽了长长枝条的。后来,这位朋友出嫁,屋里的花草就成了九霄云外的玩意了。未能忘情,她才一一替它们另找了主,分送了朋友。结果我有的就是那盆天冬草。‎ 一则自己爱好,再则也算美人之遗,那盆天冬草,就在那一个冬天得了我特别的宠幸。梳理垂条,剪摘黄叶,那爱护胜过了自己珍藏的一枝羽箭。朋友来,总喜欢投主人所好,竭力称赞那天冬草,并将话远远牵到那前任的园丁身上,扯多少酸甜故事。因此,天冬草在朋友当中便有了另一番情趣。那绿条红豆间也就常常晃着一个渺不可企的美的影子了。‎ 今天卖花担上新买了一盆天冬草,又将旧衣服——许多往事——给倒了一回箱。实在说,这是多事的。你看,那伊人的馈赠呢?那好人儿呢?那一帮热得分不开的朋友呢?最怕吹旧日的好风啊!‎ ‎(三)‎ 现在,且将一盆天冬草摆下,书室里也安排个往日的样子吧。管它外面偷偷挤来又偷偷挤去的是魑魅还是魍魉呢,进屋来好好收拾一下残梦要紧。敝帚千金,自己喜欢的就是异珍。出了门,尽管是千万个人的奴隶,关起门来,却是无冕的皇帝。有天冬草在,我便有壮志,便有美梦,便有做伴丽人;书,文章,爱情友谊也有,自己就是宇宙了呢。怎么样?小气的人啊,你瞧这天冬草!‎ 人,往往为小人伎俩而愤慨,碰了壁便丧气灰心,其实干吗呢?木石无知,小人非人,为什么要希冀粪土里会掏得出金呢?与其有闲去盼黄河水清,乌鸦变白,不如凭了自己的力去凿一注清流养一群白鸽。烦人的事先踢开,且祷祝着心常青。有如座侧天冬草,并以天冬草红豆作证,给一切抑郁人铺衬一条坦荡的路吧。‎ ‎1934年8月28日,万年兵营雨夜。‎ ‎(选自《吴伯箫散文》,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一开篇就把“花”和“草”进行了对比,突出了“我”对天冬草的喜爱之情;最后又以天冬草结尾,前后照应,结构完整。‎ B.“我”第一次见到天冬草,被其细叶分披的长长垂条和粒粒滚圆的红豆吸引,于是便向主人询问,并由此和天冬草结缘。‎ C.文章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仿佛是从儿时就养成了的嗜好”“她是光艳照人的,像一朵春花,像夏夜的一颗星”等。‎ D.综观全文,作者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通过写天冬草以及相关的人和事,寄托了自己的人生态度,简洁明快,令人感奋。 ‎ ‎2.作者说“我喜欢天冬草”,请结合全文概括“我”“喜欢天冬草”的原因。‎ ‎3.有人说“管它外面偷偷挤来又偷偷挤去的是魑魅还是魍魉呢,进屋来好好收拾一下残梦要紧”体现了作者虚无、消极的人生态度。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探究。 ‎ ‎ ‎ 一 ‎1.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以八千岁与宋侉子的友谊为主线”说法有误;B项,原因表述不完整;C项,“盗亦有道”“讲究江湖道义”的解释与原文不符,实际上更凸显此人的无耻霸道。‎ ‎2.①结构上,将作品中的人物、情节串联起来,推动情节发展,使前后情节连贯可信;②艺术手法上,起到了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宋侉子的豪放通达,更凸显八千岁的吝啬刻板;③主题表现上(或人物关系上),宋侉子与八千岁的信义之交,和宋侉子与八舅太爷的虚与委蛇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小说的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作答本题,可从推动情节发展、衬托主要人物、凸显主题三方面考虑。组织答案时,应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 ‎3.含意:体现了八千岁人生哲学的改变,对自己的吝啬、冷漠有了一定的反省。艺术效果:①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余韵悠长,耐人寻味;②人物情感上,表现了八千岁对八舅太爷这类不义之徒的强烈愤慨,情感不再麻木;③思想内容上,以八千岁的性格转变映衬时代变迁的讯息,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二 ‎1.文章第一段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明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名字被关注。 ‎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析文段使用的修辞手法,如“人的名字是一块生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名字早寂寞地睡着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运用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 ‎2.文中王五爷的话透露了人们不叫冯三大名的原因,冯三父亲为冯三取大名“冯得财”,希望他长大得财,而当时的人们,生活境况都不太好,人们不希望别人跟自己争利,所以不愿意叫他冯得财。‎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王五爷的话在文章第六段,本段的第一句话“为啥村里人都不叫我的大名冯得财,一句都不叫”表明,王五爷下面说的话正是在回答这个问题,考生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人们不叫冯三大名的原因即可。‎ ‎3.“莫名其妙”原指不能说出其中的道理,用在这里,揭示了人们因循守旧,靠感官,靠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生活方式生活着,不去思考,不知变通的生存状态。‎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词语的丰富含义的能力。解答本题时,一是要把握文中作者的情感,二是要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结合文本阐释其语境义。‎ ‎4.①本文通过冯三的事例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一群没有名字的人的生存状态,以此为题,突出了文章中人物的特点,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②‎ 每个人都想有自己的名字,而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都只用小名过了一辈子,以此为题体现了人们生存状态的被动和无奈。‎ 三 ‎1.C ‎【解析】“我”认为最可怕的事情是“我”丢失了自己的影子,故A项错;“我”不后悔的原因是“我”没有泯灭良知,“我”曾经帮助过孩子们,故B项错;偷走了“我”的影子的人应该是罪恶的战争以及发动战争的人,故D项错。 ‎ ‎2.①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正因为“头顶明明有一轮红日”,“我”才发现自己的影子不见了,于是要去寻找影子。②衬托人物形象。“尽管烈日炎炎”,但“我”依然拼命地往前走,努力寻找自己的影子,这衬托出了“我”对寻找自己影子的执著。③构成对比,彰显主题。几个小孩“在朝阳的照射下”全身黑亮,形象美好,但队友却残忍地将他们杀害了。通过这种对比,彰显了小说的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在小说阅读中,问及景物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时,要从故事情节的安排、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深化等方面考虑。这篇小说中,多次写到太阳,就是为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衬托人物形象、彰显小说主题等。‎ ‎3.作者创作这篇小说,揭露了战争反人性的罪恶,呼唤世界永远和平。小说中,“我”以及队友波森、卢迪等人,既是战争的参与者,又是战争的受害者。波森、卢迪等人枪杀土著居民,甚至连小孩都不放过,他们已经丧失了人性,沦为战争的机器。“我”则在苦苦寻找人性和良知,一直处于深深的忏悔之中。由此可知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解析】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这篇小说虽以战争为题材,但并没有极力渲染战争你死我活的残酷,而是以独特的视角写了人们在战争中人性的泯灭,这更加突出了战争给人们以及世界带来的危害,作者借此呼唤世界和平,警示人们远离战争。‎ 四 ‎1.①春天的芦苇繁密、苍翠,芦苇地充满生机;②夏天的芦苇茁壮,芦苇地充满情趣,是鸟儿、鱼儿以及孩子们的天堂;③秋天芦苇地一片金黄,苇絮雪白;④冬天芦苇被人们收割,芦苇地热闹非凡。‎ ‎【解析】从文章内容看,作者按春、夏、秋、冬四季写了芦苇的生长过程及人们在芦苇地里的相关活动,只要抓住作者描绘的芦苇的生长状况,人们进行的活动,再加以分析,即可归纳出芦苇地的特点。‎ ‎2.①人们追求直接的经济价值,忽视芦苇间接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芦苇的命运只能是消失;②‎ 作者对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为自己心目中那美好的芦苇地的消失感到遗憾与哀伤。‎ ‎【解析】解题时要抓住上下文,内容上,要写出“我明白了”的具体内涵,人们只追求经济价值,致使芦苇地消失;其次要关注作者的情感态度,作者用“这才是”“根本”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对芦苇地的消失深感遗憾。‎ ‎3.①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②多用叠词来形容芦苇的茂密、苍翠;注重从色彩上描绘芦苇之翠;③以由近及远的手法来描写芦苇的密与多。④形象地描绘了芦苇的层层叠叠、苍翠欲滴和充满生机,描写了一幅景象壮观的画面。‎ ‎4.①热爱家乡的芦苇地,它给自己的童年带来了欢乐;②对家乡的芦苇地魂牵梦萦,希望重游儿时的芦苇地;③二十多年后重回故地,因芦苇地的彻底消失而感到震惊;④为家乡人注重直接的经济价值而忽视芦苇地的生态和旅游价值而遗憾;⑤芦苇地里种麦和捕鱼,给家乡带来了富裕,为人们生活得开心而欣慰,祝福已是麦浪滚滚的芦苇地。‎ ‎【解析】解答本题,要根据全文理清作者的思想进程,看他如何由浅入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儿时的芦苇地充满乐趣,作者对它充满喜爱与思念。二十多年后故地重游,发现芦苇消失深为伤心,后想通这一改变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作者又感到由衷的欣慰。 ‎ 五 ‎1.B ‎【解析】文中没有把“花”和“草”进行对比,故A项错;“仿佛是从儿时就养成了的嗜好”不是比喻句,故C项错;D项中的“简洁明快”错,应是“含蓄蕴藉”。 ‎ ‎2.①天冬草冬夏常青,富有生机。②天冬草是美人所栽,美人所赠,是美的象征。③在“我”失望、寂寞时天冬草能给“我”信心、希望、抚慰。‎ ‎3.这种观点不正确。在那个魑魅魍魉横行的社会,作者躲进自己的天地,收拾“残梦”‎ ‎,正体现了作者对美的执著追求和与丑恶的现实势不两立的精神,这种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人生有了梦,才会有追求,如果没有梦,才是最悲哀的人生。‎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能力。社会现实黑暗,如果能够做到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也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也是一种对黑暗现实的反抗。这是观点一。社会黑暗,如果人人洁身自好,那么谁来改变这个黑暗的社会呢?关键是要采取行动,改变社会。这是观点二。考生不管认同何种观点,都应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也可。‎ ‎ ‎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 ‎ ‎ ‎ ‎ ‎ ‎ ‎ ‎ ‎ ‎

相关文档